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李建成是在去玄武门的途中,发现有埋伏,那么只要他不进玄武门退回太子府就好了,然后很快死的就该是李世民了。

因为,首先李世民之所以能够事变成功,考的是出其不意四个字。这说明什么?说明他的实力其实是不如李建成的,所以才要出其不意趁其不备。如果真正血拼起来,他未必干的过李建成。

李世民发动事变时只有八百壮士,而李建成的部将在得知消息后,却能很快的集齐了两千的队伍,攻打玄武门,局势一度陷入焦灼,如果不是李世民当机立断把李建成的首级给他的部下看,导致对方军心溃散,无心再战,才锁定胜局,否则的话,到底谁胜谁负还真难说。

所以李建成如果能发觉有埋伏,退回太子府,那么李世民就不是出其不意,而是打草惊蛇了,这样的他就仅有的一点优势也没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李世民一击不中就该受制于人了,因为他在玄武门埋伏重兵等于是谋逆犯上作乱,这样的李建成就等于站上了道德制高点,以后所有的行动都可以师出有名,以前所有的不忍心优柔寡断都将不会再有,这时的他对付起李世民来就是要实力有实力,要舆论有舆论,此时的李世民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最佳贡献者
2

如果是在“去玄武门的途中”,发现有埋伏,只要退回太子府,就可以保命了。

李建成是太子,李世民是秦王。在李渊给李世民出格的权力的同时,他也并没有削减太子李建成的权力。太子府与秦王府,都有自己的智囊库,都有自己的常备军。

什么?你觉得人才都是秦王手下?那是文学作品的演绎。事实上被李世民称为“明镜”的大臣魏征,本来就是李建成的手下。如果李世民真的拥有庞大的权力,大到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程度,他就用不着冒险发动政变了。

同样的,如果李建成的太子之位很稳固,他也用不着想什么邪门歪道的主意,又是勾结后妃构陷秦王,又是在酒中下毒暗害世民——这么拙劣的手段都用出来了,你想想李建成心里得多焦虑?

玄武门事变,本来就是破釜沉舟之举。一旦成功,杀了建成与元吉,世民就是唯一的嫡子、唯一可能的接班人。李渊再不高兴,再不满意,也不可能惩罚李世民。不是怕儿子反噬,而是杀了世民,再无人可以继位。李渊倒是有几个庶子,可从来没当成继承人培养过,才干品德都难堪大任。

但是,如果玄武门事变失败,建成元吉不死,那世民就是犯上作乱。并且玄武门是皇城的城门,在皇城动刀兵,在父亲眼皮底下动手,那就是“弑君”“弑父”“忤逆”种种大罪!李世民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李世民敢于冒险动手,并不是他掌握了天下兵马大权,或者获得了朝中大臣的全部支持。如前所述,他要是真有这么大的权力,就用不着冒险政变了。他最大的凭恃,就是收买了玄武门的守将,而这位守将常何(在电视剧《大唐情史》中,他化名为宗将军),本来是李建成的人。

李世民收买了玄武门守将常何,而李建成却不知道。他很放心地从自己的“心腹”镇守的城门进入皇城,也许还在马上含笑点头、打了招呼,甚至可能彼此问候“早上好”。但是当李建成再往里走,看到弓上弦剑出鞘的李世民人马时,他急忙策马退回,却发现玄武门的城市已经闭上了。

当李建成大喊“常将军救我”的时候,常何没有出现,李世民却带着人马追来。建成、元吉落马而死,却弄不清为什么玄武门关闭了,为什么叫不开门。

回到我们的问题上来。李世民只掌握了玄武门守将常何,这个关键的节点,而没有掌握天下军备。如果李建成在途中发现埋伏,只要他没有进入玄武门,就可以马上撤退回府,召集兵马,卷土而来。

到那个时候,模尸马下的,就会是李世民了。

3

这个问题其实有歧义。我想提问者想说的是“进了玄武门后的途中发现有埋伏,该如何翻盘”。如果是进了门以后才发现,基本上是九死一生。

生机和翻盘

这个生机在两个地方。第一个,就是刚进门。我们说的玄武门之变,并不是刚进门就发生了,而是在走到临湖殿这个地方时才发生。因为门口行动风险太大,万一埋伏被发现,李建成可以从容逃脱。

有人也许会说,玄武门那里也有李世民的人,比如禁军将领常和,手里还有兵。问题是,这些人敢杀李建成吗?所谓的“斩首行动”,其实是个技术活,个人武艺自不必说,心理素质绝对要超强才行,毕竟要杀的事太子,未来的皇帝。就像足球比赛踢点球一样,每个队都有专门指定的点球手干这活,就这样也不是每次都能进,因为点球失败,饮恨绿茵场的例子比比皆是。玄武门之变的“点球手”有两个,一个是尉迟敬德,一个就是李世民自己了,其他人干这活都差火候。所以,李建成和李元吉有很大几率逃脱。

只要出了玄武门,调动东宫和齐王府的兵攻打玄武门,李世民的兵少,李建成未必不能翻盘。之所以是未必,那是因为李世民大可关闭玄武门,把李渊控制起来,用皇帝的名义发布一道诏书,宣布李建成和李元吉谋反,李建成仍然是难逃一死。这个预案,我猜测李世民的智囊团可能想过。

第二个生机就是当到临湖殿时。当他和李元吉发现不对,准备走,这时李世民来了。李元吉连着朝李世民射箭,却因为紧张接连三次拉满弓,没有射中李世民。李建成唯一的机会就是趁李元吉射李世民时赶紧逃跑,这个时候李世民忙着躲可能射到的箭,尉迟敬德虽然带着70名骑兵赶到,但是还没有到达有效的射击距离。这个时候李建成只有靠着这个时间差,选择牺牲李元吉才能逃生,才有翻盘的希望。在历史上,他就是因为这一犹豫,被李世民射死了。

李建成如果此时选择逃跑,如果运气好的话,可以跑到武德殿,那里距东宫很近,说不定可以直接穿过去(李元吉以前就住在那里,不排除和东宫之间有便捷通道),后面就是和李世民开打了,但是要打,还得在玄武门,便于大部队展开。至于能否翻盘,前面已经分析过。

结语

总之,不管李建成是否能提前发觉不对,从他踏入玄武门的那一刻起,其命运基本就注定了。哪怕他在没有进入玄武门就发现了情况,采取措施,李世民此时在皇宫,可以控制李渊,他的情况还是不容乐观。这就是李建成的悲哀,虽然一直以来手握“四个二”,但那一天李世民有“王炸”。

我是@青史拾贝 ,谢谢您的阅读,图片来自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4

李建成作为太子,未来的皇帝。其实已经是胜利者了。而且他的才能并不比李世民差。还颇有贤达之名。可以说他比李世民更具有一个贤明君主的条件。

正常情况下李世民根本不具备成为他敌人的资格。他是君,李世民不过就是臣。他登基以后必然会削李世民集团的权,这是任何一个君主必须要做的,不能养权臣。让李世民当个逍遥王爷,一生富贵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如果他是个心胸狭隘的人,李世民根本没有动手的机会。早就被废了。

他的死其实是一个失误,他轻视了李世民的心狠手辣,和他集团成员对权利的欲望。

如果他要提前知道玄武门之变。要想摆平,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儿。登高一呼,李世民集团再多的人谋反,再绑架李渊,也挡不住太子的各路勤王大军。或者直接派出卫兵把玄武门围了。

参加玄武门之变的,其实也没几个人。无非就是趁李建成轻车简从在半路偷袭暗杀。

5

没办法,主要看谁的道行深了,看谁准备的更充分...

6

李建成不需要翻盘,躲着走就行了。他是上位者,已经是太子了,有老爸李渊罩着,过了初一也就过了十五。在玄武门与李世民火拼,才是他把一手好牌玩成了烂牌的表现。真是因为不服输刷自己的存在感?那是李元吉的事情,跟他不相干。或者,李建成就是受了李元吉的忽悠。想一下,如果玄武门内只有元吉没有建成,是不是会更好玩?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