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出兵侵略锡金是70年前的事,吞并锡金是44年前的事,前后花了26年时间,整个吞并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当时印度敢无视国际法,出兵侵略、继而吞并锡金,主要还是当时的国际环境在客观上助长印度吞并锡金的野心。但现如今的国际环境与当年有天壤之别,西方国家和中国不可能再对这种事情视若无睹。
并且尼泊尔也不是锡金,尼泊尔人可不是吃素的。如果印度敢出兵侵略尼泊尔,尼国人民真敢跟印度死战。因此现在的印度再想吞并尼泊尔,已经不可能了。
一、印度吞并锡金的主观原因
印度原本是英属印度殖民地的一部分,英国人撤走后,新成立的印度政府继承了英属印度殖民政府的全套班子,以及英国在殖民时代对南亚地区的各种特权。比如英国对锡金和不丹的政治控制权利、英国对尼泊尔和中国西藏的特权等等。
基于这种情况,印度政府霸道的认为,英国人当年的特权,都是自己理所应得的。用一个也许不太合适的说法说就是:印度想要的南亚建立一个没有大英帝国的帝国主义殖民秩序。在这个秩序下,南亚地区只应该有一个国家,就是印度。其它包括巴基斯坦在内的国家,都应该从这个地球上抹去。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印度首先发动了对巴基斯坦的战争。但是由于战争不顺,印度把侵略目标又转移到了实力稍微弱小的锡金、不丹和尼泊尔三国的身上。
关于印度侵略这三国的目的,除了这三国本身弱小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这三国对印度的国防安全很需要。这一点在地图上看得很清楚。
锡金、尼泊尔、不丹的南面是印度的西里古里走廊,如果印度不控制这三国,它的西里古里走廊就很脆弱。如果中国出兵掐断了西里古里走廊,印度与阿萨姆邦的陆路联系就会被中国给掐断。反之,如果印度控制了这三国,就可以巩固西里古里走廊。提升阿萨姆邦的防御深度。
不夸张的说,锡金、尼泊尔、不丹三国的战略地位,实际上比藏南地区要重要得多。
并且锡金只是小国,虽然锡金国王亲美,但美国并不看重锡金。印度和锡金到底孰轻孰重,美国政府心里有数。锡金后来被吞并时,锡金王室成员在美国四处奔走,希望能博得美国政府支持,然而美国政府并不理会。
所以这就是印度要侵略锡金、不丹、尼泊尔三国的原因:一是实现自己的霸权主张;二是巩固阿萨姆邦的防御深度。
二、印度吞并锡金的国际环境
印度吞并锡金,并非是直接吞并。实际上印度吞并锡金也是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的,前后花费了26年时间。
从1947年11月至1950年12月,印度通过武力强迫锡金沦为自己的傀儡。于是印度就有了在锡金驻军、控制锡金政治、控制锡金外交的权利。
实际上从这个时候开始,锡金就已经是受印度全方面控制的傀儡了。不过当时印度还不敢直接吞并锡金,因为印度还要等待吞并锡金的时机。
等什么呢?
第一、印度要摸清西方大国和苏联对自己吞并锡金的态度;
第二、印度要摸清中国的底线。
当时印度政府大打政治牌,以政治体制为突破口,把自己树立为第三世界国家的皿煮标杆国家。让西方国家对抱有好感,默许它在南亚地区霸权地位。后来西方国家也确实是默认印度的霸权地位。
同时期的苏联,因为跟中国闹掰,需要找一个大国制衡中国。印度见此良机,便自告奋勇的向苏联请缨,投在了苏联的怀抱中。于是印度也就成了当时少有得,能在全球两大国际集团之间游走,在两边都能吃得开的国家之一。
接连搞定西方大国和苏联后,唯一横在印度吞并锡金面前的大国,只剩中国。
由于中国在西藏问题与印度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主要是印度不想谈判),最终中印谈判崩裂,双方兵戎相见。这一战就是——中印自卫反击战。
这一战,印度惨败亏输,狂妄至极的印度总理尼赫鲁抑郁成疾,最后病死了。从军事角度来说,印度完败,中国完胜。
但从政治上来说,中国完败,印度完胜。
前面说了,印度因为体制原因,西方国家对它都有好感。而中国则是西方国家眼中的冷战对象,天然的抱有敌对感;苏联虽然跟印度的政治体制不一样,但是出于打压中国的目的,苏联也同情印度。
并且印度也很善于在国际上打苦情牌,把自己包装成受中国欺负的受害者,在第三世界国家也博取一片同情之声。
因而在中印自卫反击战后,明明是受害者的中国被全世界一片谴责,包括第三世界国家也在骂中国;而印度则获得了全世界人的同情,西方国家和苏联为了帮助印度,开始大量援助印度,并且在政治上支持印度。
有了西方大国和苏联的支持,印度的胆子一下就大了起来,开始整军备战,将中国树为自己的头号劲敌,并且不再掩饰对南亚诸国的领土野心。
尤其是在尼赫鲁的女儿英迪拉·甘地当选政府总理后,更是大展铁血手腕,频繁拿周边国家练手。
三、中国的无奈
当时印度的这位新任铁血女总理,有“印度铁娘子”之称,她在外交方面的手腕,比他父亲尼赫鲁更厉害。她在吞并锡金前,决定先拿一个国家练练手,这个国家就是巴基斯坦。
1971年,巴基斯坦爆发了内战,印度不顾国际法,强势介入巴国内战。
在印度干涉期间,苏联支持印度,因为拆了巴基斯坦,印度在南亚的实力会更强,对中国的威胁也会更大;当时的美国倒是强烈反对,因为巴基斯坦是美国的盟国。然而美国只是派了一支航母战斗群在南亚海域溜了一圈,声称要灭了印度海军。牛皮吹完后,就开足马力开溜了。最后坐视印度的阴谋诡计得逞。
也正是因为这个事件,才让巴基斯坦看清了美国的嘴脸,因此导致巴基斯坦开始全面倒向中国,与中国确立牢不可破的关系。
但不管怎么说,巴基斯坦还是分裂了,这是中国在南亚的失败。
随后,印度又搞了一个大动作。
1974年5月18日,印度在拉贾斯坦邦的沙漠里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试验成功让印度人信心爆棚。
由于有苏联的鼎力支持,西方的默许,以及自己的原子弹,印度便加快了吞并锡金的步伐。
印度先是修改自己的宪法,规定锡金为印度的一个“联系邦”;接着解散锡金国王的宫廷卫队,软禁了锡金国王;然后并通过锡金议会决议,废黜国王,把锡金变为印度的一个邦。最后锡金在印度军队控制下,举行所谓的“全民投票”,并通过这一所谓的“全民投票”,“自愿”得并入印度。
锡金被吞并后,很多不甘心亡国的锡金人走上街头抗议,但遭到印度军警的捕杀,后来锡金的一些有识之士在世界各国奔走,希望寻求大国帮助。但西方大国懒得管,不想因为一个小小的锡金得罪印度。
在当时唯一反对印度的,只有中国。但是由于中国与苏联和西方都翻脸了,并且中国还在搞十年运动。中国在政治和军事两方面都很吃力,因而中国对印度吞并锡金一事也是无能为力。
尽管1975年10月,中印两国的土伦山口发生小规模武装冲突,但是印度吞并锡金,还是无法更改的事实。事后中国长期不承认印度的锡金邦,也是反映中国不甘心锡金被吞并的现实。
四、尼泊尔不是锡金
印度吞并锡金时,曾经也想吞并尼泊尔,但最终没有成功。主要原因有两点:
首先,尼泊尔不是锡金。当年英国在征服印度后,也曾经打算征服尼泊尔。虽然英军后来击败了尼泊尔军,但英国慑于尼泊尔廓尔喀兵的勇猛,没有直接吞并尼泊尔,而是和尼泊尔签订了一个和平条约:按照条约的规定,尼泊尔退出占领的印度北部领土,并把征廓尔喀兵的权利交给英国。作为交换,英国承认尼泊尔的独立地位。
试想当年面对英国,尼泊尔都不怵,区区印度算什么?其实在尼泊尔人的眼里,他们打心眼里是瞧不起印度的。(印度人是被征服者,尼泊尔人从未被英国人征服过)
其次,中印战争后,尼泊尔就开始向中国逐步靠拢。并依靠中国,制衡印度。
在中印战争中,印度以精锐主力对阵中国边防军,大败亏输。虽然地缘格局的限制,使中国在战场上得胜后仍不得退出藏南。但这场军事胜利,却让尼泊尔发现了一个摆脱印度钳制的机会:中国的胳膊更粗,只要倒向中国,印度便不敢吞并尼泊尔。
很快,中、尼两国展开实质性合作,而合作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修建中尼公路。
这条中尼公路于1963年开始破土动工,并于1967年正式建成。公路建成后,尼泊尔就要求印度撤走自1953年以来就派驻加德满都陆军总部的印度军事代表团和安插在尼泊尔北部边境哨所的印度军事人员。
尼泊尔的此举,伤害了印度的利益,随即遭到印度的经济制裁,从1970年开始,印度频繁制裁尼泊尔,但是尼泊尔始终不屈服,始终都在中国和印度之间找平衡,让印度拿它没办法。
到了1991年,由于苏联解体,印度的靠山没有了。再加上中国的强势崛起,不断的在缩小与印度在南亚地区的影响力差距。
前些年的边境事件,其实就是印度坐不住了,急眼了,想以攻为守,逼中国与它谈判。但不管怎么谈,中国在南亚影响力的提升,是不可逆转的现实。
到了2022年,中尼铁路建成之后,尼泊尔与中国的经济来往会更加紧密,对印度的经济依赖会减少很多。或许到了那时候,印度也就不可能在南亚一家独大了。
现如今,中印之间的差距正在迅速扩大,这也是印度焦虑感日益增强的根本原因。中国的目标是把尼泊尔从印度的附庸,转变为中印之间的战略缓冲。这样的局面,中国是希望看到的结果。如果印度敢动武,中国必然不会袖手旁观。
反倒是尼泊尔东面的不丹,由于其政府、外交和军事全方面都被印度控制,俨然是当年锡金的翻版。它倒是非常有可能变成第二个锡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