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尔衮是继其兄皇太极之后,爱新觉罗家族中又一位政治家、军事家。他英俊潇洒,富有儒将之风。但他自幼体弱多病,用豪格诅咒他的话说:是个“有病无福”之人。多尔衮则自称是在关外松山大战时“劳心焦思”、“披坚执锐”种下的病根。他率军入关后,又独揽国家军政大事于一身,加之水土不服和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使他的身体日渐衰弱,经常感到头昏目眩,精力和体力逐渐下降。

到了顺治七年(1650)初,多尔衮的身体明显不如从前了,虽然他还是支撑处理政务,但是有时不得不在家休养。当时,由于对清朝军政要务的操劳和对付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使多尔衮没有一天安宁的日子。这耗费了他大量的精力和体力,积劳成疾;加之,他在生活上毫无节制,纵欲过度,疾病缠身,使他在日夜与病魔斗争中度日,精神负担很大。尤其是他家族内连续发生不幸,接连失去亲人,给他的精神造成了巨大的创伤。

顺治六年(1649)三月,他的亲弟弟,年仅36岁的多铎因出天花而死;接着他的两个兄嫂即阿济格的福晋也因出天花相继而亡。这些对体弱多病的多尔衮来说形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总感觉到他的家族正在衰败,时有灾祸降临之感,说不定哪一天就会降临到自己头上。

果然,同年十二月,他的元妃博尔济吉特氏也因天花去世。他为元妃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令两白旗牛录章京以上的官员及官员的妻子都要身穿缟衣,六旗牛录章京以上的官员都要摘去缨带,以示哀悼。顺治七年(1650)正月,多尔衮追封博尔济吉特氏为敬孝忠恭正宫元妃,并将文字刻在玉石宝册上,企盼着家族的灾祸尽早过去。

亲人相继死去,使多尔衮在精神上遭受了极大的创伤,在心理上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加之,他又连续率兵出战,内外攻心,终于难以支撑他的病弱之躯,被迫在家休养。顺治七年 (1650)七月的一天,多尔衮在家休息,心情烦闷。福临的侍卫大臣锡翰等人到家中探望。多尔衮对福临不亲自前来探望他,心中不悦,于是他对锡翰等人说:“我刚刚遭到不能再大的忧愁(指元妃病逝一事),身体又不舒服,皇上虽然是万民之主,但我遭到这么大的不幸,按照家族的礼节也应该到我这来看望一下。”随后,又气哼哼地说:“皇上年幼,可你们都是亲近皇上的大臣啊!”他虽然对此非常不满,但他已在内心里意识到皇帝已经长大,看来自己也快该归政了,感觉自己独撑朝政的时间不会太长了。于是他又说:“你们不要因为我说这番话,就去告诉皇上,请皇上到我家中来。”可见,多尔衮除了身体有病之外,他的心理也已经非常脆弱。

十一月十三日,多尔衮因为有病,心绪烦躁,便率领诸王、贝勒、贝子、公以及固山额真等官兵到边外去狩猎。然而,他没有想到,这是他最后一次狩猎。此一出就再也没有回来,猝死在边外的喀喇城。

多尔衮究竟是怎么死的?《清实录》记载简略而含糊。据清初笔记记载,多尔衮在与诸王等外出狩猎时,不意在行进之中,突然感到头晕目眩,跌落马下,膝盖跌伤,当地土民用石膏给他涂抹了伤口,他勉强支撑着继续前进。后来,骑兵们将一支老虎赶入围中,多尔衮连射三箭未中,这时便感到膝盖剧烈疼痛,难以忍受,胳臂无力,便急令回营。此时,诸王大臣们见他面色苍白、伏鞍不起,便慌慌忙忙地找来担架,将多尔衮抬至附近的喀喇城,时隔不久,多尔衮还未来得及交待后事,就一命呜呼了!当时是十二月初七日,年仅39岁。

多尔衮的死讯传入京城,如晴空霹雳,举国震惊。福临对皇叔摄政王之死,也很悲痛。他诏令天下臣民易服举丧。当多尔衮的灵柩车返京时,顺治皇帝率诸王、贝勒、文武百官易缟服,迎于东直门五里外。他亲自举爵祭奠,向皇叔父多尔衮的灵柩行三跪大礼,扶棺痛哭失声。十二月二十日,下诏颂扬多尔衮功德,二十五日,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多尔衮死后的尊荣,到此达到了顶峰。

顺治八年(1651)二月,多尔衮死后不久,被政敌揭发,皇帝判处他“削去爵位、黜出宗室、抄没财产”,追夺一切封典,毁墓掘尸。一百多年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发布诏令,正式为多尔衮翻案,平反昭雪,恢复名誉。下令为他修复坟茔,复其封号,“追谥曰忠,补入玉牒”。

最佳贡献者
2

清初摄政王多尔衮是清朝的一位伟大的人物,也是完成统一中原的功臣。可是在多年的征战中,落下了病根,在他39岁那年的一次狩猎时坠马受伤。坠马受伤时,只摔伤了膝盖,并没有生命危险,伴随的是咳血。摄政王多尔衮最后可能是肺结核病发作而去世的。

3

摄政王——多尔衮骤然辞世

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多尔衮被封为叔父摄政王后,俸祿、冠服、宫室之制均超过一般亲王。据说他的府第“翚飞鸟革,虎踞龙蟠,不惟凌空挂斗。与帝座相同,而金碧辉煌,雕镂奇异,尤有过之者”。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根据赵开心的建议,多尔衮称“皇叔父摄政王”,重新规定了各项仪注,如跪拜等等,几同于皇帝。顺治四年,他又根据群臣的意见,元旦朝贺时不再对福临跪拜。到顺治五年十一月,又“加皇叔父摄政王为皇父摄政王,凡进呈本章旨意,俱书皇父摄政王”。至此,他的权势地位已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多尔衮大权在握。“凡一切政事及批票本章,不奉上命,概称诏旨。擅作威福,任意黜陟。凡伊喜悦之人,不应官者滥升,不合伊者滥降,以至僭妄悖理之处,不可枚举。不令诸王、贝勒、贝子、公等人朝办事,竟以朝廷自居,令其日候府前”。

随着权力的迅速增长,多尔衮个人的生活穷奢极欲日益发展。顺治二年时就曾想仿明制为自己选官女,后来还“于八旗选美女入伊府,并于新服喀尔喀部索取有夫之妇”。他曾逼朝鲜送公主来成婚,但发泄欲望之后,又嫌其不美,让朝鲜再选美女,搞得朝鲜国内鸡犬不宁。他又于顺治七年(1650年)七月下令加派白银二百五十万两,在承德修建避暑之城,还亲临其地勘察,不料竟死在这里。工程才告停顿。

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初九日戍时,多尔衮死在边外喀喇城。噩耗传到京城,福临下诏为他举行国丧。“中外丧仪,合依帝礼”。国丧之后,他被追尊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顺治八年(1651年)正月十九日,又将多尔衮夫妇同袝于太庙,二十六日。福临正式领诏,将尊多尔衮夫妇为义皇帝、义皇后之事并同衬庙享之事公诸于众,并覃恩大赦。

多尔衮之死,迷雾重重。骁勇善战的他,却因坠马而身亡,是体弱多病还是旧疾复发?是自然身亡还是蓄意谋杀?多尔衮,这位为大清入主中原立下不世之功的名臣,为何以悲剧的命运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之一,被顺治与孝庄谋害之说

多尔衮壮年辞世,且死于塞外,这不能不令人起疑。尤其是他与顺治皇帝关系的恶化,让人们对他的死更是起了巨大的疑心。

根据《清世祖实录》记载,顺治皇帝继位后,多尔衮采取了两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规定从孝庄皇太后开始,严格执行后宫不得干政的制度。

第二,在对于顺治皇帝的教育问题上,采取顺其自然的办法。首先,在学习满汉两种语言的问题上,先学哪个,后学那个,全由着小皇帝的喜好自行选择。文化和武功的教育上,也完全听任黄帝自己的意见,一个小孩子,自然对骑马射箭的兴趣更加浓厚,以至于荒废了文化课上的学习。

入关以后,多尔衮又继续对顺治进行教育。结果,小皇上不满意。顺治皇帝成人以后,经常埋怨多尔衮,认为多尔衮怕他在文化、治国等学习上有所成就,所以只让他学习骑马射箭。

正史上不论是《清史稿》,还是《清世祖实录》,都有大量的关于顺治皇帝如何不满意多尔衮对其教育的说法。但这些说法,都是一家之言,都是出自顺治小皇帝的嘴。

其次,在治国方针的问题上,多尔衮要求顺治皇帝随他临朝听政,用这种方式让他学习治国之策。

从以上两种教育手段来看,多尔衮倒也沒有什么大错,但是在长幼关系和君臣关系上,多尔衮做得很不好。多尔衮这个人号称睿亲王,可能他把这个顺治当成一个小孩了,忘了这个小孩是皇上,对顺治的错误经常亳不留颜面地教训。

而顺治的汉文师傅却对此看不过眼。他一再点醒顺治的皇帝身份,认为在皇帝面前,多尔衮这么做就是犯上。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顺治对多尔衮的不满之心更加剧烈。

再加上多尔衮禁止孝庄干政,更引起了孝庄的不满。因此,孝庄与顺治合谋害死多尔衮,也便有了依据。

之二,多尔衮死于偏头痛之说

除了多尔衮被害之说外,病死之说占据主流观点。

多尔衮身体一直欠佳,据他自己说,是在松山大战劳神太多而种下的病根。而入关之后,他“机务日繁,疲于裁,头昏目胀,体中时复不快”。他自己也知道“素婴风疾”,即患有脑血管病。也有人猜测他患的可能是脑溢血或脑瘤。不过脑溢血的人一般较胖,而且发作几次就会毙命,或留下偏瘫等后遗症;脑瘤患者应该发病后很快毙命,不会拖那么久,而且应该越来越严重,很难缓解。从历史的记载中来看,不太符合多尔衮的死亡方式,因此有人猜测多尔衮有可能死于偏头痛。

偏头痛的形态有好几种,主要分一般性和传统性两种:一般性偏头痛在发生时毫无前兆,而且可持续数小时或数日之久。传统性偏头痛在出现时有15至20分钟的先兆,通常是视觉上的,例如眼前出现星星和闪电般的亮光,以及模糊或扭曲的视线。对于大部分病人来说,促使偏头痛发作的诱因可达五六种之多,较常见的有气候变化、剧烈运动、精神压力、闪烁不定或炫目的光线、旅途劳顿、睡眠方式变动等。

各种偏头痛还常常引起情绪的变化,例如抑郁、易怒或丧失食欲。尾随上述症状而来的就是头部疼痛、恶心感及呕吐,而且通常会持续4至12个小时左右。偏头痛发生的高峰期在20至35岁之间,不过也可能更早就出现。

上述的偏头痛临床症状,与史书中记载的多尔衮的情形颇多吻合。压力诱发,情绪易怒、抑郁,发生的高峰期在20至35岁之间。

偏头痛与我们平时偶尔感到紧张所引起的头疼有很大差别,它不仅使人感到极度疲惫和无奈,而且常伴以各种难以忍受的症状,例如由轻到重的,每每波及单侧头部的抽搐式阵痛,恶心和呕吐,对光亮和细微声响格外敏感,稍微一动就有不适感,同时,视力上也会出现屈光、盲点、彩虹状“光晕”等等异常。偏头痛经常伴有虚脱和呕吐现象。它既可表现为半边头痛,又可从一边头痛开始,扩展两边的剧烈头痛。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头痛,一般尚无危险性。

所以尽管多尔衮很年轻时就患有此症,备受折磨,可并沒有危险,当心情好、休息好时、病情就可缓解。他还能领兵打仗,筹划国事。

历史上多尔衮自述是在松山大战时,劳神焦思,几天几夜,不眠不休,落下病根,也非常符合偏头痛的发病原理。

多尔衮率军入关后,疾病缠身,相信是和日理万机、疲劳过度、精神紧张、兼水土不服以及关内关外气候差异过大这些因素有关,这些全是偏头痛的诱发因素。

之三,“气胸”致死说

另有人认为多尔衮的死因有可能是“气胸”。

气胸指当空气或其它气体进入肺周围的胸膜间隙时所有或部分的肺塌陷。气胸可分为:开放性、自发性和张力形气胸三种。本病是常见的呼吸急症,大多发病急骤,病情严重,要求迅速作出诊断和正確处理。否则可因肺腑萎缩和纵隔受压移位导致急性进行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而死亡。

对于多数自发性气胸,病因不甚明了,一般认为是肺尖部胸膜下大疱破裂,典型的患者是身材削瘦的高个青年。尤其合并有抽烟习惯者身上。对照这些临床来分析多尔衮的死因。多尔衮是个瘦高个,根据他穿过的甲胄估算,其身高将近1?9米。多尔衮又喜欢抽烟、史书上记载:“九王好南烟”,大概是整日劳神焦思,体力精神不济,要用烟来刺激提柛。由此可看出多尔衮属于典型的气胸高危险群。

气胸患者初时几乎可以沒有感觉,可能会偶感胸闷,有些轻微的呼吸困难,这是在肺部萋缩小于百分之二十时,若是肺部萎缩大于百分之三十,病程就会发展得很快。

史书上多尔衮的病况记述中提到他常略感到胸闷,但是无其他大碍。后来多尔衮去喀喇城行猎,发病坠马,摔伤双膝,可是膝伤决不会导致死亡。以此可推断,多尔衮从京城到喀喇城,路上鞍马劳顿,加上那时正是十一月,塞外气候严寒,与京城大不相同,劳顿和气候的大差异诱发了他的偏头痛,使他坠马。

坠马使多尔衮的胸部受到撞击震荡,撞击震荡应当并不是很严重,但由于多尔衮已有不为人察觉的自发性气胸,这撞击就是致命的了。但当时还觉查不到。而他的偏头痛经过了几个小时的卧床休息后,应该大大缓解,所以多尔衮第二天又出猎了。气胸患者最忌剧烈运动,多尔衮本来患自发性气胸,肺底部的肺泡破裂漏气,加上坠马的撞击震荡,使得肺部的伤口更大,再去骑马行猎,肺部漏气就更快了。而且肺内部的伤口也会扩大,就会有出血,史书上说多尔衮坠马后咯血,很符合气胸患者临床表现。但咯血不是致命原因,咯血说明他肺部的破洞更大了,肺漏气就更快,漏出来的气积在胸腔内,形成正压,导至肺萎缩,令他无法呼吸,这才是致命的原因。

当然,这些都只是后人的猜测。多尔衮的死因究竟是何?恐怕只能成为一个永久的谜.了。

4

39岁时,多尔衮因狩猎坠马不治而亡。

具体介绍如下:

多尔衮简介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之弟,母为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同母弟多铎。1626年封贝勒,后因战功封睿亲王。

多尔衮十五岁时,阿巴亥被皇太极所逼,被迫为努尔哈赤殉葬,多尔衮因此丧失继承大统的能力和可能。但此后,他军功卓著。至皇太极去世时,和多铎掌有正白旗与镶白旗,于是和皇太极长子豪格争夺汗位。豪格继承了皇太极的正黄旗、镶黄旗并自掌有正蓝旗。多尔衮利用豪格的软弱使其不能继位,又畏于两黄旗的实力,不敢自己继位,转而扶持皇太极九子福临入承大统。他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并实际掌权。

多尔衮摄政时期,清军入关,满清侵入中原,对清朝开始在中国近300年的统治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顺治对他的称呼也从“叔父摄政王”也逐渐变为“皇父摄政王”。39岁时,多尔衮因狩猎坠马不治而亡。死后,顺治帝因其独断专行,并迫害其兄豪格,又与其母孝庄皇太后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剥夺其封号,并掘其墓,直到乾隆年间才恢复名誉。

多尔衮因与皇太极永福宫庄妃、顺治母孝庄皇太后关系暧昧,故民间有“太后下嫁”的传说。

顺治曾追崇多尔衮为清成宗,谥义皇帝,后被顺治剥夺。

5

顺治七年十二月在外狩猎意外身亡。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之弟。清朝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完成大清一统基业的关键人物,清朝入关初期的实际统治者。1626年封贝勒;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1643年辅政,称摄政王;1644年指挥清军入关,清朝问鼎中原,先后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1650年去世后,先追尊为成宗义皇帝,后被顺治帝追论谋逆罪削爵;1778年乾隆帝为其平反,复睿亲王封号。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其实,是他自己活活把自己给作死的。

【一、强封自己为“皇父摄政王”】 其实,对于“皇父摄政王”这个称号,并不是顺治帝心甘情愿给多尔衮的,而是多尔衮一党,强制让年幼的顺治帝给多尔衮的。 当初,多尔衮得到摄政王一职的时候,并没有“皇父”这个前缀称号。 后来,在多尔衮党羽——御史赵开心的提议下,这个称号被多尔衮以及他的党羽所接受。 之后,在多尔衮党羽的一再施压下,顺治五年十一月,顺治帝只好给了多尔衮这个至高无上的称号。 然而,这不仅仅是一个称号那么简单,更是有凌辱顺治帝和孝庄太后的意思——因为多尔衮只是顺治帝的叔叔,却强要顺治帝喊他父亲,实在是强人所难、占人便宜。 所以,此时隐忍的顺治帝,等到将来羽翼丰满时,势必会对多尔衮进行清算。

【二、处死肃亲王豪格,强娶豪格妻子】 肃亲王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也就是顺治帝个长兄、多尔衮的亲侄子。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地位特殊、战功赫赫的皇子,却在政治斗争中被多尔衮无情的杀害。 多尔衮不仅杀害了自己的这个亲侄子,很快还强娶了自己这个亲侄子的妻子(七年正月,王纳肃王福金)。 对于多尔衮这种杀害自己亲人、有损伦理道德的举动,顺治帝是敢怒不敢言。 但是,这份仇恨,他也已经在自己心中的那个小本本上记了下来。 等到时机成熟时,和多尔衮一并清算。

【三、征朝鲜少女,为自己享用】 多尔衮作为摄政王,权力比当时的顺治帝还要大,身边自然也不缺女人。 更何况,他还强行霸占了自己的亲侄媳妇。 然而,多尔衮对此还不太满意,他以清王朝的名义,向属国朝鲜征要了一个王室女子,来供自己享用(复徵女朝鲜)。 顺治七年正月下达的命令,五月份朝鲜的王室女子就送到了辽宁地区。 此时,多尔衮正在山海关地区打猎,得知这一消息后,亲自前往葫芦岛的连山去迎接。 在那里,多尔衮就迫不及待地和朝鲜公主成婚了(朝鲜送女至,王迎於连山,成婚)。 要知道,在我国古代,只有皇帝才有权利向属国征要王室女子成亲。 多尔衮虽然是摄政王,但毕竟还不是皇帝,没有这个权力。 另外,多尔衮此举会让属国朝鲜瞧不起大清国,有损大清国的颜面。

【四、追封自己的母亲为皇后】 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爱妃,甚至在努尔哈赤去世的时候,身边就只有阿巴亥一个人。 为了杜绝阿巴亥恃宠而骄,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立儿子多尔衮为新君,皇太极等人第一时间强迫阿巴亥自杀殉葬,而留下了十岁左右的多尔衮三兄弟。



6


多尔乃是清初摄政王,清朝入关的第一功臣。

身为当时清庭的实际统治者,多尔衮的死因很简单也很统一,那就是出塞外狩猎时因坠马而伤重不治而亡,年仅39岁。

当然还有一种很小的可能就是多尔衮被孝庄和顺治帝母子俩阴谋害死的。

下面宋安之来给大家具体说道说道。

多尔衮是顺治帝时代的摄政王,自顺治元年到顺治七年冬天在外狩猎猝死,一共实际掌控了清庭7年之久。

在此期间,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开始了清朝由关外割据政权到全国性政权的统一之路,在他的统领之下清庭先后破李自成之大顺,灭张献忠之大西,攻破了南明第一个也是最强大的弘光政权,拿下了南京城。

可以说多尔衮奠定了清朝统一中国的大势,是当之无愧的清朝入关第一功臣。

多尔衮是一个政治强人,但上天总是公平的,给了他聪明的大脑,却并没有给他一个强健的躯体。

多尔衮体弱多病是从各方面都可以明显感觉到的,他拥有的妃子史书上记载不详,但有名可考的最起码有着十位之多,即使如此,到死也只有一个女儿留于世上。

顺治七年十一月,多尔衮因为多日来的身体不适,还有去年他的亲弟弟也是他最忠实的支持者多铎的去世,因此打算出猎古北口外来透透气。结果行猎时坠马跌伤。到了十二月初九,多尔衮于古北口外喀喇城伤重而亡,年仅三十九岁。

可以说坠马跌伤是多尔衮的直接死亡原因,而一直以来的身体素质不好,是致使他死亡的根本原因。因为同样的坠马跌伤,换身体素质不错的,估计修养修养就没什么问题了。而多尔衮的身体不好,所以一次坠马跌伤就要了他的命。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多尔衮孝庄和顺治帝母子俩阴谋害死的。

多尔衮虽然是摄政王,乃是当时的实际统治者,但他的政敌还是不少的。

像他架空的傀儡皇帝顺治帝和其母亲孝庄太后就是他的隐性敌人,巴不得他早死。而顺治帝又有着父亲皇太极旧部两黄旗的支持。

虽然入关以后多尔衮拥有巨大的不世之功,一时之间威望大增。(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并且像最大的政敌战功赫赫的皇太极长子豪格说陷害就陷害,使其幽禁致死。

但更是说明他的政敌不少,不喜欢他这个摄政王一人独尊的人有大把的在。

而多尔衮体弱多病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而且多尔衮算是猝死于在外狩猎期间。并非是死在大本营北京,说明有可能离开了大本营被人趁虚而入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很小的可能,因为顺治帝被多尔衮压抑多年,对多尔衮可谓是恨之入骨。如果是顺治帝和母亲谋划的杀死多尔衮之事,那么肯定会宣传出去顺治帝英明神武的用计除掉了犯上作乱的摄政王,而关于这种记载史书上是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的,说明这种可能应该没有现实存在的基础。

谢谢观看,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7

多尔衮一生战功卓著,争战察哈尔部、获传国玉玺,俘朝鲜国王家属。特别是在1641年开始的明清松锦大战中,洪承畴被俘投降,祖大寿率部投降,明朝山海关的据点除宁远外基本丢失殆尽。

公元1643年9月21日,皇太极突然去世,以代善为首的权臣为了避免大清帝国刚刚建国就陷入内乱和分裂,决定由6岁的福临继承大位、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为两大辅政大臣,但不久多尔衮肃清济尔哈朗和豪格的势力,造就了一家独大的局面。

自1644年起,多尔衮先后授封为大将军、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满朝文武、王公贵族见了他,都是要“列班跪送”,后又取消了对顺治的行礼,他穿的朝服有八条龙,仅比皇帝的少一条龙,帽冠上为十三颗珠子,仅比皇帝的少一颗珠子,多尔衮的睿亲王府更是豪华壮观,大有和皇宫相比的趋势,完全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此时多尔衮万人之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他既爱权,更好色。他广开“色”路,在八旗女子中举办选美大赛,看上的,都拉上床。后又强娶侄儿豪格的老婆和朝鲜公主姐妹花,但他早年在战争中落下的病根也逐渐找上门来。

1639年松锦之战时,多尔衮就得了病。但因为作战太忙,多尔衮没有好好调养身体。他率军入关后,又独揽国家军政大事于一身,加之再加上爱好“床上运动”,纵欲过度,使他的身体日渐衰弱,经常感到头昏目眩,精力和体力逐渐下降。

特别是1649年他的亲弟弟多铎和阿济格的福晋,他的元妃博尔济吉特氏都因天花先后去世。给他的精神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总感觉灾祸随时会降临到自己头上。

11月13日,多尔衮因为有病,心绪烦躁,便率领诸王等人到边外去狩猎。但在行进之中,突然感到头晕目眩,跌落马下,膝盖跌伤,当地土民用石膏给他涂抹了伤口,他勉强支撑着继续前进。后来感到膝盖剧烈疼痛,难以忍受,胳臂无力,便急令回营。此时,诸王大臣们见他面色苍白、伏鞍不起,便慌慌忙忙地找来担架,将多尔衮抬至附近的喀喇城,不久死去,年仅39岁。

多尔衮的死讯传入京城,如晴空霹雳,举国震惊。顺治皇帝到东直门迎接多尔衮的灵柩并亲亲自举爵祭奠,按皇帝礼节下葬。

1651年2月,多尔衮死后仅2个月,顺治皇帝就“削去爵位、黜出宗室、抄没财产”,追夺一切封典,毁墓掘尸。

直至1778年,乾隆帝发布诏令,正式为多尔衮翻案,平反昭雪,恢复名誉。下令为他修复坟茔,复其封号,“追谥曰忠,补入玉牒”。

8

多尔衮领着一帮人出去打猎,从马上摔下来,腿受伤,没几天就死了。这是官方记载。

从马上掉下,摔伤了腿,就能死人?以现代人思维,不太可能。可那是古代,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可能性。

多尔衮体质差,底盘不好。皇太极的大儿子豪格就说,多尔衮身体羸弱,摄政王当不久,会早死,要是他不想死的太快,就辞官回家养着去。豪格是多尔衮的政敌,说这话有泄愤的意思,但是豪格的判断还是有道理的。清兵入关,开启大清基业,以多尔衮羸弱之躯,实在有点吃不消。



多尔衮好色。皇太极死,他娶了庄妃,也就是顺治他妈,孝庄皇太后。整死了政敌豪格,他纳了豪格妃子,也就是他的侄媳妇。多尔衮一生中前后共娶妻10人,其中三个朝鲜人,一个满族人,六个蒙古人,这是有记载的。多尔衮纵欲过度,这一点和他弟弟多铎很像。多铎入关后,经常逛妓院,身体透支而死。

多尔衮心情不好。清兵入关初期,多尔衮对明朝的遗民比较宽松,后来接连胜利冲昏了他的头脑,他的政策越来越严苛,不尽人情。圈地使很多百姓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移民使百姓无家可归,露宿街头;易服使本来就没衣服穿的穷苦百姓雪上加霜;剃发更是严重,“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使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汉民纷纷起来抗争。这些事闹得多尔衮焦头烂额,加上他的弟弟多铎死了,顺治小皇帝又经常给他闹别扭,使得多尔衮郁闷至极。




体质差,高强度工作,过度纵欲,心情郁闷,结果是多尔衮身体吃不消了。顺治七年十一月,多尔衮感到身体不适,于是出古北口外打猎,其实就是散心、休养,以求恢复健康。实际上,多尔衮这时不去打猎,不坠马受伤,他那被掏空的身体也支撑不了多久。

马背上长大的多尔衮是轻易不会坠马的,作为马上将军,多尔衮更清楚战场上坠马几乎等于送命。多尔衮能在围猎时坠马,可见他的身体已经差到何种程度。



有了上面的铺垫,我们就可以大胆分析了。多尔衮正在围猎,突然脑袋一晕就从马上摔了下来,腿摔伤了。随行医生及时进行了处置。但是第二天伤口就开始发红发炎,按现在说法就是感染了。当时的医疗条件差,没有抗菌消炎药,只能靠自身抵抗力。可是多尔衮的抵抗力实在是太差了。多尔衮摔伤后,大概四五天时间就挂了。

感谢您的阅读点赞留言评论关注!

9

多尔衮是清朝的奠基者,太祖皇帝的第十四子。他生前位极人臣,得享荣宠,在顺治皇帝一朝,先后被封为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至于他为何能获得如此高头衔,除了自身的功勋卓著,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太后下嫁说”。这种说法没有什么官方记载加以说明,反倒是各种野史层出不穷。

怎么回事呢?在当时,满清正要入主中原的重要阶段,当时的满清皇帝皇太极不幸猝死,这就导致满清集团内部出现动乱,当时的大明王朝已经是风云飘摇,农民起义军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崇祯皇帝被迫在煤山上吊自杀,李自成随即在京城建立大顺政权,接着准备出关消灭满清。当时的形势危殆不已,整个天下要么被农民起义军夺取,若是这样,那山海关外的满清自然也会被土崩瓦解,而这是满清内部又因为继承人的问题发生内容,由于皇太极死的突然,没能及时立下遗诏,这就导致八旗各路势力都想着夺位,当时最有资格和能力继承皇位的,有皇太极的几个儿子,还有他的兄弟皇太极等人。

如果继承人问题处理不好,那满清早年制定的“入主中原”的野心将化为泡影,同时满清也面临着有可能被关内的起义军消灭。在局面僵持不下之际,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无足轻重的人物出场了,她就是皇太极的妃子,也就是后来的孝庄太后。按理说当时的皇位之争,都是在有能者相互之间争之,然而孝庄太后为了使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她和皇太极生的第九子福临,能够克乘大统。她秘密找到了多尔衮,希望多尔衮能够支持拥立福临为皇帝。并许诺嫁给多尔衮。多尔衮权衡利弊,他知道此时的各路势力都虎视眈眈,想要夺取皇位,自己虽然也有资格,有能力和实力夺取皇位,然而到时势必会引起更大的内讧,到时局面他也并不一定能控制得住,而如果立没有任何实力和根基的福临继位,那其他几路势力也就无话可说,福临继位他有拥立之功,况且孝庄又答应下嫁于他,那将来的一切岂不还是自己说了算,想通了此关节,多尔衮这才就此罢手,没有因夺取皇位而造成内部的分裂。

后来的一切也果真在预料之内,满清入关夺取天下后,多尔玛果真如愿以偿,其加封的官衔、爵位,在朝中无人能出其右,而其出行的仪仗冠冕,与皇帝无异,顺治七年,多尔衮在一次狩猎途中不行坠马身死。在他死后没多久,朝中官员开始弹劾多尔衮生前的种种不法僭越之举,顺治于是也就借机褫夺其封号,并掘其墓以泄恨。多尔衮的死可以说是咎由自取,当然也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性。

10

大清超人的悲喜人生路

多尔衮是个传奇人物,有能力,有话题,有绯闻。在清朝入主中原的过程中,他战功卓著,居功至伟。清朝入关时,顺治还小,只有6、7岁,多尔衮做摄政王,没有皇帝之名,但有皇帝之权,是实际的统治者。

他为人也比较高调,擅作威褔,任意行事,他出去打猎,王公贵族都要送行,而且是“列班跪送”;他上朝,要坐轿子直到午门内,其他大臣只能到午门外;遇到元旦等重大节日,大臣们给顺治朝贺之后,还得专门跑到多尔衮府中送红包。

顺治小皇帝,其实就是个小学生,孤儿寡母的,也奈何不了多尔衮,他大权在握,常常是越过小皇帝,自己发布命令,直接称诏旨。这就有点过了,明显有点缺乏政治头脑,或许是得意忘形,根本顾及不了。

此时,多尔衮达到人生巅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他既爱权,更好色。之前,他赐死了顺治的胞兄豪格,并强娶了人家老婆(也是他的侄媳妇)。后来,据说,多尔衮还想要亲上加亲,又强娶了顺治的母亲——孝庄太后。多尔衮生活比较糜烂,他广开“色”路,在八旗女子中举办选美大赛,看上的,都拉上床。他还强娶朝鲜公主,但是,那时候整容技术还不行,公主长得不好看,他又强令朝鲜挑选漂亮的送来。

豪格曾经骂多尔衮是“有病无福”之人。他本来就有“风疾”,再加上爱好“床上运动”,纵欲过度,所以,常常头昏目眩。1650年8月,多尔衮去古北口外打猎,可能那一段时间操劳过度,被掏空了身子,骑马时跌了一跤,摔了下来,受伤不轻

一个出生在马背上的民族的大将,在壮年时坠马受伤,实在让人大跌眼镜。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4个月后,多尔衮竟然不治,一命呜呼,年仅39岁。

多尔衮死后,小皇帝封他为“义皇帝”,葬礼办的风风光光,牌位配享奉先殿,政治待遇极高。

可是,仅仅2个月后,政治风向突变,多尔衮被以谋逆大罪开棺戮尸,据说最后挫骨扬灰。他的“义皇帝”称号被收回,财产全部充公,还被开除了“皇家户口”。

大清“超人”,一下子,就变成大清“渣人”。也许,仇恨的种子早就在小学生顺治心里埋下,狂妄的多尔衮却被小皇帝的各种封号弄昏了头,所以,即使他没有猝死,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康熙朝的鳌拜就是一个好例子。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