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好,我是见贤思齐论古今,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个人觉得要想很好的理解这个问题,就必须先理清“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底层逻辑。

王朝能否延绵以及时间长短,在于何种程度解决或延缓以下影响朝代兴衰更迭趋势的因素:

1.土地不断集中的趋势:自耕农破产而变卖土地,中国传统社会土地的集中趋势是历史事实。

◆这样,土地集中带来的自耕农的减少,使得君主专制国家的税源出现不足,但是财政支出的日益扩大必然会导致自耕农赋税负担加重,从而更多的自耕农在原来的土地上无法维持生计而破产,成为佃农。



2.官僚组织机构的扩张:官僚组织机构的膨胀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趋势,对于古代王朝来说,尤其如此。

3.统治者消费扩张天性“统治者既然以天下四海为自己的私产、以国民为‘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财货以事其上者’,这种本性使得帝王与贵族们的消费有一种天然扩张的趋势。

◆当然,统治者消费欲望在一定时期会有所压制。在王朝建立初期,政权需要巩固,个人权利需要加强,统治者大多会抑制自己的欲望,勤俭节约。如历史上的“文景之治”,明朝的朱元章等。但是,一旦政权得到巩固,社会安定,个人权利基础牢固,统治者的消费欲望便没有了其他约束。没有约束的欲望必然导致消费的扩张。历史上的朝代往往到中期以后,统治者的欲望就会突显出来而一发不可收拾。

4.赋税增加的必然趋势随着王朝周期性始末兴亡的变化,赋税制度必然相应地一次又一次从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转向欲求无度,直到最后因“民力殚残”而重蹈王朝崩解的覆辙。

◆土地集中进一步加剧,自耕农进一步减少,税源进一步减少,于是赋税的增加出现恶性循环的情形。于是,赋税形式从单纯的农业税转变成名目繁多的其他赋税形式,实际上变相增加了农民的税收负担。

5.人口增加的自然趋势

◆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大统一时期,人口通常都是呈现出稳定增长趋势的。人口的自然增长趋势可以用生物学上的生物自然繁衍、增长的规律解释:在适宜的条件和环境能够承载的情况下,生物种群的数量呈现出J型增长态势。当然,人类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口的增长不仅受自然环境和食物的影响,还受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但中国的文化向来是鼓励人口增长的,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国社会的小农家族结构也倾向于人口的增加。于是,在传统社会和平时期,人口呈现出稳定趋势。如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的总人口7055万人,到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达到了1.9亿人,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大约是0.5%。

【小结】以上几个因素都是王朝发展过程的内在趋势。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最终导致了王朝衰落的必然性。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观点来说,社会呈现出既不公平又没效率的局面,社会出现不稳定,矛盾激化,最终王朝走向衰落直到灭亡。


好了,我们在明确以上影响朝代兴衰更迭趋势的因素之后,再来看看元朝和清朝是如何处理这些矛盾的。

元朝未能有效解决以上影响稳定的因素,集中体现在灭亡的四大原因

首先,第一个原因就是元朝高压统治之下所爆发的农民起义。

▲元代残暴统治:汉人菜刀平时要放到蒙人家里

◆在整个元朝历史中,没有战争记录的22年,可怜巴巴地穿插其间,其中连续没有发生战争的时间最长都没超过三年。仅1280年统一中国后,有记录的元朝战争就已达近200多场。元朝统一中国后,元朝并没有象其他初立朝代那样施行“休养生息”政策。还于1280-1284年间,对日本、安南、缅甸征战。元朝建立之后为了更好地统治这块土地,采取了职业世袭制度和赐田制度。这就导致了很多农民到最后甚至连自己的一块土地都没有,成为了农奴。因此,从元朝建立当元朝灭亡,他的农民起义就没有停歇过。最终,朱元璋所带领的起义军统一了各部,同时也推翻了元朝的统治。

其次,第二个原因就是因为元朝的腐败专制。

◆大家都知道游牧民族是什么样的存在,要是整天骑马,射箭,拉弓放羊之类的。但是突然之间这些游牧民族拥有了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拥有无数的金银珠宝,同时还有上千万俯首称臣的老百姓。这个时候历史便又重演,这些元朝统治者便开始荒淫腐败的生活。他们视生命如草芥,根本就不管百姓们的死活,那些个皇宫贵族整天只是在皇宫里面贪图享乐。因此元朝的腐败也是元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再者,第三个原因就是内部的争权夺势。

◆元朝在统治的百年时间里一共是诞生了大概三十位皇帝,这是什么概念,平均三年就要来一次皇帝大换血。元朝皇帝可以说是最短命的皇帝了,因为说不定哪天自己就被其他大汗夺走皇位了,所以元朝皇帝们的皇位大多来的都不是很正宗,很多都是篡权夺来的。因此元朝总是处于动荡的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能够治理好国家?

▲蒙元帝系表

最后,第四个原因就是缺乏经济基础作支撑的上层建筑,迟早都会崩溃坍塌

◆元朝经济发展与宋朝相比落后很多。分析元朝灭亡的经济原因,必须要提到游牧民族的特性,那就是一个长期处于狩猎经济时期的民族,不可能具备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观念。翻开历史记载,元太宗以前,战间屠城情况严重。每当拒降敌军的城池被攻破,他们总会对城池进行毁灭的破坏,而且杀掉几乎所有的人,不问老幼、贫富、顺逆,只留少数妇幼为奴隶,部分工匠为他们制作武器。这种做法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非常的严重,因为直接破坏了最关键、最重要的生产力——人!在当时那种极不发达的时代,劳动力比什么都宝贵,你蒙古人征服了一个地方,人全部都给杀入了,靠谁去生产?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特点是以前朝为鉴。

◆秦以暴政而亡,汉吸其教训,以萧规曹随,文景之治而终能长久。

◆隋以劳民而丧,李唐以其为鉴,终有贞观之治,永徽新政。

◆五代武人篡政,宋乃重文轻武,处处打压武将。

◆元人以武制国,一时崩溃。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吸取元朝的教训,将制度深入到国家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都有详细的规定。朱元璋建立黄册制度希望百姓各安其职;建立屯田制度降低国家养兵负担;朱元璋所创建的官制,部分现今都还在使用。

与元朝相比,同样是马上的天下的清朝,因完整延续明朝制度,所以其国运与明相仿,延续两百六十八年。

满人亦是外族,以其为镜,元即清也,元之失策,清当避免,皇太极有志入主中国,故极重视搜罗汉人知识分子。用很大努力争取了大批汉人为其所用,满人不能办的事,汉人可以办,又学汉文化,汉文汉语,汉法汉统,提倡孔孟之道,争取知识分子,接受佛教以争民心,这些和汉人治国,并无差别,提倡满汉平等,互通婚姻,加之八旗武力,所向无敌,故只要能打,尽可得天下,然要长久,须两腿并行,一腿为武力,另一腿为仁义道德,一为攻体,一为攻心,中国历史上都是这么干的,不然世界大国,纷纷解体,唯中国独在,不惟无因。

▲元末农民起义势力分布

【总结】正是应了那一句: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


※感谢阅读,望能解您所惑,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是见贤思齐论古今,下次再见※

最佳贡献者
2

1、元朝汉化程度很低,清朝汉化程度高

尽管忽必烈有意识融合汉文化,但终究没找对方法,蒙古人停留中原的100年,就是中国文明停顿的100年甚至倒退的100年,南宋极为繁荣的文化和科技,受到极大的限制,而蒙古统治者甚至还想把中原的城市房屋道路都拆了,建成大草原方便畜牧。

相反满清,虽说满清不如北魏孝文帝改革那样汉化的彻底,但是却比之元朝强上许多。

2、元朝没有蒙古族中下层的支持,清朝八旗满族底层始终与大清站在同一阵营。

元朝不重视对蒙古中下层的生活保障,后期沦为赤贫,甚至不少底层蒙古人沦为汉人地主奴隶,还需要朝廷花钱赎回。而蒙古贵族无法独立支撑暴力政权。元朝不重视基本盘,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特权阶级与国家休戚相关。

反观清朝,在八旗制度上有一定优越性,使得所有的八旗子弟从中获益,并被牢牢地绑在大清的马车上。

3、元朝官员贪腐严重,清朝相对清廉

元末引起全国起义,很大一定程度上归咎与腐败的元朝官吏,元朝前期极少举办科举,主要采取世袭、恩荫与推举制的方式,选出的官吏个个贪恋财物,想尽方法盘剥民脂民膏,老百姓为了生存,反抗是唯一的道路。而清朝在雍正以及乾隆的整治下,贪腐情况好了许多。

4、由于其二元制的不彻底,所以元在汉地仍建立了许多实施草原联盟/分封制度的飞地,经济上是由色母人掌握命脉,实施了贸易和包税制,实际上仍是将元帝国的统治体制凌驾于汉地郡县编户齐民制度之上,因此必不能取得长治久安。

而反观清朝,在满蒙贵族联合管制汉民的这个大框架下,汉地的治理严格遵循了汉地的传统,郡县、里甲、赋税,软的就如同儒家宗族控制,甚至颇有些一国两制的感觉。

3

这个问题挺深奥的,不过我还是愿意贡献一点自己浅薄的见解。

元朝和清朝虽然都是由塞外或关外部族建立的,但却还是有许多区别的。

元朝只维持了不到一百年,是因为元朝统治集团,始终拒绝融入中原。因此元朝只是一个依赖武力立国的王朝,他们很难获得中原百姓的真心支持。

(元朝的混乱局面)

另外,元朝统治集团的内讧也太厉害了。在它统治中原的一百年内,几乎没有多少时候是安定的——皇帝与大臣在朝廷中争夺权力,各地军阀在地方互相争斗。

以上导致了元朝在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以至于无法集中力量镇压红巾起义军,最后被朱元璋轰出了中原。

与元朝相比,清朝统治者就比较精明了,早在入关之前,清朝就很注意吸收汉族知识分子为其所用。并且还懂得先征服蒙古各部和朝鲜,以便解除后顾之忧。

而在入关之后,清朝统治集团借用了明朝的统治方式,并且努力将其修改为便利自己统治中原的手段。

此外,清朝统治者还在确保满洲贵胄的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对前明的归降官员大加利用。给他们高官厚禄,让他们替自己剿灭反清势力。

(清朝入关之初的形势)

还有,清朝统治者在吸收了中原王朝近2000的成败得失之后,对自己的统治方式进行了完善,而这则是清朝能够稳定统治中原近300年的前提。

更因为,清朝在入关之后,一方面全力镇压反清力量,另一面又废除了明朝的苛捐杂税,初步争取了百姓的支持;而且在康熙皇帝执政以后,又宣布了对新生人丁永不加赋,而这也为其稳定统治秩序,夯实统治基础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所以,尽管清朝初年曾经面临过“三藩之乱”那样严重的统治危机。并且在1840年之后,还处于内有太平天国起义,外有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困境中。但却可以凭借其前期打下的统治基础,继续延续了几十年的统治。

概括的说就是:元朝既没有融入中原,又因内乱而无力镇压红巾起义军,所以最终就失败了;而清朝则能在吸收了明朝的统治方式之后,又能够对前明降官善加利用,并且还在吸取了前朝的成败得失之后,对自己的统治方式做了进一步的完善,所以他们就能统治中原近300年之久。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战斗场景)

4

我是白龙赤子,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背景介绍

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元朝,但到元朝中期便迅速地走上了灭亡的道路,直至灭亡,期间只持续了98年。清朝,是1616年努尔哈赤的后金和1636年皇太极的“大清国”上发展起来的,经过历代统治者的努力,持续时间为276年,能和在它前面的明朝和唐朝相提并论。同为少数民族政权,它们两个朝代的存在时间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差距呢?我认为有如下几点:

皇帝

写《丑陋的中国人》的柏杨曾经对清代皇帝有过这样的评价,他认为清代的皇帝是中国古代所有朝代中最优秀的执政者,不管是勤劳程度还是行政水平。“苦命天子”咸丰帝在位时期发生了鸦片战争,作为皇帝,在他的记忆当中从来没有发生过“天朝大国”“黄毛子”打败的瞬间,顿时不知所措。即便在如此危难的时刻,他还是尽力做到自己能做的一切,拯救日益衰败的清王朝,赢得了茅海建、喻大华等历史学者的好评。

可元朝的统治者就不一样了,自泰定帝以后,元朝国内就开始酝酿各种危机,如自然灾害、农民起义等。面对出现的各种危机,元朝统治者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妥协,最后导致了元朝的短祚而亡。

行政区划

元朝所开创的行省制度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它的划时代意义怎么夸大都不过分,因为行省制度在明清甚至当下仍然是中国统治所辖地方的主要方式。但是,在行省制度开创之初,依然具有很大的缺陷。在元代,它最大的缺点就在于单一行省的划分违背了“山川形便”的基本原则。该原则以大江、大河与大山作为行政区划划分的最主要因素,现在的行政区划中依然体现着这一原则。比如湖南和湖北,河南与河北,山东和山西等等。这样的划分便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即便是形成了分裂势力,也好处理,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民族歧视

元朝和清朝国祚不同的原因还在于它们的民族政策,元朝在这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歧视性质。元朝建立后确定了“四等人制”,即把全国的所有人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蒙古人、色目人、北人和南人。色目人主要为西域各少数民族的人,北人为北方汉人和契丹等民族,南人为南方汉人及其他少数民族。这种有形的身份建构其实在无形之中撕断了国家凝聚力,即便没有外来的侵略,国家也会迟早走上解体的道路。

而清代就不一样了,清代的统治者多次强调了“皆朕赤子”的话,认为全天下所有的人民都是皇帝的子民,应该一视同仁。

科举制

元代比清代短祚的原因还在于其对科举制的废除。

元朝的武力,在中国甚至世界历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它所达到的疆域范围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是没有的。就是因为幅员的辽阔,乃至于有些日本学者,如冈田英弘等人说元朝不是“中国”的王朝,或许是别有用心。但不管怎么说,还是承认了元朝巨大的影响力。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于至元元年(1335),废除了帝国行政官员的选拔体系——科举制,时任宰相的伯颜负有很大的责任。这样一来,使原本就根基不牢的帝国陷入了更大的危机当中。科举制一废除,国家人才机制瘫痪,腐败现象层出不穷,导致了元末农民大起义的爆发。

也可能有人认为清代的八股文是一项害人的制度,但它有着另一面。不可否认,能通过八股文考试的都是聪明绝顶的人,从人才的选拔的角度来说是有利于国家的。

结语

元朝和清朝不同于以往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那样,只统治中国边疆上的某一块区域,它们是统治过全国的政权,具有无法替代的意义。在谈及它们的国祚时,我认为与皇帝群体、行政区划、各自的民族政策和对待科举制的方式有着重要的关系,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才导致了元朝的寿命远远短于清朝。

5

同为少数民族政权,但清朝统治时间长于元朝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在于一下几点:

一 、建立政权的时间不同。

元朝是我国第一少数民族建立的大统一王朝,在社会管理以及文化融合等方面都缺乏经验。而清朝却不同,它是在元朝之后的300多年以后建立的大清,在汉人官员的帮助下大清借鉴和吸收了前朝许多的经验和教训,其中就包括元朝失败的教训。因此,清朝比起元朝来具有先天性的优势。

二 、建立政权的时机不同。

宋朝因为治国方针的问题,一直是重文轻武。正是这样宋朝的文化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了,同时其商业文明也初具规模。而元朝系游牧民族,靠武力起家,虽然宋被元灭掉了,但老百姓还是认可宋的社会治理模式。

清朝却是在明朝社会治理失败,朝廷倒台,百姓无望的时候入主中原的,虽然许多人提出“反清复明”的口号,但却没有什么号召力了。也就是说,民心已经不在明朝了。这一点也很关键,老百姓认为是“天命所归”。

三、建立的政治体制不同。

元朝基本采用的是蒙古汗国的政治体制,后来推行的“行省”制也不成熟,造成了中央权力的架空。而大清实行的内阁制以及后来成立的军机处,使清朝成为历史上中央集权最为牢固的王朝。

四、文化融合程度不同。

元朝统治阶级文化程度低,他们灭宋以后反而认为宋朝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不注重武力,所以在文化方面融合不够,甚至还灭绝了许多的优秀文化。而清朝却非常注重文化的融合,从皇帝到贵族、都在慢慢地学习汉族的文化知识,文化的融合使两个民族间的隔阂原来越小。

五、建立的民族政策不同。

元朝按照民族和人种不同分成不同的等级,等级不同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汉族作为数量最多的民族,处于第三等。而清朝虽然也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在法律层面却提倡的是满汉一体,逐步减少两个民族间的差距,符合人们的愿望。

六、官员的任命和分工不同。

元朝因为实行不得人心的种族政策,汉人很少出仕为官。清朝却不同,它沿用科举制度,为汉人氏族和读书人提供了一个上升的通道。在官员的分工方面也很明确,所谓“满不点元,汉不掌兵”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朝廷的文臣以汉人居多,武将以满人居多,这样在社会治理方面基本遵照的是儒家思想易于被百姓接受,而军队掌握在满人手中保证了政权的巩固。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科学合理的吏治安排。

总之,社会的进步以及历史经验的积累使清朝的国家治理系统更加完善,这是清朝执政时间要长于元朝的根本原因。

6

元和清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为何元朝只维持了97年,而清朝统治了267年(276 年是包括关外的)。笔者经过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两大民族虽然都为少数民族,但满族属于农耕民族。对于满族是农耕民族的说法,大部分读者会很吃惊,实际上史籍确实记载了满族是以农耕为主兼事渔猎的民族。其实这也好理解,满族生活的区域很大一部分是平原,适合种植,蒙古族生活在草原,主要还是游牧。满族,这样的民族更容易和同为农耕民族的汉族实现融合和共处。可以实现更好的治理国家。

二是元朝统治者对于汉文化的排斥。历史上无论少数民族力量多么强悍,他都要面对占人口多数的汉族还有高度发达的汉族文明、博大精深的汉文化。这种情况下,这些民族能不能放弃自身相对落后的文化,接受汉文化,成为关键。元朝统治者最初也是愿意接受汉文化的,但一些偶然事件,让他们逐步不相信汉臣,排斥汉化,导致在政治层面的水土不服,失去政权。满族可以说比较好的接受了汉文化,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今天满文化和满语言的濒危。

三是满族统治者更有治国能力。元朝皇帝更多是马上皇帝,治国能力非常差,加上不断的内斗,导致国家比较混乱。满族皇帝几乎都不能称为昏君,而且比较聪明的重用汉臣、汉将,开创了康雍乾盛世。国家的治理能力明显要强于元朝统治者。

四是清朝中后期靠权衡各方关系维持。在1840年以后,清朝的统治能力在下降,尤其在远离政治中心的南方地区,早期遭受金田起义影响,后期逐步被汉臣把持。在这里面还要帝国主义列强的干涉。可以说从金田起义后,清朝的统治权就不能严格意义上是皇帝一家独大了,是各方妥协的结果。勉强维护的存在。

五是满族更懂得收缩战略空间。满族入关是接近于整族入关的。几乎放弃了老家东北地区,并且主要军事力量集中在京师周边区域,避免分兵导致政权崩溃。

元和清都是中国历史上建立的民族政权,两大民族也用灿烂的文明历史共同创造了大一统的时代。

7

元朝统治中国的时间短 ,而清朝统治中国的时间相对较长,如果不是西方文化的入侵,使那么多的国人觉醒,也许大清朝还可以持续更长的时间。究其原因是元朝并没有吸收汉文化,与汉人始终是对立的,没有被汉文化所同化,在元朝,元朝人,色目人都比汉人的地位高,元朝不能融入汉文化,汉人也很难接受异域文化,因而对立保持始终。清朝则不同,满清入关不久就祭拜孔庙,历代皇帝都要求满人学习儒家学说,每届科举汉人都有机会参加,使得满汉到了后来没有太大的差别,是满清政权主动的融入了汉文化,汉民族也就逐渐地接受了满人的统治,因而统治时间会长些。

8

简单说,元朝把这里当成了征服地而不是自己的国土,所以横征暴敛;而清朝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祖国,认真经营,所以结局不一样。

9

满清鉴于女真的灭亡,确实有所进步。

满清一代的皇帝们多勤于政事,清朝也没有宦官、外戚、后宫之祸(慈禧太后另当别论),对于汉族的先进文化也愿意主动学习,也强调民族团结、满汉一家。但是仍然没有摆脱蛮族的本性,国家稍微起色就好大喜功,妄自尊大,动不动弄个十全老人、十大武功;再往后就闭关锁国、不思进取。

清朝三百年,实在是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的三百年!但是客观来讲,满清对中国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还是有很大贡献的。

10

道理很简单。蒙古人排斥中华文化,满族人接受中华文化。结果,蒙古人跑了,满族人没了。这里不多说了,高人们都懂得。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