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其实在李自成大军进入山西之前,统治阶级内部就对迁都之事有所筹划。

首先,在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运动席卷全国势如破竹之际,明军屡战屡败失城丧地,从战略上来看,李闯大军对京城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包围圈,因此坚守北京城待援也就成为了毫无意义的军事部署,北京失守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另外,北方民变的危机形势相对南方更为严峻,而此时的江南地区则是相对稳定富庶的鱼米之乡,帝国的财政危机可以南下得以缓解,南京城更是兼有长江天堑之地利,也具备完善的行政系统,在此立足可图东山再起。

此时明王朝迁都可谓上策,但为什么崇祯皇帝最后放弃该方案了呢?

与其说是他放弃了东山再起的机会,倒不如说是他错过了迁都的机会,群臣争执之中连跑路都没来得及,京城就被李自成大军重重包围,这里面有统治阶级对闯军进兵速度的低估,也有朝廷内部的矛盾。

崇祯皇帝迁都不过就是一纸诏书的事儿,但要背负的历史责任与舆论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当时朝廷上很多的大臣似乎都能看破大明王朝气数已尽的现实,更是明白迁都对自己毫无利处,反而对自己的富贵有所影响,所以有不少大臣暗地里早与李闯勾结给自己留好了退路,希望破城之日李自成能够保住自己的高官厚禄,而不再顾及朱家王朝的死活,所以不断地劝诫皇帝固守北京,给崇祯灌输君王死社稷的理念,一根筋的崇祯皇帝也就因此左右摇摆,也不敢提出背弃祖庙放弃北京的想法,所以就相当于坐以待毙,错过了最佳的迁都时间,最终造就了煤山自缢的悲惨下场。

最佳贡献者
2

崇祯皇帝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李自成攻入北京的时候他自缢而亡,但是他为何在大军压境的时,他为什么迟迟没有选择南迁,放弃生的希望,眼睁睁的看着国家葬送在自己的手中、看着自己的妻妾儿女死于非命,最后自己也落得个亡国之君丢掉性命。

一,崇祯怕背上丢掉京城的千古骂名!

大明王朝在最后的几年光景里,也讨论过迁都南京的事,崇祯皇帝也并没有完全否决,他开始左右为难了,一方面当时的情况确实是很不乐观,由于军费问题吴三桂的大军迟迟没有从关外赶来,并且关外也有女真人的势力日益膨胀不可小觑,而李自成已经快打到北京啦。

迁都南京虽然可以保证自己还有一些实力得以保存,但是这样一来就相当于主动放弃了京城,一定会背上千古骂名;这位皇帝一生节俭,没有多少政治家的天赋,但是熟读圣贤书的他却一心想做一名名垂千史的圣君。但是面对如此窘境坐以待毙也会蒙受失政于贼人的奇耻大辱。

二,崇祯的性格缺陷

崇祯性格多疑好猜忌,急躁,又十分要强。他有理想有抱负,却没有对应的才能。他十分勤政一心想做个好皇帝。崇祯帝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的明朝,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在崇祯时期集中爆发很难扭转。但是他越是勤劳,国家越糟糕,最后,30来岁就满头白发。

当时的李明瑞开始建议崇祯皇帝迁都南京,崇祯皇帝一听也有心动,而是当时内阁首辅大臣和其他官员一直反对,而崇祯皇帝一向就很多疑猜忌,所以又开始犹豫了。这一犹豫,令那些本来支持迁都的大臣也开始没有安全感,因为只要一南迁就要损失很多的既得利益,所以崇祯皇帝就一直硬着头皮这样呆着。李自成的大军步步逼近,京城这边一个心胸狭榨的皇帝和一群只顾自己前途和利益的庸臣们还在犹豫不决。到最后已经走不了啦。

崇祯皇帝一方面勤俭自律、清心寡欲、励精图治,试图重现明皇朝当年辉煌景象;另一方面,他疑心重重,频繁更换和滥杀大臣,以致众叛亲离,最终这位比前朝几代皇帝都要贤明的君主,“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运”,自缢在煤山。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勤勉,同时也是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

3

三百七十五年前,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从陕西发迹的李自成在经历屡败屡战之后,终于包围京师,大明山河岌岌可危,这时候的崇祯内外一团糟,让他尴尬的是,大明的精兵强将基本上都在关外阵亡。


凡是对农民军造成灭顶之灾的大将一到关外,非死即降,譬如使农民军几乎遭受灭顶之灾的洪承畴被调往辽东,很快就因为协作不好全军覆没,洪承畴最后败降满清。

洪承畴之后,对镇压农民军的大将就没有一个像样领导人物,对关外作战的也没有一个有统合能力的大将。从这时起,关外和关内都如同失去控制的马车,不可挽回的冲向悬崖。

这个时候,如果是正常的人,大部分会让城别走,以图后续,如同安史之乱、黄巢等都导致唐朝皇帝入蜀,最后还是能够统合力量反败为胜。可是,这时候的明朝君臣,抱着所谓君王死社稷的祖训,提都不能提。


当时明朝的实际情况基本上没办法同时应对内外战事,各种苛捐杂税早就不堪重负,长江以北的精锐部队也基本上损失殆尽,除了孤悬在山海关的吴三桂关宁铁骑可堪一用之外,其他的没办法及时赶到京师救援,如果吴三桂回师,势必造成清兵提前入关。

对于崇祯来说,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在没有救兵的情况下要么组织力量击败农民军,要么让城别走。面对声势浩大的李自成,这时候兵锋正盛,崇祯肯定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击败他,所以只剩下让城别走一步路,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崇祯不是没有想过,魏忠贤倒台之后,文官一家独大,这一些人口中动辄祖训,直接就让崇祯的想法胎死腹中。毕竟这一些大臣们不愿意离开京城。

或许,明英宗时代的胜利让大明君臣多少有点期望,毕竟那一次也很凶险,大明最后度过难关,实际上,外有满清,内有流寇的明王朝这一次面临了远比土木堡之乱更加残酷的现实,土木堡之时只是外患,人心尚可收拾,即使满清多次兵临北京城下,还是有足够的人心来抵抗,可是面对农民军,的抵抗者的心没办法凝聚起来。


因为农民军一样可以操弄民族感情,大家都是大明子孙,汉家余脉!都一样,明王朝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砝码。

这个结果也一样,在李自成把北京团团围住之后,各路救兵没有立即赶到的情况下,崇祯自缢,在法理上结束了明王朝的生命。

4

这个建议最早是由翰林学士李明春首次提出的,当崇祯问到今后的策略时,李明的回答相当坦率,他说,义军已经逼近京城,朝廷正值“危急存亡之秋”,唯一明智的选择,就是迁都南京。

然而,崇祯帝对此却踌躇不已,因为他一心想做名垂青史的圣君,根本不能承受这种失地失国的罪名。后来李自成势如破竹,明军一败涂地,京城已经发岌可危,崇祯帝又连夜召诸大臣商议对策。然而却有人提议皇上应该守京师,让太子下江南。崇祯帝预时勃然大怒:朕经营天下十几年尚不能济,孩子家做得了什么大事?

另外大家都知道,南京是明王朝的陪都,明朝的祖先便是埋藏于此地,若是真去了,实在是无言面对祖宗啊,于是崇祯把希望然寄托在各地的勤王军队上,可勤王之师没等到,等到的却是李自成的大军,崇祯自知回天乏术,却又不忍看着江山葬送在自己手里,无奈只能自尽逃避这一切吧。

5

崇祯应该是想跑的,但是没跑掉,据说周皇后临死之前还对崇祯说,我们在南京还有一个家。明朝本就是实行的两京制,明太祖建都南京,成祖靖难成功后坐上皇位,自己的大本营在北京,所以就迁都北平改名为北京,但南京都城的地位是老爹确立的,本来靖难合法性就存疑,所以更不能轻易更改老爹定下的东西,因此南京仍然作为都城,并且有一整套的行政班底,北京有的六部和六部官员,南京都有,算是一套大明帝国的备份系统,就算崇祯孤身逃到南京,大明帝国还是有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供他使用,并且在执政合法性上没有任何问题,这可比晋朝的永嘉南渡、宋朝的赵构南渡所面临的情况好太多了,北方连年战乱已经糜烂,可南方还没受到太大波及,并且江浙地区还是大明帝国的钱袋子,然后历史没有假如,崇祯没能到南京,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1、不管这么说,到南京去,总归是名声上有点问题的,毕竟实质上是逃跑,所以这件事他自己不能说,得下面人来提议,就好比你让领导去洗桑拿,即使领导再想去,也不能直接去,得你不断的提议,给领导一个台阶下,然而可惜的是崇祯手下没有这样的下属给他台阶,就连有人提议把太子送到南京,都被朝中大臣站出来反对了,归根结底有两点,第一,朝中东林党自诩道德高尚,空谈误国,第二,崇祯自身有问题,没有担当,在他当政的十七年里,发生过数次下属帮他做事,除了问题就把责任全推给下属,杀掉了事,毫无担当,唐僧还知道送死你去,背黑锅我来呢,崇祯连唐僧的觉悟都没有,试问,如果有人提议南迁,然后危机过去之后,丢失北方领土的责任谁来承担呢,按崇祯的性格,提议南迁的大臣肯定是没什么好果子吃的。

2、北京在明朝历史上已经是数次围城了,蒙古人来过,后金也来过,最后都是抢点东西就跑了,毕竟大明的都城不是那么好攻破的,甚至很多人对北京被围已经没什么太大感觉了,在之前土木堡之变时提议南迁的徐珵被满朝文武骂的抬不起头,最后改名叫徐有贞,这是有前车之鉴的,现在又遇到类似的情况,朝中大臣谁敢出头效法徐有贞呢?不幸的是,土木堡之变时朝廷虽然有徐有贞这号人,但更有于谦这种挽狂澜于既倒的人,而崇祯既没有徐有贞这种劝他南逃的奸臣,更没有于谦这种守住北京的能人。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共同导致崇祯在北京城破,留下一句“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后吊死在煤山那棵歪脖子树上。

6

资本家大地主以及文官集团不让走,让皇帝背黑锅,

7

崇祯十七年三月一日,大明军事重镇山西大同被李自成攻破,大顺军一路势如破竹,明朝守军望风归降,京师危急。十五日,李自成便包围了北京,十七日,他们开始攻城,十九日便进了北京。崇祯本来有一线生机,那便是学当年的南宋,由他或者太子逃到南京,另立朝廷,保留明室一支血脉,力图恢复河山。可是,在李自成攻破大同后,崇祯明明还有十几天的准备时间,可他为何选择死守京城,而不是撤到南京、重整旗鼓呢?迁都南京,其实在明朝历史上早有计划,而且由来已久。早在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时,他认为,历史上在南京建都的王朝,寿命都非常短暂,不如迁到汉唐故都长安或者北宋首都开封那里去。可是在当时,迁都长安,水路运输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封虽然地处中原枢纽,可这里是四战之地,无险可守,北宋就是吃了这个大亏。所以,朱元璋最终还是决定留在了南京。不过,明成祖发动靖难之役,取得了皇位后,便把自己的老根据地北京作为了都城,把南京当做第二首都。然而,当时明朝把北京作为都城,有很大的弊端。一是为了让北京成为经济文化中心,需要疏通京杭运河,明朝因此不知费了多少财力物力;二是当时蒙古人虽然被赶回了大草原,但是军事实力仍然非常强劲,随时有卷土重来的可能。而北京在当时是一座孤悬在最北方的大城市,它远离中原腹地,极易受到蒙古人的进攻。所以,后来的明仁宗、明宣宗,又有了回迁南京的意思。不巧的是,此时南京正在发生历史上罕见的连续大地震,迁都计划被暂时搁置了。而后来,明英宗在土木堡被蒙古瓦剌俘虏。接着蒙古兵临北京城下,此时朝廷再次起了迁都的动议。可是,此时瓦剌已把城池围得水泄不通,即便是能够突围,蒙古铁骑也能够追上。于是,在于谦的带领下,朝廷上下誓死守城,敢有妄言迁都者,斩立决。于是,从此再无人敢再谈迁都了。可到了李自成即将围城的当口,崇祯再谈什么励精图治,什么砺兵秣马,都已经为时已晚,只有利用最后的十天宝贵时间,一走了之,方才可以给大明朝续命。可是,崇祯为何就没有最终下定迁都的决心呢?第一,大臣的反对:首先,明朝初年,朱棣虽然迁都北京,但是照样在南京“备份”了一份大臣班底,这个班底一般由一些退居“二线”的官员组成。也就是说,只要选出一个皇帝来,南京的朝廷立马可以运转,后来的南明就是这样做的。可是,一旦崇祯南迁,必然不会一个人走,他要带着满朝文武。这些人到了南京,跟这里的一套班子必然在职能、职务上相互重叠。而如果北京的大臣们到了南京没有职务可干,他们就打死也不愿意走人,或者宁可投靠李自成。其次,明末朝政腐败,大臣们在京城之内都有自己的产业。让他们抛弃这么多年的既得利益,甚至是几代人的家业,跟着崇祯到南京白手起家,许多人骨子里就不情愿,因此便会议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绝迁都。第二,皇帝的犹豫:首先,这是一个关于皇帝尊严和面子的问题。京城不是一般的城市,历史上,历朝历代国都的失守,大多宣告了一个王朝的灭亡,或者是它命运的转折点。北宋丢了开封和中原,尽管有南宋延续香火,但它被人讥讽了几百年。而且,与一般的城市不同,这里还有列祖列宗的陵墓。如果此时选择不战而走,让李自成占领中原,再像攻占凤阳一样挖坟掘墓,那么,崇祯的“正统”性还有多少?而逃到南方,这位丢掉了国都的皇帝,就一定能够获得南方的支持吗?其次,则是留谁守卫北京的问题。如果崇祯决定自己留守北京,与京师共存亡,那么,如果守住了还好,但如果守不住,那就是灰飞烟灭,而且这种可能性非常之大。所以,从保命的角度来看,只能让太子来守北京。可问题来了,如果要学宋朝南渡,还有被太子取而代之的风险:金兵第一次包围开封时,宋徽宗也是禅位给宋钦宗,自己跑到南方避难,可宋钦宗奇迹般的守住了,宋徽宗就算再厚脸皮,也无法再继续当皇帝了!而现如今,如果太子守住了,崇祯将会面临跟宋徽宗一样的尴尬局面;而如果守不住,他作为一个逃跑天子,以后这皇帝还怎么好意思当下去?再次,即便崇祯能够成功逃到南京,继续当皇帝,可南方的局势,也不一定就是他能收拾了得。正如南宋初年那样,宋高宗会为什么会自毁长城,害死岳飞,还不是因为手下的统兵大将们个个手握兵权,让皇帝没有了安全感?而此时的明朝,尽管南方还有百万之众,可湖北的左良玉拥兵自重,淮南的刘泽请、刘良佐等总兵飞扬跋扈。哪个又是好调遣的主?让崇祯到南方去指挥这样一个腐朽的朝廷、一堆跋扈的军阀,关键自己还穷得叮当响,何其难也!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