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2月,在威海陷落、北洋水师全军覆灭后,中日军队又在牛庄、营口展开激战,最终仍以清军的失败而告终。
日军占领营口后,随即开始了田庄台之役,这是本次战争中的最后一战,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陆战。
田庄台位于营口北面,既是辽河下游的重要水陆码头,也是通向锦州、山海关的必经之路,清军当时集结了关外的所有精锐兵力,合计七十营二万余人,作最后一搏。
此时,日军也动用了主力部队两万人,在优势炮火的支持下,攻破清军防线后突入市区。日军司令野津道贯鉴于牛庄巷战的教训,下令将田庄台纵火烧毁。
到第二天早上,这座原本繁华的市镇被化为一片焦土,众多田庄台的居民和未撤退的清军,也都葬身火海。
由此,辽南所有城镇要塞,都已被日军占领,大清帝国的湘淮诸军,锐气尽丧,已无心再战。
这时,朝廷中的主战派个个缄口不言,小皇帝光绪召见军机大臣讨论战事,“问诸臣,时事如此,战和皆无可恃,言及宗社,声泪并发”。
由于害怕日军继续进军,清廷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屈膝求和。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清廷当时选择迁都继续再战,或许就不会有甲午赔款割地等事。
这一假设,从历史的复盘推演和利弊来看,却要做具体的分析。
从陆战和海战的表现看,清军不敌日军是基本的事实,不容否认。尤其是陆军,两者基本存在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代差,如果继续再战,日本顺势攻下北京,应该是较大的概率。
那么,如果清廷迁都再战,无非是此后八年抗战的提前上演,但要注意当时,之后的抗战虽然打了八年,如果没有美国外部因素介入的话,恐怕就不是八年,局势发展也完全不可预测。
道理很简单,当时的中国完全没有重武器制造能力,凭借自身的力量赶走日寇恐怕是很小概率的事件。
换到甲午年也是一样。甲午年的清军同样没有再生能力,试图以迁都再战就能击败日军,无疑是一厢情愿。
而从日军方面来看,无论从战力和数量乃至财政支持上,都不能和之后军国主义化的日军相提并论,换言之,甲午年的日军可以占领北京,但想大面积占领中国,却是难以完成的任务。
如此,如果没有外部因素介入的话,中日会陷入漫长的对峙时期,这对双方来说都不是好的选择。由此,日本方面同样考虑到这点,其最终的结果恐怕仍旧是议和结束。
从这个角度而言,慈禧太后决定议和,也未必是最坏的选择。因为它可以避免更多的伤亡和损失,即所谓“止损”。至少,相比于之后的各种战争,甲午战争对国内老百姓的波及很少,也算是一种好处了。
按:慈禧太后统治时期,虽然有各种战争,但对国内百姓都影响很小,这相比于之后的各种混战,对老百姓来说也算是一种德政了。
最后,至于说什么迁都再战清廷就会覆亡,看庚子年事情就清楚这是无稽之谈了。蒋介石输成这样尚且成为民族核心,何况当时的清廷呢?
那时的老百姓,有口饭吃就行了,哪来这么多的乱党!
毕竟,这场战争对国内百姓的波及面很小,大多数国人根本不知道有什么甲午战争。
再说了,那时也没有天灾什么的。就算想造反,又哪来的能力?那可是热兵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