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秦始皇,作为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史上对秦始皇的功过评论很多。到底如何客观地看待秦始皇这个人。我们要从秦始皇的一生的功过说起。

秦始皇的出身。嬴政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是质子之子,做为质子本来就没有什么坚强的后盾,更别说质子之子。幸运的是他的父亲遇到了吕不韦,在吕不韦这个有钱的野心家的一系列操作下,嬴政历经艰难后回到秦国。

成功登上王位。一个有钱、有谋的野心家和另一个能忍、能冲的野心家的完美组合不成功都说不过去。在吕不韦一系列精心的策划下,于公元前247年,13岁的嬴政逆袭成功登上王位。

独揽朝政。少年秦王嬴政继位后,尊吕不韦为仲父,由于自己力弱,当时国政皆由吕不韦把持。但有志向的他怎甘屈居人下,由人摆布,他暗藏的锋芒并没有被当时实力雄厚的吕不韦所掩盖。反而在他一步步的机智谋略下,逐渐成功夺回统治权,于始皇帝八年(前239年),秦王嬴政在21岁时亲政,并将当时秦国朝廷掀起的激烈政治斗争迅速镇压,稳定了政权。

丰功伟业。独揽朝政后的年轻帝王,显示出了他的卓越才能,和超凡的领导能力。文用李斯、武用王翦等人,写出了一系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辉煌篇章,为以后中国的封建王朝统治奠定了基础,做好了规划。

1、统一六国。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统一称号。统一之后,秦始皇认为自己功过三皇五帝,所以自称“始皇帝”。并以朕这个独一无二的自称,将帝王和大众区分开来。使皇帝的称呼和朕这个皇帝专用自称延用到封建王朝结束。

3、建立中央集权制。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集中中央政权;废除地方上的分封制,以郡县制代替;同时统一度量衡。

4、执行书同文。统一六国文字,使统一后的各国在保留自己母语的基础上,使用官方语言,使政权推行,经济流通无语言阻碍。

5、车同轨。修驰道,规定驰道宽50步,车轨宽6尺。统一了全国道路宽度和车轨宽度,使全国交通处于一个四通八达的畅通状态。对中央来说,开通了快速调兵,迅速出击的军事战事道路。对民间来说,畅通各地交通渠道,形成以咸阳为中心的交通网,使条条道路可通咸阳,减少货物运送成本,为增强经济,文化交流开通了道路。

6、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从匈奴手中收回被占领的土地,开发边疆。为抵挡匈奴入侵连接现有各国长城,节省了兵力,物力,为发展社会经济作出了贡献。

7、修筑灵渠。打通岭南运输水道,为征服南越开通道路。至今灵渠航运长期不衰,对两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重大影响,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

有争议的方面

1、焚书坑儒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国思想文化均不统一,为统一思想,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借由恼恨术士骗术的由头,焚书坑儒,消除百家,独留法家,以法治国。将文化典籍集中在中央,而焚烧了民间的大量文化、技术书籍。为后期统治者们的愚民政策开启了先河。也为始皇帝的残暴不仁留下了话柄。

但后世对焚书坑儒事件争议很大,到底是个什么情形,谁都不清楚。

2、修筑长城虽然修筑长城是一个对后期统治者来说,可以抵御北方民族入侵,巩固皇朝统治的好事情。但如此浩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民力,财力。这对经过了多年战争苦难的各国民众,无疑是雪上加霜。各地民怨沸腾,奋起反抗。为秦王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対于秦始皇的过错,历史上也有很多评价,但本人认为,人无完人,始皇帝享年四十九岁,在位三十七年。三十九岁时完成统一大业,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传奇。

也许是建立丰功伟绩的心过于迫切,而人生苦短,他在后期相信术士,追求长生,急功近利。我想也是想在有限的生命里完成大一统的事业,让人民可以安定富足的生活,实现自己的强国梦。

作为中国古代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他的功过传说也是人们对他的一种赞颂。毛泽东的著名诗词,“祖龙虽死魂犹在,百代数行秦政制”就肯定了秦始皇的丰功伟绩。

本回答为#鹿鹿妈妈爱生活#原创回管,欢迎朋友们沟通指正

最佳贡献者
2

统一文字、度、量、衡、轨,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文化融合。结束了诸侯国之间的长期征战,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发展。

征战给百姓带来灾难。修长城、建阿房官、造兵马俑等大兴土木的工程增加了百姓负担。

3

功不可没。他是中华大一统奠基第一人,无论是文化还是疆土,无论是思想还是潜意识,进一步说他是中华文化的开拓者引领者。

4

我认为秦始皇的功大于过,评价人物要分清主次,他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伟大的皇帝。我们应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对秦始皇进行全面的评价。

秦始皇(前259-前210),嬴姓,赵氏,名政。(古人先有姓后有氏。一个家族同一个姓可以有不同的氏。)出生地在今天河北省邯郸市。13岁被立为秦王,由吕不韦辅政。

功绩一,秦始皇使中国第一次实现了政治上的统一。为以后的各个朝代谋求统一奠定了基础。他从24岁开始实施统一天下的伟大事业。他慧眼识英才,提拔了一大批文武名臣, 比如王键、蒙恬、李斯等,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用了10年时间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结束自春秋以来500多年的诸侯割据局面。如果没有秦的统一,可能今天的中国也会像欧洲一样到处是小国林立。

他统一六国后继续开拓疆域。在南方,秦始皇先后派国尉屠睢、赵佗率50万大军南征岭南地区。岭南地区包括今天的广东、广西、海南、越南部分,面积超50万平方公里。秦始皇在岭南设置桂林郡、南海郡、象郡。并且向这些地区大量移民,发展该地区的文化经济。在北方,他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进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设置34个县,匈奴逃到阴山以北。他命令蒙恬在此地修筑长城,秦长城绵延万里,堪称世界奇迹。并且大量移民对该地区进行开发建设。

秦朝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功绩二,秦始皇认为统一天下,功绩超过三皇五帝,所以称“皇帝”,因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自称“始皇帝”。皇帝是封建统治的象征与代表。从秦始皇到溥仪的两千多年,中国出现了四百对个皇帝。至今人们提起千古大帝,首先想到的就是秦始皇。

功绩三,中央设立三公制,地方设立郡县制。秦始皇非常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初期把全国分为36郡,后来扩大为46郡。中央政府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史称“三公制”。

功绩四,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这部分知识小学、初中历史课多次讲授,不再赘述。关于修建驰道,一般认为是以咸阳为中心,向南北东三个方向修了当时比较好的大道。

功绩五,修建灵渠。秦始皇为了顺利南征岭南地区,修建灵渠运输军需物资。把长江与珠江水系连通。战争结束灵渠作为运河继续为促进南方的经济发展做贡献。现在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秦始皇终年50岁,他死后秦朝很快灭亡,人们往往谴责秦始皇实施暴政。对于任何事物的认识评价,都因该坚持辩证思维,一分为二,全面的剖析,要看到主要方面是什么?不能因为他的次要缺点而彻底否定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的伟大功绩。

5

中国历史上,秦始皇算是最有争议的一位皇帝了。


在明代之前,对秦始皇评价基本是负面占多数,诟病秦始皇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文化专制,焚书坑儒,残害知识分子;二是不轻视民生,重徭役,苛捐税,民不聊生。三是生活腐化,大兴土木,建宫殿,造陵寝,贪图享受。


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贾谊《过秦论》明确指出:“秦王怀贪鄙之心,…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在这里贾生直接抨击:以暴虐为天下始。老秦是暴君


再看司马迁《史记》:始皇自以为功过五帝,地广三王,而羞与之侔。善哉乎贾生推言之也!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太史公不愧为能坚持“实录”的史官,对秦始皇有褒有贬。一边赞同贾谊《过秦论》的观点,一边肯定“明法度,定律令”的创新贡献,各打五十大板。


不虞,几百年后,李贽第一个跳出来亮出高分:“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李贽是明代思想家,此人自视甚高,历代名人中,能够入他法眼的不多,秦始皇是其中之一。


而继李贽之后,也就有许多学者力挺秦始皇,如“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章太炎)。”、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的人物(翦伯赞)。”等等,不一而足。


那么,秦始皇有哪些方面值得他们正面评价,主要也有以下几点:


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结束了几百年动乱局面,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


开疆拓土。南征百越,北击匈奴,同时拓展西南版图,进一步扩大一统江山。


统一和简化文字,对中国古代文字进行一次大改革,对中国文化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统一度量衡。便利了工农商繁荣发展。


由此看来,秦始皇确实有功有过,至于功过如何分成,是三七开,还是四六开,仰或是五五开,这不是我们能够解决的问题。


那么我们应如何看待秦始皇这位皇帝?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对秦始皇不会有夹杂任何的个人情感,是可以站在历史的角度客观地看待:


1、秦始皇对历史是有贡献的。这个贡献并不是他个人主观的思想行为所致,而是客观形成的。比如,他兼并六国,统一华夏;他建筑的万里长城为我们留下来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当然秦始皇筑长城的本意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江山,但作为统治者来说,加强边疆国防建设是没有错的。


2、秦始皇禀赋雄才大略,具有勇于创新的精神,他敢于称“皇帝”,敢于打破传统观念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把分封制改为君县制,同时改币制、书同文、行同伦、车同轨,统一度量衡。这些举措是史无前例的。从这一层面意义来说,李贽的“千古一帝”的说法也不是空血来风。


3、秦始皇自己本人一生轰轰烈烈,干下惊天动地事业,可惜他所建立第一座封建王朝仅历二世而灭国,这与他在世时不注重修生养息,而是一味地劳民伤财,高压政策虐民,弄得民生凋敝,民怨沸腾是有一定关系的。正像贾谊《过秦论》指出那样“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历史是由人书写的,其中夹杂着很多作者的情感,以及统治者的意志。秦始皇虽然有大功于中国,但同时也为秦朝迅速灭亡埋下了火种。对他的评价必然是褒贬参半,有丑化也有美化,后人读书也难免接受了这些理论。


其实毛泽东对秦始皇也有过高度的评价,称其“比孔子伟大得多”。


6

秦始皇是一位十分有影响力的皇帝,尤其对后世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同时,又是一位极具争议性的历史人物,盖因他的所作所为,有功有过。有肯定其功绩贡献的,也有批评其苛政暴虐的,至今争论不休,不一而足。

历史人物,大多都有一体两面的属性,秦始皇自然也不例外,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又花十年余年时间,先后扫灭六国,统一了天下。这对当时来说,结束了六国的纷争,使百姓早日脱离了战争之苦。而对后世来说,统一了中国,建立起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

其后,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如创立皇帝制度、废分封,置郡县、书同文和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等,奠定了大一统的思想,影响了后世。

当然,其所施举措,有些过犹不及,也是其招致批评的地方。如“严刑峻法”的压迫人民、“焚书坑儒”的禁锢思想、以及“修长城”的劳民伤财,等等。这些都是违背社会发展进步的,肯定是不得人心,迟早为人民所唾弃的。

总之,看待秦始皇要理性客观,既要看到他的影响力,也要多讨论他的争议性。

7

秦始皇吧,既是一位千古明君,也是一位青史暴君,还是一个情痴!

说他是个明君,是因为以现代人的视角来看,他在大一统时的所做所为确实是英明神武的。常言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古代天下走向的必由之路。

就史论而言,治理乱世当立严明法度,统一天下当用重典!

所以他任用法家唯二人才李斯是没有什么不妥之处的。

再有就是他的那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后世那么多骂秦始皇的帝王,有哪一个敢拍着胸脯说自己没有沿用秦始皇的制度?

还有北击匈奴筑长城,南修灵渠……哪一件不是造福后世的功业?

一个人有功就会有过,人非圣贤,即便强大如秦始皇,他也到底是个人!

所以,他也有糊涂的时候,也会不舍人间,红尘如歌,繁华未央,当真是眷恋难舍。

所以,他访道寻仙、炼丹求药,企图长生!

其实这也没什么错,谁不想活的长久一点呢?

说他有错,是他迁怒了太多无辜的人。

有人说他焚书坑儒抑制了文学发展和思想进步,也有人说所谓焚书坑儒不过是他的政敌们给他扣的帽子,真正被弄死的只有那些假扮成道士给他炼丹而实际是弄出了毒药企图害死他的被他灭了国家的遗孤。

如果焚书坑儒是真实的,那么他做的的确太过分,不过作为一个开国之君,暴虐确实值得推敲!

还有就是骊山古墓,这座工程浩大的墓葬。虽然最后并没有成为他的长眠之地。但确确实实是劳民伤财,虽然说从六国抓来的战败俘虏需要安置,但是他完全可以再让这些人去修建一些于民有利的存在。这么说来,也就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喽!毕竟,这么个华丽的墓葬,最终没有属于他!哈哈……

再有就是阿房宫了,也没有得到什么好下场吧,被项羽一把火烧成了灰。确实挺可惜的,那么好的建筑物,要是留到现在,绝对是极品旅游地!

我还看过一个小故事,说其实呀,秦始皇寻仙访道想要长生不老,不是为了把控权势,而是因为他爱上了一名桃树妖。

少年时的他曾在别国当过质子,那时遇见桃树妖,后来山水契阔,始终放不下,想要与她在一起,奈何人的生命短暂而有限。所以就动了这么个荒唐念头。

所以说,这么一来,他倒也算是个情种。

究竟真相如何,已经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成为岁月长河中的尘埃一抹。

不过我个人觉得,他是个有血有肉亦正亦邪的千古一帝!




8

秦始皇秦始皇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开创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统一全中国,结束春秋战国以来的割据混战局面;他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后世影响深远;他在文化、经济上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他在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兴修灵渠。虽有焚书坑儒和徭役繁重:修阿房宫、骊山陵墓以及刑法残酷,影响不了他是我国封建社会杰出的皇帝。


9

秦始皇嬴政,现在在始皇陵躺着,让人捉摸不透的千古一帝,他的一生可以用六个字概括:波澜壮阔+豪橫!

他活了49岁,干了有些人几辈子都干不完的丰功伟业,也就是因为他这样“杀鸡取卵”式耗损民力,才导致大秦帝国迅速灭亡。

秦王嬴政是个倒霉的王孙,生在赵国市井。母亲是赵国艳冠群芳的歌姬,这一点也不知是他的幸还是不幸?

因为赵姬吕不韦才能死心塌地地辅佐他,也因为赵姬他被世人笑话千年,质疑他是不是王室血统。

第一阶段:崭露头角

嬴政9岁被立为世子,

公元前247年,13岁继位;

21岁亲政;

22岁把丞相吕不韦赶回封地,写书斥责,吕不韦羞愤自杀,嬴政开始广纳天下英才,独断朝纲。

第二阶段:秦灭六国

公元前230年秦派内史腾攻韩,俘虏了韩王安,于韩地建置颍川郡,韩国灭亡。

那一年嬴政30岁。

三十而立,这个年轻的君王,给自己一份丰厚的“而立”之礼。

接着开启暴风骤雨的灭国之战。

公元前229年 ,灭赵;

公元前227年,灭燕;

公元前225年,灭魏;

公元前222年,平楚。

公元前221年,降齐。

他就用了10年时间,完成了秦国几代先君未竟的统一事业。

公元前222,秦军趁灭六国的兵锋,南平百越。

第三阶段:开创帝制

公元前221年,39岁的秦王嬴政,开创帝制,自诩:功盖三皇五帝,称始皇帝。

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将天下分为36郡。收天下兵器,练就12金人,立在咸阳宫,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统一文字;修筑长城、驰道和直道;迁徙天下的富豪到咸阳。大规模扩建始皇陵和阿房宫。

公元前219年,41岁的始皇帝第一次南巡,在琅琊阁大封群臣,碰到方式徐福,开始求仙之旅。

公元前215年,43岁的始皇帝巡视北部边防,那时匈奴正是草原枭雄头曼单于崛起之时,为保边境安全,始皇帝决定对匈奴用兵。第二年夺回河套地区,大规模修建长城。

也是这一年始皇帝恼怒方士欺骗,焚书坑儒。

公元前214年,始皇帝征略岭南,迁徙五十万内陆商贾、上门女婿、兵士、囚徒到岭南。

公元前211年,始皇帝驾崩在沙丘,传说这是囚龙之地。死后两个月葬入了始皇陵。

一晃二千多年过去了,无数军阀豪杰强盗垂涎觊觎始皇陵的丰厚陪葬,都只能望墓兴叹。

这位帝王太生前可能早就知道自己会招多少人怨恨,会引来多少人窥窃,他把自己埋的深不可测,深到匪夷所思的地步。

1974年3月,始皇陵兵马俑陪葬坑重见天日,举世瞩目,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而这不过是始皇陵的冰山一角。

10

当我想起秦始皇的时候就想起了诗仙李白的这首诗:

《 秦王扫六合 》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氏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白话译文:

秦王嬴政以虎视龙卷之威势,扫荡、统一了战乱的中原六国。

天子之剑一挥舞,漫天浮云消逝,各国的富贵诸侯尽数迁徙到咸阳。

所谓大命天与,宏图大略驾御群雄。

天下兵器铸为十二金人,函谷关的大门向东面大开,国内太平。

会稽岭刻石记下丰功伟绩,驰骋琅琊台了望大海,何处是仙岛蓬莱?

用了七十万刑徒在骊山下修建陵墓,劳民伤财!

盼望着神仙赐长生不老之药来,徒然心哀!

派大海船入海,用连发的弓箭射杀山一样大的鲸鱼,是为了清除所谓的妖怪。

哦,那鲸鱼多么大啊,额头就有山丘大,呼吸时扬起的波浪势如云声如雷。

鱼刺一张开,青天看不见,有他们在海里,怎能到蓬莱?

徐芾用楼船载三千童男童女去寻仙药,至今没有回来!

看看骊山脚下的深土里,金棺盛的只是秦始皇冰冷的骨灰。

个人看法:

生于母国,被迫害:公元前259年嬴政出生在异国赵国邯郸城。小时就遭遇赵国迫害,但因母亲是赵国富豪的女儿,才得以藏起来,因此母子二人竟得活命。

城府极深,善于隐忍:始皇帝13岁继位,前21岁前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在真正亲政时,铲除了嫪毐和吕不韦。

善于用人:大大任用尉缭、李斯和王翦等人。

雄心壮志:推行天下统一的战略。

创立帝制,眼光长远:一统天下后使用“皇帝”称号,在中央实施三公九卿制,管理国家大事。而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又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则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长城、驰道和直道以防外敌,修筑灵渠以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以便统治。

心比天高求长生:在后期迷恋长生不死之术想要长生,派徐福带领三千童男童女,以寻仙药,又劳民伤财建陵墓。

总结:

在我看见秦始皇是个英雄,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与混乱,一统天下。又为天下能够一直统一下去,创立了帝制与许多的制度,修筑了长城与许多造物,又想维护统治寻长生。但治大国,若烹小鲜,秦始皇做事太急,种种制度、改革、造物劳民伤财,罪在一时,功在千秋。

备注:以上图片,皆来自网络,侵权必删,多多包涵。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