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强大的李唐王朝为什么要向突厥称臣十二年?

突厥先世原始出于丁零、铁勒。南北朝时期先是居住在铁勒附近的叶尼塞河上游,后来逐渐向南迁徙到今新疆维沃尔自治区的博格达山,于是他们屡屡进犯中原。尤其是隋朝末年时期,天下大乱,北方更是多次遭到突厥的进犯。

隋灭掉了陈基本上完成了南北方的统一之后,与突厥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隋利用军事和政治手段开始了对突厥的全力打压。恰巧这个时候突厥内部发生了分裂,分成了东突厥和西突厥,这样他们的军事实力也一分为二,暂时丧失了攻占中土的良机,隋文帝其实也是一个有为的君主,他利用这层关系牢牢地将突厥势力控制住。

但是杨广继位之后就开始打破了这份平衡,大隋的国力也逐渐衰微,群雄并起,竟有许多人攀附北方突厥,其中包括薛举、窦建德、王世充等,就连在晋阳其实的李氏父子也曾经向他们俯首陈臣。

因为李氏父子最开始起事的时候曾经后方遭遇了突厥的突袭,当时损失惨重,而他们的实力还不足以与他们彻底撕破脸,于是只能忍气吞声,年年向突厥进贡。后来李唐王朝称霸了中原之后,突厥得寸进尺,狮子大开口,而李渊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性格没有那么果敢,可以说是有一点懦弱,加上刚刚建国不久,国内实力还不足以全面与突厥撕破脸。

但是到了果敢勇猛的李世民继位的时候,国力已经很强盛了,为什么还要向突厥进贡呢?这与著名的“渭水之盟”有关系。李世民刚刚继位的时候突厥兵分两路,一共派出了二十万兵马直逼长安,一直打到了渭水河畔,李世民无奈只能求和。

但是李世民并不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他只是忍辱负重,表面上并没有再对突厥做出任何行动,但是暗地里却一直致力于增强军事实力,加紧训练士兵。终于在继位的第三年,他觉得时机已经成熟,此时已经被突厥压制了十二年,一旦发兵就意味着两国之间必须做一个了结。

于是深思熟虑的他派遣李靖率领大唐将士主动攻打突厥,由于事出突然加上唐军早有准备,于是突厥被打得措手不及,甚至于一个首领被生擒。突厥见到大势已去,只好向李唐王朝俯首称臣,于是李世民算是解决了一大心病,一雪多年以来的耻辱。

突厥的问题就出在了盲目轻敌以及狂妄自大,对于一个快速崛起的强大帝国以及驾驭这个帝国的年轻有为的皇帝过于小看,再加上其内部自身的原因,比如权力的纷争导致的军事实力的分散等,还有就是对李唐王朝逼得太紧,使得其君主实在是忍无可忍,最终导致了它的一蹶不振。

天下大势无非是分分合合以及实力此起彼伏,常常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只要有一点松懈就有可能给敌人以可乘之机,而李世民这样一个果敢霸气、常年带兵打仗的英勇君主,能够在自己的实力尚且不足以击败敌人的时候避其锋芒,韬光养晦,并且以金银珠宝这些华丽的身外之物诱惑敌人,简直就是典型的欲想取之必先与之。

可以说先不管他在历史角落里篡位以及残害手足的斑斑劣迹,单就从作为一个皇帝看来,他当之无愧的算是中国历史上最英明的君主之一。他不仅懂得知人善用,同时其自身的文治武功也创造出中土历史上难得一遇的百年盛世奇景。



最佳贡献者
2

隋末唐初,正是北方突厥强盛时期,唐高祖李渊因起兵反隋时势力太弱,曾与突厥约定:一旦攻下长安,土地、人口归李渊,金帛财物归突厥,以此作为突厥出兵帮助李渊起事的条件。李渊称帝后大唐的边疆一直受到突厥的侵犯骚扰。所以突厥一直都是初建不久的大唐心头之患,始终威胁着唐朝廷的安全,但苦于连年征战,国力空虚。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为帝,也尚无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东突厥的进犯。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后,此时东突厥首领颉利可汗认为唐太宗的统治还不稳固,在唐太宗刚即位时,便亲率20万骑兵进逼长安。唐太宗摆了疑兵之计,使颉利可汗不敢轻举妄动,最后带着唐太宗馈赠的金银绢帛退兵。唐太宗此次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退去突厥大军,在此之后唐太宗一方面在外交上采取远交近攻的主张,积极扶持颉利可汗的反对势力以牵制颉利可汗,另一方面他抓紧备战,积蓄力量准备进行反攻。

贞观时期,唐太宗采取多种积极措施治国理政,几年之后大唐国内经济便快速发展,国力逐渐增强,加之唐太宗利用东突厥贵族之间的矛盾,拉拢了突利可汗,这为唐太宗提供了里应外合的有利战机。公元629年11月,唐太宗任命对突厥有作战经验的名将李靖为统帅,率领柴绍、李世勋、薛万彻等数名大将,统兵10余万,分兵四路向东突厥发起进攻,结果把东突厥骑兵打得落花流水。同年十二月,唐太宗识破颉利可汗假装投降议和的图谋,将计就计命李靖率精兵突击,颉利可汗战败被俘,至此东突厥这个唐皇朝心头大患被彻底消灭。(图片来自网络)

3

我是喜欢历史的前可见古人。

李世民文治武功一流,为什么在登基之初要对突厥称臣?

首先,李世民并没有向突厥称臣。

李世民登基之初,是与突厥签订的和平协议,史称“渭水之盟”。

李世民登基之初,由于玄武门之变,导致朝堂动荡。突厥颉利可汗得知后,趁机发兵十余万,又被建成余党罗艺放突厥南下。

当时正值唐朝新立,国家百废待兴,内部空虚,被突厥颉利可汗的的主力进抵渭水河畔,直逼长安城。

当时突厥二十万雄兵,列阵于渭水北岸,京城兵力空虚,长安为之戒严,人心惶惶。李世民设疑兵之计,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至渭水边,隔渭水与颉利对话,指责颉利负约。不久后唐军赶至太宗背后,颉利可汗见到唐军“军容大盛”,又得知执失思力被擒,于是大惧。

李世民与颉利可汗在长安城西郊的渭水便桥上,签署了和平协议,双方立刻斩杀白马立盟。之后,颉利可汗率突厥全体骑兵返回。一场大战终于偃旗息鼓。九月突厥颉利可汗献马三千匹、羊万口。

从渭水之盟的来龙去脉可以看出,虽然渭水之盟是耻辱的,到李世民在这方面,非但无过,实则有功。

渭水之盟的签订,不仅解除了当时的危机,更是为唐朝迎来了一段和平发展的时期,唐朝政局稳定,经济得以恢复。为之后的贞观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什么会有李世民对突厥称臣的说法呢?

史书上并没有过李世民对突厥称臣的记录,而唐国对突厥称臣的说法,来源于李渊于起兵之初曾主动交好突厥。

李渊起兵时势力弱小,而因为当时隋末内乱,突厥得以迅速崛起。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上:“隋大业之乱,始毕可汗咄吉嗣立,华人多往依之,契丹、室韦、吐谷浑、高昌皆役属,窦建德、薛举、刘武周、梁师都、李轨、王世充等倔起虎视,悉臣尊之。控弦且百万,戎狄炽强,古未有也。”

当时突厥势力强大,而李渊的地盘又离突厥势力范围较近,所以李渊才会去主动去交好突厥。

李渊遣刘文静至突厥,见始毕可汗,与之约:“若能从我,不侵百姓,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

而之后李渊并没有把财物都给突厥,而是李渊把征战得到的大量女人放回家去让她们与亲属团聚。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四:“丙子,渊引军西行,所过离宫园苑皆罢之,出宫女还其亲属。

……

渊命各依垒壁,毋得入村落侵暴。

可以看出,李渊并没有向突厥称臣,而当时交好突厥只是权宜之计。

(个人观点,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

4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军事实力很强大的一个王朝,唐太宗李世民戎马出身,把边境问题处理的井井有条。如此强大的李唐王朝,为什么会长达十二年的时间向突厥称臣,甚至年年纳贡呢。

有关突厥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从公元550年,突厥开始被记载入中国的史书之中,当时指的是漠北有突厥游牧民族建立的部落联盟国家。到了隋唐时期,突厥开始屡屡侵犯中原地区,给边境的百姓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早在南北朝时期,突厥族就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建立了人数多达数十万的军队。到了隋朝初年,突厥族却因内讧和斗争,统治集团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突厥在阿尔泰山以西,东突厥则控制着东起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其中东突厥不久被隋朝军队打败,西突厥也因为内乱而一度衰落。隋末天下大乱之际,东西两大突厥部落趁机迅速统一,重新振作,势力迅速发展,一跃成为雄居漠北、力控西域,甚至对中原地区也造成严重威胁的强大军事力量。隋朝统一中原以后,利用军事力量和外交手段,让突厥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这样极大的削弱了突厥的军事实力,使得突厥无法在中原地区立足。隋炀帝上位以后,穷奢极欲,整个国家民不聊生,国家的军事力量大大减弱,于是突厥趁此机会再一次染指中原。隋末唐初,中原地区群雄并起,几乎地方军阀都攀附北方的突厥,包括薛举、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突厥势力使得中原地区的形式极为混乱。

突厥的外交问题直到唐王朝统一中原也没有解决。

唐初的开国君主李渊在起兵之初,为了少树敌,李渊也像突厥称臣,每年都会向突厥供奉大量的贡品。李渊的这一举动是比较明智的,在隋朝末年的形势下,突厥作为游牧民族,骑兵的军事威力是很大的,如果多了突厥这个敌人,会给李唐王朝的统一之路增加很多的困难。如果每年仅仅是纳贡,对于李渊负担并不是很重。

明朝的著名思想家王夫之这样评价李渊:“人谓唐之有天下也,秦王之勇略志大而功成,不止高祖之心,持之固,养之深,未能顺天下之理,契人之常情……非秦王所能及也。”李世民文治武功,在历代君王中也属于佼佼者,但是没有李渊早期的隐忍,李唐能否统一中原也不一定。

在李世民继位之前,突厥便攻打下了并州,也就是今天山西、河北、内蒙古三省的大部分地区。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刚刚继位,突厥再一次出兵,在距离当时京城长安40里的渭水驻扎,直逼长安城。

这一时期也是李世民人生中最为屈辱的时刻,当时唐朝刚刚统一中原,百姓刚刚恢复生产,没有国力和突厥打仗。于是李世民用大量的金银珠宝贿赂突厥两个可汗,再一次对突厥表示臣服,签订下了耻辱的渭水之盟。签订渭水之盟后的李世民,隐忍了三年的时间。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李世民加紧训练军队,增强唐朝的军事实力,同时不断收集突厥方面的军事情报,为下一次和突厥硬拼做准备。

在贞观三年,李世民认为时机已到,国家的军事实力已经可以和突厥一战。于是派遣大将军李靖,率领并州都督李勣、华州刺史柴绍、灵州大都督薛万彻等为各道总管,主动出击,攻打突厥。

突厥没想到唐军会孤军深入攻打自己,被李靖率领的三千先头部队打的措手不及。打的颉利可汗一逃再逃,最终只剩下几万军队。同时李勣的部队堵截颉利可汗的残兵败将,使得突厥的残余部队无处可逃,从此东突厥就此灭亡。

李世民一辈子打仗,显有败绩,唯有渭水之盟这一次,不得不靠金钱贿赂,才能让突厥退兵。但是李世民毕竟是一位文武都颇为了得的君主,虽让李渊和李世民父子长达十二年向突厥称臣,但是最终通过李靖出征突厥,把突厥彻底消灭了。从此以后,唐朝的边境问题得到了解决,北方的老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5

李世民文治武功一流,为什么在登基之初要对突厥称臣?

突厥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中的一支,常年游牧在阿尔泰山一带。6世纪中叶,借助中原大地不断的战乱和逃荒开始强盛起来,并吞了邻近的部落。西魏时建立政权,582年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

不过东突厥很快被隋朝军队打败而败落,西突厥也因为内乱而一度衰落,突厥无法对隋朝形成威胁。但随着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中原大地乱成了一锅粥,东西突厥趁机迅速统一,实力迅速发展起来,一跃成为雄踞漠北、力控西域、对中原地区造成严重威胁的强大军事力量。

到616年,农民起义在全国已居优势,隋朝再也无法集中兵力有效地打击各个武装集团,李渊觉得时机成熟,于617年在晋阳正式宣布起事。

但此时的突厥却趁此机会趁机袭击晋阳,尽管被李渊用空城计吓退,但依然从晋阳、太原等地劫掠了大量物资。

突厥的突然袭击给李渊提了个醒。为了保证自己大后方的安全,防止突厥与刘武周攻打自己,李渊选择北结突厥,亲自写信给突厥始毕可汗,说:“我今大举义兵,欲宁天下,远迎主上还,共突厥和亲。。。若能从我,不侵百姓,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

李渊这番话说到了突厥始毕可汗的心坎上,刘文静、康鞘利率领500人、2000匹马协助李渊。

但随着李渊的势力越来越大,突厥的胃口也越来越大,经常找各种借口要求李渊进贡财物。虽说史书记载是“及高祖即位,前后赏赐不可胜纪。始毕自恃其功,益骄踞。”但实际上因为李渊不如突厥,因此只能忍气吞声,用赏赐一词不过是更加好听点罢了。

在始毕可汗去世后,为了表示哀悼,李渊“为之举哀,废朝三日,诏百官就馆吊其使者”,处罗可汗死后也享受到了同样的待遇。

此时唐朝的实力孱弱,而且与其他集团争夺天下的局面还没有结束,因此只能忍气吞声,小心讨好突厥,防止遭到他们的突袭。同时拼命消灭臣属于突厥的割据势力,

但李唐的不断妥协并不能满足突厥日益膨胀的胃口,突厥依然时不时得骚扰唐朝边境,掠夺人口和财富,甚至在626年,由颉利可汗领兵20万打到了渭水便桥以北,距离长安城仅40里。

李世民采取疑兵之计,迫使颉利可汗不敢轻易渡河。在渭水河边,李世民一边怒斥颉利可汗背约,一边又许以金帛财物。双方杀白马结盟,突厥撤军而去。这就是著名的“渭水之盟”。

经此一役,李世民决心进口复仇。他注重国内经济发展,知人善用,建立起了强大的军队,储备了充足的后勤补给,同时还取得了恒安、朔方等进攻东突厥的基地。

而此时突厥却因为自己的横征暴敛导致实力不断下降,一些属国纷纷起来反抗,统治者之间也开始出现分裂,反击东突厥的时机终于到了。

629年,唐军与突厥军在白道展开大战,突厥被打败,屯营于碛口。

630年,李靖进攻定襄大破突厥,俘获杨正道及炀帝萧后,将其送于长安,突厥颉利可汗孤身逃走。 随后李靖又指挥唐军击败突厥,斩首万余级,俘获十多万突厥人。

李绩率领另一支唐军屯于碛口,俘获五万多突厥人。突厥颉利可汗骑千里马想要逃到吐谷浑,唐朝西道行军总管张宝相生擒了突厥颉利可汗。

至此东突厥彻底灭亡,李世民对突厥称臣纳贡的历史就此结束。

无论李世民也好,李渊也好,他们对突厥的称臣纳贡实际上都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的一种权宜之计,大丈夫能屈能伸,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如果没有李世民和李渊卧薪尝胆的这12年,恐怕也就没有后来的“贞观之治”,更别提大唐盛世了。

所以说一时的失败不代表一世的失败,一时的弱小不代表一世的弱小,心存高远,卧薪尝胆,终有一天会迎来逆袭之日。

这是我的原创回答。点关注,不迷路,我是候塞雷的历史手札,一名专注研究历史的今日头条创作者。

6

在隋朝前期,由于隋朝的国力强盛,而突厥因内部矛盾分裂成东突厥和西突厥。因此突厥自然臣服于隋朝。

但在隋朝末年,天下群雄并起,突厥也渐渐地不老实了。《旧唐书》记载,李渊父子起兵之时,突厥军队就袭击过他们的大后方晋阳,并大肆掠夺。李渊父子为了保证他们的大后方安全,不得不去跟突厥和好。李渊也亲自写信与突厥始毕可汗联系,并年年向突厥称臣朝贡。

这个政策在唐朝统一天下以后还在延续。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来唐高祖李渊禅位给李世民。

李世民登基之初,时局不稳,更糟糕的是同年东突厥的颉利可汗率兵20万直逼长安,在距离长安城仅40里的渭水之北驻扎,威慑京城。这使得长安城内人心大乱,朝野震惊。此时的李世民知道自己根基未稳,不能跟突厥硬碰硬。于是他向突厥进献了大量的财物,并表示臣服与突厥。由此,突厥才撤兵。这件事在历史上称为“渭水之盟”。

在这之后的李世民一边向突厥纳贡称臣,一边在积极训练军队。629年,唐太宗分析形势,认为军事力量已经占优,并下定决心要永绝突厥祸患。于是唐太宗命李靖率李勣、柴绍、薛万彻,统兵10万,分道进攻突厥。李靖出奇制胜,在定襄大败突厥,颉利西逃吐谷浑,途中被俘。第二年三月,东突厥灭亡。

因此,李世民一开始对突厥称臣不过是缓兵之计。

7

确切的说向突厥称臣的是李世民之父李渊,这个问题要追溯到隋末农民大起义时期,其时中原大乱,突厥虽然分裂成东西突厥,但是东突厥实力还是非常强盛,当时很多地区军阀比如刘武周、梁师都等人都受到东突厥支持,可以说东突厥当时对中原可谓是虎视眈眈。

李渊太原起兵受东突厥袭击

李渊在太原起兵时就曾经被东突厥趁虚偷袭晋阳,李渊决定挥军进攻长安,而太原和晋阳是李渊的根据地,当时的晋阳随时处在东突厥的威胁之下,所以李渊为了挥军进攻长安没有后顾之忧只得向东突厥处罗可汗称臣。

李渊称臣后东突厥才停止了侵扰晋阳,李渊才能全心全意进攻长安。所以从李渊建立唐朝那天起,唐朝就是先向东突厥称臣,因此唐朝向东突厥称臣的皇帝是李渊。

李世民签订便桥之盟

唐朝统一天下之后,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开始了皇位争夺战,最终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死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逼迫父亲李渊退位,李世民成为了唐朝权力掌控者。

李世民于武德九年也就是公元626年六月初四发动政变以后,八月九日登基为帝,这时唐朝权力变更消息立刻被东突厥所知,当时处罗可汗已死,由其弟弟颉利可汗继位,颉利可汗认为唐朝发生变乱可以趁机入主中原,于是八月二十四日东突厥军队开始攻击唐朝泾阳。

李世民这时期属于是刚刚继位,国内局势并未稳定,李建成和李元吉党羽还没有彻底消灭,又遇到突厥大军压境,正是李世民内外交困最困难之际,李世民不得已倾其所有供奉突厥人,而使突厥退兵。

当时李世民派大将尉迟敬德驰援泾阳,尉迟敬德一到泾阳就打了一场小胜仗,战胜了东突厥先锋部队,但是尉迟敬德的胜利并没有阻止住突厥大军进攻,颉利可汗亲率主力部队直抵长安城西郊渭水岸边,二十万突厥雄师屯扎渭水岸边。

李世民只得一面派大将李靖和李绩故部移兵采取疑兵之计,一面又重金贿赂颉利可汗的侄子东突厥的小可汗突利可汗,挑拨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叔侄关系,另一面李世民又重金送给颉利可汗,并且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大臣六人至渭水便桥之上与颉利可汗签订和平协议。

颉利可汗见李世民长安方面所布置的李靖和李绩的疑兵,以为大唐军队实力强盛也不敢轻举妄动,再加上突利可汗所部也不想再打下去,而且李世民又送来大批金银财帛,颉利可汗也就决定收兵撤退,于是颉利可汗与李世民在便桥之上斩白马签订和平协议退军而去,史称“便桥之盟”或者“渭水之盟”。

渭水之盟的意义

渭水之盟使得登基初期的李世民得到了充足缓冲时机,为自己稳定了局势,同时也为唐朝的经济发展和积蓄力量争取到了缓冲时间。

渭水之盟后东突厥由于内部分化严重,薛延陀、回纥等部落不再臣服东突厥,突利可汗也直接与叔叔颉利可汗决裂,外加东突厥遇到自然灾害,由此东突厥实力大减。

而唐朝在李世民统治之下揭开了贞观之治的序幕,蒸蒸日上,所以唐朝与东突厥实力强弱在此期间就发生了逆转。

贞观三年也就是公元629年,李世民经过三年多的忍辱负重发展实力,此时他已经具备了消灭东突厥的力量,于是李世民任命大唐战神李靖为统帅,大将尉迟敬德为先锋,挥军进攻东突厥。

李靖用兵如神,尉迟敬德骁勇善战,很快东突厥就在唐朝的军事打击下彻底消亡,突利可汗投降唐朝,草原各部除了依附薛延陀部,就是向西逃往西域,大多数部落都向唐朝投降,而颉利可汗想千里逃往吐谷浑,最终于贞观四年也就是公元640年被大唐西道行军总管张宝相生擒,张宝相带颉利可汗在长安向李世民献俘,至此欺负了唐朝十二年的东突厥彻底被李世民击溃。

写在最后

唐朝从建立之初为了缓解后方压力,李渊隐忍不发而不得已向东突厥称臣,随后李世民登基为了给大唐争取缓冲时机,再度向东突厥服软,李渊和李世民父子向东突厥隐忍了十二年,这十二年里算是忍辱负重,最终李世民在国力刚刚得到起色之际片刻不等就抢先挥军灭了东突厥。

这也说明了十二年的忍辱负重让李世民感受到了多大的屈辱,尤其是他亲自在渭水之上向颉利可汗服软受辱,李世民一见国力稍有起色便片刻不等先灭了东突厥,说明了李世民时刻没有忘记东突厥带给他们父子的欺辱。

李世民向突厥称臣是带有战略意义,当时唐朝国力和政治局势不允许李世民与东突厥决一死战,所以李世民采取了隐忍待发的战略,先服软,再崛起,最终消灭对手。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8

李世民没有对突厥称臣,但他在武德九年八月,也就是玄武门之变的两个月后,被迫和率领二十万铁骑逼近长安的东突厥颉利可汗签订渭水之盟,李世民以钱财换取了东突厥的退兵,渭水之盟签订五天后,李世民正式登基。

李世民在唐朝建国初期征战无数,也无数此以少胜多,在战场上从来没有怕过谁,这次被东突厥杀到长安城下,并签订城下之盟,对李世民来说是绝对的耻辱,以长安城的坚固程度,未必就惧怕不擅长攻城的突厥人,可李世民为何要妥协退让?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唐朝还未完全统一天下

李世民登基时,唐朝虽然已经成立九年,隋末群雄大部分都已经被消灭,但依旧有两支反抗势力存在,一支是曾割据河东称帝的刘武周(尉迟敬德的前老板)的部下苑君璋,他一直在恒安镇(今山西大同附近)割据。

另一支是曾在关中北部(陕北地区)割据的梁师都,他在突厥人的支持下,于贞观元年还在朔方和唐朝敌对,有这么两颗钉子,李世民也很头疼,他需要先处理掉这两位,才能专心打突厥,到贞观二年,苑君璋投降,梁师都被消灭,这才彻底消灭了唐朝境内的割据势力。

二:李建成、李元吉余党需要处理

众所周知,李世民的帝位是用非常手段获得的,在玄武门之变发生前,李建成的势力是超过李世民的,在整个大唐,跟随合法太子李建成的文臣武将数不胜数,其中还要包括李元吉的部分属下,李世民在获得权力后,需要对这一部分人进行处理。

李世民不能用杀戮来清除李建成余党,因为涉及到的人太多,还有很多位居高位,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掌握着兵权,李世民需要用和平手段获得他们的效忠,否则会出大乱子,比如原隋朝的幽州总管,归唐后受封燕郡王、泾州刺史的罗艺,就是李建成的忠实下属,他于贞观元年起兵造反。

为了不出现更多的罗艺,李世民需要时间来抚平李建成余党的担忧,他特别安排魏征去河北地区(当时的河北应该是说的黄河以北,包括今天的山西、河北和山东地区)安抚李建成余党,这个过程也需要花费不少时间。

至贞观三年,大部分李建成、李元吉余党都被安抚,很多有才干的人还被继续授予兵权,比如玄武门之变时攻打秦王府的原齐王府副护军薛万彻,他就被继续委任掌军,在消灭东突厥之战中,薛万彻还成为六路大军中的一军总管。

类似薛万彻这样的人太多,李世民在搞定他们之前可不愿意跟突厥起冲突,否则,还没有被安抚的李建成、李元吉余党要是配合突厥造反,李世民的皇位是坐不稳的。

三:寻找东突厥部落中的盟友

突厥是个强劲的对手,几乎全民皆兵,战斗力也不差,如果硬碰硬,及时战胜了他们,唐军的损失也会很严重,隋末战乱带来的伤痛还没有完全恢复,为避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最好的办法就是分化和拉拢一部分突厥人,然后集中力量消灭顽固分子。

在渭水之盟前,分化和拉拢突厥人的工作还未开展,所以,要尽量先避免和全体突厥人作战,李世民在渭水之盟后,借助突厥的内部斗争,拉拢了包括东突厥突利可汗在内很多部族,如薛延陀、回纥、拔也古、同罗等部,然后才集中全国军事力量打击另一部分。

综上,李世民在登基前后暂时对突厥进行一定的妥协是很有必要的,以唐朝的实力,干掉突厥是没问题的,但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攘外必先安内”,李世民仅仅只用了三年就解决了内部问题,也分化了突厥的力量,然后起六路大军,以李靖为主帅,一举消灭了东突厥,活捉了曾经逼迫他签订渭水之盟以及逼迫唐高祖李渊称臣的东突厥颉利可汗,在消除了唐朝北方边疆威胁的同时,也让自己成为草原民族畏惧的“天可汗”

9

这是假的。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不是随便说说的。历史上四百多个帝王,这五位属于其中最顶级的存在。如果李世民向突厥称臣,也就没有这样的赞誉了。

假设,真有“李世民在即位之初向突厥称臣十二年”这个事情。那么,李世民在武德九年六月,发动玄武门之变,掌握实权。即使把武德九年作为李世民“即位之初”的起始时间,向后推到贞观十二年(公元626年7月2日——公元638年7月2日)。在这十二年里,李世民有没有向突厥称臣的史料证明呢?

最大的一次亲密接触就发生在李世民“即位之初”。

唐太宗玄武门之变后,由于听说唐朝的权力发生变更,突厥颉利可汗趁机南下,兵分两路,直奔唐朝首都长安。

突厥军的一路在泾阳遭到尉迟敬德的阻击,主将阿史德乌没啜被生擒。

突厥另一路,由颉利可汗率领成功抵达长安城外的渭水北岸。

此时,长安城内空虚,李世民设置疑兵之计(有点类似空城计),亲自带着六骑,隔着渭水与突厥颉利可汗交涉。

一个突厥君主,一个唐朝帝王。两个人隔着渭水对话。既然认定李世民是向突厥称臣,那在这么近的距离,且威胁这么大的情况下,李世民是怎么向突厥君主表达“称臣”之礼的呢?

李世民大骂突厥不讲信用,背叛之前的盟约。

上自出玄武门,与高士廉、房玄龄等立骑径诣渭水上,与颉利隔水而语,责以负约。突厥大惊,皆下马罗拜。


请问,这是一个向人称臣的表现吗?反而使得“突厥大惊,皆下马罗拜”。有向人称臣,对方反而下马跪拜的吗?

据记载,作为主将的李世民,在每次出战时,往往是自己率先冲入敌人阵地。依照这样的逻辑,李世民也不可能向突厥称臣。

何况,在李世民即位之前,就曾经数次亲自率大军,成功大胜突厥几次。两方是打打谈谈的形式。也就是敌对国的平等对话。

可唐太宗对于自己的要求太严格了,认为自己是一代雄主,怎么能让突厥跑到了自己的都城之外叫嚣?于是,他将这一次的渭水之盟,称作渭水之耻。

其实,这要放到其他朝代,根本就不算耻辱。汉高祖白登之围,都被人包了饺子,差点死在里面,也没说是白登之耻。宋真宗檀渊之盟,也没说是檀渊之耻。

只有宋朝的徽钦二帝被掳,才叫做靖康之耻。

相比于唐太宗,其他帝王怕不是要被羞臊死了。

唐太宗的渭水之盟,只是因为自己即位不久,不愿意开战。就认为这是耻辱。实际上,如果开战,也不惧一战。甚至唐太宗再打个胜仗的几率会很高。

因为,在不久之后,唐朝援兵赶到。突厥颉利看到唐军军戎整肃,又得知另一支队伍主将被擒,自己已经是一支孤军,连忙退兵。

“俄而诸军继至,旌甲蔽野,颉利见执失思力不返,而上挺身轻出,军容甚盛,有惧色”

突厥的退兵,有一半的因素是唐太宗的勇气和威严。也可以说,突厥是被唐太宗吓跑的。

渭水之盟:突厥撤兵,带走了唐朝给的财物;突厥也在一个月后“献马三千匹、羊万口”。这是唐太宗向突厥称臣的表现吗?这怎么看着跟做买卖一样?

唐朝给突厥钱,突厥给唐朝马和羊——大型牲畜边贸交易市场?

这一年是626年初秋。是唐太宗即位的第一年。

唐太宗即位的第二年,突厥内部开始分裂。

一部分是以前突厥的附属部族(薛延陀、回纥等)对颉利可汗不满,大家拥护薛延陀,从突厥中独立出来。

一部分可汗突利可汗为代表的,受到唐朝的笼络,也与颉利可汗决裂。

这算是人祸了,可还有天灾。草原遭遇罕见的大雪灾,牲畜冻饿而死无数。

颉利可汗众叛亲离,突厥实力被削减到最低点,已经是摇摇欲坠。无奈之下,只能再次南下抢夺物资粮食。

可这样就再次落下口实——突厥背约。也就迎来了唐朝的暴击。

唐太宗即位的第四年,大唐战神李靖、李勣等,出兵征突厥。

唐太宗即位的第五年,李靖斩首万级,俘十多万。李勣俘五万多。西道行军总管张宝相生擒孤身西逃的颉利可汗。

突厥由此灭亡。

那么问题来了,突厥在唐太宗即位的第五年,就已经灭亡。又怎么会有,“唐太宗即位初年向突厥称臣十二年”之说?

有人继续追问:可能是记错了,不是李世民,而是他爹唐高祖李渊向突厥称臣。也就是,唐朝初年,而非唐太宗初年。

好,那就继续把这个脸彻底打透。

李渊在太原起兵的一年后建唐,称帝,年号武德。

武德这个年号一共使用了九年。以武德八年为转折点,此后将突厥看做自己的臣子,使用诏敕。

武德八年之前呢?也是与突厥平等的关系。有一点被人鸡蛋里挑骨头的事情是,李渊曾经派刘文静到突厥,约定:人口土地归唐朝,财富归突厥。做这样的交换,一定以为李渊是个大汉奸。

但这项约定后面还有一句“勿侵暴百姓”。李渊是为了保护百姓做的妥协。也是为了不让突厥南下,自己才能腾出手来对付刘武周。

而且,所谓的财物归突厥,也并没有全给。但,从没有表示过向突厥称臣。

另一项指摘是,突厥始毕可汗死后,唐朝辍朝三日,百官去使馆吊唁。这也被认为是称臣的表现。实际上,唐朝本朝的相当一部分重臣去世后,都会享有同样的礼遇。甚至超出这个标准。

所以,即使是唐朝立国之初,也没有向突厥称臣过。李渊与突厥的约定,只是为了安抚住突厥,自己则对付中原的刘武周等其他势力,当中原统一之后,突厥也就成了被分化瓦解的对象。


到了李世民时期,更是数次暴击突厥。为了彻底消灭之,才有了渭水之盟的缓兵之计。之后,果然在贞观四年,灭了突厥。

唐太宗李世民,被称为彻底改变了东亚格局的人。

10

我的回答是:这是因为当时的内外因素所造成的。


先说外因。突厥族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是匈奴民族的一个后续分支。最早居住在今新疆阿尔泰山南部一带,公元六世纪初,在其首领土门领导下,逐步强盛起来。与中原南北朝时的西魏有贸易往来。公元551年,西魏文帝将长乐公主嫁给突厥首领土门为妻。552年,突厥打败奴役他们的柔然(民族),势力很快发展到今天的中亚和外蒙。并定都在都斤山(今蒙古国内杭爱山北部),拥有百万之众。经常在隋(唐)边境掠夺杀戮。后在隋军打击下,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即:东突厥和西突厥。隋末唐初,乘中原内战、无暇他顾,东西突厥又合为一处,北方一带割据势力,也多依附突厥,称臣受封。唐朝初年,国力虚弱,经常遭受突厥的袭扰。624年,有人建议:突厥之所以不断进扰关中,目的就是为了夺取长安财宝。如果迁都内地,焚烧长安,突厥没有了指望,也就不来袭扰了。这种荒唐、怯懦的建议,竟然得到了唐高祖李渊的接受。竟要派人到樊(今湖北襄阳)、邓(今河南邓县)一带寻找建都的地方。后被李世民等人竭力劝阻才罢。



再说内因:玄武门之变不久,唐太宗登上皇位。当时,政局极为不稳。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虽死,但他们的残余势力尚在,党羽还遍及全国各地。他们握有一定的军权、政权和财经权,一有风吹草动,他们就会随时起来造反的。另外,隋朝旧部、割据势力和不得已降唐义军部众,也都会随机发难的。这个问题,我在以前的回答里,做过较为详细的分析。这里就不再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前翻参看)。所以,内忧外患,国力又弱,兵备不足,经济、民生等问题,这就是迫使李世民在登基之初,要向突厥俯首称臣的真正原因。


补充一点: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正月,在唐名将李靖等率领下,三千轻骑的唐军,直捣突厥颉利可汗老巢都城定襄,创造了军事神话。后李靖又亲率一万精兵至阴山,将突厥巡逻兵剿灭。接着,神不知,鬼不觉地杀入颉利可汗的牙帐,颉利可汗逃跑时被唐军活捉。从此,突厥部落尽归李唐,周边部落也纷纷向大唐称臣。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