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更加同情刘备,一个白手起家的落魄贵族,但是曹操的辛苦,其实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曹操的起点的确比刘备高,家财万贯,爷爷是大太监曹腾,父亲是东汉太尉曹嵩,自己又是西园八校尉之一。
可以说曹操是大众眼中的高富帅,富二代这一类的形象。但是曹操始终无法真正融入贵族圈子,为什么?因为曹操的爷爷是个太监,而其他贵族都是正儿八经的文官武将。
董卓乱政以后,曹操回到家乡招募乡勇,开始练兵打算讨伐董卓。十八路诸侯灭董失败以后,曹操自己回去开始了扩大地盘之路。
占领了兖州、青州以后,曹操遇到了人生强敌吕布,在徐州击败了吕布以后,曹操有了和袁绍单挑的资本。
战败了袁绍,使得曹操确立了北方统治者的地位,夺取了冀州、幽州、并州等地,此时的曹操将汉献帝奉为君主,延续汉朝江山。
此后曹操南征荆州失利,退回北方以后,曹操击败了西凉马超,再次打通了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使得匈奴人不敢南下犯境。
一统整个大北方,这是曹操一辈子最辉煌的事情。有了这些基业以后,曹操逐渐从汉朝丞相,成为了魏公,加九锡。此后又荣登王座,成为了魏王。
这个时候曹操停下了脚步,他没有再往前走一步。谁都知道他其实才是这个帝国真正的君主,可是他偏偏就是不愿意废汉自立。
他这么做,其实后人有很多猜测,大多数人认为,曹操一生汉臣,他不想背负汉贼的恶名。反正儿子也会完成这件事,何必自己动手呢?
司马懿篡魏那就是非常不光彩的事情了。
司马懿也是汉朝著名的贵族司马家的后裔,曹操夺取了大权以后,司马懿也就跟着曹操混饭吃了。
此后司马懿和曹丕成为了好朋友,在曹丕篡汉自立以后,司马懿成为了他的好帮手。曹丕去世以后,司马懿成为了托孤大臣之一,开始辅佐曹叡。
嘉平元年春正月甲午,天子谒高平陵,爽兄弟皆从。是日,太白袭月。帝于是奏永宁太后,废爽兄弟。时景帝为中护军,将兵屯司马门。帝列阵阙下,经爽门。爽帐下督严世上楼,引弩将射帝,孙谦止之曰:"事未可知。"三注三止,皆引其肘不得发。---《晋书》
曹叡对司马懿是且用且防,在军事上司马懿的确有一定的功绩,比如说耗死了诸葛亮,袭杀了孟达,平定了幽州公孙渊等事迹。
但是这些战绩不足以让司马懿打下属于自己的江山,他始终都是曹魏的大臣,功劳再大,也需要听从曹魏皇帝的调遣。
在司马懿平定幽州以后,曹叡就奄奄一息了。他将养子曹芳扶上皇位,让曹爽和司马懿共同作为辅政大臣来辅佐曹芳。
按道理这么做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曹爽这个人心比天高,命如纸薄。他一味地打压司马懿,不让司马懿掌权,自己好大权独揽。
司马懿装病了很长时间后,曹爽终于放松了警惕。当曹爽带着曹芳去高平陵祭拜的时候,司马懿带着儿子司马昭养的三千死士,冲到高平陵,控制了曹爽和曹芳,从此夺取了政权。
司马懿为了免除后患,杀掉了老曹家的一票宗室大臣,彻底控制了曹魏的江山。他自己倒是没有篡位,而是将这个任务交给了俩儿子。
司马懿死后,司马师和司马昭一外一内,分别掌控着曹魏的军政大权。司马师没有子嗣,在他死后,只好把所有权力都给了弟弟司马昭。
渊窘急。粮尽,人相食,死者甚多。将军杨祚等降。八月丙寅夜,大流星长数十丈,从首山东北坠襄平城东南。壬午,渊众溃,与其子脩将数百骑突围东南走,大兵急击之,当流星所坠处,斩渊父子。城破,斩相国以下首级以千数,传渊首洛阳,辽东、带方、乐浪、玄菟悉平。---《三国志》
此后司马昭灭了蜀汉,本有称帝的想法,奈何却得病早逝,这个任务就落在了儿子司马炎头上了。司马炎灭了曹魏,建立了西晋王朝,此后又平定了东吴,完成了大一统。
司马家的大一统,比三足鼎立还要难堪。
看似司马家结束了三分天下,完成了一统江山的重任,这是有利于天下百姓的大好事。可是司马家这些混球皇帝,根本就不懂得什么叫治理国家。
司马炎把江山传给了傻儿子司马衷,从此天下大乱。八王之乱爆发以后,八个司马家的王爷先后为了权力把西晋的江山搞得乱七八糟,司马衷就成了他们手里的傀儡。
他们消停了以后,五胡南下,从此北方江山成为了五胡们的天下。汉人在这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杀戮,差点就灭绝了。
从他们建国到五胡乱华灭了西晋,只用了50年时间。而这一场浩劫,却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所以司马家的人还不如别一统江山的好。
司马睿在南方建立的东晋王朝,更是不堪入目,虽然延续了100年的历史,却始终处于权臣乱政的状态。
总结:司马懿遗祸辽东,这是五胡乱华的根源。
不少人觉得司马懿很冤枉啊,他只是西晋江山的奠基人,后面的五胡乱华跟他可没有什么关系,那就大错特错了,五胡乱华的根源就在司马懿头上。
当时公孙渊反叛曹魏,曹叡派遣司马懿前去镇压。司马懿击败了公孙渊以后,将整个辽东15岁以上的男子都给杀光了,包括当地所有官员,也不派一帮人前来治理。
这么一来辽东可就没人管了,北方的胡族们备受寒冷的煎熬,相对来说辽东还是比较温暖的。他们发现这块地方没人管了,于是纷纷带着自己的部落来到这里。
这就是五胡们为何能在西晋内乱的时候,第一时间南下的原因,因为人家已经在你的家门口住了很多年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