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80年顶潜父亲接班的,在县五金公司上班。

当时只有18岁,高考落榜生。

80年7月,乡上招民办教师,我和村上一个伙伴参加了招考。有一天,我们给队上拉粪,乡上来人说,你俩考上了,明去县上复试。

我拿上通知,那个高兴就甭说了。考完之后,我们等啊,等啊,等的都开学了,也不知啥情况。后来才知道,进学校的都是有关系的,或教育系统老师子弟。考试只是型式而已。也没有对成绩进行张榜公布。

当我准备复习来年再考时,我父亲说,不复习了,考学是为了有个工作,现在有政策,可退休顶潜,你接班吧。我稀哩糊涂就进城了,放弃了我心仪的上师范当老师的梦想。

上班后,县招办并不认可那年代的文凭,要全员考试取得初中文化。记得我五金公司仅合格了两名,另一名全抄,与我分数一样。

为了让公司职工通过文化考试。我被公司任命为辅导员,负责培训职工。两年后,基夲通过,剩下一名我做了一次潜考。

改革开放深化后,五金公司经营的产品被各个实体瓜分。经营困难,职工面临转岗、下岗。

那年,我31岁。下岗后要自谋职业,自交养老金。习惯了领月工资的我,一下子就不知所措了,没了工作岗位,没了生活来源。那个愁,只有我们下过岗的人才能体会到。连续几个月失眠,一夜之间白了头发,吃了上顿没下顿,不知道明天用什么买面买菜。更不要说交自己的养老金了。

为了生活,我买过童装,买过苹果桔子,收过农副产品,在私企当过推销员。

当推销员的日子可不好受,工矿企业分片跑,早上8点吃早饭,中午饭要到4一5点。有一次在山上,没有地方吃饭,到一个老红军家去,买了两包老人家自己备用的方便面。

我们两个业务员,另一个被厂长夸了又夸,一礼拜就拉来了一个客户,不愧是能把羊毛衫都能推销到俄罗斯去的能人。

我就可想而知,一个月没拉来一个客户,就被流放去了木材市场摞木头。

我的真诚,还是感动了上帝。热力公司最终选择了我,而且,这是一个大大的客户,签合同,月固定提货XX吨。

这时候,我已不是原来的我了,光环随之而来,一并提拔为办公室主任兼推销员,还主管了生产许可证的换发工作。

我后来做了生意,很优秀。

是那个经历锻炼了我的诚实。答应客户的售后,当天一定去用户家里。记得有一次晚上快8点了,我去给用户修热水器,用户感动的不得了,说,我想你今天可能不来了,没想到你说到做到,虽已晚上,可我非常感谢。还拿出自己蒸的包子:“你拿上,你都没吃饭来了”。

因此,我们那一代顶潜上班的这个群体,不在少数,是时代造就的,不能像有的人说的,大多是渣子,没能耐。起码我不这样认为。

79年高考线253分,录取率3%。按现在录取率,我这个落榜生,可就是大学生了。

这是我接班经历的一角,我很幸福。我的经历使我知道了啥叫“下岗”、“自然人”、“自由职业”(自谋职业)、“自交养老金”等知识。

最佳贡献者
2

谢谢邀请!

这个问题我比较有发言权了。因为在上世纪的一九七八年,我姐就顶替我父亲的工作,我父亲才正式退休的。他们都属于国家的正式工人,工作单位的名称是:贵州冶炼厂,(副厅级企业单位)。八十年代初改名为贵州省赫章铅锌矿,降为副县级单位。接受当地党委政府和贵州省有色金属公司的双重领导,于二零零三年,因矿源枯竭宣布停产关闭。

至于这些顶替父母工作的农村青年混得如何?请听小编慢慢道来:

一:说实话,以如今的标准衡量的话,这批人绝大多数都混得较差,因为现在每月毕竟只有二三千元的养老金,但在当时是属于家境和运气都比较好的一代人。最起码拥有一个稳定而体面的职业,最起码总算跳出了农门,吃上了商品粮。端上了铁饭碗,比起脸朝黄土背朝天而靠天吃饭,土里扒食的农民伯伯,经济状况要好得多。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没有问题。单位好一点的稍高一些,但如今他们的养老金同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退休的同志比起来,又只有这些人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收入,但是,这还是算混得一般的。

二:当然也有极少数混得好的:

先说混得好的吧:实际上混得好的这部份人基本上都是文化基础在当时比较扎实的人,也就是说他(她)们在农村最起码是初高中学历,来到新的工作环境以后又积极地在业余时间参加职大,夜大,电大或函大的学习。知识功底更好的同志,很多单位都推荐到正规大学学习。这些人学成归来以后,有相当一部份人都逐渐变成了单位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成了单位的中坚力量。身份自然而然地由工人变为干部,当然退休金已随着水涨船高。另外,在上世纪的一九九三年之前,由于政企还没有分开,那些有关系,有门路调到事业单位或行政单位去的同志,(有极少数是通过招考录用的)以及少部份下海经商发家致富的同志,也应该算是更幸运更幸福的一类吧。

三:最后谈一下生活得最差的那一类:

这些人顶替父母亲工作几年或十几年后就面临国有企业的破产或改制。国家实行了一系列的下岗分流,买断工龄,停薪留职等政策。这些人当时上有老,下有小。而自已的文化素质又差,又无一技之长,面对生存的压力,只有摆地摊,或四处打工。事到如今,已过去了十几年或二十几年了,我仔细盘算了一下我所认识的这类人,混得好的一个也没有。并且有一部份人连社保也没有继续补交。因此,不管是内退或正退的工人,养老金都低得可怜。属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范畴,(每月一千多元)。而寿命短一点的,早在几年前就去见马克思了。

3

八十年代农转非比较困难,只要是有工作单位的父母亲,都会让孩子顶替自己去上班,然后转为非农业户口,吃上商品粮,一下子扔了锄头,不用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在农村劳作。

当时那真羡煞旁人,觉得那顶替者真幸运,世袭了父亲或母亲的工作。

那么八十年代以前从农村顶父母亲职位上班的人,现在都混得怎么样了?

有书君看到大多数八十年代以前从农村顶父母亲职位上班的人,现在大多已过了花甲之年了,最年轻的也有五十多岁了。

所以这批人应该有的工作业绩突出,成了单位的元老,有的已退休在家,安享晚年,有的因原单位不景气。

早就离开了工作单位另谋职业了,也有下岗了,又没技术,生活艰难的。

一、工作业绩突出,成了单位的元老

讲真,这些八十年代以前从农村顶父母亲职位上班的人,有不少人虽然学历低,但在业务上却能跟着师傅好好勤奋学习。

做事又吃苦耐劳,有学习机会又能虚心请教,认真学习,到现在已是单位的业务精兵,是单位业务方面的老师傅,成了单位元老。

有书君的忘年交老李就是一个顶替父亲进厂工作的老师傅,这是一个生产汽车零件的大型流水线。

那年,正读初二的老李进厂时只有十五岁,父亲退休时让他进厂工作,当时他也犹豫不决过,但禁不住母亲的劝说,让他早点拿工资补贴家用,只得放弃学业。

好在老李当年一进厂就碰到一个好师傅,把所有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他,而他也很好学,每一道工序他都了熟于心,而且读了初二,学了些物理知识。

厂里派他去省里学习技术改进工作,他欣然前往,学习时又十分刻苦,学习回来他便成了单位业务骨干,经过五年的磨砺,他成了单位中层干部。

后来技术革新,工厂改制,他正值中年,业务又精,成了厂里的副厂长,现在年过半百的他,成了厂里最熟悉业务的老师傅,大家都称他李大师。

周围跟着许多年轻的徒弟,逢年过节或周末小年轻们就像尊重父亲一样买上菜,去他家一起做饭吃,领导也很尊重他。

有什么事会主动和他商量,工资卡上也有六千多元一月,和他同龄的农村兄弟好羡慕他。

二、已退休在家,安享晚年

老王是七六年接替父亲到家乡一所小学任教的,他那年二十岁,工资18.9元一月,小伙子任劳任怨,教育着十来个本村的孩子。

他和村里孩子就像兄弟姐妹一样,教他们认字,学写文章,教过的学生走了一茬又一茬,他由一个民办教师,转编成了公办教师,学校里的由五位老师变成两位,因为他是本村的人,一直坚守这片精神家园。

2016年作为这所村小的校长的他光荣退休了,现在白天在家看看书报,写写小文,有时去外面采风,拍摄美丽的风景做纪念,晚上教村里人跳跳广场舞,有时拉拉二胡,领着四千多块一月的退休金,日子过得还比较惬意。

三、单位不景气,另谋职业了

八十年代以前从农村顶父母亲职位上班的人,进厂去商店工作的比较多,但是当时很跑火的工厂,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许多厂子不景气,慢慢地开始裁员,最后甚至倒闭了。

从农村顶父母亲职位上班的人,文化水平低,一般都在一线流水线做苦力活,随着产品推销不出去,下岗工人越来越多。

有的从农村顶父母亲职位上班的工人看见形势不妙,从单位买断,打破了所谓的“铁饭碗”,走出工厂,用买断的钱自谋职业。

从开小店,做小买卖做起,有的人还发家致富了,成了成功的商人,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买了店面,过上了不错的生活。

当然不是所有下岗者,都那么幸运,有不少从农村顶父母亲职位上班的人,一没学历,二没技术,下岗后只得外出打工。

十多年一直艰难的赚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现在快六十了,本该享清福了,但还在外赚辛苦的体力钱,有的替单位看守大门。

有的帮快递公司送货,有的在餐馆端盘子洗碗,也有的在别人家当保姆,做饭或带小孩。

八十年代以前从农村顶父母亲职位上班的人,现在都混得不一样,有的成了老师傅是单位元老级人物,有的光荣退休,生活惬意。

有的另谋职业,有的则打工度日,虽然同为八十年代以前从农村顶父母亲职位上班的人,但人各有命,日子过得也不尽相同。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4

1987年2月初中毕业在家务农的他,接父亲的班从偏远的农村来到了国营企业子弟学校当上了一名门卫工。年仅18岁的他一夜之间端上了铁饭碗,这对于农村娃来说喜悦之情,不亚于那些手捧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莘莘学子。

但是他的欣喜之情,很快就被随之而来的单调枯燥的现实冲淡了,整个学校只有他是一名工人(之前是他的父亲看门),整天坐在校门口看看门拉拉铃,心里感觉到很不是滋味。年纪轻轻的拉个铃能有什么出息?再看看周围的学校、企业,守门的都或老或残,一时间,他有些心灰意冷没精打采少言寡语。

山区小镇的学校,因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当地经济很不发达,学校很难留住人,十年间,有30多名老师从这里调到了大中城市,面对教师缺员该校又先后聘请了30多名临时代课教师。作为年轻的门卫工,慢慢地他心里便有了当一名老师的梦想,第三年正好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办了一个高中补习班(周末和假期),他也报名参加了。

年轻的他经过两年的学习,顺利地领取了他盼望已久的高中毕业证书。这时候在他的心里,又萌生了一个大学梦。有人听说他想考大学,就讽刺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后来,学校领导看他比较热爱学习体育水平也不错,就安排他当了一名小学体育老师,正式开始了他以工代教的教师生涯,为此学校专门请了一名门卫工。

后来他就刻苦认真地跟着有经验的体育老师学业务。这一年,他幸运的考取了某师范学院的体育专科函授班,三年之后,终于获得了大专文凭,这样,他就具备了“工转干”的文凭资格。再后来在上级部门“以工转干”的考核中,他顺利地通过了考核,成为了一名有正式编制的小学体育教师。

现在已年过半百的他,早就是一名优秀的小学高级职称的体育教师了。

5

我们厂食堂老吳头要退休了,那时候可以顶职,厂劳资科为他办了手续,让儿子进厂还是在食堂工作。

他儿子以前在农村是生产队长,一个很能干的人,工作,人缘都不错。

可是他是一个悲催到顶的人,一个春天早晨,下着大雨和轰隆的雷声,这时他尿急上厕所,一个公共厕所离食堂约100米,可能是他放水时候接地,一个炸雷电光一闪,可怜的小吴倒下了,当时厕所里还有三个人蹲着大解,此刻连裤子没顾提往外冲,毕竟那场境太吓人了。

小吴死了,厂里为他厚葬,后来征求家属意见,把一个人来顶职,结果他们家属放弃了。

还有一个我厂贺副厂长儿子顶职进厂,一个农村的孩子,没有给他安排好点工作,贺副厂长心里有点不舒服。

这代人脱离了农村,来到城市工厂顶职,大多数人命运一样,工厂破产,下岗,自谋职业。

现在这批人已基本到了退休年龄,或许大多数都退休了。

他们来到了城市,期待的,或许有些不尽人意,过去了,愿他们一切安好。

6

我是1988年8月参加工作到洛轴的,是当时的劳动局贴招工启事考试进的厂,进厂后才发现,有很多人是从农村顶父母亲职上班的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干活,也特别能赚钱,我记得那时候厂里推行计件工资制,干的越多赚工资越多,1989年某个月,我最少一个月工资拿到188元,是笔巨款了,可是那些从农村顶父母亲职上班的人,比我厉害多了,月月都能拿到400元多工资。

要知道那时候的牛肉汤才0.2元,一碗馄饨才0.18元,一碗烩面才0.7元,400元工资能吃半年饭没问题。这些从从农村顶父母亲职上班的人,特别能干活,年年都能评为先进生产者,厂里发的奖品是杯子等等。

终于从农村成为城市人,那些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从农村顶父母亲职上班的人,男的或者女的大多数住在职工宿舍,俗成“男单身”、“女单身”,然后大家再找一个同样从农村顶父母亲职上班的人,就成为“双职工”,可以申请一室一厅的“鸳鸯楼”,终于在城市扎下跟来。有的干的好的又技术好的,被提拔为带班生产的副班长。

我见过一个从农村顶父母亲职上班的人,和我一个车间,干到了机械工业部劳动模范!

进入九十年代后期,国有大厂纷纷没落,产能严重降低,有的从农村顶父母亲职上班的人下岗了,有的被分流到物业上,打扫卫生、看大门,一个月只赚1500元左右。因为还不到退休年龄,在岗位苦熬着等退休,日子很难过的!

7

顶班进工厂成了吃商品粮的城市户口,就当时而言很为农村人眼红不已!这些接班人的前途境遇,不可一慨而论。

也确有文化较高,各方优秀者被提升为科级或处级干部的,但就大部分而言,多为工人,战斗在生产一线,工资收入並不很可观,确有进厂不久便下岗的,还有,这些接班进厂的青年很快就到了婚令,因为家在农村父母非厂职工而被嫌弃,婚事成了难题!

尤为近几年,农村户口因种种的原因一下吃香起来,农村青年都在城里谋事做工,收入可靠,经济状况很好,不少农民在家里蓋了房,在西安还买了商品房,这个变化令昔日接班人眼红起来,确有这样的叹惜,″还不如当初留在农村!" 确有十分后悔之意。

这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个能有这个先见之明呢?我以为人应顺应形势,不必谈论什么后悔,纠缠昔日的选择,无论在什么时代,无论今天是工人还是农民,只要注重学习,有真本事,又敢创敢干,不但能谋生,而且都有美好的未来。

8

我感觉这代人混的不咋样。国营单位少微好些,集体单位不好。可能最好的是铁路,教育单位,医院。

我是1979年顶替父亲到供销社上班。77年元月份高中毕业。当年参加高考落榜,78年差2.5分,79年差5分。再想复习,父亲说算了吧!我退休你接班吧,只是想离开农村也就同意了。不然的话不会等到11月份才办。主要还是等录取结果,因为我已参加了体检。等不来了也只能这样了。

在单位干了7年下岗,自谋生路。养老保险自己交,既不工也不农,标准的个体户。现在退休了,2800多退休金。几十年来就是无业游民,像鸡一样挠一爪吃一爪混到现在。光是搬家就搬了23次,这就是居无定所像游击队一样混到现在。

我们这代人虽走出了农村,有的混的不如农民。因为80年整个市场开放,计划经济已消失。最早跨台的是供销系统8大公司其中7个公司,只有盐业公司专供。然后食品公司饮食服务公司。粮食系统晚些。这代人几乎全部下岗,买断。这也是时代的潮流撵的。过去非农业户口最难办。后来也可以买户口,买工作。没几年也都下岗了。

改革开放也带来了机遇,没有约束,各显神通,各显才能。只要干也能成就另一番天地,学有所用得到了发挥。推陈出新,这就是社会的进步。生于那个时代无法改变,溶入这个社会是灵魂的飞跃!

9

我先生有个邻居,三十多前顶替他父亲去了上海,后来听说是一家国营窑厂,烧砖头的。那时候邻居跟我先生差不多大,才上初中,他还有哥哥和弟弟。因为顶职是跳农门,他的哥哥弟弟嫉妒不已。没办法,名额只有一个。为了表示公平,爸爸妈妈说好了老家财产不给顶职的老二 。

不几年,窑厂改制,老二下岗了,但户口在外地,只能就地换工作,换了一个又一个,一个厂跳到另一个厂,越跳收入越比不上在老家的哥哥弟弟,他们一个开皮鞋厂,一个大学毕业去了银行。老二五十多岁就早早退休,拿可怜的退休金,被城里的老婆孩子看不起。

今年村庄拆迁,老二妈妈也有房子,老二回来争财产 ,与老大儿子打得头破血流,最后村里帮助解决,拿了100万回到城里去,心满意足。而他的哥哥弟弟,每家通过拆迁获得至少300多万,另外还有房子车子财产无数。

这就是所谓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生变数太大,有些看似很好的去路,未必永远就好,比如如今的公务员,年轻人个个挤破头,说不定将来很潦倒。

10

我是82年底顶母亲职上的班。81年高中毕业,差几分没考上大学。82年复读一年,结果又差了十几分。爸妈彻底死心了,我自己也不想再考了,于是就不再考了。好在我们家是城镇户口,也就是那时候人人羡慕的“国家粮”。那时有顶职这一政策,我妈在百货公司上班,于是在我妈48岁那年,她通过关系办理了病退,八二年底我顶职进入百货公司上班。从此在商业部门奋斗一生。其间通过自己努力,曾在县委办、乡政府工作过两年,但终因自己的年少无知,任性轻狂,最终还是回到了百货大楼。99年,席卷全国的改制风潮使我们县的商业部门先先后后纷纷倒闭。一夜之间,我们两口子就和千千万万的人一样,成为了下岗工人。区区的一万多块钱,就打发了我们。那时叫卖断工龄,和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那就是一个霸王条款,愿不愿意你都得解除。从此开始了我的浪迹天涯的打工生涯,广东、株洲、本县……不时地更换地点,一切为了生活。从当年的青丝乌发,到如今的两鬓斑白,身心疲惫,伤痕累累。到今天,已经儿孙满堂了,还在为打发退休前的时光,孤身一人在广东辛苦工作。苦啊!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