1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话虽如此,实现太难。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做到功成身退何其难也,功成身退,包括功成和身退两个部分,一个人做到成功已经属于不易,还要身退就更难了!下面结合几个历史人物说一说。

首先是功成难,以诸葛亮为例

诸葛亮算得上中国历史上一位大牛人了,可是他居然不能算作一个“成功人士”,因为他没有实现匡扶汉室恢复中原的既定目标,“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临离开隆中时对弟弟交代:功成身退,我当归隐。哪知道最后“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虽然正史中没有记载他要归隐的话,但是我感觉演义还是有根据的,因为一是诸葛亮本来就是隐居山林,如果不是刘备三顾茅庐还不一定出山。二是他在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三是他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也能说明他的志趣。

诸葛亮都没有实现,他可是智圣啊。

第二是功成以后想退的少,以韩信为例

这个就更不用说了,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人们努力就是为了“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所以为什么退呢?韩信就是汉初三杰之一,为大汉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大汉开国被封为楚王,可算是实现了人生理想。可是后来因为君主猜忌和自己的处置不当,被杀于未央宫,可惜呀。文种,李善长、蓝玉等等更是如此。

第三是功成以后退不了的,以刘伯温为例

朱元璋杀开国功臣有名,也有人想到了功成身退,那就是刘基刘伯温,感到了凶险,多次上书告老还乡。但是有点晚了,因为他得罪了李善长胡惟庸等人,而且朱元璋已经对其有所猜忌。所以虽然归隐,却被夺了俸禄。刘伯温之死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因为刘伯温病了朱元璋故意派与之有仇怨的胡惟庸去探望,胡惟庸趁机毒死了刘伯温。另一种就是因为备夺了俸禄后前往南京说明心迹,后来忧郁成疾,不久病逝。

不管哪种情况,显然刘伯温没有做到功成身退。

也有功成身退的人,比如范蠡和张良

范蠡看出了越王勾践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劝说文种无效后,自己带着西施一走了之,成为商人之祖,悠哉乐哉。张良也是,早早就归隐了,而且不争功,汉初三杰中,他的爵位最低,甚至还不如一些二流功臣,这就是想明白了。不过历史上有几个张良和范蠡啊,最多的还是韩信。

最佳贡献者
2

糊涂人多,明白人少。

3

欲壑难平

4

因为聪明,懂得知足者常乐的硬道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