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涨的到不到头,其实是看政府调控,很多人都觉得房价那么高,肯定会跌。这个想法归根到底还是觉得买卖房市场是自由交易的,太高肯定就是没人买,政府无论怎么调控最终还是会跌。
但过去十年来看,这个思路一直都是错的,每次国家放水,房价都涨。难道是政府想让房地产涨吗?政府难道不能去发展高新技术吗?其实国家一直都是想的,有了好的技术、好的企业,出口创汇就有竞争力(因为只有你有这个技术,其他国家都没),钱赚多了,企业会扩大规模招更多人解决就业率,平民老百姓手里钱多了就会消费更多产品形成庞大内需,政府也能从中收到税收解决公共预算问题,这是很好的一个正反馈。
但是问题来了08年~16年,银行几次放水大多数都是被动的,08年是为了解决金融危机,15年是为了解决房产库存化的问题,只有11年给企业放贷款是为了发展高新技术,当然有些老板们拿了钱是买房子了,这批人到现在算是人生赢家了。反而老老实实拿了政府钱发展实业的老板们除了极少数真的跑出来,其余九成都在市场竞争、银行抽贷、环保趋严的大环境下死掉了,这可谓很讽刺了。
所以从过去来看,金融政策一直都是滞后的,08年是为了救火、15年同样也是。归根到底在于政府过去有一条非常完善的税收链接,就是发展房地产。因为房地产拉动了太多的就业,据统计一个楼盘开盘,上下涉及上百个岗位,从农民工、律师、审计、装修、销售、广告学等等,大家试想下还有什么行业能如此带动就业率,可谓开一个楼盘,千家万户有饭开。
同时,地方政府有大量的地卖,只要一卖就是几百上千亿,但是发展企业呢?几百个中小企业的税收收上来,估计还没百分之十,而且事还老多啊,一会这不行,那不行的,不像卖地多爽啊,盖个章钱就来了,老百姓还喜欢,岂不美哉。
楼主问题所说的“擦皮鞋”理论,源于美国19世纪20年代股票蒸蒸日上的时候,一位政治家在擦皮鞋时,听到擦鞋童都去买股票了,这个政治家就想擦鞋童都去买股票了,那么接下来还有谁会接着买呢?没人接着买结果就是跌,所以他果断撤出股票市场,完美避开了1929年的股灾。
这个理论其实是想问,目前的楼价会不会像股票一样由于缺乏后来人继续的购买,导致价格无法企稳造成暴跌,这个说法可以说是半对半错,取决于在什么市场。
在完全自由交易的市场上,这个理论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几率非常大,因为买卖房子虽然比股票麻烦点,但是要买要卖还是非常快的。但是问题来了,现在买卖房子的市场是自由的吗?
很明显就不是,政府在15年开闸为房地产业去库存的时候早就想好了办法,就是限购限售。这可是大招,本来你买卖房子可能就是两三天完成的,(以一线城市为例)你买房子的条件变成了五年社保,而且卖家不够年限税还多,各种条件交叉之下,你发现虽然价格还是那个价格,但是价格完全不动了,而且关键还有成交量,因为每年总有人有首付有户口买,但是非常少,不足以撼动这个庞大的市场。
我看了下面很多回答,都说房价到头了要跌了,其实是连最基本的金融常识都没,我们就想想一个市场,买也少卖也少你想怎么跌?你想怎么涨?所以以目前政策来看,房地产价格长期来看就是稳中有涨,因为不涨地卖不掉,但是涨太快肯定会崩,所以最好就是平稳的涨。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也在变化,这两年提到一个词非常频繁,就是因城施策,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涨多的城市赶紧各种限购、限售,涨少的城市可以适当放松,为什么放松?很简单,不放松地方政府靠什么吃饭啊?全国现在除了一线城市,其他城市几乎50%的财政预算都是靠卖地啊?土地价格不高,怎么卖?卖不出那这个城市都不用运作了。
如果觉得我的答案不错,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十年金融民工,有什么金融理财借贷问题不明白的,都可以私信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