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题主您好,我是甄史楹!

宋朝的经济和文化水平很高,但军事水平很弱是什么原因?

首先,我们来看宋朝开国的基本国策!

在结束五代十国局面的过程中,北宋统治者着重考虑的问题有二:

一、是如何重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使唐末以来长期存在的藩镇局面不再出现;

二、是如何巩固新生王朝,使之不再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

建隆元年末(公元960年),在宋太祖赵匡胤平定李筠及李重进叛乱后的某一天,他召见丞相赵普,问道:“为什么从唐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换了八姓十二君,争战无休无止?我要从此息灭天下之兵,建国家长久之计,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赵普精通治道,对这些问题也早有所考虑,听了太祖的发问,便提出问题之症结就在于藩镇权力太重,君弱臣强,治理的办法也无奇巧可施,只要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安定。 赵普的话还没说完,宋太祖就连声说:“你不用再说了,我全明白了”。


于是一个重建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计划就这样酝酿出来了,并有了后来的杯酒释兵权。

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为加强皇权,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的开始。其后,他在军事制度方面的改革主要有三。

壹、军事体制改革

第一,建立不同于前朝的枢密院制度。长官为枢密使和枢密副使,主管调动全国军队,分掌军政大权。枢密院与三衙统领各有所司。三衙虽然掌握禁军,但却无调兵和发兵的权力。枢密院有发兵、调兵之权,而不能直接掌握军队。调兵权与领兵权分离,各自独立,相互制约,有利于皇权的控制。

第二,内外相维政策。宋太祖把全部军队分为两半,一半屯驻在京城,一半戍守各地,使京城驻军足以制止外地可能发生的变乱,也使外地驻军合起来足以制止京城驻军可能发生了内变。内外军队互相制约,都不能发生变乱,而京城驻军又多于外地任何一个地方,这样皇帝也就可以保证牢牢控制全国的军队了。

第三,兵将分离政策。无论驻屯京城的禁军,还是驻在外地的禁军都必须定期调动。京城驻军要轮流到外地或边境戍守,有的则要到产粮的地方就粮,这种轮流驻防的办法称为“更戍法”。这种方法名义上是锻炼士兵吃苦耐劳,实际上是借着士兵的经常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将官再也不能同士兵结合,在士兵中建立自己的声望,也就再也不能率兵同朝廷皇帝对抗了。

第四,立而不设制度。将殿前司的首二帅和侍卫司的首三帅不再除授,以致侍卫司只余下马军和步军的统帅,而没有了原来统合两军的马步军统帅,即是将侍卫司分裂为二。这种在制度上将最高的五个职位空置不授,降低和分割了禁军统帅的职权,使军权服膺于王权。


贰、地方政治改革

对地方藩镇采用强干弱枝之术。其措施主要有三:

第一,削夺其权。为削弱节度使的行政权力,把节度使驻地以外兼领的州郡——支郡直属京师。同时由中央派遣文官出任知州、知县等地方官。3年一更换,直接对中央负责,向朝廷奏事,不再听令于节度使。对于一些五代以来一直盘踞一方的节度使,宋太祖又故伎重演,拿出“杯酒释兵权”的办法将其逐一罢免。后来又设置通判以分知州之权,利用通判与知州之间的相互制约,使一州之权不致为知州把持,防止偏离中央政府的统治轨道。

第二,制其钱谷。宋初于各路设置转运使,将一路所属州县财赋,除留少量应付日常经费外,其余的钱帛都要送到京城上交中央政府,不得占留,这样地方的财权就完全收归中央了。

第三,收其精兵。乾德三年(965年)八月,宋太祖下令各州长官把藩镇所辖军队中骁勇的人,都选送到京城补入禁军。又选强壮的士卒定为“兵样”送到各路。召募符合“兵样”标准的人加以训练,然后送到京城当禁军。这样中央禁军集中了全国精兵,而地方军队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编成厢军,只供杂役,地方再也没有军事力量可以同中央抗衡了。

通过这些措施,唐末五代的那种专制一方的藩镇,宋初就逐渐消失了。



叄、中央政治改革

在官僚制度方面,侧重削弱宰相权力。军政大权归枢密院掌握,而财政大权则由三司使掌握,宰相所掌仅限于民政了。在军、财、民三权分立中,枢密使与宰相“对掌大政”号为二府。皇帝利用这两者间的异同发号施令,独断专行。

宋初不仅以三权分立的办法削弱相权,而且设置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和三司副使,作为宰相、枢密使和三司使的副手,与各部门长官发生制约的作用,以削弱各部门长官的权力。此外,宋初还在设官分职、科举制度等方面,也进行了有利于加强皇权的政策。

总结:宋朝统治者为巩固皇权,防止地方势力做大,采用了强干弱枝、自废武功的国策,经过了一系列的自残行为,大大地加强了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阉割地方治权和武力,削弱了对外族的作战能力。

此举为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是由于这些政策繁杂和低效率,需要消耗大量财力、人力、物力,最终转化为宋王朝巨大的负担。“冗官”、“冗兵”和“冗费”与日俱增,使宋封建国家陷于积贫积弱的局势中。这也是宋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

最佳贡献者
2

经济和文化的繁荣与军事水平强弱之间确实有着紧密的联系。正如恩格斯所言:“ 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的生产又是以整个生产为基础, 因而是以 ‘ 经济力量’、 ‘ 经济情况 ’ 和暴力所拥有的物质资料为基础的。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只有拥有强大的经济文化水平才有发展军事实力、进行军事创新的基础,宋朝显然具备发展军事实力的生产基础。

然而,这种关联并非是绝对的。发达的经济文化水平与强大的军事实力之间看似关联紧密,却仍需要一个具体的转化过程。宋朝经济文化水平高,军事实力弱的原因就在于其没有完成或不愿完成从强大的经济文化水平到强大的军事水平的转化。具体可从国家政策、军事制度、客观环境三方面来解读。

一、从根本上来看:“重文轻武”和“强干弱枝”的国策先天就决定了宋朝军事水平不会高

宋朝自五代而立,宋太祖更是以强大的军事力量“黄袍加身”而夺天下。因此。宋朝的统治者最能理解藩镇割据、武人骄横对政权的危害,直至二三百年后的南宋中期,宋宁宗仍在朝堂言道:“朝廷之法制,士大夫之议论,孰日非矫唐末而惩创五季也哉?”。因此,武人乱政是宋朝历代统治者的共同忧虑,宋朝自开国之初便以限制武人为基本国策,这就导致了宋朝军事水平在先天上的薄弱。

(一)“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使宋朝不重视军事水平的发展

宋朝统治者从立朝开始就制定了文治天下的政策,坚持“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事事皆由文人行之。宋仁宗时的朝臣蔡襄就曾形容过这种文人全面掌权的局面:

“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蔡襄·《蔡忠惠集》)

在万事皆由文人行之的局面下,宋朝皇帝还对武将进行了不同层面的限制,如“杯酒释兵权”,陆续解除大将兵权,或让他们出任有名无实的节度使,或让武将“以散官就第;在禁军中不设最高统帅,把五代时候的两司(殿前司和侍卫马步军司)分为鼎足而立的“三衙”,又选择文人来担任主管等。宋太宗更是直言:

“五代方阵残虐,民受其祸。朕今用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宋史》)

国朝大肆任用文人,即便是文人贪腐,导致国家大乱,这种乱象也不及武将所带来的十分之一。在这种公然的重文轻武政策下,武将的积极性遭到了空前的打击,而掌并的文人也并不精通军事战略的发展,久而久之,宋朝的军事就成了社会发展的从属部分,远不如经济、文化重要,其水平自然也不会高。

(二)“强干弱枝”的集权方式限制了宋朝军事水平的发展

除了重文轻武“”以外,为了巩固统治,宋朝在军事上实行的“强干弱枝”政策也限制了军事水平的发展。“强干弱枝”即一味的将权力收归中央而弱化地方,该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就是削弱地方藩镇的军事实力,强化中央禁军的实力,让地方藩镇即便有心造反也无力与中央对抗。为了实现“强干弱枝”,宋太祖采纳了赵普“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起精兵”的方针,以削除藩镇的政权、财权和兵权,将全国的人力财力一概集中于中央。

虽然的确因此削弱了藩镇力量,保障的国家的统一。然而,地方没了兵权,其地方军事实力便无从发展,在外敌入侵时,无力自保,往往 只能靠人民自反结社自保而天下财力收归中央,中央又不重视军事发展,这就使得地方的军事实力长期得不到改善。宋朝军事水平很弱就集中体现在中央一点强,地方多点弱的极端不平衡上。正如著名历史学家关履权所言:

“宋代兵制的中心问题是在于削弱大将的兵权,加强皇帝对军队的控制。”——(《两宋史论》)

“重文轻武”的国策与“强干弱枝”的集权方式伴随着统治者对统治稳定的极度追求组成了阻碍宋朝军事实力发展的先天障碍,注定了宋朝的军事水平怎么发展都不会高。

二、从制度上来看:“将从中御”的指挥策略和 “消极防御”的战略规划严重限制了宋朝军队实力的发挥

(一)“将从中御”的指挥策略导致军队指挥混乱,实力难以发挥

军队指挥的“将从中御”始于宋太宗时期,指的是在实地作战中,为了限制前方将帅对军队的绝对指挥,以 皇帝和某些大臣的方略和谋划代替边关将帅的将令指挥军队。皇帝身居离战场千里 之外的朝廷,却不顾前方敌情和战况的实际情况,绘制战图或起拟所谓的 “锦囊”送于前线指挥作战,且要求不容有任何变通余地。这必然会导致前线指挥难以即时生效,且指令常有矛盾,导致指挥混乱,军队实力难以全部发挥。一旦战败后,这种“将从中御”的指挥还会成为武将推卸责任的借口。久而久之,宋朝军队之中就形成了中央乱指挥,武将不作为的荒唐局面,军队战力根本难以发挥。

(二)“消极防御”的军事战略导致军队战法呆板,被动挨打

为了有效限制武将,仅从中央远程发号施令是不够的,毕竟战场多变,军队变动频繁,在中央的命令到达前,武将还是能多番命令军队。因此,减少命令冲突,保证中央命令得以贯彻的有效策略便是坚持以“消极防御”为主的军事战略不动摇。只要军队不擅动,中央的命令便会更有效。

“消极防御”的具体表现就是习惯于分兵防守,不愿集中兵力,特别是不 愿让有才能的良将统一指挥,主动歼灭敌军。正因如此,宋军在于辽、金、西夏等过作战时大多都是坚守不出,即便军队数量远超他国,也要分兵坚守,以耗代战,就算是赢了也不乘胜追击,只签一个类似于“澶渊之盟”的条约了事。受这种传统战略的影响,加上步兵为主的兵种构成,宋军往往行动迟缓,战法呆板,将领大多不善于组织大规模的进攻战役,少有远程奔袭,机动作战,出奇制胜的战例。

由于统治者“重文轻武”的国策,宋朝的军事发展一直处在从属地位,其发展水平本就不高,而军事制度的不完善又进一步导致了本就不高的军事实力难以全面发挥,这就造成了宋朝军事水平低下,自宋太宗以后便一直“兵威不振”

三、从客观环境上来看:宋朝没有战略要地和军队腐败蔓延直接导致了宋朝军事发展的后劲不足

(一)宋朝没有养马场,也没有战略屏障,在军事上无法进一步扩张

自唐朝衰落后,中原王朝最重要的战略要地辽东、河西走廊一带还有蓟北之野等产马良地全部丢失。没有养马场便没有骑兵,这就使得宋军在对抗以骑兵见长的北方蛮族政权时长期处于劣势。此外,燕云十六州被辽占领后,更是使宋失去了传统上最重要的防御生命线——东段和中段长城,过了幽燕十六州,便是八百里平川,对于定都与汴京的北宋来说已经无险可守,没有了长城的阻隔 ,辽军挥师南下便十分方便,还拥有长城以内农业区的各种资源,军队补给也十分方便。而要收回燕云十六州又不得不依靠骑兵的力量。此消彼长之下,就形成了一个眼看辽军做大,宋军却有心无力,时时担惊受怕的死循环。

(二)宋朝军队良莠不齐,军政十分腐败,根本没有强大的战斗力

在“重文轻武”的国策下,“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是宋朝的社会共识。因此,宋代的士兵大多是被迫当兵。其来源良莠不齐,主要有三个:

  • 一是招募。宋代募兵的对象主要是流民和饥民,每逢灾荒之年大量招募流民和饥民为兵是宋代的一项国策。
  • 二是抓夫。在军情紧急、兵员枯竭的情况下 ,也实现强制征召。
  • 三是配隶。即让罪犯充军。

在这三种当兵来源下,充斥宋军的多是诸如无业游民、招安的土匪、各类犯人等等。大量囚犯成为 士兵,必然把原来的各种恶习带进部队,增加了部队教育、管理和训练的难度,严重影响部队战斗力的生成。

此外,由于宋朝“不抑兼并”放任民众自由积累财货,这种风气也蔓延到了军队之中。宋朝的武将贪财黩货和兼并土地成风。一些企图通过成为将领而捞取利益的人还行贿于朝廷要员以获取军权,由 被任命之前不惜借款行贿,许多将领上任时成为“债帅”。而非法役使军士,私役军士从事修造地宅,伐薪烧炭,种植蔬菜,织造缎子等杂事的现象也是比比皆是。这就使得宋朝军队兵不成兵,将不成将,根本没有强大的战斗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经济文化水平的高超为军事水平的强大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实现经济水平到军事水平的有效转化需要一个具体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伴随的是合理的政策制定和有力的调整执行,宋朝显然没有顺利的完成这个过程。

因此,经济文化水平的高超只是条件,并不是结果。宋朝的国策先天就决定了其军事水平不会强大,而制度的弊端以及客观环境的限制又使得其没有良好的发展后劲,水平低下是必然的。或许,让军事水平的低下换取政治统治的长治久安正是宋朝所作出的选择。

3

我们读历史,很容易站在上帝的角度去指责古人的不足,其实这样做法是不对的,如果将来你儿子也指责你为什么当年你不去阿里应聘,不贷款在北京买房怎么办?你大概心里也明白,在当时的环境下,不是做不到,是真的想不到。

具体到赵匡胤这里也是,他干了什么会导致宋朝国富兵弱呢?作为皇帝他难道不希望自己的王朝国富民强,士兵英勇善战吗?真实的历史是,他也希望大宋兵强马壮,但是他没办法做到。

每一个朝代在建立的时候,都会认真总结前朝灭亡的原因,然后从制度上避免前朝的缺陷。比如,满清在进入中原以后就发现,明朝的衰败很大原因是各地的藩王把国家给吃空了,所以满清在立国以后不允许宗室出北京去祸害地方,宗室的爵位还不断代际消减,从制度上防止养宗室的费用成为国家的负担。

宋朝也是这样,赵匡胤在建立宋朝的时候也是深刻总结了唐朝灭亡和五代乱世更迭的原因——地方割据势力强大,武将不受约束,所以导致唐朝灭亡和五代乱世。基于这样的认识,所以赵匡胤在建立宋朝以后,就开始消减武将的权力,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赵匡胤还通过国家制度把军权分解开,用文官监督武将,从宋朝以后,古代中国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军阀割据的现象了。

可是军权被分解,虽然限制了武将的权力,但是也造成了兵不识将,将不知兵的这么一个状态,这就导致了部队得不到有效的训练,尤其在战时将领由于不熟悉士兵,在指挥上很容易出错。宋朝在建立以后还面临一个巨大的难题,就是它始终没有夺回幽云十六州,这让宋朝在北方无险可守,北方的游牧民族可以轻易南下顺着华北平原劫掠宋朝。

为了防卫北方的草原民族南下,而宋朝又无险可守,所以赵匡胤只能在游牧民族南下路上可能会经过的城市里全部驻扎大军,国防的压力才是造成宋朝冗兵的主要原因。虽然在各个城市都驻扎的大军防卫游牧民族南下,但是无险可守还是宋朝的死穴,果不其然在宋朝后期,金人就轻易南下把北宋的皇室全部俘虏。

从上面的叙述中就能看出,不是赵匡胤不想兵强马壮,而是他在吸取唐朝灭亡的教训后,在国家可能出现军阀割据和适当消弱军队但是不会出现军阀这两者中选了一个在他看来危害最轻的。这才是宋朝军力不强的原因。

至于宋朝国富就很简单了,宋朝是一个政府插手社会经济方方面面的朝代,换句话说,当时民间任何能盈利的行业,政府都会插一手而从中取利。比如王安石变法都会制定专门的青苗法,来用法律规定强制民间百姓向政府借高利贷,历朝历代都没有出现的怪事在宋朝就发生了。

古代中国从汉武帝开始,中央政府就一直控制利润最丰厚的盐铁行业来保证政府的收入,到了宋朝以后,因为要养活大量的军队,所以逼迫政府不但垄断盐铁,还插手民间的其他行业,与民争利,这就是当时没办法的事,客观现实就是这样,一环套一环。所以宋朝的老百姓其实很不好过,大量的老百姓沦为强盗和反贼,《水浒》就是讲这个故事的。

幽云十六州不在自己手里,所以需要大量的军队防卫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大量的军队需要大量的钱财供养,逼迫宋朝政府全面插手民间经济与民夺利,国家搜刮的钱财多了,所以宋朝政府看起来很富裕。兵弱也是赵匡胤没办法的选择,为了让宋朝长久传承,他只能选择压制武将,以图改变唐末和五代武将随意可以造反立国的风气。

任何做出一番事业的历史人物都不傻,他那么做一定有他的原因,我们作为后人不应该一概站在上帝的角度来指责,而是应该从史书中读出历史人物的无奈。

4

我一直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憋屈的封建王朝,而宋朝的这种现象始作俑者就是宋太祖赵匡胤!

一.赵匡胤军事措施

赵匡胤的皇位是通过陈桥兵变得来的,所以赵匡胤本人就特别害怕历史重演,所以建国之初就有了著名的杯酒释兵权,直接加空了那些开国元勋。然后开始军事改革,采用更戍法的军事制度,就是兵士的驻防位置需要经常轮换,这导致了一个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军人即不知敌也不知己,试想两眼一抹黑的部队怎么可能打胜仗。

二.赵匡胤的用人策略

赵匡胤除了进行军事改革外,还明确的提出了兴文教,抑武士的方针。重用文人,以至于文人科举的成功胜过任何战功。通过科举踏入仕途的文人可以监视武将,参与军事。以至于宋朝大量的人弃武从文!甚至连北宋名将狄青也发出过

韩枢密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进士及第耳

的不甘叹息。这样一群外行人指挥内行人不输才怪!

三.赵匡义消极的对外防御政策

收到哥哥赵匡胤的影响,赵匡义曾对群臣说

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唯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

也就是说,从宋朝的第二任皇帝开始就没把对外战争放在第一位,所有的心思都是放在怎么对内消除隐患来,怀着这样的心思,年年纳贡称降是必然的结局。

可以说,宋朝的国富兵弱是从宋太祖,宋太宗时期就已经埋下祸根了。宋朝从头到尾就没有一任称得上贤明的君主,宋太祖赵匡胤更适合当一个大将军征战天下,不适合坐在龙椅上治理江山,思维的局限性决定了宋朝几百年悲惨的命运!

5

宋朝皇帝认为:能用钱摆平的事情不用动武!

跟搞健美的人一样,练肌肉是为了展示,不是为了打架!

6

宋,开国以来,抑武重文。辽,金,西夏。年年进贡,再有钱也添不满无?洞。衰弱,灭亡是太祖开国时种下的祸根。


7

宋朝的经济和文化水平很高,但是军事水平很弱是什么原因呢?宋朝的军事水平弱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开国之初的军事改革以及重文抑武的政策。

一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五代十国时期,皇帝废除,军事政变就像家常便饭,而这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唐朝以来藩镇割据,导致武将手中权利过大,直接威胁到中央,包括赵匡胤本人也是通过“黄袍加身”的军事政变建立了北宋。正是因为这样,赵匡胤对掌握兵权的开国武将非常忌惮,甚至将他们看做心腹之患。

为了收回兵权,赵匡胤用了一招高明的“杯酒释兵权”成功收回了那些手握重兵武将的兵权,对于低级的军官则使用容易驾驭的人物,这样就可以将武将系统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二军事制度的改革

为了进一步的打压武将,彻底收回武将手中的权利,赵匡胤还进行了军事制度的改革。

按照宋朝军事法的规定规定,将士需经常进行调换,这样便可以做到“将不知兵,兵不知将”,防止将领和士兵之间发生深厚的关系。这样确实可以消除军事将领手握重兵,称雄一方,威胁中央的隐患,但是由于将领们并不熟悉所率领部队的人员情况和具体战斗力,在下属眼中也没有什么威严,严重地影响作战效果,导致军队的战斗力大大下降。

三重文抑武的政策

赵匡胤还提出了重文抑武的政策,广开科举,重用文人,科举的成功能够胜过任何军功,踏上仕途成为走向人生巅峰最重要的途径。“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虏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成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

文武官员所受到的待遇也是天囊之别。北宋名将狄青虽然屡建军功,却因为出身行伍而受到朝臣的歧视,当时的枢密使韩琦等人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甚至遭到了皇帝和朝臣的猜忌,结果郁郁而终。一代名将狄青尚且如此,其余的武将待遇如何可想而知。

在这种社会风气下,愿意从武的人少而又少,能够通过从武出人头地几乎没有可能,导致赵宋一朝严重缺乏将才。

因此,宋朝的军事水平弱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是根本原因还是开国之初赵匡胤的军事改革和重文抑武的政策,这从根本上导致了宋朝武将的缺乏和尚武精神的缺失,最终只能军事羸弱,任人宰割。

8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特别是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国家的实力是相对固定的,分配上必须有所侧重。朝廷上的官职也是有限的,如何选拔任用也是有一定的取舍。宋朝重视文人集团,士大夫几乎可以做到与皇帝共天下,这就导致武将的地位和生存空间势必被文臣集团所挤压,无论是官职还是势力,甚至是在皇帝心目中的分量,文臣都要远超于武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宋朝的总体士兵数量不算少,但是缺乏众多的优秀基础将才,而不是曹彬、岳飞这样一枝独秀的千里之才。


其次,灯红酒绿的温柔乡中最能够消磨人的斗志,面前的金银富贵,歌儿舞女,谁还会舍生忘死。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面对着空前发达的经济和五光十色的文化发展,自然对于征战杀伐失去了意志和兴趣,怕死几乎是所有经济发达社会中武将的通病。当保家卫国单纯变成了工作而不是信仰,军队的战斗力必然下降。


第三,北宋时期的外部环境也很特殊。在历史上也不乏有军队战斗力相比较为孱弱的时代,比如都东汉中后期,国家连内乱都无法平息。但就是因为外部较为宽松,没有强敌环伺,才没有出现外敌入侵的情况。但是北宋时期的辽国是历史上少有的少数民族王朝,不仅军事强悍,他们的目的也已经不局限于金银牛马,人口铁器,而是中原的土地和皇室正统。这些东西对于辽代的诱惑力非常强,这就使得宋辽之间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是你死我活的局面,无论是高梁河之战还是澶渊之盟,背后代表的都是尖锐的博弈。所以,在强敌虎视眈眈之下,宋朝的军事实力就显得很弱了。事实上在宋太祖前后,平南唐,灭孟昶都可以显示出北宋的军力,从整体看来北宋的军力虽然无法击败北方的强敌,但是比一些时期还是要好很多的。

9

从现代的角度看,宋朝是一个传奇时代,经济、科技都有非常高的成就,却最终被两度为外族所灭。军事水平低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原因,宋朝的军事水平真的低吗?

其实,按照一些故事或者史料看,宋朝军事水平并不是很低,宋朝时期军队人数峰值是140多万,武器又有了指南针、火药等发明,但军事水平还是不敌邻国,个人觉得原因如下,



第一,军队高层腐败。比如贪污受贿,利益为重,任人唯亲等等。

第二,军士素质不高,军事训练少。根据史料记载,宋朝为了平定国内饥荒暴乱,让流民入军营,成为地方军,但部分地方军是不需要校阅的。所以就会造成疏于训练,军士素质不高的情况。

第三,重文轻武。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是殿前都点检出身,作为高级武官,他能夺权称帝,别人未尝不可,再因为唐朝节度使的教训,他要让军权分散,不能集中到一个人或者一个地方。

小总结

每个历史朝代都有其特殊环境。有舍有得,经济发展成功,军事水平相对疏忽相辅相成。某个时代的短板总有那个时代特有的弊端。

我是妙趣侃历史,欢迎关注点评。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10

这个主要在于宋真宗签订的澶渊之盟了。下面分析一下为什么宋真宗签订澶渊之盟会使得北宋军事水平一直弱下去。

澶渊之盟之前北宋的军事实力如何?

其实在宋真宗签订澶渊之盟之前,北宋的军事实力还是很强大,北宋的实力完全继承自后周,在五代十国时期,后周出了一位五代十国时期最有作为的君主,那就是后周世宗柴荣。

柴荣当年曾经给自己定下过目标:十年平统一天下,十年休养百姓,十年开创太平盛世。

这就是柴荣的三十年计划,柴荣身负雄心壮志,所以后周军事力量十分强盛,柴荣本想北伐幽州,攻打辽国,收回幽云十六州,结果柴荣英年早逝。

柴荣去世后才给了赵匡胤机会,赵匡胤借机黄袍加身,开创了北宋,而赵匡胤完全继承了柴荣时期的军事力量,对内很快统一中原,但是契丹人辽国所占领的幽云十六州,是赵匡胤始终无法收回的地方。

赵匡胤先后数次对辽国用兵,始终无法收回幽云十六州,虽然赵匡胤没有在契丹人手里占到便宜,但是赵匡胤时期军事力量还是非常厉害,他能统一中原,说明这时期北宋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赵匡胤死后他弟弟赵光义继位,宋太宗赵光义时期北宋军队力量也是还可以,当然,赵光义也是多次对辽国用兵,但是同样也是无功而返。

赵光义时期北宋基本已经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地区,但是唯独赵光义拿契丹人没辙,所以赵光义时代北宋军事力量也是不容小视。

宋真宗赵恒时期北宋军事开始走下坡路

赵光义去世后,他的儿子宋真宗赵恒继位,到了赵恒这一代北宋的军事力量才开始真正走下坡路。

赵恒胆小如鼠,害怕战争,畏惧契丹人如虎一般,当时辽国正值鼎盛之际,著名的辽国萧太后执政,在赵恒继位不久,萧太后就亲自带领辽圣宗耶律隆绪率20万大军南下。

这一下可把宋真宗赵恒吓坏了,连仗都没打,赵恒就想着向南京迁都,如果不是当时明相寇准和太尉高琼执意主战,北宋在赵恒时代可能就成为南宋了。

一代名相寇准和名将高琼执意要求赵恒御驾亲征,赵恒才只得被迫御驾亲征来到了前线澶州。

赵恒御驾亲征鼓舞了北宋边军士气,于是士气大振,外加辽国是大军深入,后勤补给很困难,所以辽国很快就败了。

辽国败了就想议和,从谈判桌上占便宜,但是当时宰相寇准执意不肯议和,和名将杨延昭再三劝谏赵恒不与辽国议和,一战到底,杨延昭甚至都向赵恒夸下了海口,只要一战到底,他有信心收复幽云十六州。

但是胆小懦弱、畏敌如虎的赵恒根本不想打仗,他只想着尽快议和,外加朝中还有奸臣诋毁寇准和杨延昭居心叵测,整的寇、杨两人也不敢再执意主战。然后赵恒就顺利的和辽国议和,定下了“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对北宋的影响

澶渊之盟其实算是北宋花钱买和平,而且花的钱并不多,澶渊之盟规定北宋与辽国约为兄弟之国,每年北宋资助辽国三十万两费用。

这个钱对于北宋来说是非常轻飘的,也是使得日后北宋经济繁荣稳定的一大因素,因为北宋在澶渊之盟之前,由于每年要对辽国用兵,所以每年军费开支高达5000万两白银,而澶渊之盟以后,北宋的军费开支大幅降低,巩固了经济发展。

澶渊之盟为北宋后期的经济繁荣稳定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也正是因为澶渊之盟,宋辽两国掩兵息武,百余年再无战事,而北宋得以专注发展经济,所以经济空前繁荣。

但是同样澶渊之盟也为宋辽两国带来了很大弊端,就是因为两国议和以后,边境常年无战事,间接导致两国兵备松弛,当然辽国还差点,毕竟是尚武的民族和国家,主要是北宋。

因为常年无战事,北宋边备松弛,直到西夏崛起,北宋才开始警惕,又重新准备征服西夏,但是经过澶渊之盟后几十年的安稳发展,北宋军事力量已经严重衰退,所以宋仁宗时期对西夏基本没赢过。

可以说北宋军事力量薄弱,和澶渊之盟签订之后,百年间北宋无大战事有很大关系,只有像唐朝一般,不停的开疆拓土,才能保证军队的狼性和血性。

而北宋因为和唯一的强敌辽国议和,百年间无大战,北宋的军队早已失去了军人的血性,外加自宋真宗之后,北宋的整体格局都是偏于重文轻武,所以导致北宋的军事实力逐渐削弱。

因此后来金国人能顺利先灭辽国再灭北宋,其实和澶渊之盟还是有一定关系,如果两国时刻保持军事警惕性,两大国不至于先后被后崛起的女真人所灭。

写在最后

所以导致北宋军事力量非常薄弱,主要是自宋真宗之后签订澶渊之盟开始,之后的历代帝王都是偏于重文轻武,经济发展太快,让北宋军民整体的生活太过于安逸享乐,所以军备松弛,军事力量逐渐衰退。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