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些藩镇从本质上,还是打算在唐王朝的框架之下,来维持自己的利益。
藩镇形成利益集团,节度使只是代言人,此利益集团只想维持即得利益,因此不会进攻朝廷。
唐朝需要藩镇的支持,才能维持统治。
在中晚唐时期,赋税方面唐朝主要依赖于江淮地区的藩镇,而应对吐蕃的威胁,唐朝则依赖于西部的藩镇。
综上,唐朝所以能够与藩镇共存,是双方各取所需,形成了一个恐怖的动态平衡,直到黄巢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平衡……
因为这些藩镇从本质上,还是打算在唐王朝的框架之下,来维持自己的利益。
藩镇形成利益集团,节度使只是代言人,此利益集团只想维持即得利益,因此不会进攻朝廷。
唐朝需要藩镇的支持,才能维持统治。
在中晚唐时期,赋税方面唐朝主要依赖于江淮地区的藩镇,而应对吐蕃的威胁,唐朝则依赖于西部的藩镇。
综上,唐朝所以能够与藩镇共存,是双方各取所需,形成了一个恐怖的动态平衡,直到黄巢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平衡……
藩镇追求的是自由自在、子孙相传,并没有取皇帝而代之的政治野心;皇帝削藩是要打仗、花钱的,是一件很麻烦、很费心思的事情,中晚唐大多数时候皇帝直接掌握的力量并没有对藩镇的压倒性优势,少数杰出帝王还没有把削藩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或者没有坚持到底,这才让藩镇这个问题贯穿了唐王朝的整个中后期。
安史之乱前,虽然早就有掌握地方行政、军事大权的节度使存在,但唐王朝仍然能够牢牢控制住各地军队。安禄山起兵造反实际上是不具备成功可能的,一直到现在,专家们对安禄山下定决心起兵造反的真正原因仍然众说纷纭。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磕磕绊绊的消灭了安禄山、史思明两家四人,并以史朝义死亡作为平叛胜利的标志,但大批叛军将领仍然存在,还都保持着一定的军事力量,尤其在安禄山的老巢幽州、河北一带。
当时唐军主帅是仆固怀恩,对这些叛将的态度非常暧昧,处置相对温柔,后来这也成为仆固怀恩叛唐的罪证之一。
之后仆固怀恩叛唐、吐蕃大举入侵,唐代宗只得把唐军主力调动到西北。这种情况下,投降的叛军将领和大批叛军原地摇身一变成为唐军,河北一带虽然名义上仍然是唐王朝领土,但实际控制者大多是安史叛军余孽。
这些叛军余孽一直担心朝廷会秋后算账,于是紧密团结在实力最强大的幽州、魏博、成德河朔三镇周围,只是维持一个表面上对朝廷的服从,不按规定裁撤部队反而招兵买马,不接受朝廷任命的地方官员和军队将领,还要控制地方上的财政和税收,把自己的地盘真正的变成了一个独立王国。
所以,所谓藩镇,与盛唐及之前的节度使制度有本质区别的,节度使权力更大,但权力来源于皇帝;藩镇关上门就是当地土皇帝,但离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什么也不是。
(早期河朔三镇)
中晚唐皇帝的多次削藩努力
从藩镇出现那一天起,唐朝皇帝们对自己国家内有那么几块地方、那么几个人不服从自己号令就表示出充分的反感,大多数皇帝都在千方百计解决这个问题。
这里也分几种情况,第一种是想先解决身边的宦官问题,再解决外边的藩镇,有这种想法的人都败在宦官手里,根本没机会面对藩镇,比如唐顺宗和唐文宗;第二种是想借助宦官力量,先解决藩镇问题。这种大多取得一定进展,其中唐宪宗甚至基本上解决了藩镇问题;当然,也有第三种,这两个问题都不想解决,让宦官陪自己玩儿,让藩镇给自己进献各种稀奇古怪的好玩意儿,这种代表皇帝就是唐懿宗、唐穆宗、唐敬宗。
解决藩镇问题比较下功夫的是以下几个皇帝,他们虽然没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但至少把原来少数藩镇进行了拆分,藩镇总数达到四十余个,数量多了地盘就小了,实力也就弱了。
(晚唐藩镇形势图)
唐德宗:
唐德宗之前的唐代宗基本稳定了与吐蕃的局势,国力也有所恢复,所以有一定想法的唐德宗上台伊始就想拿藩镇开刀。但当时离安史之乱刚刚过了20年,藩镇尤其是安史余孽出身的藩镇仍然保持着对中央政府和皇帝的充分戒备,且老兵悍将尤在,所以唐德宗削藩行动进展不顺。拖的时间长了就会发生变化,泾原兵变把唐德宗撵出了长安,本来是参与平叛的唐军也变成了叛军,一些野心家彻底中断了唐德宗的削藩努力。但当时毕竟唐王朝还是有底蕴的,唐德宗在名将李晟等人的努力下消灭了叛军中的出头鸟,并原谅了其余叛逆者,再次恢复了唐德宗削藩前的局面。之后的唐德宗下了罪己诏,并在余下的皇帝生涯当中不再对藩镇下手,只是一门心思琢磨吐蕃,聚敛钱财扩充了皇帝直属的神策军,为之后唐宪宗削藩奠定了基础。
唐德宗时期实际上是具备削藩成功可能性的,就像打地鼠,出来一个尽快就打掉一个,用全国之力消灭只占数州之地的藩镇并不十分困难。但唐德宗空有理想,不识人,且多疑独断,浪费了国家重新统一的最好时机。
唐宪宗:
唐宪宗是唐德宗的孙子,他的父亲唐顺宗只当了半年皇帝,所以他完整的继承了唐德宗的一切成果。唐宪宗同样怀着复兴大唐的想法,而且比他爷爷运气要好得多,一来是名臣、名将辈出,有杜黄裳、李吉甫、裴度等名相,还有高崇文、李光颜、李朔等将领;二来反叛的藩镇明显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出现,给了唐宪宗逐步积累经验、逐一消灭对手树立权威的机会,后期平定淮西吴元济、淄青李师道两次大战役都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唐宪宗后期藩镇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国家重新统一,史称元和中兴。只要唐宪宗再坚持一段时间,继续巩固成果,等到把各藩镇上上下下全都换一遍人之后,藩镇也就彻底消失不会再反复了。可惜唐宪宗着急长生,吃长生药,结果很快就死掉了。
之后的唐穆宗、唐敬宗继承了唐宪宗元和中兴的成果,也彻底糟蹋了元和中兴的成果。唐穆宗继位初期,河北藩镇再叛,唐穆宗虽然仍然起用了元和中兴名相裴度挂帅平叛,但朝中用的宰相大多是对藩镇姑息的主和派,他们严重拖了裴度的后腿,裴度平叛战局难以取得进展,无奈只得退兵承认藩镇,国家统一局面再次被破坏。
唐武宗:
唐武宗在位的时候,离元和中兴已过了20年,藩镇尤其是为首的河朔三镇羽翼已丰,难以采取军事手段撼动。但这些强藩也并没有其他政治野心,只要皇帝不多事,允许他们父死子继,他们也能维持对皇帝表面上的尊重。甚至他们认为有些特权是他们几个强藩的专利,其他新出头的藩镇如果有想法,他们还会鼓励甚至支持皇帝削藩的军事行动。
唐武宗时期就是这么个情况,昭义想父死子继没有得到朝廷同意,就发动反叛,唐武宗果断采取军事手段削藩,并取得彻底胜利。
唐武宗在位期间史称会昌中兴,国力恢复。当时最好的契机是河朔三镇中的幽州因内部纠纷,最后的胜利者张仲武并不是个纯粹的割据军阀,能够较大程度服从朝廷的命令,这就打破了河朔三镇守望相助对抗朝廷的局面,使得唐武宗具备彻底解决河朔三镇重新统一国家的可能性。但唐武宗又在关键时刻犯了唐朝皇帝的老毛病,吃药求长生吃死了,辅助唐武宗实现中兴的宰相李德裕又被继位的唐宣宗拿下,唐宣宗虽然也能算是一代明君,但对藩镇并无彻底解决的想法,藩镇问题就留给了之后的唐懿宗等三个比较差劲的皇帝。
(唐宪宗,是离彻底解决藩镇问题最近的一个皇帝)
镇压黄巢起义后,藩镇问题已经无力回天
唐僖宗时期爆发了王仙芝、黄巢起义,唐王朝无奈再次放开了对各地藩镇的束缚,借助藩镇和外族的力量艰难的镇压了这次蔓延全国的起义。之后,立下大功的藩镇,投降的起义军将领如朱温,包括借来平叛的李克用等外族,这三者基本上控制了唐王朝绝大多数领土,唐朝皇帝要钱没钱,要兵没兵。最后的末代皇帝唐昭宗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被各势力反复控制。
当皇帝彻底失去权威后,藩镇们按标准争霸路线图,开始了互相吞并的选拔赛,最后朱温胜出,唐王朝灭亡。
总之,唐朝藩镇并非是一个不可解决的死局,一直存在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唐朝皇帝自身,有的是没有把事情做到底,有的是能力不足,还有的是方式方法错误,更有的是态度不端正。但正如我反复强调的,自从李治、武则天两口子把皇权推到顶峰、皇帝再无人能够制约之后,无论好坏都要由老李家承受,这才是唐王朝一切历史问题的根本原因。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唐朝的统治因为藩镇割据而分化,但又因为藩镇割据而得以维护。唐朝藩镇与唐朝朝廷长期共存的原因,要从藩镇为何长期存在和中央朝廷为何没有解决藩镇问题两个方面来分析。
唐朝藩镇得以长期存在绝对离不开中央朝廷所赋予的极大的政治自由。各地藩镇就相当于一个独立的小王国,拥有自己的军队,独揽财政收入,还拥有自己的政治集团,藩镇节度使的官位还可以继承下去,在这些原因的综合作用下,各藩镇与中央之间的关系较为稳定,不会突然反叛。
其次唐朝中央政府无力消灭藩镇割据,尤其是在“安史之乱”以后,当时的唐朝中央政府对于“安史降将”的处理不当,进一步削弱了中央政府的力量,致使朝廷无力解决地方藩镇割据问题的问题,除此以外唐朝的军费开支过于地方化,中央无力支持高额的军费,需要依靠地方来抵御外来略,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自然不敢贸然破坏中央与地方藩镇之间的和平局面。
唐朝藩镇割据问题开始于“安史之乱”以后,当时的唐朝政府为了迅速解决动乱,把在边境地区的藩镇制度拓展到了内地,在内地重要的藩镇设立了节度使,这些节度使牢牢把控地方政治、经济、军事。在“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很多节度使开始蔑视中央朝廷。他们虽然表面上受中央政府的管辖,但实际上并不完全遵守中央的命令。
(一)政治原因
唐朝各藩镇节度使有极大的政治独立性,各藩镇有自己的法律和官员体系,节度使的职位也是可以继承的,中央政府对此不能随意更改。可以说小小的地方藩镇就相当于一个独立的王国。较高的独立性在导致藩镇与中央政府之间的联系较弱,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双方矛盾。
(二)经济原因
唐朝边境地区的土地制度一般是“屯田制”或者“营田制”,在这种土地制度下,土地的所有权为国家所有。当时的地方节度使往往担任多个官位,比如说带度支、营田使等。这就致使地方的土地以及财政收入也被牢牢掌握在节度使手中,这些地方节度使不仅掌握着大量的国家屯田,他们自己还在地方拥有着大片的土地,是绝对的大地主。
在《旧唐书》中记载,当时的中央政府曾将山南东道节度使来稹调任为淮西节度使,但他却推辞上表“臣去秋种的麦,请代收麦毕,赴上。”
随着地方节度使势力的壮大以及中央的式微,这些地方节度使常常会不向中央朝廷缴纳赋税,这导致财富留存于地方,藩镇有了长期存在的物质条件。
(三)军事原因
地方节度使还把握着地方军事,地方节度使手中有支特殊的部队,这支部队由地方豪强的子弟兵组成,被称为“牙兵”。这些“牙兵”与节度使一样代表的是地方大地主阶级的权利,他们必然会为了维护自己在地方的利益而拼命战斗。当然如果节度使所推出的政策违背了他们共同的利益,这些“牙兵”也常常会发动兵变易主。
地方节度使们深知这一点,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利不被剥夺,利益不被损害,自然也不会推出违背大地主阶级利益的政策。
(四)各藩镇之间的关系复杂
在多种原因的影响下,各藩镇之间的关系也极其复杂。有些藩镇形成了政治军事联盟,有些藩镇相互抵抗,又有些藩镇依赖于其他藩镇,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牵一发而动全身。
当时的藩镇叛乱其实大多发生在藩镇内部,一般都是地方豪强地主不满节度使的管控而发生的暴乱,很少有直接反叛中央的大动乱。各藩镇也是承认中央政府的统治的,这种态度避免了地方与中央敌对状况的出现,比如说唐德宗时的“四镇之乱”,虽然这四位节度使虽然接连称王,但在表面上依然尊唐朝中央为正统。
二、唐朝中央政府没有解决藩镇割据问题的原因
(一)对于“安史降将”处理失当
在平定“安史之乱”后,对于这些“安史降将”的处理唐王朝采取了“招安”的态度,将河北地区分封给了这些投降的将领。在“安史之乱”前整个唐朝只有十多个藩镇,而且都设立在边境地区,“安史之乱”藩镇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到了四十多个。
这些安史降将被分封的河朔地区,就是过去安禄山所管辖的辖区,可以说安禄山过去的根基就在此地,这些“安史降将”对此地颇为熟悉,他们分封在这一地区能很好的掌握过去的资源。这一措施为之后唐王朝的藩镇动乱埋下了祸根。
(二)军费开支地方化
在“安史之乱”之前,唐朝政府实行租庸调制来保证军队供给。“安史之乱”时期,唐朝中央自身难保,根本无法从全国范围内控制和调拨粮草供应军队。为了保证军事活动的正常运行,政府下令各藩镇自己供应当地军队。这个做法在当时减轻了中央的负担,但也造成了地方势力的壮大。
在“安史之乱”被平定以后,唐朝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在江南地区。这使唐朝政府的财政周转缺乏灵活性,只要江南漕运稍微停顿,中央政府就会陷入全面恐慌当中。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很难支持大型的军事活动。
(三)中央朝廷内部矛盾重重
当时的中央朝廷内部矛盾错综复杂,各种势力干扰牵制,这也是唐朝中央政府没能消灭藩镇割据局面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安史降将”处理是这些矛盾的具体体现之一,当时的仆固怀恩父子与中央朝廷有着很大的矛盾,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招募同党,他们接受了很多安史大将的投降,也是他们上表让这些投降的将领担任本地的节度使的。
唐朝中后期的宦官专权问题也十分严重,唐肃宗上位后,委托宦官李辅国等人执掌进军兵权,到了唐代宗时期政府允许宦官出使求取,这造成宦官到藩镇公开索贿的陋习愈发严重,最终加重了中央与地方藩镇之间的矛盾。唐德宗时就连中央禁军的统领权都被宦官管控。
(四)军队“外重内轻”
唐朝前期中央禁军人数很少,地方府兵和募兵人数都收到中央政府的严格控制。但开元以后,边疆地区的募兵队伍渐渐壮大,但是中央军队却没有的任何变化,于是兵力“外重内轻”的问题愈发严重出,据统计当时藩镇军队和地方军队加起来大约有五十万左右,但是禁军加起来也不足五万。
在“安史之乱”后,地方和中央都开始广泛招募士兵,但是中央兵力和地方比起来依然处于少数,不过在地方势力的相互压制之下,唐朝一直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局面之下。唐朝在采取军事行动时,主要依靠的是地方军队,这些地方军队是以藩镇存在为前提的。这导致唐朝中央政府缺乏足够的军事力量来扫除地方割据势力。
总结:
唐朝中晚期地方藩镇和中央朝廷共存局面的形成,最主要的原因是双方都有力地维护了自己的利益。在中央政策下,地方节度使的利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没有公然反叛的必要性,中央朝廷又需要借助地方节度使来抵御外敌,平定起义自然也不会随意剥夺地方权利。
朝廷本身不想和藩镇和平共存,这个共存不是所谓的“和平共存”,是朝廷藩镇之间,你干不掉我,我也干不掉你的动态结局。
朝廷想削藩,藩镇想自立或者自保,双方在安史之乱之后,又打了几次规模不小的战争,最终打打停停,一直到黄巢崛起,覆灭唐朝。
在安史之乱结束的18年之后,781年,唐德宗时期展开了轰轰烈类的削藩行动,藩镇自然不服,继而爆发“二帝四王之乱”,包括四镇之乱和泾原兵变等。
作战区域包括河朔地区,关中地区,淮西地区,北方要地都陷入战火,规模相当大了。
四镇之乱的主要人物李宝臣就是安禄山的养子之一,在安史之乱最后时期,作为降将归于朝廷,被封为成德节度使。
这类人还有不少,并不是真心归附,继续自置官吏,不向朝廷交纳赋税,勾结幽州朱滔、魏博田承嗣等藩镇将领,割据河北,成为河朔三镇之一。
安史之乱解决的相当不干净。
泾原兵变,唐德宗想唐玄宗一样,被叛军打的逃出长安,跑到陕西,仍被叛军围攻,一度流亡汉中。
这次藩镇之乱,初期的李宝臣等安史残余势力,到中期主力的河北新藩镇朱泚、朱滔兄弟,后期主力淮西的藩帅李希烈,反叛原因各不相同,其中的矛盾也相当复杂。
此乱结局由朝廷勉强胜利,名将李晟带领神策军,击败叛军收复长安,叛军内乱而归降朝廷结束。
唐宪宗藩
时隔20年,805年,刚刚上任的唐宪宗,即位之初立马开始新一轮的削藩行动,这一次的削藩力度也很大,虽然没有彻底解决藩镇问题,但总体效果是有的。
唐宪宗的一大作为,就是主张依靠中央兵力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以前的“以藩镇制藩镇”的策略,那只会产生更多的藩镇。
他强化了中央神策军的实力,接连平定了淮西、淄青,河朔三镇等一批最强势的藩镇势力。
知名的唐中期名将李愬“雪夜入蔡州”,就是平定淮西藩镇的历史事件。
唐宪宗在位15年,主要功绩就是削藩平乱,且颇有成效,史称“元和中兴”。
唐后期藩乱
唐宪宗于820年过世,而王仙芝、黄巢等人的起义在875年,中间的50余年已经可以称为唐后期时代了。
这段时期,藩镇们也没闲着,宪宗刚过世,821年,安史之乱的“隔代嫡传”,河朔三镇,卢龙镇、成德镇、魏博镇再次反叛。
朝廷派兵讨伐,失败告终,基本放弃了收回河北控制权。
眼看着朝廷逐渐失去控制权,中原附近的亲唐藩镇,也逐渐开始了自立的步伐,朝廷越发控制不住局面了。
835年,发生了“甘露之变”这件大事,宦官开始掌握军政大权,就更已经无力节制藩镇了。
这时期之后,已经不是唐朝平定藩乱了,而是藩镇之间的混战割据抢地盘,逐渐向五代十国的混乱方向发展。
同时期的农民起义也已经开始了,黄巢等人也开始走向历史舞台。
结语
朝廷和藩镇之间不是所谓的和平共存,所谓共存,只是没有实力消灭对方,双方的战争一直就没怎么停,直到一方首先扛不住,事实证明是朝廷先扛不住。
藩镇的规模也是越打越大,玄宗时期天下有:天宝十节度,唐德宗时期就有了:元和四十八镇。
另一个层面说,唐代朝廷和藩镇能持续共存也是外力的存在,朝廷主张消灭的是割据的藩镇,也有很多不割据的藩镇,朝廷需要他们来抵抗外部侵略,安禄山反叛前就成功压制住契丹和奚族。
从朝廷自身来说,蛮僚、契丹、奚、突厥、吐蕃、回鹘、室韦、靺鞨等外族都是边患,中央财力不足,压力又大,所以一边消灭强势藩镇,一方面又设置新的藩镇,也是为难。
唐朝虽然受困于藩镇势力,但还有个事实是,面对众多的外族势力,没有受到外族的侵略,不得不说是众多的藩镇起到了作用。
因为唐朝中期左右因为周边民族的强大使得唐朝朝廷有些忙不过来所以大肆节度使这一职业并给予他们极大的权力安史之乱后周边情况更加的危险所以设立了更多的节度使导致后期藩镇割据
我是狼君,一个爱读历史的工科小伙儿
一场突如其来的安史之乱,将大唐盛世拦腰折断,一棵参天大树被一场长达八年的“风暴”摧残地枝残叶落,但就这样一个看似已经没有可能再次“开花结果”的“大树”,却又延续了140多年,这其中就有各地藩镇为大唐的输血续命。
安史之乱的爆发和结束,皆因藩镇制度,地方藩镇在安史之乱中,弊端已经显现出来,但唐朝依旧没有废止藩镇制度,其原因就在于藩镇制度在维护唐朝后期统治的重要地位,甚至可以认为唐王朝是依附于藩镇而存在的。
藩镇制度的确应该为唐朝后期的国家动乱负责,但从数量来看割据叛乱的藩镇只占唐朝所有藩镇的很小的一部分。唐朝中后期,共设藩镇总计89个,参与过叛乱的藩镇只有11个,其他藩镇在维护唐王朝的通知上有着重要作用。
①藩镇对唐王朝军事巩固的作用
现在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藩镇制度对于唐朝统治的破坏,但实际上叛乱在唐后期的140多年间,只有零星发生,反而藩镇是保卫唐王朝统治的重要军事力量,唐朝对地方的有效管控,全赖藩镇,只不过藩镇的反叛和唐最终亡在藩镇制度上,使我们对藩镇的负面认知比较大。
虽然藩镇有反叛,但是藩镇也是平叛的重要力量,被誉为“再造王室,勋高一代”的郭子仪,就是平叛安史之乱的重要藩镇势力,而且在古代忠君报国思想的影响下,绝大多数藩镇将领都是忠心大唐的,以藩镇的军事力量捍卫大唐。
七八年间,其勤至矣,再造王室,勋高一代。及国威复振,群小肆谗,位重恳辞,失 宠无怨。不幸危而邀君父,不挟憾以报仇雠,晏然 效忠,有死无二,诚大雅君子,社稷纯臣。——《旧唐书·郭子仪传》
②藩镇对唐王朝边疆稳定的作用
唐朝最初设立的藩镇,全部集中在西南、西北这些边陲重地,对出任节度使的要求 “非上将、贤相、殊勋,鲜有出镇者”,既显示了藩镇对于边疆稳定的重要作用,又以功臣名将出任,保证对唐王朝的忠诚。
对于节度使,唐王朝时拥有绝对的任免权的,唐王朝对藩镇有着强力的管控,在中央王朝的管控下,藩镇才能发展军事力量,进而戍卫边疆。安史之乱后,为了内地也开始增设藩镇,在战时得以支援边疆作战,内外结合稳定边疆。
长于应变,所历四镇,皆控边陲。属杂虏寇边,国之移授,所至抚御,边鄙晏然。——《旧唐书》
③藩镇对地方的监察作用
在藩镇发展的过程中,其最初的作用,就是为了监察地方,以达到中央对地方的管控,虽然后期藩镇的权利扩大,成为集军财监大权于一体的地方政权,但是这一职能依旧没有改变,对唐朝治理地方起着重要作用。
到唐朝中后期,藩镇在中央与地方管理上,起到桥梁纽带的作用,是唐朝治理地方百官的“耳目”,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同时解决了安史之乱后朝廷困顿的问题,减轻了朝廷负担,可以说唐朝后期对地方的控制全仰仗藩镇。
必令郎官御史,分命巡察,则乘驿蹔往,难於委知,谅无益於澄清,反有增於劳扰。其天下县令,各仰本州府长官审加详察。——《全唐文》
④藩镇对唐王朝国家秩序的作用
藩镇制度引发了安史之乱,藩镇制度同样平息了安史之乱,唐王朝的恢复同样是因为藩镇制度。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使唐王朝经济奔溃,人口锐减,社会制度崩坏,恢复国家元气的重任,也就落在了刚刚完成平叛任务的各个藩镇身上。
在中央王朝的授权下,各地的藩镇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力恢复社会秩序,全力发展社会生产,安置流民,开垦荒地,唐王朝的经济得以迅速恢复,社会秩序也逐渐安定下来,这其中藩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滑州疮痍未复,城邑为墟,(滑州节度使令狐彰)彰以身励下,一志农战,内检军戎,外牧黎庶,法令严酷,人不敢犯。数年间,田畴大辟,库藏充积,岁奉王税及修贡献,未尝暂阙。——《旧唐书》
⑤藩镇在经济上对唐王朝的支持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的经济体制遭受巨大破坏,财政危机一直困扰着唐王朝,藩镇成为了中央王朝向地方征税的重要机构,尤其是东南地区对中央王朝的赋税,支撑唐王朝走过了这最艰难的一段路程。
地方藩镇在各种税收上支持唐王朝,在最初这些赋税是要全部上缴中央王朝,而后中央王朝会再以军费的形式下发一部分到地方藩镇,可以实现即满足王朝本身的支出,又能以富庶之地供养偏远边镇,达到国家支出平衡。
时徐泗节度使王智兴檄兖、海、郓、曹、淄、青当徐道者,出车五千乘,转粟馈军,弘礼度道远,乃自兖开盲山故渠,自黄队抵青丘,师人大济。——《新唐书》
⑥藩镇对安抚安史余党的作用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虽然叛乱的匪首安禄山、史思明等被剿灭,但是叛乱的诸部,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招抚安定下来的,这些藩镇还拥有很强的军事实力,贸然撤销指挥徒增叛乱,所以唐王朝选择了保留他们。
这些曾经叛乱过的藩镇,为防止其野心再起,除了将其逐步分解,一点点瓦解其力量,在其仍保留有相当实力前,只能在其周边再设立藩镇防范,所以安抚安史余党藩镇有着特殊的作用。
西蕃入寇,朝廷多故,怀仙等四将各招合遗孽,治兵缮邑,部下各数万劲兵,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
唐朝中后期底层对藩镇的支持
除了藩镇制度对唐王朝存在的诸多影响,使得唐王朝不得不依存于藩镇制度,实现中央王朝同藩镇制度的共存,还有其他势力对于藩镇制度的支持,使藩镇制度的施行有了载舟之水。
①打破门阀制度,获得底层文士支持
自隋开创科举以来,门阀制度被打破,大量出身寒门的文士得以被朝廷录用,但是经过隋朝和唐初的发展,大家族掌握科举和为官资源,寒门子弟为官升迁之路变窄,但藩镇的出现又给了寒门子弟升迁之路。
唐朝中后期藩镇制度的发展,随着地方藩镇获得越来越多的权力,俨然成为了地方的小朝廷,对人才有了更大的需求,一些出身寒门的文士,因此得以在地方藩镇为官,而后逐步进入中央,使文士十分支持藩镇。
元和初(韩弘)第进士。自山南东道使府入为殿中侍御史。累迁桂管观察使,部二十余州,自参军至县令无虑三百员,吏部所补才十一,余皆观察使商才补职。——《新唐书》
②农民地位提升,获得农民拥护
唐朝各地方的藩镇,在安史之乱后为恢复发展经济,安置了大量的流民,分配给他们土地耕种,让农民有了活命生存的机会。有了土地的农民不再依附于地主,有了独立的地位,使农民得到了真正的好处。
为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藩镇在朝廷的授命下,取消了土地买卖的限制,实行两税法,削弱了农民与土地、农民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农民有了更多的生活方式;又降低了农民的生活负担,得到农民支持。
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其租庸杂徭悉省……赋不加敛而增入。——《新唐书》
结语
安史之乱过后,藩镇已经成为唐王朝这个国家机器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地方和对中央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唐王朝统治地方,巩固唐王朝统治的重要地方行政机构,维系着唐王朝的中央集权,也因此唐王朝与其共存了140余年。
以上为狼君个人见解,如果您有不一样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我讨论。
我是狼君,喜欢狼君的观点欢迎评论、点赞,转发加关注
唐朝中晚期的藩镇之所以可以与朝廷共存,原因有三:
安史之乱被平定之后,参与叛乱的残余势力得以在河朔等地聚集,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割据势力。这些藩镇节度使不由朝廷委任,地方财政也并不上交朝廷,并且军事上与朝廷对抗。
这源于安史之乱对唐朝中央集权的冲击,使得朝廷无法轻易消除河朔的割据藩镇。于是,河朔等地的割据藩镇势力,得以与朝廷长时间并存。
由于河朔割据藩镇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与唐朝朝廷的对立,朝廷不得不在中原之地设立藩镇,警惕河朔割据藩镇的威胁。由此,形成了受朝廷控制的中原藩镇,这些藩镇主要集中宣武、忠武、河东等地。
除了因安史之乱后,在河朔之地所形成的割据势力,以及为应对河朔割据的中原藩镇之外。原本藩镇设立之初的目的,应对边郡外族侵扰的功能性藩镇,也是唐朝朝廷不得不继续允许存在的藩镇。
另外,还有包括东南可以提供大量赋税等的功能性藩镇,也是藩镇能够长时间可以与朝廷共存的重要原因。
总起来看,对藩镇势力的纵容,是唐中期安史之乱爆发的直接原因。但是,在平定安史之乱后,唐朝又不得不保留藩镇,来维持统治的稳定。像戒备河朔割据藩镇的中原诸多藩镇,以及抵抗边郡回纥等外族侵扰的边疆藩镇,以及能够提供赋税的经济型藩镇。这些藩镇所能够发挥的作用,都是藩镇可以与朝廷共存的原因。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中晚唐之所以能够存在这么长时间,反而要感谢藩镇割据的产生,导致藩镇之间,藩镇与中央之间取得势力平衡。这种平衡一被黄巢起义这样的外力打破。大唐王朝这艘老旧的大船也就支撑不下去了。
藩镇割据的根源,我们都知道是因为府兵制的破产,在唐玄宗他爹在位时开始设置节度使。但一直到安史之乱之前,节度使制度主要设置在帝国边疆,起到开疆拓土和保卫边疆的作用。
后来安史之乱让整个大唐王朝元气大伤,为了对付安史叛军,唐帝国在内地大量设置节度使,使大唐帝国的土地上被一个个节度使瓜分。节度使事实上成为割据一方的大员。
当时大唐王朝的地方藩镇可以分为这几类:事实独立型,主要以原安史叛军的大本营东北部的河朔三镇为主。江南財赋型。主要以保护江南財赋,维持大唐的经济支柱为主。忠于中央型、和保卫边疆型:如剑南西川和西北与吐蕃交战的边疆节度使。
在大唐藩镇化的趋势下,不但有中央和节度使的争斗和角力,甚至有节度使和手下骄兵悍将的斗争和角力。
节度使制度下,一般情况下募兵主要在当地进行。而且培养了一大批职业军人。这些职业军人和他们的家属,构成了藩镇割据的民众基础。有的时候,一个节度使能不能坐稳位置,不一定取决于在长安的李唐皇帝同不同意。很多时候取决于这一批骄兵悍将支不支持。比如河朔三镇就随时上演下层小兵火并节度使的下克上事件。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李唐中央掌握大义名分,还掌握了力量叫强大的神策军可以对单个节度使保持优势。单个节度使内部牙兵势力强大,对保护节度使内部一亩三分地较为积极。让他出去为节度使,为皇帝教训其他不听管教的节度使兴趣就不大了。
所以你会发现唐朝中晚期到五代十国无数次出现过同一支军队内线作战猛得一批,外线作战稍不注意就撒丫子跑了的故事一再重演。
整个大唐在这样的恐怖平衡中又维持了150多年,过程中有所作为的皇帝如唐宪宗、唐武宗会组织神策军和听话的藩镇教训一下不听话的藩镇,实现所谓的中兴。但是不可能从根源上改变藩镇割据的基础。遇到稍微不争气的皇帝如唐敬宗、唐僖宗连一向听话的藩镇也开始桀骜不驯了。
黄巢起义打破平衡
如果没有外力,大唐可能会像疾病缠身的老人一样再拖的时间更久一点。在这样的平衡中在保持的时间更久一点。
但是黄巢起义可是全国流窜的,他可不会限制在某在藩镇的地盘上。
所以,黄巢起义的烽火,打破了大唐帝国中央与藩镇之间、藩镇与藩镇之间的脆弱平衡。
在黄巢起义的烽火中,大唐帝国的中央权威和唯一的神策军随着僖宗逃奔到蜀中而烟消云散。在剿灭黄巢起义的战斗中,崛起的朱温集团、李克用集团、王建集团、杨行密集团等超级大军阀实力已经远远超过李唐中央。
到了此时,李唐的灭亡已经是时间问题了。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传统的史观认为,唐廷在安史之乱后于内地普设藩镇是削弱自身统治力、助长地方割据的一种行为。但是如果我们将这些藩镇中的政治实体与乱前的边境诸节度使军团进行比较的话,我们很明显看到,经过八年的安史之乱,这些边境大军团的实力,无论是来自叛军方面的东北节镇,还是阻击叛军的西北节镇,其实都已经大为削弱了。
并且,通过于内地普设藩镇的方式,唐廷也已经对这些旧有势力进行了分割。当然,唐廷对边境大军团的削弱是被动而不是主动的,而且在此过程中,唐廷本身的权威也遭受了重创。但至少在解决杜佑所说的“边陲势强既如此,朝廷势弱又如彼”的危机中,唐廷确实是前进了一步。
下面我来细说一下藩镇对于唐朝的影响:
一、关中藩镇
自唐王朝用沙陀部落酋长李克用为太原节度使,助唐镇压黄巢起义,李克用遂据有代北、河东。 安史之乱后,吐蕃贵族蚕食河西、陇右地区,唐在西边列置藩镇,而且每年调关东军队到西边防秋,并在岐州(治雍,今陕西风翔)置秦陇节度使,亦称风翔节度使,于邠州(治新平,今陕西彬县)置邠宁节度使,于泾州(治安定,今陕西泾川)置泾原节度使,于坊州(治中部,今陕西黄陵)置鄜坊节度使。这些方镇,开始时是有屏藩首都,拱卫关中的作用的。
当然,唐廷最关心的还是帝国的政治中心关中,因此虽然关中的几大派系都对平叛或抵御异族有过重要贡献,但德宗最先打压的还是此地的朔方军、四镇北庭军以及稍后入驻的幽州军。
而尽管在打压过程中引发了“奉天之难”这样严重的危机事件,但事件平息后我们发现,关中藩镇的问题确实是唐廷最先、也是最为彻底地解决的。
不仅如此,早在打击关中三大派系之前,唐廷就已经开始着手发展神策军,并且逐渐在关中构筑起了一种神策军镇与边镇互相配合和制约、并且盈缩有度的多维度空间结构。这种复杂的政治空间结构也是其他地区所不具有的。
二、江淮藩镇
德宗建中(公元780-783年)初,刘玄佐据汴(治浚仪,今河南开封)、宋(治宋城,今河南商丘)、亳(治谯,今安徽亳州)三州,称汴宋节度使。刘玄佐死,唐王朝以汴州当运河通道,不能任其由父子世袭,故任东都留守董晋为汴宋节度使,把汴州的地方统治权收归朝廷。
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以李忠臣为淮西节度使。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李忠臣为其麾下将族侄李希烈所逐,希烈自署准淮西节度使,寻更号申(治义阳,今河南信阳)、光(治定城,今河南横川)、蔡(治上蔡,今 河南汝南)节度使。
德宗兴元元年(公元784年),希烈即皇帝位, 国号大楚。贞元二年(公元786年),为其亲将陈仙奇毒死。仙奇又为吴少诚所杀。吴少诚为淮西节度使二十三年,病死,吴少阳继立为淮西节度使五年,病死,子元济匿丧。
元和十二年(公元 817年),宪宗命裴度、李愬破准西,杀吴元济。由于淮西镇全盛时,兵力北略汴州,威胁运河通道,故唐宪宗用裴度、李愬攻灭吴 元济以保证运河的畅通无阻。徐州亦内地要镇,德宗时,尝置徐沂海观察使,自李洧、高承宗再传至高明应,年少,德宗以张建 为徐泗濠节度使,镇徐州,自此徐州受唐政府节制。
江准地区对于唐帝国来说是仅次于关中的地方。自安史之乱爆发后,唐廷已经明显意识到江淮作为帝国财政区的决定性意义。所以永王“东巡”的目的地、江淮都统的设立、以及德宗削藩战争之初设立统辖十五州的镇海军主要都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
不过在愈益依赖江淮财赋的过程中,唐廷也逐渐意识到,强大的江淮藩镇的存在对帝国而言并不安全,所以德宗在削藩战争结束伊始、以及宪宗在即位之初,都选择了削弱、甚至以武力打击江淮藩镇。
当然,唐廷对江淮藩镇的制裁相对比较轻松,因为江准与乱前的开元十节度势力没有关系。不过,江淮在安史之乱后与南下的中原将领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在韩滉与李锜这两个镇海军势力强盛的时代,当镇的一些实力军将都来自北方,并都对唐廷利用与稳定当镇情势起到过重要作用。中原将领势力逐渐退出江淮,与德、宪二帝从军政与财政两个领域打压江淮藩镇的措施同时进行。
三、河南藩镇
靠近河北三镇的一些藩镇,也仿照河北三镇,闹半独立。如李正已据淄(治淄川,今山东淄博西南)、青(治益都,今山东青州)、齐(治历城,今山东济南)、海(治朐山,今江苏连云港西)、登(治蓬莱,今山东蓬莱)、莱(治掖,今山东莱州)、沂(治临沂今山东临沂)、密(治诸城,今山东诸城)、曹(治济阴,今山东菏泽)、濮(治鄄城,今山东鄄城北)、兖(治瑕丘,今山东兖州)、郓(治须昌,今山东东平西北)十二州,称淄青节度使。由于淄青节度使割据的徐州等地区,是唐王朝的心腹地区,因此淄青五传,到了元和世,终于被唐王朝平定。
德宗在制裁完关中藩镇,以及宪宗在制裁完南方藩镇后,都选择了继续向河南藩镇开刀。而经过“四镇之乱”与元和后期战事,唐廷实现了对河南的收复。
尽管过程颇为艰辛,但考虑到平卢系藩镇对帝国的巨大威胁,尤其是对作为帝国生命线的运路的威胁,唐廷在战事结束后,立刻对河南藩镇实施了分割,并且采取了种种“去平卢化”的软硬措施。
四、河北藩镇
安史之乱后,安禄山、史思明的余部盘踞河北,田承嗣据贝(治清河,今河北清河西北)、博(治聊城,今山东聊城东北)、魏(治元城,今河北大名北)、卫(治汲县,今河南汲县)、相(治安阳,今河南安阳)、磁(治滏阳,今河北磁县)、洺(治永年,今河北永年东南)七州,称魏博节度使,有众十万。
李宝臣据恒(治真定,今河北正定)、定(治安喜,今河北定州)、易(今河北易县)、赵(治平棘,今河北赵县)、深(治陆泽,今河北深县)、冀(治信都,今河北冀州)、沧(治清池,今河北沧州东南)七州,称成德节度使,有众五万。
李怀仙据幽(治蓟,今北京)、蓟(治渔阳,今天津蓟县)、营(治柳城,今辽宁朝阳)、涿(治范阳,今河北涿州)、平(治卢龙,今河北卢龙)、檀(治密云,今北京密云)、妫(治怀戎,今河北怀来东南)、瀛(治河间,今河北河间)、莫(治莫县,今河北任丘北)九州,称幽州卢龙节度使,有众五万。
《新唐书·藩镇魏博传》所谓:“安、史乱天下,至肃宗大难略平,君臣皆幸安,故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遂擅署吏,以赋税自私,不”朝献于廷”,“以土地传子孙”,“讫唐亡,百余年卒不为王土”。
“魏博(田承嗣)传五世,至田弘正入朝,十年复乱,更四姓(史宪诚、何进滔、韩君雄、乐彦祯、罗弘信),传十世。”“成德更二姓(李宝臣、王武俊),传五世,至王承元入朝,明年,王廷凑反,传六世”。“卢龙更三姓(李怀仙、朱滔、刘怦),传五世,至刘总入朝六月,朱克融反,传十二世(朱克融、李载义、杨志诚、张仲武、张允伸、张公素、李茂勋、李全忠、刘仁恭)。”这个河北三镇,从此成为国中之国,形成半独立状态。一直到唐亡,这个局面,无所改变。
与关中、江淮、河南相比,帝国对河北的态度要复杂得多。安史之乱既然起于河北,因此河北的幽州、平卢势力对帝国的威胁毫无疑问是最早也是最严重的。
乱后,河北依旧由出于安史集团的叛军旧将占领。唐廷不是没有考虑过对盘踞在这里的原东北节镇势力进行打压,德宗初年的“四镇之乱”其实主要针对的就是河北藩镇。但是在唐廷与河北藩镇的一次次接触中,它终于不再期望全面“收复”河北了。两者的关系最终在武宗时代以“河朔旧事”的规则比较清晰地确定下来。
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唐廷逐渐“放弃”河朔的过程。而这一放弃不仅是关乎唐廷有没有能力收复河朔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唐廷有没有意愿收复河朔的问题。在对河朔的打击中,唐廷现在更多地要视江淮的财力、以及关中禁军与河南藩军的兵力来行动。所以说,帝国的维系现在主要依靠、而且几乎只要依靠前三个地区就能进行,于是“收复”河朔在唐朝君臣看来反倒成了一桩赔本的买卖。
五、藩镇与朝廷共存的原因?
实际上,从朝廷与地方的关系来看,不待“安史之乱”的爆发,以关中为政治中心的唐帝国,随着将它的军事力量逐渐部署在边境、随着政府部门需要不断到位于河南的东都来食粮、随着河南运路的开辟并漕转江准粮饷入京,一个原先主要以关中就可自立的朝廷,现在不得不将军事、经济权力移交于其他地区。
而安史之乱爆发后的藩镇时代,只是加快了这一转变的进程,并且使之变得更有“效益”。所谓的“效益”就是帝国现在仅需要关中—河南—江淮这三个地区就可以维持其统治。它不需要亲力亲为地参与河北的军事布防,因为安史乱后处于半独立状态的幽州已经承担了为帝国抵御东北异族的责任。
所以就统治效益而言,牺牲江淮的财力与不顾威胁帝国心脏地带的西部异族,去利用禁军或河南藩军收复既无太大经济价值又可能导致军事压力的河北,意义显然是不大的。
至于藩镇时代的意义,就在于它见证了帝国从区域本位向中央本位的转变。因此,虽然藩镇时代的帝国就表面来看是带有分裂倾向的,但实质上,帝国区域间的联系与依赖却比过去来得更紧密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因为藩镇体制的存在才导致了这一转变,其实这一转变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只是这一转变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变革”阶段是在藩镇时代完成的。至于变革完成后的图景,未来的赵宋王朝就是这种图景的呈现。
回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藩镇形成的原因。
边境安宁一直是历代统治集团面临的首要问题。
从秦朝开始由太子扶苏监军协助蒙恬镇守北方,到汉武帝一改和亲政策,任用卫青、霍去病二员虎将以雷霆万钧之力横扫匈奴,北定边疆。
从隋炀帝出兵四夷、三征高丽到唐太宗御驾亲征高丽及西北的吐番。一直都未彻底解决边境的稳定。
直到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为加强边境军事力量,始派节度使领兵屯边。节度使及其军队,时称藩镇或方镇。
这样做有几方面好处:一是安定边境,减少将士频繁调动,有利于军心的稳定。二是边境将领和士兵的家属一道迁入,驻守屯田有利于开发边境,做到自给自足,丰衣足食。三是减轻了朝廷的经济负担。
从景云二年(711年)四月,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领充河西节度使为标志,至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北方逐渐形成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都护四镇、北庭、伊西、剑南、岭南等10个节度使。
由于节度使是武官担任,他们手握军事、行政和财政大权,成为地方实力派。后期基本上是父承子、子传孙,都是土皇帝。
天宝时期,由于玄宗宠幸杨贵妃,重用奸臣李林甫和杨国忠等,政治十分腐败。755年,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山在范阳起兵叛乱。
“渔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霓裳羽衣曲。”叛军动乱的消息是对繁荣兴盛的大唐帝国当头一棒。安禄山一路势如破竹,很快攻破东都洛阳。后来唐军贸然出击,致使潼关失守,唐玄宗逃往四川,安禄山进驻长安。7年的安史之乱,极大的破坏了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唐朝自此一蹶不振,开始走向衰落。
平定安史之乱后,为什么朝廷不制约节度使的权力,一撤了之不是更好的吗?
其实这个问题很复杂。一是边境需要将士守卫,如果将他们撤掉,大唐就失去了屏障,岂不是羊入虎口,任异族宰割吗?想必古代人不是那样的弱智;二是假使撤换所有节度使派一批新人去镇守,那些旧的将士如何安置?本来入不敷出的财政支出如何安置新老军人,难道朝廷不考虑吗?三是发动叛乱只有安禄山、史思明二人,因为他们早就有野心及准备,其他节度还基本上履行了职责。
俗话说“两权相较取其重”。所以,安史之乱结束后,唐中后期仍然分授安史旧将为河朔三镇节度使,这是安抚之策,也是无奈之举。他们在辖区政策未变,扩充军队,委派官吏,征收赋税,继续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因为这是唐代制度造成的,谁也无法扭转。所以他们都不卖朝廷的账,藩镇之间互相兵戎相见。虽经朝廷平乱,有所缓和,表面上服从中央,不久又恢复常态。藩镇割据持续150年,动摇了唐王朝的根基。由于积重难返,最终导致了唐朝的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