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写诗文不象現在有专刊、杂志、头条、微信,而是相互抄写传唱,以至好的诗作留传后世。
古人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多网络平台和媒体,现在很方便写一篇诗词和文章,可以在头条,百家,企鹅号发表,贴吧,微博,QQ,微信等社交也可以发表。最不济就是杂志,报纸也可以发表。然而古代没有这么多的平台,只能通过几种比较原始的方式流传了,
第一种,就是正规的写书,著书立传,古人都有这个心愿,让自己的作品流传于世,也有的是弟子或者朋友帮忙整理出书流传的。比如孔子的《论语》等。
第二种,通过三五知己,口头流传,并且这种方式是最原始了,也有的写出来编成歌谣,给小孩子唱,也有的给音乐人谱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诗歌。李龟年就为李白,王维,杜甫等的诗歌谱成曲,流传更广泛。
第三种就是诗人都喜欢浏览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古刹寺庙,有时候有感而发,会刻在山上,墙上,寺庙,景点等。
最后一种就是刻碑,有很多会把自己的作品刻成碑文,做以宣传。
所以古人的智慧也是无敌的,会想出很多办法把自己的作品流传下来。我的回答完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通过诗文会友,好的作品,大家流传,写成书册,名人流传,从宋代开始就有诗词了,苏轼的作品开始流传,到唐朝李白的诗词都传了千年,那么个朝代没有报纸和编辑,怎么形成的,是诗书作品,和四大名著一样传下来。留给我们和后人。现代人写诗的不太多了,在头条里发现这些文人,本人挺高兴的,跟诗歌作品为家,好好学习就是幸福是责任。把中国的诗歌传承下去,来头条吧,选择你爱的团队,进修学习吧!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从另一侧面反映古代生活文化交流的途径。
在过去的岁月里,几乎是农耕文明为主的大一统环境中,耕读传家成了当时文人雅士们最初的生活形态。
但作为诗词阜盛的国度,经典总会咏流传,但是具体到古代文人、迁客骚人行诗作赋,如何交流和传播,我的个解是:
一、通过鸿雁传书,以书信方式完成传递思想、情谊,甚至亲人思念!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气侯差异大,西高东低走向,北有寒漠,南边蛮荒,东边临海,西有高原。因条件和环境受限,交通极不方便。
一些土大夫在朝中做官,同僚还好,彼此共事,有了好诗佳句,还互相唱和;遇到遭贬或放逐异土,只得通过书笺唯一手段,将自己思绪离愁反映到诗或文中,聊以慰籍,关山万水,如碰到战乱或不太平日子,对方收到信已是数月或半年都有,所以"才有家书抵万金"之说!但这种鸿书期待也是体验美感!
二、通过聚会、宴席、或集会,扩大自身圈层和影响力
像历史竹林七贤这些魏晋名士之流,他们是当时精英群体,有着趋近的价值观,最大乐事是汇集山林,或吟或啸,或诗或歌,彼此抬爱,形成群体效应,这种充满个性的自然沙龙,抱团成标签打造影响力!
东晋更是聚会成风,最有名就是谢安丶王羲之等为首的"兰亭集会",在饮酒酌茶中,谈玄论道。在与自然山水交互中,提升真性,焕发性灵,放旷中,佳作频出。通过高逼格的聚会,瞬然提升自身品味,在对等阶层中,崭露头角!
三、通过历朝历代科举制或先贤名流朋友举荐,脱颖而出!
隋朝后有了科举制,虽说十年寒窗苦,一卷定终身。但也成就不少才子良俊,北宋东坡出蜀,谋取功名,主考官便是欧阳修,到底是慧眼识珠,一代文豪步入青云;当年李白在游学中,偶遇到贺知章,当贺老看到李白诗人光采照人,于是不断举荐,最后被唐玄宗激赏,从此李白声名大噪。
一般都是把诗词写到名胜古迹风比较显眼的地方,再就是文人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传播,还有就是自己记录下来四处显摆。
古代诗人的诗有没有发表的平台呢?当然是有的,古代的媒体不算多,除了纸质媒体以外,剩下的就是其他一些小众的媒体了,也就是除了在纸上书写好的诗词以外,最多就是口口相传了。为了传播交流,古人会经常举行各种诗会,“当筵赛诗”“投壶赋诗”都是描述古代诗会的词语。所以诗会是古人发表诗文的重要平台之一,而诗会的时间、场景、地点就没有太多的限制了,或许是酒桌上、花园里、山林间、青楼、寺院等等,而且诗会也不仅仅是文人自发的,也有官方举办的。诗会上大家互相创作,也互相的竞争,有才的自然是才思敏捷,多有佳作,而才学低的就当当传播者了。
盖属望甚深也,其后诗社醵饮,及水西庄宴集,又李君琴湘之重九诗会,皆如期而至,皆有诗,皆送予删润。其院中梨花开时,亦援范老旧例,邀客吟赏,今年初春由故都购蜂糕见贻,媵以三诗,只记其两句云:“故都糕点饶真味,归奉高堂更馈师。”不幸短命,香火缘、文字缘,而今已矣。
这一段出自《藏斋诗话》的记载,也反应了当时逢节、逢春、逢兴都举办诗会的。诗词也并不全是文学交流,也是文学竞争,所以时常可以看到诗派的记载,所谓“文无第一”,诗派之间相互竞争,相互比拼,即便是作者不愿出风头,也会有诗派的其他好事的人会拿优质的诗出来宣扬,一来二去的这也达到了传播的效果。
除了诗会以外,另外的就是科举了,古代科举项目大多都包含诗词创作,有的考生可能其他的论证、策问什么的不行,但诗词水平很好,想象一下每次科举多少的考生,有多少的诗,取百分之一的诗也不少了。再就是诗词作者的即兴了,有的并不是在人前所作也不是在科举中的,而是在各大名山古迹所作,如《望庐山瀑布》、《登黄鹤楼》、《登幽州台歌》之类的,这些诗有的便有诗人作者亲笔提写在了创作的地方,有的在墙上、有的在石头上。。。。。。,我们现在到黄鹤楼去看还能看到一些古人题写的诗词在场,后来的游人在赏景的同时也可以从这些诗看到这些诗人的文才。
古代的诗是如何流传的,我们上面提到的口口相传便是其中之一,这些并不是作者自己传播的,另外一种就是作者自己传播的。举个例子,元朝有个诗人王冕,或许是他自小出身贫寒,王冕性格孤傲,非常的看不起权财名利,所以他拒绝当官,为了生计便做起了卖画的生意,在他的一些画上就留有他创作的诗词,这就是作者自己流传出去的。当然也有的是其他人看到某位诗人的才气横溢,被很多人知道,所以就会搜集他的诗词,制作成诗集,并印刷出版,广为流传。如著名、最早的诗集《诗经》,他收录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词、歌,跨度500年左右的时间,这些诗词有的就仅仅是被竹简记录或口口相传,如《国风·郑风·蹇裳》作者是无名氏,说明它连原本的作者都已经不清楚了,这些诗词、诗歌,经过《诗经》的整合,被更多的人知道。所以除了作者原本自己传播出去、被他人口口相传之外,书社、古代印刷出版社为了盈利,也会将这些名士的诗词进行出版销售,被更多的人知道,有的甚至在当时作者所在的年代就被印刷出版,出版的时候自然也会给出相应的报酬(润笔费)给作者,来获得独家或者优先出版权,这既是书社的商机,也是文人们传播作品的一个途径。
※※※※※※END※※※※※※
说几个例子:
“到此一游”类
李白在黄鹤楼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的诗《黄鹤楼》后来流传千年,是七律最好作品之一。写的时候是题在墙上,被李白看到。太白肯定不会只感慨那两句,必会和诗友交流。
宋江在浔阳楼喝酒上头了,在酒店墙上题《西江月》一首,下阕有“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又题诗一首有“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是典型的反诗啊,于是被人举报,打入死囚牢。这例子虽是小说情节,写的却是生活中的习惯。
艺人传唱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宫廷音乐家李延年在汉武帝面前唱的这首歌,让武帝心痒。武帝得知“佳人”是李延年之妹,遂娶。这是历史上有名的李夫人。
要强调的是,整个事的过程,会被史官记录到“起居注”,经过整理记入史书。
另一个例子是柳永。“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这是西夏官员访宋回国说的话。柳永“奉旨填词”,经常流连在青楼,而且不花一分钱,只需给曲子写新词。有人玩笑说:古代诗人去青楼,是去谈恋爱的。这些诗人们,还有聚会找乐的客人,经常能从艺伎口中,听到别人的诗、词(红楼梦第28回,有这样的场景)。事实上,中国古诗、词都是能唱的,这加强了诗词流行的程度。
诗话类著作
这都是古代诗人搜集整理,然后印刷。能出版的就出版。不能出版的,也都会送朋友,朋友和家人保存,后代也会留存。这就不举例了。
墙壁,石壁,石碑也是重要媒介。如唐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所说的就是崔颢题诗黄鹤楼墙壁,还有宋“题临安邸”等。现在中华大地这样的古迹很多。诗人的墨宝是随身携带的,乘兴而作,一挥而就,再落款,佼佼者名气才气千年不朽!以至于今曰那些幸运的风景名胜区受益菲浅。
古人的诗文是不用发表的,古代风大,是风帮传出去的,有(卷我屋上三层茅)作证。大风连屋上的茅草都能卷走,何况轻飘飘的一张纸?
谢约:
古代诗人联友,好朋相聚,为朋友所写的诗词歌赋,对联等等。比此互增,心惜珍藏,相伴岁月,流传千古。
或是皇室 宫廷,达官显贵,特请诗圣画仙提词作画,雕琢转刻,其中的一小部分被皇臣、国家、和后人保留至今,已成国宝级的文物。
也有的是诗人游走山水,名胜古迹,有感而发,随兴而作,留在了天然的书卷上流传了下来。例;石上凿刻,屏风雕琢,墙上提写。
还有的是自己所写的诗歌,或是收集他人 朋友所著写的,集中一起,撰写在竹签上,或者动物的骨头上,如甲骨文等((古时用来写作的竹片或骨头,或是布上,那时纸很少,有纸也很难存放至今的))也有著成书的,还有的是特殊方法保留下来的(出土文物)朝朝代代保留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