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者无意为李世民洗白,政治斗争十分残酷,李世民杀害兄弟,逼迫父亲,确是不忠不孝之举,但他对待兄弟的老婆还是很客气的,李建成、李元吉的老婆结局都不错。

李世民对兄弟侄子,赶尽杀绝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也是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经过缜密谋划,发动“玄武门之变”,他亲手射杀太子李建成,尉迟敬德又射杀了齐王李元吉,取得关键成功。

随后,尉迟敬德又率兵逼迫李渊,李渊无力反抗,被迫册李世民为皇太子,自己成了傀儡皇帝,又过了一段时间,宣布“禅位”给李世民,是为唐太宗。

斩草除根是自古皇位争夺的不二法门,李世民更是贯彻到底,他把李建成的5个儿子、李元吉的5个儿子,也就是自己的10个亲侄子全部杀害,从宗室除名,制造了灭门惨案。

李世民还准备干掉李建成、李元吉的100多名亲信,但为玄武门之变立下大功的尉迟敬德劝告李世民适可而止,安定人心,李世民接受了他的意见。

民间传说兄弟侄子的冤魂们常在梦中索命,李世民睡不好觉,派尉迟恭与秦琼两名大将担任寝宫门前守卫,但两人毕竟不能每晚上班,于是绘制两人画像挂在门口,以为代替,这便是后世门神的由来,如今的门神大多仍是两人的形象。

李世民对嫂子弟媳,手下留情

对兄弟侄子大开杀戒,对女眷就手软多了,李世民把原东宫和齐王府的女眷则全部没入宫中,大多数成为宫中奴婢,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正妻待遇比较特殊。

1,李建成的正妻、太子妃郑观音,被李世民安置在长乐门居住,抚养李建成的遗孤女儿,一直活到唐高宗年间才去世,享年78岁,绝对的高寿而终。

2,李元吉的正妻、齐王妃杨氏,天生丽质,被李世民纳入后宫,给李世民生下最小的儿子曹王李明。李世民对杨氏倍加宠爱,甚至想把杨氏册为皇后,后来考虑到影响不好,在魏征的力谏下放弃,因为没有正式封号,宫中称其“巢剌王妃”,名义仍是李元吉的妃子。

李世民为何过嫂子弟媳

作者认为有如下三点原因:

1,古代传统惯例使然。古代灭门诛族之刑,一般均针对成年男性,幼年男性和所有女眷都不在其中,因为女性只是附庸,根本成不了大气候。女性的命运一是被罚没入宫为奴,二是被投入官办青楼充当官妓,只有少数能避免上述悲惨命运。

2,两女家族势力影响。太子妃郑观音出身北朝望族荥阳郑氏,与博陵崔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并称为五姓七家;齐王妃杨氏出身高贵,是隋观王杨雄的侄孙女,乃北朝“四贵”。郑、杨两家在隋末唐初仍有很大势力,李世民出于笼络豪门世族的考虑,也不便对自己的嫂子、弟媳略有造次。

3,皇室风气开放所致。李唐皇室有北方胡人血统,思想和风气十分开放,并不特别在意伦理纲常,兄弟死了,继承其妻妾的“收继婚”十分常见,加上齐王妃杨氏天生丽质难自弃,李世民因此将她纳入自己后宫,甚至让对方给自己生儿子的举动也就不难理解了。

如果我们看看历史上那些以武力夺位的皇帝,就会发现他们斩草除根的狠辣程度跟李世民如出一辙,甚至更胜一筹,而他们对待女眷的方式也不比李世民更圣洁,所以说李世民对待嫂子和弟媳的做法不足诟病,这是历史的习惯。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最佳贡献者
2

李渊在公元618年建立了唐朝。根据历史记载,李世民是他的第二的儿子,在发生了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便当了皇帝。

按理说,历代皇帝的宝座都是由太子继承,李世民并不是长子,所以刚开始这个位置是李建成的。然而李世民在当秦王时,是十分有才能的,并且赢得了不少人的支持,此外,他的作战指挥能力也很好,名气一度超过太子。

太子慢慢对他心生不满,两人之间矛盾越来越深,于是太子便和李元吉联合起来想要除掉他。

李世民当然也不示弱,他也做好了打仗的准备。就在公元626年的一天,双方在玄武门进行了大战,李世民事先早已买通玄武门的守卫常何,二者里应外合杀死了李建成,李元吉觉得自己再不逃就没命了,可在逃跑时被李世民手下尉迟恭一箭射死,就这样李世民自然而然登上皇位。

一提到玄武门之变,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始作俑者就是李世民,但其实真正的策划者是太子李建成,李世民本身对皇位并不感兴趣,可他的父亲兄弟都认为他要篡夺王位,他的几个兄弟也联合起来针对他,他完全处于劣势没办法才做出这样的状态,四面包围,情况也真的是很紧急,他也是被逼得没办法才做出这样的决定。

登上皇位后,为了解除后患,他把自己的亲侄子们全部杀掉,不留活口,他也不愿看到玄武门的事情再度重演。

李世民杀死兄弟本就是无奈的举动,他对兄弟们的后代以及女眷都没下过毒手,再加上这些人对他也没有什么威胁。然而对于太子妃和齐王妃,他的态度就不同了。

齐王妃虽然之前的地位很高,但是生活在唐朝后她的地位就不值一提了,可她凭借着自己的美貌吸引了李元吉,被封为齐王妃。

在李元吉被杀死后,李世民觊觎她的美貌,心里就想娶她,甚至还想立为皇后,最终在魏征的劝阻下才作罢。

然而对于太子妃,李世民的态度就不一样了。他的妻子郑观音是生活在北魏的大氏族甚至还与其他氏并称为五姓七家,即使他是皇帝,但李世民自然也不敢轻易得罪,和他们作对的。

而李世民为何霸占其他王妃,唯独不向太子妃下手,这里面原因有很多。

1、李唐继承魏晋时期的传统,当时的曹操自己很多帝王都会占据战败者的家室,这样一来,大家都会觉得恍然大悟。

而且李唐家族中本来就带有少数民族的血统,他们身上也有很多胡人的传统,胡人对男女之事本身也是很开放的。

2、杨氏长得的确很吸引人,李世民非常想要娶她,李世民对这位杨氏的确非常喜欢,甚至让李世民疯狂到想要立她为后。

再加上杨氏是杨雄的侄孙女,背后的政治势力很大,通过她来拉拢贵族也是情理之中的。

3、郑观音之前就一直跟随太子,她觉得自己一定是皇后,可惜在玄武门之变中,丈夫被杀,梦寐以求的愿望破灭了,她自此对皇帝有了非常深的仇恨,于是她决定闭门不出,独自守寡50多年,安然度过后半生。

4、至于李世民为何不敢向郑观音是唐朝太子妃下手,还有一个原因是她属于郑氏,郑家在当时的地位也是李世民不敢轻易得罪的,但是当时的人还是很讲究辈分的,所以即使唐朝很开放,也怕是难以接受他这样的行为,因此这位太子妃一生安然的为李建成守着节操。他这个人还是很讲义气的,他兄弟的妻子们最后结果都还是很好的。

3

李世民和李建成在唐朝初年因为皇位继承权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最终在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成功的取得了皇位的继承权。取得皇位的李世民并没有放过自己哥哥和弟弟的孩子,李建成和李元吉的10个孩子最终都被李世民杀害。当时李建成仅仅38岁(古人虚岁),李元吉仅仅24岁,他们的孩子中有的还是婴儿。李世民杀害了10个侄子之后,还娶了自己弟弟的老婆杨氏。虽然娶了弟妹,但李世民对嫂子却网开一面,允许她出家了。

唐朝的婚恋思想开放,李治娶了父亲的小老婆,李隆基娶了自己的儿媳妇,这些在当时都不属于什么有伤风化的大事。既然连弟妹都已经娶了,李世民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嫂子一起收入后宫呢?其实李世民不把嫂子收入后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嫂子郑观音的家族实力很强大。郑观音出自名门望族,李世民刚刚发动政变,地位还不够稳定,正是需要稳定氏族的时候,并不想因此得罪北方的世家大族势力,所以允许嫂子出家。

其次就是嫂子的容貌可能不如弟妹杨氏更加吸引人,杨氏出身隋朝没落贵族,如果没有十分的容貌肯定不会被选入齐王后宫。杨氏在后来和李世民非常的恩爱,李世民甚至想让她做皇后,不得不说李世民对于弟妹可能是垂涎已久。一些人根据李建成的年龄认为李世民的嫂子郑观音年龄比较大了,甚至还有郑观音抚养李世民的谣传。实际上郑观音和李世民是同一年出生的,所以不存在年龄的差距。不过郑观音和李建成属于政治婚姻,政治婚姻是不考虑容貌的,郑观音可能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美丽。晋惠帝的老婆贾南风就是政治婚姻,史学家都忍不住要说她丑的让人恶心,可是因为她的出身好,照样能做到皇后。

最后就是郑观音对于李世民的态度非常反感,李世民杀死了郑观音的孩子,郑观音是一个讲骨气的女人。所以宁可皈依佛门,也不肯住进皇宫里面。而杨氏则是在玄武门之变不久后就搬进了皇宫里面,不仅和李世民发生了关系,还给李世民生了孩子。只能说杨氏在这一点上比起来郑观音差远了,丈夫和孩子都被杀死,自己却和仇人生起了孩子。

杨氏非常受李世民宠爱,在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一度想要立杨氏为皇后。从这点笔者不禁要怀疑杨氏的个人魅力和她的权谋果然不一般。如果不是国舅爷长孙无忌为了李治的前途拼命劝谏,杨氏可能真的做了皇后,或者未来做上太后。

杨氏在唐太宗时期就去世了,郑观音在信佛之后一直不问世事,活到了78岁才去世。也许唐太宗去世的时候郑观音要好好的庆贺一番,从她给亡夫念佛诵经五十年之久来看,她一生也不会原谅李世民的杀夫杀子之仇的。

4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死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及他们各自的儿子,只留下他们各自的女儿,并将太子妃郑氏和齐王妃杨氏及其女儿掠入宫中。不同的是,太子妃郑氏一直受冷落,齐王妃杨氏备受恩宠,并为李世民生下第十四皇子李明,要不是魏征谏言劝阻,在长孙皇后去世后,杨氏就被李世民立为皇后了。将两人纳入宫中,无非是为了巩固帝位,稳定政局。

?郑家是隋朝没落贵族,郑氏的父亲郑继伯曾是隋朝高官,由于仕途受挫,晚年青衣古佛,已不问政事,李世民将郑氏掠入宫中,只不过是怕其煽动太子旧部动荡政局,为囚禁之而已。而杨氏则不同,其父杨雄不但是隋朝观王,玄武门之变时,早年归唐的杨氏兄弟手握重兵,是不可小觑的政治及军事力量,李世民纳杨氏为妃,实为收拢杨氏兄弟为己所用。

?杨雄长子杨恭仁,与李渊深交。杨氏一族就是在杨恭仁率领下归唐的。而且,玄武门之变时,杨恭仁领凉州(今甘肃武威)总管,总督凉州军政,后归朝任宰相,领左卫大将军,但仍兼任凉州总管,遥领凉州军政,为大唐西部屏障。杨雄幼子杨师道,为李渊第五女儿长广公主驸马,任灵州(今宁夏吴中)总管,总督灵州军政,抗击突厥,手握雄兵,为大唐北部屏障,直接扼守长安北大门。杨氏兄弟如此重要的军事地位,李世民能不重视吗?!

5

李世民在唐初对自己家人做的哪些事,的确不厚道。

李世民抢走了原本属于哥哥李建成的皇位,又抢走了原本属于弟弟的王妃小杨妃,逼老父亲退位后还又让史官大肆抹黑李渊。李世民做的事,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确应该受到谴责。

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是李世民的努力,唐朝怎么会那么兴旺发达,贞观之治22年,让中国大部分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周边的各民族各部落纷纷称臣纳贡,称李世民为天可汗。能做出这样成就的皇帝,纵观中国3000多年历史,也难见到几个吧?

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极其残忍的杀死了哥哥李建成,部下尉迟敬德又杀死李元吉。随后,李建成的5个儿子,李元吉的5个儿子,也全部惨遭灭门!李自成的皇位,就这样在兄弟侄儿们的鲜血上面建立起来了。

对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妻妾和女儿们,李世民却没有过分为难。

李建成的女儿也有5个,只有此女李婉顺比较有名。李婉顺4岁时,父亲被杀,五个兄弟也被杀。《旧唐书》记载“长子太原王承宗早卒。次子安陆王承道、河东王承德、武安王承训、汝南王承明、钜鹿王承义并坐诛。”李婉顺姐妹5人都被废为庶人,不过,李婉顺17岁时,被封为了闻喜县主,相当于亲王之女,如果李建成早早恢复息太子封号,她就能当郡主了。李婉顺嫁给了河北人刘应道,刘应道曾担任吏部郎中,两人琴瑟和谐十分恩爱。

李建成的妻妾中,只有太子妃郑观音留下了名字,关于李建成子女的信息,也大都来自于郑观音的墓志铭中。李建成总共有过11个孩子,死的时候是38岁,常理推测,这11个孩子不可能全都是郑观音生的,但其他妾室没有留下名字。

李元吉的5个儿子被杀,5个女儿也活了下来,而且命运还都不错。新野县主李令,字淑绚,嫁河东裴重晖,裴家是宰相世家;和静县主,嫁薛元超,薛元超是薛收之子,薛道衡之孙,也是官宦诗书世家;寿春县主,嫁杨豫之,杨豫之是长广公主与杨师道之子,公公婆婆一个是姑姑一个是舅舅,差不了;文安县主,嫁段俨,高密公主与段纶之子,也是皇亲国戚之家;归仁县主,嫁天水姜氏,长道郡公之第二子。

李元吉的妻妾中,也只有巢王妃小杨氏留下了名字。小杨妃是隋炀帝的孙女,李世民宫中本来就已经有一个大杨妃了,那是隋炀帝杨广的小女儿。小杨妃在李世民宫中很受宠,成为贵淑德贤四妃之一。李元吉家的女儿们命都比较好,大概和小杨妃有很大关系。

郑观音没有被李世民霸占,分析起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郑观音出自荥阳郑氏,是延续数百年的世家大族。从东汉的郑浑、郑泰开始,荥阳郑氏一直人才济济,政治经济势力不俗,北方士族都以娶到郑家女儿为最大荣耀。在唐朝,荥阳郑氏有十一人为宰相。这样一个大家族,可不是由着李世民想怎样就怎样的。

2,李建成虽死,但是太子党旧人太多,李世民想做出一点业绩,就不得不重用太子党旧人。太子党旧人中,最受重用的就是魏征和李安俨。李世民对魏征几乎是言听计从,没必要为了年老色衰的郑观音和他翻脸。李安俨娶了郑观音的妹妹,在李世民那里也受到重用,后来因为参与李承乾叛乱被杀。

3,小杨妃和郑观音最大的不同,就是背后的家族和势力不同。小杨妃背后是不断没落的隋朝皇族,弘农杨氏总是迫不及待和他们划清界限,齐王李元吉本来手下就少,能保护小杨妃的更是没有。

正是因为郑观音背后的力量太大,李世民不得不考虑。所以,郑观音能够平平安安守寡50年,78寿终正寝,活的比李世民还长。

福祸相依,小杨妃在李世民那里受宠,不仅给五个女儿带来了福报,还给李元吉留下了嗣子。

小杨妃给李世民生下了第14子曹王李明,李世民后来还把这个孩子过继给了李元吉。所以,李元吉实际上是有后人的。李建成就没有这个待遇了。

乱世中的女人,就像无根的浮萍,做小杨妃好?做郑观音更好?见仁见智,你觉得呢?

6

在唐朝的统一过程中,形成了两大势力,一派是以李建成、李元吉为首的太子系,另外一派就是以李世民为首的秦王系。当大唐王朝的整体形势稳定下来之后,两大派系必然要一决雌雄,毕竟皇位只有一个。

胜者王侯,败者寇,临阵脱逃,也并不能平息事端,最终还是死路一条。所以,李世民决定放手一搏。

李世民夺位,斩草除根

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他亲率长孙无忌、尉迟恭等人,埋伏在玄武门,伏击入宫的李建成、李元吉二人。结果,李建成被李世民当场射杀,而李元吉也被尉迟恭射死。数天后,高祖李渊做了太上皇,禅位给了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又毫不迟疑的将李建成的五个儿子,以及李元吉的五个儿子,全部杀害。原本秦王府诸将,还准备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一百多名亲信部下全部诛杀,幸得尉迟恭相劝,才保住了这些人的性命。

而太子和齐王的女眷,全被李世民没入了宫中,其中就包括年轻貌美的太子妃郑观音和齐王妃杨氏。

太子妃、齐王妃均年轻貌美

据太子妃墓志记载,郑观音的容貌如“程云荐彩,喻日摛华。淑韵娉婷,明月皎星河之夕;韶姿婉娩,和风泛桃李之蹊。” 这太子妃绝对是一位温柔而贤惠的绝色佳人呀。

而齐王妃杨氏,同样是“玉貌雪肤,眉目如画”,容貌非凡。

那为什么李世民纳了齐王妃杨氏,还生有一子曹王李明,却没有将同样年轻貌美的太子妃纳入自己的后宫呢?毕竟两人都具有同样的美貌。

看来,美貌不是主要原因。

唐初的婚俗观念允许

唐朝,原本就是在五胡乱华之后,胡人的风俗当时在北方很盛行。而李世民早已经被认定带有鲜卑血统,北魏、北周也都是鲜卑人建立的,自然在婚俗观念上,受胡人的观念影响较重。

在胡人进入中原之初,亲兄妹、堂兄妹相婚,都很普遍,更不要说父死子继了。汉朝的王昭君,不就是先嫁父亲,再嫁儿子。

而兄弟之间的妻妾,相互继承更是非常普遍,甚至是在汉人中。兄弟去世,大伯或者小叔纳了去世兄弟的妻子,是很常见的习俗。

哪怕是在近代,一些民族还保留有“共妻”的风俗,就是兄弟几人,只娶一位妻子。

因此,李世民纳李建成、李元吉的妻子入自己的后宫,在当时不存在什么世俗的约束。要不然李世民也不会纳了齐王妃李氏之后,又想将李氏立为皇后,而且还大方的让史官记录了下来了。

看来,这个也不是主因。

两人同样出身于名门望族

太子妃郑观音,出身荥阳郑氏。其家族最早可以追随到西周时期的郑国,东汉末年逐渐发展为望族。到了北魏时期,和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并称四大姓。在唐朝,荥阳郑氏一共出了“十个宰相”。太子妃如果被李世民纳入后宫,对郑氏一族更有利呀,他们根本不会强烈阻挠。类比一下杨玉环、武则天,这点很容易理解。

齐王妃杨氏,同样来自名门望族弘农杨氏,也是隋朝杨氏宗亲,相比荥阳郑氏,发迹的更早。西汉时,宗族就有人位居宰相,东汉时,数代人皆为太尉,时人称之为“四世太尉”。在唐朝,弘农杨氏素有“十一宰相”世家的称号。这么看,杨氏家族也根本没必要跟齐王妃切割清楚,如果齐王妃得宠,反而对杨氏一族有利呀。

看来,出身也不是主要原因。

既不是容貌,也非婚俗,更不是出身的原因,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李世民纳了齐王妃,却放过了太子妃呢?

主要原因出在太子妃郑氏自己身上

据《续高僧传·智越传》记载,郑观音的父亲郑继伯(也写作系伯),信奉佛教,所以,才给女儿取名“观音”。而郑观音受家庭影响,也信奉佛教,自然心情就会比较寡淡。根本不会跟武则天一样,有那么大的欲望,主动去勾引李世民和李治。

而在郑观音的墓志中有:“宁窥宝匣,唯取鉴於缇缃;罕御芳铅,独庄情於礼训。”可见郑氏根本不贪恋富贵荣华,而是一名恪守礼训的女子。同时还记载有:“巢倾穴毁,重承胎卵之仁”,这很可能是在李建成被杀时,她已经身怀有孕。

这……让李世民去强迫一名孕妇,应该还没到那个禽兽地步。

时间是治愈心理创伤的良药。

等到郑氏生下了孩子,再加上郑氏的寡淡,即使貌美,也让李世民提不起精神了。这时的李世民,根本就没了刚杀死李建成,并霸占其妻女时的兴奋了。既然如此,李世民何不以礼待之。正因为这个原因,郑观音才被迁居别馆,加以厚待,并在唐高宗时安然离世,终年78岁。

当然,也无需谴责齐王妃杨氏,毕竟她也只是一名弱女子而已。命运都掌握在李世民手中,她也无可奈何呀。

7

李世民抢夺兄长皇位,霸占兄弟王妃,为什么唯独不向太子妃下手呢?(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众所周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即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长安城太极宫的玄武门发动了一次政变,杀死了兄长即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逼迫李渊立其为太子,并登基皇位,史称玄武门之变。

常言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斩草除根,杀死了自己的10个侄子,强娶了自己的弟媳齐王妃,但唯独没有向嫂子太子妃下手。

太子妃的墓志铭评价“妃程云荐彩,喻日摛华。淑韵娉婷,明月晈星河之夕;韶姿婉娩,和风泛桃李之蹊。”意思是,太子妃郑观音天生丽质,肤白貌美大长腿,形象好气质佳。

历史记载,唐朝李渊一脉身上具有胡人的血统,并不是太在意汉人的伦理纲常。而且,自古成王败寇,君王爱美女,李世民把兄弟媳妇都占有了,为什么对貌美的嫂子郑观音没有下手呢?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一是郑观音是太子妃乃天下尽人皆知的事情,距离皇后一步之遥,并且聪明贤惠也是无人不晓。同时作为李渊的长媳,名分在那里摆着。虽然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得了皇权,但太子妃的影响和李渊的面子还是要考虑的,况且李世民是做大事的人,不会毫无顾忌的因一女人而遭天下人指责。所以,李世民不能也不敢对太子妃动手。

二是太子妃郑观音的娘家家世背景强大。郑观音出自荥阳郑氏,是延续数百年的世家大族。从东汉的郑浑、郑泰开始,荥阳郑氏一直人才济济,政治经济实力不俗,北方士族都以娶到郑家女儿为最大荣耀。郑观音的高祖:郑道玉,北魏太常卿、徐州刺史;祖父:郑谌,北魏司徒府长史、谏议大夫、颖川太守、吴山郡公;父亲:郑继伯,北齐北豫州大中正、吴山郡公、隋朝开府仪同三司、金紫光禄大夫、括州刺史,追赠都督潭衡郴道永邵连七州诸军事、潭州都督。并且,在唐朝,荥阳郑氏有十一人为宰相。这样一个大家族,李世民也是惹不起的。

三是在隋朝和初唐时期,属于士族时代。唐朝初年,最著名的士族有五姓七家,即:博陵崔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陇西李氏、太原王氏。这些贵族门阀势力宏大,控制了全国的经济命脉和政治格局。李世民所在的李家虽自称是陇西李氏,但地位远远不如其他几家。这些家族,看不起皇族李姓,更不愿意和皇家联姻。所以,李世民作为李姓皇帝,非常需要贵族门阀的支持。考虑到这里因素,他也不敢动郑观音。

四是李建成虽死,但是太子党残部和旧人还在,并未彻底被李世民收服。他为了收服这些人,必须做出明君的样子。所以,李世民忌惮太子党旧部,为了收买人心,没必要也不敢对太子妃动手。

五是郑观音的出身,决定了她是一个宁死而不屈的贞洁烈妇。郑观音墓志记载:“罕御芳铅,独庄情於礼训。”说明郑观音是一个端庄大气、恪守礼教之人,并且荥阳郑氏的背景决定了她从小所受到的教育都是顶尖的,品性自然没的说,而且她和李建成即便不是很恩爱,也是有感情的,李世民杀了她的丈夫和儿子,她虽没有办法报仇,但也绝不会做他的女人。

六是历史上的郑观音虽然贵为太子妃,但是却生活朴素,端庄有礼,从来不行僭越之事,对于朝堂上的政事也是从来不闻不问,也没有插手丈夫跟李世民之间的争斗。虽然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有长孙皇后的出谋划策,但太子妃郑观音却没有参与,她跟古代传统的女性一样,遵从三从四德,她没有那样的野心,这也是她幸免于难,没有被李世民拿下的重要原因。

七是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幌子,就是李建成淫乱后宫。如果他把郑观音揽入怀中,收入后宫,岂不成了第二个李建成吗?所以,李世民再过分,也不会强娶郑观音。放过郑观音,更能显示自己的大度与仁慈。

所以,虽然郑观音最终被迫搬出了太子府,与青灯古佛相伴五十年,但毕竟保全了自己和孩子。以李世民的雄才大略,做什么事都是会慎重考虑的。虽然他成功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夺得了皇权,强占了兄弟媳妇,但对于嫂子郑观音也是有颇多顾忌的,毕竟她曾经的身份、家族,以及身为帝王的社会影响,不得不让李世民慎重对待太子妃郑观音。




8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自己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齐王李元吉后,霸占了弟弟李元吉的王妃杨氏却没有霸占哥哥李建成的太子妃郑氏,个人认为原因可能有这么两点。

首先第一点可能就是李建成的太子妃郑氏并不愿意委身于李世民。因为郑氏本来李建成继位后都是母仪天下的皇后的,如果委身于李世民就只能和杨氏也就是后来的小杨妃一样当一个没有名份的妾,就是从地位的落差来看郑氏也是很难过这道坎的。

更重要的是李世民杀死李建成后郑氏做不成皇后了心里别提多恨了,而更恨的是自己的儿子本来将来也是非常有可能要继承皇位的,结果却被李世民给杀了,再加上郑氏可能和李建成也夫妻情深,因此但凡郑氏有点耻辱之心也是不可能愿意委身李世民的。

第二点就是郑氏毕竟是李世民的长嫂而俗话说长嫂如母如母啊!特别是李世民他们兄弟的母亲窦氏早早的就去世了,因此在唐朝建立前郑氏这个长嫂对李世民他们兄弟可能平时多有照顾,这些都让就算是李世民也很难过心理这道坎,要知道李世民毕竟是不如他的后辈唐玄宗这么厚颜无耻霸占自己的儿媳的。

更何况李世民如果霸占了弟媳还不算还要霸占长嫂引起的非议就更大了,尽管唐朝胡风很盛恐怕也是在难以接受李世民如此行径的,因此李世民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名声也不大敢霸占郑氏了,而杨氏就不同了毕竟自己的弟媳比自己辈分小就算霸占了引起的非议也更小。

9

权力争夺历来十分残酷,是你死我活的生死之战。李世民杀兄屠弟逼迫父亲退位,还诛杀十位亲侄儿,霸占齐王妃,手段十分毒辣有效。但以此事来认定李世民不忠不孝则有失偏颇,因为李世民不反击李建成,那么死的就是他以及他的儿子们,他的妻妾也会被李建成据为己有。李世民没有向太子妃郑氏下手主要有两点原因:其一、郑氏对李世民没有威胁,且地位较高;其二郑氏出身名门望族,娘家势力十分强大,因此不宜动手诛杀郑氏。

李世民是大唐帝国的实际缔造者,他权威极大,军队对他的拥护极高。因此李世民成了太子李建成的心头病,也令皇帝李渊十分忌惮。天下承平之际,李渊支持李建成对李世民下手,意图一举击溃李世民的势力。生死存亡之际,李世民当机立断发动玄武门之变,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又领兵逼迫父亲退位,自己当上了皇帝。惟其如此,李世民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跟权势,晚一步他就会身首异处,家破人亡。

李建成跟李元吉的十个儿子都是潜在的威胁,难保他们以后不起兵造反或者谋刺李世民,因此李世民下令诛杀十个侄儿,那怕李渊苦苦哀求都无法改变他的意志。对于太子府跟齐王府的女眷,李世民手下留情,将她们收入宫中生活。太子妃郑氏出身名门望族,美丽端庄,她不愿意侍奉李世民,因此李世民将她安置在别处,扶养五个女儿长大成人,郑氏寡居五十年后才去世。太子妃郑氏名叫郑观音,她娘家是世族,势力十分雄厚,贵为皇帝的李世民为不愿意轻易得罪。

齐王妃杨氏丽质天生,美丽无比,李世民见而而悦之,于是杨氏成为李世民的情人,尽管名义上还是齐王妃。杨氏也是名门望族出身,家族势力十分庞大,李世民与杨氏交好也是为了笼络杨家人。杨氏为李世民生育孩子一个儿子,就是第十四子李明,受封为曹王;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想立杨氏为皇后,魏征以死相谏才作罢。李唐皇朝有鲜卑血统,因此有许多胡人的风俗习惯,娶弟媳也是可以的。

10

想要了解中国历史,24史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然而这24史里面还是要做一下区分,以唐朝李世民为分界线,唐朝之前的历史可以归纳为一类,唐朝之后的历史可以归纳为一类,这个分界线就是官方修史。

唐朝之前的历史,虽然年代久远,很多内容受作者观点影响深远,比如司马迁的《史记》中,很多观点全凭司马迁的好恶,然而谁也不敢忽视《史记》在先秦到秦汉时的权威性。

唐朝之后的历史,得益于造纸术、印刷术、官员选拔制度的进步,再加上官方的参与,史书上记录的内容增加很多,然而唐朝之后的历史却争议颇多,究其原因,官方参与后的历史,相比较个人修史,更不客观。

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将自己夺权篡位合法化,开创了官方改史的先河,史书成了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

当然,不管你如何修改,也改不了你做过的那些事,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杀兄逼父这个历史污点是洗不掉的。

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为何要娶弟弟李元吉的媳妇杨氏?

除了杀兄逼父外,李世民在这个过程中,还干了很多不光彩的事情,最被人诟病的就是娶了弟弟李元吉的老婆杨氏。

关于李世民为何要这样做,前提条件肯定是杨氏比较漂亮,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另一方面,经历魏晋南北朝乱世以来的唐朝初年,属于“礼崩乐坏”的时代,而唐朝皇室本身就有鲜卑血统,所以李世民娶弟媳应该不是很违逆当时的社会风气,别说李世民娶个弟媳,李世民的儿子连他妈都敢娶,所以,这都是小问题。

要说李世民执意要娶杨氏,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李元吉的这个老婆不一般,是弘农杨氏,其祖上就是东汉时期的“四世三公”,堪称中国第一个传奇家族,是魏晋南北朝以来最显赫的门阀士族,历史上有名的杨修也是其中一分子。曹操当时执掌大权,在杀了杨修之后,还要亲自写信给杨修的父亲解释为何要杀杨修。

可以说,李渊给李元吉安排这门亲事,也可以看出对李元吉的宠爱,从东汉到唐朝,门阀士族对婚姻关系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当时的社会体制下,你的出身决定了你的人生,寒门士子想要出头,实在是太难了。

隋唐时期的门阀士族主要有:崔、卢、李、郑、王五大姓氏,这五大姓氏相互通婚,荣辱与共,外人想要插进去是十分困难的,比如唐朝出名的魏征和房玄龄即使位列朝中大员,人生的愿望也是能够和这五大姓通婚。

这种现象一直到唐朝中期才有所改变,所以,李世民娶弟媳杨氏,在政治上可能是为了拉拢杨氏,希望得到这些名门望族的人的支持。

李建成的妻子郑观音也是五大姓,李世民为何没有娶?

相比于李元吉的老婆杨氏来说,李建成的老婆郑观音条件也不差,郑观音是荣阳郑氏,也是五大姓之一,荣阳郑氏最早可以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郑国,郑国被灭后,其王氏仍以郑为姓氏。

到汉朝时期逐渐发展为豪门望族,到唐朝时期荣阳郑氏担任过宰相的就有11人,其他高官无法计算。按照这样的家族背景来看,李世民既然娶了弘农杨氏的弟媳,应该也不能放过荣阳郑氏的嫂子。

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好玩不过嫂子,李世民应该不会放过郑观音。李世民最终没有下手,我认为还是有一定原因的。

首先,从年龄上来说,郑观音的年龄可能已经很大,不是李世民理想型。

玄武门事变的时候,郑观音已经28岁,很多人认为28岁年龄不算大,其实古代结婚都比较早,而平均寿命比较短,郑观音与李建成成婚的时候,才16岁,到28岁的时候,其实已经不年轻了,而且当时郑观音已经为李建成生了好几个孩子,却又被李世民所杀,有了这种仇恨,李世民肯定要忌惮的,野史中说成吉思汗打败西夏后,抢了一名公主,结果被这名公主所杀。

娶老婆娶的是一个开心,这娶一个定时炸弹,必然是李世民所无法接受的。

其次,郑观音是李世民真正意义上的嫂子,而杨氏可能不是李世民真正意义上的弟媳。

在古代老婆和老婆是不一样的,郑观音和杨氏虽然分别是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老婆,但是地位明显不一样,郑观音是李建成的太子妃,是明媒正娶的正牌妻子,也是李世民真正意义上的大嫂。

杨氏并非李元吉的正妻,也就是一个妾室,在古代的时候,正妻才是妻,小妾只能算作是丈夫的女人,是没有多大地位,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小妾的子嗣是无法与嫡子抗衡的。

也正是这个原因,杨氏即使到了李世民那里地位也很低,连个名分都没有,李世民称其为“巢剌王妃”,到最后死的时候,也是李元吉的小妾。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