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清五代十国的历史先得从晚唐时期说起,正如《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得从东汉末年写起一样——事实上那个开疆拓土宾服四夷的盛世唐朝在经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后已然由盛转衰,尽管在平定安史之乱后大唐王朝仍运作了150年左右,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安史之乱并不是李唐王朝凭借自身力量镇压下去的,事实上导致安史之乱最终失败的因素更多的是叛军内部的纷争,在这一纷争过程中安禄山死于儿子安庆绪之手,安庆绪又死于史思明之手,史思明死于儿子史朝义之手,最后叛军的主要将领又叛变了史朝义。所以所谓安史之乱的被平定其实只是镇压了以史朝义为核心的势力,而原属叛军系统的河北藩镇势力并未受到打击,相反李唐王朝为拉拢他们打击以史朝义为核心的势力还进一步封官许愿,这就使河北藩镇的权势进一步膨胀。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实际上已然放弃荡平藩镇势力的指望,转而发展出一种同藩镇之间井水不犯河水的共治局面——唐廷宰相牛僧孺曾公开说出:“只要河北藩镇北捍突厥,不令南寇即可”至于他们对朝廷的顺逆已不是李唐皇室关注的重点。那么问题来了:既如此为什么李唐王朝能在这样的局面下维持150年左右?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并不是所有藩镇都是割据势力就像不是所有牛奶都是特仑苏——真正形成割据势力的主要是河北藩镇,而江淮一带的藩镇一直以来军力并不强大,根本不足以与朝廷分庭抗礼,当然他们也会配合河北藩镇通过和平的手段抵制朝廷的削藩之策以图自保,而朝廷在一定程度上还必须看这些军力并不强大的藩镇的面子。这么说或许令人费解,不过请耐心听我说完:安史之乱后中原士族纷纷南迁,南方地区在人口和经济上已然超过北方,尤其是江南地区成为了安史之乱后唐王朝钱粮赋税的主要来源地——毕竟这时的关中、河洛等地在经历战火后残破不堪,而河北藩镇作为割据政权早就不向朝廷缴纳贡赋了。当然要维持朝廷在江南地区的影响力就必须有一定的军事威慑力作为基本前提,而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兴起的神策军就扮演了这一角色,事实上这是晚唐时期得以同藩镇对抗的最主要最核心的军事力量。至此我们可以将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得以维持运转150年左右的原因归结为一句话:用江南的赋税供养以神策军为核心的朝廷直属军事力量以威慑地方。
既然江南地区对李唐王朝的稳定如此重要,那么自然不能让江南藩镇做大到河北藩镇那样的地步,尽管有求于人的朝廷在很多方面会看江南藩镇的面子,但唯独一条就是江南藩镇的军事实力必须予以压制:浙江东道(相当于今天的浙江省除去杭州、嘉兴、湖州三市)的常备兵力不足200人。尽管这一数据少得令人匪夷所思,但好在江南不比北方那样靠近边塞,唯一的麻烦是当地的治安状况变得日益糟糕,地方上的豪强势力纷纷占山为王。但这对远在长安的唐廷看来不过是纤芥之疾,如果让江南藩镇做大做强那才真的是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然而历史是充满变数的——当李唐朝廷通过削弱江南藩镇的军事力量得以维持自身运作150年后变故发生了:从860年起位于今天云南省和缅甸部分地区的南诏政权两次入侵唐朝的安南都护府(今越南北部)。由于一直以来李唐朝廷致力于限制南方军力的发展,于是不得不临时从中原抽调兵力前去征伐南诏。战后的咸通四年(863)一批从徐州、泗州一带征发来的士兵奉命驻防桂林以威慑南诏,当时朝廷与士兵们约定三年后期满轮换。可三年之期届满后朝廷却像忘了他们的存在似的,压根没调新的部队前来轮换的意思,就这样这批士兵在桂林又驻守了三年。到了咸通九年(868)朝廷为节省调兵的经费再次选择性失忆,这下士兵们再也不能忍受了——他们推举粮料判官庞勋为首领率部北上还乡。本来这支部队的兵力并不多,问题在于他们沿途的州府郡县的兵力更少,于是他们出湖南后沿长江东下,过浙西、进淮南,攻占了今天的山东南部、江苏、安徽北部等地,至此唐朝的江南赋税生命线被拦腰斩断。朝廷慌忙调集十道兵马将这次起义平息下去。尽管以庞勋为首的义军高层被唐军杀死,但义军残部就此混迹各地,成为当地的不安定因素。
公元875年五月在今天的河南长垣爆发了王仙芝起义,同年六月随着黄巢的加入起义军声势更加浩大,一时间昔日的庞勋旧部纷纷投奔起义军。878年王仙芝战死后黄巢成为起义军的新领袖,他见中原各地兵力雄厚,于是带兵渡过长江在唐军防守薄弱的南方地区不断迂回穿插。至此李唐朝廷在地方上的统治体系几乎被完全摧毁,各路征讨将领纷纷拥兵自重成为一方诸侯。到884年六月黄巢起义被镇压下去后唐朝的统治根基已完全动摇:军事支柱神策军在战争中消耗殆尽,而作为经济支柱的江南赋税也指望不上了,因为在镇压黄巢起义的过程中唐朝不得不授权地方藩镇自行募兵,于是当初唐朝最不愿见到的一幕发生了:藩镇割据已不再是河北独有的现象,而是普天之下的常态。这时李昌符据凤翔,王重荣据蒲、陕;诸葛爽据河阳、洛阳,孟立方据邢、洺,李克用据太原、上党,朱温据汴、滑,秦宗权据许、蔡,时溥据徐、泗,朱宣据郓、齐、曹、濮......在大唐疆土上一时间出现无数个割据一方的小朝廷。数年后王建入川与西川节度使陈敬暄争夺地盘并阻断剑阁(今四川剑门),至此巴蜀及其南方的岭南也脱离朝廷的管辖,大唐天子已沦落到和昔日的东周天子一样要看诸侯的脸色行事的地步,可以说这时的李唐皇室已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中心,接下来轮到各路藩镇势力轮番登场表演了。
首先登台表演的是一对宿敌:朱温和李克用——当然他们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宿敌的:朱温本是砀山一介无业游民,却打小自命不凡,黄巢起义时他追随黄巢起兵,一步步晋升为大将。李克用出自突厥沙陀部族,他们家本姓朱邪。大唐王朝全盛时期征服了突厥各部,包括沙陀部在内的一些突厥部族逐渐内附汉化。咸通十年(公元869年)李克用的父亲于咸通十年在担任太原行营招讨、沙陀三部部落军使期间因镇压庞勋起义有功而被李唐王朝拜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徐州观察使并赐名李国昌。李克用从小骁勇善骑射,15岁时李克用正式投身军旅。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李克用率沙陀军南下镇压黄巢起义。中和二年(882年)李克用二次受敕勤王,同年作为日后李克用长期的竞争对手的朱温从黄巢阵营转投李唐阵营并被唐僖宗赐名“全忠”,任河南中行营招讨副使。中和三年(883年)唐王朝从黄巢手中收复长安,而在此战中李克用立功最大,因此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中和四年(884年)李克用自河东南下大败齐军,最终使得黄巢自杀。正当李克用在河东屡立战功之时朱温以河南为中心极力扩大势力,逐渐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据势力。随着朱温和李克用二人的势力日渐膨胀他们之间的对立已不可避免——毕竟一山不容二虎。就在黄巢起义被李克用和朱温联手平定的884年得胜归来的李克用来到朱温的大本营汴梁城(今河南开封),朱温为其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然而在酒宴上多喝了几倍的两个人之间发生了一些口角,对此李克用并未在意——毕竟此时他和朱温同属唐臣,而在此前他曾不止一次搭救过朱温。可出乎他的意料的是:当晚一伙不明身份的暴徒袭击了李克用一行入住的上源驿,最终李克用在贴身护卫的保护下杀出血路缒城而逃,而他带进城的300名士兵和亲信则全部死难。遭朱温如此暗算令李克用气愤难平,但他打算同朱温开战的想法被妻子刘氏以朱温反相未露,此时同为唐臣的两人不宜公然对立为由劝阻了。尽管如此双方的梁子算是结下了,到了乾宁三年(896年)正月朱温和李克用的矛盾围绕宰相人选的问题终于爆发出来:二人都想扶植自己认定的人当宰相以把控朝廷实权。唐昭宗在一番考量后准备任命张浚为宰相,而李克用坚持认为这是朱温的阴谋并表示”如陛下早上任命张浚为宰相,那么我晚上就带兵到朝廷来!“李克用此举迫使唐昭宗终止了对张浚的任命,朱温随即以攻打兖、 郓两地作为回应,不甘示弱的李克用针锋相对地发兵救援两地。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表明大唐王朝已毫无威信可言,李克用和朱温已是事实上割据一方的土皇帝了,只是没公然称帝而已。实际上早在891年李克用就以受封晋王,这其实标志着一个相对独立的政权就此诞生,后世称这个政权为前晋。天复元年(901年)朱温被唐朝加封为梁王,因此朱温和李克用之间的战争又被称为梁晋之争。天复四年(904年)梁王朱温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改年号为天祐。李克用认为唐天子迁都洛阳是梁王朱温挟持之下的举动,而非天子自愿,所以天祐不能算作正统的唐朝年号,拒绝使用,依旧使用天复年号。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通过禅让的形式夺取了唐哀帝的帝位,建国号梁,改年号为开平,史称“后梁”。李克用方面则还是用唐年号。
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正月辛卯日53岁的李克用去世。据说李克用辞世前曾召见自己的继承人李存勖并给了他三支箭——这三支箭分别代表李克用的三个敌人:后梁朱温、燕王刘仁恭和契丹耶律阿保机,这其中朱温是李克用一生最大的敌人,至于刘仁恭和耶律阿保机曾一度和李克用约为兄弟以共同对抗后梁,后来却都倒向后梁一方,李克用因此怀恨在心。李存勖继承亡父遗志以灭梁争天下为己任:914年李存勖擒获燕王刘仁恭、刘守光父子,当时的天下的形势是归附后梁的势力十有七八——像赵、魏、中山这些比较强的割据势力都没有不听从于后梁的,黄河以北只剩晋、燕两国还多少令后梁有所忌惮,李存勖灭燕就使自己具备了同后梁分庭抗礼的实力。923年四月李存勖在魏州称帝,改元同光,沿用“唐”为国号,又追赠父祖三代为皇帝,与唐高祖、唐太宗、唐懿宗、唐昭宗并列为七庙。李存勖试图以此举昭告天下:后梁朱家是篡权夺位的乱臣贼子,而自己继承了大唐社稷的正统。就在这年年底李存勖攻破汴州、洛阳,后梁灭亡。
当朱温和李克用双雄争锋之际南方藩镇则趁机纷纷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天复二年(902年)杨行密建立割据江淮的杨吴政权,907年在和西川节度使陈敬暄的争夺中胜出的王建开创了前蜀政权,同年钱镠建立吴越国。相比之下岭南地区的历史变迁更为复杂:唐朝末年刘谦任封州(现广东封开)刺史,拥兵过万,战舰百余。然而就是这个刘谦并不是岭南本地人,而是从北方而来(甚至有种说法认为其祖上是从阿拉伯地区迁移来的大食商人),刘谦弃商从政后仕途一路平步青云,还与当地的豪门望族韦氏联姻。乾宁元年(894年)刘谦去世后广州官员上表朝廷委任刘谦之子刘隐代替刘谦担任封州刺史。乾宁三年(896)朝廷委派身为宗室子弟的薛王李知柔到广州做清海军节度使,李知柔却被叛军阻挡在广州城外,刘隐在镇压了叛将后迎李知柔入城,但岭南的军政实权则一概操之于刘隐之手,他事实上已是名副其实的“南霸天”了。天佑元年(904年)刘隐遣使重金交结当时身为唐廷权臣的朱温,朱温于是奏请以刘隐为清海节度使。开平二年(908年)十月二十三日后梁任命刘隐兼任静海节度使、安南都护。乾化元年(911年)后梁进封刘隐为南海王。同年三月初三刘隐病逝,其弟刘?继任其位。贞明三年(917年)刘?称帝,正式建立南汉政权。后梁开平元年(907年)高季兴被任命为荆南节度使。当时荆南节度使下辖的10州为邻道侵夺,只有江陵一城。高季兴到任后招集流亡,民渐复业,又收用一些文武官作辅佐,暗中准备割据。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受后唐封为南平王,建都荆州(今湖北江陵),史称南平或荆南。在晚唐的天下大乱格局之下湖南出现了武安节度使邓处讷、静江节度使刘士政、武贞带度使雷满等几股势力,乾宁元年(894年)马殷进入湖南,896年马殷在消灭湖南境内各路割据势力后被任命节度使,907年后梁封马殷为楚王。927年后唐天成二年正式册封马殷为楚国王,南楚国正式成立。909年王审知受后梁册封成为闽王。后唐同光三年(925年)王审知去世,其长子王延翰继位。后唐天成二年(927年)王审知次子王延钧杀死王延翰夺位并于长兴四年(933年)称帝,建都长乐,年号龙启。事实上除了这些南方藩镇演化而来的格局政权之外,在当时的关中地区也存在一个割据政权:唐乾符年间深州博野(今河北蠡县)人宋文通因败黄巢将领尚让,以功擢神策军指挥使。光启元年(885年)宋文通又因在唐僖宗逃难过程中的护驾之功擢武定军节度使,赐姓李,名茂贞,字正臣。僖宗回长安途中茂贞杀凤翔节度使李昌符,代为节度使。大顺二年(891年)他胁迫唐昭宗杀宰相,任命他为凤翔和山南西道(治兴元)两镇节度使,封秦王,成为关中最强大的藩镇,后世称他建立的割据政权为岐国。
后唐灭梁后威震天下,一时间岐国、楚国、吴越国、闽国、南平国等割据政权纷纷入贡称藩,前蜀却不肯臣服。李存勖便有意讨平前蜀。同光二年(924年)客省使李严出使前蜀,趁机刺探蜀中虚实,他归国后极力主张伐蜀称蜀国已有亡国之象,这更坚定了李存勖出兵灭蜀的决心。当时前蜀为了防御后唐而在两国边界驻有重兵。同年八月李存勖又遣使者李彦稠入川表示要与蜀国修好,以此麻痹前蜀君主王衍。信以为真的王衍派翰林学士欧阳彬为唐蜀通好使出使后唐,同时还撤除了边界守备。同光三年(925年)九月李存勖以魏王李继岌为主帅统领六万大军征讨前蜀。李继岌年幼,军务皆由副手郭崇韬决断。唐军以康延孝、李严为前锋,连克威武城(在今陕西凤县东北)、凤州(治今陕西凤县)、兴州(治今陕西略阳)等地,缴获大批粮草。而与此同时王衍仍在国内巡游作乐,到达利州(治今四川广元)时方知唐军来犯。他急忙组织三万兵马迎战,却被唐军击溃于三泉(治今陕西宁强西南)。前蜀各处藩镇纷纷来降,王衍仓皇逃回成都。同年十一月前蜀中书令王宗弼发动政变,囚禁王衍、后妃及诸王,自称西川兵马留后。他以王衍的名义邀请李严到成都商谈投降事宜。李严驰入成都,抚慰前蜀官吏、百姓,命蜀军撤去成都的军事防备。不久李继岌率大军进抵成都。王衍率百官出城拜降,前蜀正式灭亡。在对前蜀用兵的过程中李存勖还顺便解决了岐国:岐国强盛时辖有二十余州,但因屡被后梁、前蜀所败,最终只剩七州之地。李茂贞因势力较弱始终不敢称帝,而是沿用唐朝年号以与后梁相对抗。后唐灭梁时李茂贞曾致书庆贺,以李存勖的叔父自居。同光二年(924年)李茂贞听闻后唐定都洛阳,心中不安的他于是上表称臣,命其子李从曮入京朝贡。李从曮在洛阳亲见唐军军容之盛。李茂贞更加忧惧,遂上表朝廷,请行“藩臣之礼”,被改封为秦王。具有独立性质的岐国从此消失。
李存勖的辉煌至此已达顶点,此后他走起了下坡路:他长期宠幸伶官而忽视朝政,终于在同光四年(926年)二月爆发了魏博戍卒在贝州哗变的事件。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奉命前往贝州平叛,结果却和叛军联合攻打李存勖。四月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突然发动叛乱,率所部攻入兴教门。李存勖亲率宿卫出战,杀死数百乱军,最终被流矢射中,死于绛霄殿。李嗣源随即进入洛阳在李存勖灵前称帝,史称后唐明宗。李嗣源在位七年间杀贪腐、褒廉吏、罢宫人、除伶宦、废内库,注意民间疾苦,号称小康。然而灭蜀后奉命驻守蜀地的后唐将领孟知祥却不给他面子——长兴四年(933年)孟知祥吞并东川,尽占两川之地,被拜为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剑南两川节度使,封蜀王。应顺元年(934年)正月孟知祥在成都称帝,建立后蜀,至此蜀地再次建立一个独立一方的割据政权。在后蜀建国的次年东南的杨吴政权也发生了变故:吴国睿帝加封徐知诰为齐王并将升州、润州等十州之地划归齐国, 937年十月徐知诰受禅称帝,杨吴政权被徐知诰的齐国取代。939年徐知诰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于是恢复李姓,改名为昪,又改国号为唐,后世为将其与此前的唐朝和后唐区别而称之为南唐。此时在遥远的南疆也发生了一件鲜为人知,但对后世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今天越南中北部地区历经秦朝、汉朝、东吴、晋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汉的上千年时间一直是中国各朝代的直属领土,中原王朝在此设立郡县进行直接管辖。这一时期越南人本身就自视为汉人,出生于今天越南清化的姜公辅在唐朝官至宰相,从没有人质疑他的民族属性。930年南汉君主刘龑派李守鄘、梁克贞讨伐交趾(今越南中北部地区),擒静海节度使曲承美而归。但不久曲氏的部将杨廷艺就驱逐了南汉军队,自称静海节度使。937年杨廷艺为牙将矫公羡所杀。938年杨廷艺的女婿吴权在爱州(今清化)起兵,反对矫公羡。矫公羡见吴权势力强大,于是向南汉求救。刘龑早已有吞并交趾的野心,于是趁机任命儿子刘弘操为静海节度使,封交王,以支援矫公羡的名义率水军出兵交趾。然而南汉大军却在938年的白藤江之战中败给了吴权,以此战为标志越南脱离了中国郡县的直接管辖,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长兴四年(933年)十一月后唐明宗李嗣源驾崩后其养子李从珂取得了帝位,身为李嗣源旧部兼女婿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因手握重权引起了李从珂的猜忌。936年石敬瑭以自称儿皇帝、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请求大契丹国皇帝耶律德光支援自己攻打李从珂,于是耶律德光亲率5万骑兵南下支援石敬瑭,石敬瑭因此得以建立后晋王朝。事后契丹获得了燕云十六州,这里成为了日后契丹进一步南下的基地。944年后晋出帝石重贵即位,他不愿向契丹臣服,于是上表称孙不称臣。耶律德光随即发兵攻打后晋并于947年正月十日攻克后晋首都开封。随着后晋王朝的灭亡,契丹得以控制了大部分中原地区。当年二月耶律德光改契丹国号为辽,这时的耶律德光自视已继承中原正统,打算长期经略中原。然而因纵兵掠夺人民财物激起了中原百姓的极力反抗,与此同时辽军出现水土不服的迹象。四月辽耶律德光被迫引军北返,最后在河北栾城病逝。辽军北撤后石敬瑭的旧部刘知远抓住时机在太原称帝,定国号为汉,史称后汉,后来刘知远攻克东京开封并定都于。
在刘知远称帝称帝的过程中因协助其称帝有功的郭威升任为枢密副使、检校司徒,成为统帅大军的将领,位至宰相。948年刘知远第二子刘承佑嗣位,950年李守贞等藩镇发生叛乱,郭威将叛乱平息下去,然而却引起了刘承佑的猜忌。乾祐三年(950年)冬郭威发兵攻入开封,推翻后汉。广顺元年(951年)2月13日郭威即位建元,定国号为周,史称后周。他生性节俭、虚心纳谏、改革弊政,使北方地区的经济、政治形势渐渐趋向好转。由于郭威自己的孩子都已被刘承佑杀死,于是收养外侄柴荣立为皇储并为其改名为郭荣。显德元年(954年)郭威驾崩,郭荣继位为帝。登基称帝后的郭荣对自己的亲生父亲柴守礼待之以元舅之礼,由于按当时的宗法制度身为臣子的柴守礼如果面见身为君主的郭荣须行三跪九叩大礼,可毕竟柴守礼乃是天子生父,在这样尴尬的情况下郭荣给自己的亲生父亲优厚的待遇,但从此父子俩没再相见。
郭威称帝建立后周时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河东节度使、太原尹刘崇也据河东十二州称帝,历史上将其建立的政权称之为北汉。北汉地瘠民贫、国力微弱,于是执行结盟辽国以为外援的外交路线。郭荣甫一继位北汉就联合辽国出动十万联军进犯,此时的后周政权内部其实和之前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一样是由大大小小的各路割据势力拼凑而成,后周皇室在各路割据势力眼中不过就是一个势力较为强大的盟主而已。郭荣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身先士卒御驾亲征,时任禁卫大将的赵匡胤振臂高呼:“主危如此,吾属何得不致死!国家安危,在此一举!”君臣一心的周军阵斩北汉军主将,一举破敌。北汉皇帝刘崇溃退,次年忧愤而死。
战胜了北汉和辽国的联军后郭荣随即对后周的内政体系进行改革:禁军开始逐渐具有压倒地方军阀势力的绝对优势,而禁军自身的结构系统也进行了改革——原本的禁军核心叫侍卫亲军司,当初郭威为了对权力过大的侍卫亲军司进行制约而创立了一个级别较低的殿前司。郭荣则进一步将殿前司变成一个和侍卫亲军司平级的机构。当时后周的军事配置大约是这样的:中央禁军约有近20万人,对地方军具有压倒性优势,而禁军中的殿前司约有3万人马,侍卫亲军司约有6万人,这两支军队最为精锐,对整个禁军系统又占据压倒性优势。在完成此番改革后郭荣将完成天下统一的大任提上议事日程:他大破后蜀,使秦、成、阶三州相继归附;三征南唐,夺取淮河和长江之间的土地;北伐辽国,收复淤口关、益津关、瓦桥关三关十七县。正准备乘胜夺取幽州的郭荣却因患病而被迫撤军,显德六年(959年)六月十九日因病班师回到汴京的郭荣驾崩,7岁的嗣子郭宗训柩前即位。
就在郭宗训继位转过年来的春节北汉和辽国再度联军入侵,实际执掌后周军政大权的太后和宰相商议后派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领军出征,可当赵匡胤率军行至于今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东南部的陈桥驿时众军将士将早已准备好的黄袍穿在了赵匡胤身上,以此宣布拥戴赵匡胤称帝。这时后周的军权握于赵匡胤之手,他随即率兵返回东京汴梁,这时只有侍卫司的韩通一度试图抵抗,但很快兵败被杀。赵匡胤进入汴京城后安抚城中百姓,同时打出优待后周皇室的旗号,汴京的秩序很快得到控制,尽管地方上有两个节度使起兵反抗,但被掌握了中央禁军指挥权的赵匡胤轻而易举镇压下去。赵匡胤登基后以杯酒释兵权的形式逐渐将各地节度使手中的兵权、财权、人事权、司法权等等收归中央,采取先南后北之策先后席卷荆湖、后蜀、南汉、南唐等地。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驾崩时五代十国割据政权大多已被平定。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尽管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的纷乱局面,然而宋朝的统一其实仍是金瓯未满:宋朝在南征失利后正式册封越南黎朝君主为交趾郡王,以此承认越南是自治的藩属国而不再是中国直接统辖的领土;由党项族建立的夏州李氏政权尽管臣服于宋朝,却没像内地节度使一样削夺权力,这为其后来建立西夏国奠定了基础;而燕云十六州自后晋石敬瑭起就割让给了契丹,尽管后周郭荣收复了其中的三关十七县,但在979高粱河战败后宋朝失去了收复整个燕云十六州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