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康熙生前的四大宠妃“惠、宜、德、荣”,其中的宜妃是其较其他更为宠幸的一个。

惠妃荣妃兼管着六宫,所以因为这一层原因,所以康熙和他们之间放不开,再由于年纪大了和儿子们的影响缘故,反而显得并不是很亲密。


而德妃长得非常漂亮,唯一的缺点是没文化,而且脾气不好,但是有好处,为人不太爱争。所以康熙是挺恩宠德妃的,过了60还让侍寝,但是跟德妃之间可聊甚少。

所以宜妃基本上就成为了康熙的倾诉对象。康熙甚至出征的时候,还要专门写信给宜妃痛诉思念之苦;出巡的时候还曾两次下榻宜妃的娘家。《康熙微服私访记》里面,康熙出门除了带三德子和和尚之外,唯一带的女眷就是宜妃,估么着就从这这里来的。


有一种说法,康熙因为担心自己克皇后,所以没有封宜妃为皇后,否则宜妃很有可能会成为康熙的第4个皇后。

康熙死后,宜妃未能及时转变身份,认清形势,从而深深的得罪了雍正。

但是康熙是暴毙于畅春园,可以说死得比较突然。而当时宜妃正在生病。出席葬礼的时候,宜妃有点着急,就让4个小太监用软榻把自己抬过去。可能是角色还没有转变过来,还没有意识到已经换了皇帝了。所以走得有点急,直接就跑德妃前面去了。恰恰这个场景,被雍正给撞到了。


倒不是宜妃故意去挑衅德妃。只是宜妃还没有意识到转变身份,以前排在德妃前面是很正常的事情。事实上德妃自己对这个事情也没有任何的不满。毕竟大家都习惯了,没有觉得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

但是雍正碰到这件事情之后,性质就都变了。雍正刚继位,比较敏感。因为大家对他都不怎么服气,连德妃自己都说,你当皇帝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

但是当时看到这个场景,雍正也不好发作。毕竟宜妃算是也算是雍正的母亲。所以雍正把一帮小太监给痛骂了一顿。

其实这个事情本应该引起宜妃的重视,应该马下来给新皇帝磕个头,谢个罪啥的。但是宜妃并没有怎么做,她仍然一切照旧,到底妇道人家,并不知道宫廷政治的凶险。

结果雍正迟迟等不来这个道歉。再一联想胤禟是八王党,母以子贵,这不就是有人给宜妃撑腰吗?


于是等康熙葬礼过后的第16天,雍正还是拿宜妃开刀。发布了一道圣旨,公布了宜妃的罪状。

“宜妃母妃见朕时,气度竟与皇太后相似,全然不知国体”。

这句话里里外外,只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宜妃没有拿我当皇帝。

接下来又发生一件事情,以至于火上浇油,最终宜妃连个太贵妃的名分都没有得到。

因为康熙后宫有60多个妃子。所以换了新皇帝,他们就得挪地方。按道理,这些有子嗣的都得搬出宫和自己的儿子一起去住。


惠妃很聪明,带头搬出去了,因为惠妃自己的儿子胤禔被圈禁了,她就搬到了养子胤禩假去住了;而荣妃也搬到自己儿子胤祉家去住了;德妃因为是圣母皇太后,所以她必须留在宫里。

到了宜妃这边了,她死活不肯搬。如果康熙活着,谁敢让她搬?但问题是,康熙不在了。但关键问题实际上还是在于宜妃真没有合适的地方去。

宜妃有三个儿子,分别是五阿哥胤祺、九阿哥胤禟、十一阿哥胤禌。其中胤禌其得比较早,而胤祺也不是宜妃自己带大的,养在太后宫里的,不大会说汉语,沟通起来有障碍。实际上最合适的人选那就是胤禟,而且胤禟会做生意,家里老有钱了。所以如果让宜妃选的话,她肯定更愿意到胤禟家生活。


但是雍正把胤禟差遣到西宁去了,目的自然是打散八王党。所以雍正要求比较老实的五阿哥胤祺把自己的母亲宜妃接到自己家住了。而宜妃和胤祺之间还是多少有些生分的。

雍正后来对宜妃最大的报复,也不过就是没有封她为太贵妃。儿胤禟的下场,那是另外一码事儿。


宜妃虽然各种不愉快,但是晚年不算过分,至少她活的要比德妃久得多。她一直活到雍正11年8月份才死;而孝恭仁皇后(德妃)雍正元年5月份就死掉了。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最佳贡献者
2

康熙生前的四大宠妃“惠、宜、德、荣”,其中的宜妃是其较其他更为宠幸的一个。

惠妃荣妃兼管着六宫,所以因为这一层原因,所以康熙和他们之间放不开,再由于年纪大了和儿子们的影响缘故,反而显得并不是很亲密。

而德妃长得非常漂亮,唯一的缺点是没文化,而且脾气不好,但是有好处,为人不太爱争。所以康熙是挺恩宠德妃的,过了60还让侍寝,但是跟德妃之间可聊甚少。

所以宜妃就成为了康熙的倾诉对象。康熙甚至出征的时候,还要专门写信给宜妃痛诉思念之苦;出巡的时候还曾两次下榻宜妃的娘家。

《康熙微服私访记》里面,康熙出门除了带三德子和和尚之外,唯一带的女眷就是宜妃,估么着就从这这里来的。

明明知道雍正登基,德妃就是太后,宜妃为何还作死的去挑衅德妃?

有一种说法,康熙因为担心自己克皇后,所以没有封宜妃为皇后,否则宜妃很有可能会成为康熙的第4个皇后。

康熙死后,宜妃未能及时转变身份,认清形势,从而深深的得罪了雍正。

但是康熙是暴毙于畅春园,可以说死得比较突然。而当时宜妃正在生病。出席葬礼的时候,宜妃有点着急,就让4个小太监用软榻把自己抬过去。可能是角色还没有转变过来,还没有意识到已经换了皇帝了。所以走得有点急,直接就跑德妃前面去了。恰恰这个场景,被雍正给撞到了。

倒不是宜妃故意去挑衅德妃。只是宜妃还没有意识到转变身份,以前排在德妃前面是很正常的事情。事实上德妃自己对这个事情也没有任何的不满。毕竟大家都习惯了,没有觉得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

但是雍正碰到这件事情之后,性质就都变了。雍正刚继位,比较敏感。因为大家对他都不怎么服气,连德妃自己都说,你当皇帝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

但是当时看到这个场景,雍正也不好发作。毕竟宜妃算是也算是雍正的母亲。所以雍正把一帮小太监给痛骂了一顿。

其实这个事情本应该引起宜妃的重视,应该马下来给新皇帝磕个头,谢个罪啥的。但是宜妃并没有怎么做,她仍然一切照旧,到底妇道人家,并不知道宫廷政治的凶险。

结果雍正迟迟等不来这个道歉。再一联想胤禟是八王党,母以子贵,这不就是有人给宜妃撑腰吗?

在清朝,先帝去世后,新继位的皇帝往往会尊封先帝的妃子们为太妃,并把她们的养老工作安排妥当。可是康熙才去世15日,雍正却发上谕,狠狠训斥了康熙的妃子,58岁的宜妃。

雍正最后还说道“自传之后,若仍前不改,定按国法治尔等之罪”,就是从此之后,你宜妃不能再不把我雍正当回事,现在是我做皇帝,不是先皇了,所以是龙就得给我盘着,是虎就得给我卧着,不然我就真的用治你的罪了。

宜妃说实在本没有多大的错,她没有对德妃不敬,也没有对雍正不敬,只是她的儿子对于雍正来说却是仇人,一个有着储君之争的仇人,雍正既然会打压胤禟,自然也会打压宜妃。

宜妃有三个儿子,分别是五阿哥胤祺、九阿哥胤禟、十一阿哥胤禌。其中胤禌其得比较早,而胤祺也不是宜妃自己带大的,养在太后宫里的,不大会说汉语,沟通起来有障碍。实际上最合适的人选那就是胤禟,而且胤禟会做生意,家里老有钱了。所以如果让宜妃选的话,她肯定更愿意到胤禟家生活。

但是雍正把胤禟差遣到西宁去了,目的自然是打散八王党。所以雍正要求比较老实的五阿哥胤祺把自己的母亲宜妃接到自己家住了。而宜妃和胤祺之间还是多少有些生分的。

雍正后来对宜妃最大的报复,也不过就是没有封她为太贵妃。儿子胤禟的下场,那是另外一码事儿。

宜妃虽然各种不愉快,但是晚年不算过分,至少她活的要比德妃久得多。她一直活到雍正11年8月份才死;而孝恭仁皇后(德妃)雍正元年5月份就死掉了。

总结:德妃虽然位列四妃,但并不讨康熙喜爱,连带着雍正也不太受重视,九阿哥胤禟之前仗着生母宜妃受宠也不把雍正放在眼里,现在雍正好不容易登上帝位,宜妃却依然不知收敛,在先帝的葬礼上让新帝雍正没面子,新仇旧恨涌上心头,导致雍正龙颜大怒。胤禟作为八爷党的一员,没多久就遭到了雍正的清算,被削宗籍,改名塞思黑,意为讨厌之人,被囚禁折磨致死。

3

康熙生前的四大宠妃“惠、宜、德、荣”,其中的宜妃是其较其他更为宠幸的一个。

惠妃荣妃兼管着六宫,所以因为这一层原因,所以康熙和他们之间放不开,再由于年纪大了和儿子们的影响缘故,反而显得并不是很亲密。

而德妃长得非常漂亮,唯一的缺点是没文化,而且脾气不好,但是有好处,为人不太爱争。所以康熙是挺恩宠德妃的,过了60还让侍寝,但是跟德妃之间可聊甚少。所以宜妃基本上就成为了康熙的倾诉对象。康熙甚至出征的时候,还要专门写信给宜妃痛诉思念之苦;出巡的时候还曾两次下榻宜妃的娘家。《康熙微服私访记》里面,康熙出门除了带三德子和和尚之外,唯一带的女眷就是宜妃,估么着就从这这里来的。

有一种说法,康熙因为担心自己克皇后,所以没有封宜妃为皇后,否则宜妃很有可能会成为康熙的第4个皇后。

康熙死后,宜妃未能及时转变身份,认清形势,从而深深的得罪了雍正。

但是康熙是暴毙于畅春园,可以说死得比较突然。而当时宜妃正在生病。出席葬礼的时候,宜妃有点着急,就让4个小太监用软榻把自己抬过去。可能是角色还没有转变过来,还没有意识到已经换了皇帝了。所以走得有点急,直接就跑德妃前面去了。恰恰这个场景,被雍正给撞到了。

倒不是宜妃故意去挑衅德妃。只是宜妃还没有意识到转变身份,以前排在德妃前面是很正常的事情。事实上德妃自己对这个事情也没有任何的不满。毕竟大家都习惯了,没有觉得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但是雍正碰到这件事情之后,性质就都变了。雍正刚继位,比较敏感。因为大家对他都不怎么服气,连德妃自己都说,你当皇帝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但是当时看到这个场景,雍正也不好发作。毕竟宜妃算是也算是雍正的母亲。所以雍正把一帮小太监给痛骂了一顿。其实这个事情本应该引起宜妃的重视,应该马下来给新皇帝磕个头,谢个罪啥的。但是宜妃并没有怎么做,她仍然一切照旧,到底妇道人家,并不知道宫廷政治的凶险。结果雍正迟迟等不来这个道歉。再一联想胤禟是八王党,母以子贵,这不就是有人给宜妃撑腰吗?

于是等康熙葬礼过后的第16天,雍正还是拿宜妃开刀。发布了一道圣旨,公布了宜妃的罪状。
“宜妃母妃见朕时,气度竟与皇太后相似,全然不知国体”。
这句话里里外外,只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宜妃没有拿我当皇帝。

接下来又发生一件事情,以至于火上浇油,最终宜妃连个太贵妃的名分都没有得到。

因为康熙后宫有60多个妃子。所以换了新皇帝,他们就得挪地方。按道理,这些有子嗣的都得搬出宫和自己的儿子一起去住。

惠妃很聪明,带头搬出去了,因为惠妃自己的儿子胤禔被圈禁了,她就搬到了养子胤禩假去住了;而荣妃也搬到自己儿子胤祉家去住了;德妃因为是圣母皇太后,所以她必须留在宫里。到了宜妃这边了,她死活不肯搬。如果康熙活着,谁敢让她搬?但问题是,康熙不在了。但关键问题实际上还是在于宜妃真没有合适的地方去。宜妃有三个儿子,分别是五阿哥胤祺、九阿哥胤禟、十一阿哥胤禌。其中胤禌其得比较早,而胤祺也不是宜妃自己带大的,养在太后宫里的,不大会说汉语,沟通起来有障碍。实际上最合适的人选那就是胤禟,而且胤禟会做生意,家里老有钱了。所以如果让宜妃选的话,她肯定更愿意到胤禟家生活。

但是雍正把胤禟差遣到西宁去了,目的自然是打散八王党。所以雍正要求比较老实的五阿哥胤祺把自己的母亲宜妃接到自己家住了。而宜妃和胤祺之间还是多少有些生分的。雍正后来对宜妃最大的报复,也不过就是没有封她为太贵妃。儿胤禟的下场,那是另外一码事儿。

宜妃虽然各种不愉快,但是晚年不算过分,至少她活的要比德妃久得多。她一直活到雍正11年8月份才死;而孝恭仁皇后(德妃)雍正元年5月份就死掉了。

4

康熙皇帝去世后,雍正皇帝登基,对于康熙的宠妃宜妃郭络罗氏,雍正自始至终,都没有给她好的脸色。

宜妃郭络罗氏,位列康熙的“四妃”之一,按照“惠宜德荣”的排序,她的地位是排在雍正的生母德妃乌雅氏和三阿哥胤祉的生母荣妃马佳氏之前的,并且宜妃一直以来,都受到康熙皇帝的极度宠爱,对其“眷顾最深”。

但是伴随着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的去世,雍正皇帝的登基,宜妃郭络罗氏的命运也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康熙刚刚去世,雍正就开始对宜妃进行公开的斥责,并且亲自下诏书进行问罪,之后更是将宜妃赶出宫去交给宜妃的儿子五阿哥胤祺。而雍正在对康熙后妃册封太妃的时候,宜妃也都是没有获得任何的册封。而宜妃去世后,在雍正在位期间也没有进行下葬,直到雍正去世,乾隆皇帝登基,才被安排葬入到了康熙皇帝的景陵之中。


雍正训斥宜妃傲慢无礼的僭越行为,既有雍正对于宜妃的厌恶,当然也有宜妃自己的原因。

但众母妃自应照前遵行国礼。即如宜妃母妃用人挟腋可以行走,则应与众母妃一同行礼,或步履艰难,随处可以举哀。乃坐四人软榻在皇太后前与众母妃先后搀杂行走,甚属僭越,于国礼不合。
皇考未登梓宫前,仓促之际,宜妃母妃见朕时,气度竟与皇太后相似,全然不知国体。

雍正降旨专门斥责宜妃郭络罗氏是在康熙入葬十六天之后,在雍正的旨意之中,宜妃郭络罗氏的僭越行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康熙去世的时候,皇太后也就是德妃乌雅氏,尚且由人搀扶行走,但是宜妃却坐软轿前行,并且是走在德妃的前面,全然没有尊卑之分;

其二,就是宜妃在雍正面前依然没有君臣之礼,深情气度与雍正的生母一致,进而招致了雍正的反感。

宜妃之所以在康熙去世后有如此行为,进而被雍正抓到把柄进行训斥,也是有着不可避免的原因的。

首先,一直以来,宜妃的位置都是要高过德妃的,况且久居深宫之中,在加上康熙对其的宠爱,早已形成了习惯,一时间难以改变。

其次,雍正皇帝在之前的“九子夺嫡”过程中,可以说是不显山不露水,异常的低调,这样就给了宜妃以及其他的所有人很大的错觉,因而在此之前,并没有真正的在意雍正,或者说,并不知道雍正会对此大做文章。

再次,此时的德妃只是名义上的皇太后,还没有为雍正所册封,说道僭越更多的是因为雍正的主观臆断。

当然还不应该忽视的是,宜妃与德妃两人的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雍正以及德妃对于宜妃的评价,宜妃遭到雍正斥责,德妃在一旁煽风点火,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宜妃为雍正所厌恶和记恨,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宜妃的儿子,九阿哥胤禟。

雍正在“九子夺嫡”中,所面对的最为强劲的对手就是八爷党集团的众位皇子了,其中最让雍正感到厌恶的除了八阿哥胤禩,就是宜妃的儿子九阿哥胤禟了。

一方面,胤禟非常机智聪慧,是八爷党的骨干力量,先是为八阿哥胤禩,后来又为十四阿哥胤禵的夺位进行出谋划策,给雍正造成了实质上的威胁;另一方面,胤禟是所有康熙皇子中,最有钱的,因而也就成为了八爷党的财神爷,提供了大量的财富和经费。

也正是因为如此,雍正对于九阿哥胤禟是极度的记恨,刚一即位就将其发配到西北,雍正四年(1726年)就被雍正削宗夺爵、圈禁致死。

而雍正也把他对于九阿哥胤禟的记恨转嫁到了胤禟的生母宜妃郭络罗氏身上,进而才有了雍正对于宜妃的厌恶和苛刻。

5

宜妃是康熙最宠爱的妃子,在有康熙的日子里她的人生都是春天。康熙十六年(1677年)八月,她尚未生子就被封为宜嫔,七嫔之一,她成为康熙朝皇后、贵妃以下最早受封的后宫主位。后来一连生了三个儿子,被封为宜妃。

宜妃从1680年到1685年,在这短短的五年之内,给康熙生了三个皇子。他们分别是皇五子胤祺、皇九子胤禟、皇十一子胤禌(12岁夭折)。

《永宪录》:“宜妃生皇五子、九子。眷顾最深”。《清史稿》:“圣祖甚爱之”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四十二的后妃排位顺序)

“母凭子贵”,嫔妃在皇宫中拼地位主要靠生孩。有了儿子的宜嫔更加受宠,地位稳固。她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被晋升为宜妃,排在康熙四妃之次,仅次于惠妃那拉氏,居住在西六宫之一的翊坤宫。她是入驻翊坤宫(仅次于皇后住的坤宁宫)时间最长的一位,自康熙十六年(1677年)起有近半个世纪之久。

宜妃郭络罗氏,满洲镶黄旗人,白富美,官二代,她是佐领三官保之女,她与妹妹一同嫁给康熙帝,她妹妹地位不如她。她性格骄横,为人处世也一定有她的过人之处,否则不会得到康熙特别的宠爱和牵挂。


据记载,康熙皇帝出征在外时,心系宜妃,怕宜妃担心他的安危,他会命人向翊坤宫书信报平安,还会捎回当地特产给宜妃,这虽不是独一份的恩宠,但在后宫妃嫔里也不多见。

宜妃的老爹也因她仕途辉煌,升为驻防盛京(沈阳)的正三品武职,职掌盛京内务府关防印,成为主宰一方的地方要员。

身缘戚属,班亚近臣。衔书盛京掌管内务府关防印(《清列朝后妃传稿》)”

康熙帝出巡盛京时,曾两次在其父三官保的第宅驻跸,这样的殊荣,在康熙帝后妃中独她一人。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皇帝驾崩,雍正继位。由于宜妃次子胤禟是雍正的政敌,他是帮助“八阿哥党”打压雍正的重要人物,皇权斗争失败后的结局是血腥残酷的。宜妃也随之受到连累,有“母凭子贵”变为“母凭子衰”。

(九龙夺嫡图)

宜妃人生的大落差

康熙一死,宜妃的冬天就随之降临。有史可考的记载,宜妃首次受屈,是在康熙的葬礼上:

康熙驾崩时,不巧的是宜妃正病重,走不了路,她便命人抬着她乘软榻奔丧,坐就坐呗她还乘软榻走到雍正生母皇太后的前面,而这位皇太后却是被人搀扶着步行奔丧。这让雍正找到报复的机会,他当着众人的面狠狠的斥责了宜妃的宫女和太监,借机斥责宜妃乘软榻出席致哀,一是对先帝的不敬,二是眼里更没有他这个新皇帝。这让一向受宠的宜妃颜面尽失。

宜妃,郭络罗氏。当圣祖崩时,妃方病,以四人舁软榻诣丧所,出太后前,世宗见之,又傲,世宗为诘责宫监(《清史稿·列传一·后妃》)。”

老皇帝尸骨未寒,宜妃就在大庭广众之下,受到新皇帝严厉斥责,这是一生中前所未有的羞辱。事情远没有到此结束,等待她的是厄运连连。平时骄横惯了,她在为 康熙帝守灵的时候,习惯了昔日的地位,惯性似的跪在新君 雍正生母 德妃之前,众嫔妃位之首。这个举动让 雍正皇帝非常生气。

雍正帝在十一月二十九颁布圣旨,公开指责宜妃的行为,让她再次受辱,主要“罪名”有三条:

第一,宜妃没有向皇太后行大礼,

“但众母妃自应照前遵行国礼”。

第二,宜妃坐软榻、守灵到皇太后的前面。

第三,不尊重新皇帝。

这三条罪状让宜妃的人生跌入低谷,眼前布满大坑。

从此,宜妃身边的侍从被雍正严密监控。雍正对宜妃的处置,还远没有就此结束,他在分封康熙诸妃为太妃的时候,唯独把宜妃排除在外,还对宜妃的太监进行流放,宜妃的日常也受到雍正的严密监控,整日如坐针毡。

宜妃的儿子九阿哥胤禟(yìntáng)被排挤,派往西宁驻扎,他与母亲在翊坤宫辞行时也受到严密监控。雍正帝最终将胤禟革除宗籍、圈禁、对其改名为塞斯黑(满语,讨厌的人,极具羞辱性)在狱中被折磨死,也有一说被毒死,终年43岁。

宜妃的结局

雍正元年(1723年),宜妃即被雍正赶出宫,迁居到儿子五阿哥胤祺家中。雍正十年(1732年)闰五月十九,54岁的五阿哥胤祺病死。雍正十一年(1733年)癸丑八月二十五日,宜妃经历2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心酸无奈后,在郁郁寡欢中离世,应该活了70多岁。宜妃死了原本该葬在康熙景陵旁边的景陵妃园寝,但因雍正余恨难消一直不许,直到乾隆二年九月二十五日,宜妃才入葬景陵妃园寝。

德妃草根逆袭

德妃原是隶满洲正黄旗包衣(包衣是奴仆的意思),包衣护军参领威武之女,祖父额参曾任膳房总管,雍正宣称乌(吴)雅氏乃“本朝旧族,创世名家”。

出身低微的她14岁入宫,为宫女。她没有宜妃那么好运。但她是个聪明会使脑子的美人。5年后她草根逆袭,获得康熙的宠爱。肚子正气,1678年她生下四皇子胤禛(雍正皇帝),因身份地下,亲儿子被皇后佟佳氏抱养。她仍是宫女,做事小心翼翼,第二年康熙封她为德嫔。1681年她又生了个儿子胤禵,和宜妃同一年受封,她被封为德妃。她一生为康熙生了6个孩子3子3女。可惜六皇子夭折,她的大儿子被抱养,所以她把所有的母爱倾注到小儿子胤禵(yìn tí)身上。

最爱的小儿子被亲儿子打压

胤禵也深得康熙喜欢,后来“九子夺嫡”中,胤禵处处与雍正对着干,大有想继位的苗头,斗来斗去雍正胜利继位,胤禵被治罪。史料记载,1723年,雍正安葬康熙时,下令让弟弟胤禵守陵,并削去弟弟亲王封号。

对于德妃雍正皇帝曾说:

“生恩不及养恩大”

雍正和德妃母子感情生分淡薄。德妃看到雍正对弟弟(自己最爱的小儿子)的这一做法,她很生气很气恼,想想以后和小儿子永生难见,她拒绝参加雍正的登基大典,拒绝太后封号、拒绝搬出永和宫。

她整日气恼郁闷,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二十二日64岁高龄的德妃生病,于1723年6月25日病死。

与其说宜妃挑衅德妃不如说是一种习惯。

宜妃明知德妃就是太后,她还在风头上压过德妃,主要是她背后的家世显赫,她在盛宠之下,骄横惯了。她一入宫就平步青云,有皇帝极大的宠爱,有优秀的儿子,有很高的封位,人生如此的完整和幸福,在帝王家并不多见。对于康熙的离世一时还不适应,人生的大起大落太快,她习惯了昔日的荣耀,根本放不下位子。

雍正和生母德妃向来关系淡薄,草根出身的德妃卑微低调也早已成为习惯,骄横且受尽极宠的宜妃自然不把德妃放在眼里。

对雍正来说,即使宜妃没有以上的做法,雍正也不会放过她。如果没有宜妃的儿子胤禟这个政敌,鉴于雍正对他亲娘没感情,即使宜妃做出以上“出格”的事,他也不会跟她如此计较。

6

在清朝,先帝去世后,新继位的皇帝往往会尊封先帝的妃子们为太妃,并把她们的养老工作安排妥当。可是康熙才去世15日,雍正却发上谕,狠狠训斥了康熙的妃子,58岁的宜妃。不光如此,雍正和乾隆在尊封先帝嫔妃时,也都把宜妃排除在外,这是怎么回事呢?

(宜妃剧照)

据《清史稿》记载,雍正之所以要羞辱宜妃,是因为宜妃在康熙去世后做了两件事:一是未遵国礼,乘四人软榻前往;二是在灵前行礼时,跪在了德妃前面。

雍正看到后,颇为不悦,所以专门发上谕对她进行了通报批评,说她“气度竟与皇太后相似,全然不知国体,甚属僭越。”

其实,在康熙去世前,宜妃就病重在身,行走艰难。所以康熙去世后,她无法和其他嫔妃们一同行走,只得乘四人软轿而行。而且她的软轿还是康熙亲赐,并准允她在宫中行走时可以乘软轿而行。

至于跪在德妃前面,若是按位分而言,在康熙四妃中,她本就位居第二,排于德妃之前。

所以,看上去,宜妃所做作为,似乎并没有毛病。

宜妃在康熙诸妃子中,其实是个顶玲珑的人。因此在她入宫不久,便得到了康熙的宠爱,在未诞下子嗣的情况下就被破格封为宜嫔,成为后宫七嫔之一,且也是诸嫔妃中受封最早的一个。

宜妃不光受封最早,还是受封最快的一个。

康熙十八年,宜妃生下皇五子胤祺,康熙二十年便被册封为妃。

当时受封的除了她,还有惠妃纳喇氏、德妃乌雅氏和荣妃马佳氏,也就是史上所说的“后宫四妃”。在这四妃中,宜妃排第二,德妃紧随其后。

(德妃剧照)

康熙二十二年和康熙二十四年,宜妃又诞下皇九子胤禟和皇十一子胤禌,宜妃的地位也因育嗣之功愈发巩固。

当然,光凭模样好和能生孩子,也并不一定就能让皇帝的宠爱更为持久。比如德妃,她不光生育了三位皇子,还生下了三位公主,可以说她是清朝后宫生育史中的佼佼者。

但德妃性宽厚,不喜争宠夺爱,且识字不多,因此康熙待她也不似宜妃那般。

宜妃聪慧有识,又很会安慰康熙,康熙每逢为国事或皇子们的事情焦虑不已时,她总能三言两语便化解康熙积郁心头的不悦。因此康熙最喜欢向她倾诉自己的烦恼和不快,而宜妃也渐渐成了康熙离不开的小棉袄。

以至康熙出征在外时,除了给圣母皇太后和皇太子写信外,也会给宜妃“遥寄家书报平安”,同时还会寄些沿途所见的土特产给她。

这份恩宠,在后宫嫔妃中少之又少,唯有宜妃得享这样的待遇。

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看出,在康熙心中,他是把宜妃当作家中的妻子一样。所以哪怕出征在外,心里挂念的还是宜妃。

宜妃乘四人软轿在宫中行走,也是独一份的恩宠。

康熙见宜妃体弱多病,怜惜她每天还要向皇太后和皇后等人例行问安。为了不让她太过劳累,御赐了四人软轿,并准允她在宫中乘轿行走。

总之,宜妃的待遇都是其他嫔妃望尘莫及的。

(康熙剧照)

宜妃虽说十分风光,但她却从没有恃宠而骄,与其他妃子们相处也还融洽,和德妃更是素无仇怨。那么,雍正真的就因为她“乘轿前往”和“跪在德妃之前”故意羞辱她吗?

其实这和她生的皇九子胤禟有关系。

康熙晚年,由于废黜了胤礽的太子之位,引发了九子夺嫡。这其中争斗得最厉害的当属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和皇十四子胤禵,其中又以皇八子胤禩势力最强,名声最好,夺嫡的希望也最大。

胤禟自知自己不是个帝王之才,但他却相当有头脑会挣钱,是诸皇子中最阔的一个。他看到这种情形后,立刻投靠了胤禩,并不惜出钱出力,四处替皇八子胤禩收买人心,一心希望胤禩能夺嫡成功。

雍正继位后,对曾经夺嫡的皇兄弟们颇为恼恨,特别是胤禩和胤禟,更是他欲除之而后快的两个。所以他恨屋及乌,对胤禟的生母宜妃,也就难有客气的行径了。

后来,宜妃到雍正继位后,不仅饱受羞辱,还被剥夺了尊封。接着,又眼见儿子胤禟被雍正改名“塞思黑”折磨而死。

在这接踵而来的打击下,本来病重的宜妃,很快便郁郁而终。

(参考史料:《清史稿》)

7

其实就是因为平时飞扬跋扈惯了,一时没有刹住车,当然,这里面也有冤枉她,她并非是有意的!

本回答将结合《雍正王朝》电视剧以及历史来讲,戏说一下宜妃跟德妃是如何在后宫争夺战中失败。

一、

德妃,顾名思义,以德服人,德妃乌雅氏能成为康熙帝四大妃之一,实力绝不是盖的!

康熙帝一共册封了三任皇后,第一位皇后赫舍里氏,真心跟康熙帝相爱,最终因难产而死,生下了太子胤礽。第二任皇后遏必隆之女钮祜禄氏,她当初是跟赫舍里氏一同进宫,被封贵妃的,被扶成皇后不到半年,也撒手而去。第三任皇后佟佳氏更惨,今天刚被册立,第二天就嗝屁了,当然,她被封皇后,有人为冲病的嫌疑。

由于康熙帝的皇后就成了一项高危职业,本着对后宫这些妃嫔的宠爱,康熙帝就没有再立皇后,后宫实际由四妃掌管。

康熙四妃中,掌管后宫的是惠妃纳喇氏,她是皇长子胤禔的生母,地位相当之高。

而老四胤禛的生母德妃乌雅氏,实际为内务府宫女子身份入宫,她也极力隐瞒孝恭祖父额参曾任膳房总管的事实。由于出生卑微,雍正帝即位后,也是极力掩盖,称生母乌雅氏是:

“本朝旧族,创世名家!”

也正因为其出身低微,刚进宫的时候仅是一个小小的宫女,但幸运地被康熙帝临幸,生下了皇子胤禛。在随后的岁月中,乌雅氏又连续生了二儿三女,总共生了三儿三女,这种超强生育能力,是别的嫔妃不能比的。

也使得她最终坐稳位置,成为了康熙帝四妃之一,并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全天下最有权势的女子,虽然仅有短短的几个月。

二、

在《雍正王朝》中,一共出现了几名妃子呢?

妃子出现了多位,但真正有权势的,只有两个,一个就是德妃乌雅氏,在康熙帝刀劈老十四胤禵,老四胤禛空手接白刃之后出现。

再一个就是出现在康熙帝的病床上,并在康熙帝驾崩之后,老十四胤禵大闹灵堂之时,被老八胤禩求助的皇太妃。

这个皇太妃是谁,剧中并没有详谈,但我们完全可以分析出来:

康熙帝被老十四胤禵气晕之后,卧病在床,当德妃带着老四胤禛和老十四胤禵前来请罪的时候。地上是跪了一群妃子,而唯一一个能坐在床上给康熙帝捶背的妃子,必然是最受宠的。

而在康熙帝的灵堂之上,面对老十四胤禵的胡闹,老八胤禩一伙更是添油加醋,刻意制造皇位被老四胤禛夺走的假象,用以迷惑众人。

并在老十四胤禵痛哭之后,向前朝后妃们求救:

“列为皇太妃,十四弟这种哭法,既伤了身体,又坏了礼法,太妃们都是长辈,求你们出面劝劝他!”

这时候,跪在最前面的妃子,就是当初伺候康熙帝的那个妃子,她说的是:

“德姐姐,我不是有意的,今儿这事,你做主吧!”

能跪在德妃前面,况且此时的德妃已经被康熙帝封为了皇贵妃,虽然雍正帝尚未册封生母为皇太后,但此时的她已经是皇太后身份,那么她是谁?

三、

她其实就是康熙帝的宠妃,宜妃,也就是老九胤禟的生母郭络罗氏,如果大家不好理解,可以参考《康熙微服私访记》中的女主宜妃,对,就是她!

宜妃能跪在德妃的前面,还是带头下跪痛哭的,这里面当然有老八胤禩等人的阴谋。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她的地位是超过德妃乌雅氏的,所以才会向德妃道歉,今儿这事让德妃做主。

这也说明,在这之前,后宫所有的事都是她做主,也表明,她就是康熙帝身边最受宠的妃子!

这并非是胡说,在《雍正王朝》中有事实可以验证的,在老四胤禛去扬州筹款赈灾的时候,老九胤禟等人发动大臣们对老四胤禛进行了弹劾。

也就是在这时候,出现了一段好像毫不相干的剧情,那就是一群小太监追一条小白狗,李德全急忙跑过来拦着:

“哎哟,打不得,打不得。这可是郭妃主子的宝贝。一眼没瞧好就跑院子里来了!”

康熙帝所有的妃子中,都没有被封郭妃的,所以,这个郭妃应该是指姓氏,也就是郭络罗氏。

宜妃的狗跑了,怎么是李德全前来寻找呢,还是一眼没瞧好就跑了,难道狗是被李德全养的吗?

当然不是,因为随后李德全就碰到了上书房大臣张廷玉:

“哎哟,张大人,您这么早就来了。皇上刚召见完大不列颠国和朝鲜国使臣,这会正更衣呢。”

四、

这就说明,宜妃就在康熙帝身边,不然李德全不会跑出来找宜妃的小狗。而康熙帝又见英国使臣,又见朝鲜使臣的,还是大白天,宜妃为什么来找他?

其实她就是来告状的,来告老四胤禛的账,后来康熙帝面见太子胤礽时能知道这么一句诗: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爷叫回话,天不惊地不惊,就怕四爷调回京!”

其实就是拜宜妃所赐!

宜妃告状,可不仅这一次,康熙帝被老十四胤禵气晕之后,她就再次去告过状,但是康熙帝的反应却出乎了她的意料:

“这次推举太子,除佟国维外,一律不予追究!”

此时的她眼睛是左右摇摆的,并狠狠地掐了下手中的手帕,看得出,她其实很紧张。德妃都懂得带儿子前来请罪,难道同样惹怒了康熙帝的老八胤禩、老九胤禟、老十胤?不懂得前来请罪吗?

当然得来,但老八胤禩的母亲良妃,身份低微,就算来了,也是跪在地上的某一个。老十胤?的生母,也就是皇后赫舍里氏的妹妹温僖贵妃钮祜禄氏,虽然受宠,但不她早就死了。剩下的只有老九胤禟的生母宜妃了,她不来求情,哪行?

只不过,她没有想到,自己前来告状,虽然获得了其他人一律不予追究的承诺,但也助推了一把德妃。不仅她的两个儿子没有被处罚,反而获得更好的差事,更重要的是德妃从此被封皇贵妃,除此之外,还有意外惊喜:

“胤禛,你给朕生的那个孙子弘历,朕很喜欢,明天你给朕带进宫里来!”

五、

当康熙帝宣布第二道圣旨时:

“晋封德妃为皇贵妃!”

德妃乌雅氏当场就愣住了,随后马上予以推辞:

“臣妾万万不敢领恩,望皇上收回成命。”

看得出,德妃是相当的贤德,只想到明哲保身,没想过去争什么,毕竟能做到这个位置,已经相当满足了。

更重要的是,即使德妃被封了皇贵妃,她也并没有拿着自己的身份去压过其他后妃。仍然是以宜妃为首,这种状况直到康熙帝去世,灵堂之前还在延续,不然宜妃也不会向德妃抱歉,说自己并非有意的。

说完后,自动跪到了德妃后面,至此,德妃终于成为了康熙帝后妃中最有权势的妃子,当然,她也完全是母凭子贵。

而康熙帝为什么最终传位给了老四胤禛?

这里面当然有老四胤禛自身的能力问题,也有其生母的原因。毕竟在皇上后宫生存,没有皇帝宠爱、生儿育女、娘家给力这三项实力,想出头,很难很难。

德妃偏偏这三样都不是优势,论宠爱,肯定比不上宜妃,论生儿育女,她也不是独一个,论娘家实力,她更比不上其他妃子,唯有其德行,影响了康熙帝。

用邬思道当初对老四胤禛讲过的话讲,就是:

“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正因为德妃思想无杂念,一切顺其自然,并未强行争宠,反而深得康熙帝之心。倒是宜妃,过多干涉政事,触犯了祖制,后来太后替老十四求情时,雍正帝就说了:

“后宫有家法,后宫不能干政!”

所以,在九子夺嫡期间,德妃并未干涉过,也并未向康熙帝求过情,甚至在康熙帝已经传位给老四胤禛之后,她还不敢相信:

“将我子为皇帝,不但我不敢望,梦中亦不思到!”

她还真不是故作谦虚,而是玩真的,也从来没想过此时她的身份已经不同了:

“决意从殉,不饮不食!”

等到雍正帝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此举的后果后,乌雅氏才勉强吃了饭,但还是拒绝当皇太后,即使到了雍正帝登基大典时,还拒绝被朝贺:

“皇帝诞膺大位,理应受贺,与我行礼,有何紧要?”

当然,也可以理解成,她更希望是自己的小儿子老十四胤禵即位当皇上,但不管怎么说,老四胤禛能当上皇上,跟德妃的“德”是离不开的。

而宜妃,康熙帝驾崩的时候,她正好生病,于是让小太监抬着软塌去的,结果就按照惯性排到了德妃前面。

德妃倒没什么,但是却触动了雍正帝敏感的神经,没多久就发布了一道圣旨:

“宜妃母妃见朕时,气度竟与皇太后相似,全然不知国体。”

后来更是不肯搬离后宫,更是惹恼了雍正帝,但不管怎么说,宜妃在康熙帝驾崩后不再那么风光,但人家寿命比德妃要长得多。


这或许就是雍正帝记恨宜妃的地方吧,毕竟夺嫡的时候,没少给他使绊子!

8

为什么雍正登基了,宜妃还去招惹雍正的生母德妃?是自恃身份还是没脑子?

其实宜妃招惹德妃这事,是德妃的亲儿子雍正给定的性,其背后是否有更深得含义可就不好说了。


公元1722年11月13日,爱新觉罗·胤禛继承皇位。11月29日就颁布了一道圣旨,公开指责宜妃,圣旨上说明的问题有三项:

  1. 宜妃没有向德妃行礼。(因为雍正成了皇帝,自然母凭子贵,德妃就是皇太后,比其他太后要贵重,当行国礼)
  2. 众人皆是步行,而宜妃是由四名太监抬软榻而至,走到了德妃前面,不尊重皇太后
  3. 不尊重皇帝,不知国体。
虽说只是指责没有定罪,但圣旨最后还来了一句“若仍前不改,定按国法治尔等之罪”。

为什么雍正刚登基不久就要发出一道指责宜妃的圣旨呢?

这事还要从具体的始末说起:

话说十一月十三日深夜,在位61年的康熙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死在了畅春园,四阿哥胤禛即刻继承了皇位。


为康熙举行葬礼,所有嫔妃都得参加啊,更不用说特别得宠的宜妃了,但是宜妃此时患病多日,没办法,行动不便只能让四个太监抬着过去,而且行礼的时候走到了德妃的前面,雍正看见之后,当场就斥责了宜妃随从的太监和宫女,碍于老皇帝刚刚过世,就没有过问宜妃。但几天以后就颁布了上文的那道圣旨。

疑问一:宜妃混迹后宫多年,应该不至于在礼仪上出问题

这事如果拿来说事,宜妃的确有失礼仪,按说她不应该犯如此低级的错误,但为什么偏偏就犯了呢?


一是因为康熙在世是,宜妃得恩宠最多,其他后宫中地位高于德妃。
根据记载,宜妃父亲是三品大员。入宫后,宜妃尚未生子时已经被册封为嫔妃,而德妃只在生个四阿哥以后,才被册封为嫔妃。宜妃地位远在德妃之上,深受康熙的眷顾。而康熙的离世是突然的,想必宜妃此时还未转变好自己角色,触了霉头。

二是心急如焚,大靠山去世行为慌乱。康熙去世时,宜妃患了重病,一直在养病,没想到宠爱自己的皇帝就嗝屁了。你说,她去现场时,肯定是慌不择路的,估计心里着急,也顾不上那么多了。更一方面心急是因为自己亲生皇子这一派未得到实权,想必内心也在担忧自己的命运,故没有在意那么多。

疑问二:雍正至于发一道圣旨指责母妃的行为吗?

自己的老子尸骨还未寒,自己虽说做了皇帝,有必要指责宜妃的行为吗?雍正显然不是这么想的。


一是为了立威,他是要告诉所有人,特别是皇亲后宫,现在我才是皇帝。
估计当年自己亲母受其他妃子欺压时他都看着了眼里,现如今自己当了皇帝,肯定不会允许此类事情发生,为了皇帝的尊严,谁的面子也可以不顾,特别是以前比自己母亲还受宠的人。

二是为了打压夺嫡的派系。虽说自己经历了血雨腥风终于继承了皇位,但是他提心吊胆的日子仍然历历在目,而且当务之急是把那些还有权势的皇子们瓦解,而宜妃的孩子九阿哥是八王派系的核心力量,所以说训斥宜妃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所以说,宜妃挑衅德妃,并非有意为之的行为,实为无心之过,并且雍正如此大动肝火,有这深层次的原因!!!

我是xiaoZ弹史,翻看滚滚烟尘,知晓横趣点点。欢迎【关注】我,一起寻找历史中的自我!

9

宜妃可没有作死去挑衅德妃。

宜妃混迹宫中多年,她再不济也能看清点局势,怎可鲁莽行事。雍正此时已登基,作为皇帝的生母,德妃进位皇太后已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她哪会那么傻的去挑衅德妃呢?



其实,雍正对宜妃之所以会当着众人的面去斥责她,说宜妃“即如宜妃母妃用人挟腋可以行走,则应与众母妃一同行礼,或步履艰难,随处可以举哀。乃坐四人软榻在皇太后前与众母妃先后搀杂行走,甚属僭越,于国礼不合。皇考未登梓宫前,仓促之际,宜妃母妃见朕时,气度竟与皇太后相似,全然不知国体”(大意就是宜妃丝毫不尊重德妃,不但皇太后走路,她坐轿,更甚者还坐轿走到太后的前面,而且平时在我面前,也摆出一副就是我母妃的样子,这让我雍正是十分不爽),目的不再于惩罚,而在于敲打。



没看到,雍正最后还说道“自传之后,若仍前不改,定按国法治尔等之罪”,就是从此之后,你宜妃不能再不把我雍正当回事,现在是我做皇帝,不是先皇了,所以是龙就得给我盘着,是虎就得给我卧着,不然我就真的用治你的罪了。

说白了,雍正会敲打宜妃,他可不是因为宜妃对德妃如何(实际上宜妃还真没对德妃干嘛),只是因为他看不惯宜妃,及她的儿子胤禟罢了。当年九子夺嫡时,胤禟可是害苦了胤禛,他巨大的财富可是帮助胤禩拉拢了朝中不少贪财逐利的重臣,而这些重臣可没少在朝廷上联合起来打压雍正。如此,登基后的雍正自然免不了要对胤禟进行打压,而作为胤禟的生母宜妃自然也是在打压的行列中。



宜妃说实在本没有多大的错,她没有对德妃不敬,也没有对雍正不敬,只是她的儿子对于雍正来说却是仇人,一个有着储君之争的仇人,雍正既然会打压胤禟,自然也会打压宜妃。

当然,雍正对于宜妃还算是可以了,对她只是敲打一番,待遇并未减,妃位也没有降,只是被骂了一下。而后,她死后,雍正的儿子乾隆依旧是让她以妃子的身份葬入景妃园寝,《钦定大清会典则例》载:“奉安温僖贵妃神位于中龕内居左,慧妃神位居右,惠妃神位次左,宜妃神位次右”

10

也许这就是“终其一生,倍受恩宠”的宜妃未曾想过亦或是想到的吧!或许宜妃并不是作死般的去挑衅德妃,毕竟在康熙生前,宜妃是康熙最受宠爱的那一个人,宜妃也是习惯了盛极一时的风光。

也许在宜妃心里,挑衅德妃并不会惹得多少人因此而怪罪自己,毕竟康熙最宠爱自己。亦或是宜妃明明知道当今圣上已然不是当初那个爱她、宠幸她、视她如命的康熙帝了,但是她还是放不下昔日曾“风光无限”的那个宜妃的面子和身段,顾及过往自己的尊严。但是这如今的一切却早已经改变了,康熙帝已经没了,取而代之的新皇也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雍正皇帝一登基,也就代表着宜妃前半生的“晨曦”已经幻化成了夕阳西下的“残阳落日”。

康熙在位时,宜妃无疑是最受宠的一个妃子,在宜妃入宫仅仅四年后,就被破格升为“后宫四妃之一”。想必大家都也看过《康熙微服私访记》吧,剧中的宜妃曾作为跟随康熙帝唯一微服私访的妃子,由此可见,宜妃在康熙帝心目中的地位的确是颇有分量的。根据清朝《清史稿》中所记载:“圣祖甚爱之”,再有《永宪录》中也曾记载:“眷顾最深”。从史料也可以充分表明,宜妃在康熙生前是极其受宠的,所以宜妃不论在康熙帝的心中还是在后宫的地位中都是备受尊崇的。这样的地位其实也为之后在康熙帝驾崩、雍正帝登基后,宜妃依旧挑衅雍正生母德妃后的下场而埋下伏笔。

根据正史记载,真实历史上的宜妃挑衅德妃不是肢体或者语言上的肆意挑衅。公元1722年,享有“千古一帝”美誉的康熙帝驾崩,康熙帝驾崩之后,按照康熙帝留下的遗书遵诏,选四阿哥胤禛为新皇登基人。在后宫诸妃为康熙帝守灵期间,令人诧异的一和画面却产生了。按照历朝历代宗法制的规矩,皇帝死后,诸妃为之守灵三天三夜,守灵排在最前位的则是新皇的母亲,按照这个说法,那么康熙帝死后,理性就是雍正帝的母亲德妃排在最前面守灵了,但是宜妃却“大不把这条规矩放在眼里”,宜妃硬生生地跪在了德妃的前面,这不光是对德妃的挑衅,这还是对雍正帝的挑衅啊。(也许宜妃只是深爱着康熙帝,没有顾及太多,但是却被雍正帝视为不爽)

站在题目的角度来分析,如果真的是宜妃故意挑衅德妃的话,那又是出自如何的原因呢?我个人认为有三点:其一,康熙帝虽然深爱着宜妃,而宜妃也的确为康熙繁衍子嗣了,但是康熙死后,却没有立宜妃的儿子为新皇,这道心坎,宜妃心中过意不去;其二,眼看着登基的新皇不是自己的儿子,宜妃想着自己之后的生活该如何去应对,再说,之前毫不得宠的德妃以后就要骑在自己的头上了,想到这里,宜妃也是很不是滋味;其三,也许宜妃的灵魂也是真的随着康熙帝的驾崩而随之离去了吧,他对德妃的挑衅之举也许真的是无心之过,在宜妃的心中,她和康熙帝的爱情早已跨越了“规矩”。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