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战争胜负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任何一国都不可能用一种厉害的战法所向披糜,横扫一切。

首先,欧洲大国除英吉利海峡对面的英国外,欧洲大陆上的大国也就剩苏联和德国法国意大利了。

德国和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合伙瓜分了波兰,就等于德国的东面成为了稳固的后方,希特勒德国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举全国之力,向西一战。

笫二,欧洲力量对比的天秤偏向了德国。

德国和苏联结盟瓜分了波兰,在大战暴发前德国便吞并了捷克斯络伐克和奥地利;意大利、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加入了法西斯阵营;这样就等于是比利时、荷兰、法国和英国远征军要对付的是一倍以上的法西斯联军。

三,军事思想落后,法国英国的军事指导思想还停留在一战的堑壕战时代,所以法国也将全部赌注压在了马其诺防线之上,剩余的一点机动兵力全部放到了荷兰和比利时。

当德军绕过马其诺防线,穿越阿登森林突然出现在英法联军背后,而意大利军队也从南部攻入法国时,留给英法联军的选择也只能是全线溃退,这也就显得古德里安的闪电战有多厉害了。

最佳贡献者
2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然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二战爆发之后,德国军队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凭借着闪电战在整个西欧横行无阻。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第二陆军强国的波兰在闪电战面前都显得不堪一击。波兰和法国都只抵抗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便被闪电战击败!

从1939年9月1日到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期间只有短短9个月时间。德国利用9个月时间几乎占领了整个西欧,取得了空前的战果。

为什么德国的闪电战能够横扫整个西欧呢?

对于当时的欧洲各国来说,闪电战是一种全新的战法,也是一种全新的战术思想。

德国利用飞机、坦克的速度优势,奇袭欧洲各国。当时西欧各国的战术思想大多还停留在一战的水平。当时法国还迷信于战争工事和阵地战,修建了马奇诺防线;波兰甚至还迷信骑兵战术的威力,建立了一支庞大的骑兵部队。战术思想落后的西欧各国,自然难以适应。

德国依靠这个战术,打了西欧各国一个措手不及。当西欧各国反应过来之时,已经被德国击垮了,成为德国的手下败将。一个全新的战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年蒙古骑兵,也就是因为一个战术革新,西征之时得以畅行无阻。

闪电战需要配合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也需要先进的武器做为支撑,尤其需要飞机和坦克。

闪电战利用飞机、坦克以及机械化部队的速度和火力优势,采用突袭的方式快速击溃敌人。德国发动战争之时,武器现对于西欧各国来说比较先进。德国的BF系统战斗机在当时首屈一指,德国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都是当时非常先进的坦克。德国除了先进的飞机、坦克这样的重型武器之外,单兵武器也非常先进。比如德国MP-40冲锋枪堪称当时最先进的冲锋枪。

先进的武器成为德军手中的大杀器,也是德军得以横扫欧洲的重要因素。相比较于德军的先进武器,波兰、法国的武器则相对比较落后。当德国的坦克冲入波兰军队之时,波兰却用战马与之对抗。法国的飞机、坦克、单兵步枪等武器还停留在一战时期的水平。

德国军队复仇心切!

希特勒还没有成为德国元首的时候,就已经决定复仇。希特勒上台之后,更是将国民经济军事化。德国实际上已经践行“要大炮不要黄油”的经济方针,为战争做准备。德国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战争所需要的资源,而且决定通过干涉西班牙内战锻炼本国士兵,实验新式武器。二战爆发之前德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战争准确。

一战之后德国人痛恨《凡尔赛和约》,将其视为洪水猛兽。德国国内弥漫着强烈的复仇情绪。希特勒上台便是借助了这股复仇情绪。希特勒能够发动二战,也利用了这股复仇情绪。希特勒进行了长时间的战争准备,又利用了德国民众的急于复仇的情绪。正在势头上的德军自然多了几分战斗力。

英法等国的情况却正好和德国相反,一战过后英国、法国国内弥漫着严重的反战、厌战情绪。

英国和法国面对德国的步步紧逼不是积极应对,而是采用绥靖政策,企图将德国这股祸水引到苏联那里。为了满足德国的侵略胃口,英法两国牺牲了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

英国和法国的“绥靖政策”没有“感动”德国,反而养肥了德国,寒了盟友的心。比如德国得到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兵工厂和精锐士兵,养肥了自己,有了发动战争的资本。英法的所作所为成功地疏远了苏联,也使得其他盟友不信任英法两国。法国建立的所谓安全体系已经名存实亡。

所以当德国大军突然发动进攻的时候,西欧各国一是没有多少准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二是没有西欧各国基本上各自为战。比如德国闪击波兰的时候,英法两队却是对德国宣而不战,出现了“静坐战”。当德国人消灭了其他国家之后,就只剩下英国和法国。英国的陆军力量不足,法国又难以自保,很快败下阵来。

欧洲大陆地势比较平坦,有利于机械化部队行动。

欧洲险要的山脉相对来说比较少,平原较多。平坦的地形非常有利于德国坦克、战车等机械化部队展开。德国的先进坦克、战车等可以在整个西欧纵横驰骋,可以发挥最大的功效。德国机械化部队经过一些山区的时候,也会利用伞兵等兵种率先清楚障碍。

欧洲西部的总体面积并不大,当时还分布着不少国家。

西欧各国中除了英国和法国,其他国家的实力都比较弱小。波兰虽然陆军人数比较多,但是武器过于落后。丹麦、荷兰、比利时、挪威、卢森堡的力量都过于弱小,根本不是德国的对手。法国实力强大,但是武器装备落后,国家没有斗志。英国的实力也非常强大,但是陆军力量过于薄弱。

西欧各国的整体实力相当较弱,也为德国闪电战的推行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使得德国的闪电战发挥了最大功效。

德国依靠闪电战在二战初期占据了一定优势,也获得了不错的战果。苏德战争爆发之后,德国依靠闪电战也取得了一些的战果。德国发动的战争,毕竟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最终也免不了失败的命运。德军兵败莫斯科之后,也基本上标志着闪电战破产。

3

二战时期,德军率先攻克的是波兰,波兰也算是当时欧洲的军政强国,国土面积有38万余万平方公里,人口有3500万,两个重要指标皆位居欧洲第六,仅次于苏联、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五国。仅从领土和人口两大指标来看,波兰也算是欧洲大国了,但是非常不幸,波兰是被德国和苏联欧洲排名最前的两强联手夹击做掉了。如果不是德国和苏联两强联手攻打波兰,单单是德国攻打波兰,从1939年9月1日开始发动攻势,波兰战役绝对不会在次月6月就结束了。毕竟波兰拥有常备军力150万,以及2200辆坦克和2100架战机,军事实力远超战前的美国,机械化程度也高于当时的日本,包括拥有一支颇为强悍的骑兵部队。当时,波兰的军事力量还是非常强大的,以至于战前波兰陆军元帅爱德华·雷兹·斯米格维对外放出狠话:波兰可以在三日之内灭亡德国。波兰被灭掉以后,德国在欧洲的威望可谓如日中天,此后,除了对法国的进攻,由于遭遇了英法两强联手的顽强抵抗,战时耗费时间稍长以外;对其他比如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的侵占,在空中战轰机掩护下强大的德军装甲集群,几乎都未遇到像模像样的抵抗。原因就是欧洲那些国家除了波兰、法国以外,真的军队非常弱小,国土面积不大,人口也不多,且这些国家基本上都地处欧洲平原,可谓一马平川,非常适合德军以坦克、自行火炮和装甲输送车打头阵的机械化部队的平行推进,随即摩托化部队快速穿插扩大战果,骡马化部队大面积跟进巩固所占领的国家。因此,德军的闪电战对付这些国家,可谓摧枯拉朽、攻城拔寨、无坚不摧,不是军事占领,干脆就是举白旗投降,彻底放弃抵抗,至少民众的生命有了保障。但德军的闪电战,到了面积高达2200余万平方公里,人口1亿有余的苏联,就不适用了,原因是广袤的国土,为苏军提供了宽阔的战略纵深,依托庞大的国土梯次布置防御阵地,以便阻滞德军机械化部队的进攻。德军的战线拉了太长,导致后勤供应跟不上,坦克、军卡等开到一半,就得停下来等待后勤上来补充燃料,苏联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了,东西高达10000余公里,南北也有4000余公里,德军有一半是被拖死的。

4

德国以有心算无心,战争准备更加充分

1933 至 1939 年间, 德国的军费总开支共计 900 亿马克 ,占同期国家支出总额的6成以上。疯狂扩军备战中 ,消耗掉了全部资金 ,黄金外汇极其短缺 ,国家债务超过 600 亿马克。

德国凭借一波疯狂扩军备战,使军事实力暂时超过了其他强国。

到 1938 年, 德国的钢铁产量已超过了英法两国的总和 ,铝的产量为英法两国总和的2倍多,军火生产的总产量可能比英法两国合起来的产量最少超过1倍 。

西欧面积狭小

西欧大都是一些中小型国家,国土面积就巴掌大块地方。德国的坦克几个突击就能将其打个对穿。

从1939年9月到1940年6月这九个月间,德军迅速击败了波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法国等国,一时间德国军队,以及“闪电战”声名鹊起、名声大噪。

而对上当时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苏联,面对这样一个横跨欧亚的庞大国度,德国的闪电战就不那么好使了。“闪电战”一道闪电劈下去,将将才能劈到莫斯科,就已经成了强弩之末,而苏联则还有巨大的战略纵深存在,可以和德国继续打下去。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德国进攻西欧时,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全力以赴

德国地处中欧,欧洲十字路口, 西面是美、英 、法等帝国主义国家;东面则是社会主义的苏联。在具有联盟性的世界大战中, 它的最大弱点是可能在两线面对强 敌的共同夹击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两线作战就是德国失败的主要因素之一。

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签订的一份秘密协议。苏方代表为莫洛托夫,德方代表为里宾特洛甫,该条约划分了苏德双方在东欧地区的势力范围。

这个条约,使德国暂时安定了东线,不必陷入两线作战的危机中。这使得德国进攻西欧时,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全力以赴。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5

两次世界大战,西欧都是主战场,德国在这里和英法打的非常激烈,波澜壮阔。西线战争名气很大,影响也很大,以至于很多人都忽略了一点:西欧是个小战场。

德国的西边,西欧只有法国和西班牙两个大国,而西班牙又是他的盟友。所谓的西欧,其实也只是一个法国。剩下的比利时、卢森堡、荷兰都是非常小的国家,城市级别。而法国的本土面积只有55万平方公里,小于青海省,在中国的省里面只能排第5。德国在二战爆发前的领土面积只有30多万平方公里,小于云南省,在中国的省里只能排第9。

当年的英法德是世界先进国家,经济、工业、军事实力非常强,但就土地面积而言,西欧的世界大战其实只是省级规模的会战。跨过法德边境就到了法国首都巴黎,很近。而且在战争中,也不用占领法国全省,只要打下他的首都,他就投降了。然后再打到敦刻尔克,英国远征军就跑了。所以决定西线胜负的地盘只有半个省。

三两场战役,打下一个首都、半个省,西线的胜负就决出来了。打下来法国首都,占领半个法国,剩下的半个法国投降。顺路占了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然后西班牙战友出来迎接,所谓的西欧其实就这么大。

冷战时期苏联号称半个月占领欧洲也是一个道理。

当年苏联占领了半个德国,它想占领欧洲也只需要打下来另一半的德国和半个法国,加一起是一个省。打下西德,跨过边境继续进攻巴黎,打下巴黎,法国再投降,然后苏军再向敦刻尔克进发,把美军英军赶下海,剩下的地区也就跟着投降了。

德国横扫西欧,苏联占领欧洲,听着很玄乎,其实就是半个省到一个省的战争。所以当年苏联也没有吹牛,他完全有那个实力,用500万装甲洪流迅速推平1个省......

从边境到巴黎,300公里,德军打到敦刻尔克也不过500-600公里。而德军在半路,没到巴黎、没到敦刻尔克的时候,法国就决定投降了。所谓的西欧战场,起关键作用的,只不过是现在你在高速上开2-3个小时车的那么大一块地区。半个省的战争都有点夸大了。

法国是先进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错,有着发达的公路、铁路。然后德军又是开着坦克、装甲车、摩托车来的。他这个环境非常的适合打闪电战,而闪电战压根也就是德国为法国量身定制的。

德国的机械化部队穿过了山区,攻克了色当防线,直接就上法国的公路了,然后在公路上一通狂飙,再加上咱们上面说的,这片战场本来就不大,所以德军很快就绕到法军主力的背后,逼近首都,法国一下子就崩盘了。

德军的闪电战就跟咏春一样,在狭小的空间里,小拳头贼快,非常管用。

德军迅速横扫西欧的原因也就是他在东线战败的原因。

东线战场纵深太长,长出10几倍。他的咏春短拳就不行了。西线是省级战役,东线才是国级的战争。苏联和法国比还是落后,道路建设非常差。德军的机械化部队只能在泥浆里艰难前行,根本不能像在法国那样,在公路上快速开进。

1940年5月10日德国进攻法国,到占领巴黎,用了1个月零5天。而德军打到莫斯科城下用了4个半月。如果德军也能像打法国那样,1个月打到莫斯科,那也就轻松打下来了。最后,德军离打下莫斯科也只差一点,如果他能用3个月的时间打到莫斯科,依旧能实现占领。问题是他用了4个半月才来到。而这4个半月就是苏联人准备防御的时间。

德军用了4个半月才打到莫斯科,主要原因就是路太远,道太差。还去基辅绕了个圈......

一战时期的法军打的还是很不错的。他们奉行的政策是:对攻。以进攻对抗德军的进攻。拿人往里填,就是不断向德军反击。最终挡住了德军。他们为什么采取这样的战术呢?因为输不起。地盘太小,没有战略纵深,输一场战役就是亡国。没有撤退可言。

二战也不能单纯的讲法国太菜,因为他还是受先天制约。边境上一个色当没堵住德军,就完了。他国家没有回旋的余地。而苏联国土面积大,输10次、20次他都能缓过来。法国和德国是在电梯里打,一招就死。德国和苏联是在操场上打,苏联在地上滚了20分钟,把德国遛没劲了。


区分德国的闪电战和苏联的大纵深作战很容易:

大纵深是长拳。

闪电战是短打。

特点完全不同。

6

欧洲总共也没几个国家,也就法国算是个大国。对于德国来说,英国是个不好惹的,法国也不好啃,其他国家根本就不碍事。结果就是,德国在灭了法国的同时,灭掉了跟着法国的几个西欧小国,只要解决了法国,其他的根本就没啥关系。

下面这张图呢,青色部分其实就是西欧国家,里面有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要打法国,就必须打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这些都是必须打的国家,属于是必经之路。荷兰比利时,是德军佯攻的地点,卢森堡境内的阿登山脉,是德军的刀子捅过来的方向。

范围如果再划大点,把北欧国家也算进去呢,其实就是挪威和丹麦了。挪威战役,德国是打了一个多月,但是规模也不大,就十万人对九万人。而丹麦直接投降了,在和对法国的规模比起来,就像是做游戏。

德国的重点是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充其量全是顺带着灭了的。荷兰军备有啥?39辆小坦克。比利时呢?10辆坦克,200辆T13坦克歼击车,42个T15装甲车。这些东西,在德国眼里,就是炮灰级别的。轴心国2400多辆坦克,5600多架飞机,335万大军,荷兰比利时这点东西够干嘛的?

也就是说,德国西进的时候,主要对手是法国,其他国家都是打酱油的。只要解决了法国,其他国家不值一提。

下面简单说说法国战役,法国为啥一战即溃。

法国战役前,法国人的计划是。通过马奇诺防线将德国人阻隔开,马奇诺防线非常坚固,德国人不可能正面强攻。而德国想绕开马奇诺防线,就要从荷兰比利时入手。法国人考察过阿登山脉,认为德国装甲兵无法逾越,那么法军主力如果在荷兰比利时和德国决战,打一场消耗战,那么胜算非常大。

但是事与愿违,比利时为了避免战火在自家来打,立马宣布自己中立,拒绝了法军入境的请求。原本完整的法比防线,就剩下了马奇诺防线这半条。但是法军依旧做了准备在比利时和德军决战的准备,英法主力依旧屯兵于法国北部,准备随时越过法比边境去支援比利时。

战争开始以后,德国B集团军进攻马奇诺防线,这都是在法国人预想之中的,德国C集团军进攻荷兰比利时,这也是在法国人预想中的,只不过和法国人想的不太一样,法国人认为这是德国的主攻,但是实际上这还是佯攻。而真正的杀手锏是A集团军,从阿登山脉穿过,这就直接导致法国的战败了。

这会儿法国就比较难办了,这会儿英法主力已经在荷兰比利时和C集团军缠斗了,马奇诺防线的法军又是背对着德军,法国内部非常空虚,也就是法国最薄弱的位置暴露在了德军面前。

这会儿法国的处境非常危险,前线的法军可能会被德军抄了后路,巴黎的防御非常薄弱,法国腹地的守军准备不足,打不过德军。

这会儿法国基本已经崩溃了,德国人打过了色当,这是英法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的。就这样,德国人一路赶鸭子一样把英法军队赶到了英吉利海峡。等德国人回头杀向巴黎的时候,巴黎干脆就直接不设防了。

那么,巴黎失守了,法国还剩啥了?其他军队也就等着被德军分割消灭了。那么法国没了,西欧还有国家了么?就剩下英国了,隔着一个海,德国人打不过去。

7

各国军界都没见识过机械化空地协同突击的威力,所以就OVER了。

西班牙内战期间已经有了装甲作战,但是由于西班牙共和军的素质低劣,作战中装甲部队和步兵之间脱节严重,基本谈不上像样的协同。加之交战地区的地形崎岖,也不很适合机械化作战。经常造成坦克部队猪突然后被叛军的反坦克火炮挨个点名敲掉的惨剧。因此,搞得英法苏这些国家对坦克作战看好的一帮人灰头土脸。

而二战前德军的机械化部队也不是没有亮过相,比如并吞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的行动中都出过镜。但是那时候初学乍练,以洋相居多,诸如机械化开进过程中翻车趴窝的事出了不少,自然被英法的媒体大肆报道,借机贬得猫狗不如也是人之常情。反映到各国军界,盘踞高位的老脑筋们自然有理由更加鄙视机械化战争为乌托邦之流的空想加扯淡。而富勒、戴高乐之类有眼光的军人则被边缘化遭到贬斥打压。这样就没什么人系统研究过机械化战争下的防御之道了。

波兰战役爆发前,波军指挥层判断双方的头几天还会是骑兵等前卫部队的交锋,主力投入战场是后几天甚至一周之后的事。波兰军队主力为便于投入战场就要布置得比较靠前。加之波兰人也不知道对于机械化突击需要在大纵深组织多道防线,还是基本按照单梯队布置各集团军,缺乏纵深。战役爆发后,防线很快就被德军装甲部队打穿,后方一片空虚任人宰割。9月1日开战,9月3日古德里安的19装甲军就穿过布尔达河到达维斯瓦河了。

法国战役的时候,德军已经总结了波兰战役的经验教训,其机械化快速进攻和空地协同的水平已经登堂入室了。5月10日开战,古德里安的19装甲军2天穿越110公里的阿登山区,一晚上就拿下色当要塞,5月13日在施图卡轰炸机配合下德军装甲部队强渡马斯河,法国西北门户洞开。法军的装1、装2两个装甲师也稀里糊涂就给德国人消灭。然后德军一路杀向大西洋,把英国远征军与法军主力分开,实际上在德军进攻路径上英法已经没有能力阻止德军机械化部队的推进了:从战术上看英法军队缺乏配合,好不容易在阿拉斯对德军侧翼以机械化部队打出一个反击,法国人却心怀鬼胎,想牺牲英方保全自己,最后被德军各个击破。法军也就在里尔城的防御还有点样子,为敦刻尔克争取了不少时间,但也只是勉强能算战役级别的而且也太晚了。等敦刻尔克撤完了,到“魏刚防线”的时候已经彻底回天乏力,等6月10日防线被突破,末日就到了。

总之,由于当时除了德国之外,没有哪个国家系统研究过机械化进攻作战,更没有德国人从实战中汲取的经验教训,被德军闪电战打垮了一点也不奇怪。

8

在第2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国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击败了其他国家。一场战争的胜利因素有很多,而失败因素也是有很多。希特勒为什么能够把一个弱小的德国带起来,成为世界上第一强大的军事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德国积极研究新型战术,当时就是靠这闪电在迅速打败了欧洲其他国家,一时间被欧美等国家十分害怕。

欧洲小国众多根本没有能够和德国抗衡的国家

欧洲地区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当时从中世纪以后欧洲就分裂成众多国家,但这些国家都十分狭小,没有一个大国家。整个欧洲的情况就是说以英国,德国,法国为首的三个大国家,他们主导着欧洲的国家次序,而其他小国家则是跟在他们后面。

英国的地理位置的事在英吉利海峡以北,他是在海洋之中很难把自己的手伸到欧洲大陆上面,整个欧洲大陆就是德国和法国统治者,而德国和法国他们两个在过去从来虽然是亲戚国家,但从中世纪以后逐渐疏远两个国家成为了死敌。

就说从14世纪开始德国和法国就爆发了百年大战,在这100多年的时间里平均两到三年就爆发一十战争,两个国家有胜有负,但是都死掉了,很多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国失败了,被法国割让的萨罗以北的许多土地,而德国人也是十分的不甘心,一直想着要报仇。

英国等老牌帝国主义纵容德国吞并其他国家

为什么会这样说的?因为当时德国人的复仇情绪十分高昂,英国觉得他自己也惹不起德国儿,英国当时处在一个经济危机的爆发期间,英国只是忙着镇压自己国内的事情。根本没有精力去管欧洲大陆的其他国家事情。

德国的闪电站就是抓住了一个这样的机会,他通过出其不意的方式迅速派几十万大军去攻打另外一个国家,而这些国家往往都反应不及时,这样就很容易被德国所消灭。国人觉得这些都是小打小闹,反正到时候等自己腾出手来就会收拾德国,这样的话使得德国迅速吞并了西欧许多国家。

但是法国人是一个例外,法国人他们的失败完全是因为自己做事自己太自大了,认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战胜的德国不可一世,而德国在这短短的十年时间你根本没有恢复元气,不可能是法国的对手,但结果却出人意外,德国人的闪电战让世人震惊甚至消灭掉了法国仅仅只有几个月的时间。

闪电站对于后世是一种全新的影响,它改变了人们对就是决战睁着方式的理解,认为闪电站是以迅速梦洁而著称,过去的那种阵地战已经不再受到人们的欢迎,阵地战会使很多人而闪电站只能把伤害减笑到最少,这是后世军军事学家研究闪电站的主要目的而发明这一战术的。德国虽然说在战争中犯下了滔天大祸,但他对战争的进步却也是不可磨灭的。

9

各位亲爱的读者,我是历史直通车

第一 导语

谈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在为那些死者感到悲伤的同时,那些二战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军事理论和军事战役尤其让我们折服!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德国二战时期的著名军事将领,被称为“帝国雄鹰”。他是德国著名“闪电战”的创始人,他的战术创下了44天就征服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并使当时的“日不落帝国”英国退守本岛。

他的“闪电战”到底是什么原因具有如此强大的破坏力,可以横扫西欧诸国呢?为了了解这个原因,我们必须得了解“闪电战”的作战理论和当时的具体情况才能解开谜底!

第二 “闪电战”的作战理论

根据战争力学理论,军队的战斗力大小取决于机动力,冲击力和兵力,著名的“闪电战”就是根据这个理论而进行制定的。

①“闪电战”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要如闪电一般快速且要将所有的力量集中在一个点上,像一把利剑一样直接插入敌人的心脏,让敌人无法喘息;

②“闪电战”需要坦克,飞机和机械化步兵的配合。在战争开始之前,飞机先轰炸对方的机场和其他重要的军事设施,例如指挥部,弹药库和医院等等,以夺取绝对的制空权,接着坦克以其装甲,火力和机动性三个方面结合于一身的特点,如一把利剑一般直接插进敌人的心脏,最后是机械化步兵紧跟协助作战;

“闪电战”需要一个十分强劲的后勤部为其不间断地补充,只有这样“闪电战”才能发挥出最强大的力量,否则将会给敌人喘息的时间以重整军队进行阻击。

第二 德军的情况

当时德军在1939年9月1日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在武器装备和军队人数方面都是没有占据一个绝对的优势的。德军具有优势的方面在于他们事先进行了周密的部署且英法两国各怀心机,没有正视德国的威胁。当然,笔者认为最为重要的还是军事理论方面,德国在二战前期的战役运用了与以往不同的军事理论,没有在复制一战时期的老路。这让英法两国十分苦恼,因为自己以为对手是很“纯洁”且会按自己所认知的招数出手,结果对手却是不按套路出牌,所以造成英法两国在战争初期节节败退,法国这个所谓的“欧洲霸主”且拥有欧洲最强陆军称号的国家却在短短的时间之内被攻克!

第三 西欧各国的情况

①西欧各国中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声称保持中立且德国当时也表示尊重他们,但是他们太过于相信希特勒的谎言了,导致自己的国家被攻克,并且当时的统治者也是非常没有骨气的,荷兰女王在即将逃亡时对荷军总司令温克尔将军叮嘱道,要他“在认为适当的时机即宣布投降”!所以,在保持体面坚持了5天之后便马上宣布投降;

受“和平主义”的影响和军官士兵们拥有厌战情绪,法国的马奇诺防线就是“和平主义”的表现,法国人希望可以建造一堵墙以抵挡侵略者,永保太平,结果敌人却是绕过了马奇诺防线发起进攻;

③在军事理论方面,西欧诸国都落后于德国,“闪电战”的打法是他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而且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如苏联一样的战略纵深,“闪电战”这时候可以说是直抵胸口。

注:恩格斯指出:“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变甚至变革。”

笔者我希望在现代的中国,已经开始走向复兴的中国,千万不要被以往的战争理论所固化,技术的发展定会改变以往的作战模式,我们如果爆发战争拿二战时期的理论进行对抗,请问一下:即使我们拥有最尖端的武器,落后的思维模式是否可以驾驭得起?】

好了,这就是笔者我的观点,喜欢的朋友点个赞,有更多好意见的朋友可以提哦!
最后,你看得了多远的过去,你也就可以看到多远的未来,历史虽然没有一定的规律,但是有一定的踪迹可究。

【作者:历史直通车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

10

在第2次世界大战当中,德国依靠其“闪电战”在短时间内就几乎占领了整个欧洲大陆。许多国家甚至在短短一个月内,就完全被德国颠覆了政权全境占领。而德国的陆上所有武器装备,几乎都是当时全世界最为先进,甚至还发明了许多颠覆当时很多国家传统作战理念的黑科技。

比如德国装甲部队在二战时期,装备最为著名的“虎式”坦克,“虎式坦克”在当时可是令盟国军队闻风丧胆。甚至有传闻称,当时盟国的坦克部队必须要以5倍以上的优势兵力,才敢正面的对战德军装甲部队的“虎式”坦克。

那么,在第2次世界大战当中,为什么德军可以依靠其装甲部队的闪击战,可以在短时间内就占领了大半个欧洲大陆呢?

其实,德国当时对欧洲的侵略计划,早就在希特勒刚上台时就有了,要不然也不会在希特勒上台之后德国全面发展经济与军事。当时德军在对欧洲的侵略计划当中,稍微有点忌惮的就只有英、法两国,也可以说除了这两个国家之外,整个欧洲的其他小国都不被德军放在眼里。

而在二战全面爆发之前,德国联合“苏方军队”共同吃掉了波兰,恰恰就是为了试探英、法两国的态度。如果英、法两国继续坐山观虎斗,那么德国当时的下一步动作就是占领整个欧洲。

而英、法两国在德军侵略波兰之后,所选择的对德“绥靖政策”,恰恰正好符合的德国当时侵略的野心。

之后德国紧接着灭掉了比利时、卢森堡、荷兰等国家,可以说德国在进攻这些国家时根本不费吹灰之力,在极短的时间这些欧洲小国只能选择投降。
而德国
在二战时能够以闪电战,所向披靡的占领的大半个欧洲,其原因还真就是欧洲大多都是国土面积狭小的国家。这些欧洲小国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国土面积太小、根本就没有多少战略纵深防守,一旦前方某个防线被德军突破,那么这些国家的军队根本就无路可退、无险可守。

比如当时号称拥有世界第一陆军的法国,也仅仅在40天的时间内宣告战败投降。而法军当时面对德军进攻时,最引以为傲的就是号称世界第一的“马奇诺防线”。如果德军正面向“马奇诺”防线发起进攻,先不说德军能不能够突破防线,反正德军要付出的代价将会是不可估量的。

万万没有想到,德军却从“马奇诺”防线旁边真空区的“卢森堡”直插法国境内。要知道法国在当时的“马奇诺”防线,可是耗费了法军当时大部分的军费,所以法国军队当时的武器装备还真的没有德军强。没有了“马其诺”防线的防守,法国军队还真的没有能力正面对抗德军,所以当时法国唯一的办法就是选择战败投降。
还有一点,就是当时的德国在希特勒上台之后,几乎是举国之力发展、经济、工业军事等,甚至德国当时的工业实力一度达到了世界第二的位置,也可以说当时德国的整体军事实力可是优于欧洲大部分国家一大截。

另外,德国军队当时所使用的战术也是超乎想象, 比如那个时候的坦克、装甲车,其他国家都将这些装甲车辆当作于步兵的火力支援武器。而德国军队却是大量建造坦克,将坦克集中起来以装甲集团军的模式直扑敌人。可以想象,当时面对德军这样的“装甲洪流”,还真的没有多少个国家能够正面抵挡得住。

头条“军器战位”报道!

作者:牧小明

编辑:牧小明

发布:牧小明

作者 : 感谢我们生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愿世界没有战争。

声明:本文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军器战位:关注每天为你讲解军事武器装备知识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军器战位”每天讲解军事知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