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说到“最后的明朝人”,或许很多人会想到南明的延续——台湾明郑政权,或是在川、鄂一带坚持抗清二十余年的夔东十三家,甚至是明亡后私底下继续沿用“崇祯”年号、传承明朝衣冠的李氏朝鲜

其实,这些都不是。真正能称得上“最后的明朝人”的,应该是一条叫“忠明村”的村子。这条位于江西的偏僻小山村,至今还保留着不少明朝的遗风,某种程度上算得上是活在现代的“明朝人”!

说起“忠明村”的历史,其实跟前文提及的夔东十三家抗清义军有很深的渊源。清军入关后,一部分李自成的闯军余部投到了南明的旗下,在农民领袖刘体纯、李来亨等人的率领下,辗转川、鄂地区展开抗清斗争,这便是夔东十三家。

公元1664年,在清廷的大举围攻下,李来亨兵败,于茅麓山焚其妻子后自缢而死,十三家的抗清斗争宣告失败。之后,有少数人辗转流落至江西圭峰山地区,他们躲入山中,誓死不剃发,过上与世隔绝的生活,这便是“忠明村”。

与世隔绝的“忠明村”始终保留着明朝的衣冠和发饰,以至于一度被人们误以为是“道士庄”。时至今天,据说当地尚有少数老人还留着明代的发髻,依旧穿着没有扣子的明代服饰,保留着明代的风俗礼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小贱贱

最佳贡献者
2

郑成功及其后人

3

逃到台湾的郑成功一族人

4

顾名思义,最后的明朝人其实就是明朝遗民,最初见到这个词语是在小时候的《湖心亭看雪》这篇课文中。也第一次知道朱舜水这个名字。

他本名叫朱之渝,是明代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明末贡生。因在明末和南明曾三次被皇帝特征,未就,人称征君,明朝学者、教育家。

舜水一号,是他在日本所取,并流传至今。在日本期间,被后醍醐天皇尊为老师,开创江户学派,对日本的儒学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奠定了后来明治维新的思想基础。

1644年,祟祯上吊、满清入关,神州沦丧后,他一直在积极联络各路抗清义军,利用海路优势,来往舟山、日本、安南等地,为义军筹款筹粮。

同时他作为明朝遗民,在明末那个众多明朝官员投清的时代背景下,气节令他的敌人都折腰,清军刘文高部俘虏过他,逼他剃发降清,朱之渝宁死不屈,刘文高被感动,因而偷偷放了他。在辗转到安南的时候,安南王连杀数十人,要朱之渝下跪,安南大臣用树枝在他面前沙地上写了个“拜”字,朱之渝抢过树枝加了个“不”,挺身受刑。安南王终感其忠,没有再为难他。

1660年,朱之渝受郑成功、张煌言的邀请,参加了郑成功的北伐部队。可惜的是,北伐失败,复国梦想再无实现可能。朱之渝不愿归顺清廷,剃发易服,只好东渡日本,从此离开了这片国土。

从此在日本,不断传播华夏文化,一直到1682年逝世于大阪,其死后按照明朝礼仪入葬,坟墓也是明朝式样,以表达他对故国的怀念。

这才是我认识的朱舜水,少年从官不媚权贵;中年明亡奋起抗清;老年为了故国奔走他乡。

俱往矣,皆风流人物!正是朱舜水这样的历史人物,方才推动中国历史不断向前,使我华夏成为传承数千年的文明古国。

日月昭昭,唯有大明。

明亡后,也正是因为有朱舜水这样的明朝遗民,才能坚持抵抗清朝三十八年之久,他们气节昭然于史书,精神影响后来人于千古。

5

我认为是“西湖三杰”之一的张煌言。他生不逢时,出道于明朝将亡之时。他毕生为挽救大明而奋斗,战斗到了最后一刻(康熙三年),堪比明朝之文天祥。

  张煌言,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他16岁考上秀才,23岁中举,但此时已是崇祯末年了。在南明弘光政权覆灭后,南明残余势力隆武政权在郑氏扶持下退守福建。杭州城破,二十五岁的张煌言随鲁王据守舟山,这一守就是十九年。这期间,舟山数次陷于敌手,但张煌言没有放弃,只要一有机会,就指挥水师入长江作战。张煌言一生最高光的时刻是联合郑成功水师夹攻南京,在这场战役中,张煌言表现出卓越的军政才能,他以三入长江作战的经验向郑成功建言:先占据崇明岛作为根据地,可惜郑成功并未采纳;张煌言攻入瓜州,再次建议进攻镇江,但郑成功进军缓慢,结果错失良机,导致大败,郑军损兵折将,黯然退回福建。南京战役的失败,客观上促成了台湾的收复,但与此同时也基本宣告了南明主力在大陆的覆灭,实在可惜!

  纵观顺治一代,清军和义军在中国南方土地上一直进行有大有小的,频繁的战斗。而到康熙继位后,随着桂王与李定国前后殉国、郑成功和鲁王相继病死,全国范围内,高举反清大旗的只剩下闽浙沿海和台湾。

  而当时张煌言所率领的义军,是清廷心头最后的隐患。当时浙江总督赵廷臣通过多种渠道多次招降张煌言,尽管南明王朝大势已去,而张煌言的多次严正拒绝了张的诱惑。“古今来何代无废兴”,张煌言在信中承认改朝换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有志之士,尚谓人定可以胜天”,表现了自己如于谦一样“挽狂澜于既倒”的雄心。到康熙年间后,张煌言眼见大势已去,民心思定,不得不遣散部队,隐居南田悬岙岛(今象山境内)。后来由于部下的出卖,他于康熙三年七月被捕。

  康熙三年九月七日,清廷数次劝降失败后,决定将张煌言押往杭州弼教坊行刑。张煌言遥望凤凰山一带,叫一声“好山色!”从容挺立受刑。口赋绝命诗一首:“我年适五九,偏逢九月七。大厦已不支,成仁万事毕。”其对故国之忠诚,堪比被忽必烈俘虏的文天祥。

“西泠桥边岳武穆 ,八盘岭下于忠肃 ,一片孤忠两地同 ,与公鼎峙成三足。”这是清后期诗人吴鼎元《南屏山谒张忠烈公墓》中的诗句。他将张煌言与岳飞、于谦相并列,并非仅仅因为他们墓穴相近,更重要的是他们所共有的那一份忠诚。

张煌言画像

6

谁能称得上最后的明朝人,我们不得不说是抗清名将——铁血丹心李定国

他生于1621年,陕西榆林人。从小因为家庭贫苦,经常吃不饱饭,崇祯三年,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发动农民起义,招兵买马,少年李定国参加,并被张献忠收为养子。并跟随四处张献忠转战。李定国英勇善战,为张献忠所喜爱。张献忠死后李定国归顺南明政权,成为一名反清名将。

永历六年初,李定国率兵八万攻湖南。先取沅州、靖州,继攻广西桂林,大败清军,清军主帅、定南王孔有德自杀,一时震惊朝野,李定国七月初占领桂林,随后,直下柳州、衡州等四州,兵锋指向长沙。清廷闻讯大惊,增派十万大军驰援。为避清军锐气,李定国暂时撤离长沙外围,退守衡州。清军主帅、亲王尼堪率军尾追,李定国设伏将清军团团包围,四面猛攻,清军大溃,尼堪被阵斩,全军覆没。但是南明名将孙可望因争名夺利到长沙投降了清军,将整个贵州出卖给了清军。负责前线工作的刘文秀便要求永历帝到贵州前线来督战,这样有利于光复这块地盘,但李定国考虑贵州危险拒绝了。从此南明就剩云南栖身。

永历十六年,吴三桂将永历帝从缅甸要回,在昆明弓杀,南明灭亡。李定国悲愤交加,不久病逝,时年42岁。

7

南明?不。小刀会!哥老会~~好像也不。。洪帮?!你看看~又扯到香港了!哎,闹心。

8

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 于煤山自缢身亡,践行“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9

有些很偏僻的深山地区,山沟里只有几户人家,那里的群众同外界接触很少,高达千仞的山峦,使他们和外界隔绝起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世界。象房山、宛平和涞水、涞源交界的“野三坡”,那一溜几十个村子,一直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长时间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到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年)才知道清朝已经灭亡了。“野三坡”的群众说:“就是燕王扫北的时候,也没有到过我们这儿。”他们推举三位老人管理这一地区的事情,老人去世一位再替补一位。这里的男人不剃头,女人不裹脚,清朝的统治始终没有能进入这一地区。象这种什么外人也没有进去过的地方,我们都深入进去了。又如易县的杨家台,旧政权时代,几十年间都没有行政管理人员去过,老百姓没见过当兵的,不知道军队是个什么样子。这些偏僻的山沟,要不要去做发动群众的工作?有的同志听到传闻,说那里民性强悍,不敢进去开展工作。我当时提出过一个要求:“要把每一条山沟的工作做好”。因为,山沟里的工作是很重要的,要开展游击战争,要进行反“扫荡”斗争,每一条山沟,都是我们的回旋之地,没有群众的支持,不用说别的,进山出山都十分困难。我们进去以后,经过深入细致的发动群众工作,老百姓对我们很好。“野三坡”和杨家台那些地方,都成了我们可靠的根据地。反“扫荡”的时候,我带军区机关钻进那些深山沟,老百姓很热情,他们说: “我们也是中国人呀!以前哪朝哪代的政府都不把我们当人看,只有八路军来了,才有了做人的资格。”

10

宁靖王朱术桂虽然是宗室疏属,一生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在台湾还要自己辛苦劳作,以为生计,但他最后明明可以当顺民而苟且,却甘愿殉国的风骨,不愧为一代传奇英雄朱元璋的子孙,也给大明王朝划上一个悲壮的句号。”

从具备足够文化和政治意义的角度,那么于公元1683年,清军攻入台湾后,选择上吊自尽的宁靖王朱术桂,大概可以称得上“最后的明朝人”。

如当时还在世的“船山先生”王夫之这类遗民,虽然自认明潮人,但心理上的文化认同更多一些,政治上他们自己也清楚,大明早已亡国,自己不过是缅怀故国,遗民毕竟也突出一个“遗”字。

而宁靖王朱术桂由于大明宗室的特殊身份,他在东宁政权投降清军前的殉节行为,就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和政治意义。首先他是南明隆武帝承认的宁靖王,在郑成功时期留在郑军驻地,作为宗室代表观礼军国大事,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明朝的政治权威。

郑经时代,虽然郑氏在事实上已不再尊奉明室,但对外依然打着“大明诏讨大将军”的旗号,对东南亚地区和西欧殖民者,才会用“东宁国主”的头衔,并且很多时候依然在使用明朝永历纪年。那么理论上说,宁靖王朱术桂就依然活在明朝治下,并且是明朝在台湾政治存在的一部分。

之后,当郑克塽选择投降清军的时候,东宁政权的绝大部分人包括残存的明宗室都选择默认,那实际上就放弃了自己身为明人的身份认同,甘为清臣。

此时身为大明正牌郡王,大明衣冠和宗室东渡代表人物的朱术桂,选择殉国而死,无疑宣示自己不认同清的统治,至死都要身为明臣。而他的死也确实成了一个符号性的事件,续台湾县志和福建通志的记述都是“明朱术桂自经”,自此之后,大明衣冠在华夏疆土之内再无实际意义上的存在。

话又说回来,1683年的这段悲歌,这也不过是明朝灭亡的最后尾音而已,真正的绝响是1662年永历帝昆明被杀、李定国呕血而亡、郑成功忧愤而死。其后,李来亨投火自焚是遗韵,朱术桂自尽则是这乐谱上最后一个句点。

附一段朱术桂自尽的记载,确实有一个时代最终结束的感觉:

【常言:『台湾有变,我再无他往,当以身殉』!已而清师克澎湖,克塽议降。术桂告其剩妾曰:『我死期已至,汝辈可自便』!佥对曰:『王能全节,妾不失身;王生俱生,王死俱死。愿赐尺帛』!遂各冠笄,同缢于中堂。术桂大书绝命词于壁;次日,冠裳束带,佩其印绶,拜辞天地、祖宗,招耆旧从容饮别,以家财分赠之。又书五绝一首,结帛于梁,自经而绝。】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