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中国古代历史上,这种权谋的较量始终都存在的。
曹丕是曹操的儿子,汉献帝又是当朝纷乱的目击者,他们二人玩弄政治,可以说都是高手。
曹丕要称帝,碍着汉献帝在位,明抢怕名声不好听,于是学他父親曹操样子,朝中一切大小事情都由他来定,把汉献帝驾空后,再玩弄禅位给曹丕的把戏。
汉献帝明知自已早晚会被废掉,为保住性命,他挣扎无效后就主动让位给曹丕,曹丕还象摸象样的谦让几下,然后名正言顺的坐上了大位,实现了曹操想做而没有做的大事。
其实,中国古代历史上,这种权谋的较量始终都存在的。
曹丕是曹操的儿子,汉献帝又是当朝纷乱的目击者,他们二人玩弄政治,可以说都是高手。
曹丕要称帝,碍着汉献帝在位,明抢怕名声不好听,于是学他父親曹操样子,朝中一切大小事情都由他来定,把汉献帝驾空后,再玩弄禅位给曹丕的把戏。
汉献帝明知自已早晚会被废掉,为保住性命,他挣扎无效后就主动让位给曹丕,曹丕还象摸象样的谦让几下,然后名正言顺的坐上了大位,实现了曹操想做而没有做的大事。
谢谢邀请,历史上大多王朝都以世袭制为主,当然禅让这个名词出现的也很多,但我认为,纵观中国历史,也就尧舜的禅让还靠谱点,能算得上真禅让。
后面好多的禅让,大多都存在各种各样的权力上的威胁纠葛等等,比如王莽史书上也多记载王莽篡汉,使用篡这个字,而没有更多的体现禅让的主体意思。
曹丕也是当时掌握着国家绝对的权力和话语权,称不称帝只是他想不想的问题。大多的禅让都是一个模式,也就是朝中手握大权的重臣篡权夺位,很难说有心甘情愿的人,愿意把自己的帝位主动交出去的。曹丕也只是打着受禅登基的旗号,把自己篡位登基,包装的好看一点而已。
希望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喜欢的话点个关注吧。
历史上通过和平方式改朝换代,玩砸了,就是篡位的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玩得好,玩成功了就是禅让,君临天下,九五至尊。前者之如王莽,后者之如曹丕。
王莽这人喜欢复古,总以周公为自居,崇拜的礼崩乐坏之前西周那一套推行改革,特别在以新代汉问题上,更是将传说中的尧舜禹“禅让”制借过来,并活学活用自创了受九锡、劝进,陈让,献祥瑞和符命等标准流程,成为后世搞禅让的基本套路。
第一次是最难的,所以耗人耗时更耗力,王莽从安汉公到宰衡,从假皇帝到真皇帝,其用了八年时间,上位成功,可惜最后因改革太偏离实际,在汉室的复辟下,被打成乱臣贼子,成为后世独权篡位的反而典型。
曹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把篡位玩成禅让的成功榜样。
王莽死后的197年,刘秀从王莽手中夺回的汉家王朝已经是命悬一线,曹操的儿子曹丕继魏王,丞相一职,从老爸手中接过这么大摊子,抬眼一看,满朝文武,曹家绝对控股,军队,地盘都是老曹家拼命打下来的,可是皇帝却姓刘。
曹操在世时,总以周公自诩,汉臣自称,不敢把皇帝的拉下马,年轻气盛的曹丕则没有那么多顾虑,这最后一哆嗦,还犹豫什么。
当然说好说,做起来还是要大费周章,王莽搞禅让,最后落得个乱臣贼子的下场近在眼前,总不能直接带兵把献帝给杀了吧,那不成了明抢,毕竟还是要讲个名正言顺嘛。
第一个跳出来表忠心的是兵部尚书陈矫拔剑割袍,作势威胁百官说:"王薨于外,爱子私立,彼此生变,则社稷危矣。"直接无视献帝的存在,曹丕不仅没有制止,即王位后,反而大加封赏陈矫。
明白了主公的心思,善于察颜观色的大臣知道该怎么做了。于是怎么拱曹丕上位,取代献帝当皇帝就直接纳入议事日程,提速推进了。
为了证明“天不在汉,姓魏的当皇帝是天命,曹丕作为姓魏的代言人当皇帝是天命”这个重大命题,大臣们依据儒家信奉的“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搬出“五德终始说”来认证曹魏才是天命正统,以各种祥瑞和符命引证曹丕当皇帝是上天的旨意。
最后经过劝进,陈让等标准程序,在献帝配合演出下,禅让大戏圆满落幕,曹丕顺天应命登上了皇帝宝座。
曹丕受禅是假,只是篡位玩得有创意,献帝表示很无奈。
清代史学家赵翼认为易代只有两种形式:“古来只有征诛、禅让二局。”而曹丕则将“禅让”与“征诛”完美结合,开创了名为禅让,实为禅代的政权替代方式,以非常小的社会成本完成改朝换代,实现了非暴力的权力过渡。
正如赵翼云:“操起兵于汉祚垂绝之后,力征经营,延汉祚者二十余年,然后代之。”
曹操白手起家,武功赫赫,建立了自己庞大基业,地盘都是曹操打下来的,有“征诛”之功。献帝只是个傀儡,在曹操治下苟延残喘25年,曹操才是实际上的天子,只不过曹操是“把皇袍当作衬衣穿在里面,”这个已是天下皆知的事实,曹家什么时候取代刘家,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曹丕凭借老爸打下有坚实威望和实力,用“禅代”的方式来规避了世人将其视为“篡位”的风险,成功上位被后世视为成功范本。
当然还有一点,后来司马氏依葫芦画瓢以晋代魏,只有视曹魏为正统,其政权才有合法性,后世也是一样,所以曹丕代汉就被后世所认可了。
如果没有曹操,汉室早在25年前就灭亡了,这个道理献帝是明白的,天不在汉,能耐几何,献帝只能表示无奈,所以在朝臣的威逼利诱下,聪明的献帝非常配合在演出,连下了三道诏书,逼迫曹丕受禅,曹丕也非常坚决地拒绝了三回,这是曹丕加的戏码,之前王莽没让小皇帝孺子婴这样演过。
曹丕非常坚决地表态:“我的德行比周公、成王这两位圣人差远了,像许芝这些话,我怎么敢听呢?我是要辅佐汉室治理天下,功成后交还政权,辞职还乡。”
说是说,听是听,劝进还是要继续,汉献帝于是第四次下达禅位诏书。
事不过三,在大臣们也苦苦劝进下,曹丕登上了受禅台,从献帝手了接过传国玉玺,上位成功。
后来,曹丕一不小心说了真话:“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以业余视角品读历史,用淡泊心态谈笑古今,掌心读历史欢迎各位看官继续关注点评!
如果走进汉献帝的内心去分析,他禅位给曹丕,肯定是真心的,而且是期待已久的。
有人可能会说了,这不是胡说八道吗?有哪个皇帝会愿意真心实意地把皇位让给别人?
别急,听我慢慢分析。
事实上,汉朝早就亡了,而且还亡了两次。
第一次,就是曹操把惶惶如丧家之犬的汉献帝迎回许昌的时候。
那时候,天下已经大乱,各地势力割据一方,没人听汉献帝的了。汉献帝手里没有一支保卫自己的军事力量,而且都城也毁掉了。
此时候的汉朝,其实已经亡了。
说句诛心之论,汉献帝在这一年本该死掉了。往后余生,其实都是赚的。
第二次,是在衣带诏事件之后。
说来好笑,汉献帝虽然已是傀儡,但仍然还有一部分汉臣,希望杀掉曹操,让汉献帝重见天日。于是,便有了“衣带诏”事件。
曹操多诡诈呀,有那么容易被杀掉吗?当然不会。
因此,衣带诏事件泄露,曹操大开杀戒。
如果说第一次亡国后,汉献帝身边还有一小部分忠心耿耿的汉臣。那么经过这次事件,汉献帝彻底沦为了孤家寡人和傀儡。
汉朝,亡得透透的了。
此后的汉献帝,每天都是煎熬。
一来,他已经看不到杀掉曹操、匡扶汉室的任何希望——其实,若是真杀了曹操,汉献帝死得更快。
二来,他时时刻刻战战兢兢,不知曹操何时杀他。
刀悬头顶,却不知何时落下。这种巨大的精神压力,简直能把人逼疯。
所以,当曹丕让他禅位的时候,他的内心肯定是轻松的——终于不必再顶着名不副实的称号,受惊受怕了。
那么,曹丕算不算篡位呢?
名义上当然不算,毕竟是人家主动让给自己的嘛。
可是大家知道,中国历史上的事情,是不能看“名义”的,而要看事实。因为名义和事实,经常是截然相反的。比如,那些绞尽脑汁争夺皇位的人,真到坐龙椅了,还要别人三番五次地劝进才会同意当皇帝。你说,他是愿意当皇帝呢还是愿意当皇帝呢?
事实上,早在曹操活着的时候,就已经篡位了。至于曹丕,不过是名正言顺了而已。
在很多史书中提到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并且欲废汉自立久矣。不过曹操终其一生,一直是做汉朝的臣子,并没有真正的篡位当上皇帝。在曹操死前不久,有很多人劝进曹操登位,但是曹操都推辞掉了,并且说如果天命真在孤,孤愿做周文王。这话的意思再明显也不过了,是让自己的儿子曹丕上位。
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继承了曹操的一切,同时也紧锣密鼓的开始了篡位大业。汉献帝此时虽然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傀儡,但他毕竟还是名义上的皇帝,并且作为汉朝最后一个皇帝,他实在是不愿意让出皇位,毕竟没有脸去面对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
但是不让位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汉献帝现在手中基本上没有任何的权力,并且忠于他的大臣,都基本上被曹操杀光了。他周围也没有可以动用的军队,一切都在曹丕的控制之下。所以让皇位并不是他肯不肯的问题,还是操逼愿不愿意的问题。
所以最后在事情没有转机的情况下,汉献帝就和曹丕之间演了一出大戏。就是汉献帝认为曹丕功德盖世,应当即位当皇帝,自己无德无能,情愿让出皇位,而曹丕三次推辞,汉献帝三次坚决要求曹丕上位。最终曹丕在情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得不登上皇帝位,并且封汉献帝为山阳公。事实上是历代权臣篡位都会演的一出戏,一直到满清末年民国时期。
至于汉献帝让出皇位之后,并没有遭遇意外被杀,还是过着比较不错的生活,在自己的封地还可以动用皇帝的仪仗,这也算是汉献帝同意配合曹丕出演大戏所得的回报吧。
远古社会的举贤任能制,选拨有才能又贤德的人来接替官位。多多少少还有点"让"的影子。
异姓之间权利变化交接得存点脸面,骨子里彼此彼此心照不宣就行了。
禅让。注意这个"禅",是"封禅"里的一个,意思是代表大地,把"禪"都让了。那就是把土地,自己财产,身家性命交给下一任。在这期间,得给下任留点颜面,满足接盘者的"不好意思",并且一个劲地推让给他。这叫"不得已″。——这些接盘者骨子里的掠夺,与还要点仁义礼仪的嘴脸,均是受禅者的虛伪和做作。
每临践行皇帝位,想当皇帝的,都是"不得已",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辞,实在推辞不过,才让群臣拥挤着当上的。
汉朝刘邦当皇帝,本该欣然地坐上去。临到即位,也是推辞几次,不得已而当皇帝。以后的王莽,简直就是欺瞒打压使尽手段,临位时,还是名其曰禅让(史书上是篡),让汉哀帝举行这仪式,说明不是他王莽要当皇帝的,——虛伪到石油变成水。刘备听说曹丕篡汉,哭了闹了,最后还是不得已奔向皇帝位,当了蜀汉大老板。
如今且说曹丕倒底是篡汉,还是受汉禅让。曹操是在汉朝廷这大旗下当官的。大汉再弱再无能,只要大旗不倒,曹操就是汉臣,身为丞相,总理朝政,平定内乱,是丞相本分,职责所在。曹操在做这些工作时,借天子之威,朝廷之名,济公济私,扶植自己势力,铲除异已,镇压同僚,排挤政敌。凌驾于皇帝之上,擅权于朝堂之中。挟持天子,发号施令,这不是权臣逞强,心怀异志,企图不轨,冒天下之大不韪又是什么?好在他还有点为臣之心,不赶皇帝下台,自己上去。但身为魏王,己是谮越初露,不是篡汉也跟篡汉差不多。他没篡,但他为儿子之篡掏空了汉朝的所有,几乎一切。
曹丕倒底还是读了些书,也怪不得会有用武之地的排场。他手下有个叫华歆的,这人跟司马炎手下的贾充一样能干,专门干逼迫君王的勾当。有了这样的人,还怕干不成事?于是,曹丕也把"禅让"这做秀的把戏演一遍,继而"不得已"接过传国玉玺,揣在自已包里。事已至此,沒有实力的汉朝,说啥都晚了。若干年后,匈奴人刘渊又插了一杆汉旗,他儿子刘聪又放倒下来,换成赵国的旗。以后的东晋南北朝,那个"禅让",比小孩过家家还勤,禅让这块遮羞布,遮也遮不住巧取豪夺的羞耻和卑鄙。
打住,天又冷,肚又饿,明天再吹。
汉献帝时期,汉朝的权利已经集中在曹操的家族手里。
曹操在位时,是辅佐汉献帝的宰相,没有篡位的举动。
但到了曹丕继位后,出现了反汉迹象。
汉献帝是不愿意禅位给曹丕的,汉朝的几百年基业怎么会主动让位于他人呢?
汉献帝虽然是皇帝,但没有实权了,只能让位于曹丕,以求自保。
汉献帝是东汉最后一个皇帝,作为亡国之君,献帝本来没有即位的能力,他不是嫡长子,汉灵帝虽然偏爱他但是最后登基的还是少帝刘辩,只是后来董卓进京后觉得少帝不好掌握,这才杀之以立陈留王刘协为帝
刘协称帝后便是董卓的傀儡,而后董卓被吕布所杀又相继落入王允,李傕,郭汜等人手中,公元196年,刘协被野心勃勃的曹操迎到了许昌,在这里,刘协一直成为曹操的一面旗帜直到曹操去世。
坦白的说曹丕对刘协还是很不错的,不仅没有对他下杀手,而且还给了封地,在山阳国中刘协依然是皇帝,而且是实打实有权利的皇帝,他可以在此地沿用汉朝的旧制,对曹丕刘协也可以上奏不称臣,虽然只是公爵,但是威望权力在一众曹魏王爵之上,总之刘协没有被亏待,曹丕已经仁至义尽了
曹丕没有篡位。
因为曹魏的地盘,是曹操一刀一枪自己打出来,与汉献帝没啥关系。
既然如此,曹丕不过是将父亲曹操的地盘正名而已。真正篡位的是司马懿祖孙三代,因为司马懿以欺骗手段获取权力,西晋国土是窃自曹魏,与司马家族毫无关系。
对汉献帝来说,不论他自己愿意,还是不愿意禅让,都无关曹魏天下——自魏公国魏王国建立后东汉政权已实质虚化,禅让仅仅是将这个事实在名义上确定下来。
对当时的国民来说,世家普遍支持曹丕,庶民、部曲、奴隶则根本不在意,甚至可能不清楚东汉皇帝的存在,东汉也就没有任何继续生存下去的民意基础。
这就是后人虽同样承认曹魏西晋,却对于司马氏生于无耻,死于凄惨——被刘裕几乎斩尽杀绝也基本不同情的由来。
黄初元年(220年)十月二十九日,洛阳城郊繁阳亭搭起了一座高坛。文武大臣及周边部族的首领、使者数万人穿戴齐整,列队排开。在欢呼声中,三十四岁的曹丕登上高坛,接受了皇帝的印绶,然后点燃大火祭祀天地山川。至此,东汉王朝寿终正寝,魏国建立了。曹丕即魏文帝。
建安二十三年正月,少府耿纪、太医令吉本等又策划谋害曹操。他们乘曹操在邺城,由吉本的儿子吉邈进攻镇守许昌的丞相长史王必,企图杀死王必,控制献帝,然后以献帝的名义进攻曹操。他们事先买通了王必的好友金祎做内应。王必没有准备,大营被攻破,王必肩头中了一箭,急忙跑到金祎家躲避。金祎家里的人以为是同伙来了,便问:“王必被杀死了吗?这回大事就要成功了”王必一听,知道金祎已叛变,就退到南城。转天,王必带着伤与典农中郎将严匡反攻,吉邈等溃散。十天后,王必因箭伤加重身亡。曹操下令将抓获的叛乱分子全部斩首。
这年十月,宛城守将侯音发动叛乱,曹操命令屯驻樊城的曹仁前去平叛。曹仁将宛城包围,不到三个月,宛城被攻克,侯音被处死。与曹操对峙的孙权却极力鼓动曹操称帝。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孙权给曹操写信,劝曹操顺应天命,即位称帝。曹操把孙权的信给大家看,说:“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炉火上烤啊!”曹操的话再次表明了他不打算称帝的态度。然而,这时的东汉王朝确实已名存实亡,曹操常年把待高,代汉似顺请曹操称帝的呼声也日益高涨。然而,曹操考虑再三还是有答瘤,他说“如果上天要我做皇帝,我还是当周文王吧!”然,善建立氏的望寄托给自己的后辈了。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在洛阳病故,终年六十大岁。曹操然没有当帝,但他扫除了反对派势力,控制了朝政,为他的儿子称帝创造了条件。曹丕,字子桓,是曹操的次子。其兄曹昂在随曹操征仪绣死,曹丕成为嫡长。建安十六年,曹丕任五官中郎将,转年立为魏王太子,正式成为的继承人。
曹丕也清楚,取代汉朝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东汉政权毕竟是正统王朝,曹丕要名正言顺地称帝,必须得到大族名士的支持,满足大族名在政上攫取特权的要求。于是,曹丕在称帝之前颁布了选用官员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入法”,“九品中正制”规定:在州和都设中正官,由政府选择有才德、能够鉴别人才的人担任。各州、的中正官依据所管地区的人物和家世,定为九品,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品级。中正官把人才的品级情况上报政府,更要根据中正所定品级来决定入仕者的职务。从“九品中正制”的内容看,它体现了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但是,由于世家大族在社会上影响很大,政府往往让他们担任各级中正官,这样他们在定人才品级的时候,往往不是根据品德、才能优劣,而主要依据家世门第的高低。于是世族士人便源源不断地进入了政府各级部门,而将寒门地主排斥在外。这一制度实质上是曹魏政权对世家大族妥协的结果。从此族地主成为政权中的特权阶层,世家大族自然支持曹丕代汉称帝了。
曹丕称帝后,继续执行了曹操制定的大政方针,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统治,稳定内部。黄初三年九月,他下诏禁止妇人参政,还对诸侯王采取严厉控制的措施。当时,诸侯王都只有封国的空名而没有实力。曹不在位六年,曹魏政权比较稳定。
曹丕在位期间,曾数次出兵伐吴,但都没有成功。黄初五年八月,他亲自指挥水军,沿蔡河、水进入河,到达寿春(今安徽寿县)。九月,抵达广陵(今江苏扬州)。吴军为抵抗曹军,早已做了精心准备,他们在石头城到江乘数百里地区竖立起木桩,上面包苇席,做成假城池和瞭望楼;又在长江上布下许多舰船,往返巡逻。曹丕抵达长江后,望着波涛汹涌的江面,不禁感叹道:“尽管我有铁骑成千上万,却毫无用武之地,看来无法取胜吴国了!”他在江边停留了多日,终因长江天堑险要,吴国防守严密,而不得不下令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