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李鸿章这个人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他明知道满清政府朽木不可雕,满清政府的存在只是祸国殃民,却只是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助纣为虐。

我们仔细看看李鸿章的所谓战功、功绩,对不起,全部是对内而不是对外。

对内镇压太平天国、对内镇压捻军,都是大获全胜。

对外,甲午战争惨败,洋务运动的最大成果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淮军被日军击溃。

对内镇压的胜利,于国家民族来说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只是为满清延迟一些阳寿而已。

相反,对外战争的失败,才会导致国家民族的利益严重受损。

甲午战败以后,传统势力范围朝鲜丢了,台湾割让给日本,辽东半岛也差点丢了。

以李鸿章的地位以及智慧,他不可能不知道满清高层这伙家伙会毁了国家。

实际上,到了庚子事变的时候,就是李鸿章挑头搞了东南互保,联合各地总督抵制慈禧太后一起对洋人动武的命令。

那么,问题来了,他自称是裱糊匠,全力周旋,维持满清政权是为什么?

为了国家民族?

为了国家民族应该推翻满清,支持革命至少也是君主立宪啊。

为了慈禧太后?

事实上让李鸿章背黑锅的就是慈禧太后,李不过是她的一颗棋子,大家互相利用,有什么恩情可言。

说来说去,李鸿章不过是为了自己。

李鸿章从一个七品小官翰林院编修,两袖清风,成为一品大员两江总督,留下至少上千万白银的遗产,依靠的就是为朝廷卖命。

他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将国家民族利益当做不存在,助纣为虐,逆世界潮流而动。

这种人能力再强,装的再委屈,也不会得到后代的正面评价。

因为,他不过是一个“走狗”而已,即便是能力超群的走狗。

相反,左宗棠这种人不管怎么说,尽自己的力量维持了国家的统一,收复了新疆,对于国家民族是有很大贡献的。

再说通俗点,如果满清没有李鸿章,只会早一些崩溃。这种腐败害民政权,早垮台对国家民族有百利而无一害。

最佳贡献者
2

诚邀,我是子曰读历史。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年少不识李鸿章,而立方知真中堂。中堂何曾负天下,万千史书尽负他。作为晚清名臣李鸿章,确实有很多人骂他是卖国贼、投降派,但这些都不对,也完全是辜负了他。在此我用一首诗来客观公正地评价李鸿章的一生,诗名叫《诗评李公》:

一生荣华出曾门,三朝辅政至中堂。少时有志匡华夏,老来失策亲虎狼。

马关喋血卖国契,糊裱难堵漏风墙。辛丑叠恨终呕命,至死屈身被骂娘。

大意就是:李鸿章一生的荣华富贵是师从曾国藩开始的,做了三朝辅政大臣,最终官拜中堂宰相。年少时李鸿章有匡扶华夏的志向,老了却糊涂失策,以身亲近豺狼恶虎。甲午战败,在马关签了卖国条约,作为一个裱糊匠却难以堵住漏风墙。签下辛丑条约忿恨不平,呕血至死,替慈禧和腐败的清政府背下肮脏骂名。

梁启超曾在《李鸿章传》里写道:

当戎马压境之际,为忍气吞声之言,旁观者尤为酸心,况鸿章身历其境者!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

我非常赞同他对李鸿章的中肯评价: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

敬李鸿章之才

李鸿章年少素有大志,入京考试时曾写下《入都》这首诗,充分展现了胸怀天下的气魄和胆略。其中一首为: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定须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野鸥。笑指芦沟桥畔路,有人从此到瀛洲。

后来师从曾国藩,组建淮军,镇压太平天国,平定捻军,开展洋务运动,和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

惜李鸿章之识

李鸿章的见识和作为还是有很多缺点和短浅的,主要表现在:

第一,中饱私囊,宰相合肥天下瘦。李鸿章在任内广结党羽,任人唯亲,中饱私囊,一生所贪污的财富,不计其数。

第二,在新疆问题上目光短浅。李鸿章执意放弃新疆,主张将重心放在北洋水师上面,幸好左宗棠坚持,才能收复新疆。

第三,东南互保时,李鸿章过于传统,未能顺应潮流。在清室尚未向各国宣战之前,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密议盘算倘若北京失守而皇帝太后不测,当由李鸿章出任总统支撑局面,然而李鸿章目光短浅,不敢应答。

悲李鸿章之遇

晚年的李鸿章遭遇是不幸的,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签字者都是李鸿章,何其悲哉!国人骂声四起:

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

李鸿章在签完《辛丑条约》回来后大口大口吐血,“紫黑色,有大块,痰咳不支,饮食不进”,不久病逝北京,享年79岁。

李鸿章的功过是非自有后人来评,他曾自嘲:我本是一个糊裱匠,缝缝补补还行;一旦遇到大风大浪,怎么抵挡得了。李鸿章的一首《临终诗》流传甚广,也算是他临死前对自己一生的评价吧: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3

李鸿章,晚清的中流砥柱,当世一等一的人杰,其功过是非,非三言两语可以定论的。

作为慈禧太后的左膀右臂,李鸿章为了维护清王朝和慈禧太后的统治,不计成本的向西方列强献媚,出卖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利益,以获得西方侵略者的支持,然后用以疯狂的镇压国内的反清力量,其所作所为就是在阻碍历史车轮的前行。

贪污?李鸿章依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起家,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成为天下督抚之最,其任职期间广结党羽,任人唯亲,中饱私囊,其一生所侵贪的财富,至少在千万两之上,曾有御史不止一次的弹劾其贪污腐败,任人唯亲,奈何其是慈禧太后的心腹之臣,所以御史的弹劾,根本动不了其分毫,反而被李鸿章反驳道,我用人不任人唯亲,难道任人为疏嘛?

新疆?当年在收复新疆一事上,左宗棠是力主不可放弃新疆上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必须用武力收回,然而作为帝国轴心之臣的李鸿章,却执意反对出兵新疆,认为新疆乃不毛之地,不如放弃,把国家的财力放在东南沿海的海防上,一句话说尽,就是把钱用在发展其麾下的北洋水师上,还好慈禧太后没有听从李鸿章的建议,否则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甲午之战?日本一撮尔小国,弹丸之地,竟能在甲午一战,将清政府耗资千万,号称世界第二的北洋水师全歼,谁之过?当然是李鸿章负首要责任,因为他战前消极备战,战中又指挥不力,还把希望寄托在西方列强的调停上,真的是可笑至极,战后其由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不但割了大片领土,还支付了高达2亿两的赔偿款,日本正是用这笔巨额的赔偿,国力才得以高速发展。

庚子之变?慈禧太后不顾一切盲目的向西方十一个国家宣战,结果引来了八国联军的入侵,驻防在北京周边的清兵,根本不堪一击,与侵略者是一触即溃,慈禧太后被迫携带光绪皇帝逃离京城,战后,联军一致要求处死慈禧,并将慈禧列为祸首,正是因为李鸿章的从中斡旋,且不惜一切的代价,才使得慈禧太后平安无事,在李鸿章的眼里,慈禧就是天,就是一切,其他的一切都是扯淡。

李鸿章晚年之时,清王朝已经烂到骨子里了,根本没有在保下去的意义了,当时维新派的领袖梁启超曾私下拜访过李鸿章,希望他能够站出来,振臂一呼,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一个崭新的政权,但李鸿章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并说道其一生为了大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今后的事,留给后人来做吧。

李鸿章是清王朝的功臣,没有李鸿章等人的鼎力相助,清王朝是不可能见到二十世纪的太阳的,但李鸿章是民族的罪人,因为他为了慈禧以及清王朝的统治,不顾一切的出卖国家的利益,把中国变成了彻彻底底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无数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4

万千史书负他李鸿章?焉知不是他李鸿章负我万千黎庶。

李鸿章是一个“誉满天下,谤满天下”的历史人物,但说实在话,李鸿章此人对中国而言,应当是过多于功的。

不过,对于清朝而言,他却又是功多于过,这一点绝不可混为一谈。

李鸿章自称满清的“裱糊匠”,哪里破了补哪里,当然究根到底的话他实际上应该是慈禧的“裱糊匠”,倘若他真是满清裱糊匠,他便应该忠于光绪帝,应该助光绪帝夺回皇权,但他为了自己的权势和利益,并没有这么做。

他一生权势利益尽得于慈禧,他一生之功过亦和慈禧难分难解。

很多人也因此认为李鸿章是在给慈禧背锅,可他真的只是给慈禧背锅这么简单吗?显然不是,这是李鸿章自身的利益所使然。

他的利益早已经和慈禧的利益死死地捆绑在了一起,只要慈禧的利益受损,那么他的利益也必然跟着受损,这是不可避免的事。

可只要慈禧的地位稳固,不会受到任何威胁,哪怕他受尽天下人唾骂,他的利益也不会受到太多的负面影响,他在签订《马关条约》之后不也被骂得狗血淋头吗?可是他出国转了一圈回来之后,照样身居高位。

李鸿章正是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才会心甘情愿地给慈禧当马前卒,使尽浑身解数地去为慈禧争取最大的利益,即便是割地、赔款也在所不惜。

对于慈禧来说,她最大的利益是什么呢?是依然能够一手掌控清政府,是不会受到光绪皇帝乃至别的野心家的威胁,是为了恳求列强们继续让她作为他们的利益代言人,为此她不惜让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李鸿章的所作所为一直是以慈禧的利益为核心展开的,因为只有保障了慈禧的利益,他才能保障自己的利益。

为什么越到后期,列强便越要点名让李鸿章作为清政府的代表去谈判,去签约呢?因为慈禧掌控着清政府,而李鸿章在列强看来,他是慈禧最宠信的人,他可以直接代表慈禧。

洋人当然也看得出来,李鸿章和慈禧的利益关系。

所以,李鸿章一旦作为清政府一方的代表的话,那么他必然会为了维护慈禧以及他自己的利益不断地向洋人妥协,从而使洋人获取最大化的利益。

很多人说李鸿章在谈判过程中据理力争,为清政府省了多少钱呀,怎么还会让洋人的利益最大化呢?

实际上还真不是这样,每逢谈判签约之时,列强好比是一个垄断着慈禧和李鸿章这个利益集团所必需的“商品”的“卖家”,那么在出售给慈禧和李鸿章之前,他们必然会定一个高价,用来和李鸿章讨价还价。因为这个“商品”对别的利益集团而言却不一定是必需品,所以列强只能让慈禧和李鸿章来充当“买家”,因为别的“买家”来买的话,不可能会给出像李鸿章一样的高价。

列强从一开始就没想过李鸿章会以“最高定价”买入,也早已经设定好了“最低价”,所以李鸿章给的价只能介于最低价和最高定价之间。

可如果是别的“买家”的话,他所给的价很可能会低于列强给李鸿章设定好的最低价,这么一来,不仅列强拿到手的好处少了,慈禧和李鸿章的地位也会被动摇,从而导致利益受损,这是列强和慈禧双方所不愿看到的。

所以,李鸿章看似在列强之间游刃有余,实则是列强给他划定了游戏规则,也是慈禧“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一外交方针所给他的权力。

因为李鸿章舍不得放弃慈禧给他的权势和利益,所以他才会心甘情愿地为慈禧所用,这也就是说他根本谈不上是慈禧的什么背锅侠,因为他们本便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李鸿章为了维护慈禧和自己的利益,给列强割地、赔款,是功吗?不是,是过。

李鸿章为了能够在慈禧六十寿诞之时讨慈禧欢心,几乎置甲午战争于不顾,几乎置北洋舰队之生死于不顾,乃至一手葬送了北洋舰队,是功吗?不是,是过。

可他这么做又确确实实地维护了慈禧的统治地位,也确确实实地维护了慈禧和他自己的利益,为慈禧解决了能够威胁到她的统治地位的“内忧外患”,也让清政府能够继续苟延残喘下去。

所以,他对慈禧是有功的,对清朝也是有功的。

但是,他对于中国,他对慈禧、对清朝的功却变成了过。

倘若站在慈禧的角度,或者站在清朝的角度去评价李鸿章,他当然应该受到赞扬,给他送一面锦旗也不为过。

可他毕竟是站在中国的一个关键历史节点上的历史人物,自然不能这么简单地站在慈禧和清朝的立场去评价他。

所以说,对于李鸿章这个人的功过的评价,只能一分为二地去看,对清朝是功大于过,对中国则是过大于功。

实际上,李鸿章对于中国的功,最值得称赞的一点也就只有他对推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贡献了。

5

你好,我是若木小记,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下面谈谈自己的个人看法。

说起李鸿章,更多的是让我相起这句话——年少不知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李鸿章的生平和功绩在这里我就不过多赘述,他被现代人所诟病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甲午海战避战保船致使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在我看来,李鸿章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不仅没有体现他人品低下、奴颜婢膝、丧权辱国,相反体现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品质。在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大清王朝,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是不可避免的,对于这个既定的事实,所有人都知道签订代表人必然会背负骂名。而这个时候李鸿章却站出来了,一方面他是清王朝元老重臣,有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他认为自己老了,名声不重要了,不要让这个害了年轻人。在签订条约过程中,他时刻不忘清王朝的利益,力争赔款额度,降低损失,自己的眼睛附近也因为签订条约而中弹。

至于甲午海战避战保船,他的思想确实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封建王朝的体制下,洋务运动都显得那么吃力,更别说北洋水师的革新,所以北洋水师的覆灭是迟早的问题。明治维新的日本也不是好对付的,阴谋已久,必然缩图甚大。

所以我认为李鸿章是一个很值得敬佩的人。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6

  • 病卧在床榻的李鸿章,面对着沙俄使者的灼灼逼人之势,面对着沙俄使者早已签好的要求外东北领土的无理要求的签约,李鸿章拒不签字,李鸿章终于硬气了一回,沙俄使者无可奈何,只好悻悻而回。李鸿章临终前,眼角落下了几滴眼泪,他不甘心就这样离去,他渴望看到一个强盛的中国,一个不再任人宰割的崛起于东方的大国。他带着满腹心酸和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


年少不知李鸿章,中年方知真中堂。李鸿章是那个时代一个一位真英雄,恭亲王临终前,特意召见光绪帝,对光绪千叮咛万嘱咐,我大清国唯一能托付大事的不是翁同和之流,而是背负万千骂名的李鸿章光绪这才知道当时李鸿章的意见是对的,引进外国势力施压日本,绝对不会有甲午海战的惨败,怪只怪自己忒年轻,建功立业的野心太大,加之翁同和一类人的扇风点火,使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翁同和掌管财政,拒不拨付北洋海军军费,致使该大修的致远舰,海军该换装的炮弹等器械都无着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甲午海战未曾开战,就已经败了,此事怨不得李鸿章 ,倒是李鸿章忍辱负重代替自己在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上签字,留下千古骂名,李鸿章真是个裱糊匠,


李鸿章只是个生错时代的一个大人物,若是国盛民强时期,就是治世能臣,有人说李鸿章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大错特错,是李鸿章的淮军在镇压太平军,捻军起义中,立下不朽战勋,但是别忘了李鸿章还是优秀的外交家,若不是李鸿章丁休,李鸿章引进外国势力均衡朝鲜,不让日本做大,甲午海战即可避免,可惜接任者无从理解李鸿章良苦用心,致使日本侵占朝鲜半岛,就算甲午海战爆发前,李鸿章依旧很努力的想引进外国势力施压日本,避免战争的爆发,若如此,历史就会是另外一个走向,也许不会有以后的事情,可惜光绪一心想建功立业,信心十足的开战,甲午海战惨败,这个黑锅甩锅李鸿章。李鸿章也只能接着


李鸿章舟大水浅,大清朝容不下这个旷世奇才,他也只能屈尊,做憋屈的外交家和卖国贼了。

7

网络曾有流行语:“年少不识李鸿章,而立方知真中堂。中堂何曾负天下,万千史书尽负他”,李鸿章在我们这代人的心目中,是以“卖国贼”的形象出现的,历史教科书中,他总是代表满清政府到处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天天负责割地赔款。但今天既然要说他是“两面人”,那就是说,他在当卖国贼的同时,也干过利国利民的好事。我可不是想为他翻案,因为我们大家都是成年人,要学会客观、公正、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

薪尽火传,功过难评的名臣李鸿章

作为马克思唯物主义者,我们下面从辩证的角度去客观评价一下李鸿章。李鸿章一生为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可谓鞠躬尽瘁,至于能否挽大厦于将倾这个问题就不要扣在李鸿章头上了。我个人认为李鸿章一生对于清政府作出了不朽的功绩。李鸿章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虽然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但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也曾据理力争,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

在晚清权臣中,当属李鸿章最有洞察力。正是他深切地意识到中国必须开放,与西方进行竞争,此乃中国“数千年来一大变局”,于是才有洋务运动的兴起。中国现代电信、交通、航运、军备等产业,大多始于李氏之手。他与曾国藩等人主导洋务运动是其进步的表现。他也有外交上维护中国的事迹,如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独自前往谈判,最终不割地而平息事件;在甲午战争处于不利情况时曾主动用最小代价来达成和解等,都是他卫国有利的一面。

我主要来谈一下后世对李鸿章所不满的主要事迹:李鸿章自1870年出任直隶总督并掌管晚清外交以来,中外重大条约交涉几乎都与他有关,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为数众多,如 《中法新约》、《马关条约》、《中俄密约》、《辛丑条约》等等。他过于避战和重视海防而愿意牺牲整个新疆放弃疆防;1885年在完胜日本的情况下签订的《中日天津会议专条》,给予了日本可以派兵进入朝鲜的权利;与日本的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指挥失误导致军舰在威海卫被全歼;中法战争胜利后反而签订了不平等条约等。虽然这些不利条约和做法受制于各种客观条件,但他依然要为这些事件的误国行为承担很重的责任。另外在早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他杀人过多。

同时,洋务运动和他的一系列措施并没有改变中国继续沦落,也让他的功劳并不显著。“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这也造成了他向西方学习仅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不可能真正的去触动封建制度,但是他对国家的忠诚、对于当时社会现状想改变的决心有目共睹。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内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李鸿章的这首遗诗,无疑也可作理解这位在历史祭坛上背负了千年骂名的“汉奸卖国贼”的一个引子。

中外著名历史人物对李鸿章的评价

但不论如何,李鸿章都称得上中国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政治人物。至于千秋功罪,如果不够了解,我们很难去下定论,所以倒不妨从中外历史人物对他的评价中去揣摩一二。

慈禧非常倚重李鸿章,称赞他是“再造玄黄”之人。李鸿章去世的消息传来,慈禧的眼泪当场就流了下来,感叹说:“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格兰特是美国南北战争时的联邦军总司令,他屡建奇功直至胜利,后来当选为美国第18任总统并连任两届。李鸿章同他之间有过不凡的交往。格兰特称李鸿章是当时世界上四大伟人之首,与当时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法国总理甘必大、德国首相俾斯麦齐名。

近代史学家唐德刚(安徽合肥人,李鸿章同乡)认为李鸿章“内悦昏君,外御列强”,是自有近代外交以来,中国出了“两个半”外交家的其中一个(另外周恩来是一个,顾维钧是半个)。

 曾国藩曾说:“李少荃(李鸿章)拼命做官,俞荫甫(俞樾)拼命著书。”“少荃天资与公牍最相近,将来建树非凡,或竟青出于蓝也未可知。”李鸿章热衷官场,亦深得朝廷倚重,历数十年而不衰,显然得益于他的为官之道。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对李鸿章的评价则是:“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吾欲以两言论之,曰: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

毛泽东在文章里对李鸿章有一句评价:“水浅而舟大也。”

袁世凯能有后来的成就,最大的贵人非李鸿章莫属。因此袁世凯评李鸿章时说:“一生低首拜汾阳,万古大名配诸葛。”当时的美国媒体认为李鸿章:“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日本媒体则认为李鸿章:“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孙中山曾在上书李鸿章时,这样说李鸿章:“我中堂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难险阻,尤所不辞。如筹海军、铁路之难,尚毅然而成立,况于农桑之大政,为民生命脉之所关,且无行之难,又有行之人,岂尚有不为者乎?”

 而不论世人如何评价,对于自己,李鸿章自称“裱糊匠”。“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间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笼,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结语

李鸿章毕竟是个历史人物,其身影且行且远。今天重温这个历史人物,能从其身上得到一点什么启示,才是最重要的。即便是在临终之际,李鸿章仍然惦念着国家的命运安危,不忘劝说众人报效国家。单就这份心思,就知道我们时刻学习和谨记。

特别是在当今世界局势风云变幻,我国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时势造英雄,时势,有时候也是英雄迈不过的那道坎。李鸿章跨越了时代,但终究只是,时代巨浪中的一颗尘埃。

8

李鸿章作为晚清的重臣,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是褒贬不一,有人称之"同治中兴"之能臣,又有人称之"卖国贼"。纵观历史,能够给予李鸿章唯一的客观评价就是"忠于社稷"。

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忠这一字,自古以来就是皇室对臣子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而李鸿章对于清朝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忠臣,他没有辜负清朝赋予他的权力,他的一生都在努力延续着这个腐朽王朝的生命。

19世纪中期的两次鸦片战争之后,清王朝面临千年未见之变局,落后的封建王朝制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个时候的清朝可以说是内外受敌,内部太平天国起义,外部各国列强虎视眈眈,而此时李鸿章便清楚地认识到"穷则变,变则通",他开始同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人开展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的设备来改革军队,民生,工业等方面,开创了回光返照的"同治中兴",可以说中国近代社会的工业起源就是在这个时候。也可以说将清政府的灭亡硬生生的推迟了几十年。

李鸿章最辉煌的四十年也正是清朝最风雨飘摇的四十年。

这四十年间,清政府所统领的大好河山正在一步步的沦为半殖民地,而李鸿章在这个时间段上却又正好是主持全面外交事项,这也是他被称为卖国贼的原因。

由于时代的局限,清政府的两次变法均宣告失败,而"弱国无外交",作为势弱清廷的代言人李鸿章,面对列强政府的一些无理要求,虽然小心翼翼,每一步都如履薄冰,但是奈何清政府实力太弱,为了能够延续清政府的统治,只能代表着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卖国条约。

但是我们想想,这种条约是李鸿章能够做主的吗?

如果不是清廷的统治者的上级指示要求,有最高指导意见,李鸿章他何曾敢越俎代庖,自作主张,出卖一分土地?如此将卖国贼的大帽子扣在他的头上,真的是有点冤屈。相反在签订这种条约的过程细节中,李鸿章更是费尽心思减少清政府的损失。

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前的谈判中,李鸿章遭遇日本人枪击,子弹入骨,险些遇刺身亡,更是让日方让步了白银一亿两;到了辛丑条约的时候,慈禧西逃,李鸿章与洋人和谈,谈到最后也是大口吐血,清廷还要拿李鸿章当替罪羊。

但是李鸿章也没有推辞这种责任,每次在清廷面临危机之时,不管是否情愿,李鸿章总是被推了出来,恶人总要有人去充当,李鸿章自诩大清裱糊匠,属实贴切。

1901年11月1日,李鸿章在屈辱和病痛中辞世。而李鸿章一死,大清上下就失去了唯一能与洋人周旋的人。所以李鸿章的死,令"太后及帝哭失声",大清帝国犹如"梁倾栋折,骤失倚侍"。

以上这几句话完全没有任何夸张之言,李鸿章对于清朝来说,真的没有合适的替代品,可以算得上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但是我们站在中国近代史的角度看李鸿章,他的这种对清朝的忠,却是真正的“负了天下,虽然李鸿章主张变革,但是他却想以非根本性的行政体制改革来代替根本性上的政治体制改革,根本是行不通的,正是因为李鸿章的这种侥幸心理,耽误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佳时机而导致清朝垮台。

他作为臣子,又是慈禧宠臣,但却不忠于当朝皇帝,只听从慈禧的命令从而导致屡屡误国。慈禧贪权恋位,架空皇帝,迟迟不肯归政光绪,这本来是违背清朝"祖制"的,而李鸿章作为首辅大臣,国之支柱,不仅没有制止慈禧的这种行为,却带头支持慈禧继续揽权。

这对于他来说,何尝不正是“负了皇恩

9

中堂何曾负天下,万千史书尽负他!到底应该怎样客观评价历史人物李鸿章?

作为晚清的重臣之一,李鸿章确确实实是一个人才!但是人才的运用,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当和用得好,就会有好的效果!反之,被他所伤!那么怎么样才算是客观评价李鸿章呢?

下面就从功和过上分开评价!



一,李鸿章的功!

李鸿章,作为曾国藩的名生,当然受到影响也大!

纵观李鸿章一生,其主要的功绩在如下方面:

1.率领自组的淮军,在平叛太平军时是一支中坚力量!

2.建立了我国第一支海军——北洋水师!

3.开创洋务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作为晚清的四大名臣之一,李鸿章在上面的重大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一点是肯定的!

其次,忠于皇上和朝庭这一点也是不用置疑的!

可见,在近代史上,李鸿章功绩还是有目共暏!



二,李鸿章的过!

说起李鸿章的过,很多人就说他代表了清朝政府签订了很多不平等的条约!

像《马关条约》!

像《辛丑条约》!

这些不平等的条约直接导致了清朝赔银割地!

很多人把罪过归于李鸿章,这样是不公平的!

试想:当时清政务国力潺弱,俗话说得好弱国无外交。面对列强,清政府敢说不?

所以,李鸿章同人家签不平等的条约,也不是他的本身的要求,只是场合需要!所以不平等条约的签立,要双方对签才有效!李鸿章仅仅是清朝一方的代表!

关于李鸿章的过:就是在镇压捻军,杀了太多人!还有贪污受贿太多,太多的银两!高达千多万两!可以说是数量之大!



由此可见:晚清名臣李鸿章,无论是功是过历史上有早已在评说!因为作为一名大臣,哪有自己随便给清朝做决定?

10

中堂何曾负天下,万千史书尽负他?

本来这就是一个伪命题,李中堂没有那么的伟大,而史书对他的记载,也一直是毁誉参半的,也并没有一边倒。

当然对于李鸿章的评价,个人觉得当世之人,康有为的弟子,梁启超所书写的《李鸿章传记》,更能客观地描述他的一生。

“合肥之负谤于中国甚矣。著者与彼,于政治上为公敌,其私交亦泛泛不深,必非有心为之作冤词也。故书中多为解免之言,颇有与俗论异同者,盖作史必当以公平之心行之。不然,何取乎祸梨枣也。”

个人认为,这句话更能评价李鸿章。

要而论之,李鸿章有才气而无学识之人也,有阅历而无血性之人也。彼非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心,然彼弥缝偷安以待死者也。彼于未死之前当责任而不辞,然未尝有立百年大计以遗后人之志。谚所谓“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中国朝野上下之人心,莫不皆然,而李亦其代表人也。虽然,今日举朝二品以上之大员,五十岁以上之达官,无一人能及彼者,此则吾所敢断言也。嗟乎!李鸿章之败绩,既已屡见不一见矣。后此内忧外患之风潮,将有甚于李鸿章时代数倍者,乃今也欲求一如李鸿章其人者,亦渺不可复睹焉。

用白话文来说,就是总而言之,李鸿章有才气而无学识,有丰厚的社会阅历,而缺乏血性,他对于当时的国家,朝政,并不是没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想法,这样的志向,但是他的学识、眼界和才能,决定了他只能做一个裱糊匠,面对大清这样的破船,他没有彻底改造的学识和勇气,只能缝缝补补。他过世之前可以说兢兢业业,从不推卸责任,却从来没有考虑过,中国将何去何从,他也就像当时的大多数中国人一样,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在当时朝中的二品高官,五十岁以上的高级官员,没一个人可以达到他的水平。这是我(指梁启超)可以断言的。李鸿章的败绩,当时已经屡见不鲜了,而李鸿章死后,中国的内忧外患,更胜于当时。想要再寻找一个李鸿章这样的人,可以说很少见了。

这是梁启超对于李鸿章的评价,可以说是相当的客观了。。

至于年少不识李鸿章,年老方知真中堂。

只能说,一些人年少的时候不读书,或者不好好读书,到了老的时候,看一些地摊文学,就被人给忽悠瘸了。

尤其是《走向共和》之李鸿章,相对来说,比起之前的只知批判,里面的描述已经是比较客观了。但是,电视剧不是正史,李鸿章不是一个完人。更达不到好多地摊文学对他评价的那么伟大。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