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士族的起源不是源于分封制

含义不同

商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分封制下的“士”是贵族之末、庶民之首,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贵族,依附于卿大夫。

而士族的起源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有知识或者有技能的人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导致上古三代贵族文化下移,“王官之学”散在民间,学术下移,士由此兴起。从出身来说,此时的“士”与分封制下的“士”完全不同,如苏秦、张仪等等。

士族的发展

随着官僚制度的兴起,士大夫登上政治舞台,但是其势力还不足以形成一个政治集团。

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许多官员都是以经术起家。

西汉后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豪强地主势力庞大,东汉政权就是在其扶持下建立起来。由于书籍难得,经学基本在门户内流传,对知识的垄断就是对官位的垄断豪强地主实际上把持了当地州郡的政权

而此时主要通过察举、征辟出仕,被举、被辟的人又成为其门生故吏。大地主与门生故吏结成集团,政治力量庞大,累世公卿

整个三国时期,士族势力与皇权不断斗争,曹魏时期建立的九品中正制成为门阀士族的选举工具,最终代表士族利益的司马氏取得天下。

东晋王朝的建立,标志着士族发展至巅峰,其权利凌驾于皇权之上,“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后期由于士族子弟不务实事,多居于清显要职,寒族子弟得以崛起。

南北朝时期,统治者积极推行“寒人掌机要”,削弱士族力量。隋唐时期建立科举制度,更是将选拔人才的权利集中在中央手中,士族已经失去了法律的保护跟经济的支持。

最佳贡献者
2

“士族”和“士”不是一回事。

“士族”,是个“专有”名词,特指东汉以后逐渐形成的,在政治、经济上享有特权的“世家大族”,亦称“世族”或“势族”。

《晋书.许迈传》曰:“家世士族,而迈少恬静,不慕仕进。”

《宋书.恩倖传序》云:“郡县抟史,并出豪家,负戈宿卫,皆由势族。”

也是在东汉以后,非“世家大族”者,称“庶族”或“庶民”。

还是《宋书.恩倖传序》:“魏晋以来,以贵役贱,士庶之科,较然有辨。”

所以,“士族”和分封制没任何关系——从西周始分封算,前后差着大约一千五百年呢。

“士族”形成于东汉中后期,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皇权的衰微。

东汉中期以后,太后称制、外戚干政、宦官擅权、豪强自重,一方面使东汉皇权风雨飘摇,另一方使权臣和大地主们迅速坐大。

其次,始于西汉的“察举”选材制度,到东汉完全变味。

那时,“考试”无足轻重,“举荐”才是根本。

王充在《潜夫论》中说:“察举”“既不能昭练贤鄙,又劫于贵人之风指,胁以权势之嘱托,请谒填门,礼贽辐辏。”“察举”完全成了权臣贵族和大地主的出名进仕之路。

再次,皇权式微,无力掌控经济,于是世间财物特别是土地,大多落入权贵豪强之手。

这是“士族”迅速崛起的重要经济原因,同时也使最广大的农民更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于是东汉末爆发了规模巨大的“黄巾之乱”。

因此,东汉以后的所谓“士族”,即谓有别于“庶族”的豪门——不仅指包括家族累世位居高官的“世族”;亦指家有权势且掌有巨财的“势族”。

曹操于曹丕,曾试图改变东汉末年的这种局面。曹操推行“唯才是举”;曹丕称帝后实施“九品中正制”。这些措施,尽管有过些微作用,但已经不可能改变当时的历史大势。

一俟司马氏三代掌权,完全将最主要的依靠力量,转移到各大世家大族方面,就更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魏晋南北朝,是“士族”横行的时代。

《新唐书.柳冲传》记述了南北朝士族大姓的状况,其曰:“过江则为侨姓(按:指南逃避乱的北方士族):王、谢、袁、萧为大;东南则为吴姓(按:指吴国旧地贵族):朱、张、顾、陆为大;山东则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关中亦号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代北则为虏姓:元、长孙、宇文、陆、源、窦首之。”

隋唐开国的杨家和李家,其实也是士族。

但到了唐朝,原有的“士族”势力开始衰微。刘禹锡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无奈,又有新起的“藩镇”军阀取而代之了。

于是,宋朝吸取唐朝教训,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军阀不可能坐大了,但军队战斗力也大大下降了,以致抵御外侮屡战屡败。

说到这里,对本题目的回答可以画上句号了。

关于周朝的“士”,再另外多说几句。

周朝的“士”,首先是“官名”。

《礼.王制》说:“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这是说,在诸侯这一级下面还有这五等,其中有三等是“士”。

“士”,还可以是掌管刑罚的官员。

《书.舜典》:“帝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五刑有服。”帝舜任命皋陶担任掌管刑罚的官,官名叫“士”。

正因为“士”是官吏,因此才有“士民”的说法。

《诗.大雅.瞻卬》云:“邦靡有定,士民其瘵”。“市民”就是“官民”。

后来,到了春秋时期,“士民”成了“四民”之首。其他三民是——商民、农民、工民。

此时的“士民”,仍然有别于“庶民”,是正在学习做官的人。

正因为这样,那个时候的“士”字的本义,是做“事”。同时,“士”又通“仕”,“仕”也是为周王或者诸侯做事。

所以,说周朝的“士”,是最下层的贵族,当无问题。

3

士族是不是源于分封制?答案是否定的,但士族确实跟分封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我国历史上士族的起源、发展与衰亡过程。

士族的起源

士族士族,有了士才有士族,要说清楚士族的起源,就要先解释士的起源。《说文解字》指出:

士,事也。数始於一,终于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

也就是说,最开始的士,指的是做事情的人,但人人都要做事,这里的事情具体是指的什么呢?按照《白虎通》的解释就是:通古今,辨然否。那就很好理解了,最早的士,大抵上就是最早的一些知识分子,这些知识分子,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成为了底层贵族,《孟子》中提到:

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

  • 周代社会等级

可见,到了周朝,整个社会的贵族阶层从上到下大致可以分为周天子、卿、大夫、士。正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士作为夹在大夫与庶人之间的低级贵族,并没有太多的特权,却又比庶民地位更高。之所以说士族与分封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在于士,最开始就是在分封制之下发展壮大的。

等到了春秋时代,周王室势力日渐衰微,周代那一套维持统治的封建秩序也因此开始逐步崩溃,随之而来的,就是贵族阶层不可避免开始流动,有些大夫,会被贬为士,而有些庶民,又会升级成士,这样一来,士的队伍就越来越庞大了。

战国时群雄并立,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各国都盛行养士之风,于是士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高,等到秦汉一统之后,“礼贤下士”也成了用来判断当权者是否英明的标准之一,这就是“士”这一阶层出现和发展的历史。

  • 先秦养士之风

古时候,因为没有纸,没有印刷技术,除非家学渊源,否则一个人要想获得知识难于登天,而士作为知识分子阶层,他可以把自己毕生所学记录下来,传给自己的儿孙,儿孙们继续开枝散叶,一代一代的积累,家族势力越来越根深叶茂,于是,士族就出现了。

士族的发展

士族的雏形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到了西汉时期,士族开始逐渐定型,但真正发展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则是在东汉年间。

西汉初年,开国功臣萧何、曹参、陈平、周勃等皆出身寒微,并且后代很快衰微,并没有形成世代承袭的大家族。一直到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开始大力推行察举制度,提倡儒家学术,广纳人才,一时间,文官武将人才辈出,这些人就成为了后来士族的根基。

后来王莽篡汉,刘秀起于草莽,依托于地方豪强大姓的武装力量,先后剿灭了刘永、彭宠、隗嚣、窦融、公孙述等势力,虽然刘秀后来采取了退功臣进文吏的做法,但此时豪门士族的力量已经不可抑制了。

  • 刘秀剧照

等到东汉后期,因为外戚和宦官轮番干政专权,导致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约束能力大幅度降低,这种情况进一步恶化,地方豪门士族的势力愈发壮大,并逐渐侵蚀到了上层权力机构中,慢慢的,到这时,士族就成了社会上一股强大的力量。

士族的鼎盛

三国时期,已经出现了弘农杨氏、汝南袁氏这样“四世三公”的显赫的士族,但曹操当权时,一反常态,开始打压豪门士族,重用寒门子弟。然而这些士族的势力早已根深蒂固,曹操顶多就是不用他们,却无法除掉他们。于是,他们依附于司马氏,一步步篡夺了曹魏的政权,依托于九品中正制,正式迎来了鼎盛。

魏文帝曹丕刚即位,就采纳了尚书令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最开始的时候,九品中正制在评判人才的时候,需要从家世、道德、才能三个维度进行审核,但随着士族的渗透,后来这一制度中最重要的“中正”,都被士族垄断了,这些世族沆瀣一气,互相勾结,于是就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 魏文帝曹丕剧照

九品中正制原本是一种在察举制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的进步制度,但因为士族的操弄,变成了一种分权游戏。在九品中正制的加持下,士族子弟只要有个好出身,无须有才能、有道德,就可以进入仕途,然后一路平步青云。这一现象,并没有因为西晋的迅速灭亡而消亡,反而变得变本加厉了。

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永嘉之乱爆发以后,中原残破,晋室衣冠南渡,司马氏之所以能在江南站稳脚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王导与王敦兄弟,于是王氏也就备受倚重,甚至有了“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王敦曾经起兵叛乱,晋元帝竟然说出可以把江山让给王氏的话来,可见王氏势力之大。

东晋一朝,除了王氏,还有谢氏、庾氏、郗氏、桓氏等诸多旧有士族或者新兴豪门纷纷坐大,两晋时期,可谓是士族势力最鼎盛的时刻。

士族的衰落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陈亮把魏晋六朝时代统一说成士族门阀垄断权力的时代,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还不够准确,因为东晋以后,士族就开始逐渐走下坡路了。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当一个阶层可以无条件享受的时候,他们的能力一定会逐渐退化。士族在巅峰时期,享有太多的权力,也导致了他们不思进取,醉生梦死。于是在东晋政权的后期,随着北方异族压力的加重,寒门庶族势力开始有了抬头的机会。

事实上桓温氏原本就不是豪门士族,桓氏一度差点颠覆了东晋政权,后来淝水之战中,刘裕开始脱颖而出,并逐渐掌控北府兵,成功取代了东晋,建立了南朝宋。那之后,庶族中一些有能力的人开始逐渐走上历史的舞台。

  • 宋武帝刘裕

同时,南北朝几百年时间内,天下很少有太平的时候,内乱与外战连年不断,当权者也不得不依靠一些杰出的庶族人才,等到隋唐重新一统之后,科举制度开始实施,士族垄断权力的时代就彻底被终结了。

结语

不过,虽然进入隋唐以后,士族垄断上层权力的时代过去了,但士族本身并未消亡。范阳卢氏、博陵崔氏等士族依然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但科举制度的出现,确实也给了寒门子弟出人头地的机会。然而话说回来,那些寒门子弟有朝一日登上高位,往往又会把自己的家族变成一个新的士族,屠龙勇士最终变成了恶龙,士族从未消失,只不过换了一种更温和的方式存在着。

4

士族也称为世族,是指世代做官的大家族,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士族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士族的形成却是在两汉,发展是在三国,辉煌时期就是两晋,直到唐朝实行科举制,士族才真正的没落,那么士族从何而来?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士阶层有何不同?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士阶层

先大概说一下秦朝之前的贵族,秦始皇统一天下前,整个天下实行的是贵族政治和分封制,周天子靠分封制这个基本国策,将整个天下分封成若干个诸侯国,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建立起“国”,诸侯王就是一国之主,诸侯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建立家,卿大夫就是一家之主,卿大夫分封士,士就是最低一级的贵族,算是卿大夫的家臣。

夏商周分封制

春秋战国时期的贵族政治等级森严,从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四个贵族阶层构成了封建奴隶制社会的统治阶层,作为最低等级的士阶层是没有封地的,从属并依附于卿大夫阶层,以俸禄为生,在贵族阶层中的地位也是最低的,影响力也非常有限

春秋战国的士阶层实行的世卿世?制,所有的官职和爵位都是可以世袭的,一日为士,万世为士,只要祖先是贵族的,他的后世子孙即使什么也不做,照样还是贵族,可以继承先辈的官职和爵位,除非犯法或在政治斗争失败,会被削除官职和爵位外,极少有官职和爵位不能世袭的。

中央集权官僚制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的由来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之前的贵族政治完全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封建官僚制度,由皇帝任命所有地方长官,皇帝牢牢控制着所有重要的人事任命权,中国历史开始走向中央集权制。

刘邦建立汉朝后,基本上继承了秦朝的制度,但又有所区别,刘邦在成功统一天下之后,为了安抚天下人心,对于在战争中有功劳的人进行大肆封赏,刘邦一口气分封了8个异姓王和145个列侯,异姓王大多后来被刘邦消灭了,刘邦转而分封同姓王,除了同姓王之外,刘邦分封的145个列侯则基本上沿袭了下来,这些列侯就是士族的前身,也是士族的来源之一

士族

刘邦所分封的145个列侯爵位是可以世袭的,除非犯法或者没有男性后代,才会取消爵位,注意列侯也许有官职,也许没有,而爵位是一定有的,有官职的列侯的官职不能世袭,而爵位可以世袭,列侯作为西汉时期的特殊阶层,也可以称为功勋阶层,在西汉两百年的历史上逐渐发展成了为一个全新的阶层,就是士族。

因为刘邦所分封的列侯,在当时的社会地位较高,因此他们也有较好的条件享受教育、医疗、进入官场的资源,他们的后世子孙也多在政府当官,再加上西汉时期的家族一般即使是分家,也是关系较为亲密的家族,因此逐渐形成了一个个大家族。

这些大家族经过两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世代为官,世袭爵位,又在地方上占据了大量的土地,因此也被称为门阀,到了西汉末年,天下大乱,刘秀在部分大家族的支持之下脱颖而出建立了东汉王朝,刘秀本人也是出自西汉皇族,刘秀的政治基础就是门阀士族,因为他们既当官,也当地方,也称为地主豪强。

士族与皇权共天下

再经过东汉近两百年的发展,士族到了东汉末年时非常强大了,强大到可以左右地方势力,但是东汉末年的乱世之中,有兵才是王,当时的士族只有依附于军阀才能生存,三国建立后,以司马家为代表的门阀士族联合其他受曹爽排挤的士族,夺取了政治权力,最终建立了晋朝,晋朝其实就是皇族与士族共天下的朝代,也是士族的黄金期。

三、士族就是来自分封制

士族的来源就是从刘邦分封列侯开始的,所以士族的形成就是因为分封制,但是魏晋时期的士族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士阶层是不同的,相比较之下,士族是独立的,是有官职和爵位的门阀大家族,而士阶层是依附于卿大夫的最低等贵族,士阶层一般没有土地,士族不仅有土地,而且还有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并且拥有大量田产,还有大量依附于自己的佃农、部曲、宾客,士阶层政治权力较低,只有靠卿大夫的任命,而士族政治权力则很大,通过其掌控的进入官场的大门,不同的士族相互联合,形成利益共同体,在晋朝甚至左右了皇权。

刘邦分封列侯

虽然刘邦的分封与春秋战国的分封不同,但是刘邦分封列侯的行为本质上仍然是分封制,由此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创造了一个辉煌了近800年的特殊阶层--士族。士族很多都是几百年以上的大家族,经过数百年的沉淀,无论是财富、官职、爵位、实力、影响力都是非同异常的。

四、士族的来源

士族的第一来源就是功勋阶层,既包括刘邦所分封的列侯后代是士族的主要来源之外,还包括刘秀分封的功勋后代,除此之外,士族的另一个来源就是皇族,自汉武帝推恩令后,大量的皇权被迫沦为士族,甚至普通平民,因为上一代的家产需要所有后代一起分,所以越分越少,分到最后,就没有东西可分,只能靠自己实力去做官来赚。比如三国时期的刘表、刘璋、刘虞等人,虽然是皇族的身份,但已经属于士族了,而刘备则是普通平民的皇族。

士族

士族还有一个来源,就是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家财万贯的商人等,地主有田,商人有钱,这些都是资本,然后他们培养自己的后代进入官场,或者干脆用钱来买官,东汉末年的汉桓帝和汉灵帝都是卖官的典型,所以他们也能摇身一变成为士族。

5

士族并不源于分封制,它的形成主要与汉时察举征辟制密不可分。

汉时,中央赫尔地方上的官僚根据考察,将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才推荐给朝廷授以官职,或者直接划为自己的僚属。有权力的官僚可以借此培养自己的势力,荐主与被荐者之间在政治上形成类似君臣的关系,后者对前者存在着明显地依附关系。

久而久之,官僚们通过不断地荐举士人,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以荐主为核心的私人集团。到了东汉,这种模式呈扩大趋势,察举征辟的基础乡闾评议逐渐为地方上的一些亡门大族所操纵杆,选举大权也随之为他们所控制,以他们为核心主持的私人集团,亦逐步演变为以领导这一集团的家族为中心的士族集团,这就为士族阶层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东汉后期的士大夫中,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这些人都是大地主,而且世居高位,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因而又是士大夫的领袖。

所谓世家大族,就是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上具有这些特征的家族。

“士族的发展似乎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推测,一方面是强宗大姓的士族划,另一方面是士人在政治上得势后,再转而扩张家族的财势。”所谓“士族化”便是一般原有的强宗大族使子弟读书,因而转变为士族。

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分裂局面再起。

出身宦官家庭的曹操,是庶族阶层的代表,与士族集团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利害冲突,孤儿始终对士族集团采取抑制和打击的政策,一再发布“唯才是举”令,选用不入士族之流但有治国用兵之能的人。这样做逐渐改变了东汉以来由门阀士族控制选举的局面,巩固了政权。

但曹魏政权与士族之间的矛盾是并未调和,士族在曹魏依然拥有强大的势力。曹操死后,为缓和与士族矛盾,曹丕在尚未代汉称帝之前,采纳陈群的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

曹丕立九品中正制的初衷是“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但实质上,九品中正制仍是东汉察举制的延续和发展,士族集团通过九品中正制的实行,重新控制了官员的选举权,并将其进一步扩大化、官方话、从而确保了自己在政治上的特权,为士族门阀制度的确立铺平了道路,门阀士族正式形成。

唐高宗时重修氏族录,改成姓氏录,“以后族为第一等,其余悉以仕唐官品高下为准,凡九等。”仕唐"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于是兵卒以军功致五品者,尽入书限。”姓氏录打破了门阀和庶族界限,成为门阀走向灭亡的信号。

高宗之后武则天掌权,受到了许多贵族、官僚和一些在政治上失意者的反对。为巩固政权,她进一步打击门阀士族势力,关陇集团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同时,她进一步发扬科举的作用,进行了改革。大开科举,使得许多次等士族得到了进入中央机构的机会,同时将选人、用人大权收归中央,剥夺了门阀士族垄断地方官吏选举的政治特权。这样做使得门阀赖以生存的晋升体系破坏,失去了政治上的庇护,即使有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也很那再出现“累世公卿”的局面,对于门阀衰亡起到了重要作用。

及至北宋,门阀士族彻底消亡在历史长河里,一个崭新的,不以私人豪族集团为依存的士人阶层出现了,这就是士绅阶层。

6

我认为“士族”并不是源于分封制。理由如下

第一、我们首先来看分封制下的社会阶层。分封制成熟盛行于西周,那时的“天子”将土地分给王室子弟、功臣或古代帝王的后裔,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等等。

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在这种阶级等级下,“士”是最低阶的贵族官吏,“士”以下是平民(奴隶),所以分封制中是“士”而不是“士族”。

第二、“士族”是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它的渊源可追溯到东汉世家豪族,当时地主豪强占有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逐渐在政治和经济中的地位也有极大的提高。到了魏晋时期,九品中正规定门第为定品的主要条件 ,那么魏晋士族必然是当朝显贵。如琅琊王氏、 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等,都是威重一时的名门望族。

“士族”在东晋时期达到了极盛,到了南北朝时开始衰落,隋唐以后,士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所以“士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地主阶级中部分享有政治、经济特权的家族所构成的一个特殊阶层,是与庶民相对应的一个权贵阶级,与分封制下的“士”不是同一概念。

第三、“士”、“士人”作为一个特定阶层,一直在演变中存在。春秋时期出现了从事私人讲学,传授文化知识,专门从事文化活动的人,当时将他们称为“士”,再后来,它逐渐成了知识分子的代称,特别是在宋朝以后,“士”就成了读书人的泛称,不再用它代指官阶。

所以,“士族”并不是源于分封制,“士族”和“士”是有根本区别的。

7

士族并非源于分封制。而是源于夏朝确立,西周最终完善的宗法制。

宗法制也可以理解为嫡长子继承制。

简单来说,天子的嫡长子是下一任天子,其他庶子为诸侯;诸侯的嫡长子是下一任诸侯,其他庶子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是下一任卿、大夫,其他庶子为士。一张图可以看清宗法制的传递规则:


而士这个阶层的庶子就是平民,平民阶层的庶子就是奴隶。

可见,自西周始,自士阶层向上,就是构成统治阶级的各个阶层。

又因为在这一时期,有学习知识资格的只有统治阶级,所以后来士又成为了知识分子的通称。

后来到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了招揽人才扩大影响,让手下的卿大夫广泛招揽“有识之士”为其出谋划策,其他的士为了生存拥有了一技之长,或是出席红白喜事,或是摆摊经商,或是设坛讲学,其涉猎之广泛成为社会上举足轻重的一个群体。

▲春秋时期的晋国六卿,是历史上有名的士族群体

战国时期,士阶层出现了专门为诸侯国摆事的群体,他们能代表一国出使他国,充当说客,成为纵横家,甚至是刺客。

秦汉时期,士阶层分化为士大夫和士人。士大夫泛指在军队或京中/地方任职的官员,而士人则专指文人知识分子阶层。

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确立让士族阶层迅速强大。九品中正要求选官必须是官员后代,由政府根据士人的德行才能、家族阀阅而评定不同品级,然后授予各种官职。士人阶层成为做官的主要群体,而非士族的庶民则无权入朝做官。

九品中正制一直持续到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出现让庶民也有机会成为朝堂之臣为国效力,士人垄断做官资格的时代也就此结束

▲不分出身,不论贵贱,想要做官,必须通过科举考试

但士阶层在朝堂依然广泛存在。自魏晋以来,政局混乱,社会动荡,基层陷入无政府状态,形成了如坞堡、自然村一类的自治组织,这些组织被以士绅为首的强大宗族牢牢掌控。从最初的稳定地方和平到后来的垄断地方统治,俨然成为了地方自治政权,甚至影响周边地区,威胁中央政权统治。北朝时代,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为了维护统治,不得不启用士族阶层稳定政权,这也是一种妥协与无奈。

▲源自王莽之乱的“坞堡”,是一种民间修筑的自我防卫性建筑(图片转载自中国国家博物馆)

回过头来说说宗法制和分封制。

有人会问,这两种制度互为表里,有什么区别?

周朝崇尚礼法,宗法制和分封制就分别是礼和法的表现形式。分封制是制度化的宗法制,而宗法制则是分封制的血缘基础。若无血缘之纽带,也就无分封之依据

综上,士族源于宗法制,而不是分封制。

8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我认为士族就是源于分封制。下面我从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阐释:

要弄清楚士族是不是源于分封制,我们就有必要从“士”的源头说起:

一、士的含义

“士”的最基木的含义,大约就是成年男子。故士、女每可并称。



对于“士”字之构字初义,学者聚讼纷纭。或谓士字从十从一,推十合一为上,如许慎;或谓士字为牡字之所从,牡为雄畜而士为男子,如王国维;或谓士象阳物,用以指代男子,如郭沫若;或谓士字象插苗田中之形,士通事,男子以耕作为事,如杨树达;或谓士字为人端拱面坐之象,士为官长,如徐仲舒;吴其昌考诸字形,以为士、工、王、王数字形近,均为斧钺之形,又征诸文献,指出斧钺既为战士之武器,又为王权之象征,故可以用以表示士、王

指称氏族正式男性成员的“士”居然与高高在上的“王”同字或形近,这一点或许会引起疑问。但其实这并不奇怪。以指称成年男性之词用作直接称呼之时,往往有尊人或自尊之意。“士”既然是“男子之大号”,亦即男性与战土之尊称,那么以之为氏族首领之称,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这一称呼,意味着他具有高于一般氏族成员的资质,进而就意味着他拥有统辖其他氏族成员的资格。

古之官称时或以所掌之人命名。如掌工匠之官称“工”,掌射手之官称“射”,掌诸子之官称“诸子”,掌公族之官称“公族”之类。 准以此例掌士(战士)之官亦称“士”。氏族之中兵民不分,成年男子皆是战士,氏族首领同时也是军事统帅;而古称“士”之官,如 “士”、“司士”、“大士”之类,皆与“刑”有关。

古兵刑不分,刑法生于军法,广义说杀伐之事皆属于“刑”士,王二字皆斧形,而斧钺既象征杀伐征讨的权力,又象征治军行刑的权力。虽然后世兵、刑渐别, 但士为主刑之“理官”一点,仍然反映了称士的那些官职最初的军事首领性质。“王”是战士的首领,诸士之长,因此士、王初本字或形近,也在于“士”是战士的尊称。

二、士阶层源于分封制的原因

“士”的基本意义既然为成年男子,那么这就是一个很宽泛的称呼,最初它似应包括氏族中的所有男性正式成员。士作为氏族正式成员,其最基本的义务便是劳作与战斗了。《礼记·少仪》:“问士之子长幼,长则曰能耕矣,幼则曰能负薪、未能负薪。”“长”即加冠以后。又《盐铁论·未通》:“古者…二十冠而成人,与戎事。”冠礼“三加”之一为武弁,这又说明士是正式战士。



但是社会成员之间的平等合作,大约只存在于非常古老的时期。无论如何,随着社会进化、社会内部发生分化,王之含义便不能不因之而复杂化这种分化最初所采取的形式,看上去颇类似于社会科学所谓“等级分层”的过程;而这个进程伴随分封制度日趋完善。分化的最初结果,则是一个士阶层的产生。

至少对商周历史的研究显示,中国早期国家的基础,是建立在各个氏族的联盟、臣属、征服和敌对关系之上的。当社会规模扩大、内部复杂化,足以把臣服氏族也纳入本氏族之内时,共同体的结构就要发生变化;在其中,臣服氏族的成员,当然不可能拥有与统治氏族成员同等的权利义务。周代社会已经有了“乡、遂”或“国、野”的分化了。以城邑为中心的乡居者,为拥有基本权利义务的国人,他们兼事耕战,多为周王或诸候的同族同姓,可称“国士”。而郊外的遂人或野人则为臣服部族,负担贡赋劳役而不能成为正式战士或主力战士,且是不举行士冠礼的

尽管对《周礼》等书所记载的乡遂制度的结构和严整程度,也不无质疑者,但乡,遂或国、野的大致区分,仍然是可信的。相对于国人,遂人或野人又不被视之为“士”了,他们不是拥有完整权利义务的社会成员,即使他们是“成年男子”。



《左传》闵公二年:“狄人伐卫,……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此“国人受甲者”即是国士。由于国人是战斗主力、而“执干戈而卫社稷”是国人的义务、荣誉和特权,所以“士”经常特指甲士、军士或武士。

在这一意义上,所谓“士”的范围就有了相当之缩小,只限于统治部族的成员了。

而且沿着另一方向,在统治部族共同体内部,也早已有了贵族和平民的阶级分化,从而使“士”这个称谓进一步限定于拥有官爵的贵族之内。《礼记·郊特牲》郑玄注:“周制爵及命士。”孔颖达疏“命即爵也。”周制,封建领主之封爵授官皆经“册命”,有命则有爵。

《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大、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孔颖达疏:“周则士亦有爵,故郑注:周制以士为爵。”有爵命士以上,由封建制、世官制而形成了贵族阶级。

各级贵族,可以总名为“士”。《周礼·夏官·司士》:“司士掌群臣之版,…周知邦都家县鄙之卿大夫士、士庶子之数”,“掌国中之士治,凡其戒令”,郑玄注:“国中,城中。”是此国中特指城中;贾公彦豌:“谓朝廷之臣及六乡之臣皆是,所有治功善恶皆掌之,以拟黜陟。此城中士,则卿大大总皆号为士,若‘济济多士、文王以宁’之类。……又‘作六军之士是甲士,其余皆臣之总号耳。



”按《司士》下文又曰:“作六军之士,执披。”贾公彦疏:“即六乡之民。以其乡出一军,六乡,故名六军之士也。”在此贾公彦将“士”分析为二,为“甲士”,即由“六乡之民”组成的“六军之士”;其余则为“臣之总号”,即大小城邑之中的“朝廷之臣及六乡之臣”,包括卿大夫在内“卿大夫总皆号为士”。“司士”一官“掌群臣之版”掌“士治”,并以“周知卿大夫士之数”为务,可见其所“司之“士”实兼群臣卿大夫而言。

“士”之所以成了贵族官员的通称,至少可以从如下两个实际是相互重叠的演进中得到理解。首先,“士”作为武士集团,在最初他们可能构成了首领之下的亲兵组织,并随着氏族间征服与联盟的扩大变成军官阶级,直至逐渐变成贵族阶级。

与之同时,士”之成为贵族官员的通称,这大约仍然与“士”最初与“王”同为氏族首领之称有关。古代氏族部落或方国首领,大抵皆可称王。如王国维言:“古诸侯于境内称王,与称君称公无异。”

“士”与“王"明确地区分开来,并构成了封建国家政务的主要承担者。被称为士、王者的上述演化和分化,必定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开端或可迫溯到相当久远的时候。前已述及,士、王二字皆源于斧形,早期墓葬之中斧钺是男性与首领的象征、标志物。



这种分化的漫长发展结果,便是个称“士“的贵族官员阶级的产生;并且在周代封建贵族制度之下,不仅受命者本人,而且其宗族子弟、亦因其贵族身份而为“士”,或特称“士庶子”、“庶子”或“国子”,上述《周礼》所记掌群臣之版”的司士,不仅要周知“大夫士”之数,而且还要周知“上庶子”之数。

在《左传》《国语》等周代文献之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这种等级序列表述这表明,统治阶级内部也分化为不同层次。当大小不同的众多同姓、异姓氏族和部落组成了封建国家之时,那些贵族首领们,便不能不依权势高下与宗法原则,而逐渐分化为日趋复杂的不同等级了。郑武公、郑庄公、西虢公等位在诸侯,他们供职于王廷之时位为“卿士”;而居于诸侯之下位为大夫者,对天子则只能算是“士”。《礼记·曲礼下》:“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日“某士。”

三、从“士阶层”到士族的演变

到了战国时期,官僚制度的发展,必然要求任用专门化的行政人员居职任事,许多学者指出,“士”阶层在战国构成了新式官僚的重要来源。

例如当代史家杨宽说:“新兴地主阶级当取得政权,着手进行政治改革时,就迫切需要从各方面选拔人才,来进行改革工作。选拔的对象主要就是士。”战国时期“士”在列国政治之中异常活跃,这是明确无疑的事实;但与之同时“吏”群体之逐渐脱胎而出,并且与学士日益分途,这一事实同样不容忽视。

不错,在战国时代,“士”、“吏”之间界限区分仍不甚清晰,其间依然存在着大量的过渡或中间性的角色;某种程度上,“士”在当时社会与政坛上的夺目风采,遮掩了“吏”群体悄悄成长并日益成为官僚行政的主要承担者的事实。但是“士”中的文化角色一“学士”与职业文官角色“吏”的分途,发展到秦帝国时就已沙石澄清、尘埃落定了。所谓“秦尊法吏”、“秦任刀笔之吏”,以“明法”为资格的职业员,构成了帝国政府的主要成分。



而儒家文化赋予“士阶层”,治国、齐家的政治任务。这样,“士阶层”就产生分化。一部分为政府服务的“士”成为官僚集团的一员;而更多的“士阶层”依托这些在朝的“士”形成特有的区别与普通百姓的家族——士族。

这样士不仅涉身于纯粹行政事务和纯粹文化活动,还承担了儒家正统文化的维护。正统文化是一种综合性的观念体系,以及根据这种观念体系从事政治的企图和实践。

儒家思想对天、地、人之间的众多事象加之以系统的解释安排,以此来处理人生问题、家庭问题、教育问题、文化问题、治国平天下问题等等,直到字宇宙问题;并力图以这种无所不包的体系支配帝国政治。帝国官僚深受儒家教育,并有义务在各种情境中奉行、贯彻和维护它。正统文化的无所不包性,与士大夫角色的功能混溶性质互为表里,并使其“士族”的一面与“官僚的一面,充分地一体化了。

9

很多人都认为“士族”来源于分封制下之“士”阶层。

这个是不对。

此“士”乃分封制下的一个阶层,对上一阶层(卿大夫)承担贡赋和作战等义务,而不是“族”,并随着分封制的瓦解而崩溃了;跟宗法制有一定的渊源,但那是以后的事情,跟商周的宗法制也无关。

那么跟什么有关?跟读书人有关!

中国古代在秦汉之前可称为贵族政治(世官制,世卿世禄),这个跟分封制有关。而从汉开始,重用读书人,要想做官的必须读书,往后历朝大概均如此。于是这“士”正式成为四民之首(士、农、工、商),这里的“士”是指读书人,跟分封制下的“士”无关,那是贵族。

春秋战国时读书人又叫“游士”,是活跃分子,到处游走宣传自己的思想或者讲学、学习、交流,比如孔子。战国时盛行礼贤重士,贵族爱资助“游士”而求贤名,或者招纳读书人为门客,为他们出谋划策,但这时期是贵族政治,读书人没什么上升机会。

而到了西汉武帝时期,士(读书人)得以重用为官,而且待遇极好,如丞相和太尉各年俸万石,九卿和太守级别的基本上两千石,在政府衙门任职的最低级别的也有100石年俸并且免缴赋税。这是什么概念?当时亩产粮食平均也就一石(约120斤米),一个普通的八口之家年收入大概也就是100石。所以曾国藩才说在古代中国最好的职业是当官。

在当时当官不能世袭,但可以发财。这些读书人当官发财后就来倡导“敬宗恤族”的事情,首要的就是为祖先特别是为父母立庙造坟建祠堂,其他兄弟都要共同祭拜,同时把钱分给他们,所谓的“家累千金,散尽九族”,资助、救济同宗同族之人(救急、养老、教育等等)。于是就慢慢的以他为核心,聚族而居。有钱,当官的人多,后来在地方上就成了大姓,渐渐的也就由士人演变成所谓的“士族”,这跟宗法制有关 ,更跟当官有钱的读书人有关。

这些家族中的子孙读书容易,因为他们有书籍,有家庭教育,有读书氛围,有读书的榜样,他们不用为钱发愁,生活有保障。一个家族中读书的子弟多了并且有关系有门路,当官的自然也就多了,在当地就有了威望,士族就变成了门第。

有了家族渊源,门第也必定有“郡望”,察举制下(九品中正制),其子弟当官也就容易了。政府和社会的权力慢慢的也就落入了这些大家族手中,其他贫困家庭农民攀附依附他们,门第就成了门阀,成为豪强地主,有钱,有权,有人,有时候君王都不得不依靠他们。

这个时候士家大族所说宣扬的“书香传家”只不过是作弊、讲人情,靠关系的外衣罢了。

到了隋唐以后,随着造纸术和印刷术的逐渐普及,书籍也随之普及,士族就不能再靠垄断书籍而读书当官了,寒门子弟读书的机会多了,而且生活贫困,读书成了他们改变命运的机会,也就更加努力,比如范仲淹。士族子弟读书反而不如他们,在靠考试而不是靠关系的选人用人机制下,士族也就失去了优势,于是往后还有大地主,还有书香门第,但再也没有累世公卿的士族了。

10

  士族并不源于分封制,它的形成主要与汉时察举征辟制密不可分。

  汉时,中央赫尔地方上的官僚根据考察,将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才推荐给朝廷授以官职,或者直接划为自己的僚属。有权力的官僚可以借此培养自己的势力,荐主与被荐者之间在政治上形成类似君臣的关系,后者对前者存在着明显地依附关系。

  久而久之,官僚们通过不断地荐举士人,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以荐主为核心的私人集团。到了东汉,这种模式呈扩大趋势,察举征辟的基础乡闾评议逐渐为地方上的一些亡门大族所操纵杆,选举大权也随之为他们所控制,以他们为核心主持的私人集团,亦逐步演变为以领导这一集团的家族为中心的士族集团,这就为士族阶层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东汉后期的士大夫中,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这些人都是大地主,而且世居高位,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因而又是士大夫的领袖。

  所谓世家大族,就是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上具有这些特征的家族。

  “士族的发展似乎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推测,一方面是强宗大姓的士族划,另一方面是士人在政治上得势后,再转而扩张家族的财势。”所谓“士族化”便是一般原有的强宗大族使子弟读书,因而转变为士族。

  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分裂局面再起。

  出身宦官家庭的曹操,是庶族阶层的代表,与士族集团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利害冲突,孤儿始终对士族集团采取抑制和打击的政策,一再发布“唯才是举”令,选用不入士族之流但有治国用兵之能的人。这样做逐渐改变了东汉以来由门阀士族控制选举的局面,巩固了政权。

  但曹魏政权与士族之间的矛盾是并未调和,士族在曹魏依然拥有强大的势力。曹操死后,为缓和与士族矛盾,曹丕在尚未代汉称帝之前,采纳陈群的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

  曹丕立九品中正制的初衷是“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但实质上,九品中正制仍是东汉察举制的延续和发展,士族集团通过九品中正制的实行,重新控制了官员的选举权,并将其进一步扩大化、官方话、从而确保了自己在政治上的特权,为士族门阀制度的确立铺平了道路,门阀士族正式形成。

  唐高宗时重修氏族录,改成姓氏录,“以后族为第一等,其余悉以仕唐官品高下为准,凡九等。”仕唐"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于是兵卒以军功致五品者,尽入书限。”姓氏录打破了门阀和庶族界限,成为门阀走向灭亡的信号。

  高宗之后武则天掌权,受到了许多贵族、官僚和一些在政治上失意者的反对。为巩固政权,她进一步打击门阀士族势力,关陇集团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同时,她进一步发扬科举的作用,进行了改革。大开科举,使得许多次等士族得到了进入中央机构的机会,同时将选人、用人大权收归中央,剥夺了门阀士族垄断地方官吏选举的政治特权。这样做使得门阀赖以生存的晋升体系破坏,失去了政治上的庇护,即使有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也很那再出现“累世公卿”的局面,对于门阀衰亡起到了重要作用。

  及至北宋,门阀士族彻底消亡在历史长河里,一个崭新的,不以私人豪族集团为依存的士人阶层出现了,这就是士绅阶层。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