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安石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制定合理优 良的改革措施王安石对每一部新法的制定 、修改和推行 ,基本上遵循了从调查研究 、收集意见、制定新法 、局部试行 、大范围推广到补充完善这样一条思路 。如免役法 , 首先是广泛调查 , “造使四方询利害”,令内外臣僚悉具差役利害以闯 ,而且 询问百姓 ,如王安石所言 ,“ 且议助役事己及一年 ,须令转运使 、提点刑狱 、州、 县体问百姓 ,然后立法 。” 其后派官吏携带免役法草案与各州县磋商 ,同时, 借鉴两浙转运使李复珠令农出钱募役的成功经验制定了免役法令 ,最后在开封府 界诸县把新法所立条目揭示 月,待民无异词后实施 。王安石曾说 :“ 法成又当 晓谕百姓 ,无一人有异论 ,然后著为令” 气 免役法即是 “ 安石与先帝议之两年 乃行 ,无不曲尽 。” 再如农田水利法 ,熙宁二年 (1069 ) 四月,

朝廷应条例司 之请,造刘彝 、谢卿材等八人巡行诸路 ,察看农田水利 、赋役等方面的情况 。王 安石还通过苏辙了解到唐 、邓等地水利的详细情况 。新法都是经过局部试行后才 推广的 。青茵法 ,“先行于河北 、京东、淮南三路 ,访问民问多愿支贷 ,乞遍下 诸路转运司施行”

之后推广于诸路 :免役法初行于开封府 ,后颁行天下 :市 易法先在京师置市易务后行于各路等等 。王安石对新法在试行中出现的问题都及 时解决,在推广的过程中还充分考虑各地的具体情况 。如免役法“天下土俗不同, 役重轻不一 ,民贫富不等:县大民庶而富 ,输钱少易募 ,僻而贫 ,输多难招 ,然 大县 ,事众役烦 募直故多 :县僻事简少 ,募直亦寡 。”针对这种情况 ,王安 石确定了 “以一州一县之力供一州一县之费 ,以 路之力供一路之费”的原则 , 在这个原则下 ,“诸路从所便为法 。”可见新法是在实施中不断充实和完善的 。

2.对整个变法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王安石在整个改革中善于抓住主要问题 ,即以理财为中心环节,并使其他改 革措施与之相配套 。他统筹安排 ,使改革有主有次,有先有后,使改革有条不紊 地推进 ,表现出把握改革全局的能力 。

王安石认为理财是治国的首要任务 。以理财为改革中心环节,以择吏守法为 改革配套措施。政府机构改革为现财提供组织保障,新法法令和奖惩措施为理财 提供了制度保障 ,并合理安排各项措施的先后次序 ,使整个变法在其统筹之下 。

3.依靠最高统治者 ,排除阻力和异论

王安石的改革是依赖皇权推行的 ,神宗对于改革理论和异论的态度 ,对改革 的成败有重要的影响 。如何排除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和异论是一个成功改革家 必备的能力 。梁启超在其所著 《王安石传》 中说:“盖在专制政体之下 ,其政治 家苟非得君之专 ,而能有所建树者 ,未之闰也 。在封建专制制度下的改革, 自始至终都必须依靠皇权的威力才能取得成功 。王安石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他说,只有 “ 正君” 才能 “国定” , “ 圣心” “ 无惑” ,则 “天下自定” 。

他对神宗 采取了讲学 、劝导、辩论甚至辞相等方式 ,以使神宗不受异论所惑 ,进而使异论 者失去君王的支持而无立足之地 。王安石还多次劝导神宗在异论面前不要妥协退让他说 :“陆下方以道胜流俗 ,与战无异 ,今少自却 ,即坐为流俗所胜矣”。我们知道宋代台谏制度对宰 相有极大的牵制作用 ,谏官位居向皇帝进谏之 职,御史负有弹刻百官的责任 ,有时连宰相也会被弹劫下台 。宋代台谏官和枢密使、副使的任免历来都由皇帝亲自掌握 。宋代祖宗旧制,不允许宰相插手台谏宫 的荐举。而王安石对神宗用人决策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他借助神宗控制了御史台 , 使其成为变法派与反变法派斗争的重要舆论阵地 ,使朝中无异论 。

王安石正是充分依靠神宗对他的信任 ,从而才能有重点地清除反对派造成的 异论,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阻力 。

4. 用人有方

改革初始正是用人之际 ,王安石在选拔人才方面重视能力标准。他选人不论 出身、民族和才德大小 ,只要能为改革所用即予提拔 。他赞赏神宗从医工技中选 拔温果为职宫 ,从木工技中提拔杨玫为殿直。他认为用人不应分蕃汉,他说:“唐 太宗所用黑齿常之类皆蕃将也 。立贤无方,苟有功于朝延 ,恐不宜分异蕃汉”。他还认为 ,人才不分小臣、百姓 ,也不论才能大小 ,只要有一技之长就可以任用 。 王安石还经常在自己的官邸接待各级官员和士大夫 ,以广收改革人才。

王安石以汉高祖用人为例说明任人当有大略 ,扬长避短,“我以其人长于某 事而任之 ,在他事虽短何害焉?我以其人忠于我而任之 ,在它人虽伪何害焉?” 神宗曾赞赏王安石用人公正 、用人所长 :“ 如(沈) 括 、李承之虽皆非佳士 ,如卿则 不废其所长”当然王安石也到神宗在用人所长的 同时也不要忽视其短 :“ 如 括反复 ,人人所知 ,直足圭人 ,陆下当畏而远之 ,虽有能,然阿亲近” 气王安石对任贤的必要性亦有所认识 ,但实践中对人的品德重视不够 。他认识 到 :“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 ,弃贤专己而衰” ,“有贤而用 ,国之福也。” 他曾对 神宗说 :“然今欲理财 ,则需使能 ,天下但见朝廷以使能为先 ,而不以任贤为急 , 但见朝廷以理财为务 ,而于礼议教化之际 ,有所未及 ,恐风俗坏 ,不胜其弊 。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分析:

1、变法自身因素首先是变法的超前性和社会实际严重脱节,王安石变法根本的核心是挽救政治局面而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本身需要,换句话说,变法本身就是畸形的产物,是封建地主内部的自我调节,而不是基于整个社会做出的变革。2、变法触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一般来说,像这种封建社会自上而下的改革,或多或少都会得到一部分阶层的支持,因为它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利益需求。但王安石变法不同,其本质在于富国强国,而不是富民,夺取地主、商人、农民之利来富足国家,那就使得其本身的位置就很尴尬,几乎站在了整个社会的对立面。3、改革派内部矛盾与反对派实力强大改革派:看看王安石变法都有哪些骨干,吕惠卿、蔡京、章惇、蔡卞、曾布、李定,且不说这些人能力和品行如何,变法后期其内部矛盾已经激化,拿吕惠卿来说,是王安石一手提拔,情同师徒,到后面欲置王安石于死地而后快,这样一帮人还指望变法成功?

最佳贡献者
2

一等一的又坛高人。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