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这个职业,放在古代这个大环境来说,并不能算是高危的,不信我们把它和别的职业比较一下看。
与皇子的职业相比
在皇帝还没有上岗之前,他的职业也许有些高危,这个不可否认,但同样高危的还有他的兄弟们。要竞争上岗,免不了明争暗斗,这时候的竞争者们都是高危人群,争斗过后,这些人当中能够活着的恐怕不多,即使活着,也必定付出了极惨痛的代价。
隋朝的杨勇和杨广、唐朝的“玄武门之变”、清朝的“九子夺嫡”,这一部部皇子争储的宫廷戏,主角们全都是皇帝的候选人而非真正的皇帝,一但有一位脱颖而出,皇位就已经坐稳了,没人可以威胁到他,所以相比之下,当皇子的无疑比当皇帝更加高危。
与官员的职业相比
官场内部派系林立,各方势力相互角逐,一但站错了队,很可能被政敌整死,抄家灭族都是常有的事情。著名的事件有明朝锦衣卫、东厂、西厂之争,当时有多少官员死于非命?
食君之禄,同时性命也被皇帝握在手里。古代有很多开国皇帝有嗜杀的癖好,比较著名的暴君有夏桀、商纣、隋炀帝等人,死在他们手下的大臣少吗?古语说伴君如伴虎,官员的职业才是高危的。
即使是在天下初平、百废待兴、皇帝正要用人之际,很多开国功臣都难逃一死,死得不明不白。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之后,立刻杀死了韩信、彭越、英布等功臣;明太祖朱元璋,更加颠覆你的世界观,他将开国功臣几乎屠戮殆尽,就连神机妙算的刘伯温也未能幸免,他将“狡兔死,走狗烹”演绎得玲离尽致。打天下的时候,这些功臣一个个脑袋还别在腰上,功成名就之后,脑袋却不见了,他们的职业相比皇帝,哪个更高危呢?
与读书人相比
古语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其实读书也是有风险的,读的好可以做官(做官还是危险,前面说了),读的不好脑袋搬家。
“文字狱”就是最好的证明,而历朝历代中,又数清朝的文字狱最为惨烈。清朝从顺治帝到乾隆帝,历经一百三十多年,发起的“文字狱”惨案多达将近两百起,规模空前、株连甚广、手段残忍、花样繁多。这一时期是读书人的黑暗时期,很多因为一句诗,牵强附会被扯上谋反的罪名而杀头;很多家里因为一本书而家破人亡。这时候谁还敢读书?这时候的读书人是不是比当皇帝更加高危?
与小老百姓相比
老百姓是封建社会最没有地位的阶层,是不是高危职业也就不言自明了。
“草菅人命”说的对象是谁?“路有冻死骨”的是谁?不就是老百姓这个阶层吗?
遇上饥荒,最先饿死的就是种粮食的农民,收成不好,你还必须先保证把皇粮缴了再说。
遇上战争,还常常碰到屠城的情况。老百姓有什么错?上层建筑之间为了争夺利益、争夺统治权而发动战争,照理来说,最无关的就是老百姓,老百姓缴粮给谁都是缴,谁赢了就交给谁,可是往往一方攻破城池,就要对老百姓痛下杀手,这岂不是很冤枉?老百姓的职业高危吗?
与土匪强盗相比
土匪强盗占山为王,虽然有时过的潇洒,可也无时不刻提心吊胆,害怕被征讨、被剿灭,而事实上历来的土匪强盗都没有好下场。梁山一百单八好汉也曾风光无限,最后却死的死,残的残,可见当强盗也是比皇帝更加高危的职业。
皇帝的职业为什么会给人一种高危的错觉
有人列出皇帝的平均年龄不到四十岁,就认定皇帝的职业高危;有人列出朱元璋有一段时间每天要批阅两百多件奏折,就认定皇帝的职业高危;有人列出雍正可能死于刺杀,就认定皇帝的职业高危;有人认为皇帝后宫佳丽三千,身体容易被掏空,就认定皇帝的职业高危。
这些理由真的足够充分吗?皇帝的平均年龄不到四十岁,是把很多几个月、一两岁早夭的都计算进去,大大拉低了平均数,要知道中国古代一共才几百位皇帝。如果像你一样把早夭的算进去,古代人的平均寿命或许远远低于四十岁。
朱元璋勤政不假,这也不能代表高危。当官的就没有勤政的?读书人不勤劳?农民不勤劳?
雍正皇帝是不是死于刺杀,历史上根本没有定论,退一万步讲,就算他是死于刺杀,也只是个例,不能代表全部。
后宫佳丽三千一直都是用来形容皇帝的生活奢靡,可是你仔细想想这个“三千”其实只是一个量词,形容多,但也夸张,哪有三千这么多?其实也就那么几个,古代三妻四妾很正常,当官的不也是一大堆姨太太?所以这个论证也没有说服力。
所以我的观点是,皇帝并不是一个高危职业,同时代的其他职业绝大多数更加高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