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与狄仁杰的儿子有关,是因为他的儿子横行乡里,横征暴敛,祸害百姓。狄仁杰的一世英明全毁在不争气的三儿子狄景晖(大儿子狄光嗣,二儿子狄光远,三儿又名狄光昭),在担任并州魏功参军时,干的这些伤天害理之事。因为狄仁杰曾担任并州刺史(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部长级别或正地级),由于任期内,清政廉明,当地百姓为他建了生祠。由于狄景晖的劣迹,百姓就拆了狄仁杰的生祠。当时狄仁杰仍在世,他削去狄景晖的官职和俸禄,严惩了狄景晖。但在狄仁杰去世后,更多的狄仁杰祠堂也被拆了,只能说狄仁杰遇上了一个坑爹的儿子,导致祠堂被拆。

最佳贡献者
2

狄仁杰是一个传奇人物。

对于狄仁杰大家都不陌生,影视中他深得武则天的信任,更是断案如神,其实在历史上他也是一个传奇人物。狄仁杰的确深得武则天的信任,他举荐的很多人都得到了重用,发起神龙之变的张柬之与敬晖都是他举荐的,武则天还尊称他为“国老”,非常敬重他。但是很悲哀的是作为武则天的宠臣,他的生祠却被老百姓给砸了,史书中是这样记载的。

仁杰尝为魏州刺史,人吏为立生祠。及去职,其子景晖为魏州司功参军,颇贪暴,为人所恶,乃毁仁杰之祠。《旧唐书》

也就是说,狄仁杰做魏州刺史的时候,当地为他立了生祠,他离开后多年,儿子狄景晖做了魏州司功参军,可是这个人为人残暴,大家不喜欢他。子不教父之过,就砸了狄仁杰的生祠。狄仁杰的生祠被老百姓砸了,是因为他有一个不争气的儿子。

狄仁杰得到武则天都重用。

狄仁杰非常有才,是通过科举考试入仕途的。狄仁杰很有能力,担任大理寺寺丞的时候,一年来处理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到一万七千人,但是都没有人伸冤,证明这些案子办得都还不错。狄仁杰深得百姓的拥护,做宁州刺史的时候,当地人就给他立碑颂扬他的功德,之后在御史郭翰的举荐下步步高升,更是在天授二年(691年)成了宰相,虽然之后被酷吏来俊臣陷害入狱,但是武则天却还是慧眼识才不愿意杀他,最后又弃用了狄仁杰,武则天的确是很信任他的。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病逝,武则天停朝三日,追赠他为文昌右相,赐谥号文惠。武则天还政给李家,狄仁杰是有很大功劳的。狄仁杰一直劝谏武则天要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不是侄子,再加上神龙之变的张柬之与敬晖等人都是他举荐的,唐中宗复辟后,追赠狄仁杰为司空;唐睿宗继位后,狄仁杰又被追封狄仁杰为梁国公,之后狄仁杰更是与张柬之、魏元忠等八人一起配享太庙。狄仁杰受到了唐朝几个皇帝的敬重,地位煊赫,可是却被自己的儿子给坑了。

狄仁杰的几个儿子。

狄仁杰有三个儿子:狄光嗣,狄光远和狄景晖。狄光嗣是在狄仁杰的举荐而做了地官员外郎,之后又做了汴州刺史、扬州长史、歙州别驾等官职;狄光远官至州司马,狄仁杰遭来俊臣陷害入狱的时候,就是他拿着狄仁杰写的帛书向武则天鸣冤;前面这两个儿子都算是德才兼备了,至少没惹事也没给狄仁杰丢脸,可是狄景晖就不一样了。

狄景晖也是狄仁杰的儿子,曾做过魏州司功参军,但是这个人贪婪残暴,当地的老百姓都痛恨他。老百姓想来想去,就把当初给狄仁杰建的生祠给砸烂了。直到田弘正镇守魏州的时候,才又让人修复了狄仁杰的生祠。

如何评价这件事情?

狄仁杰生祠被砸得时候他还在世了,但是他却没有怪罪百姓,而是罢免了自己儿子的官职:“贤者当举,贪者当罚。这是用人之道,兴邦之法。“

如何评价这件事情?狄仁杰当然是一个清廉的好官了,对自己的儿子也不护短,其实他也无法护短,他边上有来俊臣等一些奸臣盯着了,正等着抓他的把柄了,古时候连坐的事情很多。狄仁杰为人谨慎正直,才没有出事,他这样做也是保护了自己的家人。

3

狄仁杰并不是死了以后被老百姓砸了祠,而是其还在世的时候,生祠被老百姓给砸了。

百姓爱戴的地方官

与现如今狄仁杰“办案能手”的人设不同的是,历史上真正的狄仁杰更擅长的却是治政高手。

公元686年,狄仁杰时任宁州刺史,不但非常妥善处理了当地复杂的民族关系,而且非常为百姓着想,深受百姓爱戴。宁州百姓为了颂扬其德政,便已经开始自发地为其立碑了。

后来,公元696年,为稳定北方局势,武则天又安排狄仁杰任魏州刺史。前任刺史为抵御北方契丹作乱,将百姓都迁进城,而狄仁杰则反其道而行之,尽归百姓恢复耕作。契丹首领听说狄仁杰来了,便不再攻打魏州了。魏州百姓为感激狄仁杰,不但为他立碑颂德,甚至还给他立了生祠。

可是,再英明的官员也怕有个“坑爹”的儿子

狄仁杰一共有三个儿子,即狄光嗣、狄光远、狄光昭。而“坑爹”的便是老三狄光昭,也即是史书上所写的狄景晖。

当初,狄仁杰在魏州留下那么多好名声,他的儿子官职也是稳步提升。后来,狄仁杰进京再度拜相,而狄景晖则做了魏州的司功参军。

与狄仁杰的爱民如日完全不同的是,狄景晖却非常贪婪、残暴,魏州百姓叫苦不迭。为了表达对狄景晖的不满,竟有过激的百姓跑去把狄仁杰的生祠给砸了。

后来,狄仁杰得知以后,要把儿子的官职一撸到底,幸亏多位大臣为其救情,狄景晖也是跪地求饶,并表示洗心革面,最后只是贬职处理。


幸好,后来狄景晖确实改了不少,狄仁杰的一世英明不至于毁于亲儿子之手。

4

历史中的狄仁杰并不是什么神探,后世杜撰演义成就了“神探狄仁杰”,并且家喻户晓了。不过狄仁杰的理政能力堪为一流,担任大理寺丞时处理了17000件积压的案件,未有一人伸冤,说明处理案件的速度和处理的结果基本让涉案人都是满意的,并非没有一件冤假错案,只不过翻案的成本太高了。

狄仁杰任地方官时,有地方百姓为其建立了“生祠”祭祀他,不过他的儿子“坑爹”,差点毁了狄仁杰的一世英名!(狄仁杰像)

狄仁杰的祠堂是怎么来的?

一、唐王朝对狄仁杰的褒奖

狄仁杰最大的功劳应该是为李唐复国培养了一批复国的政治人才,其中有张柬之、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人,这一批人是武则天病重之时发动“神龙政变”拥立唐中宗李显即位的主要操盘手。本来的操盘手是狄仁杰,可惜已经故去,因此李唐皇室和很多大臣都是他辅佐、提拔起来的,对恢复大唐的江山有巨大作用,因此后世十分推崇狄仁杰。

705年,唐中宗神龙元年,追赠狄仁杰为司空;

710年,唐睿宗景龙元年,追赠狄仁杰为梁国公;

747年,唐玄宗将狄仁杰、张柬之等人配享太庙,附祭在唐中宗的庙廷。

这是唐王朝对再次复立的大功臣狄仁杰后世的褒奖。(张柬之像,狄仁杰推举的官员,发动神龙政变)

二、狄仁杰的生祠是这么来的?

狄仁杰的生祠一般是因为德政,得到地方老百姓的拥护,百姓自发为狄仁杰建立的祠堂。毕竟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官员不多,狄仁杰在一些地方官任上确实做到了体察民情,惩治管理腐败,给老百姓以安定幸福的生活。

狄仁杰曾经担任宁州(甘肃宁县)刺史、豫州(河南汝南)刺史、魏州(河北邯郸大名县)刺史,这是地方一把手,狄仁杰在这些地方的施政得到广泛的百姓赞扬。

1、宁州修建狄仁杰生祠(生祠是活着的人被人建祠堂祭祀)。

宁州地处边疆地带,胡汉杂处,妥善处理各民族矛盾至关重要。狄仁杰政治手段娴熟,让各民族融洽相处生活,处置了一批的州县官吏。老百姓感恩狄仁杰的德政,于是为他树立了生祠祭祀他,狄仁杰也因此获得提升。

2、魏州刺史任上百姓为他修建生祠。

狄仁杰担任魏州刺史是因为契丹首领孙万荣叛乱,攻陷了冀州。狄仁杰有军事才能又有理政的才能,因此派往魏州担任地方官员。

达到魏州之后,魏州城外的百姓都被迁移到城中,无法耕种自己的土地,老百姓个个心急如焚。狄仁杰处置好军事措施之后,将城外的百姓放回家中耕种土地,契丹叛军也没有骚扰当地百姓们的耕种生活。当地百姓感恩狄仁杰的仁政,于是修建了狄仁杰的生祠。

老百姓心中有一杆秤,谁好谁坏自然有自己的评价,给狄仁杰建生祠就是例证。(狄仁杰影视形象)

为何魏州百姓将狄仁杰祠堂砸了?

狄仁杰祠堂被砸这事发生在魏州地方,宁州的祠堂没被砸,而且是狄仁杰活着的时候魏州(并州)的生祠被砸了。

狄仁杰有个儿子狄景晖,后来官职做到太尉。不过年轻时的狄景晖却是一个浪荡子,为人贪婪、暴虐,他升任魏州功曹参军,也就是地方军的参谋长级别的官职。

到了自己老子狄仁杰扬名立万的地方了,狄景晖的贪心开始膨胀起来,朝中自己的老子担任宰相——有后台,地方首脑毕恭毕敬。于是对当地老百姓横征暴敛,地方首脑也不敢管,老百姓自知也打不赢官司。老百姓有自己发泄怨气的办法,于是,狄仁杰的生祠被百姓们偷偷的给砸了,心中的怨气也发泄了,估计如果狄仁杰的祖坟在当地的话,也可能让百姓挖了!

狄仁杰知道魏州百姓为自己立的生祠和石碑被砸后,心中勃然大怒,老子的一世英名差点毁在自己儿子手中。于是坚决要求将儿子狄景晖的官职罢免,以免遗害后世子孙,历史上有很多官员的后代“坑爹”,也有不少因此而被灭门的先例。在其他官员的求情下,狄仁杰仍然坚持贬低自己儿子的官职,并且对自己的儿子说:

贤者当举,贪者当罚。这是用人之道,兴邦之法。

狄仁杰是一个睿智的政治家,对待自己的儿子绝对不能手软,轻则遭到武则天的猜忌,朝臣的弹劾;重则可能给狄仁杰的家族带来灭门之祸。

对待“坑爹”的后代绝对不能手软,古今都是如此。

5

导语:

其实古代有很多坑爹的例子,狄仁杰的儿子狄景晖就是典型的坑爹专业户。狄仁杰的名声大家都很了解,在电视上那个探案如神的神探,基本符合狄仁杰的形象风格。

他一心为了李唐江山而操劳,又跟武则天之间有非常深厚的友谊,所以狄仁杰在唐朝的声望是非常高的,为此,百姓们想到了给狄仁杰建立祠堂的想法。

一般只有有公德的人,才有资格拥有自己的祠堂,毕竟这是百姓们自愿为狄仁杰建造的祠堂,其特殊性不言而喻。

01普通百姓有钱建祠堂吗?生祠其实是拍马屁的重要工具。

唐朝的经济水平的确很高,不过很可惜的是,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高。达到世界经济水平巅峰的北宋,也出现过饿殍遍地的情况,更不用说徒有盛名的盛唐时期了。

唐朝的确很发达,主要体现在国都长安、洛阳地区,而其他地方依旧是饿死的饿死,穷死的穷死,老百姓们总是受到地主阶级和封建官僚们的压迫。

任何一个封建时代都一样,你想让普通老百姓从口袋里掏钱出来给狄仁杰建祠堂?这是不现实的事情。

初,越王之乱,宰相张光辅率师讨平之。将士恃功,多所求取,仁杰不之应。光辅怒曰:“州将轻元帅耶?”仁杰曰:“乱河南者,一越王贞耳。今一贞死而万贞生。”光辅质其辞,仁杰曰:“明公董戎三十万,平一乱臣,不戢兵锋,纵其暴横,无罪之人,肝脑涂地,此非万贞何耶?且凶威协从,势难自固,及天兵暂临,乘城归顺者万计,绳坠四面成蹊。公奈何纵邀功之人,杀归降之众?但恐冤声腾沸,上彻于天。如得尚方斩马剑加于君颈,虽死如归。”---《旧唐书》

历史上很多记载,其实就是为了表现出他们那个时代风光的一面,谁也不愿意把饿殍遍地的事情,记录在太平盛世的时代里。

所以这里的祠堂,在史书中的记载,应该是百姓们自发建立的。但是实际情况呢?每年交完税,家里就不剩余粮的百姓,可能建得起这座祠堂吗?

所以说祠堂应该是地方政府的官员们,为了拍马屁,让当地富豪建立起来的。名其名曰是百姓们筹款建立起来的。而且这座祠堂是生祠,提到生祠大家一定能想到一个人,那就是魏忠贤。生祠显然是拍马屁用的重要工具。

狄仁杰是武则天的好朋友,给狄仁杰建立祠堂,那就是给足了武则天面子。武则天至少会去看看,是哪个地方的政府领导,组织了这次建祠堂的事情。从而这位官员就能够进入到皇帝的视线当中,仅此而已。

所有的盛世都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完美,这是血淋淋的事实。武则天再伟大,也有各地起兵造反的情况存在,也有难民无处安身的情况,这是冷兵器时代改变不了的事实。

02狄仁杰被武则天称为国老,是武则天依赖的重要大臣。

武则天为什么能够得人心?她有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她手底下有大量人才为她干活。试想一下,你再有能力,如果手下人都懒散不愿意干活,或者说手下人都是蠢货干不了什么大事,还能创造什么盛世吗?

显然是不能的,武则天作为一位明君,手下自然少不了有用的人才,狄仁杰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

狄仁杰是唐高宗李治时期的官员,李治去世以后,狄仁杰也就成了武则天手下的人才。在武则天自立为帝的过程中,狄仁杰是没有做出反对的。

这就是说狄仁杰成为了武则天的心腹,不过狄仁杰这个人比较矛盾,他一方面为武则天勤勤恳恳地做事,另一方面,也在极力维护李唐政权的传承。

未几,为来俊臣诬构下狱。时一问即承者例得减死,来俊臣逼协仁杰,令一问承反。仁杰叹曰:“大周革命,万物唯新,唐朝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俊臣乃少宽之。既承反,所司但待日行刑,不复严备。仁杰求守者得笔砚,拆被头帛书冤,置绵衣中,谓德寿曰:“时方热,请付家人去其绵。”德寿不之察。仁杰子光远得书,持以告变。---《旧唐书》

他在临死前劝谏武则天,将来一定要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不是传给侄子。因为没有哪个侄子会把姑妈的牌位放在祠堂里供奉,这是千古流传下来的习俗。

所以说武则天能够在儿子和侄子之中,选择儿子来继承皇位,这里面狄仁杰占据了很大的功劳。

03狄仁杰还是一位优秀的探案高手,打死也想不到儿子坑了他。

在电视里面,大家或许已经看到了狄仁杰特殊的一面,他是一位神探,而且擅长使用排比句骂人。遇到这样的神探,凶手们也只能无所遁形乖乖求饶了。

现实中的狄仁杰,的确还真有神探的一面,因为他所处理的案子,没有一件是有人喊冤的。一年之内涉及了17000多人,没有哪一个人说自己的案子被判错了。

由此可见,狄仁杰探案的能力,那是超乎寻常的。狄仁杰是从基层一点点走上来的,完全依靠的就是自己的能力。

他能够在基层做到爱民如此,给老百姓们带来相对的公平,所以大家给狄仁杰建立生祠,那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很好奇,狄仁杰的生祠为何又被人给砸了呢?主要还是因为他有一个好儿子狄景晖。

仁杰尝为魏州刺史,人吏为立生祠。及去职,其子景晖为魏州司功参军,颇贪暴,为人所恶,乃毁仁杰之祠。---《旧唐书》

狄景晖是狄仁杰的小儿子,肯定是因为父亲是宰相的原因,武则天给他封了个官。结果他到了地方上,为非作歹,各种贪污扰民。

老百姓们实在是受不了狄景晖的恶行,所以就把狄仁杰的生祠给拆掉了。为什么大家敢拆掉这座生祠呢?我认为当时武则天和狄仁杰都已经去世了,生祠存在的必要性也没有了。

再加上百姓们怨声载道,所以地方政府的官员们必须要有所作为才是。他们发动群众把狄仁杰的生祠给拆了,显示出了他们大义凛然的风气,获得了一片赞誉才是。

总结:富不过三代的魔咒,狄仁杰也逃脱不了。

养儿胜似父,要钱做什么?这是民间的一句俗语。意思很明白,如果儿子的才能比自己的父亲要高的话,要钱也不会换的。

  • 由此可见传承的重要性,秦始皇没有教育好胡亥,导致秦朝灭亡。刘邦没有教育好刘盈,导致吕后乱政。汉武帝没有时间教育刘弗陵,导致霍光独揽大权。晋武帝司马炎的儿子司马衷是个弱智,导致西晋王朝灭亡。隋文帝没看出隋炀帝是个败家子,导致隋王朝两代而亡。

历史上富不过三代的情况实在是太多太多,因为没有重视后世子孙的教育问题,所以就算自己是一代伟人,那又能怎样呢?背后还是一地鸡毛而已。

  • 有些人却做得很好,汉宣帝刘询对自己的儿子刘奭的教育就十分出色,刘奭虽然不是什么伟大明君,至少保住了大汉王朝的繁盛局面。魏武帝曹操那几个儿子个个出色,继承人曹丕也是一代明君,司马懿就更不用说了,儿孙全都是人中龙凤。

狄仁杰一辈子名声斐然,却在教育儿子的事情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可能是因为他太重视自己的工作,跟诸葛亮一样,忘却了对儿子的监督教育。

以至于等到他去世以后,他那几个儿子,没有一个成大器的。狄景晖甚至把自己的老爹给坑了,由此可见,子女教育刻不容缓,光靠补习班是无法完成这一浩大工程的,必须要亲力亲为。

参考资料:

《旧唐书》

6

狄仁杰在武则天时期两度位列宰相,在地方行政也颇多政绩。

至于狄仁杰魏州的祠堂被砸,就牵涉到一个中国人千百年来的道德问题,所谓“子不教、父之过”,被儿子连累了。具体的事情到底如何呢?咱们一起来看看。

一、唐代的魏州在哪里?

根据《旧唐书》,唐初按照山河形胜分天下为10道,包括十道: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等。

狄仁杰曾经担任刺史的魏州,就隶属于河北道。管辖贵乡县、元城县、魏县、馆陶县、冠氏县、朝城县、莘县、昌乐县等8县,魏州的州治位于贵乡县的贵乡城,位置就在《水浒传》里面提到的宋代大名府。河北道和魏州都临近于当时的契丹,经常要面对契丹人的入寇。

二、狄仁杰在魏州刺史任内有什么政绩

武则天万岁通天年间,契丹人再次入寇,一直攻到冀州城下,并攻陷冀州,整个河北都面临威胁。为应对局势,巩固城防、保境安民,武则天委派能臣狄仁杰,前往魏州担任刺史。

由于前任刺史过于畏敌,听闻契丹攻陷冀州的消息,就不由分说把老百姓全部赶到魏州城内,帮着修城墙、守城市。

狄仁杰一到任,就立刻把老百姓都放回家,让其归家从事生产。他认为,契丹人虽然攻陷冀州,但也不必如此惊弓之鸟,把老百姓全部赶到城内,是严重的扰民行为。《旧唐书》记载了狄仁杰的话,“贼在远,何自疲民?万一虏来,吾自办之,何预若辈?”。

看得出,狄仁杰一是爱民,另外对敌情和自身的能力也很有把握,说话来也是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吾自办之”!连契丹人听到狄仁杰来了,都赶紧掉头回去了!

正因为如此,能保境、也能安民,让老百姓很是感恩,因此为狄仁杰立碑和修建祠堂!“百姓咸歌诵之,相与立碑以纪恩惠”。

三、狄仁杰祠堂因为儿子为官贪暴而被砸

狄仁杰在魏州任刺史后,他的儿子狄景晖也来到魏州,当了一个七品官司功参军。虽然品级不高,但职权范围却很宽,“掌考课、假使、祭祀、礼乐、学校、表疏、书启、禄食、祥异、医药、 卜筮、陈设、丧葬”,看起来似乎什么都管。

但很不幸,狄仁杰的这个儿子为人很差,既贪污纳贿,又相当暴虐。史书上说狄景晖危害当地百姓,“民苦之”

因为如此,当地民众不能把他怎么样,只能把怨气对准狄仁杰的生祠,把生祠给拆毁了,从此不再奉祀

狄仁杰另外一个儿子狄光嗣,因为狄仁杰的亲自举荐而做官,一开始还能尽职尽责,很可惜后来在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任上,也因为贪污问题被贬官

狄仁杰虽然贤德能干、爱民如子,但很可惜却没有把这些德行传教给他的儿子,导致两个儿子都品行不端,还连累狄仁杰自己的名声受损,这就是“子不教,父之过”吧!

触读历史原创!欢迎关注,欢迎评论!

7

狄仁杰是武周时期的国家重臣,在位期间不畏权贵,直言敢谏,力保庐陵王李显重登太子位,是李唐天下得以复兴的重要推动力。

在他的履历中,他历任汴州判佐、并州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江南巡抚使、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可以说是履历非常丰富。除此之外,狄仁杰还担任过魏州刺史,在任时期造福一方,当地百姓为他建立了生祠以祭祀他。

可是后来据《旧唐书》记载:“仁杰尝为魏州刺史,人吏为立生祠。及去职,其子景晖为魏州司功参军,颇贪暴,为人所恶,乃毁仁杰之祠。”狄仁杰的这个儿子狄景晖可以说是连累他的父亲在百年之后为他蒙羞,他的官声非常不好,《新唐书》也记载他“贪暴为虐”,以至于当地百姓迁怒于他父亲的生祠。不过后来到了元和中,“田弘正镇魏博,始奏葺之,血食不绝”。狄仁杰的庙祠得以重现,继续得到祭祀。

8

狄仁杰是武则天的宠臣,他在位期间确实为天下百姓做了不少的实事好事。因此他在唐朝的时候也被世人认为是“唐祚送俊之臣”。

狄仁杰在担任魏州刺史时,因为政绩卓越、体恤百姓,所以当地百姓为他建立了生祠。然而,在民间留下名声这么好的官员,死后却被当地老百姓砸了他的生祠。

这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的儿子。狄仁杰共有三个儿子,老大和老二沿袭了狄仁杰为官清廉的美德,但唯有老三却是最让狄仁杰比较费心的。

大儿子叫狄光嗣,他一直以狄仁杰作为榜样,为官期间做事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狄光嗣做过地方官员,汴州刺史、扬州长史等,而大儿子也是最让狄仁杰满意的。

圣历年间,朝中需要一位尚书郎,武则天询问大臣们的意见,狄仁杰聚贤不避亲,就推荐了自己的大儿子。而狄光嗣也不负父亲期望,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负责。所以除了狄仁杰自身的为官清廉和体恤百姓外,狄光嗣的表现,也是让魏州百姓为狄仁杰修生祠的其中一个原因之一。

次子叫狄光远,在当初狄仁杰作为武则天宠臣时,酷吏来俊臣与狄仁杰不和便诬陷他谋反,狄光远在狱中,写帛书向武则天鸣冤。在武则天看到帛书后,调查发现狄仁杰确实被诬陷的,狄仁杰一家出狱后,次子狄光远也慢慢恢复官身,最后官至司马。

(狄光远剧照)

狄仁杰最小的儿子叫狄锦辉,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父母都一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所以狄仁杰也举贤不避亲的举荐狄锦辉来魏州任职。后来因狄仁杰年纪过大,武则天也答应狄锦辉到魏州担任参军。

因为当地所有百姓对狄仁杰是极为尊重和爱戴的,在他们的脑子里面也认为,狄仁杰的儿子应该是继承了父亲的美德,所以百姓对李锦辉的到来抱着很大的希望。

但事实上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狄锦辉在魏州上任后,并没有像狄仁杰那样为当地百姓做实事,他反而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对当地百姓横征暴敛、鱼肉乡里。

在狄锦辉担任参军的那段期间,魏州可是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流离失所。自古以来,民不与官斗,当地百姓对现任官员不敢作出反抗举动。在憋了一肚子的气以后,他们认为狄仁杰为虽然为官清廉,但对子女的教育却不够。

养不教父之过,狄锦辉会成为这样的贪官,狄仁杰应该负最大的责任,因此他们只能把路怒气发在狄仁杰的身上。但当时狄仁杰已经离开魏州,所以当地百姓在看到自己为狄仁杰建立的生词后只能把怒气放在身子上,砸了狄仁杰的祠堂。

谁能想到,一世英名的狄仁杰竟被自己不争气的儿子给“坑”了,这可真的是晚节不保。

9

狄仁杰是武则天的宠臣不假,但说他死后被老百姓砸了祠堂就有点偏差了。

首先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狄仁杰在历史上的成名路,不管现在电视还是电影播放的关于狄仁杰的故事基本都限定在武则天时期,一来狄仁杰虽然在武则天建立武周之前已经走向仕途,但他担任宰相受重用却是是在武则天主政时期,二来他的许多重要建议武则天也都予以采纳,所以说狄仁杰是武则天的宠臣不假,但确切来说用重臣来形容比较合适。

其次为何老百姓会砸了狄仁杰的祠堂呢?既然是砸他祠堂,自然之前就需要建立祠堂,纵观狄仁杰的从政经历我们可以发现他并不是飞速上升,而是一步一步的由地方走向中央,这中间他的祠堂被建立就是在他担任并州刺史时,他在刺史任上由于政绩突出深得老百姓的喜爱,所以老百姓给他建立了一座生祠来表达对他的感激之情。原本他就这样被人一直纪念下去,谁知道在他升迁后事情发生变化。

狄仁杰一生拥有三个儿子,老大、老二不用说了,虽然比不上他那么有才能,但在官场上也算是规规矩矩吧,最不让他省心的是他的小儿子狄景晖,这货才能虽有,但为人贪暴,他在仕途历练时也曾去过他父亲狄仁杰当年担任刺史的并州,不过他不是当刺史而是任并州魏功参军。

他去了之后刚开始还小心谨慎,后来本性暴露,惹怒了当地的老百姓,老百姓一气之下就将为狄仁杰所立的祠堂砸了。狄仁杰听说后,那个气啊,直接让人罢了狄景晖的官职,也停发了他的俸禄,狄仁杰的同僚是不会站在百姓一面的,他们纷纷替狄景晖求情,当然是为了巴结狄仁杰。狄景晖也知道事情闹大了,一再向父亲保证重新做人,狄仁杰不管,最后还是贬了他的官职,并对他说:“贤者当举,贪者当罚。这是用人之道,兴邦之法。“

其实我们站在狄仁杰的角度来考虑,他必需也不得不这样做,一来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形象被自己儿子污损,自己肯定生气;二来这样做也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好,毕竟他不能护自己后代一辈子,三来避免给政敌留下把柄。

10

狄仁杰是武则天的宠臣,死后为何被老百姓砸了祠堂?看过《神探狄仁杰》的人都知道,狄仁杰断案如神,大公无私,爱民如子,也是一个难得的好官,历史上狄仁杰也确实如此,电视剧并没有夸大其辞。

狄仁杰很受武则天重视

狄仁杰跟武则天的关系非常人能比的,说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都不为过,武则天很看重狄仁杰,而狄仁杰也没有让武则天失望,他慧眼识人,广纳贤才,并推荐给武则天,武则天对他推荐的人才都很满意,就在狄仁杰死后,武则天三日没上朝,还叹息“朝堂空矣”,由此可见狄仁杰在武则天心中的分量有多重。狄仁杰生前很受老百姓喜爱,还主动为他立祠堂,可在死后却被砸了祠堂,一切尽因他的儿子。

受儿子牵连

狄仁杰有三个儿子,大儿子狄光嗣,是最出色的,狄仁杰很看好,并举荐其入朝为官,狄光嗣上任后兢兢业业,让其他大臣很满意。次子狄光远虽没长子优秀,可也还算差不多,有一颗孝顺之心。小儿子狄景晖是最不成器的一个,参军后行为残暴,仗着父亲是狄仁杰整日胡作非为,终引起众怒,狄仁杰祠堂被砸也是因为小儿子狄景晖,百姓无处宣泄,只能去砸祠堂,把火都发泄到狄仁杰身上。放到现在,狄景晖就是一个败家子,纨绔子弟,可谓是“坑的一手好爹”啊!

教子无方

狄仁杰一世英名,没想到却被自己儿子给毁了。三个儿子,两个儿子都德才兼备,唯有这个儿子不中用,整天惹事。狄仁杰生前为国为民,官也当的很成功,可就在教育儿子上面没有到位。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狄景晖再残暴,可他父亲是狄仁杰,都难逃百姓的唾骂。百姓在狄景晖面前什么都不敢说,只有把所有罪责都怪到狄仁杰头上,这也是狄仁杰没有教育好儿子导致的。

结语

仁杰一生可以说是功成名就,可却被儿子所牵连,如果不是狄景晖行为太过分,老百姓也不至于去砸狄仁杰的祠堂,主要还是教子无方啊。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