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爱幼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但是一些野史却记载了老人“六十不死就活埋”的事件,就连正史也含糊其辞地提到过。这不仅违背了人道主义,还与我国几千年传颂的孝道相背而驰。不少后世心中不解:这是否存在?又存在于哪些朝代?
这种做法实在残忍,但笔者以为其必然存在过。野史虽有杜撰、夸张成分,可也不会空穴来风。老人“六十不死就活埋”被称为“瓦罐坟”、“花甲葬”与“六十还仓”。其主要程序大致为:儿子把年满60岁的父亲安置在村外的预先建好的瓦罐坟中,每日送一次饭则加一块砖。待360天后,砖将坟全部封闭就算安葬了父亲。其最早见于史前游牧部落迁徙的风俗,后来中原地区也逐渐出现,不过大多集中在史前社会。据说这种有悖伦理的风俗还出现在秦朝与宋元时期。
相传秦始皇统一中原后十分嫉贤妒能。他认为老年人到了六十岁以后,其经验与能力都很丰富,故而害怕他们领导与鼓舞壮年闹事,于是颁布了“六十便活埋”的法令。另外还有种说法是源自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为了打击儒家文化,他极力反其道而行之,刻意违背儒家所遵从的礼与孝。除此更有生产力低下、老人拖累国家运行的说法。笔者以为后两种说法更立得住脚跟,而第一种说法经不起推敲。因为古人的生活条件很差,很少能活到六十。就算能活到这岁数也基本体弱多病,根本不可能对秦始皇造成威胁。
至于人们传言宋朝活埋老人则发生在宋真宗统治年间。那时宋辽刚达成澶渊之盟,宋朝失去了黄河以北的大面积土地,政府又因之前连年开战以致物资紧缺、人口压力极大。为了节省资源,宋真宗就规定“六十不死便活埋”的政策。然而这种说法脱离了宋朝的文化基因与商品经济。虽然宋辽征战多年,但宋朝的经济一直都很繁荣,不但国库充盈,养老体系先进,就连人民本身的生活水平也挺高。另外北宋十分盛行程朱理学,宋真宗还曾追封孔子的弟子颜回等10人为公爵、曾参等62人为侯爵,先儒左丘明等19人为伯爵。 所以他不可能下令将老人活埋。
至于元朝“活埋六十老人”的说法源自忽必烈统一中原后对汉人实施地高压政策。相传他为了羞辱与减少汉人先把中原人分为四等,又对年满六十的老人采取活埋。不过这个说法并不可信。元朝虽仇视汉人,但它却逐渐被汉化。首先它的制度大多从宋朝沿袭或学习,譬如官方的养老院。元朝建国初,规划设计大都城的刘秉忠上奏说,“鳏寡孤独废疾者,宜设孤老院,给衣粮以为养”,忽必烈采纳了,从此之后养老院成为常设的管办机构,专门收养无依无靠的老人,由官府提供衣服粮食药品。除此元朝还多次给八九十岁的老人赐帛,其中包括汉人。由此可见,元朝也不可能出现“六十活埋”的现象。
总而言之,这种制度本身就很不人道,即使真的存在,也仅限于不发达历史阶段(根据野史,可能在史前时期至秦朝时期)。随着社会文明与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这种风俗自然就取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