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是一个悲剧,然而又有些壮烈的政权吧

南明指1644年3月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满人入关后明朝宗室在南方先后建立的若干个政权。


由于清初销毁了大量这方面的文献,到晚清革命需要有人又杜撰了一部分故事,导致南明历史的史料纷繁复杂,总结起来,南明政权的抵抗斗争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它的影响和意义是极其深远的。

内讧是南明政权灭亡的主要原因

崇祯自缢前没有指定继承人,其三个儿子更是下落不明。南方各地明朝藩王不少,但却谁都不服谁,导致南明内部为争夺皇位斗争不断,出现政权并立现象,始终无法组建一个统一的指挥中枢,形成强烈的号召力。这些政权与政权之间不能很好地团结协作,反而互讨伐异己。


著名的有“唐桂之争”,直接导致了广州的总结陷落。由于南明是依靠军人拥立建立起来的政权,所以南明的将军们往往都骄横跋扈争权夺利。最著名的就是左良玉作的“清君侧”行动。左良玉作为南明军队实力最强的大将,为了与当朝的马士英争夺在朝话语权,不顾大敌当前的形势,竟然率本部兵马以“清君侧”的名义进攻南京。此次内讧造成南明在江北的防御土崩瓦解,清军顺势南下。


弘光期间史可法督师江北期间,江北四位总兵之间就闹得水火不容,各军内部也是离心离德,扬州很快就落入清兵手中;永历期间孙可望排挤李定国,导致孙可望降清献除南明所有的军事部署,清军进入攻占云南。郑氏集团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郑成功杀郑联逼反施琅等,可以说南明政权内部小规模的摩擦、内乱不胜枚举。


很多人物表现出来的民族气节令人敬佩


南明的军队是世界上在国家基本亡国后,抵抗时间最久的政权。其中很多人其表现出来的民族气节更是令人敬佩。如清军俘获隆武帝和曾皇后后,曾皇后纵身跳崖,隆武帝随后也绝食而死。就连几乎没什么作为的绍武帝朱聿鐭,被押时都喊出了"我若饮汝一勺水,何以见先人于地下"的话,其后也自缢而死。


南明弘光政权大学士、兵部尚书史可法,在清军大举南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坚守扬州,城破被擒住后拒绝投降而被杀。


阎应元等为代表的江阴三公拒绝剃发,率十万义民保卫江阴,战斗中汉奸将领刘良佐向城中守军劝降。面对刘良佐的劝降,江阴军民丝毫不为所动。阎应元更是怒道:“大明有你这样投降的将军,却绝没有投降的典史!”


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李定国,在孙可望投清后苦撑局面,临终前还嘱咐儿子及部下:“宁可死到荒郊野外,也不可投降。”李定国死后,部下有数千人不降,聚于阿瓦河东百里。四川夔东十三家坚持斗争长达21年之久,即使永历皇帝被杀后,他们却依然不愿投降,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目光如电,求真知灼见,独立的价值不输于任何,这里是职业公益人,多平台签约作家,独立撰稿人李艺泓的问答号,欢迎关注我

最佳贡献者
2

1683年,随着清朝水师大举攻台,延平王郑克塽降清,宁靖王朱术桂自杀殉国,全国最后一支明朝抗清势力也覆灭了。

自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军入关后,明朝就已经灭亡。据记载,当时明朝宗室和文武大臣大多逃往南方,还占据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抵抗清兵。这三十九年的复明之路经历了多次政权变更,包括弘光政权、鲁王监国、隆武政权、绍武政权、永历政权及刚结束的明郑时期。

(清军入关形势)

崇祯帝殉国后,明朝留都南京的一些文臣武将决定拥立明室中藩王,延续明朝,然后挥师北上恢复国土,但在具体拥立何人的问题上发生争议。最终,福王朱由崧成为最终胜利者,建立了弘光政权。朝廷初立之时,他们希望与清军联合,夹击剿杀当时的农民起义军,然而,却引狼入室,导致弘光帝被俘,南京失陷,明政权从此四分五裂,各地有野心的宗室纷纷自立。

继起的隆武帝则务实得多,知道唯有联合农民起义军,才能保住东南半壁江山。但是,当时明朝内部党派斗争严重,地方势力跋扈自雄,而且由于消息隔绝,在绍兴又建立了鲁王政权,双方为争正统地位而形同水火,所以清军再度南下时,先后为清军所各个击灭。

之后明朝又经历了绍武政权,然而复明运动没有得到什么进展。直到永历政权建立后,广东、四川等地的官员于1648年先后反正归明,才出现了第一次抗清斗争的高潮。一时间,永历政权名义控制的区域极速扩张到了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四川七省,还包括北方三省一部以及东南两省的沿海岛屿。

(1648年11月南明疆域)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永历政权内部各派政治势力矛盾重重,农民军也备受排挤打击,抗清形势急剧往下。直到永历七年(1652年),农民军将领李定国提议联合抗清,在衡阳击毙了清朝高阶将领尼堪,使清军元气大伤,复明运动也因此吸引了各方势力的支持。

(李定国)

永历十六年(1662年)是南明反清复明运动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正月间,郑成功收复了台湾,而之后不久,随着永历帝被绞杀,郑成功和李定国先后忧愤而死,军队涣散。两年后,明朝在大陆的抵抗结束。此后,就只有东南沿海郑成功、张煌言部和川东鄂西的夔东十三家还在坚持抗清。一年后,清军发三路大军会剿夔东,夔东十三家不敌。至此,明室在大陆已无寸土。直至1683年,清朝占领了台湾,南明三十九年的复明之路最终走到了尽头。

(郑成功)

其实,南明政权曾有过大好的反攻机会。它内有东南半壁江山,外有农民起义军,其中,都涌现了不少英勇骁战的将领。但由于南明朝廷内部矛盾重重,各种势力混杂,各自为战,不能联合抵抗清朝。明末的东林党与阉党之争一直延续到南明时期,给国事造成严重危害。

作为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南明也造就了许多爱国志士、民族英雄,如史可法、李定国、郑成功等。同时,南明朝廷也铸造发行过货币,如弘光朝廷铸有“弘光通宝”、隆武朝廷铸有“隆武通宝”、鲁王朝廷铸有“大明通宝”、永历朝廷铸有“永历通宝”,其中以“永历通宝”钱铸造使用时间最长,前后长达37年。不仅如此,南明时期中日之间还保持着贸易往来,特别繁荣了台湾的对外贸易往来。

3

南明政权?明朝灭亡后,1644年,江南的明朝官僚拥立福王朱由松建立南明弘光政权,定都南京。由于弘光皇帝昏庸无能,沉湎酒色,阉党把持朝政,被清军多铎所灭。朱由松灭亡后,鲁王朱以海监国绍兴。唐王朱金建称帝福州。(改元隆武)都打着抗清的旗号,但并不合力抗清,而是把主要力量用于争夺正统帝位上。因此,不久鲁王、唐王政权又相继被清军所灭。当年年底唐王的弟弟朱金鄂在广州称帝(改元绍武)。桂王朱由榔在肇庆称帝(改元永历)。它们不能一致对外,反而互为敌国。绍武政权仅40天就被灭亡。朱由榔(永历)政权延续到1661年被清军所灭。朱由榔逃入缅甸,隐姓埋名。在无实力东山再起。

4

南明是一个悲剧性政权,弘光不灭,清政府不会撕下伪装,明朝廷在崇祯朝就没有什么威信 了,弘光失败之后,清政府撕下伪装,搞民族迫害的,这个民众以朱明王朝为旗号,反抗民族压迫为时已晚,这个时侯为时已晚了 。

潞褔之争,引发的不团结,实际上问题并不大,本来就没有权威的说法情况,大家各执己见 是很正常的事情,争持不下,寻求一个大家都能接受妥协方案,这是解决争议最小的办法,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皇太极死后福临继位,都是权力斗争之后,各方势力妥协的结果,潞福之争坚持不下,史可法提出的拥桂方案,大家都能接受,这也不失一个好办法。

没想到被四镇策立朱由崧打乱了节奏,

但是要说这几位因为策立军阀化,最终降清什么的,这也不是存在,这几位本来就军阀化了。

5

南明政权与南宋政权相比存在的时间太短了,根本不值一提。这里面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首先北宋政权灭亡的有点突然,王朝并不没严重的内乱,统治阶级还比较稳定,国家军事经济实力还在,当金军攻到开封城下时,各地还准备了许多勤王的军队,老百姓还是向着宋朝,只是宋朝的皇帝太无能太软弱了,胆小怕死,不抵抗,坐等金军来灭自已,死了活该只是苦了百姓。而明末内忧外患,农民起义已经多年,统治阶级不停内斗,皇帝猜疑,政治腐败,老百姓被压榨到没有活路,只有起义,折腾这么多年,国力虚弱不堪,老百姓对明朝失去了信心,李自成打到北京,崇祯已无兵可调,不同的是同样是亡国之君,崇祯励精图治,宁死不屈,比宋朝的皇帝有骨气!

从客观上讲南明政权面对敌人和困难比南宋政权多,而国家实力不如南宋,所以支持不了多久。同样是汉族人的政权,如果南明能支持下去,那么其发展速度和高度肯定比满清政权好得多,我们汉族的经济比满清发达,文化科技比满清先进,但有点要承认清朝早期的政治比明朝清明,野蛮人征服文明人,那是因为有文化的腐化堕落,自私自利,丧失了斗志。最后南明政权皇帝官僚的腐败加内斗加速了其灭亡!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