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对曹操的评价是非常的正能量的: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那么为什么民间老百姓大多贬低曹操褒扬刘备呢?主要的原因是小说《三国演义》的作者罗惯中的的作品是偏向刘备的,不喜欢曹操的,所以作品中有明显的贬曹褒刘的倾向性。
刘备被拥戴有这么些原因,一是刘备岀身低微,加之岀道迟,年龄也大了,颠沛流离,东拼西拼辛苦的积累了点家业,真是求尽了人才,绞尽了脑汁,因此辛劳得来的果实令人敬佩,白手起家的人没话柄,也就是大众对他有同情心。
第二点,刘备有仁慈心,做为一个男人,再苦再累有泪也不轻掸,而刘的哭是三国中最有名的哭,以至于现在孩子嚎啕大哭时,大人无奈时就会说"你刘皇爷哭荆州啊"可见多伤心,可见爱哭的人就心软心慈,富有同情心,再说刘备的心慈也体现在军面方面的也多,如在曹操进攻新野中带百姓逃走,张翼德怒鞭督邮中跪泣刘青天不要走,收刘封为义子等都体现了刘备的仁慈心。
还有一方面就是正统,你起事就得有个说法,刘备编造的汉室宗亲、靖王之后久用之后人们也渐渐认可了。而人家岀师有名是打着除贼扶汉室的幌子谋天下的,这在当时的人认为是正义之师。
还有就是史书及演义的作者过份渲染,他们本意都贯穿了"尊刘贬曹"的思想,这种思想寄与了刘备很多同情,被刻画为"好人"的形象,而好人所做的阴谋也认为是对的,这样刘备的名声怎么不会好呢,名声好了就会受拥戴,以至于一时人才云集,在得时,得人、得地的情况下,挤身三国群雄,成为鼎足一国的霸主。
而曹操虽然在军事、文学丶各方面优于刘备,但是他有很多缺点,导致人们一致认为他是"奷雄"。
首先曹操其貌不扬,个小眼细面大白,因此戏台上岀来的曹操就是个白眼的"奸臣"相貌,这种人在人心目中怎么会好呢?
其次曹操生性多疑,导致滥杀了许多无辜,如有名的典故杨修之死、梦中杀人、错杀王垕,错杀吕伯奢等,并且还说"宁可我负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负我"这与白色恐怖时的"宁可错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何异。
其次就是好人妻,每次战争结束,他就及不迫待的去俘虏中寻找绝色女子据为己有,在宛城之战中还为张绣的婶娘邹氏失去了儿曹昂和大将典韦,被人家一箭射中人中,差点要了命,而两颗门牙去掉,忠信部学堂受损,这里作者暗指此人不忠不信。
再说曹操虽没称帝,但挟天子以令诸候与董卓何异,因此曹操还是不得人心的,不得人心怎么会被人拥戴呢,只能落个被人唾骂的结局,这还算轻的,佛教故事中曹操变猪轮回说都有。
《三国演义》是尊刘贬曹的,因为人们爱喜欢读《三国演义》这本小说是著名的四大名著,民间流传非常广。刘备白手起家,与东汉皇帝同姓,身为汉臣,忠于汉室,善良为本,努力匡扶汉室。曹操是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诗人,文才武略,智慧双全。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原因有很多,其实在唐朝以前,包括唐朝曹操在世人的眼中还是以正面形象居多的,但是到宋朝之后,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儒学的改变导致曹操形象的改变开始变得遭人诋毁,形象开始下滑,而三国演义这本书的出现更是加剧了这一点,三国演义过多的丑化了曹操,美化刘备,导致后人有此印象,而后戏曲的出现,曹操也多是反派,但是时至今日,曹操的形象已经慢慢的转变过来了!
我是五色土聊历史,我来回答:
从根本上来说,刘备和曹操是一路货色,是50步笑百步,都是为成就自己的霸业,不择手段,只是一个乔装打扮,粉墨登场,一个赤膊上阵,真面示人罢了。
一、说一下刘备:
刘备暗熟人心,因为当时刘备是要啥没啥, 手里既没财物也没人物, 他想要崛起,就只能在"名”上下功夫,他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舞台上的名角,成为主流媒体认可的人物。
首先他把自己打成扮中山靖王的后代,以便得到皇族的认可。
另外,在撤离荆州时,刘备带着众多百姓逃跑,蚁走龟行,是为了博得一个爱民的虚名,赢得百姓的口碑(实际上在危急关头,他抛妻弃子自己独自逃跑,一个连自己妻儿都不爱的人,能爱百姓,这不是笑话吗?)。
还有赵云冒死七进七出救阿斗,刘备当着众多将士的面儿,怒摔阿斗,这场戏是刘备在笼络将士的心,让将士们死心塌地的跟着他。
二、说一下曹操:
首先曹操“挟天子已令诸侯", 就是大逆不道不道以下犯上,辱末了尊贵的皇权, 触犯了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另外,曹操因为家人被杀而大肆屠城,造成生灵涂炭,血流成河,造成了百姓对曹操的恐惧和仇恨。
还有曹操杀了孔融和杨修,对文人和士大夫集团造成了内心极大的震动,孔融是儒生的代表,杀了孔融也就得罪了整个文人集团。
再有就是曹操的那句经典之作,“宁叫我负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负我"。就单单曹操的这一句话,就已经把全天下的人都得罪了, 他把自己凌驾于全天下人之上,全天下人,当然要口诛笔伐群起而攻之。
总之,曹操和刘备内心想的是一样的,都有着追求极致权利的野心,都视百姓为刍狗,只是曹操更率性一点,把内心的不能说的东西说了出来;而刘备更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做得说不得,什么说得做不得;反倒是曹操更真实一点,刘备更虚伪一点, 用中国百姓二元思维的方式,既非好即坏,非黑即白,于是刘备就成了好人,曹操就成了坏人!!!
我是五色土聊历史,绞尽脑汁,原创不易,希望大家关注!!!
解疑:刘备和曹操在三国时期都是独霸一方的诸侯,对历史都有重要贡献,曹操的贡献绝不输刘备,而在后世评价中往往曹操被挂上“奸雄”和“乱臣”的标签,而刘备被标榜“仁义之主”。查看历史会发现,很多朝代里对曹操的评价并不低,之所以曹操经常遭唾骂是主要原因在于:第一,不同时代的需要,所赋予的形象也不同;第二,加上《三国演义》小说中人物形象太深入人心。
一、被唾骂主要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正史上曹操的形象更多是正面的
很多人了解三国中的人物是从《三国演义》来的。然而《三国演义》中的内容并不是正史,它是根据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改编的一部长篇小说。书中内容七实三虚。很多都加以了作者个人的情感色彩和个人主义精神。但在正史上曹操形象是正面的,而且在很多朝代中受到到过赞扬。
(一) 《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负面影响
《三国演义》全篇都洋溢着一种忠君爱国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小说更注重趣味性所以将曹操和刘备塑造成了正反两派的代表,在这一方面对刘备有利,对曹操不利,如:
1. 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因刺杀董卓未遂为了避风头,暂住在吕伯奢家中,吕伯奢为接待曹操为其杀猪宰羊,结果因为曹操疑心太重以为吕伯奢要杀自己而先下手为强将吕伯奢全家上下杀了个干净,在逃难途中遇到吕伯奢将其杀之,并放言“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这件事其实在《三国志》中是没有记载的,但在《魏书》和《世说新语》中确实有相关记载
《魏书》中记载
太祖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世说新语》中记载
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但没有说具体缘由,但在一本《杂记》的书中提到过曹操那句名言
“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三本书都记载了这件事,说明曹操杀吕伯奢确实存在,但并不一定是因为曹操的疑心就将吕伯奢全家杀害。而曹操的“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里面的人在三国演义中被扩大成了天下人,程度一下就不一样了,曹操直接成为了天下人的敌人。而史书中的数人在《三国演义》中也变成了十几口。
2. 曹操经常在梦中杀人
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中原文记载:
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三国演义中这样写是为了刻画曹操多疑、凶残嗜杀的一种人物特点,在正史中并未有过任何相关记载。
3. 因诗被评不吉杀刘馥、“鸡肋”杀杨修
《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中,赤壁之战前夕,曹操赋诗“宴长江横槊赋诗”,被扬州刺史刘馥说诗中有不吉之言,惹得酒醉的曹操一气之下直接将刘馥刺死。这件事在历史上也并没有任何记载,想必也是为了烘托人物性格而加以改编的。
在《三国演义》杨修之死中,杨修因为恃才放旷和聪明才智才被曹操因嫉妒,因“鸡肋”事件将其杀害。杨修真正的死因主要是因为参与了夺嫡之争,自古以来这都是帝王直接最忌讳的。
裴注引《典略》:至(建安)二十四年秋,公以(杨)修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乃收杀之。修临死,谓故人曰:“我固自以死之晚也。”其意以为坐曹植也。以上三点都是《三国演义》中为了烘托人物性格而改变的,降低了曹操的形象,而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一直以“仁义”著称,更是正义的化身,是汉室正统,没有任何品格上的负面描述。
(二)历史上的正面形象
1. 历代人物对曹操正面的评价
陈寿《三国志》
“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鲍信
“夫略不世出,能总英雄以拨乱反正者,君也。”王沈《魏书》
“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李瓒
“时将乱矣,天下英雄无过曹操。”而唐太宗李世民曾写文章纪念曹操,并在《魏太祖祭文》中,公开赞扬曹操是东汉末年收拾乱局的英雄人物。
2. 曹操的贡献
曹操在三国时期也做出过很多贡献:
在人才培养上,唯才是举,不过于注重出身,而是要“明达法理”,能行法治。用崔琰、毛玠掌管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
在军事上,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
在内政上,创立屯田制,减轻了因长期战乱而导致的粮食严重缺乏的问题。
二、正史上曹操有许多暴行,特别是屠城,而刘备没有
曹操是三国中的一代枭雄,在封建社会人们普遍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曹操也曾尝试“治礼为首”,但他更重视法尚术,他认为以法治军,赏罚严明,不畏权贵才能安天下。
而曹操在战争的步伐中确实有过很多大屠杀:
初平四年(公元一九三年),攻陶谦,徐州大屠城,“击谦……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
兴平二年(公元一九五年),曹操破张邈,屠雍城。
建安三年(公元一九八年),征吕布,屠彭城。
官渡之战中击杀袁绍降兵七万,虽不是赌城但效果也差不多。
建安九年(公元二○四年),攻袁尚,屠邺城
建安十二年(公元二○七年),征乌丸,屠柳城
曹操的屠城事实上是一种斗争策略,但此举确实有失仁义。
许劭评价曹操:
“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而刘备从来没有过赌城记录,相反他一直以“仁义”著称,爱护百姓即便是在打了败仗逃跑时也要带着城中百姓。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意思就是,刘备在撤军时,荆州百姓要跟随,因此拖慢行军速度,在此情况下刘备仍不愿丢百姓而去。
在《三国志·先主传》注引习凿齿的评论中也记载:
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
意思就是刘备刘备虽颠沛流离但仍不失道义,缅怀刘表,感动三军使之愿意跟随一起完成大业。三、南宋以后,统治者为了给“偏安”正名,因此尊刘贬曹
曹操的形象是在南宋时期开始被丑化的,靖康之难之后,赵构建立了南宋政权。曹操建立魏国统治了北方,而金国就是在北方立足,他们却喧宾夺主抓走了宋君。因此他们把自己对金的不满转移到了曹操身上。南宋百姓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于是在统治者的鼓舞下,南宋掀起了一场黑化曹操的风潮。
南朝非常注重“正统”,在三国《后出师表》中,诸葛亮也曾写道“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意思就是“偏安不是正统”,不正统只能算地方政权割据,南宋偏安,为了宣传偏安也是正统,所以美化刘备、贬曹操。
在宋朝文人是他们最大的工具,于是在这个朝代他们立刘备为正统,曹操成了奸贼。
据苏东坡记载,当时社会上的说书,当说书人一讲到刘备败了,听者就跟着流泪,但一讲到曹操输了,听者就都大声叫好。大儒朱熹更是对曹操进行严厉批判:
《朱熹.朱子语类》:“曹操作诗必说周公,如云:‘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又《苦寒行》云:‘悲彼东山诗。’他也是做得个贼起,不惟窃国之柄,和圣人之法也窃了。”流行于明清的《三国演义》为了发泄对蒙元和满清的不满,把曹操当作蒙元和满清统治者进行批叛,所以大肆黑化曹操。
总结:在国学兴盛兴盛时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宣扬刘备的忠义思想,鞭笞曹操的狡诈行为,而当国学被推翻时,统治者又需要用用曹操的才能和英勇来激励自己,正如秦始皇被誉为千古一帝,为后世立下的不朽的功勋但也有残暴不仁的一面,人无完人,但时代不同宣扬的思想不同,人物赋予我们的形象也会被片面化,作为现代人我们更应该全面的对看待一个人。
这主要归功于《三国演义》在民间的广泛流传
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在京瓦伎艺中记载“霍四究,说三分”。说三分就是讲三国故事,当时北宋首都汴京说书艺人霍四究就是以说三国故事闻名的。而在北宋的苏轼的《东坡志林》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可见说三国故事在宋朝的传播日益深入人心。也可见宋朝的时候已经有严重的三国演义情节,“尊刘贬曹”。南宋的洪迈在《容斋五笔》中说:“自古奸雄得志,包藏祸心,窥伺神器,其势必嫉士大夫之胜己者,故常持“宁我负人,无人负我”之说。”这已经带有明显的贬低曹操倾向了。在宋朝刘备已经被塑造成兴复汉室的正面英雄形象,而曹操则是白脸奸臣的反面形象。
到了元朝,罗贯中在收集汇总了众多文献之后,创作了《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历史上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在娱乐生活匮乏的当时,这部小说的问世,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书中对刘备、曹操的形象设定
《三国演义》以人物为载体形象地衍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义、礼、智、信、勇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小说中的刘备就是“仁”的代表,关羽是“义”的代表,张飞是“勇”的代表,诸葛亮是“智”的代表,赵云是“忠”的代表等等。刘备是小说里的中心人物,也是中国文化精神中“仁”的体现者。小说第一回介绍刘备时说:此人“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朱”。后来又“跨下黄鬃马,手掣双股剑”,从而构成小说刘备的整体形象:作品不仅通过大量的具体故事和人物评价刻画了刘备抱负远大、恭己待人和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最主要的还是渲染了刘备宽厚仁义的特点:《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把刘备这一人物形象作为一个“仁”的典型来塑造的,“仁”是刘备性格的基凋,而刘备这一人物形象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的化身,是“仁”的人格化。刘备集团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民心所向。
而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就将曹操的设定为凶残奸诈,极度有野心的政治家。
如果该书有正反派一说的话,那刘备就是正派第一人,而曹操就是反派第一人。所以刘备才会广受大家拥戴,而曹操就会被人称为奸雄。
我是向日葵,我来回答,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大浪淘沙,曹操,刘备,孙权三家各占一份天下,奠基立国,其中的曹操和刘备作为两名性格鲜明的君主,被世人所熟知,但是刘备却被世人所拥戴,曹操却被世人所唾骂,这其中缘由有《三国演义》对人物正邪的描写,也有历史故事的记载,笔者现在就分析如下。
一,刘备乃汉室宗亲,根正苗红,曹操乃宦官之后,出身不好。
刘备乃汉室宗亲,根正苗红
刘备的祖上是中山王刘胜,刘胜是西汉景帝的第八个儿子,也是汉武帝刘彻的亲兄弟,他在公元前154年,被封为中山王的。
刘胜这个中山王生活的非常滋润,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并且还好女色,以致于刘胜这这个人儿子特别多,生了120个儿子,但是被封侯的只有20个,其中有一个叫做刘贞的,这个刘贞后来就搬到了涿鹿地区,而这个刘贞就是刘备的祖先,刘备后来就是在涿鹿地区起兵的。
刘备属于皇族远亲,根正苗红,属于正统血脉,所以受世人所待见。
曹操乃宦官之后,出身不好
曹操出身于大官僚地主家庭,本姓夏侯,曹操的父亲的曹嵩后来做了宦官中常侍曹腾的养子,才改为曹姓,由于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宦官集团因霍乱朝纲而臭名远播,所以做为宦官后裔的曹操,也被世人所唾弃。
《三国志》: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其中有一个故事就能充分证明曹操因为身世,被人所鄙弃。曹操后续加入了外戚大将军何进的阵营,来对抗宦官势力,在对于宦官采取什么措施的时候,曹操和何进产生了分歧冲突,何进对曹操的宦官后裔身份还进行了嘲讽,使的曹操很难堪,所以说曹操的这个宦官后裔身份终究是不受世人所待见的,这也是曹操一生的痛处。
在儒家思想奉行的汉朝时期,刘备出身于正统家庭,而曹操则出身于官宦之家,一对比,曹操的身份就相形见绌。
二,刘备壮年时期,仗义助人,深得人心,曹操壮年多疑心,杀朋友全家,失去人心。
刘备壮年时期,仗义助人,深得人心
刘备壮年时期,有待人之义,始终高举道义的旗帜,尤以两件事可以彰显出刘备这个光鲜的人物特点,一件是解围孔融涨名气,另一件事是帮陶谦徐州解围。
——解围孔融涨名气:当时,北海郡被黄巾军所围,形势万分危急,北海相孔融忙差人向刘备求救,刘备一看孔融来求救,丝毫没有半点迟疑,点起本部军马,与关羽,张飞一并率军去救孔融,就这样,刘备帮孔融解了北海之围,这次解围行动让刘备的人气指数迅速飙升,一提到刘备,人们都是交口称赞。
一方面,刘备与孔融二人素不相识,孔融能够在诸多诸侯中找寻刘备来帮忙,说明刘备此时已经声名在外,有很高的声誉。另一面,也是对刘备为人的信任。
2.——帮陶谦徐州解围:曹操因为父亲死于徐州牧陶谦的“手上”,大怒率军来攻徐州,陶谦因势单力薄,便对刘备发出了邀请,请刘备协助他守卫徐州,一起对抗曹操的大军。就这样,刘备帮助陶谦抵御住了曹操的军队,解了徐州之围,后,陶谦死,陶谦临死将徐州托付于刘备。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谦病笃,谓别驾麋竺曰:“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谦死,竺率州人迎先主,先主未敢当。下邳陈登谓先主曰:“今汉室陵迟,海内倾覆,立功立事,在於今日。彼州殷富,户口百万,欲屈使君抚临州事。”先主曰:“袁公路近在寿春,此君四世五公,海内所归,君可以州与之。”登曰:“公路骄豪,非治乱之主。今欲为使君合步骑十万,上可以匡主济民,成五霸之业,下可以割地守境,书功於竹帛。若使君不见听许,登亦未敢听使君也。刘备的仗义,高举仁义大旗,打动了陶谦,这也是陶谦敢于放心将一州之牧托付于刘备的原因。
曹操壮年多疑心,杀朋友全家,失去人心
曹操在性格,品德上有很多欠缺之处,他的性格中充满了诡计多疑,残忍自私,尤以“吕伯奢一家灭门案”最能彰显出曹操的人物性格。
据史籍记载,当时曹操投奔吕伯奢之后,吕伯奢的儿子十分热情地招待了曹操,在准备食物的时食器相互触碰发出声响,曹操却误以为是兵器相碰的声音,认为他们要谋害自己,于是就先下手为强,杀死了吕伯奢的儿子,当曹操发现是误杀之后,凄凉的说道:“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更多是的曹操对自我的安慰,以及无奈。
从上面叙述中不难看出,刘备的为人让与之交往的人放心,而曹操恰恰相反,多疑,自私,为求自保连自己的好朋友的儿子都能杀掉。这样的人,世人能不痛恨吗。
三,刘备宽以待人,幕僚得以尽其才,而曹操心胸狭隘,幕僚皆不得善终。
刘备宽以待人,幕僚得以尽其才
刘备事业上的突飞猛进与他礼贤下士是分不开的,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诸葛亮和法正二人,诸葛亮在赤壁大战后,帮着刘备治理大后方,治理长沙三郡,组织发展生产,改善民生,给刘备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后勤保障。由于刘备的宽以待人,才会让诸葛亮觉得自己遇到了明主,才会用尽全力帮助刘备。
而法正原先在刘璋处不受待见,能力得不到发挥,但是自从和刘备处事以后,就发现刘备对自己特别尊重,对自己总是嘘寒问暖,使法正的那颗冰冷的心得到了温暖,其次刘备不仅仅是对其尊重认可,还重用法正,使的法正能够尽其才,帮助刘备取得了益州。
刘备能够占荆州,取益州,和这些优秀的幕僚是分不开的,但更多的是自己能够宽以待人,幕僚才能尽其才。
曹操心胸狭隘,幕僚皆不得善终
曹操心胸狭隘,残忍自私,自己身边的幕僚少有能够善终的,譬如就说杨修。
杨修本是曹操手下的一名主薄,随曹操大军在汉中与蜀汉大军对峙,但是因为军粮将尽,曹操在进与退中犹豫不决,一天晚上,值班军士来问曹操,使用什么口号作为值班口令,曹操随口就说到:“鸡肋”。
各将领军士对这个口令感到十分莫名,主薄杨修听后,却立即开始整理行装,众将领惊奇的很,都问杨修:“丞相还没下令撤兵,杨主薄你怎么开始收拾行装了?”
杨修一听笑道:“所谓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可惜,这汉中对于丞相来说,就好比是鸡肋一样,,为一块鸡肋,没必要付出那么大的代价,丞相很快就会撤兵了。”
听完这些话,众将士也纷纷开始收拾行囊准备撤退,曹操知道这件事情后,大怒,将杨修下狱,以扰乱军心之罪就地正法,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备因险拒守”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其实,这件事说大不大,杨修毕竟是有才之人,为曹操也做出过大贡献,但因为曹操心胸狭隘的,不容人的性格,使他不会放过杨修。
曹操身边的幕僚如许攸,荀彧等人都因为曹操的性格问题,而被曹操找各种借口给弄死了,
所以在这点上,曹操和刘备真没法比,刘备身边的幕僚最起码都是善始善终的。
四,刘备建立蜀汉,以光复汉室为己任,曹操封王拜相,实为乱臣贼子。
刘备汉中称王,以光复汉室为己任
刘备效仿汉高祖在汉中称王,是想借助这件事增加自己汉室宗亲的权威性和合法性,也向天下人“陈述”一个信息,我是高祖的后人,我是正统的刘家人,我是国家的法定继承者。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章武元年夏四月,大赦,改年。以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置百官,立宗庙,祫祭高皇帝以下。而刘备的口号是光复汉室,这就无形把把压力还给了曹操,说明曹操所在的汉庭是不合法的,不是正统的。
曹操封王拜相,实为乱臣贼子
曹操依靠强力的政治手段,逼迫汉献帝对自己封王拜相,封到最后,就差把皇帝之位给了曹操,但是曹操是个聪明之人,只要皇帝之权,不要皇帝之名。
乍一看,曹操功劳甚大,封王拜相合情合理,但是这些仔细一看,全是曹操自己私自操作的结果,汉献帝只是一个傀儡,一点实权也没有,被曹操架空了。
所以说儒家思想奉行的时代,曹操的乱臣贼子行为必定会触及众怒,受天下读书人唾弃,而刘备作为汉室后裔,匡扶正统,是读书人所乐于看到的。
五,《三国演义》对曹操进行大幅度的抨击,对刘备进行歌颂。
《三国演义》作为罗贯中先生的大作,但这本书只是小说,不是正史,因为写历史的人,要站在公平的角度去分析历史人物,不偏不倚,而我们的罗贯中先生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在人物中分出正邪两方,没有根据真正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这也是写作的一个大忌。
所以我们现今的人更多的人是通过对《三国演义》的个人理解,而对刘备和曹操这两个人进行褒贬的。这也是我们现今时代为什么对刘备和曹操不同看法的主要原因。
所以作为后来者的我们,要客观的看待刘备和曹操,不能对一个人一味的抨击,也不能对一个人一味的褒扬,我们要学习刘备的优点,也要改正曹操的缺点。扬长避短。
刘备被拥戴,曹操被骂,还不是“尊刘贬曹”对思想在作怪嘛。一部小说《三国演义》彻底的让三国历史为人所熟知,在小说的影响下,几乎绝大部分的《三国演义》粉丝都认为三国时期,刘备是正义的代言人。而曹操则成为了绝对的大反派。而东吴孙权则沦为了墙头草路人甲。读过《三国演义》或者了解罗贯中的人都知道。罗贯中以及其小说之中都有着浓厚的政治倾向。他之所以会把刘备塑造成正义的代言人,其根本原因就是罗贯中本人就是“尊刘贬曹”思想的忠实拥趸。所以在他的小说中处处可见对刘备的褒扬之意,同时也存在对曹操的贬低之举。
在小说中罗贯中把刘备塑造成了一个坚贞不屈匡扶汉室的正面角色。而且在罗贯中的小说中,刘备是绝对的三国时期的正统主角。但事实上么?历史上我们对于三国正统是有着明确答案的。三国正统只有曹操的曹魏阵营。而刘备和孙权虽然也各自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国家。但他们事实上并不为正统。三国时期的主角是曹操的曹魏势力。刘备的蜀汉和孙权的东吴不过都是配角而已。而且三国时期大家互相之间没有什么正义还是邪恶的划分。正所谓“天子失其鹿,天下人共逐之”。不论曹操,还是孙权或者是刘备。他们的目的都是相同。那就是最终获的一统。大家互相之间五十步笑百步,分不出高低贵贱来。
历史上“尊刘贬曹”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历史上由于篡魏的司马氏家族建立的晋政权无能。导致中国陷入了混乱不休异族入侵的大分裂时期。这就导致许多争权十分的厌恶憎恨晋朝。“恨屋及乌”之下,一手养肥了司马氏,并且被司马氏夺权的曹魏也被人们所记恨。这个狠其实是带一点发泄的意味的。他们认为就是因为曹魏政权的无能才导致了司马氏有机会篡权。如果曹魏当年早早的败给了刘备,也就不可能会有后来的司马氏篡权了。在这种思想的作怪下,很多人开始鼓吹蜀汉刘备的正统地位,而曹操成为了一个篡汉奸臣,一个奸相。
但事实上这些“尊刘贬曹”思想不过都是造谣污蔑罢了。历史上把曹魏定义为三国正统,就是因为司马晋朝是篡魏而建立的统一国家,所以曹魏就成了正统。但我们抛开这个关系不提的话,那么曹魏的正统代表性也毋庸置疑。首先当时的傀儡皇帝在曹魏手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就充分的代表了曹魏的正统地位。别管他们是不是傀儡了汉献帝。但表面上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有汉献帝的授权。那他们就是正统。其次,三国分立之后,曹魏势力最强,他们不仅占据了大半的天下,而且西域之地也是曹魏重新征服了游牧民族,把他们重新纳入中原的统治之下。而且当时西域的各族都认同曹魏的正统地位。这就充分的说明问题了。
而且很多人执拗的认为曹操是一个奸臣,就因为他傀儡的汉献帝。但我想说的是,当时刘备是没有实力,否则他比曹操还要狠。历史上刘表同样和刘备是汉室宗亲,刘备对刘表不也照样下狠手么?再说益州刘璋,同样和刘备是汉室宗亲。刘备怎么做的,就是因为看上了益州的地盘,结果不也抢夺了过去嘛。所以说千万别说刘备正统仁慈。这都是宣传造势的结果。历史上刘备就是一个三国时期的配角。他的贪婪和凶狠绝不次于曹操。相对于伪君子刘备,我倒是更欣赏“真小人”曹操。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三国演义中带有很明显的拥刘批曹风向,读者很容易辨识出来,这是为什么呢?
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这本小说成书于封建时代,封建统治阶级掌管天下,自然也包含文化这个部分,这部小说之所以得以传播下来,列入四大名著之中,自然是因为其宣扬的思想得到统治阶级的认可和推崇,而拥刘批曹正是迎合了统治阶级的喜恶。
刘备是汉武帝之后,是皇叔,在那个混乱的时代,光复汉室自然应该得到大众的推崇,值得拥戴;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说得不好听那是篡逆,是谋反。统治阶级肯定希望人民学习刘备,当国家有难的时候出来帮助国家度过难关,从而维持统治阶级的统治,而不是像曹操一样趁火打劫,把统治阶级推倒了自己上位。
现代人思想解放,再读三国演义时,我们可以采用辩证法的理论去剖析三国演义,不被作者的思想左右,听听名家品三国,也能更加客观地看待拥刘批曹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