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年秋,辽军南下攻打北宋。宋真宗赵恒在宰相寇准的力劝下,御驾亲征至澶州督战。双方战事相持不下,决定议和。
澶州城外有一湖泊古称澶渊。辽军于澶州城外澶渊湖畔扎营,宋使前往辽营议和。双方达成的和约,史称“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维持了双方百余年的相对和平,促进了双方边地的经济发展。但对北宋而言是城下之盟,也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1004年秋,辽军南下攻打北宋。宋真宗赵恒在宰相寇准的力劝下,御驾亲征至澶州督战。双方战事相持不下,决定议和。
澶州城外有一湖泊古称澶渊。辽军于澶州城外澶渊湖畔扎营,宋使前往辽营议和。双方达成的和约,史称“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维持了双方百余年的相对和平,促进了双方边地的经济发展。但对北宋而言是城下之盟,也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公元1125年,北方的契丹大辽国被女真人建立的金朝所灭。随后金军南下进攻北宋,1127年金军俘虏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父子。康王赵构侥幸逃脱,跑到南方建立了南宋。
实际上,宋朝南迁差一点就提前一百多年出现了,而当时扮演金朝南下角色的,正是被金朝灭掉的辽朝。1004年发生著名的宋辽澶渊之盟,而双方在签约“约为兄弟”之前,是真刀真枪打过一场的。
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灭北汉后进攻契丹控制的幽州,结果两次遭到惨败(前有高梁河之战,后有岐沟关之战)。“有来无往非礼也”,军事上强大的辽朝当然要报复北宋。辽统和二十二年(北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九月,实际控制辽朝的皇太后萧绰(大名鼎鼎的萧燕燕),留耶律隆祐守国都,自己带着儿子辽圣宗耶律隆绪,率大军南下攻宋。此次攻宋,首谋是辽朝的统军使萧达凛(或称萧达兰,萧达杞,萧达揽,萧达览),此人上通天文,下通人事,能文能武,是辽朝战略家级别的厉害人物。
从地理上讲,宋攻辽属“逆战”,辽攻宋属“顺战”。公元936年,后唐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灭后唐末帝李从珂,勾结辽朝,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辽朝,换来辽军南下灭后唐。后唐与辽朝的边界,约以今山西与内蒙古边界——燕山山脉为界,防御形势非常好。但幽云入辽后,作为天然防御线的燕山山脉为辽控制,辽军与中原王朝的边界,就以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划界,契丹骑兵南下非常方便。
公元959年,千古一帝级别的周世宗柴荣北伐幽州,可惜得病只好退兵,后来后周被战略能力一般的赵匡胤篡夺。赵匡胤之弟赵光义两次北伐,都是在平原地带作战,形势非常被动。而站在辽朝的角度,他们控制了燕山山脉,契丹本部的安全得到了保证。同时,辽朝控制战略重镇幽州,又可以以幽州为南下基地攻宋。所以宋攻辽是“逆战”,辽攻宋是“顺战”。
辽军大举南下的消息,北宋朝廷震动,上下慌乱成一团。只有寇准安坐如山,即使是军报一日五至。宋真宗赵恒没有什么胆略,早被辽人吓破了胆。他问计于寇准,寇准就一个办法:皇帝北上去澶州,准备与契丹一战,方可免祸。
澶州,就是现在河南省北部的濮阳市。澶州地处古黄河的北岸,是河北入河南,河南入山东的重镇,自古就为兵家必争之地。后周太祖郭威就是北上讨伐契丹时,在澶州为将士所迫,建立了后周。澶州距离东京汴梁不过一百五十公里,两地之间也无险可守。寇准清楚一旦辽军攻破澶州,开封就守不住了。而辽军气势正盛,只有皇帝北征,才能稳住人心。
宋真宗不想北征,他更倾向于大臣王钦若与陈尧叟的意见——南逃。只不过是王钦若是江宁人(今江苏南京),主张迁都江宁;陈尧叟是成都人,主张迁都成都。寇准气得大骂这两个怕死鬼,才扭转了朝堂上让人窒息的投降氛围。
宋真宗喜欢胡闹(比如搞臭了封禅泰山,之后帝王都不屑与其为伍),但他并非是个昏君。宋真宗知道自己一旦南逃,北方将沦丧于敌手,南方也未必保得住。宋真宗听从了寇准的建议,御驾亲征开封的北大门澶州。
此时的辽朝早已突破宋辽边界,但宋人对辽军的阻击极为顽强。辽军虽猛,一路南下攻州破县,却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等到辽军杀到澶州城下时,宋真宗已在城中用各种办法激励了士气。
此时的形势已发生了对宋有利的变化,宋人有皇帝亲征,士气大震,又守住澶州,东京无忧。而辽军是孤军深入宋境数百公里,粮草和各种资源的供给比较困难。这个困难就要求辽军必须速战速决,所以这场战争发展到此时,优势已在北宋这边。
宋军也考虑到这一层,大将李继隆等人派劲弩手埋伏在要道,等辽朝大将萧达凛外出查看地形时,乱箭将其射成伤,回营后就死了。萧达凛是辽朝国宝级的名将,他的死,给本就士气低落的辽军的精神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辽军这次南下,与近六十年前那次南下(辽太宗耶律德光于946年南下灭后晋)形势是完全不同的。后晋后主石重贵行事昏乱,人心离散,而且后晋只统治中原地区,战争持久能力是不如辽朝的。但宋朝此时已经统一南方,战争资源非常丰富,有持久作战的能力。再者,宋朝此时上下一心,朝政在整体上还没有大面积的腐烂。其三,周世宗将地方军精锐改编为无敌于天下的禁军,到北宋时地方军已不具备割据的能力,这一点也无法为辽所利用。
此种情况下,萧太后母子现在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脱身,不要被宋朝包了饺子。寇准的意思是想趁机灭掉契丹,至少也要让契丹母子向宋称臣,以除中原百年之患。但宋真宗能来澶州,已是他能所承受的极限了,再让他与辽军长久作战,他哪里有这个毅力?
所以,宋真宗更倾向于与辽朝言和,花点钱打发走人。宋真宗能承受的心理价位是每年给辽人三百万,没想到辽人竟能接受每年三十万,宋真宗笑得合不拢嘴。
宋辽签订了“澶渊之盟”,辽朝不再南侵,宋朝也断绝了收复幽燕的念头。此后一百多年,辽与宋之间保持着脆弱的和平。虽然形势依然对宋不利,但至少可保中原无忧,避免提前一百多年就向南逃窜。
更多历史地理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图帝
澶渊之盟的内容是:
辽国这边也是一样,虽然是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是也无法吃掉宋朝的有声力量。这就好比阿富汗战争苏联深陷战争泥潭一样。两国再这样耗下去都没有好处。当时辽国萧太后也是不想再打下去了。
再看一下合约内容,表面上看宋朝给辽国岁币是吃亏了。我们要看这些岁币到底占宋朝财政的多少。富弼曾说,付给辽国的岁币不过是战争时期军费的百分之一二。宋昭在1122年论榷场中说:"宋朝给辽国的岁币,都出自于榷场。一年得到的利息都从辽国那里得到,然后再给辽国,中国毫发无损。“宋朝通过榷场贸易赚的钱足够抵消掉这笔岁币了。宋代的绢产量大,给辽国的绢不过是越州一年的产量。
再对比一下宋夏战争的钱财消耗情况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
宋仁宗宝元元年未用兵,三路出入钱帛粮草:陕西入1978万,出1551万,余427万.河北入2014万出1823万。余191万。河东入1038万出 859万 余179万
用兵后:陕西入3390万,出3363万 。余27万 河北入2745万,出2552万。 余193万 河东入1176万,出1303万。-127万
陕西从战争前的纳税大省一下子变成了个零头,河东更是变成了负税收。由此我们看到战争要耗费多少钱财,再这么打下去国库肯定就要空虚了。宋辽战争的消耗也是类似。
宋真宗当时也是根据国内财政状况不佳,以及军事实力不如辽国的大环境下,对辽国做出了一定让步,可以说是审时度势。澶渊之盟的和平结束了两国敌对状态,避免宋朝陷入内乱的危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发展经济。
澶渊之盟,是北宋在辽国巨大军事压力下,选择的妥协性议和,对北宋历史产生巨大影响。
我来说说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北宋开国后的两任皇帝宋太祖与宋太宗都是比较有雄心壮志的,对外积极进取,志在收复燕云十六州。但是到了第三任宋真宗时,大宋的政策便转向“守内虚外”,在外交、军事上显得软弱。当一个国家表现得软弱可欺时,敌国绝不会产生任何同情心的。
公元1004年,契丹辽国对大宋帝国发动了规模空前的进攻,二十万大军越过边界,萧太后与辽圣宗御驾亲征,志在必得。辽军长驱直入,势如破竹,兵锋直抵澶州,距离大宋帝国心脏开封已经很近了。
在宰相寇准的力谏之下,宋真宗被迫亲征。皇帝亲征的消息传来后,澶州守军士气大振。在澶州保卫战中,宋军以床子弩狙杀辽军前敌总指挥萧挞凛。萧挞凛是契丹军队中最出色的将领,文武双全,通晓天文地理,又是坚定的南侵派。萧挞凛之死,震动辽军,萧太后抚其柩车痛哭,伤心不已。契丹南侵之谋,萧挞凛是始作俑者,他一死,辽军中与大宋议和的想法开始滋生。
此时宋真宗入澶州城,澶州之危机未解,当他看到城外剽悍善战的辽师,心里也发毛。自亲征以来,宋真帝多次打起退堂鼓,若不是寇准的坚持,他恐怕一路逃到金陵去了。因此,皇帝夜长梦多,巴不得早点结束战争。
既然双方都想结束战事,议和就顺理成章了。
宋真宗派和谈代表曹利用前往辽营,就具体和谈事项进行磋商。萧太后派韩杞与他一起入澶州,与宋真宗谈判条件。韩杞向宋真宗提出了一个条件:辽国要索取关南之地。
所谓关南之地,就是瓦桥关以南的地区。自从五代时石敬塘割燕云十六州给辽国后,历代中原政权都想收复失地,但只有周世宗柴荣取得部分成功,收复了关南之地。如今宋辽和谈,领土问题又摆到台面上。对辽国来说,他们认为燕云十六州是合法从石敬塘手中得来,大宋必须把关南之地归还。
在领土重大原则上,宋真宗不敢也不能让步。谈判陷入僵局了。最后,宋真宗做了妥协。在不割让土地的前提下,大宋帝国每年提供一定数额的金帛给辽国,以换取和平。
谈判结果:大宋帝国每年向辽国交纳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辽圣宗同宋真宗称兄道弟,宋真宗是阿哥,辽圣宗是阿弟,让大宋皇帝有点面子。
澶渊之盟终止了宋辽两国战争,嬴得了长期和平的局面。但这种和平是有代价,从此大宋帝国失去了雄心壮志,在政治军事上只是一个二流王朝,根本无法与汉唐的伟大成就相提并论。宋朝积弱的起点,正是始自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是宋辽之间签订的一个合约,根据合约规定,北宋朝廷每年要向辽国送去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很显然,这是一个对北宋不利于的合约。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个合约是北宋朝廷在宋辽战争中作为战胜方签订的,所以长期以来,澶渊之盟被多数人视为“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
毫无疑问,澶渊之盟的签订加重了宋朝人民的负担。且合约是在胜利的情况下签订的,这对于时人是难以接受的。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研究的深入,后人对澶渊之盟的评价又有了新的看法。历史研究者开始从当时的历史情境,去看待澶渊之盟的签订产生的积极意义。
首先是“檀渊之盟”签订后,北宋与辽国停止了长年的战争状态,宋朝北方地区出现了一个持续时间较长且相对安定的和平环境。北宋朝廷原本的主要威胁是来自辽国,随着双方的罢兵,北宋朝廷可以有更大的精力发展经济,人民得以休养生息,社会经济自然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就农业来说,澶渊之盟签订后,北宋全国的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宋初还是“人少耕垦”的地区,这时已变成了百里良田的富庶之地。农业的发展,自然带动了商业、手工业、交通和科学技术方面的突破。此外,由于宋辽罢兵,边境出现了活跃的贸易市场,宋辽两国开始互通有无,双方加强了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促进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颇受争议的澶渊之盟
宋太祖和赵普商量的统一大业的总方针,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经过十多年的战争,南方的割据势力基本被消灭,全国大部被统一,宋太祖正准备消灭北汉,无奈烛影斧声,宋太祖暴病而亡,留下了千古之谜。赵光义就位后,于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御驾亲征率领军队讨伐北汉,北汉连忙向辽求救,辽国派大将耶律敌烈率军前来援助,结果在白马岭被宋军打败,耶律敌烈被打死,辽军一败,北汉失去了外援,宋军很快包围了北汉都城太原,北汉皇帝刘继元抵挡不住,就在这一年的五月,投降了宋朝。
北汉刚刚平定,宋太宗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宋太宗就想胜攻打辽国夺回燕云十六州。将领因为连续作战十分疲惫,带去的粮饷快用光了,虽然不愿意打下去,攝于皇威又不敢提。将官崔翰迎合皇帝的心意说:攻打辽国不用再派兵,如果乘胜进军,非常容易,切不可失掉战机。宋太宗听了很高兴,他没等各方面做好准备,军队也没有休整,也没有详细的战役目标,就这样很轻率地下令出兵了。
战役一开始,由于辽国没有准备,宋军取得了一些胜利,收复了岐沟关和涿州很快打到了幽州。等到辽国醒悟过来,派出大军攻打宋军,城内和城外夾击宋军,宋军大败亏输,宋太宗也受了伤,坐着驴车逃跑了。燕云十六州是五代时期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给了契丹,为收复燕云十六州宋太祖还准备了另一个办法,准备了一个专属库计划用银子赎回燕云十六州。因为考虑到辽宋的兵悬殊,双方的优劣。宋太宗在错误的时间,没有充分准备,仓促轻率地下令收回燕云十六州,焉能不败。这就是高粱河之战。
这中间辽宋经常暴发战争,边境很少有安定的环境。第二次宋雍熙三年,宋太宗又兵分三路,东路由曹彬率领主力军向辽进攻,中路由田重进率领攻取河北西北部和山西西北部,西路由潘美率领攻取山西北部,到幽州会合。不料东路在涿州打了败仗,导致西路军杨业牺牲,宋军败退。宋军两次攻打辽国失败后,已经到了谈辽色变的地步,不敢再主动出击,完全是采取了守势。宋太宗过战阵两次出击两次失败,这当然和当时没有周密详细的计划有关,和重文抑武是宋太祖造成这个格局有重要关联。而且也一直在影响宋朝。前后几十年不断暴发战争和冲突。
到了宋真宗年间,这个一直锦衣玉食,生在温室里的花朵,既没有雄才大略更没经过阵仗,所以一直畏战惧战,在边界上挖了一些沟河栽了一些树木,凭这些怎么能挡住辽兵。
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国又调动二十万大军南侵,打到靠近黄河的澶州,直接威胁都城汴梁,告急文书雪片般飞来,参政知事王钦若是江西人主张迁都到金陵{南京),另一个参政知事陈尧叟是四川人,主张迀都到成都。他们各自为了自己的利益迁都逃跑。这时宰相寇准站起来说:主张迁都的人都该杀头,现在应该上下一心,和敌人一决胜负。陛下应该在这时亲征,为什么要逃跑呢?如放弃京城人心崩溃,敌军长驱直入,天下还能保得任吗?在寇准的劝说下,真宗亲率大军,来到韦城(滑县东南),就在这时宋军打死了辽将萧挞览挫了辽军的锐气。朝中的主和派还是主张迁都,胆小怕事的宋真宗还是犹豫不决,寇准说,现在只能前进一尺,不能后退一寸。宋真宗还是犹豫不定,寇准又和高琼一齐劝说,宋真宗才勉强带着大军到了黄河边上,一看河北密密麻麻的敌军营垒,宋真宗又惊慌起来,不敢过河。寇准又劝,宋真宗才战战竞竞过河,宋军一看宋真宗亲临士气大振,偏巧辽兵几千人来攻城,安寇准下令出城攻击杀死敌人大半,辽军的士气更低落了。
其实宋真宗并没有真心抗辽,早在出征前就派一个叫曹利用的官员到辽国去谈判。辽军不断受到挫折,时间一长后勤保障就是大问题,处境变得越来越不利,就同意和宋朝议和。
宋真宗给曹利用说,如果不得已即使每年一百万也可以。主战派寇准摊上了这样的皇帝也无可奈何。协议确实,宋辽兄弟相称,边界以白沟河为界,宋朝每年给辽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这就是澶渊之盟。
辽国是游牧民族以骑兵为主,宋朝以步兵为主,辽国占优势。宋朝重文抑武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作后盾,在气势就输给了辽军,又有一个软弱无能的皇帝,只好用钱买和平,是一种屈辱,但客观的讲,这一和平加速了民族之间的融合,发展了经济,少数民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有一支强大的军队,说话才算数才有底气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是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澶渊之盟新论。
在中国的历史上,唯一一个汉人汉民族的政权,就是汉朝。人们常说,“汉雄唐盛”,指的也是这个意思。自此之后,汉民族已然泯灭没有血性。
唐朝,严格意义上讲,也不是汉人建立的政权,李渊李世民等人建立的盛唐,是在隋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而隋朝,则是承起于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北齐,那是历经将近300年的汉族被诛杀、蹂躏、奴役,以及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羌、氐五胡乱华最终汉化,形成的政权。
自从,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他代周自立,建立宋朝。赵匡胤为遏制五代以来的兵变,最终杯酒释兵权,抢夺将帅兵权。遏制边将兵军队势力,最终造成,宋朝军队积贫积弱,没有战斗力。这一点,从赵普制定,先南后北的战略统一全国,可以看出来。因为,谁都知道,北面契丹是个难啃的骨头。
宋朝自建立伊始,就怕军队将领拥兵自重。所以,宋朝重文轻武,就运用一切手段,打压军队。比如,战功赫赫的狄青,在朝中的地位就非常低,而且还受到其他几位文臣的排挤。守卫边疆,也从唐朝的岑参的歌颂,也变成了宋代的兵痞化。当兵的毫无尊严,对待士兵也是辱骂性的语言,这一点儿从水浒传可以窥斑。
而且自宋以来,国人的性格也悄然发生变化。再也没有汉雄唐盛之风。腰中的宝剑,已经换成文人的折扇。宋词的吟风弄月、无病呻吟,也变成了宋朝文盛之风。男人也涂脂抹粉,戴花插帽,开始变得女性化,一堆芜杂娘炮。
金钱的力量。
其实一开始,赵匡胤就想用金钱购买幽云十六州。直到,赵匡义登基成为宋太宗后,于979年消灭了北汉。之后又准备乘胜攻辽,以收复被后晋石敬瑭割让给辽的“燕云十六州”,结果,又遭到惨败高粱河。自此之后,宋朝对燕云十六州,只有心里念叨的份,再也不敢有实际行动。整个宋朝也失却了,问鼎天下的雄心。整个宋王朝,也就希望可以用金钱购买和平。
澶渊之盟。
1004年,辽圣宗和萧太后调动二十万大军,开始南下入侵。深入到了靠近黄河的澶州(今河南濮阳),直接威胁到北宋都城汴京。此危急关头,寇准等少数几个官员主张抵抗,并说服宋真宗亲临前线抗辽,以鼓舞将士们的士气。而其他的大臣主张逃跑。
不久,辽军的先锋萧挞凛被宋军用伏弩射死在澶州城下,使得辽军士气大受挫折。辽军的孤军深入,给养也困难。所以,辽军的处境也不利。辽军开始谋求议和。宋真宗抛开寇准,委派曹利用促成议和。
曹利用领命去了辽营谈判,最终达成协议,是谓澶渊之盟。
1.?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齿论。
2.?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辽放弃遂城及涿、瀛、莫三州),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
3. 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澶渊之盟签订,给双方带来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和平。促进了民族融合,这是官方的针对现在来说的话。实话说,其实给北宋王朝带来了,"忘战去兵","武备皆废",再也没有机会与理由收回燕云十六州。
于仆看来,这也是北宋灭亡的开始。
北宋自澶渊之盟签之后,武备废弛。发展经济,最终有了咸平之治,几乎占有整个世界的国民生产总值80%以上。宋王朝自以为金钱可以购买到和平,寇准也并非评书上,讲得淸律自明,整体歌舞升平,烂醉如泥。自此以后,南宋与金朝、蒙古签订的条约来看都有澶渊之盟的影子。在金朝的铁浮屠之下,北宋最终走向灭亡。南宋在蒙古铁蹄之下,犹如鲁迅先生所言,如入无人之境,南宋最终亡天下。而且,被一个游牧民族,灭亡了两次,最终满清得天下,最终华夏已亡。
如何,避免国家天下倾覆的道路,于仆看来,只有“崇文尚武”,经营天下。崇文,则以天下为己任,为万世开太平。尚武,则强身健体,保家卫国。
?
背景
自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开始,辽朝陆续派兵在边境挑衅,掠夺财物,屠杀百姓,给边境地区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灾难。虽然宋军在杨延朗(又名杨延昭,也就是人们熟知的杨六郎)、杨嗣等将领率领下,积极抵抗入侵,但辽朝骑兵进退速度极快,战术灵活,给宋朝边防带来的压力愈益增大。 [4]
自雍熙北伐惨败后,宋朝对辽朝就一直心存畏惧,逐渐由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御。相反,辽朝对宋朝却是步步紧逼,不断南下侵扰宋朝。 [4]
从中原王朝来看,燕云十六州的得失,关系一代江山的安危。这十六州的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在太行山北支的东南,称为“山前”,其余九州在山的西北,称为“山后”。今长城自居庸关以东向西南分出一支,绵亘于太行山脊,到朔州以西复与长城相合,这就是内长城。中原失“山后”,犹有内长城的雁门关寨可守,失“山前”则河北藩篱尽撤,契丹的骑兵就可沿着幽蓟以南的坦荡平原直冲河朔。所以中原王朝从后周柴荣起,就开始了与辽争夺幽云十六州的战争。
宋辽战争长达25年,其目的在于争夺燕云十六州。由于燕云十六州是一个先进的农业区,它的农业、手工业和其他文化活动都比契丹本部地区发达。因此契丹统治者对这一地区的重要性有着足够的重视,他们把燕云十六州中的幽州升为南京,改皇都为上京,把原先的南京(辽阳)改为东京,又在南京幽州建立了相应的许多官职,视为腹地,俨然以大国的姿态屹立于宋朝对峙的北方。
从这时的辽朝来看,萧太后逐渐的治理内政,励精图治,国内逐渐稳定下来,奠定了发动战争的基础。
过程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收复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为名,亲率大军深入宋境。萧挞凛攻破遂城,生俘宋将王先知,力攻定州,俘虏宋朝云州观察使王继忠,宋军凭守坚城。宋廷朝野震动,真宗畏敌,欲迁都南逃,宋朝大臣王钦若主张迁都升州(今江苏南京),陈尧叟主张迁都益州(今四川成都);宰相寇准力请宋真宗赵恒亲征。宋真宗被迫北上。这时寇准倚重的将领是在历次抗辽战斗中屡立战功的杨嗣和杨延朗(杨业之子,后改名延昭)等人。杨延朗上疏,建议“饬诸军,扼其要路,众可歼焉,即幽、易数州可袭而取”,但未被采纳。宋军在澶州前线以伏弩射杀辽南京统军使萧挞凛(一作览),辽军士气受挫。
从以上资料来看,辽朝在北宋边境不断挑衅,直至挥师进逼,可见其觊觎中原之心,其妄图吞并北宋,引发两国之间的战争,这便是之后两国所缔结的澶渊之盟的直接原因。
辽军至定州,两军出现相峙局面,王继忠乘间劝萧太后与宋朝讲和。辽恐腹背受敌,提出和约,初为真宗所拒。十一月,辽军在朔州为宋军大败,岢岚军的辽军因粮草不继撤军。辽军主力集中于瀛州(今河北河间)城下,日夜不停攻城,宋军守将季延渥死守城池,激战十多天未下。萧挞凛、萧观音奴二人率军攻克祁州,萧太后等人率军与之会合,合力进攻冀州、贝州(今河北清河),宋廷则“诏督诸路兵及澶州戌卒会天雄军”。辽军攻克德清(今清丰),三面包围澶州(今濮阳),宋将李继隆死守澶州城门。
辽朝统军萧挞凛恃勇,率数十轻骑在澶州城下巡视。宋军大将张环(一说周文质)在澶州前线以伏驽射杀辽南京统军使萧挞凛,头部中箭坠马,辽军士气受挫,萧太后等人闻挞凛死,痛哭不已,为之“辍朝五日”。《辽史》载:“将与宋战,(萧)挞凛中弩,我兵(辽兵)失倚,和议始定。或者天厌其乱,使南北之民休息者耶!”此时宋真宗一行抵澶州。寇准力促宋真宗登上澶州北城门楼以示督战,“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宋真宗御驾亲征鼓舞了士气,集中在澶州附近的大宋军民多达几十万人。
赵恒到北城转了一圈后,也受到这种气氛的感染,于是也就安下心来,留寇准在北城全权总理各项事宜,自己回南城住下。而这个时候,契丹方面却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因为尽管他们这次出兵进展顺利,但是战线拉得过长,补给非常困难,再加上孤军挺进宋朝腹地,万一战败,后果不堪设想。萧太后本身也是一个很务实的领导人,在出兵之前,她已经做好了可战、可和的两手准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也有心同宋朝和谈,于是就听从了降将王继忠的建议,派人赴入澶州转达了自己罢兵息战的愿望。
这也正是赵恒的心愿,所以当即回信表示宋朝也不喜欢穷兵黩武,愿与契丹达成和解,又派出殿直曹利用作为使臣去与契丹洽谈议和事宜。寇准在听到消息后,急忙赶回南城向赵恒苦谏,称契丹已是强弩之末了,正是打败他们的大好时机,边防大将杨延昭也派人上书,称敌军人困马乏,我军士气高涨,正应该趁此良机,扼守各路要道,对敌围而歼之,然后再乘胜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可惜赵恒畏敌如虎,只想媾和,而朝中大臣们也都惧怕契丹,纷纷表示支持合议,甚至联合起来攻击寇准拥兵自重,寇准无奈之下,也只得同意与契丹讲和。而且辽军初战失利,加上孤军深入,于是提出议和。
既然双方都有心和解,剩下的事情也就好办了,无非就是讨价还价上的问题了。赵恒贪图苟安,财大气粗,也不在乎钱,起先契丹派人说要宋朝归还被周世宗夺走的瓦桥关南之地,赵恒生怕失去合议机会,也怕割地求和,会遭后人唾骂,于是立即派曹利用去议和,并对他说:“只要不割地,能讲和,契丹就是索取百万钱财,也可以答应。”曹利用就问底线到底是多少呢?赵恒不假思索地道:“如事不得已,百万亦可。”寇准听到之后,又暗中把曹利用叫了过去,说道:“皇上虽有百万之约,但要是超过三十万,我就砍了你的脑袋。”
曹利用领命去了辽营谈判,最终达成协议:
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齿论。
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辽放弃遂城及涿、瀛、莫三州),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在岁币的问题上,契丹求和心切,也不敢狮子大开口,几经讨价还价,双方达成了宋朝每年给契丹三十万银绢的数字。曹利用自觉很光荣地完成了任务,兴冲冲地回去交旨。请见之时,赵恒正在吃饭,侍者就问曹利用许给契丹多少银两。曹利用没有说话,只是伸出三个手指放在额头上,意思是三十万两。侍者误以为是三百万两,真宗得知后大惊:“太多了,太多了。”便召见他亲自盘问。曹利用战战兢兢地答道:“三十万两。”赵恒听完嘀咕一声:“才三十万,这么少。你很会办事,很会办事!”随后重重地奖赏了曹利用。
后续
澶渊之盟以后,北宋在边境上的雄州(治今河北雄县)、霸州(治今河北霸州)等地设置榷场,开放交易。北宋的制瓷和印刷技术传往辽。北宋政府用香料、犀角、象牙、茶叶、瓷器、漆器、稻米和丝织品等,交换辽的羊、马、骆驼等牲畜。民间的交易也很发达。
考古工作者在今内蒙古和东北辽代古城和墓葬中,发现了宋朝制造的瓷器、漆器、铜钱等文物,这些都是通过贸易流入辽境的。
辽宋贸易促进了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增进了两族人民的友谊。澶渊之盟后,寇准功高望重,受到宋真宗的疑忌。不久,宋真宗借故把他贬斥出朝,任命妥协派王钦若为宰相。
这样,宋朝更不想收复幽云十六州了。辽这时也发生了变故,1009年,萧太后病死。1011年,就在萧绰去世后的第十五个月,韩德让也随之去世。接着,辽政权内部又开始发生分裂,辽再也无力大规模兴兵南下。澶渊之盟后,宋、辽在百年里没发生过战争。其间只发生了两次重要交涉。一次是1042年(宋仁宗庆历二年),辽乘北宋同西夏交战的机会,向北宋勒索土地。北宋增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10万匹。另一次是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辽借口北宋在山西边境增修堡垒破坏边界,要求划界。第二年,宋政府允许以分水岭为界,又放弃一些土地。
影响
积极
一、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长者),不识干戈”,此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
二、宋朝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岁币(30万)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费用(3000万)百分之一,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的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以极少的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的效果。
三、促进了宋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融合。
消极
王安石和富弼认为澶渊之盟之后,宋朝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忘战去兵”,禁军河北军和京师军“武备皆废”,只剩下陕西军可用;马知节、曹玮、王德用等武臣被排挤,文臣掌握了西府的支配权,王钦若和陈尧叟深获宠幸,以至于导致庆历增币。
同时,百余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直接导致宋、辽双方兵备松弛,后皆为女真建立的金国击败。辽国残余势力只得西迁,在西域建立西辽苟延残喘。宋朝也失去淮河以北大量土地,被迫向金国称臣。
花钱买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