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据吴蜀双方联盟协议,攻打魏国时,要两边夹攻,设想是好的,但是相隔太远,造成信息不对等,所以几乎没有什么效果.


关于诸葛亮北伐的次数,《三国演义》说是六次,就是我们熟知的“六出祁山”,实际上诸葛亮总共只有五次北伐(以《三国志》记载为准)

一、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年初;

第一次北伐,声势最大,形势最好,也最为知名。上面我们讲了魏延想用奇兵制胜,但这一次北伐,因为魏国毫无准备,所以也可以称为奇兵。

因为马谡的失误,造成街亭的丢失,对诸葛亮的北伐成果几乎造成了致命的伤害,魏军可以长驱直入关西,诸葛亮蚕食陇凉的计划已经没有实现的客观条件了。诸葛亮风占不到什么便宜,只撤军,蓄谋已久的第一次北伐就这样地收场了。诸葛亮什么也没得到。

第一次北伐应该想出奇不意,估计没有通知东吴。

二、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年底;

第二次北伐的契机是这年五月,魏军大举伐吴,却惨遭失败。魏军横东跨西,在打退了诸葛亮的第一次进攻后,曹叡就把精力放在了东线,对付孙权。诸葛亮认为魏军主力都被孙权牵制在了东线,关中的魏军兵力相对空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诸葛亮选择陈仓为突破点,应该是个临时决定,或者认为陈仓魏军较少,可以一战破取。蜀军只带了为数不多的粮食,得志满满的来攻陈仓,结果在陈仓城下,诸葛亮吃了陈仓守将郝昭一记大闷棍,“陈仓已有备,亮不能克”。

一千多魏军在郝昭的率领下,抵抗数万蜀军足足二十多天,蜀军没有一点办法。再加上魏军主力已经火速前来增援,蜀军又面临缺粮的局面,诸葛亮只好再次撤军。

三、建兴七年(公元229年)年初;

第三次北伐(公元229年)。这次蜀军北伐,诸葛亮没有亲自出马,而是派副将陈式 。

陈式的主攻方向是较为偏僻,但对汉中极有战略意义的武都、阴平两个郡。 这次北伐相比前两次来说反而取得了效果,主要原因是魏军在这里的军力非常薄弱,所以陈式很快就把两郡划进了蜀汉的版图。

四月,孙权在武昌称帝,改元黄龙。吴蜀正式结盟,定分魏之议。基本上在战争上也没有形成响应。

四、建兴九年(公元231年)二月;

公元230年,12月,东吴攻打合肥不利,撤军!

第四次北伐,诸葛亮依然选择了以祁山作为战略突破口。除了对第一次北伐莫名其妙的失败心有不甘外,诸葛亮的目标是斩断魏关中、关西地区的战略通道,对北伐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次北伐的开始阶段,诸葛亮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战绩,大破魏军主力郭准和费曜所部外,还夺得到了上邽地区的粮食,“大芟刈其麦”。但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蜀军的粮食问题,尽管诸葛亮在北伐时是动用了最新式运输工具——木牛流马。

最大困难也许还不仅仅是粮食,更是他的对手——司马懿!司马懿恰准了诸葛亮想速战速决的心思,所以干脆下令严守不战,和诸葛亮拼消耗。

李严以粮尽为借口,骗刘禅召诸葛亮撤军。 中都护李平的粮食供应没有跟上,上邽的麦子也消耗殆尽,诸葛亮只好含恨撤军。 张郃的威迫下出山追击诸葛亮,被诸葛亮在木门道射杀,但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依然以失败告终。

在这几次北伐劳而无功后,诸葛亮认识到了粮食是取得军事胜利的首要物质基础,所以从汉中撤回来后,诸葛亮“劝农讲武”,休养生息。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和第五次北伐中间相隔的时间最长,足足三年!

五、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二月。

第五次北伐的准备工作足足作了三年,终于在234年,诸葛亮亲率十万雄师,在春暖乍寒之际,高举大汉旗帜,心情复杂地穿越斜谷,悲壮地向关中挺进……,而对手司马懿算定了诸葛亮不会从郿城出武功,而是驻屯五丈原,诸葛亮果然留在了五丈原。

而司马懿还是一直不肯与诸葛亮直接开战,一个字“拖”,诸葛亮从二月份出兵,一直耗到八月,在半年时间里,诸葛亮都没有机会和司马懿正面决战。心情抑郁到了极致,再加上公事操劳身体不好,终于扛不住命运的进攻,大病一场,卧床不起。在勉强向朝廷来使李福托付了他死后的人事安排后,诸葛亮含恨病逝于五丈原,寿五十四岁。

公元234年五月,吴军十万大举北伐。 七月,吴军不利,撤退。


总结,第一次想突然袭击,蜀汉单方出兵,第二、三次间隔时间太短,在进行战争时都没有同时进行,时间上差不多都是错开了。第四次,是东吴先行攻击魏国,诸葛亮随后伐魏。第五次诸葛亮都快撑不住了,东吴才伐魏。所以,根本造不成什么威胁。都是无攻而返。

最佳贡献者
2

其实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吴国也都没闲着,都是在一起攻打魏国,也就是所谓的蜀吴同盟。

只不过没有和诸葛亮形成过合围,并且在刘备死后,曹魏对于西蜀就看不太上了,基本上大部队都放在东吴这边,在演义中不怎么出名,但是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名将像满宠、毋丘检等人都在东吴战线上。

因为我们大多数人看的《三国演义》都是以蜀汉为故事主线,所以对于东吴方面的记叙都是一笔带过,明确记载的只有第一次北伐的时候,也就是石亭之战。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诸葛丞相北伐的228-234年间,我们的孙仲谋都干了什么。

河有两岸,所以我们也分两条故事线来说,先说诸葛丞相

一、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使中护军镇东将军赵云、中监军扬武将军邓芝据箕谷,为疑兵,身率大军往西出祁山,先攻天水郡。

街亭守将马谡自信上山据守,失街亭,汉将王平率军死战,勉强挡住张郃,军队虽然损失重大,但使魏延、马谡得以撤回冀城军中。街亭之后,诸葛亮从战略进攻变为战略防守、曹真由战略防守转为战略进攻。而全面进攻的魏军也在斜谷打退了赵云、邓芝一部,赵云为了安全退出斜谷,下令烧了栈道,断绝魏军进攻路线,得以退回汉中。第一次北伐失败。

二、公元228年12月,诸葛亮率军进行第二次北伐。进军路线为:走陈仓古道,出散关,强夺陈仓。但魏国大将军曹真在年初击败汉军时已经预测,诸葛亮再次北伐必出陈仓,于是留下将军郝昭督千余军镇守陈仓,修建坚城,等待蜀汉大军。于是,在魏国早有准备的情况下,诸葛亮围攻二十余日不下,粮食无多,仅只得退回汉中。第二次北伐未胜退回。

三、诸葛亮回汉中后,休整一、二月余,即于汉建兴七年(公元229元)春,遣将军陈式率军进攻魏武都、阴平二郡。汉军随即划武都、阴平二郡而入版图。获胜后,刘禅下诏恢复诸葛亮丞相一职。第三次北伐获小胜而得武都、阴平二郡。

四、公元231年3月,魏大司马曹真病故,魏明帝曹叡加大将军司马懿为陇右大都督、假黄钺,督陇右诸将如张郃、费耀、郭淮等镇守陇右,以防蜀汉。诸葛亮知闻曹真病故后,率大军开始第四次北伐,并吸取了前几次的经验,使用了著名的“木牛”来运送粮食,保证后勤。第四次北伐由于粮草不足,诸葛亮获胜后仅只得退回汉中。不过第四次北伐的成就是曹魏五子良将中所剩的最后一位,也就是张郃,在诸葛亮和司马懿有心无心之下共同搞掉,曹魏再无人可以制衡司马懿。

五、公元233年,诸葛丞相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准备再次北攻曹魏,进行战争动员。公元234年,诸葛亮尽全国之兵,率大军十万,进行第五次北伐。这次北伐由于司马懿仍然坚守“龟壳大法”只守不战,终于将诸葛丞相耗死在五丈原。

相同时期的东吴在干嘛呢

一、公元228年,吴国鄱阳(今江西鄱阳)太守周鲂用诈降诱敌之计致书魏国曹休,表示愿意叛吴归魏,请求曹休派兵接应。八月,孙权到达皖城,任命陆逊为大都督,赐予黄,手执马鞭接见了他。又任命朱桓、全琮分别担任左、右督,各领三万人迎击曹休。曹休知道被欺诈,仍然仗恃人多,率军10万向皖(故治今安徽潜山),与另外两路魏军同时深入吴地。孙权率军进驻皖口(今安徽怀宁皖水入江处),派陆逊、朱桓、全琮各率兵3万,迎击曹休于石亭(今安徽舒城境)。陆逊等三路吴军同时向曹休的军队冲杀、追击,斩俘魏军1万余人。这次是东吴和西蜀联合作战合作的最好的一次。

二、石亭之战之后,东吴可以说是取得了辉煌的战果,而之前曹魏称王、西蜀称皇,东吴孙权却只是叫吴王,始终比人家俩人低上一等,所以公元229年,东吴没有做什么打仗的事情,所以在公元229年,四月十三日,孙权在武昌称帝,改元黄龙,立国号为吴,大赦天下。追尊其父孙坚为武烈皇帝,孙策为长沙桓王,立子孙登为皇太子。九月,孙权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孙权称帝,是三国鼎立局面完全形成的标志。

三、公元231年,孙权派太常潘叡率兵五万去讨伐叛乱的五溪蛮夷,因为双线作战比较不合适,所以没有和诸葛亮共同合围攻打魏国。

四、公元232-233年,这两年诸葛亮在休养生息,但是东吴却不安分了,陆逊率领军队进攻庐江,魏国上下议论纷纷,都建议魏明帝曹叡立刻发兵,驰援庐江。但是满宠却打算不支援。

陆逊当然知道深入敌境,进攻庐江的危害,本以为曹魏会中计,紧急率军来救,那么自己就可以半路截杀。没想到曹魏大军稳扎稳打,陆逊知道自己的计策被人识破,连夜撤军回到东吴。到了233年,东吴孙权主动向曹魏派出使者,送上礼物,希望两国和好。魏明帝也知道自己的斤两,孙权可是连自己的爷爷曹操也感到头疼的人物,既然孙权主动示好,那自己也就见好就收。两国停止攻伐,过了几个月太平日子。

太平日子过得满宠很不舒服,他觉得孙权有阴谋,于是建议曹叡修建新城来防止孙权进攻,后来孙权果然要攻打合肥,但是因为新城的建立致使失败撤兵。

五、公元234年,因为前两年打仗打的不舒服,新城成了孙权的心病。于是,孙权又兴兵十万,把目标瞄准新城,只有把新城给拿下,才有可能对付合肥。满宠收到消息,率军快速赶往新城。可是满宠没有和孙权正面作战。毕竟孙权有十万大军。满宠带着几十个人在晚上的时候悄悄潜入孙权军中,把松树枝折断做成火把,然后浇灌上许多麻油,来到孙权军队放攻城器械的仓库,一把火把烧光了。孙权的侄子孙泰也在混乱之中被满宠等人射死。没有了攻城器械,突袭的计划也已经暴露,孙权军队只能撤退。

结语

东吴在蜀国灭亡之后还能存活十八年,可见其实力,只不过因为《三国演义》对于东吴的描述太少了,所以让很多人觉得东吴只不过是一个三国中打酱油的存在,但是东吴打的仗一点都不比蜀国少,甚至三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都是东吴和司马昭之间的战争。即使很多人认为东吴是经验宝宝,但是东吴在诸葛亮北伐过程中,的确牵制住了很大部分曹魏的兵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3

坐山观虎斗,三足才能鼎立,两国不能鼎立。吴国会邦助弱势的一方,但两方都强时,也期待同时削弱两方的势力。如果一方被呑并,那么呑并方就会变得异常强大,不利于吴国的生存。




4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三国演义的纲要:以魏国为反派,以蜀国为正义,东吴打打酱油。

诸葛亮北伐,从228年开始,那就一年一年盘点呗。按《三国志》的版本。

第一次北伐

228年北伐,初期获得陇右三郡,很快曹魏五子良将中仅剩下的唯一一个,左将军张郃率领中央军预备队五万人驰援,在街亭几乎全灭马谡军两万五千人。蜀军损失惨重,加上赵云在箕谷的失利,估计损失了将近三万人,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总兵力约为10万,损失将近三成。

东吴方面:一场大胜,陆逊在石亭之战大败曹休。而在于曹休回去之后很快就气死了。

第二次北伐

229年,诸葛亮攻克武都、阴平,战果很大。和石亭之战一样,这次胜利的意义在于完善了蜀国的防御体系。丞相生前曾嘱咐“全蜀之防,当在平”,并且在阴平放下部队留守。

229年东吴没什么动静。

第三次北伐

230年,这年动静很大。蜀国方面,魏延单独领军,大败雍州刺史郭淮和后将军费耀,战后被晋升为征西大将军。紧接着,曹魏大司马曹真伐蜀,被淋了一个月大雨,被迫退军。

东吴:孙权亲自领军,到了合肥城下退军。(魏军只需要竖起一面军旗,上写“张辽”二字,孙权退军。)

第四次北伐(防守战)

231年,曹真死了,司马懿终于可以染指西线魏军了,不过首秀得分为零。据《三国志》记载:宣王(司马懿)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

东吴:231年十月,吴主使中郎将孙布诈降,以诱扬州刺史王凌,吴主伏兵于阜陵。不过王凌并没上当。

232年,蜀国没动静,东吴方面:陆逊率军攻打庐江,被满宠击退。

233年,蜀国没动静,东吴继续,孙权带兵出征,结果继续被满宠击退。

第五次北伐

234年,五丈原之战,但其实这年是吴蜀四路大军伐魏。这四路是:西边诸葛亮、东边孙权、陆逊、孙韶。西边司马懿继续防守,东边则是魏明帝亲征。东吴大败而归。

以上就是诸葛北伐,东吴方面具体的出兵经历。由于脍炙人口的《三国演义》,蜀国是主角,魏国是反派,东吴打酱油,所以东吴干了点儿啥很少有人知道。事实上由于地理环境和吴蜀国力的原因,魏国的战略一直是东攻西守,一流的名将永远放在面对东吴的战线上。像演义中不出名的满宠、王凌、毌丘检、王昶等都在东面这条战线。

欢迎不同观点的朋友,留言讨论。

5

简单来说,在送经验。

诸葛亮上台后,主要的目标就是一个——北伐,于是内政、后方以及与吴国的关系都提上了日程,经过一番磋商,吴蜀再度联盟,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写完《出师表》,在蜀汉建兴六年(228年)春发动了第一次北伐。

当时曹魏朝堂的主流想法是诸葛亮不会北伐,魏军重兵多在东线,这次北伐有点出乎曹魏意料,也使得诸葛亮前期进展迅速,很快拿下陇右三郡。

随后张郃率军驰援,马谡被派去防守,街亭一战惨败,蜀郡面临后路被切断的风险,不得不退兵。

同年八月,吴国发动了石亭之战,大败曹休。曹魏重心再度东移,关中军东调,诸葛亮看到了第二次北伐的时机。

当年十二月,诸葛亮率军进行第二次北伐,走陈仓古道,出散关,强夺陈仓。魏军早有防备,数万蜀军围攻二十余日不下,粮食所剩无几,又担心魏军援军,未胜而退。

退回汉中后,诸葛亮休整了一两个月,于建兴七年(229元)春天发动第三次北伐,率军攻占武都、阴平二郡,获得胜利。

建兴八年(230年),曹魏转守为攻,曹真率四路大军伐蜀,但因为恶劣天气和蜀军据险防守,很快就失利而返,而蜀军在这次防守战中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对北伐更增几分信心。

这年末,孙权亲自领军到了合肥城下,想看看有没有便宜可捡,到了一看,完全没有,只得退军。

建兴九年(231年)三月,曹真病故,司马懿成为魏军内最强统帅,诸葛亮则趁着西线魏军换帅之际,发动第四次北伐。

这是司马懿统帅西线魏军的第一场战役,结果魏军大败。

汉晋春秋》载: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

由于这次失利,司马懿转变战术,把自己打造成一个铁乌龟,使出拖字诀,一直拖到蜀军粮尽退军,诸葛亮也没办法,不得不在大胜之后退兵。

这年末,孙权想再搞一次石亭之战,没成功,扬州刺史王凌不上当。

《资治通鉴·魏纪四》载:冬,十月,吴主使中郎将孙布诈降,以诱扬州刺史王凌,吴主伏兵于阜陵以俟之。

诸葛亮深感于粮草之苦,开始在汉中教兵讲武、休士劝农、屯粮待战,准备下一次北伐。

在此期间,孙权按奈不住了,派陆逊率军攻打庐江,被满宠击退。随后孙权亲自出马,再度被满宠击退。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春,准备充分的诸葛亮倾全国之兵,进行第五次也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北伐。

与此同时,孙权派出三路大军,自己一路,陆逊、孙韶各一路,想趁着曹魏重心放在西部时捡便宜。

结果魏明帝曹叡派司马懿防守西线,自己亲率大军亲征,吴军惨败而回。

另一边,经过上次尝试,司马懿再度使出拖字诀,拖到诸葛亮病逝,再不能发动北伐了。

总的来说,由于交通阻隔,吴蜀虽是联盟,但协同作战几乎没有,大多是听到魏军东向或西向后发兵占便宜,往往因为时间仓促导致兵力粮饷不足,战役收效甚微,尤其是吴国方面,除了主动发起的石亭之战大胜外,其他都属于经验包。

6

自刘备去世之后,蜀国与吴国关系缓和,继而在面对曹魏这强大的共同敌人的问题上,又重新签订了盟约——一致抗曹。

但这个联合抗曹盟约,犹如蜀汉的独角戏。纵观诸葛亮的五次北伐,吴国方面都没有实际上的配合。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时,带领军队在奋力对抗曹军,并将魏国主力吸引过来,但吴国却按不动,与当初盟约相差甚远。是一纸盟约不可信?还是吴国故意不出兵呢?

一、蜀汉第一次北伐采取奇兵作战策略

蜀汉第一次北伐,公元228年春,诸葛亮派大军进攻曹魏,打得曹魏措手不及,接连丢失三郡。说明当时曹魏对蜀国这次兵犯,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种种迹象表明,诸葛亮这次进功采取出奇制胜的原则。但对后面作战计划没有做出详细部署,导致在马谡失街亭之后,诸葛亮军队全线溃败。而吴国没有配合作战也在情理之中。

二、气候问题,蜀汉北伐时间都是一月二月

蜀国每次北伐都是在春季,或者是冬季。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出兵北伐,是因为北方少雨,有利于行军和粮食补给。蜀地地形多山地,不像北方一路平坦。若遇到雨季,行军极不方便,更别说后方粮草供应问题。

而吴国方面,由于军队大多是水军,河水结冰,步兵虽然可以直接通过河面作战,但水军的优势发挥不了。也因为吴国太过依靠水军作战,从而总不敢离水太远。而曹魏在合肥部署是主力部队,在这样的情况下,与曹魏军队相比实力大打折扣,吴国不敢贸然进攻。因此,作战时间上孙吴很难与蜀汉形成首尾掎角之势。

三、患得患失的孙权

孙权在逍遥津战役中被张辽吓破胆,还让孙权蒙上了心里阴影。多年前,那一幕犹在眼前,只要是张辽在的一天,孙权就不敢轻举妄动。

再者,与诸葛亮北伐性质不一样,诸葛亮北伐是为了巩固汉蜀统治而战,是信念之战,而孙权逐利而动的心态。在对抗魏军时,一旦稍微遇到挫折就打道回府了。蜀汉建兴十二年,也就是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孙权派三路大军,分别而上,还未经历决战,就全线而退军了。

综上所述:蜀汉的第一次北伐采取出其不意的出兵效果,若要吴国配合作战,那么消息就会泄露出去。而汉蜀和孙吴出兵的时间不同,也很难做到双方配合作战。再加上孙权对待伐魏的事情并不很上心,有利可图才愿出兵,且每次出兵浅尝辄止。双方交战时间太短,刚要进入战争高潮时,孙权却收拾锅瓦瓢盆回家了。正是由于这三个方面的原因,导致看上去诸葛亮在北伐时,而吴国好像没有采取任何军事行动一样。

7

三国鼎立,蜀汉最弱,吴国次之,魏国最强大

众所周知,只有吴国和蜀汉联合,才能抵挡住魏国。诸葛亮为了恢复汉室,以毕生精力,连年举兵北伐,在诸葛亮五次北伐的时候,作为曾经的盟国,吴国孙权都在干什么呢?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蜀汉的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事先扬声走斜谷道取郿,让赵云、邓芝设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军攻祁山。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关中震响。诸葛亮派马谡为先锋,在街亭被魏国大将张郃击败,诸葛亮退军,第一次北伐失败。同年冬,诸葛亮第二次北伐,率军出散关,围陈仓,因为没粮食了,诸葛亮无奈退军,同时,斩杀魏国大将王双。这年,是东吴的黄武七年(228年),这年夏五月,鄱阳太守周鲂伪叛,诱魏将曹休。

八月,“石亭之战”爆发,孙权命大都督陆逊督率军击败了魏国大将曹休。

从时间上来看,诸葛亮北伐,东吴孙权也有了军事行动,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只是稍微比划了一下,形式大于实质内容。如果东吴孙权起全国精锐,一起配合诸葛亮北伐,会有很大的战果。但孙权没这么做。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是蜀汉的建兴七年(229年)春,诸葛亮派陈式进攻武都、阴平,并拿下二郡。这年是东吴的黄龙元年(229年),夏四月,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城)称帝,建国号为吴,吴国正式建立。也就是说,这一年诸葛亮在和魏国打仗的时候,孙权在忙着称帝,没时间配合蜀汉行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是蜀汉的建兴九年(231年)二月,诸葛亮率大军攻祁山,以木牛运粮,结果又是因为粮尽,无奈退军,但退军时射杀了魏国大将张郃。这年是吴国的黄龙三年(231年),二月,孙权派太常潘濬率军五万讨伐叛乱的五溪蛮夷。

这一年,诸葛亮北伐,孙权在忙着平叛,也没时间配合蜀汉行动。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是在蜀汉的建兴十二年(234年)二月,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道,在武功五丈原(今陕西省岐山南)驻扎,屯田于渭滨,与司马懿军相持,并约吴国共同发兵。但这年八月,与魏国大将司马懿相持一百多天后,诸葛亮病死在军中。这一年,是吴国的嘉禾三年(234年),这年夏五月,孙权亲征合肥新城。秋八月,以诸葛恪为丹杨太守,讨山越。这一年,诸葛亮北伐,孙权倒是配合了,但是,不久诸葛亮病死了。

纵观诸葛亮这几次北伐,作为盟国的吴国,都没有很好的配合或者策应

如果诸葛亮北伐时,吴国能从荆州这边同时北伐,两国都集中精锐兵力,两下夹击,使魏国首尾难顾,两线作战,蜀汉和吴国很有可能会吞并魏国,到时,平分土地,也不错,但是,很遗憾,孙权没有这么做,或者,期间有小军事行动,但是,没有全力配合,导致灭魏未能成为现实。

8

魏、蜀、吴三国呈现鼎力之势后,只有蜀汉的诸葛亮一直在北伐,魏国在不断地抵住蜀汉的进攻,而吴国属于看热闹的。

在三国中,论综合国力魏国排第一,吴国第二,蜀国最弱。

然而蜀国却不断地发动北伐战争。我认为除了诸葛亮本人的政治抱负以及受刘备三顾茅庐和托孤之恩外还有就是以攻为守的国家策略。诸葛亮非常清楚蜀国的虚实,如果北伐胜利,蜀国地盘扩大,实力不断成长,结果更好。如果北伐失利,还可以利用地形之利进行防守。两个结果对蜀国而言都可以接受。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吴国就想做这个“渔人”。吴国本来就与蜀国建立了同盟关系,在蜀国北伐魏国之时,他也一直在声援,但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动作。所以说,蜀国能灭了魏国最好,更好的是两败俱伤,吴国在南方闷声发展,收拾残局。

可最终,由于内部的政治斗争导致王权旁落,再后来吴主孙皓骄奢淫逸、统治残暴,导致东吴上下怨声载道,被西晋灭亡。

9

诸葛亮北伐,从228年开始,那就一年一年盘点呗。以下内容均为史实,要聊演义的换贴,谢谢。

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初期获得陇右三郡,很快,曹魏五子良将中仅剩下的唯一一个,左将军张合率领中央军预备队五万人驰援,在街亭几乎全灭马谡军两万五千人。蜀军损失惨重,加上云哥哥在箕谷的失利,估计损失了将近三万人,完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总兵力约为10万,损失将近三成。

东吴呢?一场大胜,陆逊在石亭之战大败曹休。石亭之战的意义倒不在于干掉多少魏军(当然曹休身为征东大将军,带的部队绝不会少于三万人),而在于曹休回去之后很快就气死了。魏文帝曹二接班之后,由于当储君时和兄弟关系不好,做皇帝后一改曹老板军权全部托付给自家人的风格,很不信任同辈的自家人,唯三信任的人,分别是:曹真,曹休,夏侯玄。很快,曹休死于石亭之战后,曹真被诸葛亮拖死,夏侯玄这个情种死于女人。于是,司马懿终于有了染指军队的机会,曹操生前“司马懿鹰视狼顾,绝不可付之兵权”的嘱托被扔到了九霄云外。

229年,诸葛亮攻克武都阴平,战果很大,尤其是阴平。和石亭之战一样,这次胜利的意义同样不在于砍了多少人头,而在于完善了蜀国的防御体系。丞相生前曾嘱咐“全蜀之防,当在平”,并且在阴平放下部队留守。可惜后人并没深刻理解啊

229年东吴没什么动静。

230年,这年动静很大。先看蜀国,魏延单独领军,大败雍州刺史郭淮和后将军费耀,战后被晋升为征西大将军。紧接着,曹魏大司马曹真伐蜀,被淋了一个月大雨,被迫退军。

东吴:孙权亲自领军,到了合肥城下退军。看到这儿真心感慨一句,孙十万北进的雄心壮志已经彻底破灭在公元215年,魏军只需要竖起一面军旗,上写“张辽”二字,十万先生就会屁滚尿流逃回徽京市,哎~

231年,曹真死了,司马懿终于可以染指西线魏军了,不过首秀得分为零。“宣王(司马懿)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此战的最大意义在于,司马懿先生从此改行为乌龟,对付诸葛亮的唯一办法就是拖,拖到蜀军粮尽退军完事。不服不行啊

东吴:“十月,吴主使中郎将孙布诈降,以诱扬州刺史王凌,吴主伏兵于阜陵以俟之。 ”不过王凌并没上当。简单介绍一下王凌,也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名将,出身于太原王氏,叔爷爷是王允,凉州军血洗王允家族时爬墙头逃生,在街头瞎溜达时撞见曹操,于是开始飞黄腾达,在扬州镇守多年,面对东吴,最后领衔主演淮南一叛,身死族灭。

232年,蜀国没动静,东吴有。陆逊率军攻打庐江,被满宠击退。满宠是此时很少很少的曹老板时期留下的名将了,襄樊之战时曹仁弹尽粮绝想撤退,也就是他一番话坚定了曹仁坚守的决心。

233年,蜀国没动静,东吴继续,孙权想替陆逊找场子,结果继续被满宠击退。十万先生你就老老实实呆在徽京吧,别出去送人头了,行不?

234年,五丈原之战,但其实这年是吴蜀四路大军伐魏,东吴那边罗贯中一笔带过而已。这四路是:西边诸葛亮,东边孙权,陆逊,孙韶。西边司马懿继续当乌龟,东边则是魏明帝曹三亲征。记得三国演义五丈原这一段里面,借别人之口(好像是费祎)大致描述了一下东吴的战绩,败得挺惨,而且是陆逊那一路。懒得翻书了

我一直认为魏国是东攻西守,把精锐主力和一流名将都放在东线,演义中不出名的满宠,王凌,毌丘检,王昶,这都是双手沾满东吴人民鲜血的刽子手。当然评论里面有人说是这些人都是十万先生这个经验宝宝成就,我确实表示无力反驳~不过一点可以肯定,由于吴强蜀弱,魏国的主要军力确实是用于对付东吴,历史上诸葛亮五次北伐,魏国中央军南北二军(魏承汉制,中央军分为南军和北军)明确记载的仅仅出动一次,第一次北伐。我这样长篇大论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东吴在丞相北伐时确实想干,也干了些儿啥的,至于说是光辉胜利还是经验宝宝,那就不好说了。

总结:由于脍炙人口的三国演义,蜀国是主角,魏国是反派,东吴打酱油,所以东吴干了点儿啥很少有人知道。事实上由于地理环境和吴蜀国力的原因,魏国的战略一直是东攻西守,一流的名将永远放在面对东吴的战线上。曹家祖孙三代都亲征过东吴,而蜀国自从大耳先生死后,是很不受魏国重视的,除了第一次北伐时动用了中央军,其他也就是边境常备军防守一下而已。东吴就不一样了,战争级别是一次比一次大,淮南三叛时诸葛诞造反,东吴出兵接应,司马昭征发东西二京(洛阳长安)的中央军和扬州荆州部队,挟持高贵乡公曹五亲征(当然,实际上是晋文帝司马昭亲征,曹五当司机),总兵力高达二十六万人,是三国时代规模最大的战役。所以,东吴能在蜀国灭亡之后还存在了十八年,当然得呵呵一句,老罗对东吴真是不重视啊,十八年是个什么概念?是官渡之战后到汉中之战的时间段,同样的时间段,一个在演义里面半本书,另一个也就三四章。

10

根据吴蜀双方联盟协议,攻打魏国时,要两边夹攻,设想是好的,但是相隔太远,造成信息不对等,所以几乎没有什么效果.关于诸葛亮北伐的次数,《三国演义》说是六次,就是我们熟知的“六出祁山”,实际上诸葛亮总共只有五次北伐(以《三国志》记载为准)一、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年初;第一次北伐,声势最大,形势最好,也最为知名。上面我们讲了魏延想用奇兵制胜,但这一次北伐,因为魏国毫无准备,所以也可以称为奇兵。因为马谡的失误,造成街亭的丢失,对诸葛亮的北伐成果几乎造成了致命的伤害,魏军可以长驱直入关西,诸葛亮蚕食陇凉的计划已经没有实现的客观条件了。

诸葛亮风占不到什么便宜,只撤军,蓄谋已久的第一次北伐就这样地收场了。诸葛亮什么也没得到。第一次北伐应该想出奇不意,估计没有通知东吴。二、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年底;第二次北伐的契机是这年五月,魏军大举伐吴,却惨遭失败。魏军横东跨西,在打退了诸葛亮的第一次进攻后,曹叡就把精力放在了东线,对付孙权。诸葛亮认为魏军主力都被孙权牵制在了东线,关中的魏军兵力相对空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诸葛亮选择陈仓为突破点,应该是个临时决定,或者认为陈仓魏军较少,可以一战破取。蜀军只带了为数不多的粮食,得志满满的来攻陈仓,结果在陈仓城下,诸葛亮吃了陈仓守将郝昭一记大闷棍,“陈仓已有备,亮不能克”。

一千多魏军在郝昭的率领下,抵抗数万蜀军足足二十多天,蜀军没有一点办法。再加上魏军主力已经火速前来增援,蜀军又面临缺粮的局面,诸葛亮只好再次撤军。三、建兴七年(公元229年)年初;第三次北伐(公元229年)。这次蜀军北伐,诸葛亮没有亲自出马,而是派副将陈式。陈式的主攻方向是较为偏僻,但对汉中极有战略意义的武都、阴平两个郡。这次北伐相比前两次来说反而取得了效果,主要原因是魏军在这里的军力非常薄弱,所以陈式很快就把两郡划进了蜀汉的版图。四月,孙权在武昌称帝,改元黄龙。吴蜀正式结盟,定分魏之议。基本上在战争上也没有形成相应。

四、建兴九年(公元231年)二月;公元230年,12月,东吴攻打合肥不利,撤军。第四次北伐,诸葛亮依然选择了以祁山作为战略突破口。除了对第一次北伐莫名其妙的失败心有不甘外,诸葛亮的目标是斩断魏关中、关西地区的战略通道,对北伐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次北伐的开始阶段,诸葛亮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战绩,大破魏军主力郭准和费曜所部外,还夺得到了上邽地区的粮食,“大芟刈其麦”。但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蜀军的粮食问题,尽管诸葛亮在北伐时是动用了最新式运输工具——木牛流马。最大困难也许还不仅仅是粮食,更是他的对手——司马懿。

司马懿恰准了诸葛亮想速战速决的心思,所以干脆下令严守不战,和诸葛亮拼消耗。而李严以粮尽为借口,骗刘禅召诸葛亮撤军。中都护李平的粮食供应没有跟上,上邽的麦子也消耗殆尽,诸葛亮只好含恨撤军。张郃的威迫下出山追击诸葛亮,被诸葛亮在木门道射杀,但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依然以失败告终。在这几次北伐劳而无功后,诸葛亮认识到了粮食是取得军事胜利的首要物质基础,所以从汉中撤回来后,诸葛亮“劝农讲武”,休养生息。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和第五次北伐中间相隔的时间最长,足足三年。五、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二月。第五次北伐的准备工作足足作了三年,终于在234年,诸葛亮亲率十万雄师,在春暖乍寒之际,高举大汉旗帜,心情复杂地穿越斜谷,悲壮地向关中挺进……,而对手司马懿算定了诸葛亮不会从郿城出武功,而是驻屯五丈原,诸葛亮果然留在了五丈原。

而司马懿还是一直不肯与诸葛亮直接开战,一个字“拖”,诸葛亮从二月份出兵,一直耗到八月,在半年时间里,诸葛亮都没有机会和司马懿正面决战。心情抑郁到了极致,再加上公事操劳身体不好,终于扛不住命运的进攻,大病一场,卧床不起。在勉强向朝廷来使李福托付了他死后的人事安排后,诸葛亮含恨病逝于五丈原,寿五十四岁。公元234年五月,吴军十万大举北伐。七月,吴军不利,撤退。总结,第一次想突然袭击,蜀汉单方出兵,第二、三次间隔时间太短,在进行战争时都没有同时进行,时间上差不多都是错开了。第四次,是东吴先行攻击魏国,诸葛亮随后伐魏。

第五次诸葛亮都快撑不住了,东吴才伐魏。所以,根本造不成什么威胁。都是无功而返。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