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进士最低也能做个七品知县,现在考完什么试能当个县长?

从这一点讲,进士非常高端。

进士是读书人的尽头,荣誉至高,利益极大,所以当然要历经重重考试,他们的考试比我们多,也比我们难,下面以制度最完备的明清来描述一下,最后再说说各种科举里的小知识。

童生与童试

没中秀才的读书人都是童生,来源主要是私塾、家馆和义学。私塾是先生自己办的学校,比如鲁迅小时候在寿镜吾老先生的私塾上学。家馆是有钱人在自己家设的学堂,塾是家族集体办的学校。

童生要考秀才,这叫小考或者童试,要考三回:县试、府试和院试。县试由本县县令主持,考四场或者五场。府试由知府或者同知主持,考三场。下来就有资格参加院试,院试由提学官(清朝的学政)主持,考两场。

童生至少顺利考完九场才能成为秀才,第一名叫案首。

秀才与岁考科考

秀才就是生员,不但免除徭役,还有点小小地位,比如不归地方官管,出了事情只能交给学校处理。生员分三种,廪膳生员国家管吃管喝,增广生员没有粮食补贴,其它是附学生员。按照惯例刚入学的新生员都是附学生员,然后考试,成绩好的补充廪膳生员和增广生员。

生员并不安生,平时小考不断,由学校教官进行月考和季考(后来流于形式),大考是提学官主持的两种考试:岁考和科考。

岁考主要为了考察学业情况,然后以成绩补充廪膳生员和增广生员,成绩最差的一等会被剥夺生员资格。

科考主要为了选拔科举生员,以成绩决定是否参加乡试,所以不是所有生员都能参加乡试,当然,科考另一个作用和岁考一样,补充廪膳生员和增广生员。

规矩是三年考两次,一次岁考一次科考。

生员还有部分可以被推荐进入最高学府国子监,成为岁贡生员,这类学生可以直接参加乡试。《儒林外史》中,周进是花钱成为监生后进场考得举人。

举人与乡试

正式的科举考试是乡试开始,童试、岁考和科考只是热身。

参加乡试的人有两种来源:国子监的贡生(岁贡生员的简称)监生和府州县学的优秀生员。生员在科考中连过三场,成绩优异才有资格参加乡试,国子监的学生可以直接参加乡试。

乡试在省城举行,也考三场,考中就是举人。

每个省的录取人数不同,明清时候江浙一代的省份有上百名,剩下的大多九十名左右,个别只有四十名。乡试是有复试的,清朝到京复试,不然不能参加会试。

这就是秋闱,第一名是解元,唐伯虎就是解元。

(贡院是考举人的地方)

贡士与会试

考中举人,第二年春天去京城参加春闱,也就是会试。

会试考三场,由内阁或各部大员主持,考中就是贡士。

会试录取人数少则一百,多则四百,一般都在两百三百,考中的贡士都能参加殿试。

进士与殿试

会试第一名是会元,其它都是贡士,然后集体进入下一个环节,殿试。

殿试由皇帝本人主持,只给贡士们重新排名,考完分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此时大家已是天子门生。

殿试考完后还要举行朝考,考得好入翰林院成为庶吉士,次等的分任主事、中书或者知县。

进士的难度

清代有资格参加乡试的人有百万,但官方只允许八万人参加,实际上的参加人数约为十万,也就是说,生员中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才能去考举人,而全国每科取举人约有千人,也就是百人中录取一人,现在的高考能与之相比吗?

2018年高考录取比例超过80%。

清朝举人录取比例是1%,如果和所有生员相比,比例是0.1%,竞争激烈不激烈?

所以从录取概率来讲,大学生不但比不了进士,就连举人也远远不如,充其量就是个秀才。

有人说现在学生学的科目多,所以难度大。其实难度和科目多少没关系,因为所有学生都学那么多科目,要难都难,要简单都简单,录取比例才能说明难度系数。田径110米栏只是一个项目,你能说刘翔拿第一就没难度?

科举考试里面一波接一波全是淘汰赛,就连秀才平时的岁考都要淘汰最差的,我们上到大学毕业能有几次淘汰?

科举中的小知识

1、电视里我们常常看到一个秀才整天在家苦读,然而这在明清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秀才要在学校学习。明清两代,必须要在府、州、县学中学习才能参加科举考试,自由人是不可以的。

2、进士原本只是科举中的一个科目,最早从隋朝开始,此科最难考取,也最为尊贵,所以后来成为最主要的科目,以至于大家眼里科举只有两科,进士科和诸科(其它一切科目都是诸科),而进士也成为获取功名者的代名词。

3、进士死记硬背不行,主要看写作,所以最难。唐朝进士主要考诗赋,写不出一手好诗是混不下去的,所以王维考了个进士科的状元。宋代重点转到经义论策,明清开始写八股文,反正全是创作,死脑筋是写不出好东西的。

4、八股文范围只限定于四书五经。

5、进士的最高荣誉是连中三元:乡试中解元,会试中会元,殿试中状元。历史上大约有二十位左右连中三元的文武状元,其中还有两人连中六元,就是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全部第一,为明代的黄观和清代的钱棨

6、科举在东南很兴盛,由此出了很多有名的读书世家。苏州潘氏,据家族内部统计,中过一百零九个秀才,举人、副榜和优贡三十一人,进士八人,其中潘世恩是状元,潘世璜和潘祖荫是探花,比一门三探花的小李飞刀还厉害。大儒顾炎武的外甥,江苏昆山徐家三兄弟中徐乾学探花,徐秉义探花,徐元文状元。

7、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进士中排名靠前的那批人学问水平其实都差不多,所以谁得状元很偶然,全看皇帝的意思。清代陕西第一名臣王杰,会试第三,乾隆想在北方立个状元,看他字也不错,就殿试时选为第一。清代状元张謇是帝师翁同龢光绪建议,直接拔为第一的,走了后门。

8、历代状元依靠学问毫无争议得第一的要数明代杨慎。身为大学士杨廷和的儿子,他凭借深厚的学问拿下第一,没人怀疑他走后门。杨慎读书多写书多,著作有四百多部,以学问名垂青史。

9、正科会试之外,还有恩科和制科取士。遇到皇帝过生日或者别的庆典,除了大赦天下还可能会再开一科,这就是恩科。制科是为选拔特殊人才而专门增加的临时考试,比如博学宏词科。

(认真答题,欢迎关注,顺手点个赞吧)

最佳贡献者
2

要说考进士有多难,那么咱们得简单扒一扒科举制度,最起码得搞清楚秀才、举人、贡士、进士之间的关系。下文拿明朝和清朝时期的科举情况说明,因为到明朝和清朝时科举已经较为完善,而且这两个朝代离我们也最近,所以就拿明清时期的进士简单概括一下吧!

科举头衔自低到高到底是神马情况

按金字塔式一阶阶上升,首先得从一个平民百姓起步学习,之后考取秀才-举人-贡士-进士,按这个路线一步步晋升。秀才是县、市最高到省一级的考试,只有取得了秀才这个基础头衔,才能有资格再次参加全国性乡试,在全国乡试榜上有名得举人头衔。别以为举人拿下了就能直奔进士而去了,还有个经常被大家忽略的环节就是三年一次的全国会试,会试成功后得贡士头衔,一会咱们再说为什么贡士老被遗忘。

秀才是个神马头衔

其实取得秀才这个最低级基础的头衔后,基本上就可以被看做是“高雅”的书生,国家为了让这些“穷秀才”能继续好好读书,每个月还会给他们发些保障性粮米。但秀才终归是最底层的一介书生,他们是活动于县一级行政机关最基层的编外人员,虽然从社会阶层上看秀才有些地位,但总体来说秀才始终是游走在仕途之外的边缘人员。

举人才是鲤鱼跳龙门

以上简单说了下秀才基本情况,下面咱们说举人是怎么回事,通过全国乡试的人称之为举人,这个就和全国性公务员考试差不多了。只有取得举人这个头衔,才能真正的进入国家行政机关任职,所以举人相比秀才是质的飞跃,但如果只考取举人就止步不前,也只能到基层被委任一个小吏干干,想要在更高层次为官还得继续考。

我贡士招惹谁了?为什么老是被遗忘

拿下举人这张镶金边的毕业证书后,为了进入更上游的阶层为官,那么还得继续考全国性的会试。会试中最后能成为贡士的人数不太固定,少则大几十人,多则三五百人,小编特意翻阅了下资料,最多的年份也没有超过五百人。您要问为什么会试贡士的最终名额有波动,具体咱也不清楚,可能每年的考生质量参差不齐,或者是每年主考官不同,再加上主考官心情和口味不同所致吧!随意臆测不可当真。全国这么多举人,会试考完后就这么点人能入围,可想而知竞争有多么激烈,只有通过会试成为贡士后,才能有资格参加最后一关皇帝的殿试。为什么贡士这个名词容易被忽略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所有参加殿试的贡士,基本上都会通过殿试的考试,也就是所有贡士不出意外的话都能取得进士身份,只不过进士也分三六九等,同为进士含金量是不同滴!所以贡士就等于准进士,这种现实情况就很容易让人混淆,渐渐的贡士这个词相比进士就显得不那么突出了。

难如登天夺魁的进士身份

进士就是参加完殿试的贡士,有人可能会想贡士直接就是进士不就得了,搞那么多繁琐的程序干嘛!进士最后同样需要先后排名,说白了殿试就是皇帝给贡士们排名次,简单的说进士分为三个层次,最高级的“进士及第”就三个人,按排名前后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第二梯队的“进士出身”和第三梯队的“同进士出身”不定名额,也就是剩下的贡士按排名先后都是“进士”,排名靠前的在任职时,肯定比排名靠后的要有优势。全国最后能取得进士头衔,最多也就三五百人,由此可见考取进士有多难。

3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从隋朝到清末,历经一千三百多年,生命力长盛不衰,就像现在的高考一样让人又爱又恨,那么在中国古代想要中举是有多难呢?

考试分级,层次林比

就像现在考试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样,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也是分级考试的,级别依次为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 而进士中的头名称为状元。刚开始入学读书的人都叫做童生,而童生要成为秀才要分别在县,府,省里分别考一次,三场都过了才是秀才

而举人就更难了,你要面对省里几千多个和你水平差不多人的竞争,所以秀才在古代也是非常守人尊敬的,见官都可以不跪。而中了举人就具备当官的资格了,俗称老爷,举人参加礼部的考试,全国举人二十取一为贡士,贡士最后参加天子的殿试竞选状元。

考试内容篇幅巨大,浩如烟海

古代科举考试一般考些什么呢,大家都知道,不就是儒家经典吗?答案是对的,可篇幅会让你想不到的。古代每个考生都是要熟读并背诵儒家经典的,最基础的有四书五经,分别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礼书》,《易经》,《春秋》。其中论语约十二万字,礼记约十万字,春秋约二十万字,也就孟子少点,但是也有万字,这些都还只是最基础的,后来五经发展到了十三经,你可以想像一下字数了,最少也是几百万字数了

考试路途遥远,中转曲折

大家都是知道进京赶考的说法,说的就是全国各地的考生集中在京城进行考试,可是中国幅员之大,大家也是知道的,举明清考试地点为例,近一点的考生从直隶,河北赶往北京,而远的则南到广西,西到四川,广西到北京有多远,都是知道的,现在虽然方便了,但是放在交通不便的古代,上万里的路程甚至能让考生走上一年,而四川也是七八千里路程,以至于很多考生因故死在赶考途中,其中艰难可见一斑。

考试人数众多,竞争压力大

▲规模宏大的江南贡院

到现在中国都是人口大国,古代也是一样。以明清时期江南的绍兴县为例,全县数千名童生,取约二百名秀才,比例为十比一,而这几百名秀才去参加省数千人举人试,取三十名左右,比例为一百比一,然后全国数千名举人去参加京城的进士试,取二十名,又是接近百比一了。可以看见这有多难了吧。

从这么多的数据中就知道了,为什么古代中举那么难,有时候出现爷爷带着孙子一起赶考也不震惊了,比起古代,我们现在是真的好多了,所以希望珍惜当下,努力奋斗。

4

考进士当然很难。

以明清为例,全国读书人(读过书的)大约三四百万,但是能够通过秀才考试的只有五六十万,举人七八万,进士不过五六千。

为啥这么难?

首先,费用高昂。

穷文富武啊,读书科举需要5岁启蒙,参加童生考试,县府院三级考秀才,乡试考举人,最后进京参加礼部试,通过才能参加殿试。最后每三年只有300幸运儿成为进士,而绝大多数还是同进士。

明清时期举人平均年龄31岁,进士平均年龄35岁。就是说,想要中进士必须苦读30年。就算中举人也得25年。

想想,一个男子,读书25年才能給家庭带来收入(举人才是士大夫,享有免税权)。家庭还得承担这25年的开销与白养活的费用,如拜师费,笔墨纸砚书本费,学杂费,生活费,参加几十场考试的盘缠,与老师同学的正常交往费用,最基本的衣着费用。

可以说,一般富农家庭都养活不起。中途辍学的,最少八成以上。

其次,学习过程艰难。

科举的题目虽然很窄。但包涵的东西很多。

5岁启蒙读书,最少需要学习四五千字。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都得熟悉,过去没有拼音,每个字及含义都必须背诵。

这之后才开始学对仗,诗词,背韵表平仄。

再开始读四书五经,必须全背诵下来。

又得背诵本朝典章,理解国家大政。

这之后才能开始学简单的文章。

八股文想写出特色,就得有好的老师,呵呵。

因此,科举真的很难。

5

非常难!在古代考进士不光要靠实力,也要靠运气!


很多人总是喜欢把考进士和高考来做比较,在我看来这个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咱们姑且不论全国那么多大学,就拿最高学府北大来说,每年就会录取大约三千人左右。

要注意我用的是“就”,可能有人会反问我,你这意思好像是说北大一年就招三千人像是招多了似的。确实,和那些一招就是七、八千甚至上万的大学来说,北大招的确实是少了一点,但是这比古代取进士的人数还是多了太多!


(明朝进士服装)

就拿最近的清朝来说吧,清朝最多的一次是雍正八年(1730年),共录取406名,最少的一次则是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仅取96名!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取进士的会试一般是三年才会有一次,也就是你错过了这一次,就要再等三年!因此很多人一考就考到了30多岁甚至是四十多岁!如果有一个人能够在20多岁高中进士,一般都会被人视为天才!

还有数据显示,清朝时期每年的读书人大概有几百万,但是每次会试一般只会取两百到三百名进士,而且还是每三年一取。也就是说,清朝时平均每年不过才出一百个进士而已!

根据研究,清朝时进士占总人口的比例是0.000048%。请注意,小数点后有四个零,也就是说,百万分之零点四八,这可比“万一”的概率小低了!

(左宗棠画像)

另外,学习能力强也不一定能考中进士!“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左宗棠就是这样典型的例子,他才华横溢,文章很好。他二十岁就乡试中举,成为了举人。可是在之后的会试中,却屡试不第,如若不是发生太平天国运动,左宗棠很有可能就被埋没了。

由此可见,在古代考中进士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录取比例极低。同时,考试的运气也极为重要,如果遇不到赏识的考官,没有考运,即使才华横溢也是难以打通科举入仕之路!

6

古代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进士,从童生试开始,再经县试、乡试、会试、殿试,多个层级考试,过关陷阵,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有终其一生,未考上进士的!

古代科举制度,考取秀才相当于今日之高考录取者;

考取举人则相当于今日之地方公开招考领导干部录用者;

考取进士则相当于今日之全国公开招考领导干部录用者,是全国哟!

一、童生试,古时的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第一关为童生试,取得科举考试、求取功名的资格。

在未考取生员(秀才)以上功名之前,称为童生,俗称白衣;你看,《水浒传》中,梁山第一任寨主王伦,绰号“白衣秀士”,就是一个没有功名的文化人;既使八十岁白发老翁,未考取生员(秀才),也是童生。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经唐、宋不断完善,至明清时期,形成严密完备的公开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

明、清时,科举考试分为县试、院试、乡试、会试、殿式等层次考试,考取者获得不同的功名、入学、教学、出仕为官。

二、秀才:县试、府试、院试(省学政主持的考试),童生参加,录取者称为生员,始获得功名,俗称秀才。

生员分为廪生、增生、附生,廪生可获得政府膳食供给待遇,相当于现在大学公费生;增加录取名额的增生、附加录取的附生则没有这个待遇,相当于现在大学自费生。

生员中选拔出优秀者,可以入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者称为贡生,相当于大学生保研啦!为贡生中的优贡;不同于恩贡、荫贡等凭特权进入国子监的贡生。

秀才只是取得入县、府学习,拔贡,及向上层次考试的资格,不能出仕为官,可免除差徭; 向上考试不第,可搞教育办私塾、入府州县府为吏、修谱代写书信诉状、管家账房等谋生。

你看,秀才相当于参加高考,考上大学;有公费的、自费的、扩招的、保研的(拔贡)。

三、举人:乡试,省级举行考试,生员(秀才)参加考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人们习称老爷,第一名称解元。

举人除取得向上层次的考试资格外,享有免除赋税徭役的特权待遇,因此,中举后,有些土财主会给好处,将土地、人口依附于中举者,以逃避赋税徭役。

举人不同于秀才,可以出仕为官了,多是府、县教学、主簿一类的八、九品级的佐官,亦有出任知县主官的,但是很少。

你看吧,举人是相当于地方公开招考领导干部录用者。

你看,《儒林外史》中,穷秀才范进中举都高兴的疯癫了,可见举人地位之高。

四、贡士:会试,礼部(主管外交、教育等事务)举行考试,举人参加考试,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不授官出仕,取得参加殿试资格。

五、进士:殿试,皇帝亲自主持考试,对会试录取者——贡士,分等定级,皆称进士。

分为三甲,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进士及第;

二甲若干,赐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赐同进士出身。

进士皆出仕为官,授予京官者,有择优进翰林院备皇帝咨询、学习为仕经验,含有培养后备干部之意,也有分发六部及其它官署附官;外放则可为知县主官或府、州附官。

瞧瞧,进士是不是相当于全国,请注意,是全国哟!全国公开招考领导干考试并录用者!

仅供参考。

7

我是方圆,文史专栏作者,欢迎关注我;

在中国古代考中进士有多难呢?严格来说,非常难。那到底难在哪儿呢?这进士考试又考些什么呢?

关于这一系列问题,我将用唐朝科举制来说明!

在唐朝,想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僚系统,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因为除了要应对复杂艰难的考试之外,你还得进行一系列的社交,也就是要认识人。如果你成绩好,但是你却很高冷,那么你也是很难跻身进入官场的。

当然了,拜访名仕的前提,是你也得通过相应的考试。

唐代的科举考试的科目可以分为很多种,例如懂法律的人,所考的叫“民法”,懂算数的叫做“明算”,懂道教经典的叫“道举”(唐朝特有科目)。

但是这些都不算是当时科举考试的主流,在当时最重要的科目是“进士”和“明经”。而这两者之间,进士是最出名的。因为如果一旦考中进士的话,那在当时可是相当尊贵的。因为这是唐朝科举考试中最难的,考上的待遇是最好的。

当然了,进士之所以尊贵其主要原因还是它很难考。那么究竟有多难考呢?

在《唐语林》中有这样的记载:大诗人元稹考上了明经科,就前去拜访大诗人李贺,但是李贺却闭门不见,不仅不见,他还让仆人带出话来告诉元稹说:“我考上的可是进士科,你一个明经科的,也有脸来拜访我?”

元稹听到这话立马红了脸,心里也是火冒三丈,但是没办法只有灰头灰脸的离开了。两人也因此结下了仇怨。

所以我们不难看出,在唐朝能考上一个进士,是多么光彩的一件事。

那么进士为何就要高人一等呢?就可以如此“嚣张”呢?

那就是我们所说的,进士非常难考,而考它的人数也最少。

在唐朝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三十岁考上明经科,已经算年龄很大的了。但是五十岁考上进士科,那还是算年轻的。由此可见,考中进士有多难了。

在唐高宗时期,每次科举考试的录取人员中,进士科和明经科的人数加在一起,还不到一百人,可笑的是,这其中绝大部分还是明经科的。而参加考试的人有多少呢?答案是一千多人。一千名考生中很可能只有10多名进士。

唐玄宗时期,朝廷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便开始增加了进士科的录取人数,但每次录取的人数也仍然不过三十人左右,录取率被稳定在2%到3%之间。

所以我们在读很多唐朝的诗作时,其多半都是在表达考试落榜以后的郁闷心情。例如张继写的那首《枫桥夜泊》就是在他进士落榜之后,坐船路过寒山寺所写的。

进士考试这么难,那它究竟考些什么呢?

它主要包括三场考试,第一场考诗赋,第二场考帖经,第三场考时务策。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场考试的顺序是可以调整的,并不是就按照原规定来。

那么这三场考试具体又是考什么呢?

第一场所考的是诗赋,其实是“诗”加上“赋”。两者是不一样的。“诗”考的是律诗,对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这些诗基本上都是“五言六韵十二句”的诗。也就是每句有五个字,一共有十二句,且每两句就有一句要押韵,总计有六个韵脚。

而所谓的“赋”,就是一种结合了诗歌和散文特点的另一种文体,它既有诗歌的韵律,但其篇幅又比一般的诗歌要长。因为进士科开始最重要的就是诗赋,所以通常会放到第一场来考。诗赋的内容并不局限,可以是四书五经,也可以是历史故事,亦或者是写景都行,而题目却是考官们即兴定下的。考生们根据考官所提供的题目,写出相信的赋。

第二场是帖经考试。这场考试可能是进士科考试中最简单的一科,它主要是考的就是“填词”,也就是古文填空。主考官们一般会从儒家经典里选出一句话,并拿掉其中三个字,让考生填上。而一般考的基本上都是《礼记》《左传》这样的儒家经典。一次考试选几本书,在每本书里出十道题,这便是进士科的帖经考试。

第三场便是时务策考试。这主要考的就是,让考生们针对一个现实问题,然后写出一篇对策建议。例如在太宗时期就考到了两道时务策:第一道问的是如何公平地审理案件,第二道问的是如何选拔人才。

综上所述,诗赋、帖经和时务策共同组成了进士科的考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场考试都属于淘汰赛,如果你一旦在哪一科考试中没能过关,那就不能在继续考试了。所以想要考中进士,你必须要连过三关。否则你只能下一次再来了。

看完这篇文章以后,你该知道进士有多么难考了吧?

8

古代科举考试考进士确实很难。但为了准确回答这个问题,个人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再详细进行回答,读者诸君读后就对这个难度有个大致的了解了。

首先,虽然隋唐实施科举制度以来考进士都比较难,但相对每个朝代的录取人数来说,其难度又各不相同。

总的来说,进士考试在唐朝最难,因为不仅录取人数少,一般每科只有五十人左右,且由于考试保密等制度不健全,进士考试还存在一定的关系网,必须走关系、有人脉。即使在公正公平的情况下,考生也需要找当时文坛有一定影响的名人作推荐,或者通过自费出版诗集、邀请歌女吟唱自己的诗作等方式来提升名气,否则仅凭考试作品,有可能是不会被录取为进士了,这是有唐一朝进士考试中的基本常态。假如遇到有不学无术的官宦子弟也想考中进士,那么有限的名额就会被这些有钱有势的人所挤占,这就导致不公正不公平了。

科举考试公正公平制度的健全,始于宋朝。比如考生姓名保密、试卷密封、试卷誊录、统一场所考试,考官在考试期间必须住在考试场所且有军队保护、严禁与外界相通消息等,总之,当今高考中的所有防止作弊方法,在宋朝就基本完善了。同时,宋朝是古代最好考进士的朝代,因为一榜高中的进士比唐朝多,假如考生实在太少,至少也在七十人以上,最多时录取的一榜进士竟高达三百多人。据不完全统计,唐朝平均每榜进士26.01人左右,宋朝则是115.07人。

明清时期参加科举考试制度更加完善,原则上每科进士人数固定在三百人至三百六十人,相对于宋朝来说,人数没有减少,但考生必须依次通过县试、乡试,才能参加会试和殿试,才能成为进士。

其次,我再来谈谈古代考中进士为什么很难。

第一,在隋唐时期,要获得考进士资格是受到无数限制的。比如“商贩”子弟不准参加考试,比如罪犯子弟不能参加考试,甚至像李贺虽是读书官宦家庭,但因为其父亲叫晋肃,“晋”与进士的“进”同音,为了避父讳,永远不能参加进士考试,最终郁郁寡欢、英年早逝。宋代在科举考试上取得大大进步,特别是对考生不再有过于严格的限制(商贩、农民子弟都可以参加考试),只要有一定文化,是极容易考中进士,由低等的商农户迅速晋升为上等的官宦户,实现“一人得道,全家成仙”。

第二,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更加完善,由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普及,读书人越来越多,且又增加了院试、乡试等时间限制和步骤,导致考生考试也并不容易,甚至说是非常之难。

下面,我仅以清朝为例,谈谈考取进士是如何之难。为搞清楚清朝的科举考试时间,我们先来排下地支纪年: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戊 亥

(第二级:乡试) (第三级:会试、殿试) (第一级:院试)

其中第三纵列是考试的第一级“关口”,即农历寅、巳、申、亥年为州县的院试年份,据《河南文史资料》某位参加晚清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的某考生回忆说,院试大致分为小考(县内主持考试的县试)、大考(省上派人到各地巡考)和院试,最终考中者为秀才。因为存在着省上官员的巡考,所以整个考试时间较长,小考大约从春二月开始,大考从夏四月开始,夏六月左右实行院试,院试有时也会拖到秋天,才算基本结束。

第一纵列则是第二级“关口”,即农历子、卯、午、酉年为省里的乡试年份,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清代乡试时间固定在秋季八月初八到十六,所以叫“秋闱”,分为三场,第一场八月初八至初十,第二场为八月十一至十三,第三场规定为八月十四至十六,但最后一场因为与中秋节相冲突,所以考试一般只有一天半,即八月十五日下午就交卷,家在附近的考生可回家过节,家远的考生则集中在省城学台衙门过节,由官学经费负责款待。

第二纵列是第三道和第四道“关口”,即农历丑、辰、未、戊为全国的会试年份,清代时间固定在春三月举行,所以叫“春闱”,录取名额一般为三百六十名,第一名为会元,考中后的360名考生再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最终确定名次,按成绩分为一甲、二甲和三甲若干名,一甲前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

那么,且让我以清朝的四川行省石柱直隶厅为例,来详细说说考生要想考中进士是多少困难:

第一步的院试由石柱直隶厅和其上面的夔州府(府治在现重庆市奉节县)举行,具体月份一般有春二月州县内部小考,考中者称为童生,夏四月到夔州府参加大考,考中者为廪生、增生、附生、佾生,可在县学就读,其中廪生有基本俸禄,其他三类生员有一定补贴,随后参加全省组织的院试,考中者为秀才。为防止徇私舞弊,清朝按文化教育发展程度,使各省和下面的州县录取秀才名额固定,清末四川全省每届考试共录1966名秀才,现在重庆市(含今四川省南充市武胜县)共录取342名,其中石柱直隶厅仅为6名,忠州(含丰都、垫江、忠县三县)50名,夔州府(辖大宁、巫山、梁山、万县、奉节、云阳、建始等9县)共90名,酉阳直隶厅(含秀山)为38名(清末该片区还包括彭水、黔江),重庆府为198名(除了现在主城九区和渝西地区等地,还包括綦江、涪陵、南川、武隆、长寿等地,以及现在与合川相邻的四川省南充市武胜县)。

考中秀才后,一年过后便可以参加第二步乡试,即前往四川行省辕门所在地成都府的四川学台衙门参加,考试时间在子、卯、午、酉四个年份的八月初八至八月十五日,本来考试是其中八月初八至初十为第一场、十一到十三为第二场、十四到十六为第三场,但因为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所以最后一场结束时间缩短到八月十五日中午。考试结束后,家在成都附近的秀才考生可以回家过中秋,因为家远不能回家的,就在学台衙门集中过节。在三场考试中,除了1966名应届参考秀才,还有前两届参考秀才,人数大致在四五千人左右,而正式录取举人名额为90名,清末增加到100名,第一名称为解元。

考中举人后,一年过后就赴京参加第三步的会试即全国考试,考试时间在丑、辰、未、戊四个年份的三月,清末全国参考人数为应届举人近1300人,加上前两届未考中的举人,总共举子人数应在3600人左右,每届共计录取进士360名,类似于十个选一个,第一名称为会元;随后皇帝在四月二十一日的保和殿主持召开殿试,二十五日公布名单,一甲赐进士及第,前三名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当然,这360名优秀人才在民间和官场都统称为进士。

因此,读者可以看到,在清朝考取功名确实非常不容易,特别是在教育落后的石柱直隶厅,更是不容易考上。所以《儒林外史》中说范进考中举人高兴得疯了,这是不争的事实,有人说那种喜讯相当于现在考上985和211高校,其实并不对,这种喜悦准确地说是类似于现在的平民突然被提拔成为县领导、一个辛辛苦苦凭着劳力挣钱的人突然拿起了百万年薪,因为举人不必再去进士,可以直接通过吏部考录,直接担任知县、县丞和县尉(多半是县丞和县尉及县一级的学官,直接当知县的太少,但可以慢慢升任为知县,据不完全调查,明清时代举人一般最高可做到州知府,即正四品到正五品官,相当于现在的地委书记、地级市市长,或相当于正三品的副省长)。

正由于考举人、进士如此困难,因此,明清朝廷为了缓和这种矛盾,且为了避免有些秀才、举人一直参加考试,便明文规定秀才考举人、举人考进士有一定时间限制,即只要参加了三次乡试没有考中举人的,可以参加拔贡考试;参加了三次会试却没有考中进士,一般不能再参加进士考试,但可以参加朝廷组织的“大挑”“截取”“拣选”等选拔官吏途径,特别是可以在京城就地参加重点只考颜值的“大挑”,大约是每十人一列,由四名钦差大臣以长得有官相者作为优先评判标准,先选两三人可以出任知县,再选两三人,则可以充当各县教官(学正、教谕、训导等),总数一般是十人中的一半即五人,余者宣布落选,不能再参加会试。所以颜值在古代确实有点重要,有些颜值一般的,便会千方百计地贿赂钦差大臣(一般是吏部两人、亲王一人、太监一人),让其在十人排队中和最丑陋的人排在一起,千万别和最英俊的人排在一起。

正由于有各种各样的出路,所以只要考中秀才就能基本谋得一官半职,获得一定的身份,用不着坚持不懈地考举人、考进士,那些坚持不懈考了一辈子的老童生,是那些连第一道“关口”即州县小考都没通过的——因为秀才可以参加各种贡生考试,举人可以直接参加各种副县级公务员考试(因为考中者最低也是正九品的县学教谕、学正之类,类似于现在的区县师范学校校长、县教育局副局长或局长;稍微运气好一点,则可以当县丞,即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兼县委办、县政府办主任,和县尉,即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县武装部部长兼政委、县公安局局长)。

最后,笔者想说一件趣事,以突出考举人和进士的难度。清同治五年(1866年),由于清政府累计欠了镇压太平军的湘军将领鲍超(四川夔州府人,即今重庆市奉节县人)“霆军”(因鲍超字春霆而得名)铜银200万两,筹补不易,鲍超得知后,遂上表主动不要这笔钱,并全部报捐给国家,只是请求朝廷为四川省、夔州府增加乡试名额文武举人14个名额,给夔州府增加秀才12个名额,据说,此举受到夔州府及其属下各县民众的大力欢迎,特别是读书人更是将鲍超奉为恩师,让鲍超为能够为家乡做一份功德之事而十分自豪。

9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我来分析一下明代各级科举的录取率,这样便于大家有一个直观认识!


明代科举考试体系空前完善,自下而上,由科考、乡试、会试、殿试和庶吉士考试等五级构成。其中,殿试不行黜落,只是把应试者区分为三甲,分别赐予“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而已,所以其录取率自然为百分之百;而科考、乡试、会试和庶吉士考试则都属于淘汰性考试,它们各自的考试规模及其录取率又怎样呢?


首先对此进行研究的是吴宣德先生,他在《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明代卷》第七章《明代的科举制度》中指出:乡试录取率,永乐时“大约为10%”,景泰七年顺天乡试“为7.5%”,嘉靖末年可能“低于 4%”; 会试录取率“大约在 1/ 10 左右”。


接着,钱茂伟先生在其《国家、科举与社会》一书中又对此设专章进行了探讨,主要利用各省直部分“乡试录序”等资料,得出了“明代乡试录取率在 4% 左右,会试录取率在10% 左右”的肯定性结论。


一、科考规模及录取率


科考是由各省提学官主持的确认应试生儒乡试资格的考试,每三年一次,在乡试之前举行。由于各省人口多寡及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一,甚至相差悬殊,故科考规模也就因省而异。


因相关资料缺乏,目前尚无法完全弄清各省直每科科考的具体规模,但据现有资料至少可以作出以下判断:各省科考规模的大小直接取决于本省准备应试的生员和儒生的多少,多者上万乃至数万人,如江西嘉靖三十七年就达“万人”,隆庆四年,仅选“遗才”的 覆 试, 参 加 者 竟 近 “ 四万人”;浙江万历十年参加科考者也“至二万余员”。而相反少的省份仅数千人,如贵州,弘治十二年“ 学校至二十四处、生徒至四千余人”。嘉靖十四年奏准单独开科乡试,估计应科考者也不过五六千人。



至于科考录取率,也是因省直而异的。若做一个大致的估计,明中后期全国科考的平均录取率大致应在 10% 上下浮动, 不会低于 8% 。因从宏观上推测,成化至嘉靖间,全国生员大致在 25万~ 35 万之间,而同期全国乡试实际平均录取4%,全国各科乡试录取举人总数在1 160~1 190之间 ,则全国每科乡试应试人数(也即科考的录取数)应为29000余人,而科考的平均录取率则应在11.6%~8.3%之间;隆庆以后,生员大致在 35万~ 50万之间,同期全国乡试实际平均录取率为3.1%,全国各科乡试录取举人总数在1190~1415之间,则全国每科乡试应试人数(即科考录取数)应在38 000-45 000余人之间, 科考的平均录取率则应在11%~9%之间。


二、乡试录取率


在科举各级考试中,乡试竞争是最为激烈的。明初对乡试录取率没有明确规定,但杨荣所撰永乐十六年《进士题名记》有以下记载:“夫当大比之秋,京郡合国子监及畿甸之士,天下布政司合所隶郡邑之士,三试之,拔其尤者贡于礼部,盖什之一。”可知当时各省乡试录取率一般应为 10% 。成、弘间,明廷对“两京应试生儒人等”作出了“止许二千三百有余”的明确规定, 因两京 规定的解额都是 135 名, 故其录取率都应为5. 9% ; 嘉靖四十年,复规定各处乡试每解额1名,许 25 人应试,则录取率下降为4%;四十五年,又规定各处乡试每解额一名,许三十人应试,则录取率又下降为3.3%。


成、弘以后,朝廷规定的乡试录取率相对于明初的不断下降,反映了乡试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加剧。而事实上,实际的乡试录取率又在朝廷规定的录取率之下。这从以下对成化至明末各省直以及全国乡试的平均录取率的统计中就可看出。



统计成化至嘉靖三十七年间各省有考生数和录取数记载的乡试资料,得出全国乡试平均录取率为3.95% 的结论;其中山东最高,为5.6%;贵州最低,为2.7%;皆在成、弘间朝廷规定的5.9%的中式率之下。


而统计钱茂伟先生《国家、科举与社会》一书附表 《明朝各地乡试录取率》提供的隆庆元年至明末福建、广东、贵州、河南、湖广、江西、山东、陕西、顺天、应天、云南、浙江等 12 省直共 29 次乡试的录取率,平均则为3.1%,也低于同期规定3.3%的录取率。以上两组统计反映了一个同样的事实,这就是自成、弘至明末,无论全国还是各省直的乡试平均中式率皆在朝廷规定的乡试录取率之下。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应主要是由于在应试士子众多的压力下,提学官在科考之时为“收士心”,“往往于定额之外加取”,也即参加乡试的人数多于规定额数造成的。由上可知,无论相对于朝廷规定的录取率的变化,还是相比于各省实际的录取情况,“明代乡试录取率在 4% 左右”的说法,还是有失笼统的。


三、会试录取率


有学者估计明代“举人成为进士的比例为31.3%”,这是在其认为明代“举人总数约八万左右”的基础上作出的推断。明代录取举人至少为十万二千三百九十余名,进士则有二万四千五百九十余名;依此计,则明代举人最终摘取进士桂冠的应该是 24%,而非“31.3%”。


但 24%的举人能够考中进士并非就是会试的录取率,二者虽有密切联系——会试录取率越高,则成为进士的举人就会越多——但并非完全一事。会试录取率仅指每科会试录取人数与应试人数之间的比例;而在明代,举人则是可以连续参加会试的。


自洪武四年至万历三十二年之间,在查到有准确应试人数记载的 63 科会试中,平均录取率为8.6%,其中达到和超过 10% 录取率的仅有 16 科, 录取率在 10% 以下者则有 47科。洪武至永乐二年,表现为大起大落,但总体看录取率很高,平均达到21.7%;永乐四年以后则趋于平稳,自此至万历三十二年共 59 科,平均录取率为8.4%。其间,平均录取率还体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成化五年至万历三十二年共 43科下降到 8%;嘉靖五年至万历三十二年共 24科又下降到7.6%;万历二年至三十二年共 8 科复下降为7%。


会试录取率的不断下降,是直接由应试者持续增加而录取额却增长缓慢甚至长期相对稳定造成的。如成化十一年乙未科,应试者首次接近四千人的规模,此后一直在三千五百人至四千人之间起伏;而自嘉靖十七年戊戌科以后,应试者则稳定地超过四千人,并渐次超过四千五百人;万历后又逐渐向五千人的规模逼近。而录取数则自成化十一年乙未到崇祯十六年癸未共 55科,则一直维持在 300~ 400 人之间;其中,以400 人为额者,仅有正德九年甲戌、嘉靖二年癸未、嘉靖三十二年癸丑、嘉靖四十四年乙丑、隆庆二年戊辰、隆庆五年辛未、天启壬戌和崇祯十六年癸未等 8 科, 其他 47 科则维持在 300~ 350人之间。



一方面是应试者数量的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是录取额的相对稳定,这就自然导致了录取率的不断下降,体现出会试的竞争度也在不断加剧的发展趋势。有学者认为这是“科举不堪重负”的表现。


从表面看来,的确如此;但从根本上说,这应是专制官僚体制下官本位的必然结果。因在这种体制下,当官是士人惟一的光明出路,而朝廷所能提供的官缺又是极为有限的,科举既然是选拔官员来源的制度,所取之士都要由吏部依例授官,因此会试录取额数也就不可能脱离官缺规模而自行增长。


四、庶吉士录取率


庶吉士是明代出现的一个位于二甲进士之上的高科名政治和社会群体,是明代阁臣等高级和重要官员的主要来源之一。洪武十八年,明太祖把“观政于近侍衙门”的二、三甲进士称为庶吉士,是为有庶吉士之始;永乐后,则主要通过考试方式在二、三甲进士中选拔。


据考证和统计,在明代88 科共 89 榜进士中心,总计 60 科有庶吉士,占总科数的 68%;各类庶吉士共计1 397名,占明代二、三甲进士总数的5.7% 。但因明代并非每科进士都考选庶吉士,所以这个数字显然还不是庶吉士的录取率。又因文献中并没有像乡试、会试那样,留下记载考选庶吉士应试者数量的资料,所以庶吉士的录取率成为一个最难估算的比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求其次,在以下假设的条件下——凡考选庶吉士的科次,二、三甲进士都参加了考试——进行估算,并列表如下:



自永乐二年至崇祯十六年,明朝共 51科14 938名二、三甲进士中考选了1277名庶吉士,录取率为8.55%。其中,最高者为永乐二年甲申科,二、三甲进士总数为469名,考选庶吉士 122 名, 录取率达 26%; 最低者为宣德二年丁未科,考选庶吉士仅 1 人,录取率为1% 。永乐至景泰间,无论单科考选庶吉士数还是录取率,都表现出明显的大起大落的特点,反映出该制尚处于不稳定的粗放阶段。


天顺以后,单科考选庶吉士数以天启二年壬戌和崇祯十六年癸未 2 科最高, 皆为 36 名; 最低为天顺四年庚辰科,为15名,相差已不甚远;若从各科录取率来看,除嘉靖二十年辛丑科高至11.2%外,其余科次都保持在 6% ~ 9.8% 的变化幅度内,反映了考选庶吉士及其录取率都由粗放进入平稳、成熟的运行轨道。


最后还需要说明一点,这就是上述各级考试的录取率,尽管从表面上看,都是“考”出来的,但实际上都是在朝廷的控制之下形成的,不完全是自由竞争的结果。如会试和庶吉士考试的录取数始终都是预定的,而非所有达到录取标准的考生都能录取;乡试在定额录取时期,不仅录取数是预定的,而且应试数在成化以后大体上也是预定的,同时意味着科考的录取数也是预定的。之所以要进行控制,是由国家政治资源也即官缺的有限性和科举取士用途的单一性造成的。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10


当我们参观考察一些古民屋的时候,经常会在一些规模较大的老建筑厅堂上看到门额上悬挂着“进士及第”、“探花及第”“榜眼及第”甚至有时可以见到“状元及第”的牌匾。此时大多数人心中都油然而升起崇敬之感,或赞叹此主人学识渊博,或感叹他家阴宅、阳宅风水极佳,光宗耀祖。就像我们现在身边如果出了一个高考状元被清华或北大录取也会直竖大拇指。当下各高校正在录取各地高考考生,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古代学子中进士和如今考上清华、北大来比较哪一个更牛的话题,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古代考中进士到底有多难。

  一、科举制产生前国家是如何录用人才的?   在中国统一封建王朝秦朝以前,我们称之为先秦,主要采用“世卿世禄”以及分封天下的诸侯、卿、士等等。也就是说当官的基本上都是那些贵族家的子弟,世代延续,平民家的孩子想通过正常渠道当官是几乎不可能的,后来为了让更多士兵奋勇杀敌,又引入军功爵制等。所以古代平民唯一上升渠道估计只剩下上战场杀敌立功。到了东周末期,开始逐渐出现一些客卿、食客等等。总之先秦以前平民子弟想入仕当官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到了汉代。提拔民间人才的方式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由各级地方官吏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地方州里推举的称为秀才,由各郡推举的称为孝廉。魏晋时代,门阀制度更是垄断了官员的任用通道,入仕为官成了贵族的专利。   二、科举制打开了平民上升通道   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唐朝武则天还发明了武举,今天在这里我们只讨论文举。到了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真正意义上完备的制度,共分成四个级即: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三、中秀才难度不亚于研究生入学考试   古代的科举制度中没有我们现在“毕业”这种说法,考中秀才就算有了功名,没有考中就是童生。多大岁数考中秀才就多大岁数摘掉童生帽,在古代没有年龄上的限制。中得秀才可以说是入门级的考试,如果连秀才都中不了,那中举人、进士只能靠想像了。所以那个时候爷爷和孙子一块儿提着考篮进考场的人比比皆是。其实单单从考取秀才来说,其难度已经不亚于现在的研究生入学难度了,因为考中秀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考中秀才要经过三级考试。县里考一次,府里考一次,最后到省里提督学政那里考一次,这三场严格的考试只有考到一、二等级的合格者才能获得秀才的称号。每个府院考试每三年考二次,每次录取45名,平均每年录取人数大约也就30名左右,那么按这样的名额再细分下去的话,也就是说每个县也基本只有5个读书人中考中秀才,相当于现在全县高考的前五名。换句话说,也只有全县那么多高中生中的超级学霸才能考取秀才,你说考个秀才难不难?那么要考中秀才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1.首先你家要有余粮   你得是一个较为富裕的家庭,我们暂且不说从私塾启蒙教育到参加秀才赶考这一段时间所花费的什么学费、书本费等等。单从准备考秀才算起,你教科书的费用,《论语》《孟子》《书经》《诗经》《礼记》《左传》(共计四十万七千二百多字)等,以及历朝历代的正史典籍,笔墨纸砚,这就让你要花费不少的银两。最让你感到恐怖的是,这些书你都得必须要背的滚瓜烂熟,倒背如流,应用自如。想想看,让你去背数十本几百万字的书,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已经足以让你感到崩溃的了。什么“十年寒窗中状元”那都是比中彩票还低的机率。   2.考秀才要有保人为你联保   保人出具保单就相当于现在的准考证,担保人替你担保是有一定责任风险的,红包大小不论,你家总要意思意思吧。去考场的水陆交通、打尖住店等等这些费用也是不能少的,如果从偏僻的地方去省城赶考路途远的话花费就更大了。考试完后还要按规定交封卷钱,每人每次考试三分银子,在没有开榜前,还是要住在旅店里等开榜结果出来了才肯甘心回去,这期间住店、吃饭、到处旅游、买东西所花的银子也是不小的开支。   考秀才的难度大,所以含金量也高,那么中秀才后能得到哪一些特权呢?   1.是继续考举人的通行证   读书人只有中了秀才,才有了进一步去考取举人的资格,相当于拿到了一张考举人的通行证。   2.可以免除赋税、徭役   朝廷虽然没有给秀才发放俸禄,但考取秀才的读书人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特权,比如说,可以免除赋税、徭役,可以直接找县官提建议等。免除赋税、徭役这一点是脱离平民百姓的一个重要开始。我们想想看,平民老百姓天天在土里刨个不停,干着最重的活,得到的是最微薄的收入,到头来还得向朝廷交纳各种赋税、一旦朝廷有战事还得交纳剿饷、练饷等等各种名目赋税、徭役。   3.有了等级上的特权   秀才见了县官已经可以不用像平民百姓一样下跪了,县官更不敢随便打秀才屁股的板子,万一哪一天秀才家中祖坟冒青烟、吉星高照中了状元,那县官老爷可就惨了。秀才还可以有向县官建言的权力了,相当于现在的人大代表或政权委员一样有建言献策的权力了。   4.秀才有了当先生的资格   中了秀才那在当地可以说是小有名气的读书人了,毕竟中秀才含金量很高,所以考举人一直考不上的话,至少还可以退回来在当地当个私塾先生,工资虽不是很高,但肯定超过用劳动力卖钱的阶层,所以秀才已经是脱离了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底朝生活了。如果给富户或地主家当先生,碰到慷慨的东家也会相对比较滋润。   

四、中举人有多难?   古代的读书人中了秀才以后,意味着有继续参加考试中举人的资格。以明清两代为例,朝廷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选拔考试,叫作乡试。因为通常在农历的秋天八月举行,所以乡试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直接委派。考后由学政发布正、副榜,正榜中试者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上面讲了那么多中秀才的难度,那么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中举人到底有多难,同时我们也一起了解一下中举人以后可以拥有哪一些权力和收益。   (一)古代中举人录取率只有2%   我们拿距离现在相对近的朝代明朝来分析,有明一朝总共276年,据不完全统计,明朝考上举人的大约有10万人左右,明朝乡试是三年一次,这样平均下来的话也就是说每年全国大约可以中举362人。每三年只中举1000人,一年362人,这是什么样的概念?这还是古代全年龄段秀才都可以参加的考试。如果参照清华、北大每年招生7000人左右来计算,一年下来考中举人的人数为清华、北大人数的1/20,所以古代的举人的含金量本人觉得要高过清华、北大的研究生。   按一份统计数据里得出的结果是大约五十个秀才个里面中一个举人。录取率只有2%。所以古代中举人在本县内是不得了的事情,以前教科书中学到的《范进中举》这一篇文章就生动地刻划了范进由于考中了举人以后差点疯掉的情形,也从侧面说明了中举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二)中举后的权力和收益   1、收入增加变得更加稳定   中了举的人就可以被称为老爷了,还是拿明朝来举例,明朝的读书人考中举人之后,各种纳税不需要,那时候有当地的很多富人跟农民为了避税会把自家田产挂在举人名下,每年都会给举人家里好处费,单单凭这一项举人一家人一年的吃喝就已经不愁了。中秀才在县官面前只能说免去跪拜,而举人不同,可以在本地经济圈圈钱,还可以在县官面前可以称兄道弟,因为他已经具备一定的级别了。   2、具备了当官的资格   举人已经具备了当官的资格,同时举人也是省一级地方政府所能录取的最高学历的读书人了,再上去就是国家录用进士的考试了。一般中了举的学子还会继续参加第二年春天在京城举行的春闱考试去拼一把,争取中得进士。在清代初期,因为进士人数不多,而且刚立国不久,各地官员缺编多的情况下,举人一般可出任知县、教职等职务。因此也有“头顶知县,脚踏教官”的说法。但是到了清朝中期以后,随着每三年开考一次,录取进士数量增加,要想从举人直接去当官难度增加了很多,这一时期起举人要有一定的条件才能授予官职。那就是有一个叫“大挑”的晋升制度,所谓“大挑”就是朝廷在落选举人中选出一部分人,授予官职。大挑原本是要考四科的,但在清嘉庆时改为了三科,每六年才举办一次,所以那些落第的举人们都十分珍惜这样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不过大挑周期太长,而且每次提供的官职也有限,能够如愿的还是极少数人。   明清时期,出身举人的官员本身就不多,能名垂千古的就更少了。举人出身的古代名人有明代的海瑞和晚清的左宗棠。海瑞有“海青天”之美誉,左宗棠更了不起,镇压太平天国,收复新疆,兴办洋务,被誉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   五、中进士有多难?   进士考试称为礼部的会试,每三年一次,都是在秋闱之后的第二年春天,如果碰上国家有新皇帝登基或皇帝、皇后大寿等大喜事还会开恩科。   礼部的会试中榜者,称之为贡士,其实这些贡士在没有特殊的情况下一般都将会是进士。只不过还得经过最后一关考试,这最后一关考试称之为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亲自监考。殿试实际上是最后排名的一次考试。这些人也全部有一个尊贵的名字,那就是天子门生。经过殿试的考生出成绩后,根据成绩高低分三等。一甲共3人,赐进士及第,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状元、榜眼、探花;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自宋代开始,中进士后即可以马上授官职,明代也是如此。但到了清代,情况又略有不同,清朝时状元一般授翰林院编撰,为从六品官职,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为正七品官职。二、三甲进士会被分派到朝廷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部委级”衙门观政,也可以称之为“学习行走”,大体上就是实习的意思。这些新科进士只有通过了实习期(一般为期二年),由各部堂官考核通过后,吏部才能授予其官职。有的在各部委任职,有的放各省的外任。   
(一)录取比例太少   唐朝初年全国每年平均录用进士3-5人,到了唐中期时约有20人左右。宋代平均到每年有70多人(三年一届),清代科举从公元1645年清政府首次开科取士,到公元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考试,清政府一共录取26849年进士。其中顺治三年449名进士为人数之最;最少一次是在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仅录取83名进士。在清朝长达268年的历史上,清政府总共举行了112次殿试,总共录取26849人,这样平均下来其实每年也就100多人。以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展示内容为依据计算得出结果。在中国1300多年科举考试历史中,全国平均下来每375万个读书人才能考中一个进士。依据泉州地方志的统计,科举成绩较好的福建泉州,平均60万个读书人才录取一个进士。   (二)考进士要用钱铺路   古代学子要投身科举,购书籍、游学交流、聘请好老师,往来考试等费用都非常高。古代人工造纸印刷成本非常高,以宋朝为例,一本书均价为2贯,约折合现在的人民币800-1200元。没有几十万块人民币你都买不到一套完整的教材和参考书。一个士子每年要花费几个月在赶考的路上,到州府、到省城参加岁考、道考、科考、乡试。还要与其他士子进行文会,所需要的路费、餐饮、车马轮船等交通费都是一笔巨额开支。中国历史上中进士平均年龄为35岁,一个人35年没工作,一大家子人坐吃山空,等他考中进士来反哺家族,那机率无异于中500万彩票。如果不是富裕之家,或者没有全族的资助,是不可能从考秀才到中进士这个漫长的科举考试过程的。   古代一个读书人,以最顺畅的速度来计算,他6岁上私塾开始学习生涯,35岁中进士,那这里面大约花费30年时间。中进士后一般由朝廷授予从六品到七品的官职,这个官阶放在现在大约相当于正处级干部,30多岁的正处级干部是非常年轻的,当然有不少学子50多岁才中进士,这是后话。以现在的公务员考试来比较,也以最顺畅的速度来计算,一个学生22岁本科毕业,考入公务员,五年一升,从普通科员、副科、正科、副处、正处,这样算下来要25年时间,所以正常速度来讲混到正处级至少得45岁(那些坐火箭的除外)。相对比如今通过省考、国考以及通过博士人才引进等各种政策和途径来获得入仕机会,古代的为官之路就难多了,正是因为古代入仕途径很少,除了考上举人和进士,其他的途径很难当官,所以读书人争相向着“进士”的最高目标出发,难度可想而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