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雍正先后共生有十个儿子,但其中六位都英年早逝,最后长大成人的,只有三子弘时、四子弘历(乾隆)、五子弘昼(恭亲王)和六子弘曕(果郡王)。其中,弘时的年龄最大,最有资格成为雍正的接班人,结果却反而被雍正削去宗籍,最后更是莫名其妙的死掉,这又是什么缘故呢?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说是雍正继位后,处处表现出要立弘历为皇储的意愿,这让弘时非常不满,于是他在八阿哥的挑唆下,决定铤而走险谋朝篡位,他们俩还特意拉拢来失宠的隆科多,三人联手在朝堂上逼雍正退位。

好在关键时刻,十三阿哥出面解决掉参与逼宫的八旗兵和禁军,随后隆科多被处死,八阿哥被除去宗籍后圈禁起来,不久被害死。至于弘时,雍正则赐给他一杯毒酒,让其自尽,享年24岁。



当然,这只是文学故事而已,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弘时的死因其实一直是个谜。

当年,雍正刚继位时,因为觉得弘时生性放荡,行事不谨慎,便有意立聪明伶俐的弘历为皇储。不过雍正实行的是秘密建储,因此最开始大家也都不知到谁是接班人。

在这种背景下,雍正虽然不太喜欢弘时的为人处事,但两人的父子关系还是比较好的,当时还特意不远千里,找来一代大儒王懋竑来当弘时的老师,同时让另一位大儒蔡世远做弘历与弘昼的老师。

史载,王懋竑和蔡世远是齐名的世大儒,并且两人在上任后,都是“同侍内廷,卯入酉出,敬谨奔走”,也就是待遇都是无差别。

从这层意义上说,雍正不愿意立弘时为皇储,只是觉得他不适合当皇帝,至于其他方面,都是和弘历并无多大差别。而且作为一个父亲,特意给他请名师来教导,也是希望能够自己的儿子能够把身上的坏习惯改掉。



但可惜的是,这一年的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周年忌辰,雍正并不亲至景陵致祭,而是派年仅13岁的弘历代其前往。按照清朝的管理,一般都是在位皇帝派遣未来皇帝向升天的皇帝致祭,奏告王朝百年大计已定,储位已有所属,并祈求先帝在天之灵的佑护。

所以,雍正的这个举动做出后,大家便开始猜测,雍正秘密建储的人选,恐怕就是弘历,这也让弘时非常沮丧,因为按照“立嫡立长”的宗法礼仪,理应该是他被立为皇储。更何况,此时弘时已经20岁,还有自己的儿子,而弘历才仅仅13岁,于情于理都不应该立弘历。

接着第二年,弘历第二次代替雍正到景陵祭拜康熙。至此,弘时对储位的幻想已完全破灭,所有任都已经很确定,雍正的皇储人选,就是弘历。弘时对此自然满是怨恨,于是行为处事更加放荡,甚至还多次公开顶撞雍正,最后气得雍正直接将他的老师王懋竑给罢官回家。

弘时却仍然没有吸取教训,他为争夺皇位,在怨恨与嫉妒心理的作用下,竟然和雍正的死对头八阿哥搞在起来。根据史书记载,弘时的性格其实和八阿哥比较相识,两人关系也一直较好,即便在九子夺嫡时,他们还多有往来,弘时还曾在雍正面前给八阿哥说好坏。



或许雍正也是因为这方面的缘故,才不愿意立弘时为皇储。当时,弘时的皇帝梦破碎,八阿哥的皇帝梦也破碎,其原因又都是因为雍正,而恰好雍正又都不喜欢他们俩,于是久而久之,他们俩自然而然就联合在一起。

对于弘时的这种行为,雍正自然是无法容忍的。所以他特意下诏批评弘时:“朕尚有阿其那、塞思黑等叛贼之弟......不但弟兄,便亲子亦难知其心术行事也!”随后,雍正干脆将弘时过继给八阿哥当儿子,并将其逐出紫禁城皇宫,宣告父子关系就此断绝。

接着,雍正又下令除去弘时的黄带,并从玉碟上除名,让皇叔允祹约束养瞻。其后不久,弘时突然暴毙身亡。因此,很多人就怀疑弘时是被雍正所杀,所以各种类似的文学故事层出不穷。

但事实真是这样吗?首先,弘时是在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已被削除宗籍,由允祹约束养瞻,但他去世的时间是在雍正五年八月,前后相隔1年零6个月,雍正如果真想让弘时死,又何必等这么长时间呢?

更何况,雍正四年九月,八阿哥等人都已经全部去世,雍正清除反对派之举已基本完结,他又何必过去一年后,又秘密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呢?

再者,八阿哥的唯一的亲生儿子一直活到乾隆年间,雍正既然不杀八阿哥的亲生儿子,又何必杀弘时呢?所以,更真实地情况,应该是弘时自己郁郁而终。

最佳贡献者
2

在正史中,弘时也是被雍正赐死的。

但赐死的原因与电视剧《雍正王朝》不同,反而与《甄嬛传》的情节是一致的。



正史中,弘时没有竞争夺嫡,也没有在科考案中泄露考题,更没有谋刺弘历和隆科多。

弘时是雍正的皇三子,庶出,诸子中最年长者,弘历的异母兄长。弘时的生母是李氏,雍正登基前为侧福晋,名份仅次于嫡福晋乌拉纳喇氏。

起初,雍正对这个儿子还是蛮喜欢的,为他精心挑选老师促进学业。



雍正登基以后,还允许已有家室的弘时同住在宫中,说明当时父子间的感情还是相当不错的。

后来,雍正也逐步认识到弘时并不具备继承皇位的胆识和才能,但仍然很关心和扶持,希望他能够有所成就。

如果弘时能稍有些头脑,谨言慎行,哪怕做个亲王,也能终生保全富贵。可他的思想确实太单纯幼稚了,毫无城府心机,导致大祸临头。



弘时是亲身经历过康熙帝两废太子,九龙夺嫡这些残酷的政治斗争。

康熙死后,雍正登基,对那些曾经的竞争对手们进行了残酷打击,而弘时则对皇叔们的遭遇比较同情,以至于他的政治立场站到了雍正的对立面。

雍正五年,弘时随父皇雍正在宗祠祭祀先帝,弘时忽然脑袋瓜不灵光了,他说:“先帝在天之灵,愿目睹手足和睦,兄友弟恭”,他跪下来为几位皇叔求情,言语中暗示雍正这样对待兄弟,令先帝康熙在天之灵难以安定。



这简直是撮死嘛,雍正仿佛睾丸上被火苗烫到一般蹦了起来,暴跳如雷,立即下诏,以“言行放纵不谨”的罪名将弘时革除宗籍,而后就赐死了。

令雍正气愤和伤心的是,自己对他如此关爱,而弘时做为儿子,居然为别人说话,伤害自己的父亲,还专门往最敏感,最隐痛之处进行打击。

“才智不足,尚可教诲,然此子心怀异志,侍君不忠,对父不孝,则断不可留”。

弘时的这种固执的观念深深地触怒了雍正,最终以“放纵不谨”的罪状,贬弘时为罪臣之子,削宗籍,赐死。这一情节与电视剧《甄嬛传》是一致的。



正史中,乾隆还是很怀念这位心地单纯善良的兄长。这一点,与电视剧《雍正王朝》和《甄嬛传》都不相同。

3

因为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的热播,雍正杀子变得家喻户晓。电视剧中,雍正最后在密室召见亲生儿子弘时,命他自行了结,随后,弘时自杀身亡。

作为亲生父亲,雍正亲自将自己的儿子送到了鬼门关前,对这个儿子可谓恩断义绝,说明这个儿子也让他彻底失了望,寻常父亲看到儿子让自己失望,顶多是断绝父子关系,视同路人,终生不见,但要让一个父亲赐儿子死罪,可见对儿子不单单是失望,已经视同仇人了。

确实,在电视剧里,作为雍正在世的儿子中年长的弘时,攻于心计,阴险毒辣,为了夺嫡争储当皇帝,谋杀知道内幕的隆科多灭口,甚至安排杀手,不惜谋杀自己的亲弟弟弘历(后来的乾隆皇帝),事情败露后,为雍正皇帝赐自尽。可见,电视里的弘时被赐死,是因为争储夺嫡。

历史上的弘时,与电视里的结局差不多,也是被父亲雍正皇帝开除宗籍后,或被雍正赐死,或含辱自杀,都是被自己的亲生父亲逼死的。不过,雍正逼死儿子的关键原因,却不是“夺嫡杀弟”,而是“附逆允禩”,因搭错了车、站错了队而死。

据《清史稿》记载,雍正皇帝十个儿子,第一个皇后生了嫡长子弘晖,钮祜禄氏生弘历,耿佳氏生弘昼,年贵妃生福宜、福惠、福沛,谦妃刘氏生弘適,齐妃李氏生弘昀、弘时、弘昐。

嫡长子弘晖8岁就夭折了,留下的儿子中,就资历和能力来说,以弘时、弘历最醒目,弘时生于1704年,弘历生于1711年,弘时大弘历7岁,雍正在选择接班人的时候,按照常情,弘时的优势是要大于弘历的,但弘时的表现,却让雍正对他彻底寒心、彻底死心,以至要结束儿子的生命不发泄自己的愤怒。

据《清史稿·列传七》记载说:“弘时雍正五年以放纵不谨,削宗籍,无封。”《清皇室四谱》记载说:“(弘时)康熙四十三年甲申二月十三日子时生,雍正五年丁未八月初六日申刻,以年少放纵,行事不谨削宗籍死,年二十四。”

“年少放纵,行事不谨”,便是弘时的罪过,但“年少放纵,行事不谨”即便是罪,也罪不致死吧?弘历继位为皇帝后,庄亲王允禄在一个奏章中说:“查,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奉旨:弘时为人断不可留于宫庭,是以令为允禩之子。今允禩缘罪撤去黄带,玉牒内已除其名,弘时岂可不撤黄带。著即撤其黄带,交与允祹,令其约束养赡。”

这段话说明,在雍正四年,雍正已将弘时逐出皇宫,勒令他去做允禩的儿子,允禩是雍正夺嫡时的劲敌,当时也是戴罪之身,罚儿子去做允禩的儿子,有相互惩罚、昭彰天下之意。可见,弘时获罪,是因站在了八贤王允禩的阵营,而这是雍正最不能容忍的。

而起因是,雍正当年与众兄弟夺嫡时,弘时耳闻目睹,有些事还亲身经历,对八叔允禩有自己的看法。登基后的第三年,雍正开始收拾允禩等兄弟,弘时同情允禩,与父亲立场严重背离,雍正便将他过继给允禩为子,而弘时并没有因此而改变立场,父子关系进一步恶化,后来便有了逼死儿子的结局。

4

据《清皇室四谱》记载:“皇三子弘时,以年少放纵,行事不谨,削宗籍死。”于是有传闻说,弘时是被雍正赐死的。那么,这件事是真的吗?

再说了,雍正本来子嗣不丰,在弘时之前,还有弘晖、弘昐和弘昀,但都夭折了,因此弘时按序齿排,就成了“嫡长子”。除了弘时外,雍正当时也就只有弘历、弘昼两人(还有一个弘瞻,是在雍正去世前才生的)。如果弘时真是雍正赐死的话,雍正怎么舍得这样做呢?

(弘时剧照)

弘时的生母齐妃出身不错,也很得宠爱。早在雍正还是雍亲王时,便得到恩宠不断,先后生下三子一女。其中弘昐、弘昀和弘时都为她所生,不过养活长大的就只有弘时。

子以母贵,再加上弘时聪慧,因此颇得雍正喜爱。

雍正继位时,弘时已成家,按清朝宗室制度,他应该在京城开府另住。但雍正疼爱他,于是把他留在宫中同住。

不仅如此,雍正还有意把一些政务交给他办理,培养他的能力。

可见,雍正对弘时还是相当器重的,当时雍正和弘时的父子关系,还算相当融洽。

雍正继位后,有件顶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为了固立国本,需要立太子。

这事朝臣们很热心,一直催着雍正早立。但经过九子夺嫡的雍正,不愿意再重蹈前车之鉴,所以他认为明立太子,只会重蹈历史覆辙。该怎么办呢?

经过深思熟虑,为了不再上演手足相残的悲剧,雍正决定开立储之先河——秘密立储。

雍正元年8月17日,雍正把继承人的名字写在继位密诏上,然后放到了正大光明匾的后面。并称,传位密诏必须等他死后,才能打开。

这样一来,谁都不知道雍正会立哪个阿哥为太子,于是大家就从平时的细节中去观察。再加上雍正又受儒家文学的影响,很有可能学汉人宗室“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制度,所以很多朝臣认定,弘时就是太子,对他多有依附。

(雍正剧照)

弘时也满心认为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再加上他已成年,又有丰富的政务处理能力,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他都算得上是个合格的储君。

所以,弘时志得意满,对于雍正交待的事务,更加勤勉认真。

3个月后,到了康熙的忌辰。按理,身为一国之君的雍正,应该亲自去景陵祭拜。可是,他却打发了四阿哥弘历代他前往祭祀。

按道理,普通的阿哥是没有资格代皇帝去祭祀的,只有被立为太子了,才有这样的殊荣。也就是说,看起来弘历很像是太子。

在朝臣们议论的同时,弘时也颇为忐忑。但他尚存一丝幻想,依旧继续努力,希望能博得雍正的认可。

结果第二年康熙的忌辰,弘历再次被雍正指派前往景陵。

这下,弘历就是太子无疑了。

弘时非常沮丧,再加上生母齐妃由于年老色衰,不得宠爱了,种种情形,让他对雍正产生了怨恨。

自那以后,弘时做事敷衍潦草,常常使雍正不满。不仅如此,弘时还大发议论,说他的那些皇叔中,唯有八皇叔胤禩最有才干,可惜生不逢时。

这些议论,很快就有人传到了雍正的耳中。

(胤禩剧照)

雍正早先争储时,就与胤禩是死敌。继位后,一直处处打压胤禩,因此坊间对雍正继位颇多谣言。

现在弘时竟然公开为胤禩叫屈,这不坐实了坊间的谣言吗?雍正没想到弘时竟然这样愚蠢,再加上他办事不力,免不了对他多有训斥。

另外,为了巩固皇权,雍正对胤禩等参与夺嫡的皇子进行了残酷的打压。尤其对胤禩最为严厉,不仅革职削爵,开除宗籍,还赐给他“阿其那”(猪的意思)的恶名。

就在胤禩被圈禁不久,早就不满雍正做法的弘时,终于没忍住,在宗祠祭祀上,当着众人的面,力劝雍正释放被圈禁的皇叔们。并称,康熙若是看到他这样残酷打压手足,一定会很不得安宁。

雍正没想到弘时竟然公然站到政敌一边来指责他,盛怒之下,雍正将弘时开除宗籍,把他撵出了宫,并赌气似的,把他过继给胤禩为子。

弘时没想到雍正如此绝情,竟然和自己断绝了父子关系。再想到雍正对待手足尚且残酷,不免担心自己也会受到打压。因此,在惶惶不安和忧虑中,很快就病倒了。虽经医治,但哪里又能治得好他的心病呢?拖了大半年,最终还是在凄惶中咽了气。

由此可见,弘时虽然不是雍正赐死的,但这种死法,与赐死也差不多了。

(参考史料:《清史稿》)

5

二月河老师的《雍正皇帝》改编成了电视剧《雍正王朝》,其中有一幕是雍正皇帝的三子爱新觉罗.弘时,因为嫉妒爱新觉罗.弘历,而想要暗杀弘历,东窗事发之后,雍正在密室中召见了弘时,最后赐死了弘时,那么历史上爱新觉罗.弘时真的是被雍正皇帝赐死的吗?

弘时是雍正的第三子,雍正的前两个儿子,都因为早夭一个七岁,一个十岁就死了,所以弘时其实是雍正的大阿哥,如果根据《清皇室四谱》的记载:“皇三子弘时,以年少放纵,行事不谨,削宗籍死。”这段话很容易就让我们把弘时的死亡,和他被雍正削去宗籍有关系,如果忽略时间很容易就被人误以为,雍正削去弘时的宗籍之后,同时赐死了弘时,雍正杀子似乎在《清皇室四谱》中得到了印证,加上雍正一直都在打击自己的兄弟,所以处死自己儿子也不足为奇。

弘时被削去宗籍其实深究原因,这和清王朝最开始秘密建储,是有直接关系的,在康熙晚期,九子夺嫡的激烈是封建王朝时期前所未有的,在雍正登基之后,爱新觉罗.弘时他是长子,虽然不是嫡出,但是母亲李氏作为雍正的侧福晋,地位是远高于其他的嫔妃的子女的,所以按理说,弘时应该被雍正作为皇位第一的顺位继承人来培养,但是事实上正是因为皇权的继承问题时,直接导致了他会远比其他皇子更容易和雍正皇帝造成冲突。

查,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奉旨:弘时为人断不可留于宫庭,是以令为允禩之子。今允禩缘罪撤去黄带,玉牒内已除其名,弘时岂可不撤黄带。著即撤其黄带,交与允祹,令其约束养赡。钦此!

这是一份雍正四年的奏折,我们其实就可以知道《清皇室四谱》上面的记载是有误的,弘时被削宗籍是在雍正四年时,他死在雍正五年,中间间隔了一年时间,并且他的死和爱新觉罗·胤禩等人有关,或许正是因为弘时对胤禩等人有好感,而雍正一直都容不下胤禩等人,一直把他们视为最大的威胁,所以弘时雍正四年,被雍正勒令将弘时过继给了胤禩当儿子,并且没过多久就因为胤禩而连坐获罪,在雍正五年弘时去世,死因不明,没有任何文献记载他是被雍正秘密赐死的,只是存在这样的可能性。

其实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但是当弘时逐渐被胤禩一方拉拢,开始站到了父亲雍正的对立面,甚至直接影响到皇权统治时,雍正必然将在儿子和自己的统治之间做出一个选择,雍正驾崩之后乾隆继位,乾隆皇帝因念及兄弟之情,恢复了弘时的宗籍。

6

说弘时,必须先说雍正。

雍正这个人,爱就爱的死去活来,恨也恨的翻天覆地。从对年羹尧的书信往来就能看出来。

而弘时是怎么得罪他的呢?

原来,弘时的性格比较直率。在九子夺嫡时期,弘时已经成年。而作为成年人的弘时,行动上与雍正的敌对势力八爷党关系比较近。

当雍正登基后,对自己的政敌打击比较严厉;对与政敌关系比较近的自己的儿子,也就有了防范。但这时候所谓的防范,也无非是怕如果自己死后,让弘时继位,是不是会被翻案?所以,继位者就必然不可能是弘时。

可弘时没想到这一层。

弘时是雍正第一个活到成年的儿子。接下来才是乾隆帝。两人相差七八岁的年纪。弘时是雍正事实上的长子。其母李氏,是雍正为亲王时的侧福晋。虽然是汉人,但也是出身官宦之家。而且,雍正最初的三子一女,皆为李氏所出,不可谓不受宠。弘时便理所应当的成为皇帝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弘时对此也是自信满满。

况且,雍正继位后,也没有表现出对弘时的不满。当时,雍正的全家都搬进了紫禁城。雍正还为几个皇子选择师傅。

弘历与弘昼两人共同的师傅是蔡世远。而弘时的老师是饱学之士翰林院编修王懋竑。王懋竑谨小慎微,在性格上与弘时互补。这也能看出来,对于弘时,雍正还是寄予厚望的。

可这时候,发生一件事:弘历代表雍正去拜祭逝世一周年的康熙皇帝。而且是连着两年都如此。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雍正是秘密建储的首创者,但由弘历代替自己去祭拜祖先这样的大事,皇储人选也就成了公开的秘密。

现实给了弘时无情的暴击。但这时候,保住自己作为亲王贝勒的爵位还是比较容易的。

在这一时期,雍正也替弘时选择师傅。弘时也住在宫里。也有了孩子。可这时候,必然是牢骚满腹,反而去找雍正已经失势的政敌八阿哥倾诉。这就触动了雍正的逆鳞。

你是我的儿子,当初你同情他们,我还能认为你是直率。可现在有事跑到敌人那里去说,这就不仅仅吃里扒外了。

于是,雍正开始发挥他的“恨也要恨的翻天覆地”的作风:弘时被出继为八阿哥的养子,出宫。

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你不是跟他好吗?那你做他的儿子去吧。

紧接着,八阿哥被除宗籍。弘时也被夺了黄带子。从皇亲显贵一下变为了庶人。这个落差,简直是天壤之别。于是,在此后的一年半时间,抑郁而亡。这就是弘时现实中的一生。

站好队,很重要。像弘时这样,本来生在优势一方的阵营,却一步步逆行的倒向劣势的一方,可以说只能是蠢了。或者真是没有什么政治头脑。

不过,在表面的文书里,这些是不能写的,只落下“年少无知,性情放纵,行事不谨”的评语。

弘时也是一错再错…

7

爱新觉罗.弘时,是雍正第三子,也是他长成年的最大的儿子。其母齐氏在雍正初封妃,地位仅次于皇后乌拉那拉氏及贵妃年氏,地位高于乾隆帝生母熹妃钮祜禄氏,为后宫第三位妃主。而且雍正早年对弘时特别喜爱,在他成婚后,仍然允许他在宫中居住,贴身教导。不管从母妃的出身地位、年纪、还是从雍正的态度上来看,弘时继承大统的可能性很大。

关于弘时的下场,《清史稿·卷二百二十 列传七》记载:弘时雍正五年以放纵不谨,削宗籍,无封。雍正五年丁未八月初六日申时卒,年二十四岁。雍正十三年(1735年)10月,清高宗(乾隆帝)即位之后,追复弘时的宗籍。砥犊情深的父子俩怎么忽然就反目治罪了呢?雍正这位“屠夫”有没有杀死自己亲儿子呢?

弘时获罪,也是有他的“取死之道”。雍正经过艰苦卓绝的“九子夺嫡”,在看起来任何方面都不占优的情况下,取得皇位,除十三子允祥外的其他弟兄皆反对,传他是矫诏篡位。为此,雍正杀了皇室宗亲两百余口。坐稳皇位后,“弑兄屠弟”,“弑兄”是指雍正帝囚禁了大阿哥允禔、二阿哥允礽、三阿哥允祉;“屠弟”则是指五阿哥允祺、八阿哥允禩、九阿哥允禟、十阿哥允、十二阿哥允祹、十四阿哥允。其中允禔、允礽、允禩、允禟均被囚禁而死。弘时因当时雍正意图让弘历继位的意图很明显,出于嫉妒,竟然头脑发热地倒向雍正的政敌允禩,参与到他八叔的政治势力中!

可想而知雍正的心情,悉心教导的儿子导向了要自己命的政敌一边,父子关系彻底决裂,勒令他去做允禩的儿子。雍正四年,正月将允禩撤去黄带,从玉牒除名,二月,对不知悔改的弘时做了同样处理,并将他逐出紫禁城。弘时被撤去黄带后,由其皇叔允祹约束养瞻。雍正五年抑郁而终,年仅24岁。

雍正十三年(1735年)10月,清高宗(乾隆帝)即位之后,追复弘时的宗籍。

8

雍正第三子弘时,突然被雍正过继给了康熙第八子胤禩为子,接着又被削去了宗籍。不久后,年仅24岁的弘时就去世了。

弘时突然失宠,离奇死亡,这的确不免让人浮想联翩。弘时到底做了什么事情,得罪了他的皇阿玛雍正,竟然连父子都不做了?而且,民间传闻的雍正,素来薄情寡恩,也不免让人怀疑,是不是雍正赐死了弘时?这里我们就尝试来揭开这个问题的答案。

雍正杀子的传闻

“雍正杀子”一事,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刻画的是淋漓尽致。

雍正继位后,在多个方面表现出了要立四子弘历为储君的意愿,这让雍正在世的皇子中年龄最长的三子弘时心生不满。

“九子夺嫡”失败的“八爷”廉亲王胤禩,也不甘心皇权旁落,看出了弘时的心思,就秘密联合了弘时。同时,又伙同多位八旗王爷,并勾结业已失宠的“皇舅”隆科多,掌控了京城内外的八旗军和禁军。然后,在朝堂上突然对雍正发难,试图“逼宫”,迫使雍正退位,拥立弘时继位。

幸好雍正第五子弘昼及时将情况告诉了“十三爷”胤祥,由胤祥出面解决了参与逼宫的八旗兵和禁军,解了雍正之围。

事后,雍正为了帮助弘历(乾隆)巩固江山,防止再次出现类似的逼宫事件,就选了个日子,将弘时一口鸩酒给毒死了。

故事很精彩,但这只是文学作品中,根据历史大脉络杜撰出来的情节。

弘时的真正死因

根据多部史料的记载,弘时的死因的确跟皇位之争有关,也的确跟“八爷”胤禩有关,但更大的可能并非是被雍正赐死的。

按照传统的“立嫡立长”的宗法制度,继承皇位的的确应该是弘时,而不是弘历。

雍正的嫡妻正福晋孝敬宪皇后仅生有嫡长子弘晖,但不满8岁就病死了。雍正接着的三个儿子弘盼、弘昀、弘时均为侧福晋齐妃李氏所生,弘盼、弘昀皆夭折,皇长子就是弘时了。而弘历的母亲熹妃,当时的地位远不及齐妃。雍正一生仅有一位皇后,再无嫡子,所以,如果雍正不实行秘密立储制度,那弘时就是明正言顺的皇储

秘密立储制度,让个性耿直的弘时多有不满,和雍正开始产生冲突。这也让雍正开始疑忌弘时。雍正在奏折中曾写有:“朕尚有阿其那(老八胤禩)、塞思黑(老九胤禟)等叛贼之弟,……不但弟兄,便亲子(指弘时)亦难知其心术行事也”的批语。

乾隆继位后,下旨恢复弘时的宗籍,在负责办理的允禄等人所上奏折上有:“臣等查三阿哥从前原因阿其那获罪株连,与本身获罪撤去黄带者不同……应钦遵谕旨,将三阿哥仍载入玉牒。

可见,雍正采用秘密立储制,有意传位给弘历,并让弘历代为主持康熙景陵的祭祀等事情,让弘时感觉到自己与帝位无缘,继而同情被圈禁的胤禩、胤禟,加上秉性耿直,没有谨言慎行,被雍正所迁怒。

根据允禄所伤奏折记载,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雍正将弘时过继给胤禩为子,并撤去了弘时的宗族黄带,玉蝶除名,交给了胤裪抚养。

根据清室玉蝶记载,弘时在雍正五年八月初六卒。

上面的史料相对可靠,弘时从被过继、除籍,到去世,中间经历了整整一年六个月的时间。雍正如果真要处死弘时,应该在削宗籍时就办理了,没必要再拖上一年半。所以,比较大的可能性就是,弘时觉得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本已愤懑不满,再加上被雍正严惩,心态抑郁,结果就病死了。

当然,如果非要加点故事,非要说雍正赐死了弘时。那可能就是弘时被除籍后,又干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彻底惹怒了雍正,被雍正赐死了。但,并无实据,只能是猜测了。

9

说起弘时,可能人们最先想到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弘时被父亲雍正赐死前,仰天悲号的场景。正史中弘时的下场又如何呢?

雍正共有十个儿子,弘时本是雍正的第三子,可是哥哥皆早夭,他就成了雍正实际意义的长子。

也许是弘时触怒父亲太过的原因,清朝正史中对他的文字记载很少,尤其是《清世宗实录》将其生活痕迹一笔抹去。

不过根据其他版本的史书记载,有书君觉得,弘时并未被赐死,而是受到严惩后,抑郁而亡。且听有书君梳理分解。

一,弘时因秘密立储制度,与父亲渐生嫌隙。

弘时,出生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母亲是雍正的齐妃李氏,其在宫中属第三妃位。子以母贵,弘时的地位在阿哥中是较为显贵的。

弘时因哥哥早夭,幼时也曾深受雍正宠爱,被溺爱养成了简单直率,任性的脾气。只是弘历出生后,其聪明灵秀夺了弘时的风头。

不过雍正对弘时还是饱含父爱期望的,既使弘时都已成年生子,还留他居于紫禁城,并特请大儒严加调教。

不过弘时曾亲睹了康熙朝两废太子,九子夺嫡的残酷,他的眼睛只盯着雍正的立储意向,而未去体会父爱。

雍正为了避免重蹈前朝覆辙,决定设置秘密立储制度。弘时也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觉得无论是年龄、母亲位分,还是立长不以贤的古训,自己都是储君不二人选。

可是弘时眼看着只有13岁的弘历,竟然连着两次替雍正祭拜康熙,没有他的份。弘历就是雍正心中的储君之选已经显而易见了。

弘时储君梦碎,令他气急生怨,对雍正及弘历渐生嫌隙之心。

二,弘时缺乏政治大智慧,站错队惹怒雍正。

凭心而论,弘时资质平庸,既使有大儒天天教导,也没有改观,其才智权术确实比弘历差了一截,没有太多的政治头脑,也许这也是雍正立贤不立长的原因吧。

关于弘时后来因何获罪,电视剧讲述的是,弘时为争储暗对弘历下手以及阴谋造反。

可是正史对此并无记载,只是说弘时年少无知,行事不谨。有书君觉得,以弘时性情此记载应该可靠,电视剧应是虚构的,真实的弘时没有那样的智慧。

我们由雍正当日说弘时为人断不可再留宫廷,并下旨把他过继给允禩为子,可见其获罪的端倪。

弘时应该是和八叔允禩走得太近获罪。据乾隆继位后的一些史书记载,弘时确因允禩获罪。

其实在前朝九子夺嫡的时候,弘时就不倾向父亲,反而与八叔胤禩来往较多。现在,他又深受立储打击,心中的失落委屈无处诉,又想起了允禩,觉得是依靠。

我们再看,八王党夺嫡失利怎甘心落于雍正之手,一直韬光养晦暗中掣肘雍正以谋后动。弘时再次送上门来,将来也许能当成棋子出奇制胜,他们何乐而不为呢。弘时与允禩等人一拍即合,来往日益紧密频繁。

我们试想允禩曾是雍正夺嫡时最强劲的对手,以雍正厚黑性情,他的卧榻之侧岂能容猛虎酣睡。他等朝局稳定后,就开始清算夺嫡旧账了。

天真的弘时没有审时度势之功,他看见雍正开始制裁允禩等人,大起同情之心还颇有同病相怜之感,他不但不躲避还妄想为其求情,劝雍正要兄友弟恭。

以雍正严苛的脾气,我们可想而知雍正闻听此言的暴怒表情,弘时竟然心向死敌,那就断绝父子之情,去给允禩做儿子吧。

这一切还是怨弘时头脑简单直接,看不清时局,站错队与允禩关系太密了。

三,弘时随允禩受严惩抑郁而亡。

关于弘时最终死亡方式多有争议,电视剧中所说弘时被雍正赐死,有书君觉得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弘时应是抑郁成疾而亡。

我们从其受罚开始一点点梳理。雍正一怒之下将弘时赶出紫禁城,将其过继给允禩是在雍正三年(1725年),当时允禩只是被撤职停用。

转年到了雍正四年(1726年)二月,雍正才将允禩改名为阿其那,撤去黄带子,削宗藉,囚禁宗人府。将八王党一击到底。

可是弘时还是未能及时清醒回头,到了四月份,雍正就下旨令弘时随允禩一样撤去黄带子,削宗藉,并把他交给允祹管束赡养。至此弘时彻底失势。

被圈禁的允禩郁闷难言,在同年九月就病逝了,虽然民间传说他是被毒死,可是并未有实证。

而弘时是到了转过年雍正五年(1727年),才病逝的,与其被削宗藉已经过去一年了。

当时允禩早已死亡,更何况弘时的意志早已被磨灭,已无与弘历争储实力了,雍正又有何必要再杀弘时呢?

而且雍正当时对弘时的处罚还是留了情面的,弘时只是交给叔叔管养。而允禩的亲生儿子弘旺境遇比弘时惨多了,被流放热河后来又被锁禁。

我们再看乾隆继位后,忆起弘时亦是说其受到雍正严惩,并未说赐死一词。如果弘时真的被赐死,以乾隆讲仁孝之心,他又怎么会违背父意,为弘时恢复宗藉,并将其重新录入皇室玉蝶呢?

因而弘时应不是被赐死,而是受到严惩后,地位落差以及精神意识上的羞辱,是他无法承受之重抑郁成疾致死。我们试想阿其那在满语中是狗的意思,满含轻贱蔑视之意。弘时从皇阿哥成了阿其那的儿子,其心境怎能不崩溃呢?

如果弘时有政治远见,对储君之位淡然处之,他亦能做个平安王爷,只可惜他的才智撑不起梦想,才落得英年早逝的悲剧。

斯人已逝,历史由人评说吧。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10

弘时是雍正的第三子,相比两个弟弟弘历与弘昼,他在历史上的存在感是在太弱了。

在《雍正王朝》里面,弘时最开始只是一个边缘人物,没认真想过做夺嫡的事。树欲静而风不止,弘时因“科场舞弊”的小辫子被忽悠上了胤禩的贼船,为了谋求皇位甚至连自己的亲弟弟都不放过。最后阴谋败漏,弘时被雍正赐死。真实的弘时,根本就没有夺嫡的机会,结局也没有剧中那么“痛快”。

雍正继位后,弘时是唯一成年的皇子,也是实际上的皇长子,然而他并没有享受到皇长子带来的优势,也没有受到“命运女神”的眷顾。随着雍正元年秘密建储的推行,就实际宣告了弘时无缘储君。因为密匣里面是谁,完全就是大清公开的秘密,大家心照不宣而已。

弘时没希望当皇帝,当个富贵王爷行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他有一个刻薄无情的爸爸。

雍正这个人好起来,掏心窝地好,比如刚继位时对年羹尧、隆科多的关怀,可谓无微不至,但是一旦翻脸,哪管你是什么“恩人”“舅舅”,一脚踩到底。弘时在雍正心里的映像一旦打折,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清朝的官方历史上,对弘时的事讳莫如深,雍正朝的实录上连弘时的名字都没提到,《清皇室四谱》记载:

“皇三子弘时……雍正五年丁未八月初六日申刻,以年少放纵,行事不谨,削宗籍死”
雍正对弘时的处分,严厉程度堪比胤禩和胤禟,如果不是被赐死,也是忧愤而死。他的某些行为,应该是触碰到雍正的敏感神经,弘时很有可能与八爷党距离过近。

著名的清史学家孟森先生在论述弘时死因时,认为与“世宗大戮其弟”有关,他觉得“世宗处兄弟之酷,诸子皆不谓然。弘时不谨而有所流露,高宗谨而待时始未发也”。这就是说,当雍正在打击八爷党的时候,弘时站到了雍正的对立面,并公开表露出对胤禩等人的同情。

胤禩可是雍正最大的对手,弘时的行为明显犯了大忌。对待胤禩的不同立场,导致弘时与雍正父子关系恶化,正因如此,雍正才会感觉,你弘时不是亲近八叔吗,那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干脆将你过继给他。

雍正打击对手,从来不会心慈手软,打击胤禩也会连同他的家人一并处理。此时的弘时已经是胤禩的儿子,当然也不可避免地被牵连,他先被革去黄带子并被玉牒除名,接着就不明不白地去世了。

雍正打击弘时还有一个原因,很可能是关于皇位传承问题。雍正体验过九子夺嫡,深知斗争的残酷性。成年皇子,面对皇位的吸引,总会有点不甘心,甚至做点出格的举动。为了给弘历留下一个安定的接班环境,弘时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弘历继位之后,为了显示自己的大度,也出于对弘时的同情,给他恢复了皇室宗籍,可惜一切都晚了。

投胎是一门艺术,弘时投胎到帝王家已经是他的不幸,更不幸的是他还当了刻薄寡恩的雍正之子,最不幸的是他居然站到了雍正的对立面。所有的不幸组合到一起,造就了弘时悲情的结局。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