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未央国相,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国历史上封建王朝国祚大都过不了三百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封建社会的本质属性,是它“活不过”三百岁的根本原因。
从政治上讲,阶级和阶级斗争,推动历史的发展,我们国家历史上的封建王朝也不例外!
我国的封建社会主要由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两大基本阶级组成,每一个封建王朝因为时间的推进和国家的发展,慢慢的地主阶级便会对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土地进行兼并,土地兼并的结果,只能是国家的经济败坏和社会的混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便会因为争夺土地的所有权而爆发战争,于是立国不到三百年之久的王朝会被对立的阶级农民阶级推翻,农民阶级一跃成为地主阶级之后,将会在自己的王朝继续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对立故事,从而推动一个个王朝兴衰更替,循环往复。
从经济上说, 重农抑商的小农经济,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步伐,必将引起不断的生产资料争夺,从而推动封建王朝不断洗牌。
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制度下的独有产物,在这种经济模式下,民众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但是这种模式并不稳定,一遇到战争、天贼人祸立马奔溃,并且延及王朝的统治。
由于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王朝的发展支柱,所以任何一个朝代都对其十分看重,为了适应自己王朝的发展,统治者们往往对自己的小农经济模式从制度到形式乃至操作方法进行大规模改革,不过改革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情,一旦失败,那将引起整个王朝的动荡,直至灭亡。
封建王朝的统治制度和杰出人物是一个王朝能否“活过”三百年的重要因素。
我们知道,封建王朝建立之初,统治者们都能从前朝灭亡的原因上寻找教训,从而制定相关制度,同时采取一些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政策,迅速得到人民大众的拥护,迅速的站稳脚跟。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上面所说的阶级本性就会凸显,统治阶级会迅速忘掉建国之难和初期的劝课农桑、修养生息,变的骄奢淫逸起来,从而引起农民阶级的对立,从而重新引起王朝的更新换代。
除过封建王朝的统治制度和优惠政策外,杰出人物也是影响一个国家或者王朝能否“活过”三百年的关键因素。建国之初,作为开国的首代皇帝,他们往往是一代人杰,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他们能迅速缓解阶级矛盾,给予农民阶级一定的好处和权利,保证国家的平稳运行。
可是随着这些杰出人物的死亡,后继者因为不知道创业的艰辛和对享乐生活的渴望,会慢慢的把自己和自己的国家变成农民阶级的对立面,从而引起王朝的重新换代。
小冰川气候的出现和变化,推动着我国封建王朝的产生灭亡和灭亡产生。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一下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小冰川气候了。
历史记载,小冰川气候变化大约300年一阁周期,正好符合我们现在谈论的论点,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以农业、木业为主,属于传统的农业国、牧业国。
民以食为天,虽然我国地域幅员辽阔,气候不一,但是都基本保持了相应的水准,在相对温暖的气候下,我国境内不管是农业、牧业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但是一旦进入小冰川天气的乱换节点,我国国境内的气候就会发生变化,具体就是朝着偏冷的方向发展,这一发展不要紧,却能引出两大隐患。
其一是北方的牧民南下,和农耕区的农民争夺生活生产资源,其二则是农耕区的农业因为气候变寒引起干旱、水涝、蝗灾等自然灾害,导致粮食绝收。
为了生存,便会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这两点不管是哪一点,为了生存,农民阶级集结起来,都能迅速引起国家的分裂,甚至灭亡。
专制的封建思想和文化,是引起王朝“活不过”三百年的又一原罪。
一个新的王朝建立,肯定要在自己的王朝内部宣传、实行自己的思想文化政策,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一种文化政策、思想制度如果走向极端,那么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国家强盛,这个时候他不仅没有采取宽松的思想文化政策稳定社会环境,反而“焚书坑儒”,最后引起六国旧贵族的不满,从而导致国家的灭亡。
明朝,朱元璋建国后就在全国建立了完全专制的文化思想政策,配合“君权神授”的思想愚弄人民;清朝,更是将明朝的封建专制文化思想政策发挥到了极致。
清时,国家盛行“文字狱”,不管真假,统治者只要认为书生、文人书籍、言语稍有映射、讽刺国家之语,立马对书生进行斩杀,书籍封禁,从而导致大批无辜文人被杀,思想文化传播遭到了极大的阻碍和破坏,直接造成了我国被动落后挨打的局面。
“活不过”三百年历史的封建王朝,以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成为我国封建历史上的一道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