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坚守“多子多福”的文化观念,早婚早育有益于传宗接代。
古人遵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文化观念。
关于女子的结婚年龄规定,在宋初,延续唐朝的制度:“凡男年15,女年13,并听婚嫁”。
后来更改为:男16周岁,女14周岁,可以婚嫁。
宋初人口只有三四千万,因此提倡早婚,后来由于人口大量增加,因此结婚年龄也随之调高一岁。但无论如何,十六岁未嫁,在宋朝肯定是大龄剩女了。
古人遵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文化观念。
关于女子的结婚年龄规定,在宋初,延续唐朝的制度:“凡男年15,女年13,并听婚嫁”。
后来更改为:男16周岁,女14周岁,可以婚嫁。
宋初人口只有三四千万,因此提倡早婚,后来由于人口大量增加,因此结婚年龄也随之调高一岁。但无论如何,十六岁未嫁,在宋朝肯定是大龄剩女了。
当时之所以有很多的女子年纪大了也没有嫁出去并不是因为她们自己不想要成亲。
有时候也是跟社会风气有关联的。当时那个朝代是比较富裕的,所以形成了一种奢侈的风气。
大人们往往需要有很多的嫁妆才能让自己家的女孩嫁出去,而有时候人们并拿不出那么多的钱。所以有一些女孩子留来留去便嫁不出去了
古代女子及笄就意味着可以成家了,如果过了这个年龄就可能被当作大龄剩女。
个人感觉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这是宋朝社会整体都是这样认知的,女性结婚最佳年龄是十五岁,过了这个年龄就在向大龄剩女的道上进发。
二、古人普遍寿命短,宋代平均年龄30岁左右,所以这么低的平均年龄不早婚如何繁衍后代呢?但这其实是个恶性循环,早婚造成了人体质不好,小孩的死亡率很高。
三、宋代周边群狼环伺,常年打仗,人口锐减,所以也必须早点结婚,促进人口的增加。
而且,历朝历代对婚姻都有一定的规定,其中也不乏女子到了结婚年龄不结婚就强行婚配,或者处以罚金的例子。比如《汉书》中就有记载,到了规定年龄不结婚,要处以五倍的赋税,想一想这五倍的税没几家能承受得起的。
再者宋代是对女子最严苛的朝代,在程朱理学的压迫下,女子的话语权越来越低,所以这种规定女子是无力反抗的,只能早早就嫁人了。
宋朝是一个很神奇的“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朝代,文人的地位空前高涨,人们的生活富裕而又高雅,就连女子的受教育程度和地位也很高。女子的知识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结婚年龄也比以前的朝代要大,16周岁未嫁的“大龄剩女”比比皆是。
关于女子的结婚年龄规定,在宋初,延续唐朝的制度:“凡男年15,女年13,并听婚嫁”。
后来更改为:男16周岁,女14周岁,可以婚嫁。这样的结婚年龄,和今天的婚姻法规定,男年满20周岁、女年满20周岁,可以结婚相比,已经是早婚了。
尽管宋朝规定女子14周岁可以结婚,但实际情况是,宋朝女子结婚一般都比以前的朝代都晚,十四、十五岁结婚的很少,16岁以上的“大龄剩女”则比比皆是,真是普遍存在18岁左右才结婚的现象,就像当时第一才女李清照,也是18岁时才嫁给丈夫赵明诚的,比李清照还晚结婚的女子就很多了。
造成 宋朝女子普遍结婚较晚,16岁以上大龄剩女比比皆是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宋朝只规定女子最早的结婚年龄,没有规定晚婚年龄,对女子晚婚也不进行处罚,不像以前的朝代,对女子超过几岁不结婚,就会受到处罚。比如南北朝时规定“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意思是女子15岁不出嫁,家人就等着坐牢吧;唐朝唐太宗时规定,“男20岁,女15岁以上无夫家者,州县以礼聘娶”,意思是女子到了15岁不结婚,国家替你找对象。可见,在唐朝以前,15岁就算大龄女子,如果不嫁,就会受到处罚。而宋朝却没有这样的规定。
二是宋朝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造成男子大都尽力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入朝做官,待考取功名才娶妻成家,所以宋朝男子的结婚年龄比较晚,这样,相应地,女子的结婚年龄也跟着推迟了。所以16岁未嫁的女子,就成了大龄剩女了。
很多人都觉得,古代人早婚早育,一大半的原因都是战争的纷繁,导致国家为了激烈人口增长,规定百姓早点结婚,早点生子,早点为国家做贡献。这点确实没错,但为什么在社会经济发达,国泰民安,战争冲突较少的宋朝,也做出14岁的少女必须结婚,16岁未嫁就成大龄剩女了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古人遵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文化观念,这种文化思想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时代,而宋朝亦把传宗接代,多子多福,早婚早育,人丁兴旺视为一件至高无上的荣耀事情,承载着中国古代婚姻的目的,这种说法早在《礼记·昏义》中有记载:
婚姻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
古人将结婚视为维系宗法关系的重要举措,更将人丁兴旺看做是家族繁荣昌盛的标志,且有了好的婚姻,才能上对的祖宗,下对的起子孙,可见这种观念的深入。而在结婚年龄上,宋初采取的婚姻年龄继承了前代,据《名公书判清明集》中记记载:
男子十五岁,女子十三岁得婚嫁。
在社会贸易发达,经济文明程度高,社会开放程度宽容的宋朝,仍然逃不过封建礼教的束缚。到了南宋时期,由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反映在结婚年龄上,就将男女的婚配年龄提高了一岁,据朱熹的《朱文公家礼》记载,将男子十六岁,女子十四岁加以立法,并规定执行。
婚姻,对于组建家庭,生儿育女,拉动人口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宋朝鼓励百姓尽早结婚一方面可以更快增加家族人数,壮大家族力量,以便更好的从事农业生产,商业发展等,而对于皇室贵族来说,尽早结婚更是诞育皇嗣,稳定国家政权关键举措,如宋仁宗于15岁大婚,娶了第一任皇后郭氏,后来又纳妃,但却始终没能培育出子嗣继承皇位。
所以说,在宋朝这样一个国泰民安的社会,为什么过了16岁未嫁就被称为剩女,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宋人过于遵守传统观念,而导致他们对剩女的观念所改观。
这是当时的政府感觉到了人口危机。古代人口本来就不多,古时候一个国家总人口也就几千万人。为了鼓励平民早生早育和维持人口资源也能招到适龄的足够的兵源,所以古时候法定结婚年龄普遍在14岁到16岁。
因为古时候人口本身就不多,所以就有政策支持结婚。到了一定年龄未婚的女性人口,全家人就需要向政府缴纳单身税。而且这个单身稅是普通家庭无法承担的。可能全家人一年的收入加起来还不够缴单身稅。所以古时候很多普通人在儿女还未满14岁就把女儿嫁出去了,因为当时女性人口年满14岁还未嫁人全家人就需要向政府缴单身税,未满14岁嫁人这也避免了缴单身稅带来的家庭压力。
古代很多朝代都因为这个政策,很快的就恢复了全国人口。国家也能很快恢复人口年轻化,对于国家而言也能快速地更换年轻的新鲜血液。
因为古代人口平均寿命比较短,战争、疾病、饥饿都有可能是造成死亡的原因,当政者多有鼓励生育,所以平均结婚年龄比较,大多数女性在13岁就有性特征,父母也会开始安排相亲,15岁左右基本就婚配了,所以16岁没嫁的家里都会催婚,自然就感觉成大龄剩女了
在古代,女孩子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是有讲究的,12岁称为金钗,13-14岁成为豆蔻,15岁称为笈笄。笈笄就是现代人所说的成人礼。行过笈笄礼的女孩子就是大人了就可以嫁人了。
但是,在每个朝代的法定结婚时间都不一样,西周和汉朝女孩子都是15岁,晋代为17岁,唐宋为13岁。我们今天的法定结婚年龄女子最低是20岁。
宋朝的法定结婚年龄既然定在13岁,那说明在当时13岁结婚,已经成为了人们的认知常识。一般人家嫁娶,婚期都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早就定好的。到了法定结婚年龄,男方就会差宗族里比较有威望的长辈,去女方家商讨结婚事宜。按当时的礼仪进行婚礼筹备。在宋之前,人们通常采用的是儒家礼仪,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到了宋朝,人们把繁琐的程序简化为纳采、纳征纳吉、亲迎。南宋时期,又简化为纳采、纳吉、亲迎。
纳采:六礼之一,是指男方备好礼物,去女方家提亲。在没有简化之前,纳采和问名是六礼中的两礼,简化之后,纳采和问名合为一礼。问名顾名思义就是男女双方互向告知自己的生辰八字和姓名。
纳吉:就是男女双方把生辰八字交给占卜师,由占卜师算出两人合适后,还要由男方去占卜,卦象为吉,才告诉女方,婚姻已定。
亲迎:就是结婚当天,新郎穿着喜服,亲自去女方家迎亲过礼。
看到这里,是不是感觉很眼熟?是滴,你没猜错,这些礼仪沿用至今呢。
很多比较传统的地方,还是按照这个路子走的,只是纳吉好像都不怎么用了。
生活要有仪式感,这样的婚礼是不是更会记一辈子呢?
下面再说说,为什么宋朝时16岁未嫁,就成了大龄剩女呢?
在当时13岁就到了法定结婚年龄的时代,就相当于现在20岁到了法定结婚年龄一样。即使在思想开放的今天,25岁以后的女青年,27-28岁在家里老人眼中,都已经是大龄剩女了。
更何况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环境影响下,16岁了还没嫁人,更会成为左邻右舍的话柄,成了人们眼中的剩女也不足奇怪了。
市场价值观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