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正史记载,韩信的确是因为造反未遂,被吕后发现,伙同萧何用计处死的,并灭了族。

《史记-淮阴侯列传》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彊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我个人认为,韩信应该是没有实施造反的。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正史中记载的很多细节逻辑不清,不合常理,甚至自相矛盾,是值得商榷的。


第一、 韩信没有造反的资本。

《史记》中记载,韩信是在汉五年因为有人诬告他谋反,被贬为淮阴侯的,被解除兵权后随刘邦到长安居住。实则是留在刘邦身边被监视居住,比软禁好不了多少。而记载韩信谋反是在汉十年,距离韩信被贬已经过去五年时间了,相信韩信之前的那些粉丝早已和他画清界限了。没有得力的助手,也没有充当炮灰的小兵,谈何谋反?

第二、“谋反”暴露的原因十分可疑。

司马迁说,韩信得罪了自己的舍人,舍人的弟弟去吕后那里告发了韩信。这种说法是非常不符合逻辑的。谋反,多大的事啊,一个舍人怎么可能知晓,也未免太儿戏了。

第三、 韩信与陈豨的“谋反约定”逻辑上也说不过去。

汉七年,刘邦平定韩王信叛乱,韩王信逃入匈奴。刘邦封了陈豨为侯、赵国相国,令他督统赵国、代国的部队巩固国防。可见当时刘邦是认可陈豨的人品和能力的,两个人正在蜜月期。韩信要不是脑子进水了,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跟陈豨说:“哎呀,皇帝多疑,你早晚还是造反的好,我帮你”。这不是扯吗!

第四、 韩信矫诏释放各官府的囚犯和奴隶当炮灰这种说法值得推敲。

圣旨哪里是那么容易伪造的!再者说,皇帝远在代地平叛,诏书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没有什么喜庆的大事件,也不是新皇登基改朝换代,何来的大赦天下?就算韩信厉害,确实伪造了诏书,那么拿着诏书到各处官府释放囚犯和奴隶,这么大的动作,吕后又怎么会不知道呢?而《史记》中说,韩信已经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只等陈豨消息后杀入皇宫。要知道,代国距离长安往返一千多公里,又是战争时期,人员往来一次至少要十天半月。这么长时间多么周密的计划都泡汤了。

第五、韩信造反的首要目标是吕后和太子,这显然不是一个明治之举。

如《史记》记载,韩信与陈豨约定他为内应,搞定吕后和太子。而这种动作即使成功了,又有什么意义呢?皇帝在外,身边又有主力部队,各地诸侯王都是刘邦的直系亲属和旧将,也不可能听从韩信指挥。刘邦本人也不是一个“妇人之仁”的君王,此举显得无足轻重。

第六、 根本没有造反的时机。

我们用常人的思维模式试想一下:刘邦御驾亲征,一个老头跋山涉险,把自己的老婆孩子扔在家里,且不说刘邦多疑的性格,换做任何一个人,在此时,都会格外加强京城的戒备。他不会给任何人机会的。凭韩信的军事才能,他不会看不到这一点。

第七、 对韩信没有政治头脑的说法,我认为是偏激的。

项羽分封完诸侯王后,韩信主动投靠刘邦,是看清了时势;还定三秦,是他能看清形势;背水一战以少胜多,是他看透了人的心理。他拒绝了项羽的劝降,没有听从蒯通的建议,原因只有一个:他深感刘邦的知遇之恩,不忍背叛。同时也应该是部分认同了蒯通的说法,但他认为,至少,刘邦不会要的他的命。一个懂得感恩,“一饭千金”的人,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合乎情理,而不是缺脑子。

第八、《汉书》和《史记》的记载明显有悬念。

《汉书》中是这样说的:“高祖已破狶归,至,闻信死,且喜且之”

《史记》又是这样记载的:“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之”

记载刘邦的态度一个是“且喜且哀之”,一个是“且喜且怜之”,一字之差,表达的已经却截然不同。但无论是“哀之”还是“怜之”,两个作者其实都不约而同,意欲表现出刘邦的“不舍”之意。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刘邦这样一个狠角色,他“哀”什么?他又“怜”什么呢?如果韩信确实谋反,他因该“怒”才对吧!或许,韩信并未造反,而当刘邦知道这个既定事实后,故而有此吧。

第九、历史背景有可能局限了历史的真实性。

无论是班固的《汉书》,还是司马迁的《史记》,作者都是汉朝的官员,有一些真实的历史可能连他们自己都不清楚。当然,他们也不敢去探索。而即使是知道实情,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不敢说出来的。毕竟,一个盖棺定论的反贼,至少在本朝是不能被翻案的,更何况还涉及到开国之君。有些事,正史也不一定全都是事实。

结束语:从某种意义上讲,韩信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当世人都知道他的时候,他已经进入了人生的巅峰,犹如穿越了一般。用兵无师自通,死后无著传世。古往今来,一将功成万骨枯,功高震主者又有几人能善终呢!无论后世如何评价,哥只做一个传说罢了。

最佳贡献者
2

雅趣邢军,非常高兴参与讨论这个问题。

综合史料,各史学家的判断,韩信没谋反

理由如下

第一,不合情理。他智商情商均高于常人。他在刘邦被项羽兵困固陵时不反,到楚地为王时不反,迎刘邦于陈地时不反,为何偏在无权无兵、蛰居长安之时谋反呢?一代名将怎么可能如此没有谋略?

第二,不合逻辑。韩信向来熟谙兵法,怎么可能将未经训练的囚徒和自己的家人作为造反的主要力量。且不说这些人是否能攻占戒备森严、层层设防的皇宫,靠伪造刘邦的诏旨赦免的囚徒就一定会听韩信的指挥,跟着他谋反吗?这些问题韩信不可能没想过。

第三,凡谋反者,矛头一般指向最高当权者,即皇帝。而韩信谋反的目标竟是吕后和太子。况且刘邦当时统帅大军在外,韩信即使得手,也名不正言不顺,且并未消灭刘邦的有生力量,这样的谋反毫无意义,韩信的见识怎会低下到如此地步?

说他谋反,疑点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剪除异姓王,是国策。

看看上图,大半壁江山还在异姓王手里,老刘坐着也觉得不安稳。

韩信确有在战争关键时期,拥兵数十万,向刘邦邀功,要封地。让老刘很不爽。他如果要反,那个时候要刘邦老命,容易多了。

韩信这种,常胜将军,在军界可以说已经封神,对士气影响力,哪怕说是精神上的影响力远远大于跟他同时代的任何人,包括皇帝。就算他一直衷心耿耿,到70岁了,如果某个皇室王子,把他给挟持,说韩信在我部队里,要打真正的皇帝,就凭韩信这杆旗号,都有人相信他们能赢!

打完了江山,战胜结束了,终于安定了,谁还把手雷,炸弹带回家里抱着睡觉呢。

总之,韩信有没有谋反,他也得“谋反”,这么大的功臣,只有谋反罪才能名正言顺的安全引爆这个炸弹。

3

题主这个问题问得好,问到了关键处!在此,小牛也简捷地回答,淮阴侯韩信确实要谋反,他有想法,有计划。只是没等计划实施,他就落进了刘邦吕后预设好的圈套里了。韩信谋反,有主客观诸多方面的原因,下面小牛就来陈述一下。

一、主观方面:

韩信是久有凌云志,只是在等待机遇,所以忍受了许多诸如胯下之辱的磨难。他遭逢明主刘邦,固然欣喜,但同时也激发了他继续跃升的冲动。对他而言,刘邦也许只是他所要借助的基础条件。至于与汉王刘邦关系如何处理,自己要跃升到何种程度,韩信的想法也是一步步变化的,是经历了几个不同时期的,是由量变到质变的。直到最终质变猝然到来之时,他也走到了人生尽头。

韩信与刘邦的关系有这样四个时期,每个时期韩信又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蜜月期时,韩信当然不会去想谋反的事儿。萧何月下相追,抬高了韩信的身价,于是大将军的头衔和实权给了韩信。出陈仓,定三秦;出函谷关,降服诸王;战彭城,收拢败军,重振军威,韩信紧随汉王,做得有板有眼,功劳颇多。汉王对韩信言听计从,韩信对刘邦百依百顺。

紧接着就出现了裂隙期,因为韩信功高震主,刘邦猜忌了,韩信也开始多了心眼。韩信率兵北上,攻破了魏国,代国,兵强马壮,威震中原。恰在此刻,刘邦夺去了他的精锐部队:一是荥阳御敌需要援兵,二是怕韩信做大。韩信虽未多想,心中肯定会有不满情绪。等到平定赵国,韩信请求立张耳为赵王,就是投石问路,说明他隐隐约约已有了称王的念头。荥阳围急,韩信却急于请立自己为假王,更是直接挑战汉王,彰显自己的野心。

下一步就是对抗期,因为刘邦夺去了韩信的兵权。垓下之围破项羽后,刘邦首先想到的就是夺去齐王韩信的军队,然后又将他迁往楚地做王。韩信对鸟尽弓藏有了些预感,也采取了报复措施,比如故意收留项羽亡将钟离昩,练兵准备迎击汉王。韩信这些举动正中刘邦下怀,汉王名正言顺地抓捕了韩信,又假惺惺地开恩赦免了他。

做了淮阴侯的韩信终于彻底认清了刘邦的嘴脸,两人关系也就到了决裂期,可是,为时晚矣,韩信终于被擒灭。在洛阳,韩信把怨恨写在脸上,体现在行动上,可一举一动都被刘邦完全掌握,淮阴侯已经成了瓮中之鳖。韩信已是孤家寡人了,却误判形势,困兽犹斗,居然天真到想用假诏书赦免罪犯来充当叛军,策应陈豨。韩信坐实了谋反的罪名,吕后萧何顺理成章地斩杀了他。


二、客观原因:

韩信谋反的外因,更为关键。简而言之,刘邦逼他反,谋士诱导他反。

与韩信把刘邦当作自己跃升的跳板一样,刘邦始终把韩信作为自己赢得天下的工具,只不过刘邦更聪明,更阴险,更狡猾。从后来的情况看,除了丰沛集团的刘邦亲信外,大汉开国功臣多被刘邦殄灭,韩信即使不谋反,也没有好结果;他不想谋反,刘邦也要逼着他反。韩信扫平魏代赵燕等国摧枯拉朽的气势,让刘邦感受到了威胁。韩信请求封王,更让刘邦猜忌不已。韩信每日怏怏怨怒的样子,更让重病缠身的刘邦担心起身后的危险,痛下决心,斩草除根。刘邦的皇权具有无限的力量,皇权设置的陷阱是韩信摆脱不了。

韩信谋反,两个谋士李左车和蒯通起了诱导催化的作用。井陉之战后,身为败将的李左车为韩信出谋划策。李左车在劝说韩信发使燕国时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如是,则天下事皆可图也。”韩信心领神会,从此后,做事时首先想到的是此事与天下而非汉王的关系。蒯通的作用更大,他鼓励韩信攻齐导致郦食其被烹,实则是损伤了汉王的威严,韩信不假思索地采纳了。后来,蒯通赤裸裸地告诉韩信,要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鼎足而居”,韩信居然说了声“吾将念之”。最终,韩信拒绝了蒯通采取行动背叛汉王的建议,但谋反的冲动却再也压抑不下去了。

有了上述主客原因,韩信必然要谋反,而其谋反也必然失败,这就是韩信的悲剧。

4

如果仅仅从《史记》中的记载来看,韩信的确是因为意图谋反,被吕后伙同萧何给诱杀了。但实际上,韩信谋反这件事,从韩信一生的作为来看,可能性几乎为零,纯属被吕后陷害。


其一、韩信知恩图报,并非见利忘义之人。

韩信功成名就之后,以千金报答落难时,给他饭吃的漂母,留下了“一饭千金”的美谈。哪怕是那个曾经拒绝韩信再去蹭饭的亭长,都得到了韩信百钱的报答。

项羽曾派武涉去说服韩信反叛刘邦。谋士蒯通也劝韩信自立,争霸天下。韩信却念及刘邦对他的厚待之恩,以“岂可以乡利倍义乎”为由,拒绝了武涉、蒯通的提议。

在韩信看来,知恩图报是很重要的事情,所以,只要刘邦没有完全露出杀机,韩信是不会谋反的。


其二、韩信只要有机会表忠心,就不会谋反。

韩信徙楚王后,项羽旧将钟离眛投奔了韩信。恰好,有人上书告发韩信谋反。

刘邦听从陈平的建议,以出游云梦为由,让韩信到陈地相见。

《史记》载:“信欲发兵反,自度无罪;欲谒上,恐见禽。”

韩信根本就无心谋反,只是想见刘邦解释清楚,可又怕被刘邦抓了而已。有人就给韩信出了一个馊主意,斩了钟离眛,再去就没事了。

钟离眛死前对韩信说:“若欲捕我以自媚于汉,吾今日死,公亦随手亡矣。”

钟离眛说的已经很明白了,韩信你只是献媚于汉王,很快也会被杀的。但是,韩信还是提着钟离眛的人头去见了刘邦。之后,果如钟离眛所言,韩信被抓,贬为了淮阴侯,软禁在了洛阳。

韩信如果听从钟离眛的意见,让钟离眛带兵随行,再去见刘邦。此时,刘邦恐怕什么都不敢做。毕竟一命换一命,刘邦亏了。这种情况下,韩信的命还真就如钟离眛所言,可以保住了。


可惜呀,韩信军事能力非凡,而政治斗争能力却几乎为零。

其三、韩信勾结陈豨谋反之事,漏洞百出。

韩信如果执意反叛刘邦,真的劝陈豨谋反,那么韩信在刘邦讨伐陈豨时,不应该“病不从”,而是应该跟随刘邦出征。两军对垒之时,韩信完全可以学许攸投曹操,直接跑去陈豨阵营就行了。

韩信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两军对战才是他的所长。韩信助陈豨击败刘邦是大概率事件。这种情况下,韩信的家属也是安全的。肯定会有人劝刘邦,留下人质,让韩信有所顾忌,不要彻底激怒韩信更好。

而史书上记载的则是刘邦出征之后,韩信暗中使人通知陈豨,将在洛阳举兵。竟然恰好韩信要杀掉自己的一个舍人。而此人的弟弟就跑去吕雉那里,告发韩信谋反。这才有了萧何替吕后谋划,将韩信诱入长乐宫钟室,杀死韩信之事。

韩信是最善于做情报工作的,他怎么会如此不小心。这分明就是吕后收买了韩信的手下,找一个杀掉韩信的理由罢了。


这一点,也可以从彭越之死得到佐证。

彭越被诬告谋反,判了流放。吕后答应帮彭越求情。但是,回到洛阳,她就指使彭越的门客再次诬告彭越。

韩信、彭越两人也非常相似,都是被族诛。

韩信死后,刘邦“且喜且怜之”。从刘邦的表现来看,他很清楚韩信不会谋反。刘邦和吕雉两人,就是唱双簧的。刘邦不好动手杀掉的功臣,就由吕雉动手。毕竟,刘邦曾经在白马之盟时定下了“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约定,杀掉异姓王是刘邦的终极目标。


韩信本无谋反之心,却被诛三族,确实是被冤枉了。可是,以韩信的才华和能力,在大业已成的时候,谁又能安心的让他活着呢!

5

韩信有没有谋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他是否谋反,他都得交出手中的权力和地位。

刘邦大肆排挤异姓王,目的就是为了“非刘不王,无功不侯”。

所以无论韩信是否谋反,他都得以谋反罪被肃清。其实刘邦未必要他死,刘邦的目的是夺了异姓王的兵权和地位就行了,但是吕后太毒辣了。韩信、彭越都是因吕后而死。

实际上韩信应该是没有谋反的。他收留了项羽的旧将只是出于义气。否则云梦泽刘邦岂能召之即来?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6

谋不谋反不重要,他有实力谋反就必须死了,政治斗争都讲莫须有,真正成事实那就已经战场上见真章了,还做什么斗争?

韩信在死之前当然没有谋反,也没有证据证明他谋反,但谁能保证他之后也不会反?而且即使没有反,韩信藐视朝廷那是肯定有的,要不然敢请奉齐王?

早有机会的时候没有反,等刘邦都当皇帝了就夹起尾巴做人呗,但韩信却日日怨望,还跟谋反的陈豨走那么近,那肯定是作死了。

7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首先知道韩信到底是谁?韩信,是西汉的开国功臣,军事家,是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称为神帅,兵仙。

在楚汉战争的初期,刘邦拜韩信为大将,韩信利用秦岭栈道被汉军烧毁,采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大破三秦王,然后分路追击,迅速占领关中大部分地方,平定三秦之地,取得对楚作战的初步胜利。

在瞄水之战中,刘邦兵败彭城。魏王豹封锁了河关,切断了汉军退路。韩信故意设疑兵,在河边摆了很多船只,假意要渡河关。而真正的部队却从夏阳用木盆,木桶代替船只渡河,袭击魏都城安邑。魏王豹知道以后引着军队跟韩信大战,韩信大获全胜,随即平定魏国。

韩信的战功还有很多很多,比如说东进灭赵,然后再灭齐。更不用说后面的四面楚歌垓下之站了。可以说韩信的打仗方法,每一个都是经典中的经典。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题主的问题,韩信到底有没有谋反?有这样的疑问,应该是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淮阴侯列传》。说的是陈豨赴任前,韩信拉着他的手,避开了所有的人,一番威逼利诱以后,跟陈豨议定了谋反的计划。

你说就他们两个人,而且还是密谋,司马迁,他是怎么样知道的呢?难道司马迁他会穿越吗?

但是结果却正由司马迁所说,陈豨真的起兵了,而且韩信准备在京中策应,结果被一个门人告发了。一个带兵打仗,这么厉害的人,怎么可能这点小事都会出现问题呢?如果真的是这样,他就不可能帮刘邦解围了。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刘邦杀了多少人?第一个死的人是燕王臧荼,他的罪名是谋反。第二个就是韩信,他的罪名也同样是谋反。韩王信因为怕刘邦的猜疑,所以他投降匈奴,但是最后也逃脱不了被追杀的命运,当然也是谋反罪名。第四个就是燕王卢绾,他本身是刘邦的同乡,而且一直都是刘邦的亲信和心腹,但是最后,也被刘邦逼的逃亡匈奴,罪名又是谋反。刘邦自己的女婿赵王张耳,也因为某反罪名被废除王位。还有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等等等等。

这些人都是开国的将领,而且都是为刘邦打下天下,立下汗马功劳,但是最后都无一例外地死了,罪名都是谋反。

所以说,如果不加谋反这个罪名,他们怎么去死呢?所以没办法,他们只能被冤枉而死。

【大陆讲历史】每天一个故事,让我们一起穿越曾经的世界。

8

有谋反的可能,但也是被刘邦和吕后逼的。作为一个落魄的贵族子弟,韩信年轻时便志向远大,经常抱着兵法研习,在穷困之时他母亲去世,连安葬都非常困难的他,硬是将母亲坟地旁经营到能容纳万户人家居住的地步,对未来充满自信。

陈胜、吴广起义后,天下大乱,六国纷纷复辟,其中楚国势力最为强大,韩信觉得机会来临,于是投靠楚军。然而,当韩信屡次给项梁和项羽献策时,别人鸟都不鸟他,最后勉强在楚军当了个执戟郎中。秦朝灭亡之后,在楚军不得志的韩信转投了汉军。

由于萧何的看重,韩信终于时来运转,被刘邦封为大将军,从此一路披荆斩棘,为汉军屡立奇功,最终封王。汉朝建立后,刘邦开始打压异姓诸侯王,楚王韩信最受刘邦忌惮,被捉拿至长安贬为淮阴侯,日夜受汉朝的监视。

当初,韩信被封齐王时,谋士蒯彻建议他背叛刘邦,然而韩信因为感恩刘邦,所以并未听从蒯彻的话,而是助刘邦取得了天下。现在,作为汉朝的大功臣,却沦落到如此地步,韩信难免不会产生怨恨心理。所以,今时不同往日,过去的韩信可能没想过要谋反,但现在就说不定了。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韩信可能因为怨恨而图谋造反,当然到底造没造反,还是不能确信的。

9

韩信,中国古代史上军事方面的旷世奇才。是不可多得的一代帅才。刘邦得天下的重要人物之一。和韩信有关的成语有30多个,一饭千金、胯下之辱、推陈出新、背水一战等。

韩信到底有没有谋反?

没有,至少没有正儿八经的起义或者发动兵变。那么,韩信到底有没有谋反之心呢?有一种说法是没有,有一种说法是有,但是被逼的。本人认为韩信没有谋反之心。

第一,自古以来,那些所谓的稀世人才,都有一些常人不能理解的行为,或者说是毛病。韩信居功自傲,有时候对刘邦爱答不理的,而且作为一个军事奇才,有时候会不听君命。因为他们觉得带兵打仗你即便是皇帝也不如我。所以这种特立独行的性格,让人长期下去难以接受。

第二,当年,蒯通劝说韩信造反,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韩信直接拒绝。说道:汉王遇我甚恩,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食,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愚,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利背义乎!

第三,刘邦击败项羽以后,就收了韩信的兵权。因为韩信收留项羽旧部钟离眛,引起刘邦怀疑,韩信就杀了钟离眛。

第四,刘邦去平定陈豨扰乱,韩信托病没有跟随。这时一位家臣得罪了韩信,被关了起来。家臣的弟弟上书吕后,说是韩信准备反叛。然后萧何将韩信骗到长乐宫,韩信被杀。韩信临死时说后悔没有早早听了蒯通的话。

第五,韩信功劳很大,以至于刘邦为他立下五不杀的规定。基本就是没人能杀韩信。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君不死,没有捆他的绳,没有杀他的刀。可是歹毒的吕后也确实没有破这些规矩。长乐宫里面地上有地毯,一群宫女拿着竹签子,给韩信蒙上一块布。



10

我认为淮阴侯韩信没有谋反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这是西汉名将韩信在被诛杀前发出的无奈的慨叹。

在刘邦与项羽的“楚汉之争”中,刘邦的军队屡战屡败,始终处于下风。而在萧何月下追韩信,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以后,战场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而垓下一战,就彻底奠定了刘邦胜利的基础,汉室王朝的建立,韩信居功至伟,无人能及。


韩信是一个没有政治野心的人,军事上,他是无人能及的奇才,攻必克,战必胜。然而,韩信不知道功高盖主是要遭大祸的,他不想办法去避祸,还要讨价还价,往刘邦的枪口上撞。

在他攻占齐地以后,韩信拥兵自重,面对被围困在荥阳的刘邦,他没有急于发兵救援,而是要求刘邦封他为假齐王。气得刘邦破口大骂。一旁的张良连忙踩了他的脚,附耳说道:“现在战况不利,不如答应韩信,以免发生变乱。”刘邦也恍然大悟,对韩信的使者大声说道:“男子汉大丈夫平定诸侯,要做就做真齐王,做什么假齐王!”于是,就封了韩信为齐王,但从此以后,刘邦对韩信便心生厌恶,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其实,韩信只想封王拜相,并不想对刘邦取而代之,要不在这时候攻击刘邦,韩信就会一下子要了刘邦的命。韩信太自负,在关键时候向刘邦施压,有点乘人之危的意思,刘邦本来生性多疑,为人阴狠,他岂有不嫉恨韩信之理?况且,韩信的军事天才,也是刘邦所惧怕的,即使韩信不要挟刘邦,刘邦也不会轻意放过韩信。


不久,刘邦命令韩信围攻项羽,韩信却迟迟不到,又一次向刘邦索要土地和兵权,刘邦没有办法,只得把兵权交给了韩信,并赏赐了他大片的土地,韩信这才赶来参战。

刘邦非常生气,后果也很严重,在项羽被消灭以后,刘邦马上就解除了韩信的兵权,削夺了他的齐王封号,改封楚王。后来,刘邦又以谋反罪逮捕了韩信,押到洛阳,虽然赦免了他,但削去了他的楚王封号,降为淮阴侯,留居长安。


韩信没有政治头脑,在这方面就象一个年幼的孩子,不会处理与上级和下级的关系。对他的老上级刘邦,自恃功高,三番五次索要土地权利,而且是在危难关头,有要挟的意味。这就令领导犯了核计,你今天要这要那,明天要我江山社稷,我怎么办?所以,韩信不死才怪。韩信与同事的人际关系也不太好,以致在他即将被处死之时,也没有人替他说情,这无疑是很可悲的。

当初的“汉初三杰”,张良避世保身,得以善终,萧何自毁形象,也保全了性命,唯有韩信放不下荣华富贵,终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让人扼腕叹息。


总结如下:韩信虽然贪慕权利,但他并没有阴谋颠覆大汉王朝,武涉和蒯通曾先后劝谏韩信自立为王,都被韩信断然拒绝。如果韩信真要谋反,那个时候对拥有重兵的韩信来说是个绝佳的时机,成功的几率也非常大。而在自己被贬为淮阴侯以后,在天子的眼皮子底下生存,没有一兵一卒,拿什么去谋反呢?就凭自己府里的几十个奴仆,那无异于以卵击石,韩信再怎么脑残,也不会孤注一掷,去干灯蛾扑火的蠢事。所以,我认为,淮阴侯没有谋反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