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时代变了。

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反映了1650-1911年清政府的变化。

这里我从历史案例当时形势分析一下。

1、咸丰北狩

在太平如火如荼的时候,大清又在莫名其妙中与英法开战,基本陷入了两线作战状态。后果就是抗过了李开芳,抗不过英法。从太平前线调回来的胜保诸将压根打不过英法联军。

幸亏咸丰帝没有“君王死社稷”的想法,果断坚定的去了承德。(当时大臣也不同意,幸亏自己有主见)。慈禧也去了。

要注意咸丰去的是承德,这是他父辈去的地方,属于大皇帝陛下的夏宫,元朝的皇帝也是如此。这里是满蒙汉的结合部,是大清皇帝最值得信任的地方。

这方面可以看看茅海建《近代的尺度》

当然咸丰没有呆多久就死了,南京、北京都丢了,活太久,那得心多大。之后就进入新时代了。

(咸丰北狩)

2、甲午战争与工业内迁

如果说1860大清皇帝还眷恋他们的内亚传统的话。在1895年真看不出来了。一个是龙兴之地辽东被打爆了。无论是黑龙江、吉林的马队,还是出关的湘军,反正都是惨败。6万人打不下海城。

所以东北和沿海地区都不是安全地带。大清得考虑战时工业生产的问题。

所以就出于安全考虑,力主由沿海地区向内地迁移、扩散;力图统筹全国,集中发展若干重点军事工厂,以提高效率并强化中央集权。(有点国府工业内迁的影子,没错,就是这样。危机下的选择都是如此)

有兴趣可以看袁为鹏的《甲午战后晚清军事工业布局之调整——以江南制造局迁建为例》。

非要再说大清内亚性,就是耍流氓了。这时候你觉得还有迁回东北的想法吗?

(龙兴之地辽阳、沈阳还安全吗?)

3、慈禧西狩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武卫军精锐连战连败,慈禧逃出北京城,走的是居庸关、怀来,张家口一线。

他在这里也停留了一些日子。很明显,他在考虑去哪。

最终西南行去了西安,在西安重建中枢,有了与西方人谈判的资本。

如果去了东北,基本就是被俄国人活捉,成了傀儡。或者交给西方人。最最好也就是流窜,四处逃跑。

一句话“回不去的东北,可以去的西安”。

巧合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公车上书提的迁都地点就是西安。大清如果遇到危机就只能西迁,没有其他选择。东北居于日俄两大帝国之间,危险前所未有。

(慈禧西狩)

4、末日新政

痛定思痛,慈禧回銮后坚定要改革。对龙兴之地与满汉关系都有新的界定。

第一:满汉可以通婚。

第二:开发蒙疆。第一条国有铁路就是张家口、绥远修建,甚至计划修外蒙,即控制蒙疆。大量汉人进入开发。蒙古亲王不再是大清皇家的盟友,而成了西南的小土司,等着改土归流。

第三:东北建立行省。

这基本已经将汉制要推向所有的地方。那你说清王朝的重心在哪?自然是关内。

当关内反了怎么办?要么镇压;要么谈判。

东北是回不去鸟。

(辽阳、沈阳直接战场了。战后东北基本成为日俄势力范围)

总结

顺治的时候,因为孙可望、李定国作战凶猛,形势不好,会退往关外。

咸丰的时候,那时候黑龙江、蒙古马队还是帝国最重要的支柱,退往塞北也可以考虑。

到了洋务运动以后,朝廷依靠的是装备新式武器的湘军、淮军;武卫军;北洋军。而且朝廷的政策越来越把塞北当做待开发之地,加上东北形势越来越恶劣。回不去了。

慈禧曾经与咸丰去过承德,在40年后慈禧再次出逃却去了西安,这本身就是大清体制与历史形势的转变。

最佳贡献者
2


清末龙兴之地东北已成为沙俄与日本的势力范围,两国为了争夺东北的控制权,大打出手,甚至1904年在东北爆发了“日俄战争”,清政府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祖地被两个强国打的天翻地覆,对于东北早就没有了控制。

清朝临近灭亡时肯定考虑过重回东北龙兴之地,不过东北早就是沙俄与日本的天下了,这两个国家都是狼子野心,落在他们手里可不好说了,而辛亥革命后,南方革命党与袁世凯为了让清帝和平退位,提出了极其优厚的条件,清庭已经没有退路了,当然顺势而为,清朝国祚结束。

现在网上有相当一部分人觉得清朝对中国领土贡献很大,客观来说清廷的确对中国疆域有贡献,但绝没有他们鼓吹的那样大,上图是本人在国家图书馆拍的照片,大家可以仔细看看清末实际控制的领土,清廷不退回东北的最大原因是东北已经控制不了,其次是袁世凯与南方革命党商议的清廷优待条件甚好。

个人见解,谢谢观看,更多精彩动动小手点个关注~

3

谢谢邀请!原因是多方面的,仅就个人所知,大概说几点吧。

首先,我们从结果看。1911年,清朝的退出,辛亥革命的作用,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而是各方势力角力和妥协的结果。(需要说明的是,不仅仅是清朝政府、袁世凯代表的北洋和革命党,还有地方势力以及洋人等的介入。)这种妥协或者可以称之为“协商”,是满清皇室对以后的待遇,抱乐观态度。至少,不会像中国的其他王朝后裔,很多被诛杀。因为,协商本身就表明,一方不可能独大,至少最初是这样。这样的结果,使满清皇室,勉强可以接受,并在北京长待。

再就是,清朝覆灭前,不能说没有人建议去其他地方,最有代表性的,恐怕当属“宗社党”了。他们是抱着与大清共存亡的心理,想着誓死不让权的。还是举那个很有名的例子,让汪精卫一举成名的事件,极力说降汪精卫的肃亲王善耆(1866~1922年,川岛芳子的生父),可是至死不忘复清的。当然,他们肯定会考虑,如果北京待不下去,是否撤回关外。



我们再看一下,撤回关外有无可能。①清朝末期,光绪帝去世前一年,东北改建制,改奉天将军为“东三省总督”,并加授钦差大臣头衔,命徐世昌为第一任东三省总督,正式建立东三省。这很能说明,清廷已经相当重视东北的建设与发展。

但是,这是被迫的,日俄两国,早已对东北虎视眈眈、垂涎欲滴。甚至,连藩属国朝鲜的难民,都想霸占一块儿,建立个“小朝鲜”。开始,是向清政府申请居留许可,后来直接打算常住,并在赶走日本以后,并入朝鲜本土。再不重视,东北这块儿所谓的大清“龙兴之地”,迟早会危险。

②满清入关以后,为了保住所谓的风水,把很多原来的部落,无论是联盟还是被打败要提防的,多数迁于关内,只留少数人看守;当然,后来也做为流放地。但是,流入东北的人很少,东北两三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基本被废200多年。虽然后来有“闯关东”,迁入的人口,与土地相比,简直不对称。这个,由时下的东北人口来看,也可以想见。

这就造成东北基本没被开发,没有多少发展基础,很难养活足够多的人。更何况,经过近300年的满清贵族,去到那里,大部分是不会耕作劳动的,只是消耗资源,很难生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之前叫东北为“北大荒”。

后来建立“满洲国”,日本大量移民,当然有为了日本自身的利益考虑,但也表明,东北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



再就是,日俄的影响。1904~1905日俄战争以后,两国仍然是明里暗里在较劲,清政府两方都不敢得罪,就任其发展。结果是,日本和俄国疯狂发展,东北的大城市基础设施,基本是这两个国家的军队建起来的。至今,东北仍有遗存。

这也是现在很多人特别奇怪,怎么也没听说日本运兵,“九一八事变”时就有那么多日本兵。那些都是在满清时就过去的,甚至有部分,就是当年日俄战争时留下的驻军。您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国共内战时,斯大林要挟的谈判筹码,有大连等海港的使用权。因为,他们经营了太长时间,除了实际作用外,多少“有那么一点点感情”。

这样的一个东北,即使满清大部分主体人员回去,也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甚至生存都是问题。这由后来的张作霖和“满洲国”的统治就知道,溥仪连定个年号、祭祖穿什么衣服等细枝末节,都要请示日本关东军,日俄是不会轻易让出既得利益的。

当然,满清贵族长期的安逸享乐,以及八旗子弟的腐化和堕落,那个时代,最重要的支撑——军队,都难以建立,即使回到东北,也难以立足。

而且,强行回去,很可能会引起满清以外各方势力的担心,反倒可能会弄巧成拙。

最后,新政已经开始实行,而且效果非常显著。清朝政府,没有预料到民心思变,过于心切,导致需要按部就班进行的新政日期表,反倒成了招致大清灭亡的导火索之一。他们万万没想到,大清会亡的那么快。

尤其是摄政王载沣,每次民众请愿,政府都答应——你们说“新政”10年完成,太慢。那就改5年!5年还慢,那就3年!3年还不行,那就1年。谁知道,1年不到,你们要起义,这不按套路出牌呀?

当然,还有其他诸多原因,笔者仅列其一二,望读者也看其他回答,多方综合,相信对您的理解,大有裨益。

4

我们都知道清朝始于中国的东北,也就是古代三海关以外的满州。清朝后期太平天国起义和国外势力一系列打击后风雨飘渺,最终在辛亥革命后面临被推翻的危险,不过经过多方势力角逐和妥协,最终清廷退位,民国保留满清皇室待遇,末代皇帝溥仪还能居住在紫禁城,满清贵族并没有像元朝一样退回自己的发源地,这是为什么呢?以笔者来看主要有一下三点原因:


一、满人已完全被中华文化融合,满洲成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清朝的统治者是满族人,与汉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和习俗,刚入主中原时,当汉人反抗激烈时,满人都有撤回满洲退守东北的打算。但清朝入关二百多年,虽然皇帝也多次强调要其族人保持自己的语言和习俗,但鉴于汗文化的先进性,随着时间的推进满洲人基本都汉化了,当然满族和汉族之间的融合是双向的。晚清满族贵族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大部分都认为自己就中华大家庭里的一员,满洲也已经成为这个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谁要退守东北分裂国家将是历史的罪人,要遭全体中华儿女(包括东三省)的唾骂和反对。这一点被后来的溥仪就任伪满洲国皇帝时已经被证实了。


二、晚清满族统治依赖汉臣,民国对清帝优待政策不错

满族入关之间就启用了汉人做官,在逐鹿中原时,汉族大臣更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太平天国起义之后,清廷不得不把消灭太平天国的希望寄托在汉人的地方团练之上。从此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汉人大臣崛起。最后清朝新组建的军队都交于汉人袁世凯去操练,几乎都要成为袁世凯的私人军队。八旗兵拿着高额俸禄吃喝玩乐早已失去了应有的锐气,满洲可用武装力量基本都掌握在汉人手上。辛亥革命后面对全国的形势,袁世凯更是审时度势给予清帝退位的条件是非常之优厚的, 保障了满洲人与汉人平等, 保护其私有财产和尊位,等于是满洲人被汉人和平夺了权,避免了一场血雨腥风。

三、东北利益错综复杂,早已不是当年的满洲

满清入关以后,对于东北这块龙兴之地,清朝是特殊对待的,只留少数人看守,被荒废200多年,经过近300年的锦衣玉食的满清贵族要再回东北大部分是不会耕作劳动的很难养活自己。另外随着清末“闯关东”人口迁入,汉人在东北已经占多数了。更关键的是日俄两国,早已对东北虎视眈眈、垂涎欲滴。东北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基本是这日俄两个国家建起来的。要知道日俄是不会轻易让出既得利益的。


就这样的一个东北,即使满清贵族全回去,各方势力势必介入,也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甚至还有灭顶之灾。我们看到溥仪后来在日本人支持下就任伪满洲国皇帝,基本就是一个傀儡。

5

溥仪年纪小什么也不懂,由隆裕太后垂帘听政,可她也没有慈禧太后的本事,自武昌革命党起事成功以来就早已六神无主,朝政几乎全由摄政王载沣以及庆亲王奕劻主持,可载沣自大且无能,奕劻年老贪腐,其他的宗室子弟有能力者如:端方、良弼等早年也都被革命党人刺杀殆尽,而此时朝廷可动用镇压武汉的北洋军也是出兵不出力,袁世凯再度复职并且几乎大权独揽,借洋人之力迫使南北议和,最后清廷丧失控制力,全国十八省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为谋取民国大总统之职决定火中取栗,暗示全国各地的北洋将领们联合通电逼宫,清廷大势已去,宣统帝不得不下诏书退位。

至于满清宗室为何不退回关外老家,一来溥仪和隆裕太后真是孤儿寡母,宗室们也没有有胆识之人,要么在京城混吃等死,要么躲进了天津、大连或者青岛的租界里,总之没有什么宗室真正还念着宫里的皇上。

二来就是袁世凯的深谋远虑,辛亥革命伊始,革命军和革命党人打着旗号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也就意味着在法理上只有关内十八省属于汉族、属于民国(原明朝疆域350万平方公里),而其他的疆土如东北、新疆、西藏、蒙古以及宁夏等都是外族之地,这导致了边疆地区极度不稳定,纷纷出现兵变,英国、沙俄等也借此机会策动西藏、新疆和蒙古独立,很快无论是孙中山还是袁世凯都是意识到了这一严重性,一个大中国很可能因此而崩盘,于是袁世凯逼宫时一定坚持清帝退位以禅让的形式解决,并且在禅位诏书上最后写上了一句“共同建立一个由汉、满、回、蒙、藏共同建立的大中国”,这样就在法理上保住了这个大中国领土的合法性,当然也包括了东北,也正是如此起初民国的旗帜是“五族共和旗”而非“青天白日旗”。

再就是袁世凯坚持优待清室,不仅紫禁城和颐和园等皇家园林归清室,还每年支付四百万两银子的供养费用,这何尝不是对清室的安抚。尽管这四百万银子从没有支付到位,但小朝廷守着宫里无数的珍宝文物,卖卖活着也挺好,达到了袁世凯稳住清室,让他们在紫禁城里“乐不思东北”的目的。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诺大的中国摇摇欲坠,包括东北在内的无数领土都是处在朝不保夕的环境之中,就东北而言,日本人早已对此觊觎已久,胡帅张作霖也可以讲没有什么革命热情,而且对清室是有几分忠诚的,一旦宣统帝和隆裕太后来到了这里完全会成为割据政权,这不仅符合法理而且会有多种中外势力的操作,一旦如此,后果无法想象,出去容易收回难。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是孙中山和袁世凯等人的高瞻远瞩,不仅在法理上而且从实际上阻止了这个恶果的发生,保住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大中国,无论历史对北洋和国民党等有什么评价,我认为至少他们在这个政权交替的混乱年代为保护中国领土和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站好了最后一班岗!

6

最直接最简单最粗暴的答案:回不去了!

东北地区是满族的发祥地,自1644年多尔衮带来清军入关,建立了大一统的清王朝,然后将东北作为“龙兴之地”实行封禁政策,禁止开发。

清朝皇帝在统治关内的同时,也并没有忘记这个龙兴之地,先后有四位皇帝东巡祭祖,康熙三次,乾隆四次,嘉庆两次,道光一次,从东巡次数可以看出,东巡次数与清朝国力呈相关关系,在乾隆朝达到最巅峰的时候,也是出巡次数最多的一次,嘉庆两次,道光一次,到咸丰时就无力东巡了。

其实,从康熙、雍正年间东北就有来自沙俄的不断入侵,康熙和雍正都采取了心事宁人的态度,但是,不能看不到这是一种趋势,有一种说法是,假如清军不入关,会不会被急剧扩张的沙俄吊打,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到咸丰的时候,英法联军打入北京,以八国联军进北京,咸丰和慈禧的逃跑方向来看,满清的统治者很可能在这时候就根本不想回东北,或者根本回不去了。

但是,这并不能说,清朝已经放弃东北了,相反随着清政府对东北封禁政策的松弛,流民陆续出关垦殖,移垦社会得以发展扩张,清政府不断地在移垦地区添设州县民官,使东三省原有的旗民并治体制逐渐趋向内地行省官僚行政体制,东北也因此得到发展。

随着局势的发展,尤其是甲午战争后,日本要求割让辽东半岛,及1905年日俄在东北为获得东北的权益,发生的战争,让清政府感到了危机。

在1906年设置了东三省总督,东三省总督因总管大清龙兴之地,被视为疆臣之首。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东北的三位总督分别是:

徐世昌(1907年6月12日-1909年2月8日)

锡良(1909年2月8日-1911年4月20日)

赵尔巽(1911年4月20日-1912年2月12日)

也表明清朝统治者并不想放弃东北,并且将东北作为退路之一。

但是,到辛亥革命后,即使满清皇室想退回到东北,也是民国政府所不能接受的。

一、东北是清朝的固有领土,民国是合法继承,因此,清朝的所有领土都是民国的,包括东北,而清朝的皇室,包括清朝的皇帝,都已经是民国的人口了。之所以,元朝能够退回蒙古,是因为当时国家概念不清晰!到清朝的时候,国家主权概念已经清晰!

二、为了让清帝退位,从而合法获得清朝的所有权益,南方的革命党与袁世凯承诺给清皇室优待条件,导致清皇室满足于现状。

三、退一万步讲,假如清廷有回东北的能力,肯定也不会回东北,而是用这股力量与革命党人殊死一搏。

当然,从溥仪潜回东北,在长春受到满清遗老遗少的热烈欢迎来说,东北不是一点基础没有,不然,日本也不会扶持溥仪当傀儡皇帝。换句话说,假如清廷在1911年回到东北,最可能发生的事情就是建立伪满洲国的时间提前而已!

7

谢邀

其一,历史上清朝灭亡得到时候主要是孤儿寡母,历史上很多政权比如西汉、后周都是孤儿寡母选择交出政权,过着安逸生活。

其二,制度上来说,清朝有亲王制度。那么很多人就想问这个制度又和清不去关外啥关系?历史上能够继续政权的国家都是有皇室的宗亲在外驻节的。然而清朝就不一样,基本上没得。亲王基本上都是出将入相,王府在京城,连地位崇高的铁帽子王也没有一个是在外地驻守的,可以回来勤王的。

其三,袁世凯的北洋军阀,主要是集中在华北地区,辛亥革命爆发以后,南方各省纷纷独立,不受控制。袁世凯的如意算盘当然是当总统,然而南方当时已经有人不服他的统治,外蒙古也独立,如果清政府在退回东北,那他真的是四面楚歌了。

其四,满族已经安于现状,没办法在过那种艰苦奋斗的生活了。当年那些无敌的铁帽子王也不复存在。

最后,我们来看看当时的东北。其实也能想象,辽宁和东北基本已经废了。外东北地区被俄罗斯占领,东北版图深入俄罗斯境内,东、北、西三个方向被俄罗斯包围。南方的藩属国朝鲜已经是敌人日本直接领土;清朝的盛京祖陵和沈阳故宫这些地方,早就被俄罗斯和日本侵略者光顾多次了。可以说东北当时状况并不好。

8

东北是清朝的“龙兴之地”,清朝皇室将其视为私产,为禁止汉人入内,还特意修筑了一条边墙“柳条边”。清朝之所以这样做,一来是为了保护自己的龙脉不受破坏,另一方面就是怕万一哪天在中原待不下去了,为自己留条后路。

那么为何清朝在临近灭亡的时候,没有选择退守东北,反而直接在北京退位了?

一、此时的东北已不适合作为退守之地。清朝之所以选择东北作为退守之地,是因为这里安全。东北的南边是朝鲜,北边是沙俄,西北是漠南蒙古。在鸦片战争前,东北还是很安全的,南边的朝鲜是藩属国,北边的沙俄没有多少人口,漠南蒙古和清皇室有密切的联姻关系,再加上几乎没有汉人生活,清朝把门一关,在这里可以玩的不亦乐乎。

但随着国门被打开,清朝对东北的控制力在逐渐丧失。甲午战争后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沙俄在北边张着血盆大口,双方还在东北进行了日俄战争。清朝眼看自己的龙脉受损,但毫无办法,只能把东北划为中立区,任由双方蹂躏。再加上允许汉人进入东北,东北地区已经不是清朝的私产了,清朝在这里并不安全。

二、国民政府对清朝皇室非常优待。如果国民政府选择对清朝皇室赶尽杀绝,我估计他们会逃亡东北。但国民政府对他们是非常仁慈的,为迫使清朝和平退位,允诺他们继续居住在紫禁城,在皇宫内仍然保留清朝礼仪制度,每年给与400万银元的拨款。400万银元在当时可是巨款啊。

如此亡国之君的条件去哪找?还回啥东北啊。

三、最重要的是清朝皇室无力退守东北,袁世凯不同意。清朝临近灭亡时,军政大权都在袁世凯手里掌握,虽然在东北仍然有军事力量,但清朝皇室是指挥不动的,更甚者没有袁世凯的点头,他们连北京城都出不去。而袁世凯已经和革命家谈妥条件了,即将成为民国总统的他是不会把清朝皇室放去东北割据为王的。

9

作者:金满楼

现在的东北,也就是当时的满洲,一向被视为满人的故地,不许汉人迁入。

甲午年前,关外大多处于未开放状态;而在甲午战后,鉴于地多人少、列强觊觎的重大压力,慈禧太后最终断然决定:

推翻祖训,放开关外!

由此,绵延近30年的闯关东热潮由此掀起,而在闯关东初期,大量的山东等地移民都是在官方的帮助下以最快的速度抢占东北。

何言“抢占”?如果牢守祖训禁止汉人迁入满洲的话,现在的满洲是谁的,还真不一定!

所谓守土有民,这片土地也只有本国人占领并生活着,才是真正的领土啊!



试想,当时这么广袤的关外大地,人口只有不到五百万,而在清末时,即激增到近两千万,之后更是翻倍增长,如果不是有国人占领,谁敢保证不会被强邻占据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到辛亥年的关外满洲,已经不是旗人的后院,而成为以汉人为主体的东北了。如此,清廷迁回东北,能名正言顺乎?

武昌起义爆发后,南方各省纷纷独立,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清廷想退回关外这一念头,还真不是没有想过。

按当时革命党的革命逻辑,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个中华仅仅是十八行省,就像武昌起义挂出的十八星旗,其他满蒙等地是不在十八省内的。



事实上,革命党的这套逻辑也不是自发的,而是日本人教给他们的,就像某伟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要出卖出租满洲,无非就是日本教唆,借以收割罢了。

即便在辛亥年,日本人也没少阴谋,其中就有利用禁卫军拥清帝出关建立满洲国的打算,只不过,这一阴谋袁世凯挫败,最走在1931年才实现罢了。

当时,鉴于一些满洲亲贵和日本人(其中恐怕也包括日本人豢养的革命党)企图拥清帝出关的阴谋,袁世凯从武昌前线召回冯国璋出任禁卫军总统。



为什么冯国璋能把控局面?因为老冯之前是贵胄学堂的校长,禁卫军军官都是他的学生!

把禁卫军抓到手里后,那些人的阴谋也就彻底落空了。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不过,有个人倒是要提一下,以收窥斑见豹之效。

1912年2月2日,也就是清帝宣布退位的十天前,肃亲王善耆在日本陆军大佐高山公通的护送下从北京出走。

为此,日本人特地在山海关将火车阻断,随后又出动军舰将其诱到旅顺。



之后,善耆的复辟,也成为了日本分化中国阴谋的一部分,可惜的是,最终未能实现!

当然,在善耆、溥伟这些人身上没有实现,并不代表日本人放弃将满洲从中国独立的想法。事实上,他们一直在为此努力,并最终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促成了溥仪出关,并成立伪满洲国的事实。

如此居心叵测,不可不提不防啊!

10

徐达打到城市副中心通州时,元顺帝扔下97年的元朝历史和建设得还算不错的元大都,向北逃回草原去了。金代末年,也不是不想回东北老家,只怪蒙古人掐断了京津冀的出关路线,才不得已向南方讨生活。

回到1911年的大清朝,武昌起义之后,摄政王载沣火线提拔远在河南的袁世凯回京组阁,有一帮人很不高兴,正是满清亲王和贵胄们,良弼、毓朗、溥伟、载涛、载泽、铁良他们。眼睁睁看着南北议和,听着共和制度的脚步越来越近,为了祖宗留下来的江山社稷不落入袁世凯和民国之手,决定成立“宗社党”,建党方针就是挑头轰袁世凯下台,再与南方革命党死战,打不过也没关系,大不了出山海关,回到东北的“龙兴之地

可惜那块龙兴之地,并非一块流淌着奶与蜜的土地,剩下的只有血与火倒是真的,一是经过日俄战争的摧残和争夺,早已衰败不堪,另则经过清末多年的闯关东实践活动,汉人成了这片土地的事实上的主人,基本盘都没了。

基本盘在哪儿?大部分都在京城呢,从乾隆时期开始算,八旗铁骑失去战斗力已近200年,每月只有发饷那天来精神,其他时间没人卖力气。

宗社党人中,唯有领袖良弼最卖力气,手头也有点人马,可惜老天也帮袁世凯,没过多久,良弼就被革命党人彭家珍炸死,剩下的几位没胆的没胆,没人的没人,也没人提杀回东北老家这茬了。真要是杀回去,又有几个铁杆的追随者呢?京城的家底怎么办,土地、宅子、财产、父母、妻儿,有几样儿能带回老家?

剩下的善耆溥伟与日本人勾结,从1912年6月开始,尝试着组织“勤王军”,配合日本的“满蒙独立运动”。9月20日,善耆意欲起事,所购买的47军火在运输途中被奉系军阀吴俊升截获并收缴,行动流产。1916年3月,宗社党“勤王军”再度招兵买马,在辽南等地招降纳叛,酝酿起事。后来因为袁世凯死,段祺瑞上,日本对华政策转变,遂遣散勤王军而再度流产。

日本人拉溥仪去东北伪满洲国当皇帝之前,宗社党的恭亲王溥伟几乎提前登基“明光帝国”皇帝,因为他影响力太小,再加上后来日本人成功的拉来了溥仪,才使得溥伟没当成“伪末代皇帝”。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