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先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后见于刘向的《战国策.燕策三》。

世人多感叹荆轲的义无反顾,唏嘘易水河边的相送永诀。但我们可能都忘记了那个以首相赠的樊於期。

战国后期时,秦国加速统一战争,秦王嬴政也自知树敌太多要加强自身防范。这时,要想接近嬴政绝非易事。

燕国太子丹密谋刺杀秦王,他找到了勇士荆轲,但如何使秦王接见荆轲是个难题。荆轲想到秦国逃亡的将领樊於期。

樊於期原为秦将率军攻赵兵败损失惨重,恐获罪逃亡燕国,秦王嬴政大为震怒灭其全家。并悬赏重金缉拿樊於期。

荆轲找到樊於期,说出自己的计划,请借樊於期的人头以取得嬴政的信任。樊於期日言夜想报嬴政灭家之仇。于是,拔剑自刎将人头献于荆轲。

蝼蚁尚且贪生,樊於期正是兵败怕获罪才逃亡燕国的,所以他是不想死的。但秦王嬴政灭其全家,他又想报此血海深仇,而荆轲的计划有可能帮他完成心愿。更重要的是,他已经是整个计划的一部分,也没有更多的选择了。与其被燕国诛杀献首,还不如自刎保全忠义之名。

最佳贡献者
2

这个其实是他没得选,要么自杀,要么被杀,

话说,楚汉战争结束后,钟离昧投奔了楚王韩信,

刘邦想要削藩了,韩信很害怕,身边谋士就对韩信说,“你这样招降纳叛不行啊,钟离昧在这里,不如我们把钟离昧人头送上去?”韩信同意了。

钟离昧知道后,对韩信说,“刘邦之所以不敢攻打您,是因为我们在一起,如果要逮捕我而取悦刘邦,我会死,您也很快就会灭亡”,

韩信不为所动,钟离昧知道,多说无益,大骂韩信,“没想到你是这样不守诚信之人”,然后就自刎而死。

钟离昧能不自杀嘛?能逃过一死吗?估计是不能的

樊于期也是一样,秦王要杀他,悬赏他的人头,燕国太子丹收留他,但是估计是保不住他的。

现在,太子丹需要他的人头送给嬴政,来行刺秦王,

樊于期怎么选择呢?逃命?估计是逃不掉吧?结果被杀。

坐等别人来说,不如自杀,还能留下信义的美名。

当然,这是小人之心,也可能在秦始皇杀了樊于期三族后,这是樊于期唯一有机会报仇的事,也可能为了大义而自杀。

至于真的是为公还是为私、还是不得不自杀,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3

樊於期为何自刎献首级?

樊於期,原秦将,伐赵时败于李牧,畏罪叛逃燕国,投奔燕太子丹。

秦灭赵,兵锋至燕国南部。太子丹为报国仇私恨,欲遣荆轲刺秦王。荆轲献策必备两物方可接近秦王以便行刺,第一便是樊於期首级。

樊於期叛逃后,家人在秦国处境如何?他从荆轲口中得知:秦王对他恨之入骨,以“金千斤,邑万户”的赏金欲取其人头,又将他父母及宗族斩尽杀绝。

樊於期为求活命的一己之私,累及家人被灭族,早已万死不足赎其罪。又寄人篱下,燕国又自身难保危在旦夕,欲借燕兵报仇无异痴人说梦。所以,他早已心如死灰,万念俱灰。

而荆轲的一番不切实际的忽悠,却如同海中漂来的稻草给了樊於期希望:既然自己无力复仇,且活着如行尸走肉,那就豪赌一把:赢了,为家族雪恨;输了,正好早赴阴曹与父母团聚。再不济,也能博取壮士名声,早日结束时时受良心谴责的日子。

所以,樊於期毫不惜命,果断自刎。

4

题主好!《荆轲刺秦王》是燕太子在保燕无望的情况下走的一步险棋,按燕太子的设想,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一搏。面对秦国的强大实力和咄咄逼人的野心,六国丢盔弃甲,各自不保。太子丹清醒地看到了自己国家的命运,他努力寻求能够挽救燕国的办法。他认识到秦国和六国的实力对比过于悬殊,而且六国己经被秦国的强大吓破了胆,都战战兢兢,力求自保。无人提出联横抗秦的办法,而唯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釜底抽薪一一刺杀秦王,若能成功,或许事情有所转机。于是由侠土荆轲和壮土秦舞阳组成的二人刺杀小组,挟督(今河北高碑店一带)亢地图和樊於期人头,易水诀别后,踏上了去秦国刺杀秦王的悲壮路程。那么,樊於期何许人也?为何甘愿献出自己的人头?难道就不怕死吗?

荆轲刺秦王

樊於期(?一前227年),秦军将领,因伐赵作战不利,败在赵国名将李牧手下,怕被问罪潜逃到燕国。被燕太子丹收留,封为将军。秦王政二十年(前227年),秦灭赵后伐燕,燕太子考虑再三,决定派荆轲刺杀秦王赢政。荆轲对太子丹说:"没有礼物是接近不了秦王的,听说樊将军被秦夷三族(父族、母族、妻族),悬赏千金(古人以铜为金)购其头,若有督亢地图和樊将军首级,大事可成了”。太子丹不忍心加害樊於期,荆轲私下找到樊於期:"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同假字,殁)!今闻购将军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於期太息(长叹)流涕曰“计将安出?“荆卿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秦王必喜而见臣,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椹(用刀刺入)其胸,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指燕太子在秦做人质被羞辱之事)“。樊於期曰"此臣日夜切齿腐心也!"遂自刎。这段话写的十分精彩,出自司马光之手,记录在《资治通鉴.荆轲刺秦王》里面。

樊於期

后面的事樊将军当然不晓得了,照当时的情况,他也没得选择:一,荆轲言辞恳切,句句直击樊将军痛处,这是“捏住鼻子让你张嘴"的做法,自己不动手献头,必为世人耻笑,落下胆怯无义之恶名。与其被人借用,不如主动献出,一可报夷族之恨;二则报太子知遇之恩;三为国家出力,功在社稷;四不给荆轲难堪,情谊为重。这是变被动为主动,鱼和熊掌的问题,舍生而取义焉。二,秦人兵锋城下,气焰甚高,国破是早晚事情。太子也无计可施,才出此下策,况自已寄人篱下,故土难回,家仇难报,又是垂暮之年,与其抱憾离终身,不如成人之美,这是他“太息”的原因,由此看出,他"自刎"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三,有感于荆轲丹心俠义,他也深知,刺杀秦王有多凶险,秦乃虎狼之心,此去凶多吉少。荆轲不顾个人安危,替太子黎民百姓着想,愿孤身前社与秦王一搏,此种俠肝义胆,正是效法之楷模,区区头颅,何足道哉!想到这些心里释然,生死也就无所谓了。当然,这是根据当时的情况,对樊於期的心态进行分析,至于是否合情合理,每个人都有自已的看法,太史公曰"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樊於期之死,为荆轲刺秦王添写了悲壮的一页,也让后世之人懂得生命的价值取向!

燕太子丹

(图片来自网络,不便自当删除)

5

谁人不怕死呢?如果不怕死,樊於期兵败李牧的时候就可以径直回国了,但他逃去了燕国,因为他深知,按照秦王的性格,回国必死,但是荆轲行刺的时候他爽快的答应了献上头颅,这里略作几点分析。

没了宗族家人,了无牵挂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氏族、家族为单位,集结成一股势力、一个群体,继而发展壮大,成为一方诸侯,甚至建国,有的哥哥做老大,叔叔、弟弟什么的做辅佐,同族宗亲,既是左臂右膀,又是家族力量的体现,而肥之战,樊於期大败于赵国,害怕被处死,头脑一热,就逃去了燕国,而秦王大怒,迁怒于他的宗族家人,将其全部杀害,樊於期一下子从一个大将军变成了市井庶民,甚至成为天下所不容之人,依秦国国力,谁敢收留?又是孤家寡人,又是败军之将,又失去了宗族家人,失去东山再起的机会,其心已死,了无牵挂,此时谈何害怕?

报答收留之恩。

兵败逃亡,穷途末路的樊於期在燕国被太子丹收留,太子丹拒绝了下属劝说将樊於期送去匈奴的建议,选择收留樊於期,这里面或许也有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备受屈辱,感觉和樊於期惺惺相惜、同病相怜的原因,但是,面对强国压力,收留敌国大将,这在当时已是大恩,知恩图报是当时天下共识,因此,果断自杀。

儒家学说的影响。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樊於期生存的时代,已是孔老爷子之后的200多年,儒家学说已经对当时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孔孟之道在于什么?是仁义礼智信勇忠孝节义,对于死不死,怎么死不重要,而是以什么名义死,这些是生命的终极意义,我们可以看到不食周粟而饿死在首阳山的伯夷、叔齐,可以看到割肉奉君尽丹心的介子推,还有为保太子丹秘密而果断自刎的田丹,很多古人的故事放在现在我们可能无法理解,但却可以从中窥探一二个人的价值观念。反过来看樊於期,没了宗族家人,没了名声,没了曾经的一切,他对秦王有刻骨铭心的恨,对太子丹有收留的感激,对自己来说,若是再逃,必被后世所耻笑,而慷慨赴死,若行刺成功,必被后人所铭记,若行刺不成,自己为家人为恩人而做最终一搏,已经是为自己正名,让自己的死有了意义。

所以说,樊於期先是怕死,然后又不怕,是因为自己环境和心境发生了变化,而荆轲刺秦王失败,更为樊於期的故事增添了一抹悲壮色彩。

若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启发,请动动手点个关注,谢谢。

6

恩义的力量有多么强大,是否足以让人将生死置之度外。

读历史常常会有疑问,是否古代人更能够将生死置之度外。

古代人动不动就拔剑自刎,以死谢罪,难道他们就真的比现代人更加不怕死吗?

二桃杀三士、范式之魂等故事名传千古,展现了了古人的忠孝节义。

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此类故事更是屡见不鲜,可将当时的人对于尊严和荣誉以及道义的重视超过了对生命的重视。

古时的人以尊严和荣誉以及道义为生存于世的支柱,一旦缺失了这些也就无脸再苟活于世了。

荆轲刺秦王室为了报答燕太子丹的恩义,樊於期先出头颅也是为了恩义,恩义的力量竟如此强大,让人视死如归。


先讲讲二桃杀三士的故事:

东周时齐国有三位著名的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
他们自恃武艺高,功劳大,他们非常骄横,不把别的官员放在眼里,甚至对晏子也不够尊敬。
晏子是看在眼里,忧在心里,决心除掉这三人。
晏子让齐景公宣来三位猛将,说要赏赐他们。
晏子用两个桃子赏赐三人,以引起三人争斗。
公孙接和田开疆先后讲述了自己的功绩而取得两个个桃子。
古冶子不服气也讲述了自己的功绩,让两人羞愧无比,于是取得桃子的两人拔剑自刎。
古冶子大惊,痛悔自己不仁不义,于是也自刎而死。

可见那时的人对于尊严和荣誉有多么重视,动辄以生命来维护。

再有便是范式之魂的故事:

东汉时一个叫张劭的秀才在上京赶考途中救了一个叫范式的商人一命。
两人结为兄弟约定第二年重阳再见。
然而范式在经商的繁忙中在重阳之约的的当日才想起。
他知道自己不可能赶到赴约了,又听闻鬼魂可日行千里,于是便拔刀自刎以求灵魂赴约。

这便是古人对恩义的重视,以生命来守护。


古代人是讲究贵族精神的,对于恩义无比重视。

樊於期为了恩情和天下大义竟牺牲性命献出头颅,其精神无比可贵。

想来任何时代都有人对尊严、荣誉和恩义无比重视,只是古人将这一切都记录了下来,传之后世。

这是古人信仰的价值观,于是他们将践行此类价值观的人极为推崇。

现代也有人为了理想和恩义奋不顾身,只是因为现代人对于生命更加看重。

现代人对于报答恩义的方式和古人不同,不会动辄以牺牲性命为代价。

人们对于恩义的重视从来都没有缺失过,只是不像古人那么极端而已。

7

荆轲刺秦王,樊於期主动献出自己的头颅,他就一点儿不怕死吗?

怕死!但是,当一个人仇恨大于死亡的时候,死就是个小kiss!

不过怎么说呢,樊於期的仇恨跟他的幼稚有关,他和秦始皇之间的过节全是他主动拉的仇恨。

一、樊於期的幼稚

战国时期,山东五国频频合纵攻打秦国,秦国很生气,最后一次就开始反攻山东五国,长安君成嬌和樊於期也被派出一起参战,但是失败了,成嬌很担忧。

当时有传言,说是秦王嬴政是吕不韦的私生子,樊於期呢,听说了这个小道消息后,深信不疑,就对成嬌说:“当今的秦王并不是先王的亲骨肉,只有长安君您才是先王的嫡亲的儿子,现在派您出来打仗,就是想借机除掉长安君您啊。”

长安君成嬌是嬴政的弟弟,当时只有17岁,也没有辨别能力,听了樊於期的话,热血沸腾,然后由樊於期起草了檄文,成嬌发动叛乱,投降于赵,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成嬌叛乱”

“成嬌叛乱”全因樊於期挑拨引起,樊於期是不是其心可诛呢?

当时老百姓对吕不韦和嬴政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传闻而已,但是看到檄文,就基本相信了,对当时的朝政就有些抵抗排斥。而秦王嬴政也看到了,气得暴跳如雷,这能理解,这事搁谁头上谁不生气?

话说回来,秦王嬴政到底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简直开国际玩笑,如果是吕不韦的儿子,秦庄襄王能把王位传给嬴政吗?秦庄襄王的脑子又没有秀逗。

而这时的樊於期呢,因为檄文是以成嬌的名义写的,和他没有什么事,秦王就派他去攻打赵国,结果兵败,樊於期不敢回秦国,就投降了燕,秦王一怒之下就杀了樊於期的宗族和全家。

二、荆轲刺秦是幼稚之举

这时候的秦王嬴政对成嬌和樊於期恨之入骨,所以立马派王翦率兵攻打赵国,直擒赵王,接着兵锋直指燕国。

燕太子丹着急了,辗转找到荆轲,准备刺杀秦王,说起来,“荆轲刺秦”的故事虽然在历史上名声不衰,但是现在看来,简直就是一着臭棋,成功率为百分之0.1吧。

如果这百分之0.1成功了,会不会改变燕国的命运呢?两个字:不会。

当时的国际形势很明显,秦已经非常强大,而且王翦的部队也已经到了燕国南边的国界,如果刺杀成功,更加深了秦国对燕国的仇恨,王翦的部队也会立马夺取燕国。

所以荆轲刺秦只是报私仇而已。

为什么说是私仇呢?因为燕太子丹曾经在赵国时和嬴政是少年时的玩伴,但是后来燕太子丹又到了秦国当质子,当时已是秦王的嬴政对太子丹并不友好,于是太子丹逃回了燕国,和嬴政直接翻脸。

所以私人恩怨加上国耻,燕太子丹就只想着刺秦这一条路。

这边樊於期呢,一直就对嬴政的身份有成见,再加上嬴政杀了他宗族全家,于是骨子里对嬴政的愤恨已经到了极点,这种仇恨已经大于了他对死亡的惧怕。所以一听说要去刺秦,毫不犹豫就献出了自己的头颅。

最后结论:

结果大家都看到了了,刺秦这个死间计划以失败告终,参加刺秦的每个人都成了刀下鬼,一段历史公案随风而散。

8

从史书上记载来看,荆轲出发之前的准备阶段是避开太子丹私下会见樊於期的,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诉樊将军自己行刺的全部行动计划,不但可以杀掉秦王已解决秦国陈兵燕国边境的外患,而且还可以替樊将军报了抄家灭门的家仇,这样国恨家仇彻底解决一劳永逸。但是他对于怎样取得秦王的信任巧妙地向将军征求意见,将军被他完美的行动计划而打动,最后以死相托死而无憾,果断自杀。尽管太子丹随后知道此事也无可奈何。例如他讲“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金,邑万家将奈何?”先用用言语挑起樊将军的对秦王的深仇大恨无法报仇的自恨,听荆轲说完樊於期又立即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随即询问“”为之奈何”也就是我该怎么办才好呢?荆轲立即提出他的条件和行动计划,“”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燕国见凌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听了荆轲一席话樊於期脱下衣服露出肩膀,用一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手腕,下定决心说:“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也就是说这正是我日思夜想咬牙切齿要做的事,今天才得到指教。最后义无反顾就自杀了。每每想起这篇文章都会被古人侠肝义胆义薄云天的气概所折服。说的多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9

我是天晴爱睡觉,我来回答:

可以肯定的说,樊於期不怕死,他本来是 秦军的将领,怕死的人能上战场吗?

他对死亡的期待,对家人的怀念,对秦王的仇恨 ,让他毅然决然献出了生命。

10

樊於期肯定怕死,不然也不至于逃到燕国躲命。但听了太子丹与荆轲这两个不靠谱的忽悠,认为自己身死可为全家报仇,另外,身在燕国,受人所制,不愿意死又能如何?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