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仔细回顾当时的形势,太平天国的这个决策就不难理解了。

1、太平天国的北伐是在认真思考当时形势下做出的慎重决策;

2、北伐的第一个目的基本得以实现;北伐对太平天国中期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

3、太平天国北伐的总体规划中,林、李的这2、3万人只是其中的先头力量,但因整个战局影响,后续计划没有展开,导致北伐彻底失败。

北伐的直接起因:保卫天京。

1853年,太平军攻取金陵后,又分兵攻取了镇江、扬州,声势大振。

起初,杨秀清的本意是“声言欲至苏州”,继续东下,打下富庶的苏浙地区。

此时,从广西一直追过来的向荣所部围追而来,17000人在天京、镇江附近扎下,建立了江南大营,不但阻塞了太平军东下苏南的路途,还直接威胁着天京、浙江;

同时,琦善所部17000人建立了江北大营,围攻扬州。

此时,太平天国面临着两个选择:

(1)、集中兵力,打攻坚战,歼灭江南、江北大营的重兵。

(2)、继续打运动战,向清军薄弱地区发展,赢得战争主动权。

这两种打法,洪秀全、杨秀清都不陌生。

太平军军兴之初,就曾与向荣长相对峙,一耗就是几个月。但结果无一例外:大清各地援军源源不断开来,地盘狭小的太平军难以为继,被迫转移。

此时,尽管太平军已与军兴之初不可同日而语,但敌强我弱的总体力量格局依然没有改变。太平天国只有天京、扬州、镇江三地,地盘狭小、物资匮乏,大军在天京周边长相对峙绝非上策。

这些清军,尤其向荣所部,是从广西一直尾随过来的精锐,如果太平军能吃掉他们,恐怕早就吃掉了!

而在后来的战争实践中,也一再表明:在水网纵横、地形复杂的金陵周边地区,想通过直接进攻,歼灭立稳脚跟的敌军绝非易事。

后来的雨花台大战中,李秀成曾以绝对优势围攻曾国荃湘军,就是打不下。

而两次大破江南、江北大营,无不是以运动战,削弱、调动严密驻防的敌人后,才一举取胜(而不是通过漫长、艰苦的拉锯战)。

此时的洪秀全、杨秀清,如果贸然对江南、江北大营发起直接进攻,很可能既无法歼灭敌人,反而会在对峙中形势进一步恶化:清军各处援军、物资陆续抵达,围攻天京。

而第二个方案,则是太平天国对过去战争经验的汲取。

永安突围后,太平军正是果断改变策略,果断发起运动战,向大清广大防御薄弱区域大胆机动,才不断发展壮大。

因此,太平天国此时的总体战争指导思想是:

(1)、天京战场附近,收缩防御,加强江防,防御清军精锐;

(2)、分兵向敌人防御薄弱区域进军,打乱清军部署,进一步发展太平天国力量。

此时大清能调动的精锐悉数布置于天京周边,太平军具备避实击虚,向敌人薄弱地带发展的条件。

北伐、西征正是太平天国高层在这个大背景下做出的慎重决策。

北伐十分必要,且最多只能拿出2、3万人

太平军攻入天京时,浩浩荡荡,号称五十万大军,可是,实际上,大多数是随军家属、女兵,能战之兵也只有10万左右。

这10万军队,承担着多样的战略任务。

(1)、天京、扬州、镇江三地不容有失。

既然太平天国要建都天京,那这三地就不容有失。由于面临着35000清军的直接威胁,同时,还必须进行复杂的防谍、治安等基本工作,太平军留下了约5万军队防御。

(2)、西征在所必行。

几十万人在天京附近,不管是战斗部队还是普通居民,都需要吃饭,靠这三城的粮食显然不足以支撑!

因此,即使仅仅是为了保卫天京,太平军也必须向安徽、江西产粮区发展。

(3)、北伐势在必行。

由于西征的一大目的是为了获取粮食、物资,因此,西征军攻取一地,就必须有效控制一地、稳扎稳打,因此,如果没有北伐,西征仍然是一种正面对抗,对敌人的牵制有限。

而就全国局势而言,大清的统治中心在北方,仅仅进行西征,不能打乱山东、河南、直隶等地清军的部署。也就不能起到通过运动来调动、削弱清军的目的。

因此,北伐军的作战特点是:不贪攻城,兼道疾行,打乱清军在北方的部署,牵制清军的力量。

而且,受限于当时太平军的总兵力,以及保卫天京和西征所必须投入的军力,太平军初期最多拿出2、3万人进行北伐!

北伐军的第一个战略目的基本实现

从结果上看,北伐军牵制、吸引清军的目的基本上实现。

(1)、牵制了清军对天京战场的增援力量。

北伐开始后,太平军横扫淮北、河南,使两地的物资、粮饷难以供应江南、江北大营。其中,大清的规划中,河南、淮北,就是江北大营的大后方。

而大清为了围剿、防御这支飘忽不定的北伐军,从陕甘、察哈尔、直隶、黑龙江、吉林各地不断抽调兵马,使这些部队不能南下威胁天京。

(2)、吸引了天京附近的清军。

同时,江南、江北大营的清军不但无法得到补充、加强,反而要不断抽调力量到北方攻击北伐军。

北伐军一出动,原属江北大营的胜保立刻领军堵击、尾随。

而江南大营向荣在1854年的奏报中也提到:臣军精锐,尽已调出。存营不足不满五千,出去疲病守营,出队仅一千余人。

看来,在北伐军的牵制下,天京周边清军大幅削弱,原本是主战场的天京周边,已经沦为次要战场。双方攻守已经易势!

北伐的总体构想并未展开

当然,北伐的终极目的,自然是要推翻清朝。以这个战略目标而言,2、3万人实在是不够。

有证据表明,在太平军的总体规划中,林、李的这2、3万人,绝非原计划的全部力量,太平军本计划不断补充、加强北伐力量,但因总体战局影响,未得以实现。

1853年5月29日,杨秀清诰谕林凤祥:

其左军及右军诸路兵士,于初十日起行,至十一日俱各回朝,现在铺排镇守天京···尔等速急统兵起行,不必悬望。

此时,距太平军启程北伐不过一月!

看来,从北伐一开始,太平军就计划了其他兵马用于北伐。但因各处战事紧张,增兵一事不断北搁置。

而据林凤祥、李开芳被俘后的供词。在太平军攻入直隶后,奉命驻于静海、独流,等待天京援军到达,再一起攻破北京。

在后来太平军援军期间,太平天国对亲日纲、胡一晃的封号,也可见太平军的计划。

经营庐州的胡以晃被封为豫王,北伐援军主将秦日纲被封为燕王。

此时,湘军尚未崛起,太平军西征已在安徽、江西、湖北取得重大进展,直入湖南,发展迅速。如果一切顺利,太平天国似乎有从皖北发起经略河南,秦日纲统军入直隶、山东,领导林、李作战的构战略构想。

可惜的是,湘军崛起,太平军湘潭大败,西征转入守势,太平军必须紧急调兵巩固西征成果,秦日纲在舒城失败后,就只能以“北路官军甚多”,无法北进了。

洪、杨的决策认清了大清的虚弱实力,低估了大清的战争潜力。

太平天国北伐及兵力分配是洪、杨在评估各方力量后的慎重决策。

事实上,由于大清的虚弱,整个北伐期间,北伐军大部分时间并未落入明显的兵力劣势。

一方面,由于大清兵力多而分散,北伐军往往能以其机动灵活,获得兵力优势。而大清则始终未能在战场上形成绝对兵力优势。

即使是在北京受威胁最大的时候,清军的僧格林沁、胜保,也只凑集了4、5万人的机动部队。

另一方面,由于大清统治无方,太平军所到之处,往往很容易就招集起数万,甚至十万大军。

在林凤祥的奏报中,也曾表示:兵马红药(火药)都不缺,只缺谷米!

因此,洪、杨对北伐、西征的部署并不是头脑发热。

但是,洪、杨,低估了大清的战争潜力。

如果没有民团等“体制外”力量的参与,太平军原本有机会在北伐、西征中获得更多的支持,取得更大的战果!

北伐、西征中,大清的正规军队常常表现一般,但民团等“计划外”力量给太平军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而最终,正是湘军“计划外”的崛起,埋葬了太平天国。

这些团练,他们原本是大清体制外的力量,他们本来与满清贵族并非铁板一块!如果太平天国的政治主张、施政方法靠谱一些,他们未必会死死跟随大清!

因此,我认为:太平天国以2、3万人北伐,不算大错特错。北伐对太平天国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但是,从单纯军事角度来说,当他吸引敌军目的达到,而后续部队迟迟无法抵达时,是否应该继续原计划(尤其是否应在静海、独流死守等待千里之外遥不可及的后续部队),值得反思。

从总体说,他们在政治主张上的离经叛道,使他们与整个中华传统文化为敌,无法充分动员民众、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最终失败不可避免。

最佳贡献者
2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统兵六十万。不久,总揽大权的东王杨秀清制定了两路作战计划:一路由春官正丞相胡以晃、夏官副丞相赖汉英为主将,率水营战船千艘、步兵3万溯江西征;另一路由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为主将,率步军2万进军北伐。史学界对于太平军北伐人数一直存在诸多争议,有学者说北伐军一开始有四五万人,渡过黄河后只剩下两万人;也有专家认为北伐军共计九军,按太平天国一军遍制一万三千余人来算,九军共计十一万人。只是在渡黄河时受阻,成功渡河的北伐军只有两万人。

从中不难看出,杨秀清最初所派的北伐军人数已难以确定,但北伐军在渡河之后只有两万人则是确定无疑的。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杨秀清为什么只派区区数万人北伐。

北伐决策论

忠王李秀成被俘后总结出“天朝十误”,把偏师扫北认为是误国之首。实际站在杨秀清的立场上看来,北伐更像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当初太平军杀出广西时也不过区区万人之众,可经过湖南变成十余万众,到武昌顺江而下时已达五十万之众。杨秀清用数万人北伐,不仅可以阻挡清廷派兵南下,而且希望北伐军能成燎原之势,一举攻占京城。

故或登三山门望之,自城外至江东门,一望无际,横广十余里,直望无际,皆红头人也。——汪士铎《乙丙日记》

精兵战略

太平军在前期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一方面得益于晚清战斗力低下的八旗、绿营兵所赐;另一方面是依靠杨秀清的精兵战略。早在金田团营时,杨秀清便挑选信徒中壮而勇者编入行伍,日夜操练,授以行军布阵之法;又实施男女分营制度,确保军队保持强悍的战斗力。北伐军中多有身经百战的广西老兄弟,杨秀清自信地认为攻占北京,有此数万精兵足矣。

兵力不足

前面说过,太平天国统兵六十万,怎么会说兵力不足呢?要知道这六十万并非全都是百战精锐,其中大半都是新兵蛋子,精锐只有十余万人。再来看北伐军是什么时候出征的呢?1853年5月8日,距定都天京不过一个半月左右,哪里来得及将新兵编练完成。

更何况太平天国虽攻占南京,可仅仅7天后,清将向荣便绕南京筑垒,构建起了江南大营的雏形。太平天国要拱卫都城,必须派重兵进行防守。此外,西征也在同步进行,还要大兴土木修建宫室,杨秀清真恨不得能多生出几双手来,才好应付纵横交错、杂乱不堪的局面。他能够抽调出这数万人马已经非常难得了。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北伐军主将林凤祥、李开芳都是太平军中骁勇善战的大将,却并不是运筹帷幄的帅才。北伐军孤军深入,与天京失去联络,没能获得杨秀清战略上的指挥。虽在河南曾一度达到20万之众,但真正能上阵御敌的精锐却并不多。

渡河之后围攻怀庆60天不克,使清军得以调集胜保、僧格林沁等将领在京城周边设下重兵,严阵以待。加上捻军军纪散漫,不听指挥;北伐军形同流寇,粮饷不继,士兵纷纷逃亡。最终功亏一溃,以全军覆没而告终。

文/历史茶坊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

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历史规模最宏大的农民运动,沉重的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太平天国初期,太平军一路高歌北上占领南京并定都,这时杨秀清开始北伐,但是却只派了林凤祥、李开芳率两万太平军北伐,最终北伐失败,林、李二人被俘就义,以笔者看来,杨秀清派林、李二人只给两万将士北伐,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南京大本营根基不稳,需要军力固守。

天平天国定都南京后,危机四伏,根基不稳,为了巩固南京,杨秀清把兵力分成了三部分,西征、北伐、固守南京。

西征由太平天国副丞相赖洪英率领三万精锐,由朔江西征,主要为了夺取皖、鄂,并进一步控制安庆、九江等军事要地,从而作为保卫南京城的屏障,这次西征历时三年,最终太平军获得了西征的胜利,控制了安庆、九江、武昌三大重镇,有效的保障了南京城的安全,并为南京城源源不断的提供粮饷。

北伐,由林凤祥、李开芳率领两万广西子弟兵出征,主要是为了通过闪击效果直捣北京城,推翻腐朽的封建清王朝统治,出征初期,太平军连克连捷,经安徽、河南等地,直逼天津,但由于兵力有限、清军坚守、后援不利等因素导致失败,这场战争历时两年,最终太平军战败,但是震动了清朝的心脏地带,惊了清政府一身冷汗。

固守南京,剩余十万兵力固守南京,含家眷,广西老百姓等,目的是维持天平天国南京的统治,并作为机动兵力随时支援西征和北伐。

由此可见攻下南京城后太平军兵力也是有限的,为了固守南京,西征也征调了一部分兵力,只能派遣两万兵力来支撑北伐大业。

二、 杨秀清一次大胆的尝试,带有侥幸因素。

为什么说这是杨秀清一次大胆的尝试呢,因为杨秀清从金田起义到永安建制,再到攻下南京城,都是靠着他的广西子弟兵打下来的,在杨秀清眼里,太平军已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了,而太平军士气高涨,清政府军士气低迷,派两万精锐一路北上,有可能会创造攻下南京城这样的奇迹,所以这次北伐杨秀清是带有侥幸因素在里面的,但由于后期援军不利,杨秀清骄奢堕落,导致北伐全军覆没。

三、牵制清军主力,阻止南下。

占领南京后,给南京造成严重直接威胁的是清朝江南和江北两个大营,但是固守北京的清朝精锐并未出动,一旦南下,对南京会造成非常大的威胁,为了战略需要,太平军主动出击,长驱六省,一直打到了天津,给清政府北方各省造成很大的威胁,清军主力要南下只能先歼灭这股北伐军队,只有巩固了北京城,才能南下,这次北伐也为太平军西征和统治南京争取了时间,所以杨秀清派出北伐是一种战略,在当时看是正确的,但由于后援不利,京城内斗导致北伐以失败而告终。

四、不排除杨秀清排除异己。

天王洪秀全在永安封王的时候,封了五个王,而翼王石达开、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都受东王杨秀清节制,在永安建制的时候萧朝贵与东王是不和的,林、李二人又是萧朝贵的部下,随着萧朝贵战死,林、李在军中又是难得的骁将,为了消除异己,出征北伐本身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事情,这个时候杨秀清派出萧朝贵的部将北伐难免有清除异己之嫌。另外在二人北伐受阻固守待援的时候,杨秀清只派了7000兵力去支援,在援助的途中就被消灭这也导致林、李二人失去了南撤的机会,这也坚定了杨秀清清除异己的私信是存在的。

综上所述:杨秀清派林、李二人率两万将士北伐既是为了清除异己,也是为了战略需要,可谓是“一石二鸟”。

4

谢邀。林凤祥,李开芳的北伐被很多人批评,在李秀成总结的天国十误中,更是占据首要位置。但是这次北伐真的那么不可置信,错误百出吗?我想不是的。

1.北伐是为缓解天京军事压力。太平军攻克武昌之后,顺江而下,一路势如破竹,短期内迅速占领南京。定都天京后,军事威胁问题暴露出来了。因为太平军不派兵留守城池,清军一路尾随太平军到南京附近,太平天国成了襁褓婴儿,被四面围攻。同时,清军建立江南江北大营,就是为南北封堵监视太平军。杨秀清作为执掌朝廷者,不得不西征,北伐,就是用围魏救赵来解除天京的威胁。

2.北伐与捻军等队伍接应壮大。太平军一路从广西蔓延开来,当然不仅仅是为占取南京,而是为了站住脚,然后开枝散叶。林凤祥,李开芳的北伐军在吸引牵制众多清军力量的同时,在攻占安徽北部,河南东部的时候,还与捻军取得联系,互相联合作战,并取得丰硕成果,北方的小股起义队伍,在北伐军作战过程中帮过许多大忙,成了“亲密战友”。而且后期,一部分捻军还加入了太平军,或奉太平军为正朔。

3.北伐走的是夺取南京的路子。除了围魏救赵,响应友军之外,杨秀清做出北伐决定仍然不可否认他的侥幸心理。从广西金田,到南京,一路千山万水,太平军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举攻破大型城市。那么认为以同样的方法,一鼓作气,攻占北京,也是有一定可能性的,况且南京附近也吸引了大批清军。不光如此,北方民生凋敝,怨声载道,一支太平军,可能唤起民间巨大的反抗力量,一起围攻清“清妖”京师,也不无可能。

4.杨秀清不应该任其孤军深入。林凤祥,李开芳是太平军的一流战将,派他们出征是合理的。定都天京后的太平军总数几乎达到百万,但是多是在湖北,安庆,南京附近吸收的兵丁,勇猛忠诚的广西老战士还是原来的几万人,西征派出了一部分,守天京留下了一部分,能供应给北伐的精兵两万,几乎是倾囊而出。但是杨秀清出征前讲,不要恋战,要机动灵活,直取清朝京师。林,李二人也是这样做的,但是敌人未灭,你杀到京师,不还是要被围被打?数次营救未果,北伐军覆灭。

5

很多人会拿林凤祥、李开芳北伐与朱元璋北伐做对比,为什么朱元璋成功了,这二人没有成功。其实不难看出,因为杨秀清派他们二人率二万去北伐根本就没打算成功,因此这二人能一直攻到天津也算奇迹。所以,我们来看看这二人明知道北伐成功率极小,为什么还要率二万人北伐。

太平天国需要他们去牵制清军主力

1853年天平天国攻占南京,改名于天京,并定都于此。随后林凤祥与李开芳、吉文元等将领攻克扬州、镇江。一时间几乎占据江南富庶之地。同年五月,杨秀清命令林凤祥与李开芳、吉文元等将领,誓师北伐,率领两万大军从浦口出发进行北伐。其中杨秀清的命令就是让他们攻克一座城市之后洗劫一番便是,不要占领,直取北京就是,天京政府不会派援兵来支援。这样的命令,可以看出杨秀清让他们孤军深入,牵制清军主力,为自己东征西伐减轻压力。

五月的时候,太平军已然从浦口出发,再由安徽滁州北上,六月的时候就已经攻克河南重镇归德,七月的时候主力军渡过黄河,因为围攻怀庆未能攻破,导致贻误战机。九月的时候,攻破临洺关,进入直隶地区,清政府这才认识到这股太平天国势力的恐怖,急忙调集重兵围困北伐军。林凤祥用兵如神,避实击虚,一直攻到天津西杨柳青,直逼京师。

而就在林凤祥北伐之后的二十几天,也就是1853年的六月初,胡以晃、赖汉英、曾天养、林启荣等奉命督战船千余,开始沿江西征,先后攻下安庆、九江、武昌等地,为天平天国打下大片江山,此时的清军主力大部分在围攻林凤祥、李开芳的北伐部队。若不是北伐部队的骁勇善战,杨秀清、石达开东征西讨的策略就难以实施。

杨秀清利用北伐消灭异己

林凤祥、李开芳本就是前期仅次于永安五王的人物,而攻占天京,这二人又是率先登城,功不可没。但是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在这之前就已经死去,所以林、李二人又是军中骁勇战将,在1853年的时候,在太平天国也算是排名六七的人物,所以其军事素养肯定不低。

而杨秀清的命令多有瑕疵,就是让他们北伐打下的城市洗劫一番就是,天京不会派兵前去固守,也不会派兵来增援。这样的命令本就是让他们二人孤军深入,且没有退路。而当时林凤祥、李开芳等人攻到天津静海的时候受阻,遭到清军将领僧格林沁的围攻,林凤祥、李开芳二人决定在静海、独流镇固守待援。

而杨秀清的做出的决定就更加佐证其利用北伐削除异己的狼子野心,1854年二月的时候,当杨秀清听闻二人北伐受阻的时候,只派出七千五百人的兵马前去支援,但是由于沿途城市被清军重新占领,援军在临清的时候就已经被消灭。所以,林凤祥、李开芳二人本以为援军将要来临,固守待援错失南撤的时机。

那杨秀清为什么这么做?当初永安建制的时候,共封了五位王,其中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在攻克南京之前就已经死去,才导致东王杨秀清没有人来约束其势力导致其一家独大,而林、李二人就是萧朝贵的部下,原来永安建制的时候,萧朝贵作为前军主帅,对杨秀清多有约束。所以,北伐牵制敌军本就是九死一生,可偏偏杨秀清就派此二人前去,难免有削除异己的嫌疑。

而林、李二人也深知此时朝廷被杨秀清所控制,朝廷已然凶险万分,只有接受这命令,率军北伐。

浮人语

从当时形势可以看出,派出孤军前去北伐是有意义的,当时清政府大举围攻太平天国,孤注一掷北伐只会导致全军覆没,可能太平天国就没有这么长的历史。而派出林凤祥、李开芳这两位悍将带领精兵二万余人孤军深入攻打京城,牵制大量清军,为太平天国扩展南方的地盘并稳固减少了极大的压力。

可惜这二人分兵突围,先后被捕,在京城凌迟而死。

6

太平军北伐,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林凤祥、李开芳率2万多太平军北伐。即便北伐军里的战士身禁百战,但想凭借两万人推翻满清攻下北京未免有些异想天开。孤军深入本是兵家大忌,还遵照“师行间道,疾驱燕都,无贪攻城夺地”的战略方针,简直是混账,根本就是派北伐军送死。

北伐于太平天国的意义,无非是牵制中原地区满清军力,给予新建立的政权喘息壮大争取时间,北伐军不负众望,一路北进直逼天津,清廷朝野震动,调重兵阻击,可惜太平天国没有抓住机会。曾国藩率领湘军随后向洪秀全扑来,天王不思退敌,整日只知道躲在皇宫里快活。小朝廷,内讧厮杀自我消耗,一盘好棋下到稀烂。

其实,历史总是存在诸多巧合,旧事一遍遍重演,三国时,蜀汉丞相武侯七出祁山,后姜维九伐中原。前线烽火连天,厮杀不断,后主宠信小人听信谗言计盘算着小九九,假使攻破长安,会不会落得个十二道金牌莫须有之罪,也未可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7

说到太平军北伐史很多人都扼腕叹息,仅仅两万太平军就威逼京师,如果当时太平军再多派出几万人是不是就有可能推翻满清统治,那么太平军为什么没这么做呢?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当时清廷在江南、江北各有一座大营,从战略角度看一方面为了遏制太平军北上威胁京师,另一方面防止太平军南下,妄图将太平军遏制在南京。

两座大营以防守为主,虽然兵力不多但是太平军想短期攻下难度也很大,面对这种情况太平军派出了北伐和西征两路大军来减轻天京压力。

那么太平军为什么仅仅派出两万人北伐呢?原因很简单

首先,太平军无兵可用

虽然太平天国号称五十万大军,但是除去随军家属和扩编的新军,太平军有战斗力的部队不过数万人,而且同时要解除长江上游的压力,所以派出两万人北伐已经算是太平军几乎全部家底了,后来杨秀清组织扫北援军时捉襟见肘,可见太平军兵力紧缺。

其次,太平军从广西一路打到天京定都,其看家本领就是流动作战,太平军滚雪球似的越来越大,两万扫北军也将流动作战的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一度兵临天津,威胁京师,北伐牵制清军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能够达成如此战绩恐怕也是杨秀清没有想到的。

最后,太平军虽然只有两万,但皆是精兵强将,主将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都是太平天国元勋,两万北伐军也是从广西一路打到天京,他们久经沙场,都是百战余生之人,而且在思想上更是拜上帝教的狂热支持者,这支扫北军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一方面扫北军战斗力强悍,另一方面天国确实无兵可用,而且必须通过北伐牵制清军兵力,所以只能派出两万北伐军。

8

太平军数路大军完成了攻打南京的任务之后,马不停蹄开始了开拓万里波涛,其中就有一支军队一路往北,几乎打到了北京,这支军队就是由林凤祥、李开芳率领的北伐军。

《清史稿》记载,林凤祥是广西贵县(今贵港)人,和太平天国首义八王之一的秦日纲是正宗老乡。林凤祥和秦日纲有很强的反抗精神,在太平天国起事之前,两人就组织群众和地主团练对抗。

能自发组织民众对抗强势力者,必有着与生俱来的组织能力,人格魅力和管理能力,林凤祥也遵从这样的规律,有着天才的组织管理能力。

李开芳是武缘县(今南宁)人,他的家和林凤祥的家距离不远,林、李两人随同秦日纲参加太平军,之后就犹如双胞胎一般,似乎有心灵感应,每仗同时升迁,配合又恰到好处,像极了评书中“孟不离焦焦不离孟”的孟良和焦赞。

林凤祥入伙后先是担任御林侍卫,能进入这个团队,首要条件就是忠勇机智,而后转入战斗部队,从湖南一直打到武昌,官职也从侍卫升到土官正将军,攻打高大的武昌城时捷足先登,“捷足先登”这个词现在来看是个成语,可是这个词却是从实战中演变而来,历史上的“先登”往往是指敢死队,他们是最先冲破敌人堡垒的人,林凤祥就是敢死队成员,这一仗之后,林凤祥被升天官副丞相。

李开芳先是担任监军,一年之后率领战斗部队独当一面,担任金一总制,随着太平军的一路势如破竹,官职也不断升迁,打下武昌之后担任地官正丞相。

如果说从参加太平军到攻克武昌城是林、李二人军事生涯的第一阶段,那么从攻克南京城之后北伐一直到死就是二人军事生涯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两人分别完成了从士兵到将领的转变,在战争中学习到了各种战术,第二阶段两人则开始了他们自己独当一面之旅,他们的眼界,也从普通战役扩展到了纵观全局的战略。

在第一阶段,林、李二人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他们两人对太平天国的忠诚,他们投入这场运动是自发的,在洪秀全之前他们就已经是当地的成名人物,只是如果没有洪秀全,二人说不定会被杀头和下狱。洪秀全的作用犹如及时雨,给了林、李二人出路及施展才华的平台,因此,两人的反清是坚决的。

围攻南京时,林凤祥部用大炮将仪凤门轰塌,之后乘胜而入,李开芳则率部架云梯登上三山门,在高大的南京城下,两人的战功不分伯仲。

攻克南京后,林、李二人接到了洪秀全东进的命令:“师行间道,疾趋燕都,无贪攻城夺地糜时日。”

攻克南京是天国的分水岭,攻克南京以前,天国上下团结,齐心协力,一派奋发向上的景象。拿下南京后,太平天国内部发生分歧,翼王石达开的意见是先经营四川,再以四川为基地经略全国,水师名将罗大纲的意见是直取河南,两人各代表着相当一部分人,虽然有分歧,但对眼下形势的认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都不赞成在南京建都。

无论哪种意见,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无人提出在北京建都,因为洪秀全等人来自炎热的广西,且文化程度不高,一直以为黄河以北乃塞外苦寒之地,不适合居住。

而建都南京却一直是洪秀全和杨秀清的目的,洪秀全还曾对罗大纲提出的经营河南的主张有过摇摆,但是杨秀清却“觊觎江浙财富之区”,坚决要定都南京,洪秀全本人性格暴烈,不善协调和沟通人际关系,因此政权的管理全靠杨秀清,他纵有想法,也拿杨秀清无可奈何。更何况洪杨两人在定都南京后就迅速腐化,安于享乐,大造宫室,最终由于争夺权力而自相残杀。

定都南京后,洪杨也并没有想到北伐,他们想的是派一支军往东扩展地盘,给南京以战略缓冲,当然这个缓冲地带越大越好,万一打下北京更好,从这样的战略目的出发,洪杨并没有派王爷级的将官领队,而是将任务交给级别低于“王”和“侯”的“丞相”,东王杨秀清更考虑到万一攻下北京担心一人独大,特意设了一个“二士争功”之计,以便分而治之,因此派了两位同级别的“丞相”前往。

这个任务交到了林、李二人手中,林、李级别不高,军队规模不大,具体人数没有明确的数字记载,大多历史学家认为只有“一万数千人”,因此这支军队起初的任务只是扫清南京外围。

可是,林、李二人要进行远征的北伐,他们一位是天官正丞相,一位是地官副丞相,到底哪一位说了算?谁是北伐军总司令?洪杨为了让二人相互牵制,有意不明确。

北伐军一万数千人,虽不是一支上规模的战略兵团,却是精锐至极,从将领到士兵都是老广西。这支队伍从南京出发后,只一个月就轻取镇江,并在罗大纲水军的配合下渡过长江,兵不血刃拿下扬州,南京外围已经扫清,林、李二人的任务成了全力北伐。

这时候,大批清军正向扬州开进。

5月13日,林、李二人在扬州誓师北伐,之后向安徽挺进,林、李二人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进入河南,直捣开封,这是罗大纲的战略,也许两人从南京出发后和罗大纲朝夕相处,也听进去了罗大纲的意见。

这支军队如一把尖刀挺进中原,恰恰清廷的重兵集中南方和京畿附近,中原空虚,再加之北伐军全是百战百胜的广西老兵,在中原腹地就如无人之境,在安徽连克涂洲,临淮关、凤阳、怀远、蒙城,亳州,继而进入河南,攻克商丘,原准备渡河过山东北上,可是被清军封河无法北上,两人开始为寻找渡河口而在河南左冲右突,虽然一路横扫中牟、郑州、荥阳、巩县,“如疾风扫落叶”一般的爽,可是也贻误了北上战机,已经达不到战略突然性。

林、李二人的北伐军一路征伐,采用的是太平军永安突围的老套路,不进行根据地建设,“他们没有后方,没有补给;就地裹胁,沿途征发;得城不守,顺民不杀;坚城必围,不破则舍,攻破必屠,义无反顾……拖死追兵。”(唐德刚语)

林、李二人作战勇猛,对天国忠诚,执行命令不折不扣,可是这也恰恰暴露出二人的弱点,即二人均只是将才而非帅才,这支北伐军以流寇的方式作战,占领一处丢一处,不进行根据地建设,也不放手发动群众进行扩军,打下了如此大的地盘,却不放手经营,好像他们只是为执行大兵团包抄战略的小部队,只管往北京方向冲,可是他们的包抄穿插任务受到天时地利的阻碍,已经失去了意义。

北伐军在河南左冲右突,终于在6月28日找到机会渡河,但被清军腰击,渡过黄河的太平军约两三万人,有数千太平军未渡过黄河。

北伐军渡黄河的这段历史成为公案,是真的抵挡不住清军腰击而被分成两部,还是有部分人乘机找借口溜掉。无论如何,此时北伐军的士气和军心已经发生变化。

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到南京定都,一路军心高涨,胁从者不断,因为他们一路从贫困之地往江南富裕之地攻打,大家生活越过越好,这是比任何宣传都管用的现实,可是从南京往北,却是从富裕之地往苦寒之地打,生活越变越差,这也是比任何宣传都管用的现实,此时的军心和建都南京前不可同日而语。

从北伐军攻克涂洲到渡河北上,经历了一个月零八天,这时陕西,山西,山东各部清军已经到位,更有一支野战军精锐,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开出京城。

北伐军渡过黄河进入山西,再由河南进入河北,打到距离保定城不远的深县时,已经是4个月之后的10月中旬,即将到来的北方冬季,对生长在南方的广西人来说,是敌非友,但是这支北伐军深入直隶,在政治上确实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大振了太平天国上下的士气,两人也成为太平天国的首次封侯的侯爷,林凤祥为靖胡侯,李开芳为定胡侯,实际上,“靖胡”和“定胡”的政治口号更大于实际意义,而北伐军逼近保定则更让清廷的“京畿震动”,有些史料甚至传闻说咸丰帝已经准备逃亡,虽然被证明了并无此事,但足以说明当时清廷上下的紧张程度。

北伐军攻克深县后就已经成了强弩之末,再打沧州时,居然遭到了当地民团的激烈抵抗,林、李大为愤怒,将沧州攻克后杀军民满汉回居民男女老幼万余人。北伐军将自己推到了群众的对立面。

北伐军欲再向前就遇到老对手胜保的堵截,胜保本是二人的手下败将,现在却表现的非常顽强,两人无法突破胜保防线,只得迂回天津静海,可是此时的情况,后有胜保骑兵追击,前有僧格林沁的骑兵堵截,林、李二人的北伐军粮草无继,兵员也没有得到及时补充,再也无力继续前进,就分兵两部,林凤祥率军驻扎静海,李开芳率军在独流镇驻扎,两人的意图是互为犄角,并等待援军。可是清军攻势不减,僧格林沁开始率部南下静海,主动向二人靠近。

林凤祥和李开芳在静海和独流镇坚持到了第二年正月,和清兵的作战打成了消耗战,援军到来已经无望,便商议后撤,寒冷的冬季让这些善战的广西兵脚底冻裂,死伤不少,僧格林沁和胜保的骑兵随后紧追,这支北伐军再也没有了之前的锐气,担心在野战途中被骑兵围歼,就在攻下阜城后驻扎下来,准备以城防工事对付清军骑兵。

这时候,太平军支援北伐的援军七千余人从扬州出发,冲到山东临清后被胜保所败,全军覆灭。这支援军其实也够悲壮的,主力是林、李北伐后留在扬州城内和清军久战的疲惫之师,本就是二流部队,这支部队冲出清兵重围,北上后又会合了一部分安徽的太平军,并吸纳了一部分捻军,成了一支东拼西凑的军队,杨秀清派这样一支军队北援,不仅是拿天国将士的生命当儿戏,更是将北伐当做了一个应景,因为他本人更喜欢江浙富饶之地。

林凤祥和李开芳在阜城守了一个月,得到援军北上的消息便弃城南下寻找,到了东光县的连镇扎下营盘,这时候他们得到了援军到达临清的消息,李开芳率领七百余骑兵离开连镇往临清接应,林、李二人正式分别,没想到这一别竟然是两人的永别。

关于李开芳领兵南下的人数,《清史稿.僧格林沁传》中说是两千余人,戴逸先生的《清通鉴》中说是六百三十余人,现采用《清通鉴》的说法。

林、李二人分兵,僧格林沁和胜保也分兵,僧格林沁继续围困林凤祥,胜保则领骑兵追击李开芳。

林凤祥和李开芳两人,从广西就配合着一直打到现在,是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结成的深厚友谊,这样的友谊让两人相互之间非常信任,因此李开芳走后,林凤祥相信他一定会再回来,他本人做好与李开芳了不见不散的准备,就在连镇坚守,可是他不知道,李开芳到达临清才发现援军已经“败退”,在胜保的围困下再也无法返回,只能就地“凭城固守”。

如此,林凤祥和李开芳二人便已经被清兵分割包围,大势已去,所不同的,李开芳对形势更加清楚,而林凤祥心里还盼着大部队前来。

在连镇的林凤祥军,粮草断绝,北方寒冷的冬季使得缺衣少食的广西士兵们战斗力急剧下降,面对僧格林沁的两万余精锐,已经无力主动攻击,只能加筑工事进行防御,僧格林沁将计就计,对连镇进行围困。

连镇是横跨运河的东西走向,这时连日下雨,河水大涨,清军所处地势又较林凤祥部为低,形势对清军非常不利,可是所谓的不利之中却往往隐藏着有利的因素,僧格林沁和幕僚们商议的结果,开始仿效三国“水淹七军”之计,清军“开壕筑堤”,虽然自身所处低洼,却将运河水引向了林凤祥所在的连镇高处,由于林凤祥在镇内修筑了很多工事和壕沟,造成大水“浸灌”而无法排出,仅存的粮食被淹,衣物浸湿,陷入饥寒交迫,“仅恃黑豆充饥”,黑豆是不错的养生食材,可是这种蛋白质含量高却不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对饥饿的太平军来说,除了好消化外没有任何的帮助。俗话说大浪淘沙,饶是从广西一路生死过来的兄弟们,也有大批人熬不住这样的苦日子,出营投降者达三千余人,到1855年的正月初三,林凤祥兵力不敷,只得放弃运河西岸的西连镇,带着身边仅剩两千余忠勇之士,收缩兵力专守运河以东。

如此被动消耗的防御只是拖延时间而已,支撑半月之后,清军分四路攻破东连镇大营,这批太平军将士都是烈性汉子,他们不愿做俘虏,纷纷投河自尽,鏖战中林凤祥身负重伤,被身边亲信保护着藏入事先秘密挖好的地道。结果林凤祥身边一名幼童被僧格林沁俘获,该幼童“绣衣扎额,宛如娇女。”据这名幼童报告,清军在地道里搜索到林凤祥,林凤祥当即服毒,可惜未死被清军生俘。

林凤祥被俘后,被装在槛车里“槛送京师”,后在北京西市被凌迟处死,被凌迟的林凤祥很从容,他的眼光始终盯在刽子手的刀上,刽子手割他一刀,他看一眼,仿佛他只是一个观看凌迟的看客,凌迟的过程中,始终“未尝出一声”。

李开芳军出连镇后直接往南,从吴桥进入山东境内,而后马不停蹄再往南攻克高唐,从连镇到高唐是正南向,而从高唐到临清则是正西向,从地图上看,这是两条笔直的路线,李开芳为什么这么走我们不得而知,但一定是当时最快的路线。当李开芳奋勇攻下高唐,斩杀高唐知州,然后兴致高涨的准备和近在咫尺的临清太平军援军会师时,他得知了援军败退的消息。回望紧追而来的胜保大军,李开芳的心从炽热瞬时进入冰冷,他明白已经到了最后关头,他和在连镇的林凤祥一样,在高唐修筑工事驻守。

李开芳凭高唐城据守,胜保的清军骑兵顿时无可奈何,双方僵持之时,灭了林凤祥的僧格林沁率军赶到,李开芳见僧格林沁到,心知林凤祥已败,高唐城已经没有死守的必要,唯一的选择就是自行突围。

对僧格林沁来说,他的骑兵长于野战短于攻城,因此他更希望和李开芳进行野战,而不愿意在高唐城下和李开芳作战,他采用围三缺一的战术,故意留了南边一条路让李开芳军突围,以便在野战中歼灭李开芳军。

李开芳果然中计,从南边乘夜突围而出,僧格林沁随后紧追。

从这个具有代表性的战例就可以看出,很多太平军将领虽然骁勇善战,可是军事水平并不比清军将领高。

太平军初期的战无不胜在于他们强大的组织能力,还有上下一致的信仰和相互之间单纯的关系,做为一个作战系统,这些方面弥补了太平军将领们军事水平的不足,而清军正相反,因此从成体系的作战系统来看,太平军比清军更高效,可是将领们的军事素养却并不比清军优秀。

李开芳出高唐是想达成出其不意,他以为只要突出僧格林沁和胜保部的清军包围就会有生机,凭着他一路北来的经验,北方清军除了这两部人马,其他都不在话下,因此他的战术全都围绕着突围而来,强调给敌人以短时间的致命一击,没想到突围很轻松,凭他多年的战争经验,也许这个时候他已经感觉到不妙。

僧格林沁的战术是将李开芳引出高唐城进行野战,因此他的战术重在追击和野战,他亲领五百骑兵做为追击部队,这五百骑兵每人配备了3匹马,追击能力很强,随后是胜保领着的清军主力。

果然,李开芳军刚跑出五十里,就在荏平县的冯官屯被僧格林沁骑兵追上,李开芳很清楚,他根本无法和僧格林沁的骑兵野战,不得不在冯官屯驻守,他分兵占领了三个村子以便相互支持,这些广西老兵们对土工作业十分在行,虽然华北平原的地面上无险可守,他们却向地下挖掘了纵横交错的壕沟、地道和地窖,待清军进至他们的鸟枪射程以内时,躲在工事内开枪射击。

清军的士气也很旺盛,他们明白李开芳军已是强弩之末,因此趁着李开芳军立足未稳,接连发起了数次不顾伤亡的进攻,很快将李开芳军西面的两个村子攻破。李开芳军损失了200余人,余部被压缩在最后一个村子里,由于收缩了阵线,抵抗更加顽强,僧格林沁认为强攻徒增伤亡,难以奏效,就又施展水淹连镇的故计。

僧格林沁又开始筑起堤坝,从聊城引来徒骇河水水淹冯官屯,华北的冬天,河水带来的潮湿寒冷让人无法忍受,可饶是如此,李开芳的太平军也依然坚持了一个月,这一个月里,河水不停的注入太平军所在的村子,地势高的地方积水有三四尺,地势低的地方积水有五六尺,太平军所挖的地道,本是防炮防冷防风,存储食物和弹药的好地方,可是这个时候却成了累赘,里面已经无法藏人不说,所有弹药和食物都被泡湿,若再不想办法突围,就只能坐以待毙。

李开芳想出了诈降之计,他的计划是让部将黄近文率领百余名太平军先至僧格林沁军中假投降,然后自己再率领剩余太平军向僧格林沁假投降,趁僧格林沁松懈之计里应外合打出重围。

李开芳对他的计策是有相当把握的,因为太平军士兵都是优秀的战士,所以投降和被俘的太平军战士会受到很多清军将领的喜欢,收编了这些太平军士兵的清军部队,战斗力就有明显的提升,而战斗力强的部队自然胜仗就多,而胜仗又是将领们升迁的本钱,这样一来,在很多清军将领眼中,太平军的战士们极其有利用价值。其中最著名的人物,恐怕就是后来官至的北洋水师总司令的丁汝昌。

但李开芳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个计策对僧格林沁并不好使,因为僧格林沁是个保守的蒙古王爷,他的部队也都是蒙古骑兵,并不需要汉人太平军战俘,而且这个时候,已经被打残的李开芳军也失去了讨价还价的本钱,他是否投降对僧格林沁来说一点都不重要,僧格林沁是要全灭这支太平军,以震慑所有在京畿出现的反朝廷力量。

僧格林沁将计就计,他向李开芳表示愿意接纳投降,后又将出降的黄近文部百余人全部秘密杀掉,李开芳以为计策成功,按计划带着八十人再次假投降时被僧格林沁生擒活拿。

对李开芳的被擒,据《大平天国丛书十三种》记载,当时的目击者有很清楚的描写:“(李开芳)戴黄绸绣花帽,穿月白袖短袄,红裤红鞋,约三十二三岁。伺候两童约十六、七岁,穿大红绣花衣裤,红鞋,美如女子;左右挥扇,随开芳直入帐中。开芳仅向王、贝子,及各大人屈一膝,盘腿坐地下。总兵以下持刀环立,怒目而视。开芳与二童仰面四观,毫无惧色。但云罚能宽贷,愿说金陵伙党来降,并求赐饭。遂开怀大嚼,说笑如常。”

僧格林沁以数百骑兵押送,将李开芳等八人送往京师处死。

至此,太平军的两年北伐终于失败。

9

太平天国的北伐可以说是其前期的一大失误,虽然损失的人马不算多,2万人左右,但这2万人也基本是太平天国的精锐主力,按照当时的说法,这2万人都是清一色的从广西出来的老兵组成,也就是太平军常说的“老广西”。丧失这样一支精锐生力军对于太平天国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北伐的大概经过

在北伐之初,当时太平天国高层对于北伐并没有足够的重视,不但派出的部队不多,而且领头的也不是太平天国的真正高层人物,根据李秀成在其《自供状》中的排名来说,林凤祥和李开芳在当时的太平天国中排名在六、七位的样子(第二位为东王杨秀清、第三位为西王萧朝贵、第四位为南王冯云山、第五位为北王韦昌辉、第六位为翼王石达开、第七位为燕王秦日纲,因为之前西王萧朝贵和南王冯云山都先后战死,所以排名就往上顺了两位),如果要真的重视的话,那么派出的至少应该是一位带王字的高层人物。如太平天国的西征,领头的就是翼王石达开。

而北伐军能一路打到北京附近,也并不是说一路上攻城略地,然后一个一个地占领着打到北京的,而是按照杨秀清“师行间道,疾驱燕都,无贪攻城夺地”的战略方针作战的。按照这样的作战方针,其实就是流动作战的意思,这种作战方针在一开始就决定了北伐军必然失败,因为以2万人的人马即便是运气非常好,一路打到了北京,就算占领了北京,北伐军也要面对清军大批部队的围攻,而一路上没有占领城池,那么这支深入的孤军就得不到任何的后勤供给,增援部队还要从南京一路打到北京,增援难度可想而知,这也是后来杨秀清连续派出增援部队没能成功的原因,孤军深入的北伐军最终只能被困死。

当然,在北伐的途中北伐军也招了不少人加入到队伍当中,整个北伐军也一度扩张到了号称几十万人之多,但是没有固定的根据地,这么多的部队也就没有足够的后勤保障,这种情况下人数多就是累赘,也起不到战斗力的作用,其实北伐军在一路上招募的部队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不过这一切在北伐军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明显,北伐军从浦口出发,经安徽进入河南,之后横渡黄河,一路转战打到了天津附近的静海,这一举动一度震惊了整个清廷。当时北京就有十多万人迁出了北京,繁华的前门大街也一度冷清。

北伐军能一路打到北京附近,还有一个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清军战斗力实在太差。根据当时的记载,即便是号称清军精锐的黑龙江马队,在对战北伐军作战的时候也是直接就丢盔弃甲,一路行乞回到了北京,一时间北京城乞丐遍地,这些乞丐其实都是组团跑回来的八旗精锐。

在这样危机的情况下,咸丰任命了八旗中唯一还能打的僧格林沁为主帅,全权负责对战北伐军。而僧格林沁则改变了战法,以往都是派部队跟北伐军死磕,他不这样做,而是采用了围困的方式,这个方式被证明对付北伐军是非常奏效的。

当时林凤祥的北伐军打到静海、独流的时候便陷入了僧格林沁的重围,恰好这个时候北伐军的运气也不好,遇到了大雪天气,北伐军由于缺衣少穿,冻死冻伤了不少(其实这也是流动作战的缺点,部队缺乏补给)。而僧格林沁围困北伐军以后也不与北伐军作战,就是围困,等到弹尽粮绝了再发动进攻。面对僧格林沁的围困,林凤祥最终选择了突围,而僧格林沁一路也只是追打北伐军,并不断地围困,林凤祥撤到埠城的时候再次被僧格林沁围困,然后就是车轮战,打的北伐军精疲力尽。

到了北伐的后期,清军方面的战术是对路了,情况就直接扭转了,哪怕当时咸丰不断地下命令要僧格林沁总攻,但僧格林沁还是按照着他既有的战术去打,最终拖垮了北伐军。

在面对北伐军的危机局面,东王杨秀清其实也是压力山大的,毕竟派出去的是2万多的“老广西”,是太平军精锐中的精锐,王牌中的王牌,真损失掉了打击就太大了。但救援的时间也很晚了,直到北伐军打到天津的时候才开始派兵救援。杨秀清先是派了曾立昌等人前去救援,曾立昌也打到了山东临清,一度离埠城只有200公里,结果被清军打败,曾立昌也在战斗中战死。之后的救援就都没有曾立昌这么顺利了,连燕王秦日纲前去救援都被打了回来,北伐军最终也就彻底断了援军。

只派2万人北伐的原因分析

个人观点,杨秀清只派林凤祥、李开芳的2万多人北伐,其目有以下几点:

一是杨秀清打削弱西王萧朝贵的存留势力,确保自己在朝中一家独大。其实林凤祥和李开芳都是原先西王萧朝贵的势力。在太平天国的高层领导人中我们也知道,能够附体的只有两人,一人是东王杨秀清,属于“天父附体”,另一人就是西王萧朝贵,属于“天兄”附体,这种附体的把戏虽然今天我们是不会信的,毕竟都属于“跳大神”那种事情,但当时的人都非常相信,可以说如果西王萧朝贵能一直活着的话,他也一定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东王杨秀清,不至于会让杨秀清后来一家独大,连天王洪秀全都完全不放在眼里了。不过想来也有些滑稽,如果杨秀清“天父”附体的同时,萧朝贵再来个“天兄”附体,不知会是什么场景?

虽然萧朝贵在长沙战死了,但他还留下了相当的势力,林凤祥和李开芳就是这股势力的班底人马,他们在当时的太平天国朝中有着相当的影响力,一定程度上也能制约杨秀清。

如果林凤祥和李开芳留在朝中,那么对于杨秀清的大权独揽其实是个威胁,或许一开始杨秀清也只是想把这班人马派出去打,并没有想置他们于死地,只要他们不在南京附近就行了。或许杨秀清一开始也不指望他们真的能打到北京,也不指望他们能拿下北京,只要牵制住北方清军的部队,减少南京方面的压力就行了。不想北伐军真的打到了北京附近。

二是当时太平天国的精锐部队并不多,动员北伐的2万精兵已经是下了很大力气了。当时太平天国的精锐来说,总共在5万人左右,2万人西征,2万人北伐,留了1万人驻防天京,也就是说,派2万人北伐其实是动员了能动员的所有精锐,虽然我们看起来人数不多,但对于当时的太平天国来说,是拿出了家底了。

三是当时太平天国的重点并不在北伐,而是在天京周边及西征上。当时清军在天京附近建立了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直接威胁到了天京城的安全,另一方面,为了确保天京的安全就要攻占长江中上游的城市,于是就有了西征。对于天京的安全和西征,是当时太平天国最为重视的地方,北伐的目的恐怕也不是要攻占北京,而是牵制北方的清军,使其不能南下而已,说白了,北伐还是为保证天京安全和西征服务的。

杨秀清作为一位出色的战略家,他心里其实非常清楚,2万人不可能能拿下北京,要林凤祥等人打到北京,也只是让他们去尽量扰乱清廷的部署,一开始杨秀清很可能根本就没有指望他们拿下北京。

所以综合以上,我认为最接近太平天国北伐真相的情况应该是,一开始太平天国就制定了以天京的安全为中心的战略,确定了北伐和西征。北伐其实是为天京的安全服务的,目的其实是为了牵制北方的清军。至于要他们打到北京,流动作战,其实就是为了搅乱北方清廷的战略部署,用最少的人马,达到最大的牵制效果。只是没想到林凤祥和李开芳太能打了,竟然真的打到了北京附近,只是打到这个份上,要叫他们回来也来不及,救援也救援不了,最终才导致了北伐军的全军覆没。

10

这个问题跟毛主席为什么派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和红军西路军挺进河西走廊一个意思,只是没有成功而已,战略拓展是必须的决策,不管风险多大,必须这么做,做了无限可能,不做死路一条,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都不会做这样的决定,所有大部分人不适合做统帅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