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史学家把“三家分晋”这一事件作为战国开始的标志。在这时期,地处中原的老牌强国逐渐衰败,曾经的弱国得以崛起。魏国作为“三晋”之一,虽然地盘不及曾经的宗主国,但能够迅速兴起,成为三晋之首,甚至在战国初期一度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然而好景不长,继魏文侯后,风云一时的魏国开始走起了下坡路,从曾经的“霸主”,到最后一任国君魏王投降,百年基业毁于一旦。想必一定有读者朋友会问:“战国初期,形势大好的魏国为何会全面衰败?”且看笔者一一道来。

一、王道霸业,起于文侯

春秋末期,正如东周王室已经无力掌握各诸侯,诸侯也时常受卿大夫专权的侵扰,而战国的开端——“三家分晋”,则是典型的卿大夫夺权的例子。曾经强横一时的晋国也不可避免走向衰落,大权由六卿掌握,而范氏、中行氏灭后,四卿之中,智伯最强。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智伯强行向魏、韩索地,又向赵襄子索地,遭拒绝后。胁魏、韩举兵攻赵,魏桓子惧赵亡后祸及自身,于是倒戈一击,联合韩、赵攻灭智伯,并三分晋地,形成“三家分晋”的局面。此后,魏人有了一块安身立命的资本,而魏国霸业,则是始于魏桓子之孙,魏文侯魏斯。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魏、韩、赵向周天子索要爵位,周威烈王也做个顺水人情,把三家正式封为诸侯。在魏文侯的带领下,魏国任用贤才,李悝、翟璜等纷纷贡献变法之策,富国强兵。将有乐羊、吴起等,守险要之地而其余强国不敢进犯,其中还有吴起训练出来的“魏武卒”,还曾创下“五万武卒胜五十万秦军”的光辉战绩。魏文侯时期,魏国国势蒸蒸日上,而为了不局限于晋西南这片四战之地,于是他“向西攻占了秦国河西地区,向北越过赵国,伐灭中山国”,还多次败秦、齐、楚诸国,开拓大片疆土,使魏国一跃为中原的霸主,可以说魏国百年霸业,始于魏文侯。

二、用人不当,国士流失

早在魏击出身之时,他便是不凡的。其父魏文侯在位时,就深知继位者不当必定导致国破家亡,因此魏击作为其嫡长子,自小就成了魏文侯重点培养的对象。魏击也不愧于父亲的期望,在父亲的培养下,很快就成为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王位继承人,并帮助父亲吞并整个中山国,并坐镇其中,独当一面。在父亲去世后,魏击理所应当继承魏侯,是为“魏武侯”。虽然深得父亲喜爱,但魏武侯与他父亲相比,却差太远了。就在魏武侯继位一年后,朝中元老李悝去世,这是文侯死后,对魏国的又一次打击,魏武侯只能按照父亲、李悝制定的国策、国法执掌魏国朝政。好在魏文侯给他留下极为强大的家底,在经历短暂的休整后,魏武侯终于可以一展宏图,征战天下。此后魏国南征北战,四处为敌,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魏武侯可以说是穷兵黩武,这也为魏国后来积贫积弱埋下隐患。

魏武侯多兴战事,百姓民不聊生,而在选人用人上,魏武侯也不像其父“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文侯在时,用人不拘一格,因此李悝、吴起、西门豹、乐羊等名臣良将得以一展才华,魏堂上人才济济,盛极一时。而魏武侯承继基业,老臣犹在,但控御无道,致使人才流失。在其任期间,魏国不再是“任人唯贤”,而是重回“任人唯亲”的局面,并且延续到魏国灭亡,期间放跑了吴起、商鞅、张仪等名士,人才的流失,导致魏国再难创立霸业。

三、继业有余,拓土不足

魏武侯时期,国力强横一时,然而到了魏惠王,魏国经历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后,魏国“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实力受到严重削弱,称霸中原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东边的齐国虎视眈眈,西边的秦国卷土重来,魏国一时进入两难的境地。为了稳住东方的齐国,楚威王六年(前334),魏惠王在徐州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也承认魏惠王的王号,史称“徐州相王”,虽然暂时解除了东面的威胁,但这也标志着魏国的霸主地位的丧失。而为了限制齐国,魏惠王又积极与秦交好,修补三晋之间的关系,小国国君来朝觐见,继文侯、武侯之后,魏惠王又成为诸侯的领袖了。

然而魏惠王时期,魏国的兵力已大大不足,昔日称霸天下的魏武卒被消耗殆尽,在秦、齐等国夹击中不断惨败,被秦孝公重新夺得河西百里之地,扼守秦国东出之路的焦城、曲沃尽失。南面的楚国为了逼魏惠王废太子嗣,送流亡在楚的魏公子高为太子,败魏军于襄陵,夺取八个邑。且魏惠王执政后期,在对“合纵连横”的态度上反复无常,忽纵忽横,军事上树敌过多,这也是魏国国势日弱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魏惠王死后,其继业者们多是无能之辈,魏国灭亡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世事无常,魏国能盛极一时,在于魏文侯贤明亲政,内有贤臣良将、精兵劲卒,国富而民强。而武侯、惠王时,虽然也曾做大做强,然而守成不足,多年的战争消耗完了国库,任人唯贤导致国士流失到他国,政治上又四面树敌,国家没有一个远大的规划。林林总总,魏国的衰败不在朝夕之间,实在是一步错步步错,灭亡已成定局。

最佳贡献者
2

在战国初期,魏国通过吴起变法 ,确立了成为早起的霸主。因为,魏国是战国第一个开始变法的国家,魏国用李悝变法,后来吴起和庞涓相继成为魏国的丞相和上将军,吴起大小战百余起,不过后来因为政治迫害,不得不逃离魏国;而上将军庞涓也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战将,训练的魏武卒战斗力惊人,庞涓率领魏武卒威震诸侯,横行天下 ,打败周边强国北拔赵都邯郸,打残了最强时期的韩国,一举攻下函谷关、把秦国打得几乎逃离故土,回归大漠。可以说在战国初期,魏国有了一个完美的开局。当时,各国无不对魏国高度敬畏。

然而,魏国的全面衰败有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在于庞涓的嫉贤妒能、残害同门师弟孙膑。担心孙膑得到当时魏王的重用,让自己地位受到影响,私自将孙膑处以膑刑,即剔除膝盖骨,使其不能行走。而孙膑后来装疯卖傻逃到齐国,并率领齐国大军复仇,围魏救赵的经典案例,两次大胜庞涓率领的魏军主力。

公元前354-350年,庞涓率魏武卒,被齐败与桂陵。

第二次,公元前341年,马陵之战迸发,魏武卒被齐军潜伏,主将庞涓更是战死。

经历了这两次大战后,魏国元气大伤。逐渐退出霸主的历史舞台。

当然,在庞涓嫉贤妒能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当时的魏惠王的昏聩。他骄横不可一世,在倚重庞涓的同时,又处处掣肘,担心庞涓做大。特别是在战略政策上,魏惠王坚持认为攻打赵国、或者攻打韩国,可以逐步实现统一六国的愿望;而庞涓在魏军攻破函谷关后,一力主张灭掉当时相当孱弱的秦国,不给秦国卷土重来的机会。

正是这个关键的分歧和魏惠王的坚持对赵国和韩国作战,给了秦国以喘息的机会,更为秦国赢得了商鞅变法20年无大战的局面,积累的国力。

当时间来到公元前293年,秦将白起于伊阙大败魏韩联军,魏武卒被根本消灭,同时占领了魏国大片土地,从此之后,曾经称霸一时的魏国再也没有了战国初期的霸主气息!

战国大争之世,成王败寇,全是实力说话。

而战略决策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3

魏国在战国初期的确是首屈一指的强国!

魏国之所以这么强大,和魏文侯魏斯和魏武侯魏击两代国君数十年的励精图治是分不开的。在这一时期,魏国朝堂文武人才济济,百战雄师魏武卒傲世天下。



遗憾的是,在魏武侯执政时期,三晋的关系已经出现裂痕,不复之前的融洽:因为干涉赵国内政与附属国卫国的关系,魏、赵两国多次兵戎相见,三晋联盟瓦解,失去了赵、韩两国鼎力相助的魏国,地位渐趋尴尬起来:

首先,魏国曾仗着三晋联盟强大,将齐、楚、秦等国挨个虐了个遍,梁子结得很深。



其次,魏武侯干涉盟国内政,亲手葬送三晋的兄弟之谊,三晋互为掎角之优势尽失。

再次,魏武侯去世后,继任的魏惠王魏瑩更是高举着“统一三晋,继而吞并天下”的旗帜,先后派庞涓领重兵猛攻赵国、韩国,结果被伺机而动的另一强国齐国趁火打劫,在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两次大败,精锐的魏武卒被狠狠地消灭掉大部分,名将庞涓战死。



最后,魏国夙敌秦国变法崛起,国力大增。曾饱受魏国欺凌的秦国自然不会放过魏国,秦国收复河西之地的战争序幕由此拉开,魏国硕果仅存的精兵魏武卒在这场战争中被消灭殆尽。



这之后,失去战略屏障、成为“四战之地”的魏国就在与秦、齐、楚等大国的博弈过程中越打越弱,直至灭亡!

4

谢邀。战国初期的霸主魏国最后之所以衰败,主要原因2个,一是地理位置不利,二是战略决策有误。

魏国之所以在战国初期成为霸主,是因为其继承了原霸主晋国的部分遗产,地占中原,经济政治发达,人口密集。在战国初期,韩、赵、燕不如其强大,而秦、齐、楚虽然大,不如其发达,故而一度称霸。

但是,魏国的先天缺陷也是很明显的。

首先一点就是魏国处于中央,说通俗点就是几个方向都能打他。争霸天下要抢中原,但割据一方先要占边角。像秦国最后能统一,很大程度就是占了关中,只有向东一个方向,函谷关一守啥事儿都没有。魏国是四面受敌,很难获得持续发展,稍微弱势一点就要被人打。战国七雄,就他和韩国的位置最差,其余五国都占边角。所以他俩基本也是六国中最早被秦国打残打服的。

其次一点是发展战略有误。对于一个占据中央的强大国家来说,可选择的路子无非两条,一是走霸主路线,长期维持均衡,重要的是保持几个铁杆盟友,制造一个稳定的联盟。二是发挥初期优势,迅速攻灭一两个弱国,将相对优势变成绝对优势,最好占据一个边角,进可攻退可守。

对魏国来说,要走第一条路,无疑三晋联盟是很必要的。要走第二条路,显然秦楚齐都很难短时间灭掉,最好的办法是北上攻灭燕国,占领河北北部的边角,与魏国位于黄河流域的地盘遥相呼应,然后进一步夹击赵国胜算更大。

但是魏国干的事情很奇葩。首先三晋之间彼此内斗就很频繁,没有一个雄主出来真正有效统合。在魏国强大的时间,他们先向西大举进攻秦国,又南下大举进攻楚国。这两次攻击确实夺取了秦国的河西之地和楚国的中原之地,但是秦楚都是超级大国,根本也不在河西和中原。魏国这种进攻又不能打死他们,又彻底得罪他们,是得不偿失的。在那次战争后期,形成了秦楚齐三家联合牵制三晋的局面,魏国已经不太妙了。

到了这一步,统合三晋是魏国唯一的选择。结果魏国庞涓更常工一样,认为“攘外必先安内”的“安”就是“武力消灭”的意思,居然开始对三晋内部动手,先打赵国,再打韩国。结果被齐国先后两次围魏救赵,围魏救韩,打得屁滚尿流,魏国也就彻底沦为了二流国家。

5

魏国又是一个留不住人才的国家,人才的大量流失使魏国很快走向衰落,最终灭亡。

魏国的前身其实是晋国,而且在那个时期,可以说晋国是一个非常富饶的国家,非常的强大,但是每个时代的末期都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这期间也不例外,最后晋国被赵魏韩三个国家瓜分,刚开始的时候,这三个国家紧密相连,根本不利于本国的发展,为什么魏国会一步步的变得强大呢?可以说这个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的机智多谋的,既然自身条件不足,那当然要依靠别的国家,魏国首先想到了吴国,并且这个国家帮助他迅速发展起来,可以魏国是相当会善于利用别人的国家。

最后由于魏国的地理位置,以及丰富的物质,迅速的开始发展起来,膨胀起来的微博开始变得不安分,想要更大的领土,不断的进攻别的国家,造成了很多的矛盾,当时的秦国非常的薄弱的,根本抵抗不了魏国的进攻,失败是必然下场,提到秦国,不得不提一下他们国家非常有名的商鞅变法,虽然他在发起人由于内部高层的斗争,而被陷害,但是变法当时在那个时候并没有结束,也正是由于这个变法,才是秦国得到迅速的发展,成为与魏国可以相匹配的国家。

强大起来的经过开始找机会对抗魏国,在历史上记载,他们曾经有两次非常大规模的战役,但是都以魏国惨败为结局,打仗一定会耗费人力和物力,因为两次大规模的战役,使得魏国可以说是物尽粮绝,可以说这个时期的魏国元气大伤,并且当时魏国也向周边的国家进行求助,但是由于一开始魏国就把各个国家的关系,搞得很僵硬,所以根本就没有和别人联盟,自然也没有人帮助他,并且当时魏国瞄准了比他要弱小的赵国和韩国,但是这两个国家当时都会向齐国求助。

可以说是被不迅速瓦解的一场战役,就是马陵之战,直接从强国位置跌了下来。当时为了扭转局面,赵魏韩三国一起对抗秦国,但是此时秦国非常机智的占领了巴蜀地区,所以此时秦国迅速崛起,并且秦国还非常善于利用外交政策,发展起来的秦国把魏国的风头完全盖下去了。

6

魏国衰败的原因目西大概总结出如下五点

第一:后继领导人个人魅力不足

魏国之所以能够成为战国时期的霸主,与魏文侯这个君主的个人魅力分不开。魏文侯在世之时,联合韩赵成为三晋盟主,对外,向西夺取秦的河西,向北灭了中山,向东伐齐,向南伐楚无往不利,对内招揽人才,吸收卫国李悝、吴起,启用本国西门豹、乐羊,招揽儒家步子夏。文化、经济、政治、军事全面强盛。

但是魏文侯去世后,后继领导者个人魅力不足无法驾驭手下人才,导致人才流失。

第二:后续人才的流失

以两人为例:

吴起本身性格狂妄自大,然魏文侯在世尚可驾驭,等魏武侯即位之后,吴起狂妄的性格展现出来,武侯无法压制。导致吴起流入楚国后来魏国在与楚大战中被吴起大胜。

商鞅本是魏国国相公叔痤的门客,推荐给魏惠王被拒,西入秦进行商鞅变法。

第三:三晋联盟的崩溃

魏武侯时期,三晋联盟趋于解体,赵楚和魏卫大战,楚国吴起大败魏国。秦魏石门之战秦大败魏斩首六万。

第四:全面开战导致四面树敌

魏文侯之时联合三晋,收揽人才,全面开工处处开花,等武侯和惠王时期,依然延续这种四面开工的策略,后来迁都大梁试图争霸中原,一时间实力大胜,结果与齐国交锋马陵之战,桂陵之战全面失利。不得不与齐威王徐州相王。于此同时强秦开始夺取魏国的河西之地。

第五:邻国的不断崛起

文侯去世之后,秦国进行了献公改革商鞅变法,楚国因为吴起的到来进行了吴起变法,齐国进行了邹忌改革,赵烈侯在赵国改革,韩国申不害改革。邻国不不断崛起,相对的魏国则没有太大长进。

7

众所周知,战国七雄,逐鹿天下,争斗二百余载,最终是西边儿的秦国成为了大赢家。秦始皇挥兵东进,横扫六国,统一天下,结束了战国乱世。



其实秦国是一匹黑马,在最开始的时候,七国之中最具备统一天下的机会和能力的国家并不是秦国,而是他的邻居魏国。

在战国初期,魏国是七雄之中最先觉醒的国家!魏国国君魏文侯启用李悝主持魏国变法,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在与翟璜、吴起、西门豹、乐羊等一批杰出士人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封建经济等一系列措施,使魏国快速强盛起来,成为了当时最为强大的国家!



魏国当时拥有一支高度职业化的军事力量——魏武卒。在那个时代,魏武卒可以说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依靠着强大的魏武卒,魏国北灭中山国,西取秦西河,又连败齐楚,开拓了大片疆土,一举扭转了其中央四战之地的不利境况。



不过,都说富不过三代,魏国也没能逃过这一定律,在历经魏文侯、魏武侯两位明君之后,魏国出了魏惠王这个败家子,魏国在他手里由盛转衰。

当时的魏国虽然强盛,但是由于地理位置所限,缺少战略纵深,所以其强盛的外表下其实隐藏着一定的脆弱性。



其最好的办法便是向西取秦国,因为当时的秦国还未经历商鞅变法,国力孱弱。如果魏国向西发展,夺占泾、渭,控制崤、函,据有河西之地,即使没能灭掉秦国,但战略纵深怎么都是有了。

进可攻,退可守,如此一来,兼并列国,图取天下并不是没有可能。



但魏惠王并没有这样的战略眼光,他完全不把秦国放在眼里,认为秦地偏僻,没有什么用。在他看来,称雄三晋,压服齐楚,称霸中原那才是自己需要完成的事业。说白了,当时他的思想还停留在春秋时期,扩张灭国不是太重要,会盟诸侯,成为齐桓晋文那样的诸侯霸主才是最有面子的。

于是,好大喜功的魏惠王,自恃国力强大,四面出击,动辄对其他诸侯国付诸武力。



原本长期存在的三晋联盟,因为他的"单边主义"而解散,齐楚这两大强国也与之交恶,著名历史典故"围魏救赵"中的桂陵之战便是发生于这期间。

后来极度膨胀的魏惠王,在秦国商鞅的奉承吹捧之下,召集诸侯于逢泽盟会,朝见周天子,正式称王,成为新一代诸侯霸主。此时的魏惠王可以说是春风得意,但他并不知道,他已经成为了众矢之的。



其后,马陵一战,十万魏军被歼灭,主将庞涓所率领的魏军二度为齐军孙膑所败,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与此同时,西边的秦国,南边的楚国,也开始痛打落水狗, 以至于"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 在经历这样接连的失败打击后,魏国一蹶不振,就此衰落下去,最终为秦国所灭

8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作为战国新兴的国家,魏国的形势并不好。处于四战之地周围强敌环绕。在战国初期,魏国却奇迹般地通过变法而一跃成为七国之首。使得当时各国纷纷效法。由此战国,进入了变革图强的时代。早年的李悝曾经担任中山相和上地太守两地都临近秦的西北边境。李悝也多次与秦军交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逐渐的磨砺当中得到了魏文侯的赏识,逐渐成为魏国重臣。之后,魏文侯任用,其变法。

废除了奴隶时代的世袭制,废井田开阡陌写法经建立武卒制,也有人说是吴起所创,李悝所写的法经一直为魏国所用,后来由于商鞅带往秦国,秦律便是以此为基础写成,汉律继承秦律,所以法经在中国古代法律史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战国初期第一个变法者李悝的变法让魏国称霸中原50多年。那他个人的结果如何呢?其实,对于李悝的结局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李悝变法受到了魏文侯的肯定。也获得了魏国民众的支持最终寿终正寝。

第二个是在审理一场谋杀案时当事者承认,三年前有一起李悝审理的谋杀案也是自己做的。由此意味着李悝审错了案,让一个无辜的人枉死。事后,李悝根据自己所编写的法条。认定自己是死罪,于是写好遗书,自杀而死。如果是第一种情况那么李悝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时当中。是为数不多的寿终正寝的变法者。如果是第二种结果李悝也无可厚非,毕竟他虽然自杀而死,但也是为了维护自己所定下来的法治制度。虽死犹荣,作为变法者,即便自己犯法也依然不敢违背法律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

魏国任用的第二个可以变法大才便是吴起。公元前386年吴起已经54岁。从魏国投奔楚国,这一年也是他在楚国实行变法的第一年。回首过去的这54年吴起也几乎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魏国。但最终依然被其赶出国门。在吴起到了魏国以后开始训练,魏国的军队。创下了大战72全胜64。其余不分胜负的奇功伟业。使得当时的魏武卒,名震天下。吴起在魏国待了近30年依靠一手建立的军队,攻下秦国河西之地500里将其国压缩到了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如果依然有吴起镇守西部。秦国恐怕就此与戎狄别无差异。

但是吴起的命运并没有那么顺利,在魏文侯去世以后,魏武侯继位。因此遭受排挤,不得不出走魏国儿投奔楚国。在公元前386年吴起54岁。楚吊王被害旧贵族势力疯狂反扑,乱箭射死吴起。在其生命的最后一刻,吴起跑到了楚王的尸体旁。因此这些复辟的旧氏族被诛灭三族,一部分则逃落天下。吴起死后有70多家贵族陪葬也应该死而无憾。另外,由于乱箭射死。吴起与楚悼王的尸体无法分开。恐怕也体现了君臣生死的宿命,也大约是在这一时期魏国遭受了秦国刚继位的国君,秦献公的顽强厮打。严重束缚了魏国争霸天下的动力。

秦献公回国继位以后任用了甘龙处理内政,由于秦国之前几代乱政。河西之地被夺,为此秦献公发誓要夺回河西,一年不夺回,一年不得休战。由此与当时的强国,魏国死缠烂打近20年。如果听用吴起之言秦国历史真可能就此结束。

9

魏国的衰败,当然离不开秦国的崛起,那么说起秦国的崛起,就更离不开商鞅变法了。说到商鞅,其实商鞅最开始想效忠的国家就是魏国。开始商鞅跟随魏国公叔座,公叔座曾经向魏王推荐过商鞅,当时公叔座就对魏王说商鞅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如不重用商鞅就将他杀掉,但魏王看商鞅年纪尚轻,并未重用。为此公叔座还很内疚,商鞅跟着他,他却让魏王杀了他。便赶紧把商鞅叫来让他逃,可商鞅说魏王不听您的话重用我,那他也不会听您的话杀了我。后来商鞅到秦国效力。迅速的让秦国崛起,秦国的结局也是魏国失败的一个原因吧。

商鞅只是魏国流失的人才之一,历史上为王为人才不用,错失良机的事还有很多。这些流失的人才,反过来大多都对魏国做过不利的事情,这也是为国走向衰败的一个原因。

10

对魏国的衰落,近代史学家梁启超曾对魏武侯和魏惠王失国之策有过极其精辟的评价,“盖吴起去后,不二十年而秦尽复其河西故地;不三十年而魏河西且入秦矣,此魏之失计以也。文候政策,常欲结三晋同盟以相保而自固,盖魏地横亘赵韩之中,魏睦二国,二国自不能越魏以相残。武侯初立即改行其道,纳赵公子朝之叛,而与之袭赵。自是三晋睽涣,迭寻干戈,以为秦资,此魏之失计二也。魏公叔痤疾革,劝惠王举国以听商鞅,否则杀之,惠王以为老悖,既不能用商鞅,而纵之入秦。鞅以习于魏故,既相秦,则首以全力图魏,此魏之失计三也。魏西有秦,东有齐,北有赵,南有韩楚,其地华离绣错于列强之间,四面及心腹皆受敌。古战国诸国皆可战,惟韩魏最不可战,狃于强盛,不戢其武,致四邻汹汹自危,环起而攻之为难,此魏之失计四也。”

魏国初霸,收河西,灭中山,退楚国,联赵韩。

魏国称霸中原的时间前后共计50年,即公元前403年—公元前354年。魏国之强大发韧于国君礼贤下士,从谏如流。如魏文候攻灭中山后曾将其地封给其子魏击。但后来魏文候就此事询问臣子任座时,任座却直言不讳地告诉他此非仁君作为。文候大怒,迁怒任座。待他退出后,其重臣翟璜入见,极力称赞文候乃仁君。文候问为何,翟璜答,“君仁则臣直,向着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随后,魏文候既召回任座,待之以上宾之礼。此乃魏文候从谏如流的典型例子,由此可见魏文候开阔的心胸具备了霸主的首要素质。其次,敢于任人改革,如魏文候时期的李悝变法,尽地力之教,鼓励农业生产,使国家常常保持充足的战略储备。可以说,李悝变法不仅奠定了魏国强大的基础,还为后世法家提供了一条改革成例,商鞅变法亦借鉴了其思路。

商鞅变法之徙木立信

经过数年发展,魏国具备了扩张的实力。为了增强力量,魏文候联络了同出一脉的赵国和韩国一起合力对外发展。可以说,魏国发展最好的时期,即是赵魏韩三国同盟最坚固的时候。到了魏文候之子魏武侯继位后,他先自毁长城逼走吴起,然后趁赵国内乱插足其内政,随后又与韩国交兵,完全摧毁了魏文候时代苦心孤诣维持的军事联盟。

魏国霸业衰落:河西之地丢失,中山复国,韩赵散盟,齐国西进,楚国北上。

当时,齐国已经完成田氏代齐,秦献公也将都城将雍城迁到了栎阳,而楚悼王也在吴起的帮助下搞起了变法。于是,魏国渐渐陷入了四面皆敌的境地。不过,魏国百足之虫,其武力并未亏损,但是公元前371年的一场内乱却使魏国再度伤了元气。虽然魏惠王最终继位了,但他恼恨赵韩两国插手魏国内政,遂先后与赵国、韩国构兵。此外,随着齐国向西方发展,魏国与齐国的矛盾开始越发显现,并引发了观津之战。与此同时,西方秦国也开始了收复河西的战争,自公元前368年—公元前354年,秦国先后和魏军进行了六次大战。由此可见,此时的魏国四面树敌,即使没有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其最终衰败亦避不可免。

图为魏武卒,选拔标准:“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释意:士兵披上三层重甲和铁盔,能开十二石之弩,每人背五十只弩矢,拿着长戈或铁戟,腰带利剑,携带3天的作战粮草,半天能走一百多里。

注:以下为史书记载的魏国对外战争,自魏武侯——魏惠王。可以看到,魏国在16年的时间里,几乎年年作战。如此穷兵黩武,岂能不败?

公元前384年,齐侵魏禀丘,赵救魏,大败齐人。

公元前383年,魏败赵师于兔台。

公元前382年,齐魏为卫攻赵,取刚平,攻中牟。

公元前381年,赵借兵於楚伐魏,战于州,取梁门,取棘蒲。

公元前380年,秦、魏攻韩,楚、赵救之。

公元前380年,魏、韩、赵伐齐救燕,至桑丘。

公元前379年,赵拔魏黄城。

公元前378年,狄败魏师于浍。

公元前378年,齐伐燕,魏、韩、赵救之伐齐,至灵丘。

公元前376年,魏、韩、赵共分晋地。

公元前375年,魏取楚榆关,韩灭郑。

公元前373年,魏伐齐,至博陵。

公元前372年,魏败赵师于北蔺。

公元前371年,魏伐楚,取鲁阳。

公元前370年,魏败赵师于怀。

公元前369年,韩懿侯与赵成侯合兵伐魏,战于浊泽,大破之,遂围魏,不合而退。魏败韩于马陵。魏败赵师于陶。

公元前368年,齐伐魏,魏惠王献观津以和解。

公元前384年,齐侵魏禀丘,赵救魏,大败齐人。

公元前383年,魏败赵师于兔台。

公元前382年,齐魏为卫攻赵,取刚平,攻中牟。

公元前381年,赵借兵於楚伐魏,战于州,取梁门,取棘蒲。

公元前380年,秦、魏攻韩,楚、赵救之。

公元前380年,魏、韩、赵伐齐救燕,至桑丘。

公元前379年,赵拔魏黄城。

公元前378年,狄败魏师于浍。

公元前378年,齐伐燕,魏、韩、赵救之伐齐,至灵丘。

公元前376年,魏、韩、赵共分晋地。

公元前375年,魏取楚榆关,韩灭郑。

公元前373年,魏伐齐,至博陵。

公元前372年,魏败赵师于北蔺。

公元前371年,魏伐楚,取鲁阳。

公元前370年,魏败赵师于怀。

公元前369年,韩懿侯与赵成侯合兵伐魏,战于浊泽,大破之,遂围魏,不合而退。魏败韩于马陵。魏败赵师于陶。

公元前368年,齐伐魏,魏惠王献观津以和解。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