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和左宗棠被称为晚清的四个中兴名臣,硬生生地为清朝延续了几十年的命。
曾国藩崛起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可谓是时势造英雄,他也抓住了这个机遇,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他虽然只用了十年时间便升到了二品礼部右侍郎的位置,可是当时的汉臣即便官位再高,手里的实权也不见得能够高到哪儿去,毕竟当时清朝的统治者“防汉甚于防川”。但是,他在组织了湘军之后,手上有了兵权,政治地位自然便上去了,手里也慢慢有了实权。
所以,曾国藩算得上是汉人官员在清朝抬头崛起的第一人,汉人官员在政治、经济、军事各领域逐渐取得主导权可以说是始于曾国藩。
不过,也正因曾国藩崛起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他所获得的功劳便是打太平军,可想而知他到底砍了多少人的头颅,所以他很“荣幸”地获得了“曾剃头”这个吓人的绰号,这也是他在民间的名声不太好的原因。
曾国藩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被封为一等毅勇侯,他因为老老实实地解散湘军,让慈禧很开心,所以慈禧挥挥手给了他一个“文正”的谥号,满足了他作为一个文人的追求。
左宗棠被林则徐夸为“绝世奇才”,他也确实少年得意,虽然小了曾国藩一岁,却早了曾国藩两年中举,但是谁又能想到他的科举之路竟然卡在了会试之上?
后来,曾国藩考过了会试,左宗棠却不断地落榜,以至于左宗棠气得发狠话说再也不参加科考了。
左宗棠放弃科考之后,回家当了几年的教书匠,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之后,他放下了书本,去了湖南巡抚的幕府,为湖南巡抚出谋划策,从而为人所熟知。
他后来能够出任浙江巡抚,也少不了曾国藩的提携,只不过左、曾两人或出于“瑜亮”之故,或出于政治上的避讳,闹得很不愉快。
左宗棠一生参与平定了发、捻、回三场动乱,后来又收复了新疆,功勋卓著,人人敬称一声“左公”,即便到了今天,他也仍然受到很多人的赞誉。
左宗棠官至两江总督、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被封为二等恪靖侯,谥号“文襄”。
张之洞和曾、左、李三人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曾、左、李是抓住了太平天国运动这个机遇,然后凭借军功“蹭蹭蹭”往上升,可是张之洞前期所走的却是正正经经的文官的升迁之路。
当然,这并不是说张之洞在军事上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小白”,中法战争之时,他因为是力主和法国一战,被擢升为两广总督,从清政府收编黑旗军、任命刘永福为记名提督到奏请67岁老将冯子材打败法军,张之洞的军事战略目光不可谓不高,这也是他后来被人称为“香帅”的原因。
不过,对于张之洞,也许人们更熟悉的是他的另外两件事,一是洋务运动时期兴办实业,一是八国联军侵华时牵头“东南互保”。
张之洞创办了中国第一家钢铁企业汉阳铁厂,还创办了晚清规模最大、装备最先进的兵工厂汉阳兵工厂,他对于中国近代实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慈禧向11国宣战之后,张之洞一方面考虑到清军不是洋人的对手,另一方面考虑到保护自己的实业不受战争的破坏,从而牵头发起了“东南互保”,毫不避讳地说“坐拥东南,死不奉诏”,将慈禧气了个半死,可到最后慈禧也不敢拿他怎么样。
载沣上台执正之后,张之洞仍然位居中枢重臣,不敢对他有所不敬。
张之洞官至湖广总督、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谥号“文襄”。
李鸿章是曾、左、张、李四人之中最饱受争议的一个人,誉之者有之,毁之者更有之。
梁启超曾经说过:“故有曾国藩,然后有李鸿章。”
此话之意再明显不过了,李鸿章后来之所以能够成为晚清重臣,绝对离不开曾国藩的提携,说白了李鸿章就是踩着曾国藩的肩膀上位的,当然,这也是曾国藩主动让李鸿章踩的。
曾国藩在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因为手握重兵,为慈禧所猜忌,为了消除慈禧的猜忌,他主动解散了湘军。原本在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曾国藩应该再一次提兵北上平定捻军,可是为了让慈禧放心,他不仅放弃了这个机会,解散了湘军,还主动退居幕后扶持李鸿章,将李鸿章推倒了台上,李鸿章这才捞到了平捻之功。
李鸿章虽然为清政府发展了军事,但是,他花费了无数的心血和金钱所打造出来的军事力量却只是一只纸老虎,被日本人一戳就破。
他一生之中为清政府和洋人、日本人签订了不知多少不平等条约,这也是他最遭人唾骂的地方。
虽然李鸿章自称为清朝的“裱糊匠”,可实际上谁都知道他只是慈禧一人的“裱糊匠”,专门为慈禧“擦屁股”,从而让慈禧的地位更为稳固。
李鸿章官至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文华殿大学士,被封为一等肃毅伯,死后被追晋为一等肃毅侯,谥号“文忠”。
那么,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和李鸿章四个人的官职到底谁高谁低呢?
如果只是简单地看他们官职品位的高低的话,曾、左、张、李四个人实际上同为大学士,所以都是正一品大员,但是,李鸿章是文华殿大学士,曾国藩是武英殿大学士,左宗棠是东阁大学士,张之洞是体仁阁大学士,从清朝的“三殿三阁”制度来看,显然是李的官职最高,曾次之,左再次之,张最次之。
不过,若论爵位的话,则是曾国藩最高,左宗棠次之,李鸿章再次之,张之洞没有爵位。
若论谥号的话,也是曾国藩的“文正”最高,李鸿章的“文忠”次之,左宗棠和张之洞的“文襄”再次之。
当然,如果说谁的名声最好的话,显然是左文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