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简单地说就是腐朽的清王朝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
从戊戌变法到民国元年,大概只有七年的时间吧,尤其是从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胜利,到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其时差亦不过短短十年而已。从其时间节点来看,清王朝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之际,正当中华民族觉醒之前夜,其灭亡无疑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简单地说就是腐朽的清王朝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
从戊戌变法到民国元年,大概只有七年的时间吧,尤其是从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胜利,到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其时差亦不过短短十年而已。从其时间节点来看,清王朝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之际,正当中华民族觉醒之前夜,其灭亡无疑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吧
清末新政,是继戊戌变法后的又一个清朝政府图强的变法新政。我认为,虽然新政的实施最终没有使大厦将倾的清政府重振国威,但新政内容本身对于历史发展的推动还是有很大积极作用的,当然副作用也还是有的。
那么如题所问,为什么清末新政的实施没有在清朝即将灭亡时力挽狂澜,而依然导致革命的出现呢?下面我们共同来分析一下:
一,实施清末新政的起因。
众所周知,清末新政又称庚子后新政,是庚子事变后,由拥护慈禧的保守派主动请求和列强施压下开始实施的。庚子事变使清政府被迫向八国联军签订了“辛丑条约”,我想此条约的签订,已经触碰到清政府的国力红线和社稷根基,以慈禧为首的清廷统治者应该意识到了只有变法才能图强的道理。在得到慈禧的默许后,新的变法实施了。
二、清末新政的实施内容。
此次新政的内容和之前的戊戌变法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所以我们来结合戊戌变法的内容来说,首先看下戊戌变法的内容。
据资料显示: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同时规定,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从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保持清廷制度的大框架,然后对框架内部进行修改变通,如:剔除框架内无用的机构和人员、学习西方文化办实业、练新军、废八股等,这些措施虽然现在看来可能会解决当时某些实际问题,但对于大部分的守旧派来说,可是万万行不通的。所以导致戊戌变法的最终失败。
其次着重来看下庚子后新政的内容:
庚子后新政较戊戌变法相似,但比它更深入,层次更高。
(一)仿行君主立宪制。
光绪三十四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后》,在随后两三年内(宣统元年至三年)组织了资政院的开院礼和筹组了新内阁。
(二)编练新军。
停止武举科举考试,练兵处和兵部合并为陆军部,设武备学堂,裁撤旧军,编练新军。后来的小战练兵就是新军的主要标志。
(三)鼓励商业经济。
大力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并颁布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措施。整理从地方到中央的财政收支并兴修铁路。
(四)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不是像戊戌变法那样只取消八股文,而是直接废除科举制度。建立新的教育制度兴办学校,另外往欧洲和东洋派往留学生以学习西方知识。
(五)政府机构改革。
政府机构改革也不像戊戌变法那样只剔除无用官职和人员,还有停止报捐实官、除陋归、定公费等措施。另外对政府机构进行裁并和增设。
据资料显示: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7月24日,清政府撤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2月24日,裁河东河道总督,其事务改归河南巡抚兼办;3月6日裁詹事府及通司。光绪三十年(1904年)12月12日裁云南、湖北两省巡抚,由云贵总督、湖广总督兼管。裁奉天府尹,由巡抚兼管;裁奉天府丞,改为东三省学政。裁国子监。
另外合并增设了陆军部、学部、商部、巡警部、外交部等。
(六),颁布新的法律措施。
在各项新改革措施的施行,没有新的法律是不行的。据资料显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起,《奖励公司章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商人通例》《公司律》《破产律》《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法官考试细则》《集会结社律》等等先后出台。影响最为深远的是三个总结性的大法:《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大清新刑律》《民律草案》,分别在程序法和实体法领域为中国法律的现代化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三,清末新政的弊端和不足。
清末新政的各项内容可以说都是很有建设性的,但由于封建专制影响和政府部门人员衔接不力,办事拖沓不能雷厉风行,最终导致新政很多内容在较长的时间里没能完成。如,仿君宪制在内阁成员的选用上,十三名大臣中就有七名是皇帝宗室和旁支;陆军部制定的全国编练新军36镇的庞大计划,直到清朝灭亡也只是实现了三分之一;留学生由于朝廷资金紧张,大都只去了日本且数量极少等。
总结:清末新政的实施加重了人民负担(新政筹措经费问题),加深了列强的侵略(商业经济问题),形成了军权掌控的转移(编练新军问题),这都是新政实施的负面影响。最主要的是新政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革命的爆发。
据资料显示:清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经济基础;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办学和留学热潮的出现,产生了众多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阶层,这是民主革命的群众基础;由于清末新军的出现,由于革命党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新军,新军就逐渐成了清政府的掘墓人,成了民主革命的阵地。
综上所述,清末新政的实施在国家发展意义上是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的,但不同阶级的产生最终促使民主革命的爆发。
你好,我是一名历史专业的研究生,很高兴为你回答这个问题!
我打算先用一句话概括,再为你详细解释。
清末新政的出发点是好,可是改革过程中阻碍重重,一旦涉及核心权力就不敢触碰,光是修建枝叶,终究免不了灭亡。
自1901年庚子事变后,慈禧等人仓皇逃出北京,此时就已埋下了改革的种子。
直到1905年,慈禧派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他们回国后告诉慈禧,立宪改革能够皇位永固,国家富强,请求赶紧仿行宪政。
慈禧一听,连自己的亲信大臣都这样说,看来改革已深入人心,势在必行了。
1906年,清政府下令预备立宪,各地纷纷成立咨议局等机构,到了1908年,清政府再次宣布预备立宪以9年为限,同时颁布《钦定宪法大纲》23条,明确了时间界限,可同时在草案中将所有权力集中于皇帝身上,这让社会各界极度不满,大家无一不是兴致高昂的准备着,可是清政府却在拖延时间,还一点诚意都没有,将来权力还在皇帝身上,那立宪还有什么用。于是兴起了三次大规模的国会请愿运动,意思就是召开国会决定一切。
1910年第三次国会请愿运动中,地方督抚联合各界人士共同请愿,清政府被迫只能宣布将预备立宪期9年改为5年,定于1913年召开国会,相当于提前了四年,并且还说要先成立内阁。
众人这才满意,1911年5月,新内阁成员名单出炉,让众人傻眼了,13名国务大臣中,汉族4名,蒙古人1名,满族8名,其中皇族又占5人,大家纷纷嘲笑这个内阁是皇族内阁,意思就是统治者自己的内阁。
大家瞬间感觉又被清政府耍了,一些主张立宪的民主人士逐渐转变成革命派。刚到年底,辛亥革命就爆发了,清朝至此灭亡。
引发革命的原因在于失去了众人的心,清政府从始至终都不肯让出核心权力,那新政就形同虚设了。
必须明确的是,那个时候人们对清政府还是寄予厚望的,没想到政府太不给力了。末代皇帝溥仪在清朝灭亡后,还能住在皇宫,直到1924年北京政变才搬出来,可想而知,清朝的影响力是多麽深厚,也不能说慈禧他们看不清形势,只是不舍得放手罢了。
不足之处还请指出,一定及时改正!!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哦!!
就像两千多年前专制集权制度替代封建分封制度一样,民主制度替代专制制度的关口也到来了。
两千多年前封建制度的崩塌,让贵族社会逐步走向平明社会,其方式并不是平和的,也不能一蹴而就。
清末也到了社会体制变迁的时刻,这种变迁如两千年前秦汉统一天下一样,注定一波三折。
秦始皇用武力统一了封建各国,但随着封建势力的反扑,秦二世而亡。
秦亡以后,项羽复辟封建,刘邦也不得不允许封建的存在,因为封建的观念依然存在于天下人的心中。
在封建观念中,天下是六国的天下。
然而在专制集权体制中,天下是中央帝王的天下。
项羽的分封无异于倒行逆施,所以他失败了。
韩信欲图封王自立,成霸主姿态,最后被吕后清算了。
两千多年封建制度走到尽头的一波三折在两千多年后专制制度寿终正寝的时候也将同样出现。
当一个社会体制改变的时候,将触动各个既得利益阶级的利益,他们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他们也无法阻止这种事情的发生。
既得利益阶级的垂死挣扎将使改革无法进行,晚清戊戌变法面临的就是既得利益阶级的反扑。
清末的社会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程度,仅仅依靠改革新政并不能救得了社会,更救不了清政府。
通常在社会临近崩溃的时候,改革已经无法起到作用,唯有依靠革命。
革命是一种彻底的社会改造方式,将一切从底层更新,从头再来。
实在凑巧,周日刚好回答了几乎同样的问题,一下是内容截图:
推行新政需要资金,由于《马关条约》与《辛丑条约》中赔款甚巨,清廷只能加大搜刮百姓的力度,同时加大通货膨胀,百姓苦不堪言,因而反对新政。
废除科举,等于自废授官权,从此读书人与清廷离心离德。
严禁鸦片,导致鸦片税消失,严重影响了清朝的财政收入,导致清军的军饷不能足额发放,辛亥革命中,这些清军不愿意出力,甚至加入革命军。
载沣上位后开缺袁世凯,将袁世凯逼到对立面。又气死张之洞,使湖北新军无人控制,并最终成为革命的摇蓝。还搞了个皇族内阁,使汉族士绅彻底失望,转而支持革命党。
盛宣怀铁路国有化,伤害了民众的利益,各地纷纷爆发保路运动,以四川为最,载沣没能妥善处理,反而从湖北调兵入川镇压,造成了湖北守备空虚,革命党人趁机举事。
1909年,美国经济危机波及清朝。
1910年,水旱蝗疫在清朝各地上演,民不聊生。
清末新政编练新军,设立巡警、废除科举、鼓励留学、经商、办厂、开矿、设商部、禁止妇女缠足、废除奴隶制、严禁鸦片等是新政中比较有成效的措施。这些措施,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西学的传播,出现了一批同封建士大夫不同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但是,新政没有达到清政府的目的,反而激化了各种矛盾,加速了清政府的崩溃。新政有些措施激起了人民反抗,扩大了清政府与汉族官僚之间的矛盾,客观上加速了辛亥革命的到来。
往火上浇水,如果不能灭火,激起火性,火往往会烧的更猛烈。
就像你饿了,吃了一点东西,但是没吃饱,往往会觉得更饿!
清末新政没有彻底的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变得无法收拾,所以引发了革命。
你好,很荣幸为你,解答这个问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1.借改革之名,行专权之实,激化了中央与地方,满汉矛盾;
清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皇权,延续其反 动统治。
为了加强统治集权,在 1901-1905 年的行政改革中,满清政府将总 理衙门改为外交部、新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 练兵处和财政处等 5 个中央机构,其目的是逐步将掌握在地方督抚手中的外交权、军事权和财政权收归中央。 1906 年开始仿行宪 政,“立 宪非中央集权不可,实行中央集权非剥夺督抚兵权财权、收揽于中央政 府则不可”。 这就激化了中央和地方巡抚的矛盾,严重挫伤了巡抚对改革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对满清政府的离心力。
满清政府以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为由,再次实施了削弱地方权力的举措, 其目标不仅要收回督抚的权力,而且也要收回汉人的权力。 在接下来的中央官制改革中,清廷借机打击排斥汉族官僚,如岑春煊的被罢免、张之洞明升暗降。 在新设立的各部中,虽然规定满汉不分,实际上是满族亲贵占了绝大多数。满汉矛盾的激化加速了清政府新政的失败和政权的败亡。
中央与地方矛盾,满汉矛盾的激化,使得清末新政实施受阻,最终统治集团也因矛盾尖锐分崩离折。
2.立 宪一拖再拖,改革措施良机;
洋务运动、特别是戊戌变法, 正是历史赋予中国改革的最佳时期,此时西方列强或忙于自己内部的统一、或致力于领土的争夺、或忙于制度的修补,清政府尚有充裕的时间和能力在自己掌控的范围内主导社会的变革。 清政府虽然制定了一个立宪方案,却又规定了9年的预备立宪期。为了巩固皇权,迟迟不肯答应立宪派提出的召开国会的要求。最后迫于压力成立的“ 皇族内阁“,”实为军机“。对立宪一拖再拖,致使改革错失良机,进一步激化的社会矛盾,最终让满清政 权在武昌起义的炮声中土崩瓦解。
3.立 宪派反对,满清政 权信用破产,众叛亲离;
清政府不仅拒绝了立 宪派提出的召开国会的要求,还镇压了国会请愿活动,同时不断借立 宪之名加强皇权。最后成立的责任内阁也是黑幕笼罩,立宪派通过政治体 制改 革参与政权的愿望落空,对清廷的思想认识也发生了质的转变,“其初恐清廷不立宪,其继愤清廷假立宪,其后乃不欲出于和平立宪, 而思以铁血立宪”。 立宪派彻底抛却了对清廷的幻想,相继从事革 命 反 清的斗争。清政府信用破产,众叛亲离,改革后遭到立宪派在内的众多势力的反对,宣告破产。
4 .统治集团内部贪污腐朽
改革措施的裁决权为最高统治层特别是皇帝、皇太后或其他专 制者垄断,而统治阶层内部就贪污腐朽成风,要真正触动满清专制皇权,建立宪政,无异缘木求鱼。从责任内阁的成员组成就能看出,13名大臣中满族就有9人,其中皇族占7人。可见,统治集团内部的贪污腐朽,是改革不能顺利实施的重要原因。
我们先说一下清末新政的开始:
1901年1月29日,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的5个月之后,惊魂未定的慈禧太后在陕西西安以光绪皇帝名义发布上谕,宣布启动新政改革,以挽救清朝统治。然而, 这场具有定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化改革运动不但没有实现清政府的初衷,反而引发革命加速了清朝的覆灭。
我们再看下清末新政都有哪些主要举措:
1、学习西方制度改革政府管理机构
2、建立法规,推动商业和实业发展
- 1905 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颁布了 一系列工商业规 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如:钦定大清商法、 商会章程、铁路筒明章程、奖励华商公司章程、矿务章程、公司注册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的等。
- 1906 颁布《清理财政明定办法六项》,负责统一各中央地方衙门收支、 统筹外债借还、考核各省银号以及规定对各省越时造报财政之惩处.o
- 1910 首次编制第一次全国预算,并颁 布《国币则例》二十四条。
3、废除科举,改革教育体制
- 1901.9.4 清政府命令各省城书院改 成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改设中学堂,各县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
- 1901.12.5 颁布学堂科举奖励章程, 规定学堂毕业生考试后可得进士、举人、 贡生等出身
- 1902.2.13 公布推广学堂办法,8月15日颁布《钦定学堂章程》
- 1904.1.13 颁布《重订学堂章程》,以法令形式要求在全国推行
- 1905.9.2 下令“立停科举以广学校”, 废除科举
看起来以上的新政的改革措施都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政的初衷也是希望能够振兴国家,但是为什么失败了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新政增加了民众负担,激化了官民矛盾
清政府在义和团运动遭八国联军攻击的背景下启动新政改革,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清朝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改变自身顽固守旧形象,逃避列强追究其纵容排外运动的责任,以博取外人的欢心。因此,这场改革从一开始就无视民众利益。
在新政伊始,清政府采纳的是湖广总督张之洞和两江总督刘坤一在《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中提出的改革方案和主张,这是个比较全面的近代化改革方案,内容涉及宜制、军事、法制、教育、农工商业及财政和货币改革。但它同时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先行搜刮”的改革方案, 新政需要增加的收入主要由人民的捐税中获得,根本没有顾及当时中国的国力和民力。全然以封建官僚长官意志看待改革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无视民生之艰辛。
在这一改革思想指导下,清政府的岁入和岁出及财政赤字随着新政的推行,直线上升。岁入由1900仔的8800万两,到1911年增至 29700万两;岁出由1900年的1亿两升至1911年的37400万两; 财政赤字则由1900年的1300万两升至1911年的7800万两。在短短短的11年里,清政府的岁入和岁出均增加2倍多,但财政赤字则增加5倍多。
随着这些财政指数的蹿升,广大民众 的痛苦指数也急剧飙升。在新政改革的11 年里,全国各地捣毁学堂、抗捐抗税、反饥饿、反禁烟、反户口调查、抗租和抢米风潮等各种形式的“民变”,连绵不断,风起云涌,总计1300余次。其中,1905年103 次,1906 年 199 次,1907 年 188 次,1908 年112次,1909年149次。至1910年达到高潮,上升至266次,而且规模和影响也愈来愈大,当年爆发的湖南长沙抢米风潮和山东莱阳民变,都曾震惊中外*。
可以说,新政没有顾及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下层人民的利益,反而将新政的各项负担多转嫁给广大下层民众,严重激化了官民矛盾,这是新政改革失败及加速清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2、政治改革引发清统治阶级内江
在清末新政改革过程中,1905年是一 个重要的分水岭。受日俄战争日胜俄败,立宪战胜专制神话的迷惑和鼓舞。1906年9月1日便发布诏书,宣布“仿行宪政”,将政治体制改革置于核心地位,作为新政的突破口。清政府的这样的改革转向,不但打乱了清末新政改革计划, 加重改革负担,而且还诱发和激化了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由此危害整个新政改革事业以及清朝的统治。
由于政治改革涉及权力的再分配,自预备立宪启动以来,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在新政初期达成的大体一致的改革共识即趋瓦解,各派围绕政治权力的再分配展开激烈斗争,政潮迭起,且愈演愈烈。
因政治改革所引发的清廷内部权力斗争,一方面导致清末预备立宪政治改革严重走样,毁坏了清末政治改革名声和实际效果,同时也削弱了新政的领导力量,致使清朝末年呈现出“朝中无人”的景象,至1911年皇族内阁成立前夕,军机处根本无力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另 一方面,因政治改革引发的权力倾轧还加速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离心力,特别是瓦解了作为清朝统治支柱的满汉官僚政治同盟关系,由此给清朝统治带来灾难性后果。 当辛亥革命爆发后,手握北洋军权的汉族官僚大臣袁世凯,没有像曾国藩当年镇压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那样对付武昌起义,继续维护清朝统治,反而与南方革命党人谈判、妥协,逼迫清帝退位。而清朝的满族亲贵们也因清末的权力斗争彼此猜忌、交恶,不能合力对付革命,而是自谋出路, 各奔前程。清朝统治就这样在众叛亲离中轰然倒塌,这不能不说是预备立宪政治改革所产生的一个恶果。
3、政策失误,得罪民间传统士绅为主的立宪派
清政府在曰俄战争之后启动预备立宪政治改革,不但激化了清朝统治集团内部 的权力斗争,而且还进一步恶化了与由传统士绅转化而来的国内立宪派的关系,促使原本支持清政府改革的国内立宪派倒向革命一边,进一步削弱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在速开国会的请愿遭拒绝后,国内立宪派便对清政府产生了二心,1911年春、夏间在国会请愿运动的基础上成立全国性的政党组 织——宪友会,将建立宪政的希望寄托在自身力量的壮大上。当1911年5月8日清政府推出皇族内阁后,各省立宪派便立即采取行动,公开与清政府叫板,揭露皇族内阁“名为内阁,实则军机;名为立宪,实则为专制”,要求清政府解散皇族内阁,按照内阁官制章程,另选大员,重新组织,
摄政王载沣于1911年5月9日推出的铁路国有政策,又进一 步将国内立宪派推向对立面。虽然就修建铁路本身来说,鉴于商办铁路多年无效及铁路在国计民生中的特殊地位,国有政策实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清政府的铁路国有政策,在当时犯了严重的“只讲经济、 不讲政治”的错误。
自19世纪末以来,铁路即成为西方列强争夺中国势力范围的一个重要对象和工具。因此,铁路政策不只是经济问题,它首先是一个政治问题。而清政府在推出铁路国有政策后,又于5月20曰与英、德、 法、美四国签订《湖广铁路借款合同》,这就极大地伤害了立宪派和广大士绅的民族主义感情,使铁路国有政策问题成为爱国和卖国之争。而清政府在未与资政院和资议局商议的情况下,擅自宣布将地方铁路收归国有并与列强签订借款合同,这又使得铁路国有政策问题与当时立宪派捍卫宪政的斗争联系在一起。
更为糟糕的是,清政府的铁路国有政策还过于与民争利,严重损害了地方立宪派和民众的经济利益。在宣布将粤汉、川汉铁路收归国有之后,清政府没有给予各省商办铁路公司相同的合理经济补偿,这就极大伤害了各省立宪派 和广大中小股东的经济利益,使得立宪派和民众与清政府的矛盾格外尖锐,演变为武装冲突。至武昌起义事发,各省立宪派便纷纷抛弃清政府,倒向革命一边, 相继宣布独立。这些,都不能不说是清政府政经政策上的重大失误。
4、新政具有颠覆专制统治的内在动力
清末新政没有挽救清朝统治,归根结底,也是由于其本身就具有革命性,具有颠覆清朝统治的内在动力。清政府本质上是一个封建政权,而新政在许多方面具有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由一个封建旧政权推行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必然要突破旧政权的限制,成为旧政权的对立面。
以清末教育改革来说,清政府的目的无疑要培养符合他们统治需要的人才,因此在兴办近代学堂过程中施加了许多限制,要求无论何种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 正”,一再严令学生不得从事政治活动。但新式学堂学生和留学生一旦接受近代西方教育,接触西学知识和民主政治理论,就不是清朝 统治者所能牢笼和控制的了,必然要突破清政府的限制,成为封建专制制度的异端者,投身爱国民主政治活动。据比较权威学者的研究,从1902-1911年全国共发生学潮502堂次,波及京师和20个省份的各级各类学堂。事实上,清廷在1907年底发布的一道整饬学堂的上谕中也对国内学生的出轨思想和行为多加指责,惊呼“大为世道人心之害“。
与教育改革相似,新政军事改革也具有相同的效果。军队作为国家统治的重要机器,清政府编练新军的目的,不言而喻是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并且部分也曾收到了这样的效果,清末的反清起义有些就是被新军所镇压。但另一方面,随着新军接受近代军事教育,以及新军官兵文化知识的提高,新军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及政治觉悟也受到启蒙,使他们认识到当时中国社会的腐败、黑暗、落后以及民族危机的严重性,从而滋生对清朝统治的强烈不满,最终成为清政府的掘墓人。1911年10月10日推翻清朝统治的武昌起义的枪声,就是由湖北的新军首先打响。随后,新军在宣布独立各省的起义中均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湖北、湖南、江西、陕 西、山西和云南六省的起义,均由新军领导;贵州、浙江、广西、安徽、福建、广东、 四川、江西和江苏9省虽然由各省咨议局会同士绅、商人和商会宣布独立,但他们都得到新军的有力支持,实际上是新军军官与各省咨议局携手合作设立军政府。甚至在由清政府直接控制的原袁世凯训练的北洋军中,也发生著名的声援武昌起义的滦州兵谏和滦州起义。
除了教育和军事改革之外,清末新政 的其他改革,诸如经济政策、预备立宪政治改革等,也均具有类似的效果——搬起 石头砸自己的脚。可以说,这是当时推行 新政改革的清朝统治者未曾料到的一个历史宿命,
总体上而言清末的新政只是治标不治本的一次改革,原有的目标并没有达到反而提前加速了自身的灭亡。主要的原因就是改革只是改了一些不重要的领域如军事、经济、教育等,真正要改的政治领域只是换汤不换药,还是君主制为主体的,实际权力还是掌握在皇族手中,并没有做到真正的改革,所以最终清末的新政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最终还是失败了,而且失去了人心,失去了民众的支持。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谈谈:
清末新政的起因是: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事变爆发后,慈禧太后率光绪皇帝等百位皇亲在忠臣侍卫的护送下出宫避祸西安,回京之后,和外国列强签订了善后的《辛丑条约》,付出了巨额赔款,此举对中国打击很大,逼迫朝廷保守派势力不得不主动进行变法,以求图新。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在慈禧太后的支持下,清政府进行了新政改革,改革内容多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的戊戌变法近似,但比戊戌变法更广更深,影响最大的是废除了延续千年之久的科举制度,对当时的教育制度进行了大幅的改革。 清廷力图在军事、官制、法律、商业、社会等方面进行系统性改革,改革也波及了内地和东北、蒙古、西北和西藏各地,涉及的地区和改革的内容确实前所未有,但是由于改革政策涉及到很多官员的切身利益,在加上改革的不彻底和一些官员的暗中抵制,实际并没有取得太大进展,但是对当时社会还是有一些重要影响。
清政府派出的的很多留学生去国外学习,他们在经历过西方的社会制度后对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产生了反感,很多人直接投身到了革命的队伍中去了,可以说他们的所作所加快了清朝的灭亡。
新政的本质导致其失败
新政的本质是参考西方的相关制度,制定符合当时国情的君主制度,继续维持满清的皇族统治,这样的改革能够成功才是问题。这样的改革不但得罪了普通民众还得罪了想要改良的立宪派官绅,还得罪了清廷中一大批汉族大臣。所以在满清组建了第一届内阁后,人民一下子就看清了清廷的真正用心。明白了清廷真正关心的是政权能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面,并不愿意分权。
1911年5月8日,清政府实行所谓“责任内阁制”,下令裁撤旧设内阁及军机处,成立由十三名国务大臣组成的新内阁,以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内阁总共十三人,满族即占到九人,其中皇族七人,汉族竟然只有四人,举国都为之哗然。此事件直接导致了反清情绪的高涨,直接促进了民族革命的爆发,变成了压弯清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综上所述,清末的新政改革之所以没有能够挽救大清,主要还是其改革治标不治本,并不是真正的改革,假借改革之名行专制之实,并不是真正想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所以失去了民心。
清末新政为什么没有能挽救大清,反而引发了革命?笔者看到上面有朋友回答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清朝灭亡是历史的必然。”这句话不假而且十分正确,但是这个必然性体现在哪里呢。等我们把一切具体问题都归结于根本的必然性是不是就有些大而无当而显得空泛呢?
1900年,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西方帝国主义殖民者组成八国联军,悍然侵华。而无能的清政府又一次战败,签订了近代以来最为丧权辱国的条约《辛丑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彻底让中国人民认清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只有推翻清政府才能救中国。 所以这一时间民主革命前所未有的高涨。
民主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和群众的反抗斗争,让清朝统治者意识到不能再照旧统治下去了,为了挽救统治危机,统治阶级内部一些开明人士,要求变更政体,实行立宪。1905年,清廷派出载泽、端方、戴鸿慈、李盛铎、尚其亨5大臣出洋考察,1906年五位大臣归国后,9月1日清政府正式宣布“预备仿行宪政”,但是清朝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只想安安稳稳稳的过完自己的晚年,对新政实施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一直到1908年慈禧太后去世,所谓的新政不过只是撤了几个旧衙门,增添了几个新衙门,合并了几个多余的衙门。
清末新政时,清朝政府仿效西方国家开设“议会”,“咨政院”,“资议局”,并组建内阁。 内阁由总理大臣和内阁政务大臣组成,共计13人,其中满族7个人,汉族4个人,蒙古族一个人,另有汉军旗人1个。虽然名义上是不分满汉,但其实质却是满七汉四,而蒙古、汉军旗人有多依附于满足,汉族人尽在内阁总数的1/3。而且这些人都是清一色的大地主、大官僚、大贵族。内阁中,满清贵族掌握着各要害部门,比如陆军部的尚书铁良,侍郎寿辉等又都是清一色的王公。
由内阁同意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其核心是“君上大权”,规定皇帝有颁行法律以及提交议案召集和解散议院,罢免政府官员等权力。这哪里有一点新政的气象?
三、争权夺利:所谓议员们的闹剧
1908年11月14日至15日,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在20小时内先后死去,三岁的小皇帝溥仪继位,清朝政府的大权落到了其父摄政王载沣的手里。摄政王载沣掌权的第1件事就是罢免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袁世凯。而此时的袁世凯早已经是树大根深,远不是罢免官职所能撼动的,摄政王载沣这一举动,造成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巨大分裂。
罢免袁世凯之后,摄政王为了表示新政除旧不新的气象,下令开议。按照原定章程,第1次常年会,为期三个月,可是三个月过后事情仍然没有议论出个所以然,最后又延期10天,谈论涉及文化、教育、国防法律等各个方面,但是议论到最后议员们得出的结论还是“请旨裁夺”,议会召开了100天,几乎没有办成一件大事。
辛亥革命爆发前夕,1911年5月,在各地改良派的巨大舆论压力下,摄政王载沣不得不重新组阁,然而结果更让人失望,国务大臣共13人,汉族只有协理大臣徐世昌外务大臣梁敦彦等四人,其余有人仍然是满人。
两次“皇族内阁”的组建,向世人说明所谓的清末新政不过是满清统治者为了集权与皇室的骗局罢了。这样更让一心想要推翻它的革命者所不齿,别让一些热衷于维护清政府的改良派大失所望,在众叛亲离之后,清政府的灭之也就成了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