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某些言行遭人非议,是曹操认世人看错他。的确还是有一些事实,做事不择手段,宁愿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挟天子令诸候等遭世人指责。曹操出生于东汉末年,身逢乱世,镇压黄巾军起义,讨伐董卓崛起,逐步打败很多诸侯割据统一了北方。从龟虽寿,观苍海,可看出曹操的内心世界,抒发出自己的情感,和大无畏的报国精神,远大的统一天下志向,和雄心壮志,晚年还奋发思进去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县附近)人,出身于一个富有但社会地位不高的家庭。他在政治上代表着地主阶级中比较寒微的阶层,他能够实行摧抑豪强,减轻人民负担的开明措施,得到人民的支持;另一方面,他又是封建制度的强有力的维护者,合乎地主阶级的需要。因此他在政治上迅速的取得成功,统一了北中国,为统一中国打下了基础。他反对“劳民为君,役赋其力“,希望通过'王者贤且明'的途径,达到一个人人富足的“太平盛世"。但是,在他想象中的这个"太平盛世"却是有着"爵公侯伯子男“的各级贵族统治着,人民如果犯礼法,也要轻重随其刑。从这种政治理想出发,他对汉末动乱中人民的苦难能够有所同情。这就是曹操的主要志向和抱负。
曹操
生于公元155年,卒于公元220年,享年六十六岁。
曹操死后的第九个月,汉献帝被迫让位曹丕,曹魏建立,东汉王朝彻底灭亡。
即位后的曹丕,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
第二年,刘备在成都即帝位,史称蜀汉。
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史称东吴。
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名副其实地真正形成。
可以说曹操对于“三国”是有巨大贡献的,正是他的不懈努力,才使得中国的历史由此从动乱走向统一迈向了新的台阶。
但也许曹丕真的不应该追封自己的父亲,因为正是他的“画蛇添足”,让曹操在后世背负了无数骂名——奸臣、奸贼、奸雄等等。
曹孟德泉下有知也不得不感慨:“世人皆错看我曹操,今日错,明日错,何日不错?”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短歌行》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在曹操的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与孙刘以及其他诸侯得巨大不同,那就是曹操心中对生命的热爱和宇宙人生的思考。
面对如同朝露般短暂的人生,面对如弱草般脆弱的生命,更应该抓紧短暂的时光,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这样有限的个体才可以变成星汉那样永恒。
那么历史上的曹操真正的志向又是怎样的呢?
东汉清议风气盛行,任何人想要做官都必须要找到当时的名士进行品评,一旦得到一个很高的评价就会立刻身价百倍,曹操也不能例外。他找到了当时汝南著名月旦评名士许劭。
曹操得到的评价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这句话有两种解释:
如果将治、乱理解为动词,那就是说曹操是治理天下的能臣,扰乱天下的奸雄。
如果治世、乱世用做名词,意思是:曹操在治世可以做能臣,在乱世就是奸雄。
无论哪一种解释,曹操确实为能臣做过努力,至少在建安时代之前做了一下三点努力:
- 打击豪强
汉灵帝熹平三年(公元174年),曹操通过举孝廉初入官场,担任能够接近皇帝的郎官。由于曹操的祖父曹腾、父亲曹嵩都是当时权倾朝野的人物,曹操很快被提拔为洛阳北部尉。
“自上安下曰尉,武官悉以为称。”——《汉书·百官公卿表》
这个官职,看似不大,却掌握了管理首都洛阳天子脚下的治安权力。
而此时的东汉政治腐败,首都的贪官污吏横行不法,想要治理这些个个都有权贵做后台保护的不法分子,确实需要一个非同一般的“和平精英”。
曹操就是这样的精英。刚一上任,曹操就修缮衙门,官署面貌焕然一新,他有又下令制造一种特制道具:五色大棒,规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
曹操刚刚走马上任,一个灵帝宠信的宦官-蹇硕的叔叔,便依仗侄子的庇护横行不法,根本不把刚刚上任的曹操放在眼里,公然违反宵禁令。
曹操新官到任三把火,立即下令将这这个不知死活的用五色棒打死,杀一儆百,从此“京师敛迹,莫敢犯者”,治安情况大为好转,曹操收到了朝野清流的一致好评:不畏强暴、执法如山。
曹操也许不知道,从这一棒开始,他将走向一生和门阀豪强斗争的道路。
- 针砭时弊
自公元174年曹操出仕,到公元189年董卓之乱前,在这十五年间,曹操历任洛阳北部尉、济南相、典军校尉等职。
就在这宦海沉浮之中,曹操面对着腐朽不堪的朝廷和官场,曾多次上书朝廷,力陈时弊,希望皇帝能够采纳自己的建议改革朝政。但是曹操上书换来的却是三次遭到贬官的命运。
在担任济南相期间,曹操继续在基层肃清吏治,打击豪强。然而曹操此举在当时的官场中却成了他人眼中的异类,成为了重点打击对象,他三次被下方基层,又被地方三次“请愿”回到中央担任议郎的闲差。
中央的外戚、士族、宦官斗的不可开交,皇帝不理朝政,官员贪赃枉法,朝廷卖官鬻爵,豪强恒横行不法,百姓民不聊生,地方动乱不止。
这一切都让曹操看透了东汉的不可救药,面对江河日下的王朝,曹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杯水车薪。他的心中开始萌发了彻底的进行整治改革的想法。
- 联军勤王
公元189年,宦官势力和外戚的斗争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为了彻底解决掉宦官,大将军何进无视曹操的反对,坚持轻信士族袁绍的建议拉拢西北军阀董卓入京,结果导致了东汉王朝彻底名存实亡。
此时的曹操为了挽救东汉做了最后一次努力,他没有与董卓同流合污,而是逃到陈留,号召诸侯组成联军入京勤王。但是没想到,这些手握重兵各自为政的一方诸侯,心里却早就没有了东汉朝廷,他们参加联军的目的,不过是找到了一次名正言顺的机会争夺地盘。
在整个关东联军的行动当中,真正出生入死、报效朝廷的就只有实力最弱小的奋威将军-曹操,长沙太守-孙坚,可能还有平原县令-刘备。
但曹操的孤军深入无疑是以卵击石,因为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号称十八路诸侯的联军很快就土崩瓦解。
从此,治世能臣-曹操不再心存幻想,他很清楚,想要改变“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黑暗乱世,就不能再走东汉王朝的老路,就必须将导致乱世的根源连根拔起,现在宦官和外戚消失,但士族、豪强、军阀依旧在继续带来动乱。
基于东汉的政治现状
曹操的理想就是:
建立一个没有士族垄断腐败,没有豪强鱼肉百姓,没有军阀割据一方,百姓不在流离失所的新政治格局。
所以在结束了治世能臣的道路之后,曹操为了自己的志向和抱负针对性的做了一下三方面的努力:
唯才是举
这是曹操针对士族在汉代垄断官场、形成腐败而进行的一项改革措施
在汉代的察举制下,只有那些真正能读书,读得起书,读的好书的读书人才可以做官。几代之后,按照“学而优则仕”的原则,做官就成了读书的必然结果,而那些已经通过读书做上官的家族后代,自然就有更优越的读书条件和推举门径。逐渐的这几个家族就形成了对做官名额或者某些官职的垄断-形成了士族。
而垄断的产生就必然会随之造成腐败的出现,没有机会做官的士人会向手握推荐权的门阀行贿,或者干脆拜在门下,在做官之后成为世家大族的党羽,为其所用。以师生的名义成为没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这种不正当的从属关系,正是曹操认为东汉黑暗政治的根源。
曹操对抗他们的方法就是——唯才是举。
建立一个不看出身门第,只看个人才华能力的选官制度。
而这将从根本上瓦解士族门阀的势力,甚至对中国古代官僚制度都是一个巨大的革新。
由于做官不再有利益的交换,许多有真才实学的清正之士终于有机会进入到曹操帐下,“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曹操掌控三国北方的时代第一次的得到实践。这与东汉的察举制和两晋的九品中正制迥然不同。
而这些曹操从最底层提拔的谋士和将领也最终为曹操的统一大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奉天子以讨不廷
这是曹操针对当时天下大乱、群雄割据的局面而作出的政治举措。也是曹操能够成就大业的根本:一面正确的政治旗帜。
东汉末年自黄巾之乱后,各地的州牧郡守纷纷自行招募武装抵抗黄巾军。黄巾起义最终被扑灭,但地方军阀从此也不再受中央的统一控制。
这和情况在董卓之乱之后愈演愈烈,公孙瓒、公孙康盘踞辽东;袁绍占据河北;袁术割据淮南;刘表坐拥荆襄;刘璋偏安西川;孙策称霸江东;雍凉有马腾韩遂;关中有李傕郭汜。
天下已经没有一寸土地属于东汉朝廷。各个诸侯都在利用一切机会相互攻伐,扩大自己的地盘。
这个时候,只有曹操看出了诸侯们的鼠目寸光,只有曹操发现了想要平定诸侯作乱,就必须要有一面名正言顺的旗帜,这就是已经流亡在长安和洛阳之间的汉献帝。
“奉天子以令不臣”这就是曹操的方针,他果断的先下手为强,将流落的天子接到许都,从此开始了以东汉朝廷的名义开始了平定天下的道路。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而有了天子大旗的曹操,相较于其他诸侯就有了极大优势,支持曹操等于支持东汉,反对曹操就等于反对朝廷。
从公元196年开始到赤壁之战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浇灭了张邈、袁术、吕布、张绣、袁绍、刘表等盘踞一方的割据势力,基本统一了中国北方。维持了中国统一国家的性质,推动了东汉末年动乱走向三国鼎立的历史进程。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让县自明本志令》
修耕植以畜军资
由于自黄巾起义开始,整个社会就处于巨大的动乱之中,许多农民因为豪强的兼并和军阀的战争而失去土地,成为流民。这就导致了东汉末年的粮食生产和财政税收以及社会治安成为了严峻的问题。
曹操在军事上统一北方后,解决了军阀造成的动乱问题。在曹操的控制区域内,他实行了新的租调征收制度,开发了军屯制度,创造性的将田地一分为二,军屯收入上缴国家,解决税收和军粮问题,民屯留作自耕,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
针对夺占的土地,曹操大力打压地方豪强的势力,将这些土地归还给百姓耕种,使得大量的流民重新获得了土地,成为政府编户齐民的在册人口,劳动力和兵员都得到了保证。
为了帮助自耕农尽快的恢复生产,曹操派大将于禁等在没有战争时,进行大量的水利工程建设,大大鼓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史书记载“后遂因此大田,丰足国用,摧灭群逆,克定天下。”
可以说正是曹操在政治上打击腐败反对垄断;经济上鼓励屯垦恢复生产;军事上克定诸侯维护统一。才为后来中国在西晋恢复统一局面打下了基础。
前因后果
然而就是这样的曹操,在后世却被指为奸雄,脸上涂上了白色的油彩,背负骂名。
有着崇高政治理想的曹操却被后世错看,这又是为何呢?
不可否认曹操有很多错误的地方。
比如杀人太多,而且冤杀、错杀的太多。
高尚的荀彧、崔琰;有名的孔融、边让;有才的杨修、许攸等等,曹操的成功之路,名副其实是一条血染之路。
但我们要看到,在乱世之中,不止有曹操杀过人,孙权、刘备也同样如此。
孙权晚年逼死自己的太子和重臣陆逊难道就不冤枉?
刘备对“辕门射戟”救自己姓名的吕布恩将仇报难道就不卑鄙?
所以,无论是谁,只要有政治家的身份,他就只能将政治利益放在第一位,杀人不是他们的目的,而是有目的杀人。
刘备、孙权可以全身而退,而曹操却成为众矢之的,无非是因为曹操在中央挟持天子,而孙刘在地方进行反抗;曹丕篡汉再现,孙刘称帝在后。
“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曹操因为“挟天子以令诸侯”尝到了政治上的甜头,也就从此背上了沉重的政治包袱,一个名为汉相的大臣的后代取代了汉朝,曹操也就永远得跟着背负“篡汉”的罪名,带上奸臣的面具永世不得翻身。
- 三国之后的皇帝讨厌曹操,因为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大臣像曹操一样图谋不轨。
- 三国之后的官僚攻击曹操,因为曹操的唯才是举正是挡住了他们垄断官场的道路。
- 三国之后的文人记恨曹操,因为曹操当年屠刀所向几乎都是海内名士。
- 三国之后的百姓唾骂曹操,因为他们仅仅看到了《三国演义》中神化的诸葛亮、关羽和妖魔化的曹操。
曹操被千古世人错看,是悲剧。
就一如商帝辛、汉王莽、隋炀帝、明崇祯一样,
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是中国历史的悲剧。
但纵然如此,曹操却可以瞑目九泉了,因为总有一个时代将会没有官僚的腐败和垄断,将会没有军阀的动乱,百姓也会安居乐业,到那时世人看待曹操必然不会再错。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
《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曹操的志向和抱负,是做一个匡扶社稷,平定天下的“义士”。曹操为了社稷的稳定、天下百姓的安居乐业,真的是从来不计个人得失。
刺杀董卓
董卓出身官宦世家,父亲是县尉。董卓从小受到良好教育,读书、习武,董卓的书读得怎么样不知道,武功的确是极好的。(下图是影视中的董卓形象。)
董卓年轻时,是行走江湖的游侠,斗狠杀人的事没少干 。年龄稍大一点,去了边关做武官,多次大破异族,把临近的羌人、匈奴人打得服服帖帖。
据记载,董卓武艺高强,力大无穷,善骑射。打仗时,总是背比人多一倍的箭,可以在飞驰的马上左右快速射箭。
董卓带兵进入洛阳后,拥精兵数十万,权势滔天,天下人都很畏惧董卓。所有人都知道董卓不好惹,躲得远远的。连高傲的袁绍,都躲到数千里之外。
那些世受国恩的满堂公卿,全部选择了龟缩自保。最多也就敢于在暗地里对董卓发个牢骚,没有一个人敢于正面硬杠。
天下人都被董卓整的大气都不敢出一下时,曹操站了出来,前去刺杀董卓。曹操也会一些格杀的本领,但是远谈不到精通,与董卓比差得太远了。再加上董卓侍卫们严密的保卫措施,刺杀董卓与送死没有什么两样。
视死如归的曹操,拿着一把刀子去杀董卓,不但没有刺杀成功,还差点把自己的小命搭进去。(下图是曹操。)
《三国演义》中,义薄云天的关羽,或者是仁义无双的刘备都没有刺杀董卓,刺杀董卓的人偏偏是曹操。就此事来看,曹操没有一点“奸雄”的样子。
毁家纾难:
曹操逃离洛阳,迅速回到家,变卖了所有的家产。以同族兄弟为核心,把家乡的子弟编练成军。还发动所有的家族亲属,一起讨伐董卓。
不知是否有人替曹操想过,做到这一点有多难。
要知道,董卓把持着朝政,还有一支庞大的军队。地方上的家族,按理应该去讨好董卓才对。至少,以一个家族之力,对抗董卓显得太微不足道,成功的希望过于渺茫。换成现在的人,恐怕没有人能拿自己的一个家族去做这件事。
后来曹操带兵,和十几路诸侯一起讨伐董卓。其它诸侯带的是地方政府的兵,花的钱粮都是公家的。而曹操带的是自己家族的兵,所需钱粮也都是自家的。
所以我们可以给曹操和曹军定性,这是一支毫无私心的勤王军队,与其它的诸侯军性质完全不同。
其它诸侯讨伐董卓,是想趁机占国家的便宜,而曹操是在全心全意的讨伐董卓。
人老成精的董卓,看出了诸侯的打算。在洛阳周围坚壁清野,能搬的全搬走,搬不走的全部毁掉、烧掉。把洛阳周围数百里,弄得看不到一丝烟火气息,然后回长安去了。明白的告诉诸侯,在洛阳除了陪本钱,什么也捞不着。
曹操《蒿里行》: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诸候见没有好处可拿,董卓又善于用兵,没有一个肯向前追击的。
只有曹操一个人带着自己家族的兵,奋勇去追击董卓。在带兵追击时,曹操是孤独的,悲怆的。
曹操知道董卓的强大,独自追上去是什么后果,心里清楚得很。可是他又不能不追,他不能眼看着皇帝、朝庭被虏到千里之外的长安去。
另外,鉴于当时曹操军队的态度,曹操也不能不率先冲上去。
曹操武功不高,不是冲锋陷阵的料 ,一旦曹操作为主帅被杀,仗也就不用打了。所以,曹操这次硬着头皮往上冲,是有莫大苦衷的。
原来是曹操的兄弟们,见追击董卓是白出力不讨好的事,极力反对曹操的追击决定。曹操独自一人率先冲上去。这是对曹氏兄弟们玩儿道德绑架,意思是告诉兄弟们,如果还拿我当亲兄弟,就跟我冲吧。
曹操在家里人缘不错,和兄弟们处的也很好。曹氏兄弟们,不能真的看着曹操一个人冲上去送死。不然回家后,对曹操的父亲没法交代。总不能回家后跟曹操的父亲说,伯伯,曹操这小子犯傻,我们没有人管他,任其自生自灭了。所以曹操的兄弟们思索之后,尽管不情愿,还是一起冲了上去。
结果董卓的伏兵发起猛攻,曹氏兄弟的人马损失惨重。曹操的战马被射死,肩膀上也中了一支箭。
曹洪骑着马赶上来,把曹操扶上自己的马。曹操很愧疚,觉得是自己的决定坑苦了兄弟们。曹操见曹洪冒死把马让给自己,很有些过意不去。就示意曹洪不要管自己,让曹洪逃命。
曹洪此时还有些气愤,说: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曹洪这话,其实就是反话。
意思是曹操你有能耐啊,人家十八路诸侯都不管国家了,就你一个人犯傻,还拿自家人的命往里填。
曹操忍着箭伤,听着曹洪数落自己的话,看着子弟兵们死尸遍地。中国人的乡土观念重,曹操心里想必是在害怕以后无颜面对家乡父老。
如果此次征讨,能捞些好处就算了。现在好处没有捞到,人还死了这么多。最重要的是,死的这些人是在诸侯都不愿意上的情况下,曹操坚持着去打的。
曹操心里必定油烹一样的难受,深深的自责、愧疚。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另一面:
曹操在洛阳吃了一次亏,还是“死性”不改。
朝庭和天子在长安遭遇巨变后,失去了依靠,一口吃的都弄不来。关中诸侯不肯收留,只好从长安一路千里迢迢的流浪到河南境内。在河南境内,仍然没有哪个地方愿意收留天子。
其实,换我们是当时的诸侯,怕是也不肯收留天子的。
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自己是逍遥自在的老大。如果收留了天子,自己的地盘自己就做不了主了,凡事得听天子的。除了天子 ,朝庭的大臣们一个个都是人精,没有一个省油的灯,要俸禄、要权力,你给还是不给。
你如果想把皇帝和朝庭玩弄于股掌之间,你能玩儿过那些大臣们吗?你能经得住其它诸侯的舆论轰炸吗?强悍、精明如曹操,不是也有几次差点玩儿砸了。
大臣派御医暗杀曹操,和马腾等人玩里应外合。不是曹操命硬,早死了。
以曹操的聪明,对收留天子的结果,早就想透了。曹操决定收留天子时,内部的反对必然是很强烈的。
曹操义无反顾的收留了天子,其中真正的原因,怕不是贪图“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红利。应该是曹操内心“忠君”的思想作怪,不愿看到天子饿死在流浪的路上。
收留天子这事儿,皇室成员刘表没有做,皇室成员刘备和四世三公的袁绍也没有做,圣人苗裔孔融也没有做。他们先是冷漠的看着天子忍饥挨饿,曹操收留天子后,他们又站在道德高地上,指责曹操虐待天子,挟天子以令诸侯。
试问,如果天子到了刘表、刘备、袁氏兄弟,抑或是孙策兄弟的手里,生命安全能有保障吗?即使天子的小命保住了,能享受到比曹操那里更好的待遇吗?
综上,我认为曹操的确是个义士。(本文原创,图片源于网络。)
戏说历史,我是游子dream。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一直是备受争议的人物,只因他的一些做法为世人所不能接受,但若仔细品来,其足以称得上是一代枭雄。
从举孝廉入仕,想着忠心报国,奈何东汉被贼人所控,他便曲线救国,先是手握七星刀独自刺杀董卓,失败后又加入十八路义军共讨国贼。由此可看出,曹孟德能够舍命救国的的确确算得上是一位爱国志士。
后来,董贼灭,义军将领们却各自为营,纷纷想称王。此时的曹操见状,也割据一方,与众不同的是,他并没有称王的决心,只是想停止战乱,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虽然实力甚微,但凭着其自身的影响力及爱才之心,他开始招贤纳士,很快身边就聚集了众多的谋臣武将,尤其是官渡之战的爆发,袁绍大军的溃败,使得曹操的势力达到了巅峰,最终统一北方。
然而西蜀的刘备,东吴的孙权仍虎视眈眈,曹操本想一鼓作气灭了两王,这样也就无后顾之忧了,可是孙刘联盟,火烧赤壁,令曹军损失惨重,真是一战回到了解放前,落荒而逃的曹操只能回到老巢养精蓄锐,以待来日再搏。
这正是三国里的一大伏笔,也是世人对曹操之心的揣测。若当时一战成功,曹操是否会取汉称帝,他的志向与抱负又是否真的是为国为民。我们都知其一生确实未称帝,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做法与称帝毫无区别,这便是后人对他的贬低之处。
总结
无论世人如何看待曹操,他所做的功绩不可否定,若没有他统一北方,又不知会发生多少战乱,有多少人称王呢。
这有个变化过程的,最开始董卓入京,曹操可能想的是除掉董卓,扶持皇帝,做一个力挽大汉于狂澜的人。
到后来,眼看汉献帝也不行了,眼看帝国大厦也终将倾,这时候的曹操,试探过,不臣之心也不时流露。他要求封魏王,加九赐。不过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做周文王,让儿子去称帝了。
在不同时期,每个人的志向和抱负都是不同的,曹操也不例外,以曹操的一生来看,他最早期的志向就是:匡扶汉室,维护正义。这从曹操的早期的行为就能看出来,曹操当洛阳北部尉时,严肃惩罚了违反宵禁的蹇图,要知道蹇图是汉灵帝最宠信宦官蹇硕的叔父。
曹操按法律办事,不畏强权,这就是典型的匡扶汉室、维护正义的举动,除此之外,曹操在担任议郞时为前朝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平反,曹操在担任济南相时,在当时惩治贪官污吏、打击腐败,这些行为都证明了曹操早期的志向。
黄巾起义之后,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整个东汉进入一种风雨飘摇的状态,这个时候的曹操志向已经变了,变成了他想要做东汉的征西将军。征西将军是重号将军,地位次于三公,在卫将军之下,征西将军顾名思义就是征服西边的将军,曹操认为 汉的威胁来自西边,所以给自己定了一个征西将军的志向。
因为是乱世,所以要用武力解决问题,乱世是没人听你讲道理的,看的是谁的军队能打,谁的实力更强,征西将军就是要用武力解决问题,解决汉朝的混乱问题,从本质上看,曹操想当汉朝的征西将军,与他早期的志向虽然有些不一样,但是这可是根据时局作出的改变。
所以,曹操在董卓之乱后散尽家财拉起了一支队伍,准备靠自己的能力与实力,去实现大汉征西将军的梦想,所以曹操不畏强权,以弱势兵力讨伐董卓,并被董卓部将徐荣打得大败,差一点连命都丢了,而所谓的关东联军却在袁绍盟主的带领天天醉生梦死,这与曹操形成鲜明的对比。
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以世家大族名声出身的袁绍,却天天打着灭亡汉朝的旗号,而作为宦官之后的曹操却时时想成为大汉的征西将军,这真是一种讽刺啊,所以这个时候的曹操没有说谎,他就是立志当大汉的征西将军。
所以,荀彧投靠了曹操,荀彧投靠曹操的根本原因是:荀彧认为曹操与他一样是匡扶汉室、维护正义的忠臣,荀彧认为只有跟随曹操才能实现梦想,之后, 曹操开启了南征北战的步伐,直到他迎立汉献帝到许都,并奉天子以令不臣。
曹操利用汉献帝的名义四处征战,地盘一天天扩大,公元198年,曹操收拾了吕布,斩杀了陈宫,收降了刘备,他的势力一天天膨胀起来,志向也因此变了,至少有一件事能证明曹操变了,这就是衣带诏事件,如果属实的话,表明了皇帝想摆脱曹操的控制,皇帝为什么想摆脱曹操的控制呢?因为曹操变了,变得有了不臣之心,其实奉天子以令不臣就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任务,最不臣的人是曹操,而不是别人。
换句话说,公元200年前后曹操已经开始变了,至少皇帝都感觉到了,何况别人,曹操这个时候的变,还非常隐蔽,不是公开的,至少在公开场面,曹操是相当敬重汉朝与皇帝的,这个时候曹操的志向是什么呢?应该是成就霸业,至于霸业是什么?在当时恐怕曹操自己也说不清楚,也许是控制更多的人口,更大的土地,或者更多的军队。
曹操真正把自己野心表露出来应该是在赤壁之战失败后,从赤壁失败后,曹操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并且开始了政治权力的交接,这种交接是在曹操认为自己统一天下无望之下的志向,曹操从此之后不再把统一天下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事件,而是把权力交接作为自己最重要的政治事件。
因此,赤壁之战后,曹操的志向是:世袭权力、改朝换代。
虽然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说他没有称帝之心,没有改朝换代的志向,但天下没有多少人相信曹操的,因为曹操在做的事就是世袭权力和改朝换代,曹操在赤壁之战后没多久就开始了唯才是举,招揽人才,接着就是自己“参拜不名、剑履上殿”,然后迈出最关键的一步,称魏公、建魏公国,最后就是称魏王,建立魏王国,建立宗庙祭祀,这种行为摆明了就是改朝换代的。
因为丞相一职是不能世袭的,而魏公以上官职是可以世袭的,所以曹操称魏公就迈出了世袭权力的重要一步,这也是荀彧反对曹操的事,为此,曹操不惜逼死了与他共事20多年忠心耿耿的荀彧,同时大肆屠杀忠于汉室的忠臣良将,被曹操杀死的名士有杨修、孔融、崔琰等人,至于被杀的普通官员则是多得不计其数,光是邺城魏讽谋反案,就杀了三千多人。
虽然曹操口口声声说他不会篡夺大汉江山,但实际上曹操一直在干着篡位的勾当,都成为王莽之后唯一的异姓王,这还不叫谋逆?都自封魏王了,还不叫篡位?所以,看一个政治人物的真实意图,不要看他是怎么说的,而要看他是怎么做的,曹操虽然说自己没有谋逆之心,但实际上一直做着谋逆的事。
让曹操变成这样的真实原因就是:背后地位一步一步高升,权力一步一步扩大,野心也就一步一步膨胀,曹操最终的野心就是想改朝换代,与其他开国之君不一样的是,曹操做了周文王,把改朝换代的事交给他的儿子曹丕去处理,这就是曹操一生的志向。
在《三国演义》小说中的曹操形象与历史真实中的人物有一些区别。
作者罗贯中在小说创作中遵循民间“尊刘贬曹”的看法,把曹操一方塑造成汉室的夺权者,而曹操作为带头人必然受到更多的舆论指责。作者没有把曹操塑造成挽救汉室衰微的有识之士,而是把他刻画成奸谲虚伪、阴险狡诈、虚伪多疑的反派带头大哥。曹操心中是有目标,有理想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他的政治谋略,他起兵平叛北方,扫清袁绍的割据势力过程中,虽然给人留下做事不择手段的印象,但他为达到目的坚持不放弃的精神值得点赞。当初各路人马谋划铲除董卓过程中,曹操也表现出匡扶汉室的人臣本色,最终逐步取得汉室控制权,估计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可能最初是便于号令天下,尽快完成汉室的统一,结束多年军阀割据的征战。
历史真实的曹操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其实现政治目标态度坚决,也可能不择手段,一定会在民间留下历史骂名,小说中表现出来更明显而已。
曹操真正的志向必然是一统山河,结束军阀混战的局面。因为他看到了连年征战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蒿里行》中写到“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能看出作为政治家的曹操心中是有百姓的,简单说是儒家的“民本”思想。这是当时各方势力多数不理解的,何况民间看法呢,大概读者也会被“尊刘贬曹”的创作倾向带偏,误解曹操了。
曹操《龟虽寿》中写“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相信是他作为政治家,为实现天下统一孜孜以求,上下求索的心声,可惜被历史误会了,他没有完成统一三国割据的政治局面,让人唏嘘不已!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毛泽东
“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鲁迅
“我与鲁迅的心是相通的。”——毛泽东
那么,毛主席与鲁迅先生以“相通之心”对曹操都给出了极高的评价,曹操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的志向和抱负到底是什么呢?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是头号反派,他狡诈残忍,挟天子以令诸侯,威逼汉朝皇帝,杀死皇后,被称为“白脸奸臣”。
这个形象影响我们几百年,戏剧和影视作品多将曹操列为“奸雄”。
然而,历史上的曹操恐怕并不是这么简单,要读懂曹操,我们还是想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代。
任何抛离时代评价历史人物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曹操所处的时代是汉末大动乱,这场动乱不仅耗尽了汉朝的气血,还导致中国几乎崩溃。汉末动乱人口锐减,从巅峰时的五千万人口锐减到只有一千万不到,北方十州之地“不及汉时一大郡”。曹操的《蒿里行》怎么说的?“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这就是当时中国的真实写照。
曹操是经历过东汉余晖的人物,他见识过洛阳那座“超级大城市”的繁华,见识过汉朝人口殷盛的民间,见识过中原的沃野。
然而,战争,饥荒,瘟疫,民变,让所有这一切都归于乌有,如果你不能理解曹操的经历,大约可以代入美国的“末日大片”,到处是断壁残垣,到处是硝烟战火,甚至可能比这还要惨。因为汉末是真正的出现“人吃人”,这是史书明文记载的。
曹操面临这样的一个环境,他会怎么做呢?
要知道,曹操虽然是宦官养子后裔,但他毕竟家财万贯,他年轻时在洛阳混过,见识过汉朝最精英的人物。作为那个时代的“后浪”,与曹操同时代的汉朝精英青年只有两条路可走。
第一,隐居乡野,不问世事,正如司马懿曾拒绝曹氏征辟,诸葛亮出山前“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像司马懿诸葛亮一样的人还有不少,他们之中大多数人都没有走仕途建立功名,而是选择了“避世”。
第二,就是积极入世,用自己的方式挽救世界,改变世界。
曹操选择了后者。
曹操早年是一个热血青年,是汉朝官场的“侯亮平”。
他不到二十岁便做到了洛阳北部尉(首都北部区公安局局长),他治理下的片区盗贼绝迹,秩序井然,他不畏权贵,用五色棒打死了犯法的蹇硕亲戚,那个蹇硕是当时朝中大宦官,权力极大,然而曹操照打不误。曹操也因此名闻汉朝官场。
曹操遭到朝中权贵排挤,丢了官,回老家“自娱自乐”。
后来曹操参加了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立下功勋,他还做过汉朝新军军官“西园八校尉”,可以说文武全才。
本来他是有机会走仕途报效国家的,后来曹操在他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说,自己当时: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应该说,这是曹操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在早年曹操的心目中,依靠自己的才能稳定国家,辅佐皇帝,最终封侯拜将,这也是当时任何一个“后浪”最高的追求了。
但是,世事难料,董卓乱政,曹操“举义兵”参加了反董联军,他是为数不多的与董卓“死磕”的人物。曹操看到当时如袁绍袁术等人都自私自利,不求进取,曾勃然大怒。曹操亲率本部追击董卓,结果惨败。
可见,即便是在这个时候,曹操还是一个仍未冷的“汉粉”。
但是,乱世教育了他。
曹操信任陈宫张邈等人叛变(历史上陈宫没有捉过曹操,他就是曹操的部下,但他不喜欢曹操),盗卖兖州给吕布,导致曹操险些丢掉老家。
这个张邈和曹操早年关系好到什么地步呢?曹操出去打仗,会握着张邈的手哭着说:“我这一去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我要死了我的家人就由你照顾了”。
就是这样一个人,和陈宫一起叛变!
大家可以想象曹操受到的打击。
从此以后,曹操彻底走向了铁血强权的道路。
再看看礼崩乐坏,秩序全无的世道。
曹操认为,靠儒家那一套仁义道德没用,于是他选择了法家的铁腕权谋。
曹操曾经靠盗墓起家,他果于杀戮,为人狡猾,他手下有不少百姓和名士的冤魂,他对于生命几乎没有尊重。
但是,另一方面,曹操一生征战三十年,统一中国北方,他开屯田,整军旅,建法治,用人才,中国北方在他的努力下终于从变乱走向了稳定。
曹操中后期最大的敌人其实是“世家大族”,在那个时代,出身往往决定了一切,曹操是寒门,优势宦官养子后裔,不受那些正统豪门的待见,比如孔融等人就蛮看不起曹操。
曹操为了稳固政权,杀戮了一批反对他的名门望族。他还颁布求才令,不论人物出身高低都会量才委用,这在当时都是比较开明的作法。
曹操的目的很明确,他要做“治世能臣,乱世英雄”,他要用他的方式挽救并改造那个残破的世界,他要统一天下成为一代雄主。
我们不能说曹操天生就是想做皇帝,他只能算是被命运被历史潮流推到了那样的位置,然后依靠个人努力做到了一些事情。
曹操是不幸的,他遇到大乱世,一生波折,几度浮沉,他遭到背叛,遭到反对,他的儿子因他而死,直到临死前曹操还在为此事内疚。
曹操是幸运的,他击败强敌,统一北方,他在那个人命如草芥的乱世活了下来,还做出了一番事业。
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在那个时代就需要有曹操这样的人出现。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对于曹操这样的人来讲同样是如此,只不过他的成长历程比我们大多数人更加曲折、艰辛而富于变化而已。能够理解曹操的人不是没有,只是很少而已,世界上往往曲高和寡、知己难求,放在那个时代都是一样的。
曹操在年轻时,对于自己阉宦出身的背景很是自卑,出身是他发展的一大障碍。他和袁绍的四世三公背景不同,在东汉末年,那个看重门第出身的时代,在很多人眼里对于曹操充满了鄙视和不屑。袁绍尽管和曹操小的时候就是很好的玩伴,但是从骨子里他是看不上曹阿瞒的,本初眼里曹操就是个不入流的小丑而已。
年轻时的曹操,其志向和抱负就是做治世之能臣,为此他也做了一番努力,他雷厉风行,坚决和阉宦划清界限,自己还策划了刺杀当朝掌权宦官张让的计划,准备做个救国救民的刺客。这和当初韩国被秦王政所灭之后,张良最初的做法很相似,“要解心头很,挥剑斩仇人”,直截了当的做法,单纯无二的动力就是这个时候的曹操。幸好曹操失败了,他的图谋被张让发现,因此曹操选择了躲避起来。
正是因为远离了那个乌烟瘴气的朝堂,曹操有了对内自省和审视自己的机会,他开始发奋读书充实自己,练习武艺来保护自己,阻止乡俑来壮大自己。手不释卷对于曹操来讲是常态,正是通过自己的学习,曹操开拓了自己的眼界,提升了自己的格局。刺杀一两个败类,挽救不了东汉的腐朽,要想改变就要自己具备去改变和引领这个时代的能力。
大将军何进也好,袁本初也罢,他们都是这个时代的弃儿和可怜虫,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利益而没有天下苍生。至于那个看上去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是个可怜虫而已,被董卓胁迫,成了傀儡而任人摆布,这样的意味可以说是生不如死,但还要委曲求全的活下去。
当十八路诸侯汇集到一起的时候,大家各怀鬼胎,除了曹操就没有一个是为了匡扶汉室的,对于这些宵小之辈,曹操懒得搭理,你们不思进取,我自己来!曹操带着自己的部队和董卓作战,尽管险些丢掉了性命,但是却为自己积累了经验,也赢得了名誉。
董卓失败后,大家都有了自己做皇帝的想法,袁绍想立个傀儡皇帝,自己做第二个董卓,而袁术直接选择了自己做皇帝,其他的人在挣地盘,互相攻伐杀戮。而这个时候的曹操,他做了什么呢?他找到了汉献帝,并把这位皇帝接到了自己的身边,“尊天子以令不臣”,直到这个时候,曹操终于达成了自己治世之能臣的愿望。
曹操的这个治世之能臣,并不是为了挽救那个腐朽的东汉王朝,而是为了替天行道做天子之臣。曹操并不是做汉献帝之臣,而是做大汉之臣,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是要坚持做汉臣,在面对大家让自己代汉自立的请求时,曹操说:“如果天命在我,我愿做周文王!”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