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子西行”是中华文明传承史上著名的“公案”,至今流传有很多版本:有说老子西行是为了归隐悟道、炼丹“成仙”;有说老子西行是为了进入圣地“亚武门”教化世人;有说老子是去古印度“西行化胡”(这里“胡”狭义指“佛陀”和佛教);更有甚者说老子和佛陀(佛祖)其实是同一个人,老子西行“归位”......“是说”纷杂。

历史学家和著名学者也参与其中,经“引经据典”曰:老子西行是为了避祸。这种说法是比较风行的,也因此被一些人当成“正史”:据说老子被卷入周朝动乱,跟随王子朝一起流落到楚国,后在楚国受孔子加害,继而西行避祸。

《出关》是鲁迅1935年12月写的一篇有关“老子西行”的历史小说,最初发表于1936年1月20日上海《海燕》月刊第一期。从内容上看,《出关》具有一定“古今中华”历史背景的,鲁迅是根据一些历史资料新编“老子西行”故事章节,借古喻今,以此来隐喻自己晚年的“彷惶”状态——既想在“当今中华”圆老子的“道德梦”,却又不得不面对“孔孟之道才能实干兴邦”的残酷现实。

其实,这个问题在历史上一直都是一个十分尖锐、敏感、“无解”的问题,说白了,就是影响太大了,甚至可以动摇到中华文明的根基,故而“不可说”的问题。好比一个简单的道理:“老子是韩国人”这句一点也不好笑的玩笑,假如有人能证明它是“真”的,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入编,作为中国人你能接受吗?鲁迅先生在写《出关》的时候也是百感交集,面对大众、特别是他的“粉丝团”对他刻意“贬低”老子的不解、甚至是愤怒,他“史无前例”第一次站出来为自己的作品辩解,发表了“《出关》的‘关’”一文,大意是说:《出关》是通过“漫画”经典人物来“喻世”,把他们送到另一种意义上的“神坛”,以警醒世人。鲁迅“漫画”得最谨慎的是老子,因为他有老子“孤独理想”的影子,但鲁迅不喜欢“老子”(代表左翼文化界阵营)“无为而治”“空谈误国”(更多是种左翼阵营对传承“老子道德”的“误解”,“教条主义”);鲁迅一直在批判儒家迂腐世故,但却又不得不欣赏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办事效率”。

《出关》只是历史小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我们可以借鉴,但不能完全当真。《出关》中的尹喜(关伊子)是一副官僚形象,但历史记载他为人正直,是老子的崇拜者。一说老子西行时没有“通关令”,然后尹喜编造出“紫气东来”的经典,顺理成章让老子通关,并追随老子西行,而且《道德经》并不是出自老子亲笔著作的,而是尹喜等老子追随者根据老子言谈而编写的,《道德经》又名《老子》,分《道经》、《德经》上下两篇。



据说孔子曾对“见过老子”一事持否认态度,也不存在什么“迫害一说”,历史学家也众说纷纭。不过有趣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马王堆出土的古版《道德经》和市面上的传世本“有所”差异。普遍看法是道家经典被“儒家化”,甚至传世本《道德经》加入了《周易》等内容,以致有人把《道德经》看成“权谋之术”来推崇。

其实,站在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口”上,“老子为什么西行”这一真相并不重要了,关键在我们怎么看待中华文明至今的成果,并把国学传承下去。而中国国学是以“儒释道”为核心的所有“百家学说”,而不是单单指其中某一样,这也是历史的选择。最近有新闻报道说《道德经》已经超过《圣经》,成为世界上销量最多的书籍了,而德国人每四个人就有一本《道德经》。

“无为”,是“不把有限的时间浪费在没有现实意义的事情上”,而“节约时间去做更重要的事”。引用古版《道德经》来结束: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正所谓,道理不是“死”的,是根据时代需求而变化的,我们也要秉承老子“与时俱进”的理念,来看待“老子西行”问题,把它变成有利于中华国学传承的有利因素,而非阻碍。



相关链接:

1、经过历史学家对大量史料的梳理研究和实地走访,探寻出老子在甘肃的大体行程线路是:出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东北),过散关(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入甘肃,经游天水、陇西、临洮、兰州、酒泉等地后,又回到陇西邑,落户临洮,最终在临洮东山“飞升(去世)”。

2、《后汉书》记载,老子出关后“西入夷狄”。东汉延熹七年(公元164年),官员襄楷给汉桓帝上书中有云:“或言老子西入夷狄为浮屠。”

3、《庄子· 养生主》记载云:“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说明老子有可能死在秦地陇西古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他在秦地的生前好友失(一作佚)前来吊唁,哭号三声而别。老子在临洮“飞升”后,老子子嗣在此繁衍生息。唐太宗李世民所修《氏族志》称:“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后世天下李氏都称老子为李姓“太上始祖”。

4、《老子化胡经》曾经是道教的一部经典,该书主要的内容是认为:老子出关西去之后,把他的教导传化于西域,并特别指出,所谓印度佛教乃是渊源于老子的教导。

5、1973年出土的马王堆古版《道德经》摘录: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胃(谓)。玄之有(又)玄,众眇(妙)之【门】。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訾(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形)也,高、下之相盈也,意〈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隋(随),恒也。(大括号内的是帛书上烂掉的,小括号内的是通假。)

最佳贡献者
2

东为海,西为山,老子骑牛去西山,牛儿有草食,老子亦修道成仙!

3


这是个有趣的题目,也想谈谈我的想法。

第一个问题,老子为什么要西行。我想有两个原因。一是陕西连通河西走廊,既是中西贸易的通道,也是文化交流,思想碰撞的通道,老子已被中原的陈腐之气熏够了,所以他想西出函谷关,吐故纳新。二是老子的学说是反礼制求变革的,当时的环境,东边的齐鲁是礼教的发源地,保守势力强大,北边的晋是周天子的嫡系,更不吃他这一套。南面的楚,还处于半开化状态,理解不了他这一套,惟有西边的秦,虽然弱小,但文化有根基,思想不保守,愿意接受新事物。中国古代史有个特点,早期许多新兴的王朝都自陕西而起,后期才从东南而兴。有人认为是陕西民风剽悍,有勇力所致。而我以为与接纳新事物的能力有关。早期海运不发达,新思想新事物多从河西而来,后期这些东西从海上而来,东南取代了西北。所以老子选择西行是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环境所决定的。

第二个问题,鲁迅的《出关》写于三十年代初,当时国内保守复古的思想陈渣泛起,而社会群体麻木不仁,于是他借故事新编,讽刺一些社会现象,他对老子和孔子的两次会面写得很简略,用得最多的词是呆若木头。但他说老子的出走是孔子逼的,却很有见地。后面他花了大量的笔墨来描述,老子出关时关尹,狱卒,衙役,账房先生的表现,才是他针砭时弊的目的之所在。因此,它不是老子出关的答案,而是借用典故的小说。

4

这里要讲清一点的是,老子西行不是地理上的西行,而是八卦中天地相应的“天顷西北”,即,地球北极端所指向的北极星斗,(从老子行径路线上看,完全符合“天道行”——即,陇上:甘肃,青海一带),这说明老子不仅精通“八卦”,更是对“天人感应”的地理定位,比当今ps还要精准……因此,对老子西行正确的理解应该是——走向了“天人合一”,而决不可谬言地理上的“西方”,地上的西方为“兑”破,为一分天下,两壁江山,他怎么可能往自损其名的方位?身呢?这真是“凡夫”不知圣人行,妄言天西是西域,谁解圣人去……?

5

谢邀!老子为什么西行?西行又去往何地?老子为什么选择出西北函谷,而不是去其他的什么方向呢?这些一直是个谜。要揭开这些谜,必须要对老子当时所处现状做具体分析。

老子所处的时代,是礼乐崩坏的时代。国国相争,尔虞我诈,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新兴诸候割据势力要发展壮大,必须根据当时现状,提出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举措,老子的兴利除弊思想,在当时是非常全面而深刻的,但老子食周朝之禄,其思想是与奴隶制度是矛盾的,遭到奴隶主贵族抵制是必然的。诸如“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的轻徭薄赋,“天之道,损有余而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戒贪奢淫欲。老子看到“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故力主以道佐人主。

老子的思想被管子吸收借鉴推广,成为五霸之一。管子有“牧民”“任法”“明法”“乘马”“小问”诸篇,这些思想对儒、法思想产生重要影响,而其《管子.内业》更被视为深研道学的有力佐证。

商鞅、慎子、韩非一脉的法家思想,奠定强秦基础,成就秦之一统江山。其中韩非子有《解老》《喻老》,多老子思想的阐发引申。

孙子兵法中,诸如“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出于老子思想随处可见。

鬼谷子的“捭阖”“反应”“谋篇”“权篇”等,皆为道家思想的阐发。反应篇中有“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谋篇中有“为人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

至于孔子问道于老子,孔子说老子“其犹龙也”,而且《史记.孔子世家》中亦有孔子多次趋而想见隐者的记载,皆出于对道家对老子的崇敬,孔门的显隐之学中,隐学被子思、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继承(张三丰语)。

其他诸如吴越之地的范蠡(范蠡是楚国贵族,是时,上层精英多受老子思想影响,屈原也不例外),更是“功遂身退”,做了潇洒的“陶朱公”,世称“商圣”。屈原亦不世之才,读其“远游”篇,可知其精于道。

老氏之学,乃内圣外王之学。后人将其思想广泛用在政治、经济、军事、权谋等各个领域,但这些并非出于老子本意,正如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而造原子弹去炸人并非出于其本意一样。所以,庄子在《内篇.应帝王》中,倏、忽二帝想报答浑沌帝,凿其七窍,以至浑沌死一样,皆非出本意。

其实,老子对这些早有预见。就比如,刀用来切菜,有人却用来行凶,非刀之过也。凿破浑沌后,外面物欲、美色诱惑太多,这些其实并不能资身体,反而会亏损身体。那么,正道是什么?那就是返本还源,修心养性。不过,如何来告诉世人呢?老子想到了“外来和尚好念经”(戏言耳),于是便有了“老子化胡”说(教化外族)。至于出行何方?老子根据奇门之术,西北乾地开门,遂西出函谷,度释迦牟尼,以至后来佛学西学东渐。所以张三丰说“三教之学,其理归一。”

6

老子为什么会西行?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四个字:“西行化胡”。

“胡”者,一般指北方或西方的民族。有贬义,暗喻其人未受教化,不文明,有野蛮之意。

“化”即教化、教育、转化。

为什么要到西边去教化?因为东土当时已经相对比较发达,比较文明,自己的思想已经充分传播,而西边关外地区还没有传播到。

你看就连边关令尹都仰慕老子大名,见老子来便诚意求教,于是老子写了《道德经》留给他。可见,在关内,老子已经闻名遐迩,而关外应该尚未传播。

所以,西行是为了到西边民族地区传播他的思想。

至于鲁迅的作品《出关》,只是个借古喻今的文学作品,不可为凭。

7

老子为什么会西行? 难道他要像唐僧一样去西天求取真经?哈哈,这当然是一句玩笑话,千万不要当真呦 ! 言归正传,想知道老子为什么要西行,我们先看一下老子出生的时代背景:他大约出生在公元前571年,卒于约公元前471年。这正好处在东周的春秋末期,老子和孔子是一个时代的人。老子看多了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与贵族阶级的腐化统治,于是他决定向西,西出函谷关。他最终到了一个叫周至 的地方住下来,这个地方就在今陕西西安市附近。西周的首都在镐京(今陕西西安),至此大家应当明白了吧?老子对所处的时代深恶痛绝,希望再找回西周初建时的乐土,所以才决定西去。这与孔子常常梦到周公一个道理。

8

西行出关事有因,秋风落叶云低沉。孤雁缥缈似有声,青牛回头泪沾襟。 夜深窗外雨缠绵,孤灯无油火苗闪。一时醉来焚经笑,白发披肩散又乱。 滚滚雷声震田野,不尽一河去又来。天作被褥地作榻。百泉为琴拂长叹。 山为棺来水为椁,花草树木鸟哈歌。飞虹为碑天深窿,日月星辰不寂寞。

9

有没有想过这么一个问题:道家的老子骑着牛为什么一定要向西方走,而不是向南方,或向北方?

有这么一个解释,是因为在汉魏时代,原本佛道相杂,两家关系很融洽。

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两家关系就恶化了。道教的人不服气,凭啥从西方传来的佛家能开化东方的汉人?

那就让老子骑牛一路向西,去教化你们胡人吧,这就是“老子西升化胡”的由来。不过,恐怕“老子”失败了,道教文化一直是本土宗教,并未在西方生根发芽。

由此看来,老子到底往哪走,他自己说得不算,后人说的才算。

10

1,老子出关可能就是为了避祸。因为道德经写的太真实了。把一切事实真相说出来了。所以会引起许多权贵们的嫉恨。会对老子不利。2,与当时的显学,孔子的儒家学说相反。并对许多儒家内容进行了嘲弄。所以老子需要避祸。3,入世最积极的学说不是儒家,而是法家。创始人是荀子。是道家和儒家,墨家,名家的合体。以道,儒为主。儒家含有教条论,法家是标准的唯物辩证观点。因而最积极,最有效。4,道家也并非是消极的无为论。而是披着无为外衣的有为法。是真正的规律论。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