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良不阻止刘邦杀韩信,其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什么这么说?

要知道刘邦建立汉朝,摇身一变成为皇帝后,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同患难共享受的刘邦了,而是一个残酷无情的君主了,他觉得身边的功臣都是危险份子,只要他们存在,就会威胁到自己的江山社稷,为此想除之而后快。而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也就成了他最为看重的眼中钉了。

刘邦之所以会对韩信下杀手,其实除去刘邦的原因,韩信自身的原因也不容忽视。

要知道萧何和刘邦是老乡,刘邦还没有发迹时,萧何便追随他,推荐他为泗水亭长,甚至能娶上吕后也是他牵的线搭的桥,革命后,萧何坐镇后方,为刘邦免去了后顾之忧,可以说萧何无论是战功还是个人情份都是旁人无法相比的,因此,刘邦再怎么心狠,也不会直接对萧何下毒手。而萧何也是聪明人,为了彻底消除刘邦对自己的警备之心,不他不惜放荡自己,损坏自己的名声,甚至当吕后要求其配合设计诛杀韩信时,他也无可奈何的选择地支持,落得“成败萧何、败也萧何”的结局。

而韩信却不识时务,他在楚汉这争中,原本就立下赫赫战功,原本就功高震主,被封为楚王后,还不知道韬光养晦,收敛起来。因此,很快刘邦就把他从楚王降到淮阴侯。然后还韩信谈话。

“你看夏侯婴将军能带多少兵啊!”刘邦试探性地问道。这个夏侯婴是刘邦最心腹的人,刘邦这样问自然是有目的的。

“三万吧。”韩信一字一句地回答道。

“樊哙呢?”刘邦把自己的另一个心腹,同时也是自己的连襟拿出来了。

“五万左右吧。”韩信一脸平静地回答。

“那朕呢?”刘邦的提问进一步升级。

“最多十万。”韩信当时脑筋也许是短路了,依然实话实说起来。如果仅仅是这样也罢,但刘邦提最后一问时,事情就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那你自己呢?”刘邦使出了撒手锏。

“多多益善,多少兵我都可以带。”韩信只想起垓下和项羽大决战时的无限风光,但却忘了此时和他说话的人正是要考核他的顶头上司。

提问就此结束,不用再说什么了,刘邦微笑的背后是嫉恨。此后,他下定决心要除去“不类已”的韩信,防患未然。

和韩信不懂得“藏锋”相比,张良就显得深沉和老练多了。自从刘邦当了皇帝,他已看出功高震主是件危险的事,因此马上深居简出,开始“归隐”了——闭门不出原修练养气辟谷之术。

放下朝中一切事,张良以这种“淡泊名利”的方式,终于为自己保全了性命。张良能保全自己已属不易,要想再保全韩信,更何况是功高震主、不知藏锋的韩信,那是比登天还难。所以说,不是张良不想阻止刘邦杀韩信,而是张良没有能力阻止刘邦杀韩信。

最佳贡献者
2

要说起来,中国历史上开国皇帝诛杀功臣的风气就是从刘邦开始的~但刘邦杀功臣这个事的真实性到底有多少还是个问题,据<史记>看来,刘邦所杀的功臣都有其不得不死的理由。但我知道必定有人会以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理由来为被杀的功臣辩白,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个问题根本没有讨论的价值~但要解答刘邦为什么杀韩信的问题,还是要立足于现有的史料~

一:看看韩信都做了些什么

汉二年(前205年)韩信攻下赵国,听从广武君建议,请求刘邦册立张耳为赵王,刘邦答应

汉三年(前204年)韩信听从谋士蒯彻的建议,攻占已经被刘邦谋士郦食其说降的齐国。导致郦食其被烹杀

汉四年(前203年)在楚汉相持最为激烈的时期,韩信提出册立自己为假齐王,刘邦不得不答应,并立他为真齐王

同年,项羽派武涉游说韩信反汉联楚,三分天下,韩信做齐王,韩信拒绝,没有将此事告知刘邦

之后,帐下谋士蒯彻以“功高震主者身危”为借口劝谏韩信自立,韩信被说动,之后又犹疑不定,没有背叛~

汉五年(前202年)刘邦约韩信和彭越会师,和项羽进行最后的决战。韩信、彭越迟迟不动,后来,刘邦听从张良的建议,划陈(河南淮阳)以东至海广大地区为齐王韩信封地。韩信闻召,马上起兵而来。

汉六年(前201年)韩信藏纳楚国逃亡将军钟离昧,刘邦借口巡游云梦泽,乘机抓住韩信,钟离昧自杀,韩信被降为淮阴侯

同年,在京的韩信坦然接受樊哙的跪拜,感叹自己竟然和周勃、灌婴、樊哙等人同列,深以为耻

同年,陈豨被任命为巨鹿太守,向韩信告辞,韩信拉着他的手嘱咐“你管辖的地区,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而你又是陛下信任宠幸的臣子。如果有人告发说你反叛,陛下一定不会相信;再次告发,陛下就怀疑了;三次告发,陛下必然大怒而亲自率兵前来围剿。那是我为您在京城做内应,这样就可以取得天下了。”陈豨应诺而去。

汉十年(前197年)陈豨造反,刘邦亲征,韩信称病在京,暗中托人联系陈豨,准备在京城起兵响应,事情泄露,被吕后骗到长乐宫杀死,诛三族。

根据以上事件,可以看出韩信是一个很没自知之明的人,不仅没有自知之明,更没有任何政治觉悟,盲目自信却又优柔寡断。善于剖析项羽的过失和不足,却不知自己的毛病比项羽更加严重。口无遮拦,盲目自大,面对君王不仅没有丝毫避嫌的意思,反而大言不惭的说自己带兵是“多多益善”,却不知刘邦本就对自己不放心,现在刘邦年事已高,而韩信却是正当壮年,试问哪个皇帝放心把这样一个始终游离在自己权利中枢意外的军事人才留给自己并不算刚强英明的子孙后代?这种定时炸弹,自然是越早铲除越好,但很明显的在韩信窝藏逃犯的时候,刘邦还是顾念旧情,不愿杀韩信的,但也已对他很不放心了,所以将他留在身边。谁知道韩信本人却还是不安分,擅自结交诸侯,意图谋反,这不是自己找死是什么?试问,假如你是一国之君,你能对韩信放心吗?

二:再看看建国后的张良做了什么

汉六年(前201年)刘邦大封功臣,张良推辞三万户的封赏,甘心就位留侯

同年,为刘邦谋划“册封雍齿以安众心”的计策,被采纳

同年,建议刘邦定都关中,被采纳

还是这一年,张良因为体弱多病,施行道引之术,不食五谷,闭门不出一年多

汉七年(前200年)为吕太后出谋划策请出商山四皓,保住汉惠帝刘盈的太子之位

汉十一年(前196年)刘邦亲征黥布,张良在关中辅佐太子,此时张良已经患病

汉十二年(前195年)刘邦战胜回京,准备废黜太子,张良劝谏,不被采纳,从此不再理事

总的来说,建国后的张良露面的次数非常少,重要的基本就这么几次:而从他所做的事情中,我们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建国后的张良开始有意识的淡出政治中心,不愿意过多的接触朝廷政事,这其实是张良想要功成身退的一种表现。

三:张良不可能救韩

张良出生贵族,为了替已经灭亡的韩国报仇,他可以毁家纾难,在博浪沙孤注一掷。从这点上看,张良非常重情义也非常爱国。而韩信所做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都与国家利益背道而驰,所以说张良绝对不可能营救韩信,这是第一点。张良是属于较早就追随刘邦的人,对刘邦的能力和为人还是十分了解的。所以他在与刘邦交流时都非常注意分寸,这是臣子侍奉君王时才有的礼仪。可以说两人之间是相得甚深的,相反的,张良和韩信并没有什么直接的交往,更无从谈有何深厚的交情了,这是从个人情感来说的,是为第二点。张良是个颇为文弱,不愿意与人正面抗衡的人,汉十二年的事情就足以证明,但韩信则是一个极为自信自负的人,性格迥异的两个人,虽然同样功高盖世,但其结局则是早已注定的,刘邦想杀韩信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只是不愿意背负杀功臣的骂名才一忍再忍,这一点张良岂能不知?

3

根据题主的提问,有书君认为,需要先更正两个不确切的说法。

首先,刘邦对张良言听计从,是指的刘邦与项羽楚汉相争的时代,刘邦想依仗张良的谋略对付项羽。

而韩信被杀已是大汉天下初定之时了,此时的刘邦功成业就,踌躇满志,根本不会特别听谁的话。

其次,韩信被杀之时,刘邦正率兵在外地平叛。

严格来说,韩信并非刘邦所杀,而是被吕后和萧何合谋杀死的,当然也不能排除刘邦幕后主使的可能。

话说至此,我们再转到正题讨论。

且不管韩信是被吕后所杀还是刘邦幕后指使所害,一直对韩信非常欣赏的张良,在韩信被杀时为何袖手旁观呢?今天有书君就来分析一下这件事。

一、张良很识时务,他不想阻止。

用“一条好汉三个帮”这句俚语来描述刘邦成就千秋霸业的历程非常恰如其分。

对于创业打天下时代的刘邦,萧何,张良,韩信,三人各具所长,缺一不可。

因此在历史上,三人又被称为“西汉三杰”。

其中萧何资历最老,曾为刘邦举荐了许多栋梁之才,韩信就是他拉来的;张良足智多谋,是不可多得的智多星军师。

而韩信,则是个军事奇才。在楚汉战争中,韩信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平定魏国,又背水一战击败代、赵。之后又北上降服了燕国。

他被后世人奉为“兵仙,战神”,他统领士兵打仗的本事,甚至胜于刘邦。他被萧何誉为“无双国士”。连刘邦自己都说“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韩信功勋卓著,因此在天下初定的大汉王朝具有极高的地位。在他统领过的,与他一起出生入死共创大汉基业的士卒中有一呼百应的威望。

当时七个诸侯王势力范围广阔,拥有军队,征收赋税,实力足以与朝廷抗衡。而且个个骁勇善战,足智多谋。

在刘邦的心中,这些手握兵权的武将的存在本身就是威胁大汉政权的一颗颗地雷,早晚得一一铲除。

而韩信更是七王之首,说他“功高震主”一点不为过。刘邦把他由齐王改成楚王,再由楚王贬至淮阴侯,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就是要灭了他的节奏啊。

刘邦忌惮每一个可能觊觎他皇位的人,他甚至不放心跟着自己出生入死,忠心耿耿的连襟樊哙,何况是打仗本事比他都大的韩信呢!

“兔死狗烹”,自古君王大致如此。刘邦也不例外。这些张良心里明白得很。他是韩国贵族的后裔,依靠刘邦推翻了秦朝,报了家仇国恨就了了心愿了。他可不想招惹与自己无关的是非。

后来,天下平定,张良做出退隐的人生选择,去跟着赤仙子学道,也表明了他这种想法。

二、韩信咎由自取,张良不能阻止。

如果仅仅是功高震主或可原谅,关键是韩信还先后三次在刘邦被困,危难之际提条件,索要封赏要挟刘邦。

韩信第一次要挟刘邦是在平定齐国后。他自我感觉功劳卓著,便派使者送信给刘邦,请求立他为假齐王。当时,刘邦正被项羽围困在荥阳,形势危急,对韩信这样居功要挟之举当然十分愤恨。

第二次,是刘邦与项羽决战于垓下前夕。刘邦约韩信,彭越出兵,合击项羽,两人却按兵不动,结果刘邦大败。在张良的建议下,刘邦被迫临时为韩信加封土地,并封彭越为梁王,两人这才率兵前来,估计刘邦当时就有杀了他的心。

第三次是赵相国陈豨发兵反叛。刘邦亲自率兵平叛,临行前令韩信随从。不料,他竟然称病不从。这显然又是在要挟索取。

这三次临阵要挟,让刘邦从心底里对韩信打上了解不开的死结。

刘邦当时就气的破口大骂,是张良从大局考虑,一次次劝说提醒,告诫刘邦现在是必须要重用韩信的时候,刘邦才压下怒火,一次次跟他妥协。

在这种背景下,刘邦平定了天下,腾出手来了,不收拾韩信才怪了。

而此时,时局今非昔比。张良如果再劝阻刘邦,不但他肯定不会听,没准儿还会连累自己。张良那么聪明的人,才不做这费力不讨好的买卖。

三、张良与韩信交情不深,张良没必要阻止。

张良跟随刘邦较早,因此他对刘邦的忠心要远胜于他跟韩信的交情。韩信是后来加入的,他们二人之间并没有多么深厚的革命感情。

“萧何月下追韩信”,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典故。

韩信和萧何的关系应该算得上铁杆儿了。然而杀韩信,具体策划人正是萧何。

铁杆儿好朋友已成仇敌,只不过是普通朋友的张良,当然没必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他了。

况且,韩信的军事才能是有目共睹的,霸王项羽都是其手下败将,那么刘邦死了之后,还有谁能控制得了他呢?

与其给大汉江山留下韩信这么个隐患,刘邦觉得还不如提前为儿孙将他铲除掉。

作为汉朝的开国大臣,张良既然洞悉刘邦的这份深谋远虑,又怎么会去阻挠呢?

根据以上分析,有书君认为,韩信虽是军事奇才,他的死,也确实令人为英雄扼腕,但他的政治智商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他既不识时务,又不会做人。所以,当萧何选择了为吕后出谋划策,韩信就成了任人宰割的鱼肉。

而唯一有可能救他的张良,无论出于何种考虑,都不会去救他。毕竟这是刘家的天下,多说无益不说,弄不好还会引火烧身。

少管闲事,明哲保身,自然是聪明人的上佳选择。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4

谢邀。

张良为何不阻止刘邦杀韩信,这个问题不妨反过来问问:张良为何要阻止刘邦杀韩信?

或者说,杀韩信对张良本人,或者对天下有什么坏处?如果有坏处,我们可以责问张良为何不阻止。如果没坏处,张良何必阻止?


那么就要说到张良的政治志向。张良作为韩国贵族,年轻时志向大约是除灭暴君秦始皇,为韩国报仇,所以有博浪沙刺秦失败。中年时大约是恢复韩国。但等到与刘邦遭遇之后,可以判断,他的志向已经变成了辅佐在他看来能力出众又有气度,且懂得对百姓好的刘邦,成就一番功业。为此,他甚至不惜抛弃韩国跟随刘邦,导致韩王被项羽报复杀害。

现在,经过数年的楚汉战争,刘邦统一了天下,张良可以说是心愿已足。为此,他甚至抛下三万户侯的超级殊荣,隐居修道。

这种情况下,韩信的死活意义在哪里呢?韩信作为一个军事天才,政治白痴,又并非那种毫无雄心的烂好人。当初他之所以没有听从蒯彻的话背叛刘邦,完全是因为被刘邦的厚黑给忽悠住了。如今,对于新建立的大汉帝国而言,即使韩信此刻无反心,终究不能担保永远无反心,这是个潜在威胁。更何况韩信的粉丝陈郗已经勾结匈奴造反了。所以,杀掉韩信,无论对刘邦,对汉朝江山,或者对天下百姓,都是没啥害处的。至于韩信个人的一些委屈,在这面前,又算什么呢?

综上,韩信之死对张良的平生志向有益无弊,韩信本人又和张良没有啥关系,所以张良不会劝阻的。

5

在刘邦的创业队伍中,张良是最为特殊的一个人。 何为特殊?首先,刘邦队伍之中大多数都是穷人出身,唯一他一人是贵族。他祖上两代皆是韩国国相,事五任韩王。后来,秦始皇灭韩以后,他散尽家财 ,为家国报仇,可惜没有成功,逃亡下邳。其次,在刘邦的队伍当中,他是最不追求功利之人 。刘邦封汉王时,赐他的财宝全送给了项伯,然后替刘邦求汉中之地。刘邦称帝之后,更不屑与众人争功,自退江湖修仙学道去了。

那么,这样一个性格特异之人,该不该劝止刘邦杀韩信呢?

我想,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看张良跟韩信有没有交集,双方有没有交情或者得利益纠缠。

在秦汉史上,张良跑韩信交集不过三次。第一次是,刘邦兵败彭城之后,刘邦问属下谁可与他共打天下?张良告诉刘邦,有三个人可以利用。一个是九江王英布,一个是彭越王。至于韩信,可以独当一面担大事。刘邦听了张良之话,于是派韩信将兵向攻伐北方,收服燕赵之地。

第二次是,韩信攻下齐国以后,派人到刘邦那里要官,说封他为假齐王,方便他镇守齐国。不料,刘邦闻之大怒,准备破口大骂韩信使者,张良却在一旁踢了刘邦一脚。刘邦示意,对韩信使者说,封什么假齐王,要封就封齐王。为此,刘邦还特别派张良为他的特使,前往齐国宣布封韩信为齐王。

第三次是,刘邦跟项羽会战时,派人叫韩及及彭越等人前来助战。不料会战时,韩信及彭越都没来,刘邦大败 。张良对刘邦说,韩信和彭越俩人都是无利不早起之人,不如许诺给他们土地,到时他们一定会来。刘邦听从张良之计,对韩信及彭越俩人许诺给他们土地,果然第二次跟项羽会战时,俩人都来了,然后项羽也败亡。

那么,从以上三次张韩交集的历史来看 ,张韩信之间有没有一种牢固的创业关系或者私人感情?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所以我们可以下一个结论:张良不会劝阻刘邦杀韩信,首先是俩人之间没有共同的利益以及建立牢固的私人友谊。

那么其次呢?当然是从公的方面来考察了。

张良韩信私人感情没有,那么从公的角度来看,他有没有必要劝阻刘邦杀韩信呢?

当然是没必要。不但没必要,反而还要劝谏刘邦大伐韩信等异姓诸侯王。

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来看看,项羽当初分封十八路诸侯以后,天下是怎么乱的? 就是因为诸侯王之间,稍有利益不均就会大打出手。而刘邦想要建立一个稳定及强大的国家,首要目标就是要清除这些危害国家稳定及安全的地雷。从帝王刘邦的角度来看,韩信当然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因为他武功赫赫,功高震主,还有贪欲不足估测 ,不知他哪天又突破发难说要封他什么王,或者要什么土地。而张良身为帝王之师,且是汉朝的战略大师,难道这一点他都看不出来么?

所以,从汉朝整个国家的长期稳定发展的情况来说,张良绝不会阻杀刘邦杀韩信。

第三,更为关键的是,尽管韩信是隐患,且刘邦一直防着韩信。但是杀掉韩信的人,不是刘邦,而是吕后。当时刘邦征伐在外,吕后获取消息说韩信要里应外合杀留守长安城的吕后及太子,所以吕后才果断出击,通过萧何骗韩信入宫,将之杀掉。而那时候的张良在干什么呢?他已闭关修练,哪管韩信死活。不要说韩信,他就是连刘邦要废太子的事情都懒得管了。后来是吕后逼他管,他才跟刘邦说不该废太子。

综上所述,张良跟韩信之间于私于公,都没有理由劝止刘邦杀韩信。韩信之死,不过是咎由自取!

6

刘邦并没有固定会听谁的建议,而是他认为谁说的对,他就听谁的。张良的许多建议被刘邦采纳,是因为张良能站在刘邦的角度上,尽心尽力为刘邦谋划。据《史记 淮阴候列传》记载,韩信是被吕后所杀。其时,刘邦对韩信虽然并不信任,还没有决心要杀他。其时陈豨造反,刘邦带兵平定叛乱。韩信被留守的吕后赚到宫中杀掉。而《史记》同时记载,韩信与陈豨是有联系的,说其谋反,也不全错。

张良阻止杀韩信,只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刘邦杀韩信是错误的。对刘邦及汉帝国不利,张良可以阻止。第二,韩信与张良有良好的私人关系。读读史书就能发现,这两者都是不存在的。所以,张良没必要,也不可能阻止杀韩信。

我们现在常常会觉得张良与韩信私交不错。这与戏剧等文学作品的演绎是有关系的。京剧《追韩信》中,就有张良为汉寻兴汉灭楚大元帅的情节。说是张良遇到韩信之后,发现这是一个人才,就给他写了介绍信。让刘邦拜其为帅。这个情节,是后人编造,没有历史依据的。历史事实是,韩信与张良性格与志向是很不相同的。张良是韩国人,而韩信是淮阴人。张良是贵族出身,其家五代为韩国大夫,所以韩国被秦灭之后,张良毁家刺杀秦始皇为韩国报仇。而韩信出身平民布衣。小时候是个标准的二流子。如果不是秦末天下大乱,他可能一辈子什么也不是。秦末之乱,为他提供了施展才能机会。

韩信张良与萧何,被称为兴汉三杰,他们能够在秦末乱世之中建功立业,都是时代英雄。可是,他们的结局不一样,这是因为他们的性格不同所决定的。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就是他们各人的政治眼光不同。

历史从战国时的大混战时期,走到秦朝的统一。国家政治发生了很大变化。东周时代,列国并存。周天子之下,各个国家之间,是一种并列的关系。以人伦关系来比喻的话,是兄弟关系,哥们关系。谁的能力强,大家就奉他为大哥。春秋五霸都是这样的大哥。战国七雄,也是这样的大哥。秦统一天下,封建的政治有前推进了一大步。秦始皇以武力统一天下之后。取消了以前的这种哥们儿关系,新建一种父子关系。从此以后,各地掌权管事的,我不再是你们大哥了。而是你们的爹。你们要得到的好处,必须经我同意,是我给你们的。

历史的发展与政治的变化不是一撮而就的,有个慢慢发展的过程。秦的这种新的政治形式,还没有成为所有人所接受的共识。当秦末天下大乱,项羽取得优势地位的时候,他的政治理想就是做春秋战国时的霸主,所以他称西楚霸王。而且,他复立了六国的后裔为王。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而刘邦的志向决不是当一个霸王老大哥。他的理想是当众人的爹。当初也有人给刘邦出主意,让他复立六国后裔为王,刘邦已经同意了,就是因听了张良的话,才取消这种做法。张良说了六七个不可的原因。其中一个是,一邦大弟兄跟着你闹革命,现在你复立六国之后,将来革命成功了,你拿什么东西分给他们?

这个问题看似和韩信没多大关系,其实韩信最后的结局,正是因此。韩信是个军事能力非常强的人,但他不是像萧何曹参,陈平张良这些人是自始自终跟着刘邦干的。他是半路投奔刘邦的。在刘邦拜他为大将之后,他也立刻显示出杰出的军事才能。在刘邦起兵东向与项羽争天下之后。迅速平定三秦之地。韩信带兵平定赵魏之地。这时,刘邦也与项羽展开了拼杀。

韩信做为刘邦的属下,他的军事行动,应该是为刘邦服务的。可是,看看平天下的过程,就会发现韩信不断犯着政治的错误。

在平定赵魏之后,韩信应该继续平定燕齐之地。可是,韩信听了广武君李左车的建议,休养观望,壮大实力。李左车为韩信出主意,与战国时诸候的谋士这主子谋划是一样的。他们没有意识到,韩信上面有个主子。韩信壮大自己力量的时候,事实上形成了与项羽刘邦三足鼎立的一股势力。这样的情形,不管韩信是否想反,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与刘项一同争天下的能力。刘邦对他不放心是正常的。所以,刘邦趁夜晚到他大营,收了他的兵权,分了他的兵之后,让他平定齐国。

韩信平齐的时候,犯了两个错误。一是当时刘邦的使者郦食其已经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齐王田荣投降了。韩信一发兵,齐王便把郦生给烹了。平定齐国之后,韩信请求刘邦让他代理齐王。当他的使者见到刘邦正被项羽围困在荥阳。见到韩信的请求大怒。刘邦说:“我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及欲自立为王!”这个时候,张良提醒刘邦说:你不同意,难道能阻止他吗?如果逼反了他。就不好了。

刘邦毕竟是豪杰,一点就通,立即改口说:大丈夫要当就当真的,代理什么!于是,就封韩信为齐王。

刘邦在最危险的时候,韩信不发兵相救,居然居功威迫。他被秋后算帐是非常正常的。

当项羽被灭之后,天下已经平定了。韩信无疑成了刘邦的心腹之患。韩信想不想反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这个能力。而且,他平定齐国之后,儒生蒯通一直劝他脱离刘邦,与刘项鼎足而三。只是韩信下不了决心。

韩信政治上犯的一个大错误是,他认为立了这样大的功劳,刘邦会让他成为一方诸候做齐王的。谁知,这只是他自己的一厢情愿,不是刘邦的选项。所以,他很快就从齐王变成楚王。之后,又变成了淮阴候。这个时候,显示出韩信不但政治眼光不行,而且情商很低。两个事情可以说明,第一,他降为淮阴候之后,与樊哙等差不多了。樊哙对他一直很尊敬,以大王相待。但他颇以与樊哙同列为耻。另一个事,项羽的旧将钟离昧在项羽死后,跑到韩信这里。韩信居然在要不要收留他的事上举棋不定。最终因此被降为淮阴候。

这两个事情反映出的都是韩信与一般人身份的不同。就是他是可以争天下的人物。是可以与刘邦平起平坐的人物。这正是古代做臣子的大忌。要不然你就起兵造反,成则为王败则寇。要不然,就努力做个臣子。好好听爹的话。韩信的心里,一直把刘邦当成平等的哥们儿。这就是他的取死之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与韩信想当诸候不一样。张良在政治上一直非常清醒。韩信封齐王,是张良代表刘邦去办理的。在这一过程中,谁是刘邦的自己人,谁是刘邦虚与委蛇安抚的人,一目了然。

在革命成功之后。刘邦在齐国封张良三万户,张良坚辞不受。只要了个留候。这就是张良聪明之处,善于韬光养晦。与韩信争做齐王,不可同日而语。

刘邦平定叛乱回来之后,听说韩信已经被自己老婆杀了。且喜且怜之。且喜,说明他也有杀韩信之心。只是没有下定决心,且怜之,说明他也知道韩信是并不想反的。想反他早反了。只是没有给他个齐王当当,他心里不高兴罢了。韩信也不想想,刘邦把项羽复立的六国之后全灭了。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诛之,在国家大政方针面前,怎么可能对韩信例外。

太史公史马迁对韩信的评价说: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己能,于汉家功可比周、召、太公之徒。天下己集,乃谋叛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在《史记》中,留候张良列为世家,淮阴候韩信只进列传。还是表示出一些太史公对二人的态度。

7

1、萧何月下追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与萧何无疑是汉朝的开国大功臣,而韩信之生死成败是乎撑握在萧何手里。其事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其实萧何的命运是自身难保。刘邦与吕后欲杀韩信之时,萧何势必执行否则必死无疑。 2、萧何与韩信的关系无疑比张良与韩信的关系密切的多。在萧何不得不落井下石设计擒拿韩信之际,聪明的张良根本不可能自寻死路为韩信击鼓鸣吧…

8

谢!刘邦一向很尊重张良,他一直把张良当先生看,对张良的意见和建议基本上言听计从,这一点可以从刘邦对汉初三杰的评价中就能完全感受到,刘邦把其他两个人直呼其名,而唯独称张良为子房,可见,刘邦对张良的感情要比萧何和韩信深。



张良主要是从战略层面为刘邦和汉军思考问题,往往深谋远虑,深得刘邦尊重和佩服,火烧栈道、还军灞上、定都长安等,充分展示了张良的远见卓识,正如刘邦所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子房。



张良出谋划策,往来着眼于长远,这就决定了他思考问题的高度和深度,事实上,张良不仅仅思考国家和军队大事善于从大处着想,他对待功名利禄和个人进退也比其他人有智慧,当韩信向刘邦讨封假齐王时,张良在功成名就之时选择了隐退,他放弃了刘邦对他的高官厚禄,志愿到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去,临走之时,不忘旁敲侧击和提醒前来送他的韩信,可惜韩信却不以为然,仍然还要当他的楚王。



韩信如果是一个有政治远见的人,一定会从刘邦把他从齐王转封为楚王这件事情中,感受到刘邦对他的担心与猜忌,也应该从张良的隐退和提醒中为个人的前途与命运感到担忧,但韩信毕竟是韩信,他没有任何感觉和防备。

并不是张良替韩信不求情,因为张良自己都选择了隐退;也不是张良不相信刘邦,因为此时的刘邦已不是从前的那个刘邦。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骄兵悍将历来是封建帝王加强统治的扯肘,自古同艰苦共患难易,享富贵同荣华难。刘邦虽然没有亲手杀韩信,但韩信被刘邦去王封侯软禁在长安,就是要杀韩信的前兆,只是韩信死在了吕后和萧何之手,而此时的张良却选择了远走高飞,既是他有心救韩信,也已经无能为力了。

9

那个时候他已经当上了皇帝,看见那些藩王韩信彭越等都想杀掉。刘邦在试探张良,看看张良是不是跟他一伙的。他敢劝吗?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还保护韩信呢!

再一个韩信该杀,他本来是项羽的小卒。不是下象棋的人都知道这句谚语叫小卒过河顶大车,说的就是韩信。在项羽那边不被重用,在项羽那当一个小卒。项羽是个自大狂,谁的话都不听。要听一句也至于乌江自刎的。更何况小卒韩信的话呢!

鸿门宴以后,刘邦不仅没有被害死。又有张良发现军事奇才韩信。到了刘邦那边,刘邦也不喜欢他。又想跳槽,这个时候看到中介公司的厉害了,萧何月下追韩信,追回来韩信大军事家才有了用武之地,可是这个人不知足,在刘邦与项羽关键时候不出兵了,非逼着刘邦给他封王才出兵。刘邦没办法给他封王,韩信果然厉害,几天都杀败了楚军。又因张良计四面楚歌,彻底瓦解了楚军的斗志。才有了西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

话又回来了,刘邦当上了皇帝以后,才知道韩信的小人。才杀了军事家韩信。

总结:韩信是杰出的军事家,但不是很好政治家。政治家将就功成身退!张良最后功成身退才是英明的选择~

10

功高震主,是作臣子之大忌,韩信就是这样,刘邦有杀心,张良是谋士,除掉韩信,少了一个竞争对手,张良何乐而不为。

萧何月下追韩信,是谁种下这祸秧。对于韩信成是萧何,败是张良,韩信到死也不知道张良是杀他的主谋之一。

韩信帮刘邦稳定天下,封为三齐王,君臣之间君是君,臣是臣,汤清水亮。

韩信无事不奉召,在封地操练兵马,久而久之刘邦听在耳里,记在心里,不得不对韩信打了问号。

刘邦心血来潮,召韩信进宫赐宴,酒席间,刘邦问韩信,将军看我能统多少兵马,韩信曰,可统兵十万。刘邦又问,将军你哪?这时韩信酒过三杯,还像以前战争年代那样回答主子的话。韩信曰,多多益善。

韩信觉得自己说的有些唐突,慌忙跪下请死罪,刘邦为了稳住韩信,贸然说了一句,天下还没杀将军的刀,将军快快请起。

“多多益善”刘邦心里很不是滋味,随生杀韩之心,但是满朝文武谁也不敢接这个差。

刘邦和皇后吕氏商量如何处死韩信。吕氏虽然是刘邦的结发妻子,但是吕氏野心很大,铲除韩信吕氏求之不得。吕氏说这个不难,就交给我。吕氏和张良合计一段时间无计可施,用膳间发现厨女篮菜和,张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篮菜和提上酒菜把韩信灌醉,用切菜刀杀死韩信。

韩信杀死了篮菜和的母亲,这就叫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