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战国时期最有实力的是齐、楚、燕、秦、韩、赵、魏,人称“战国七雄”。

春秋一百多国,经过不断兼并,战国初年,约有十几个国。大国有秦,魏,韩,燕,赵,齐,楚,即“战国七雄”。此外还有越国一个较为强大的国家。小国有东周,宋,卫,中山,鲁,滕,邹等。另外还有不少少数民族分布在四周,北与西北有林胡,楼烦,东胡,仪渠,南有巴,蜀,越。

被称为战国第八强的是中山国曾经在战国初期(公元前407年)被魏国魏文侯所灭,但是仅仅过了二十年左右,顽强的中山人民依靠内部实力和外部关系强势复国。复国以后的中山国武力强盛,《战国策》中记载:“中山悉起而迎燕、赵,南战于长子(山西长子)败赵氏,北战于中山杀燕将。中山千乘之国也,而攻万乘之国二,再战比胜,此用兵之上节也。”可见号称“九千乘”的中山国曾经可以两线作战同时打败拥有“万乘”的赵国和燕国,最强盛时甚至一度将赵国国土一分为二。赵武灵王为一改颓势,实施了“胡服骑射”的改革,之后赵武灵王亲率赵国二十多万骑兵连续进攻中山国,经过十余年苦战,在公元前296年,赵国才将中山国彻底灭亡。

最佳贡献者
2

战国时期共有约20个诸侯国,“战国第八强国”我个人认为是宋国。

【除了战国七雄以外的其他主要诸侯国】

在春秋战国东周时期。当时间从春秋走到了战国阶段,韩魏赵齐楚燕秦这七个国家成为历史大舞台的主角。

不过,除了以上七个大国外,鲁国、卫国、郑国、越国等国家也曾在战国的舞台上亮相。尤其是地处中原的宋国,更是成为大国争抢的焦点。当然,这一切都必须从宋康王说起,也要从宋康王终结。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宋国的短暂。

【宋康王在位时期,宋国开始崛起】

当时宋国的国君,宋康王也被称为宋王偃、宋献王,是宋剔成君的弟弟。在宋剔成君二十七年,宋康王以武力取得宋国君主之位,并在即位十一年后自立为王。对于宋王偃这个人,历朝历代的儒生和史学家将其树立为君主的反面例子,比如射天笞地、夺人发妻、射杀谏臣等事迹来印证宋王偃的“桀宋”恶名。

不过,在亚圣孟子看来,经过两次进入宋国后,发现宋王偃实行的是仁政,所谓“重礼爱民,德泽天下”。两种矛盾的观点下,至少能说明宋王偃应当是个个性张扬、富有反传统意识的君主。所以宋国在他的时期开始崛起。

【宋国领土在此时达到巅峰,成为了战国第八强国】

在战国七雄早期,这个时候,宋国的领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统治区域包含如今的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省份的部分地区,从而成为方圆八百里的强国。尽管在面积上略低于九百里的韩国,但是不管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宋国都要盖过韩国一头,所以有着“五千乘劲宋”的称呼。

对于这位战国第八强国,秦国起初采取了拉拢态度,希望借助于宋国来牵制齐国、楚国等国家。由此,秦国、赵国、宋国在战略上结成了同盟,与此相对应的齐国、韩国、魏国则走到了一起。从中可以看出,在战国中期,宋国一定程度上成为左右战国格局的重要力量。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宋国在战国时期的强大。

【宋国的巅峰时期比较短暂,后来被齐国灭了】

宋国虽然很快就崛起了。但是遗憾的是,宋国的巅峰实在太短暂了。和战国初期的魏国一样,四战之地的宋国没有战略上的伸缩空间,更是成为大国眼中的要道。宋国不仅交通便利,其陶邑当时和大梁并列的两座商业中心。对于宋国东边的齐国,早就想动宋国这块肥肉了。

但是,宋王偃也不是吃素的,两次打退了齐国的军队。直到苏秦的鼓动下,齐闵王第三次攻打宋国。与此同时,宋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持续恶化,而秦国和赵国想要救援,却无奈远水难解近渴。于是在公元前286年,宋国在内乱和外敌的夹击下,国破君亡。从此宋国就不复存在了。

【结语】

综上所述,所以我认为“战国第八强国”是宋国。(谢谢阅读)

3

我是天晴爱睡觉,我来回答:

战国时期为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战国开场国家有十几个。除了韩赵魏楚燕齐秦,还有非七雄国家,如早期的越国,中山,鲁,宋,周,等。还有非常长寿的卫国。

战国七雄里面韩国是个送头废物,

如果要在七雄之外再选一个,那就是越国了,这家伙咬得住蛮,都是狠人,军事实力棒棒哒。

要是政治制度一革新,那战斗力直接爆表了。

4

战国时期有实力最为强大的七个国家,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些国家要么在春秋时期就已经非常强大,比如齐国和楚国;要么由强国演变而来,例如韩、赵、魏原本都属于晋国。

除了战国七雄外,尚有数十小国,在这些小国当中又以中山国、宋国、义渠国、越国实力最强。如果非要评一个战国第八雄的话,我认为是中山国。

春秋时期,有大小国家100多个,到了战国时期就剩下几十个了,这说明强者俞强的效应开始显现,一些国力不如战国七雄的小国早早就覆灭了,即使是春秋最后一个霸主越国也在公元前305年分崩离析。而中山国却能坚持200年之久,这也间接证明了其实力不容小觑。

200年间,中山国与周边大国发生了诸多摩擦,但几经周折都能幸存下来,这与其完备的边防和健全的军制有关。苏秦曾评价中山国:“夫中山千乘之国也,而敌万乘之国二,再战比胜,此用兵之上节也”,这说明中山国是非常重视“以武立国”的。

为了防备大国的进攻,中山国修筑了长城和要塞,还根据“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修筑了都城灵寿城。灵寿城背山面水,城内建有用于防御和瞭望的附属建筑,城东和城西皆有小城。

中山国的军制也很健全,大国有的步兵、骑兵、车兵,它也有。考虑到中山国地形多山,因此统治者重点发展擅于山林作战的步兵。此外,出于开拓疆土的需要,中山国也发展了适合长途奔袭的骑兵。

凭借着完备的边防和健全的军制,中山国先后打败了赵国、燕国。公元前307年,一直视中山国为“眼中钉、肉中刺”的赵武灵王痛下决心,发动20万兵马讨伐中山国,最终用了12年时间才将其灭国。

5

 战国时期,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秦齐楚魏赵燕韩,被统称为“战国七雄”,它们之间的战争与和平,几乎构成了当时中国的全部历史。其实,在“七雄”之外还存在着两个实力相当雄厚的国家,其中,中山国被称为“第九强国”,而宋国则被称为“第八强国”。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宋国的兴衰史。

  宋国的始祖,是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周武王灭商后,将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册封于殷,以奉其宗祀。然而武庚不甘心接受周朝的统治,因此在周武王驾崩后,便联合管、蔡两国造反,结果被周公姬旦平定、击杀。武庚被杀后,周朝本着“存亡继绝” 原则,将微子启册封于殷商兴起之地-宋,让他统治殷商遗民,以继续奉其宗祀。

  宋国始祖-微子启

  宋国版图最盛时(战国中期),据有今河南省东部、江苏省西北部和山东省西南部,面积约有10万平方公里,并且都是膏腴之地。不仅如此,在周朝各诸侯国当中,宋国的角色极为特殊,不仅爵位最高(公爵),在封国内继续保留殷商的服色、祭祀等活动,而且深受周天子的礼遇,政治地位极高。

  不过,由于王位继承制度的混乱(“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并存),宋国的政局一直比较动荡,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宋殇公时期(前719-前710年)。当时,大臣华父督不仅公然弑君,而且还杀死大司马孔父嘉,迫使其子木金父逃往鲁国避难,后裔由此成为鲁国人。而木金父的五世孙,正是儒家创始人孔子。

  “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

  宋国的内乱持续多年,直到宋襄公子兹甫在位时(前650-前637年),才迎来振兴的时刻。宋襄公执政时,以齐桓公霸业的继承者自居,凭借着平定齐国内乱的功劳,纠合诸侯在盂地会盟,一跃而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然而,宋襄公的霸主地位遭到楚成王的挑战,后者不仅在盂地会盟时扣押他,并且在此后的泓水之战中完败宋国,使得宋襄公辛苦建立起来的霸业付诸流水。

  宋襄公薨逝后,宋国的实力一落千丈,此后沦为晋、楚两大国争霸的“牺牲品”,战事连年不断,时间长达80余年,直到第二次弭兵之盟后(前546年),才获得喘息的机会。在此后的数十年时间里,宋国利用国内外和平环境不断地发展、壮大自己,并“偷空”灭掉曹国(前487年),实力由此大有起色。

  战国中后期形势图

  战国初期,晋国被魏赵韩三家瓜分,楚国尚未从对吴战争的失利中恢复元气,秦国僻处西方,而齐国也因长期的内乱而实力不振,宋国虽然并未列入“七雄”之中,却利用各种难得的机遇继续发展自己,实力比春秋末年变得更强。不仅如此,此一时期的宋国经济也异常繁荣,包括商丘(宋国都城)、陶丘、彭城在内,出现很多商业发达、人口稠密的大城市。

  宋国的实力在宋康王在位时(前329-前286年),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宋康王名叫子偃,是宋辟公之子,宋剔成君的弟弟,不仅仪表堂堂、天生神力,而且胸怀大志,很想恢复当年商朝的荣光。因此,等到宋康王逐兄篡位后,便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政治改革,在十余年的时间里,使得宋国的实力不断强盛。

  宋康王荒淫残暴的程度堪比商纣王

  凭借着强大的国力,宋康王先从攻击小国入手,以此来试探各大国的反应,一战便灭掉滕国。当发现大国对此毫无反应时,宋康王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并将进攻矛头指向齐魏楚三大邻国,向东攻克齐国五座城池,向南侵占楚国淮北之地,向西取得魏国两个县邑,战绩堪称斐然。此时的宋国,号称“五千乘之劲宋”,俨然成为“七雄”之外的战国第八强国。

  凭借着一连串的军事辉煌,宋康王开始变得骄傲自满,不仅公然僭号称王,而且行为日渐乖戾暴虐。为显示自己的权威,宋康王不仅“射天笞地,斩社稷而焚灭之”(见《战国策·卷三十二》),而且经常在王宫中彻夜狂欢,并让国民都喊他为“万岁”。对于劝谏他的大臣,宋康王无一例外都予以杀害。各国因憎恨康王的暴行,便将此时的宋国呼为“桀宋”。

  齐楚魏三国联合灭宋

  宋康王的倒行逆施,为国家招致灭顶之灾。前286年,恢复元气的齐国,联合楚、魏两国攻打宋国,联军连战连捷,不久便到达宋都商丘城下。由于宋康王已尽失民心,因此国都军民拒绝为他作战,纷纷逃散出城。众叛亲离的宋康王仓皇地逃往倪侯的住所,但很快便被齐军搜出并斩杀。由此,立国800余年的宋国(前1114-前286年)灭亡,领土被齐、魏、楚三国瓜分。

6

春秋一百多国,经过不断兼并,战国初年,约有十几个国。大国有齐(山东)楚(湖北)燕(河北北部和京津)秦(陕西)赵(河北南部)魏韩(山西河南)即“战国七雄”。此外还有越国一个较为强大的国家。小国有宋(河南商丘),郑(河南新郑),卫(河南濮阳),中山(河北保定),鲁(山东曲阜),滕(山东藤县),邹(山东邹城),东、西周国(河南)邾国(山东邹城),等 。另外还有不少少数民族分布在四周,北与西北有林胡,楼烦,东胡,仪渠,南有巴(四川),蜀(四川),越(浙江会稽)。

我所认为的战国第八便是中山国,这个国家国土嵌在燕赵之间,有时候会与齐国接壤(战国版图天天有变动),虽然被魏国灭掉,但是很快复国,后又被赵国灭掉,但是细数其历史当属战国第八雄。

春秋时期

中山历史:中山国是嵌在燕赵之内(位于今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一带)的一个小蛮夷之国,因城中有山得国名。由狄族建立,经历了戎狄、鲜虞和中山三个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都被中原诸国视为华夏的心腹大患,同样经历了邢侯搏戎,晋侯抗鲜虞,魏灭中山和赵灭中山的阶段。

中山国地位:前334年,魏惠王因屡败于齐国和秦国,霸业丧失,前323年,在公孙衍的斡旋下,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结成联盟,各国国君均称王,以对抗秦、齐、楚等大国。这就是有名的五国相王,中山国紧随其后,从这裡看可以看出来中山国虽未二流国家,但是已经是战国七雄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魏灭中山之战:魏灭中山之战发生于战国时代初期(前408年至前406年)期间,魏国攻灭中山国的一场战争。周威烈王十八年至二十年(公元前408—前406年),魏军在顾(今河北定州)攻灭中山国的作战。经过三年作战,中山军力量消耗已尽。二十年,魏军终于攻克顾城,占领中山国全境。魏文侯随即命太子击镇守中山地,而封乐羊于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中山国亡。当时的魏国别说中山国,即使真正灭掉赵国都是可以的,中山国由于出身不好,外援没有,加上本身国家就小,因此长期与魏国征战必然在下风。名誉上是灭国了,但是中山国的残馀退入太行山中,并没有彻底灭亡。之后,中山桓公经过20馀年的励精图治,积蓄力量,在前380年前后重新复国,并定都于灵寿。

赵国伐中山:复兴后的中山国位于赵国东北部,把赵国南北两部分领土分割开来,成为了赵国的心腹之患。赵国在前377年、前376年两次进攻中山,均遭到中山激烈的抵抗。此后,中山国开始修筑长城。桓公去世后,中山成公即位,继承先祖遗风,继续学习中原社会制度,发展国力,使国势得到进一步加强,复国后的中山,面对赵国攻打强势回应,根本不像宋,郑等国家,动不动就称臣。

中山伐燕:前327年前后,中山王继承王位。此后十馀年间,中山国富兵强,前323年,由魏国犀首(即公孙衍)发起倡议,联合魏、韩、赵、燕、中山五国相王,在称王的五国中,只有中山国是千乘之国,其馀四国都是万乘之国。前314年,燕国发生内乱,齐国趁机攻进燕国。中山国见有机可乘,也背弃了同盟,派相邦司马賙率军北略燕国,夺取几十个城市,占领数百里的燕地,还掠取了许多财物,并将取得的吉金(铜器)重新铸造了铁足大鼎和夔龙纹方壶,在上面铭刻长篇铭文来颂扬中山王和司马賙的功绩。史称错处六国之间,纵横捭阖,交相控引,争衡天下,此时为中山国的鼎盛时期。

赵灭中山:伐燕胜利后不久,中山王去世,内政外交均开始走了下坡路,赵与中山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赵国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下,赵国国力空前提高,但是在这样悬殊的情况下战争打了12年,并在前期打败赵武灵王,赵武灵王觉得自称王丢人就自取王号,可见中山虽然走了下坡路,依然可以与强盛的赵国对抗。

胡服骑射

综上所诉:中山国国家虽小,但是是一个战斗民族,春秋让晋国头疼,战国让强魏疲惫,赵国数次兵败中山,伐燕国等行为,五国相王更显示出列国当时对中山不可忽视的力量。堪称战国第八雄

7

我是文庸,我来回答

战国除了通常所说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强国外,其实还有一些国家存在,如下:

1、宋国:宋国是一个老牌诸侯国,而且是西周分封的一等公国,主要是商朝后裔组建的国家。在春秋时期一度强盛,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就是宋国的代表,齐桓公去世前还拜托宋襄公照顾儿子,也侧面反映了宋国的国家实力。进去战国以后,国力继续发现,到宋康王时代,先后击败楚国、魏国、赵国和齐国,从周边这些大国夺取了不少城池。但是,为什么宋国不是战国八国呢?主要是因为宋国强盛时期太短,早早被灭国了。宋国处于中原地带,国家富庶,但是无险可守,宋康王四处出击,几乎得罪了周边所有的强国,所以齐国大举进攻宋国时,周边国家全部袖手旁观,任由宋国灭国。这是宋国外交政策的失败,不过齐国灭宋国后给自己也带来灭国之灾。

2、中山国:比宋国差一些,两次灭国,分别被魏国和赵国所灭

3、越国:比宋国差一些,勾践以后,内部争权被楚国所灭




8

战国时期,主要的大国有7个,还有二十多个小国。

经过春秋时期几百年的兼并,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已经很少了,剩下的小国也都主要分布在淮河南北。

宋国是当之无愧的第八强国。

宋国(公元前1114年—公元前286年),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国都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周初被周天子封为公爵,国君子姓、宋氏。共传三十四君,享国八百二十九年。

战国开始各大诸侯国兼并了自己周围的所有小国,实力剧增。宋国处在楚国和齐国的夹缝中,两个国家都想灭掉宋国,凭借一国之力,很难灭掉宋国。

宋国为房、心之分野之地。面积约有十万平方公里,皆膏腴之地。经济发达,宋国人善于经商,在继承与发展殷商文化,特别是商业文化方面,功不可没。宋国商文化繁荣昌盛,首先表现在城市的发展。当时,睢水北岸的宋都商丘、济水北岸的陶丘,获水和泗水交汇处的彭城,都是极为繁荣的商业都会。

公元前286年,楚魏齐三国联合灭掉宋国,并且瓜分宋国的土地。可见其实力有多强。

@问答 @脑洞趣味历史 @谈古论金

9

春秋战国时期共有一百零九个诸侯国。我认为“战国第八强国”是宋国。

10

中山国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