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出自于《史记》,是范增说服项梁起义时所用的话语,范增也是引用了楚南公的说法。楚南公这个人,在历史上并不显眼,只知道大约他和屈原是同一时代的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一谶言,就是由楚南公在楚地广为传播。
不过这一预言,很有可能,是秦亡之后,由后人总结出来的。因为无论是楚南公,还是范增,都不可能具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楚虽三户”其实很好理解,楚国王族有三个大姓,分别是昭、屈、景。也就是说这三大王族,必定会引导楚人推翻秦朝统治。几千年来,人们对“三户”的解释还有很多,无非就是地名还是人名之争。不过古人所用的数字,大多都是虚指,也许本意就是指几户人家,也不可知。
天下苦秦久矣,为什么楚国能够成为反秦的中流砥柱呢?这从秦末反秦斗争,中就能看出端倪,虽然天下群雄并起,但其余六国的表现,仅仅是上层贵族阶级忙于复国,而底层百姓反抗情绪并不激烈。
而楚国却恰恰相反,楚国表现出由上至下,由贵族到平民,全民对秦朝的极度怨恨情绪。这也是陈胜吴广,为何能振臂一挥,就出现“王楚之地,方二千里,无不响应”的局面。但出了楚国地界,其余各国人民反抗热情,就相对低落很多。他们都是专注于自己的复国行动,并没有把灭秦放在首位。
同样是灭国之痛,像韩国仅仅表现为,张良这样的贵族子弟,花巨金聘刺客刺杀秦始皇。而楚国却有如此多的下层百姓,表现出反秦的热情,这是为什么呢?
其中,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楚怀王的冤死。秦国不顾邦交礼节,在会盟之时扣押楚怀王,逼迫他割让土地。楚怀王拒不割地,最终客死异国。“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
楚人反秦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楚国和秦国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大不相同。正是这种地域之间的差异,导致了冲突、矛盾的不断上升,最终成为了压垮秦朝的最后力量。
秦国在政治上的表现比较专一。历代君主都在追求江山统一,以及制度、思想、风俗的完全一致性。而楚国相对而言,比较注重融合。对于楚国境内的多民族、多地域文化,楚国统治者一直采取多元并存的方式。楚国统治者只要求,境内的附庸小国从楚不二,对其内政大事,可以自行其事。
这就是集权和分治的对抗。集权主义要求权力高度集中,其中最具特点的,就是秦朝推行的郡县制。而楚国境内分布着各种相对独立的封邑政权,郡县政权,以及强大的宗族势力。这种政治上的高度自由,也就使得楚人无法接受,秦国那样由上而下统一的郡县制度。
在权力分配上,秦国没有明显的血统意识。秦国实行的是军功封爵制。即便是王子,一出生也是平民,必须通过军功来换取爵位。
而楚国基本上由贵族把持朝政,甚至还形成了昭、屈、景三大族,为主干的封君之争。这种任人唯亲的制度,使得楚国贵族垄断了官职,也导致异国大贤不能为楚国所用,而且楚国人才也大量流失。
在文化方面,秦国具有浓厚的功利和实用色彩。秦人注重实际,不善幻想,在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上,讲实用,非道德,不浪漫。而且,这种功利主义不仅体现在秦国君主上,而且深入到了普通民众。这是商鞅变法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一方面,造就了秦人“崇尚战功”的风潮,也造就了,秦人“贪狠强力,寡义趋利“”的世俗。
而楚国文化则带有浓厚浪漫色彩和感情色彩,楚国的统治者都具有我行我素的特色。比如楚庄王“三年不出号令,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样的做法,在中原统治者看来,简直是匪夷所思。但楚国人们却认为,楚庄王深得楚国文化的精髓。
在诸侯争霸过程中,楚庄王攻克郑国国都,郑伯以臣隶状,“肉袒牵羊以逆”。楚庄王认为,郑伯能以放下君主姿态,必然能取信于国民,于是又让郑伯复国了。楚庄王在攻打送宋国,宋人向楚庄王坦诚告知,城中已经面临弹尽粮绝的困境。楚庄王听后,便退兵言和了。这在其他六国来看,就是迂腐,而在楚人眼里,这就是楚庄王“仁义”的表现。
而秦国和楚国结盟之后,取得楚国信任之后,还继续攻打楚国地盘,这让楚人无法接受。楚人认为秦国人不重情义,不重信诺,他们在感情上难以接受。
两个国家在文化上更大的冲突是,秦国不重视文化理论,视道德为羁绊,视幻想为虚无。秦人更重视与人们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生产活动。
而楚国在思想领域,创造了令人炫目的宏伟业绩。楚国的哲学家向往神驰八荒以外,不受时空限制。这从屈原的创作上,就可看出这一点。屈原的作品反映了作者宏大的气魄,以及追本溯源的执着的精神。
屈原所追问的,不是与国计民生直接相关的现实问题。而是更多遥远的历史难题,形而上的哲学困惑,以及神话传说。楚人这种浪漫洒脱,空灵飘逸的气质,与秦国现实主义的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经济方面,秦人重视农业,楚人则热衷于商贾。秦国最初受封的西岐之地,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而楚国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为他们带来了丰厚的生活资料,这也使得楚人的农业技术,一直停留在原始的水平。
而楚地又蕴含着取之不尽的宝藏。自春秋以来,楚国的木材,矿产,水产,鸟兽,吸引着各国商人。巨额的商业利益,进一步降低了楚人对农耕的倚重。而秦国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这让农业比较薄弱的楚人,感到难以接受。
“亡秦必楚”这个预言,除了是一种情绪上的发泄之外,更是对秦、楚两国地域文化的差异,和冲突的充分认识之上,得出的结论。在战国七雄之中,秦、楚两国在行为和价值取向上,差异最大。因此,这种深层次的对立和抗争,必将导致一方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