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在封建宗法制度之下,均实行一夫多妻制度,也可谓一夫一妻多妾制,其中正妻一人,姬妾数人,妾还分为良妾与贱妾等,其它如通房等多少不拘。正妻,也谓嫡妻,包括正妻早亡,或其它原因未生子女而另立妻妾的继室,她们所生子女为谓之嫡出,正宗之意。非正妻的侧室、偏房、妾所生的孩子叫庶出。


根据历史上的经验和过去的传统,周王朝改造、确定并完善了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也就是说,大王与王后结合后生的儿子,最大的那一个,才是合法的继承人。其他的都是非法的。除非王与后没有男性后代,才可以有庶出替代。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就是宗法制度的核心内容。

因此,早在周朝,嫡子和庶出的差别便在宗法制之下显现出来,并且越来越严重。

最佳贡献者
2


所谓“差别如此之大”,其实是当代人被影视剧和文学作品误导了,在古代中国,嫡出和庶出确有差别,但并不大。有个经典案例跟大家分享,就很清楚了。清末垂帘听政的两宫皇太后大家都是熟悉的,一位是慈禧,另一位就是东太后慈安,她就是庶出!慈安,钮祜禄氏,是清初重臣弘毅公额亦都之后,家世显赫。在咸丰初年,有四位秀女同时入宫,三位秀女被封了贵人,慈禧就是当初的兰贵人,而慈安被封为“贞嫔”,是一宫的主位。而她一个月后封贵妃,两个月就晋升为皇后!慈安刚入宫的时候,咸丰的后宫基本是空的,这次选秀是要考虑选一位皇后的,钮祜禄氏的家世是四个人里最高的,根正苗红嘛,自然就是考察培养的重点,一进宫,就比那三位的位份高,所以因为家世而迅速成为皇后,这是很合理的。可见,皇上家选皇后对于嫡庶都没有什么偏见,家世才是最重要的,你还敢说“差别如此之大”吗?

在古代,嫡生和庶出是有差别,但主要在继承王爵方面才最为突出。过去,实行的是一妻多妾制,从周代开始实行的宗法制,对唯一的王位或爵位,就安排了所谓“大宗”和“小宗”的排位顺序,并形成制度,便于身后事好处理。正妻所生的就是嫡出,子凭母贵,当然拥有排位最靠前的继承权,嫡出的儿子多,再按长幼排序。没有嫡子的时候,再考虑其他儿子,顺序依旧是由长到幼。这样的排位顺序,避免了很多对于王位的争夺,宗法制就是继承法。除了继承问题,其实在古代社会并没有太大影响,庶出子女受不受待见,还要看其母是不是会为人,受不受宠。只是有的嫡出子女愿意拿出嫡出的派头,但大多是名义上的,而实质的待遇基本相当。

3

古人非常注重长幼尊卑之规矩,正妻生的儿子叫嫡生,不管在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乃至其父过世后所获得的家产也是最多的。

而小妾生的儿子叫庶出,在家中就无权无势,所分得的家产也是少得可怜。

为何同是一家子,区别就如此之大呢?其实古人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的。


咱们先理一下古代正妻与小妾的区别,古代很多男子都是一妻多妾,但是娶妻与娶妾又是两码事,娶一个妻子程序非常多,要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细分开就是要先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接着还得拜天地、拜祖先、拜长辈,最后置办酒席款待亲朋好友,在古代娶个妻子手续是够繁琐的。而娶小妾了,就轻松多了,跟家中长辈打声招呼,就可将如花似玉的小妾带进家门服侍自己。

由此看来,正妻与小妾在家中的地位肯定是不一样的。一般正妻娘家的社会地位都是比较高的,才会要求男方明媒正娶,男方也要跟正妻相敬如宾,哪天正妻受到男方欺负了,娘家人肯定会过来评理。而小妾一般是社会地位比较低,受委屈了也只能逆来顺受,别无他法。

男子倘若哪天不满意小妾可随时休了她,但是正妻就不一样了,正妻犯了“七出大罪”才可休,七出大罪分别是:无子、淫泆、不事姑舅、口舌、盗窃、妒忌、恶疾。翻译过来就是不孕不育、红杏出墙、不孝顺父母、饶舌多话、偷盗行窃、妒忌无量、身患恶疾。

如果正妻未犯错,男方可是休不得的,不好好对待正妻不仅会被父母责骂,还会被街坊邻居当做茶余饭后的闲话讨论。

通过对比显而易见:正妻的儿子肯定比小妾的儿子享有更多社会资源与福利。从周王朝就开始确定并完善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是以血缘衡量一切的价值。

《春秋公羊传》也曾记载: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如果从深层次的角度看待嫡长子继承制这个问题,你会发现古人考虑得相对周到,因为不管是皇家贵族还是平民百姓,一旦长者去世后,后辈就会出现利益分配不均等种种矛盾,兄弟间要么兵戈相向,要么拳脚相向,反正为了得到更多利益就得争个鱼死网破。但是嫡长子继承制就可相对较少的避免了这个矛盾的发生,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

4

为何要有“嫡”“庶”之分?得从周代的宗法制度说起。

“宗法制度”,是以“血脉”来衡量一切的价值,包括最重要的政治地位和个人身份。宗法制度的社会,最基本的、最普遍的、最本质的内核就是“嫡庶”。简单的说,大老婆生的儿子就叫嫡(嫡出),小老婆生的儿子就叫庶(庶出)。比如周代的大王,他与王后产下的儿子就是“嫡”(嫡出),他与妃子产下的儿子就叫“庶”(庶出)。

那么,为什么要分“嫡”和“庶”呢?——最为重要和关键的是为了继承。

前一代大王,即统治者去世了,他的接班人如何决定?比如周王朝的天下,就是姬姓的,是周文王和周武王父子俩带领一帮人推翻商王朝,打下来的天下,江山当然姓“姬”而不能够是别人的了。可是,坐天下的大位传递就成了一个问题——谁来承接?周大王的儿子很多,如果大家都想要争夺天王的位子,就会发生流血事件,天下就会大乱。

于是,根据历史上的经验和过去的传统,周王朝改造、确定并完善了嫡长子继承制——大位由嫡子,并且是最先出世的那个嫡子来继承,也就是说,大王与王后结合后生的儿子,最大的那一个,才是合法的继承人,其他的都是非法的。除非王与后没有男性后代,才可以有替代品(庶出)。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就是宗法制度的核心内容。宗法社会最基本最关键的内容就是要——区别嫡庶!

我们可以看出,“宗法”设立的本意,其实是古人想要依靠人类自然形成的血缘的亲疏,来划定人们的社会地位——嫡出的地位高,庶出的地位低,地位低的权力比地位高的权力小,地位高的受到地位低的尊敬和拥戴,并由这种自然形成的地位差别,来形成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意识——让大家从小接受并认可这样的思维:嫡庶的区别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它相当于现代人理解的“法律”;谁要是侵犯了、扰乱了、冲击了按照血脉关系排列起来的社会等级地位和等级关系制度,那他就是社会的公敌。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贵族间对于权位和财产的争夺。所以说,西周时期形成了一整套贵族的等级制度,所有的贵族之间的关系还算融洽,其社会的结构在几百年间的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应该是比较稳固的。

大宗和小宗

按照宗法制度的规定,从始祖的嫡长子开始传宗继统,比如周武王,他死后由嫡长子周成王即位,周成王死后仍然由周成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嫡系继承大统,他们称为“大宗”;嫡长子称为“宗子”,又称“宗主”。

宗主的地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在先秦文献中有充分的反映,比如《诗经》中,有曰:“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意思是说,宗子就像是城墙,别让城墙受破坏,不要孤立自遭殃。《礼记》曰:“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支子”,就是与大宗相对立的“小宗”,而他们祭祀祖先的权力是有限的,他们要祭祀,必须告诉大宗,即宗主。

在周代社会,周王是地位最高的宗子,他所在的都邑,就尊称为“宗周”,《尚书》“王来自奄,至于宗周”(宗周,就是对于王都的尊称);《诗经》“周宗既灭”(周宗,应为“宗周”,指周王朝的都城镐京);在周代彝器铭文里,也是直接尊称“宗周”,比如《献侯鼎》、《大盂鼎》、《善鼎》等,它们的铭文内容都有“宗周”字样。

谁是小宗?——就是除嫡长子之外的其他兄弟。

在继承刚开始的时候,大约有两类;第一类,是王与后的儿子,其中的嫡长子是大宗(宗子、宗主),除此之外的弟弟都是小宗,嫡生的除嫡长子继承大位之外,其他嫡出次子,统称为“叔”,他们是大王的同胞弟弟,是国家的“大叔”,他们是失去做大王资格的人,倒不是因为血缘——他的血缘仍然是大王和王后的结合,完全是凤与凰产下的正宗王子,其问题在于,他们晚于嫡长子来到凰的肚子里,“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是他们命运的真实写照;第二类是王与妃的儿子,他们可能是嫡长子的兄,也可能是弟,他们是“庶出”,毫无悬念的全部都是小宗,没有继承王位的资格,是因为古人认为他们的血脉没有嫡出的纯正,他们因而被称之为国家的“叔”或者“伯”;“投胎投偏了一点点”是他们命运的真实写照。

天下人为了将“嫡出的叔”和“庶出的叔、伯”有所区别,又称嫡出的叔为“别叔”。“别叔”们的血脉,比庶出的“叔”们的血脉要“纯正”,因为他们很有可能成为大王的继承人,实际上他们是王位的第二继承人——如果嫡长子早夭,他们就会顶上去成为大王。在周王朝几百年的历史中,“弟承兄位”的史例有两次。所以,嫡出的王子比庶出的王子承位的机会要大得多,他们很有可能在哪一天不小心成为天下的大王--就像他们出生得晚一些,曾经一不小心与大王的尊位擦肩而过一样。宗族内,凡是嫡出的人,应该是“贵族中的贵族”,是宗族内的一个专门派别,非常特殊,所以才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称呼,称为“别子”(别叔)--大约是“有别于其他同血脉兄弟”的意思。

大宗的政治地位高

周王朝分封的诸侯中,绝大多数都是同姓的;作为周王来说是“大宗”,而诸侯——比如被封的鲁国君主周公旦(周武王的弟弟)、被封在晋国的君主唐叔虞(周成王的弟弟)就是小宗。然而,诸侯在自己的封国里也是以嫡长子即位,比如鲁国,它的始祖是周公旦,周公旦的嫡长子继承鲁国君主的权位,成为第二代鲁国君主,而嫡长子生下的嫡长子,又继承鲁国的第三代地位,这样一直到N代,均由嫡长子承继,这个系统在本国也称为“大宗”。而周公旦的嫡次子以及众庶子将被封为大夫,这些大夫相对于国君来是小宗,而诸侯国君又成其为大宗了。接着,大夫在自己的封邑里,亦以嫡长子即位,同样的是封邑里的大宗,众庶子成为士,即是小宗……在宗法系统里,除周天子之外,每个角色都有双重身份,对于上一个层次而言是小宗,对于下一个层次而言,又是大宗。在西周初年,宗法制首先在周王和诸侯间实施,以后,随着贵族等级制的形成,宗法制也扩及中小贵族以至士、庶民之中了。

所以,《吕氏春秋》说:“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疑:比拟,僭越)……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庶)无别则宗族乱。”如果谁不按照“先王之法”,即宗法社会的嫡长子继承制办,天下就会出现大问题——天子不照办,天下大乱;诸侯不照办,诸侯国大乱;大夫不照办,采邑大乱;士不照办,家中大乱。

在正常情况下,周王以嫡长子继统,众嫡弟和庶兄弟被分封为诸侯。周武王的亲兄弟周公旦被分封在了鲁国,周成王的弟弟姬虞被分封在了晋国;还有被分封在燕国、卫国、中山……等国的姬姓子息。

所以,宗法制对于周代社会结构中的等级秩序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此《左传》里面有明确的论述:“故天子建国(指分封诸侯之国),诸侯立家(指分封卿大夫之家),卿置侧室(嫡子外的儿子),大夫又贰宗(大夫受封于诸侯,其嫡子为小宗,次者为贰宗,犹如卿的侧室辅佐嫡室),士有隶子弟(士的地位卑下,只有以子弟充当的仆隶)”。

依照血脉确定地位、定制尊卑,在当时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政治问题。

5

事实证明,嫡长子继承制度在封建王朝的传承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从历史上来看,华夏第一个被认证的王朝,商朝就是一个例子。商朝在建立之后的600年里,不停的迁都。史书上记载因为,河流不停的泛滥影响到王朝首都的安全。实际原因是由于当时没有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度,而是兄终弟及。导致王朝内部的不稳定。另一个王朝,蒙古人建立的大元帝国也是如此。元中后期的历史来开,内部纷争,皇位的争夺,是元朝最终衰败的主因。元明宗莫名其妙的死了,留下了个千古疑案。

嫡长子继承制度,虽然有出现意外情况的可能。但从大局上来看,还是保证了,封建帝国的传承。"治隆唐宋"的朱元璋不能免俗,宁可传位给建文帝朱允文,也不传给类己的燕王朱棣。

6

就拿中国历史三国来说吧!袁术和袁绍,一个嫡,一个庶。袁术就不要说了。当时最强大的势力就是他们两兄弟了。就说袁绍。他小时候啊是庶子,经常被袁术欺负,经常骂他,就比如 你丫的,古语汝母婢也。绍后面过继了伯父,伯父无子,于是绍就成了嫡子。于是伯父家族的妻子一族,自家母亲一族,还有伯父的死党组成的势力一下子让袁绍变成最强大诸侯。假如袁绍没有过继伯父,袁绍成年后是要到袁术屁股后面当家奴的。袁术经常说汝等贱民,不跟贵者,却跟家奴乎。意思是说逢纪这些谋士文人跟袁绍打天下,有好下场吗?这里就可以看到差别了。

7

我们整个村就是一个家族,有六百多人,我们祖上分四房也就是分四支,我们这一支是大房。大房随着时间越久辈份也越来越低,在我们村跟我同龄的比我大五辈。虽然我们辈份小但是是大房,只要家族有什么重要事必须首先得叫我们这一支的去。记得小时候家族续写家谱,我爷爷是他那一辈长子,虽然别人比他大四五辈但是他的席位在上席。我又是我们这辈的老大,每次过年请客吃饭,上席位置是由我和辈份最高年龄最大一个坐。如果我没在那席则有我们这一支的人和另外最长者坐。以前规矩是上席没入座,其他都不会坐。现在规矩没那么大了,随意很多。

8

现在人网络小说看多了,夸大了嫡出庶出的差别。其实,只是在继承权上嫡子地位高于庶子地位。二者都是家庭中合法的孩子,都是少主人地位,除了个别礼仪外,得到的物质、教育等待遇区别不大。嫡出与庶出的女儿之间在家里待遇的差异就更小了,但在婚姻上还是有差别的,毕竟生母是有尊卑之别的。古代小说对这方面描写的更清晰、更真实,例如《红楼梦》中探春和贾环是庶女与庶子,平时的教育与待遇,与其他嫡出的子女是一样的。但是因为庶出子女的母亲是妾,妻妾地位是不容违背的,妻是妾的主人,妻是有娘家的,是三媒六聘娶来的,一般都是门当户对的,一个家族的兴衰,还是要看娶什么样子的妻子的 ,妻子家族的势力所带来的资源是巨大的,对丈夫的家族与前途都有巨大的帮助。所以叫联姻。而妾则没有,男主人和妾的孩子都对妾的娘家没有任何义务关系,这是当时的礼法规定的,妻是妾的子女名义上的母亲,男主人死后,女主人有权决定妾的去留,有的甚至把妾卖了。

虽然说嫡庶子女在家里待遇差不多,但男主外、女主内,女主人是决定庶子女在家里的地位的,家里的仆妇丫鬟还是看女主人的眼色行事的,贾宝玉就被众人宠着,贾环就不受待见,毕竟未来家里的男主人还是嫡出的儿子。庶子日后即使做了大官,家里被封赏的也是嫡母,清朝有个大臣尹继善就是庶子,他母亲五六十岁了还要侍候大夫人,他向乾隆哭诉,乾隆给他的嫡母和生母同时封诰命夫人,才让他生母不再干丫鬟干的事,皇帝也不能坏了礼法,只能同时封赏,不能只封妾不封妻。袁世凯做到一品大官,他生母是个妾,死后出殡也不能从大门出,只能从旁门 。 像那种妾被男主人极度宠爱,盖过主母的极少,那都是男主人特别强势 妻子有错造成的。皇帝一般都是嫡长子继承,除非嫡子死光了,才选庶子。

9

嫡出庶出差别特别大,这是由人的天性决定的。不仅中国差别大,欧洲差别也大,不过欧洲的“庶出”叫作私生子,连个合法的名分都没有,也没有继承权。中国没有嫡子的话,庶子也可以继承,同样在欧洲没有嫡子,请求领主,也可以把私生子立为嫡子。大同小异。罗马文明区,希腊——拜占庭文明区,阿拉伯文明区,印度文明区莫不如此。

出于生物延续的本性。任何人都想让自己的后代获得最好的资源,无论是高官贵族,还是走卒贫民。任何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不想让自己手里握着的资源白白便宜了别人。所以,你别想着自己的父亲母亲是个平民,却会有大量的官位、财富、人脉流向你。想想现实是不是这样?

妾在家庭里是没有地位的,属于夫和妻的共同财产。一个人的父亲是贵族,他的母亲也是差不多的贵族,那他母亲决不可能是小妾。因为,咱俩地位差不多,我的女儿却只能给你当小老婆,低三下四地伺候你和你老婆,谁能受的了这气,谁能丢的起这脸。一个人的母亲作妾,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他母亲的地位跟他父亲的相差巨大,很可能还是因为家里贫困被买来的,毫无地位的丫鬟。这就决定了,他母亲能带来的资源——财产,人脉(由其舅家决定)微乎其微。嫡出的有父亲和母亲双方给予的资源,而庶出的只有父亲一方带来的资源,相差了一倍,并且其父还有跟嫡出的舅家搞好关系,庶出的舅家只是他的奴才,怎么会差别不大?

《红楼梦》是部现实主义巨著,被公认是当时贵族生活的百科全书,真实地再现了当时贵族以及平民生活的风貌。


看看里面嫡出的贾宝玉跟庶出的贾环就知道,同是一个爹,宝玉被众星拱月,一举一动都有人小心照应着;贾环却是“小冻猫子”,连丫鬟都不怎么看得起。这是因为宝玉的母亲是王夫人,大名鼎鼎金陵王家的二小姐,有这势力在背后,贾府里的什么大事人事也好,财务也好,除了老太太就是她说了算,同样是正室的邢夫人都没法比;而贾环的母亲赵姨娘只是个买来的丫头,兄弟死了还指望贾府赏银子,平时被凤姐训的大气不敢出,自己的亲生女儿都不想认她。

在春秋时期,嫡出庶出差别更大。那时你就算是国君的公子,想安稳继位,也必须得有强大的母家势力,你爹敢不让你继位,你兄弟敢抢你地位,就可以去你舅家借兵来帮你夺位。申国、许国、郑国、晋国、齐国莫不如此。而一个娘家势力强大的女人,是不会作妾的。

10

第一,嫡出乃妻所生,庶出为妾所生。妻妾的地位差距明白么?娶妻要明媒正娶,告天地祭祖宗,家族又进了一口人。而纳妾呢?晚上稍微梳洗打扮一下直接扔老爷床上就成了,妾都不算这个家族的正式成员,死后都不许进祖坟的。妻妾所生的子女从先天上就被定下了高低贵贱。

第二,很多人都说到了,嫡庶之分也是对财产分配的世俗法律。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都得按这套手续来,就如同现在的继承法一样,老子的遗产子女怎么分配得按照它来。继承法的重要性有多大,各位应该能体会到吧,谁家没遇到过这这个破事呢?

第三,不光是遗产的分配制度,同时也是现在资源分配的制度。虽然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古今中外,历史都离不开精英人士。古代中国孩子往往能生N多个,但是往往也没那么多的资源全部培养啊,正好,有一套现成的宗法排好了顺序,就按这个顺序来培养子女吧。

但是,当资源大于需求时,嫡庶之分可能就被模糊了,比如庶独子永远是大于嫡女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