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文心雕龙》

烛之武退秦师是范雎“远交近攻”的反面案例,烛之武洞察秦晋利益冲突,通过外交手段不费一兵一卒化解危机,可以称得上是善谋。

值得一提的是,郑国处于四战之地,秦国、晋国都想得到这块战略要地。

“郑近于晋,而远于秦秦得郑而晋收之,势必至者。越国鄙远,亡郑陪邻,阙秦利晋,俱为至理。”——《古文观止》

他一语道破要害,只有做到"得寸即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才能真正消化所取得的领地。反之,相比于秦国,晋国更靠近郑国,灭郑只会便宜晋国,秦国非但没好处,反而只会壮大晋国。

此文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以一己之力,凭借对时局的洞若观火和过人的辩才,终于使郑国免于灭亡,其临危不惧、解除国难的精神以及能言善辩的杰出外交才能,为人赞叹。

鲁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年),晋国和楚国大战于城濮,结果楚国大败,晋国的霸业完成。在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协助楚国一起攻打晋国,而且晋文公年轻时流亡到郑国,受到冷遇,所以文公把新仇旧怨加到一块,于两年后联合秦国讨伐郑国。郑伯闻讯后,派烛之武面见秦穆公,劝他退兵。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两国的矛盾表现出处处为秦国利益着想的样子,分析当时的形势,抓住利害关系,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利,灭掉郑国对秦国不利的道理,终于说动秦国退兵。晋军失去盟军支持后,也被迫撤离了郑国。此文即是记叙了这一历史事件。

全文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层次分明、组织严密,说理透彻、逻辑有力,堪称议论文典范,值得学习。

最佳贡献者
2

我依据高中课本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来回答你提出的问题。

烛之武真的厉害,他的厉害之处可以从正面和侧面两个大的方面来理解。

正面就是从烛之武本人的角度来说说其厉害之处:

1.深明大义、临危受命的责任担当

秦晋联军包围郑国,郑国危在旦夕,郑伯求助于烛之武,烛之武不计前嫌,临危受命,勇于担当,厉害!

2.不计生死、身入狼邦的英勇无畏

兵临城下,烛之武“夜缒而出”,入虎狼之国,见秦伯,英勇无畏,厉害!

3.娴于辞令、善于攻心的智慧谋略

“越国以鄙远”“邻之厚,君之薄也”等等辞令巧妙,分析入微,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夫晋,何厌之有?”“阙秦以利晋”的攻心战术,直击秦穆公的要害。厉害!

侧面就是从他人的角度来说说其厉害之处:

1.郑国国君屈尊降贵

国家危难,群臣束手无策,郑国国君屈尊降贵,有求于他。烛之武肯定有非凡的才干,可惜的是,郑国国君有眼不识金镶玉,白白浪费了烛之武的才华,直到烛之武垂垂老矣,才得此重任。

2.敌国国君心悦诚服

烛之武凭借娴熟的辞令和高明的攻心术,说服秦穆公。秦穆公心悦诚服,不仅退兵,还与郑国结盟。

如此种种,你说烛之武厉害不厉害?

语文老师为什么把他强调的如此重要?这当然就是因为烛之武像上文说的那样厉害了。

高中语文新课标反复强调的就是语文“立德树人”的作用。烛之武这样厉害的人物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学习他的精神品质,学习他的勇气智慧,学习他与国家命运相连。

而如今,新冠肺炎病毒肆虐,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垂暮老人,勇挑重担,迎着疫情冲锋,向着风暴挺进,成为了人民群众的定海神针,挺起了真正的国家脊梁。是当代的烛之武,是和烛之武一样厉害的英雄人物,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敬仰。

3

烛之武是烛地一个叫武的人,他用三寸不烂之舌,就退却了秦国和晋国联合起来的大军,从而使得郑国躲过一劫,所以在历史上留下了这个人的名声。

其实烛之武所帮助的郑伯是一个不仁不义的君主,他过去跟晋国之间交好,与此同时又跑去跟楚国交好。可是晋国和楚国之间是有矛盾的,双方打架的时候,郑伯带兵帮助了楚国。

结果楚国战败的时候,郑伯立刻又调转马头向晋国邀宠,实在是太可耻了。为此晋文公实在是不想再让这种无耻之徒继续留在世上,便联合秦国发动了这场讨伐郑伯的战争。

01烛之武在郑国显然是不受重用的。

佚之狐告诉郑伯,现在只有让烛之武去劝说秦伯,他们郑国才有机会。于是郑伯就厚着脸皮,跑去找烛之武了。

烛之武见是郑伯来了,立刻表示,自己年轻的时候,尚且没有得到过重用,现在岁数大了哪里还有这么大的本事呢?

郑伯立刻意识到了烛之武心里有气,连忙向烛之武道歉,说自己过去那是瞎了眼,没发现烛之武这么一位有才华的人在国内。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烛之武退秦师》

可是郑伯并没有完全以一种谦卑的态度来对待烛之武,他紧接着告诉烛之武,如果郑国灭了,对烛之武也没有任何好处。

其实这话就是威胁的话了,郑国灭了,对烛之武来说的确没有任何好处,可是也没有任何坏处啊,难道烛之武就非要为这么一个不仁不义的君主卖命吗?

其实我觉得这里郑伯所说的话,是带有威胁性的,如果郑国灭了,那么烛之武乃至他全家都不会有好下场,记载在史料里比较隐晦,政治家丑陋的嘴脸,怎么可能写得那么明白呢?

烛之武被这么一威吓,只好乖乖收拾东西,在夜里从城墙上用一根绳子吊到城底下,跑去见了秦伯。

02烛之武用四段言论,说服了秦伯。

秦伯一直都是跟着晋文公后面混饭吃的,属于晋国的小弟,不过对晋文公当年是有恩情的。秦国和晋国的关系,为此一直都很好。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

当年晋文公攻打楚国的时候,秦国也是出力的,所以这次秦伯前来讨伐郑国,那也是师出有名。并且晋文公答应过秦伯,等到打下来郑国,就一起瓜分郑国。

烛之武这一趟游说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不过烛之武既然敢来,就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工作,他向秦伯提出了四条不可反驳的论据。

  1. 第一,这场战争对秦国没有任何好处。郑国和秦国之间,被晋国的领土给隔断了。郑国灭亡以后,就算晋文公把郑国全都送给秦伯,秦伯也鞭长莫及,最终还是便宜了晋国。
  2. 第二,郑国如果存在的话,可以成为秦国在东方的盟友。郑国灭了,只会让晋国更加强大,而相对来说秦国就更加弱小了。郑国不灭,完全可以在东方款待秦国的使者,为他们提供路上的必需品,对秦国没有任何坏处。
  3. 第三,挑拨晋国和秦国之间的关系。当年秦伯对晋惠公是有恩情的,为此晋惠公曾经答应把焦、瑕这两块土地给秦国。可是晋惠公早上刚回到晋国,晚上就筑好城墙防备秦国。这种背信弃义的国家,怎么能够信任呢?
  4. 第四,进一步夸大秦国和晋国之间的矛盾。晋国已经把郑国纳为囊中之物了,这是他们东边的疆界,可是他难道不想在西边拓宽疆界吗?到时候侵扰的必然就是秦国了。

这一系列的四条理由,说得秦伯是连连点头。秦伯觉得的确不能太给晋国面子,等到晋国做大了肯定是要来对付秦国的,为此他与郑国便签订了盟约,甚至派遣手下人帮助郑国防守晋国的进攻。

03晋文公不亏是当世霸主,气度仁义是不简单的。

烛之武就算再能说,他也没有说动主角,因为这场战役的主角并不是秦伯,而是晋文公。单靠晋文公一家之力,还是可以灭掉郑国的。

那么岂不是说烛之武这一趟是白去了?当然不是这样,烛之武之所以去找秦伯,其实就是摸准了晋文公的心态。

晋文公是怎么登基的呢?他是依靠秦穆公的相助,才有了实力回到晋国,杀掉自己那个不争气的侄儿晋怀公,夺取了王位。

所以晋文公对秦国是非常尊重的,虽然秦国是小弟,但是是一个必须要正视的小弟。为此烛之武认为晋文公肯定是要给秦伯面子的。

晋国这边得知秦国与郑国结盟以后,手下人立刻向晋文公申请,希望攻打秦国留在这里的军队,晋文公却表示了拒绝。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烛之武退秦师》

晋文公的理由很充分,他认为秦国当年如果没有支持他回到晋国夺取王位,那么就没有今天的晋文公。

过去借助人家的力量,现在又要去攻打人家,这是不仁义的表现。攻打了秦国,等于就是断绝了与秦国同盟国的关系,这是不明智的表现。以整齐划一的军队去攻打军容不整的军队,这是不勇武的表现。

为此晋文公下令,金国也要撤退,放弃攻打郑国。烛之武通过说服秦国,从而逼退了晋国大军,可见他的才智。

总结:烛之武看透人心的能力,实在是太强。

所谓霸主,其实都有一种不实在好面子的心态,晋文公显然就是一个非常好面子的人。他能够成就霸业,一来是因为有贤臣辅佐,二来是因为晋国强大,三来是因为他本身其实非常好面子。

好面子就只能成为霸主,不能成为天下之主,这是注定的。烛之武便是看透了这一点,所以认定了晋文公肯定会给秦国这个面子。

其实晋文公的军队强大,完全可以击败秦国大军,却因为秦国军容不整,没有做好准备,所以就不攻打对方,这世上还有这种道理吗?

后世项羽也有这么一个毛病,他自认为自己是楚霸王,所以就把天下给分封了,自己回去做一方霸主,却不愿意成为帝王。最终楚霸王乌江自刎,丢了天下不说,连自己的楚国都被人家给灭了。

参考资料:《烛之武退秦师》

4

不是语文老师把他强调得那么重要,是因为语文老师要讲这篇文章,所以才是语文老师强调他重要。其他学科的老师不讲这篇文章,自然不用强调了!

而且,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深入对方营帐,仅凭口舌之功就平息了一场战争,这种忠诚勇气智慧,一般人能做到吗?他的厉害不是哪个老师说出来的,是历史给出的答案!

5

烛之武,虽然对现代中国人称得上是家喻户晓,可在历史上,他的地位却并不高。所谓“烛之武”,意思是“烛地(今河南新郑西南)名叫武的人”,他的真实姓氏却没能流传下来。身为郑国大夫却只留名而不知姓氏,烛之武在郑国有多么不受重视,可想而知。

然而,长期默默无闻的烛之武,却在郑国遭遇危机时突然出名了。


公元前630年,因为在城濮之战中郑国加入了楚国阵营,晋文公联合秦国前往伐郑。这次伐郑,晋文公是老账新账一起算了——当年晋文公流亡经过郑国,郑文公没有以礼相待,这次也是要对他进行报复。

秦穆公时,秦国国力正处鼎盛;晋文公虽然刚回国数年,但晋国“作爰田”、“作州兵”改革已积累了十来年,再加上城濮晋国战胜楚国成功称霸,当前也是如日中天之时。两大强国携手前来围攻,已堕落成东周二流的郑国肯定无法与之相抗衡。对郑国更加不利的是,因为郑文公当年得罪晋文公太深,现在就是想主动求和,晋文公也不会轻易答应。

生死存亡之时,究竟该怎么办?

这时,郑国大夫佚之狐向郑文公推荐了一个人:“国家危险了,如果能让烛之武去见秦国国君,秦师必定会退!”佚之狐,意思就是“佚地名叫狐的人”。与烛之武一样,他也是位没有留下姓氏的郑国大夫。可从这句话得知,早在烛之武走上历史舞台之前,佚之狐就已规划好了化解这次危机的思路了:先分化秦、晋同盟,劝退秦师,再单独来应对晋国。一位同样不受重视的大夫,在关键时刻能给出有效解决办法,可见郑国从来就不缺乏人才,只是缺乏任用人才的机制。

可佚之狐要能得到完美实施,首先就得劝退秦师。谁才能胜任这一艰巨任务呢?

佚之狐所信任的人,正是烛之武。


佚之狐、烛之武,都是郑国大夫,却长期都被边缘化了。如今危机来临之时,郑国却只能依靠两个边缘化人物来解决危机,这真是个绝妙的讽刺。

面对大国围城,郑文公这时也不敢再托大,赶忙派人召来了烛之武。由于长期不受重用,烛之武也有些心灰意冷,拒绝道:“下臣壮年时,都不如他人,如今老了,恐怕就更难有作为了!”烛之武称“老”,那么他的年龄约在五、六十岁;这年是郑文公执政四十三年,也就是说烛之武壮年时正是他在执政。听了烛之武这番颇带怨气的话,郑文公倒也没有责怪,安抚道:“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危急时刻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可如果郑国灭亡,对您也有不利啊!”亡国奴的下场,虞公与百里奚就是榜样,烛之武当然不想落到这种地步。因此,烛之武很快就答应出山了。

从两人这番话可知,郑文公并不是不知道烛之武。烛之武年轻时,肯定颇有贤名,却很有些傲气。可能正是因为烛之武的这股傲气,郑文公才从未重用过他。可当前局势下,不用那些有真才实学之辈实在是无法化解危机了,郑文公不得不做出了让步。

不过,虽然烛之武答应出山,但能否说服秦穆公还是个未知数。


自从晋文公被秦穆公送回国以来,秦、晋两国关系就进入了蜜月期:公元前635年,为报答秦穆公,晋人协助秦国征服了鄀国,帮秦国占领了武关道在南阳盆地的出口;公元前632年,秦国加入晋国一方,在城濮之战中帮晋人战胜了楚国。在秦、晋两国正处在联合双赢的蜜月期时,郑人凭借什么来离间他们?

不管如何,如今郑国的命运就系于烛之武一人身上了。当晚,郑人趁夜色偷偷将烛之武放下城墙,把他送到了秦国大营……。


见到秦穆公后,烛之武显得极为坦率,开口就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人知道迟早必将亡国。如果郑国灭亡有益于秦国,那么就有劳君王属下将士了!然而,跨国去占领边鄙之地,君王您也知道有多困难,怎么还会灭郑国以伴邻国?邻国厚实了,君王您的国家可就单薄了!”

从秦国到郑国,其间不但隔有晋国,还隔着周王畿。即便秦、晋两国商议好,在灭郑之后共分其地,郑国土地也无法与秦国相连。因此,秦人想占有郑国土地,原本就困难重重。反倒是晋国,因为拥有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的大量土地,前几年刚刚与郑国成为邻国。一旦灭亡了郑国,晋人可以轻松地来往于郑地。如此而言,灭亡郑国对谁有利,不就显而易见了吗?烛之武提及这点,是提醒秦穆公认清这一现实。

然而,要让秦穆公放弃灭郑,就得先给他许诺一些好处。

因此,烛之武接着提出了有利于秦国的另一选项:“如能放过郑国,作为秦国在东道接待的主人,那么在秦国使者往来经过时,遇到资粮不济时郑人就可供给,对您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害!”如果郑国不灭,郑人就承诺向秦国进贡,对秦穆公来说这是一项无风险的收益。

不过,此时秦、晋正处蜜月期,秦穆公或许还不相信晋文公会独吞灭郑之利。为彻底说服秦穆公,烛之武寄出了杀手锏:“君王您曾经给晋国许多恩惠,晋人也许诺将焦(今河南三门峡西郊)、瑕(今河南灵宝西北)给您作为报答;可晋人早上刚渡河,晚上就在这两地修筑城墙来防范秦国了!晋人哪有满足的时候?既然他们向东夺得了郑地,将来必然会向西扩张;如此一来,不攻打秦国,将从何处取地?请君王您仔细地考虑一下吧!”


这番话道出了秦、晋是一对天然战略对手的现实——无论秦穆公对晋人再怎么好,两国都在战略利益上存在必然的冲突:秦要想东扩,就必然要过晋;晋国当前的扩张空间,不是向西就是向北,秦国终将成为晋人未来的目标。况且晋人向来崇尚权变——晋惠公当年答应送秦焦、瑕之地,一回国就反悔——这就是前车之鉴。

当战略利益出现冲突之时,晋文公会不会是另一个晋惠公?


在烛之武的循循诱导之下,秦穆公的心理防线终于被彻底突破,当场答应撤军。不但如此,为防止晋军继续攻城,秦穆公还留下一支军队来协助郑人防守!

郑国虽已堕落,但毕竟实力犹存。单凭晋国想攻破郑国都城,实力仍显远远不够。因此,在秦穆公撤军之后,晋文公也不得不主动撤军了。趁着晋人泄气之际,郑人又赶紧主动向晋文公示好,迎回公子兰来作太子,顺便向他求和。公子兰是郑文公之子,早年间被郑文公赶走而逃到了晋国,深得晋文公喜爱。现在郑人将公子兰迎回来做太子,也就意味着郑人从此投向了晋国阵营——晋文公还能不顺势走下台阶?

所以,秦军撤退后,实力不济的晋文公也被迫答应了郑人求和。

从整个过程可见,烛之武劝秦穆公退师是化解郑国这次危机的关键一步;如果秦穆公不退师,郑国即便想求和,势必将付出极为巨大的代价,甚至还有可能灭国。

烛之武的厉害之处在于,面对处在蜜月期的秦、晋二国,他能深入地分析利害得失,诱导秦穆公意识到灭亡郑国对秦国不利,最终成功地分化了秦、晋同盟。要做到这点,不光需要勇气,还需要足够的智慧,以及深入地去了解秦、晋二国隐含的矛盾与利益冲突。

可烛之武虽然厉害,规划了危机整体解决方案的佚之狐就更加值得称道。虽然不是卿士,佚之狐能提出解决危机的有效方案,还举荐了解决危机的合适人选,这充分证明他有相国之才。

遗憾的是,无论这次危机前还是危机解决后,都不见郑人再重用这两人。郑国走向衰落岂非必然?有人才而不用,郑国怎么能在动荡不安的东周走得更远?

6

《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作为课文选入了高一教材之中。这篇文章很短,文章中的烛之武,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很不出名的人。他甚至连姓都没有,“烛之武”这个名字的意思,只是说他是“烛”这个地方的一个叫“武”的人。至于他姓氏是什么,谁也不知道。而且,他当的官也不大,在年迈的时候,才当到了一个小小的养马官。可是这样一个人,却被选入高中教材之中。那么,为什么这篇文章会选入教材之中,当我们在学烛之武的时候,究竟应该学他什么呢?

这是因为,烛之武虽然是一个年迈的小小的养马官,但是他干了一个大事。他干的这件大事就是,当秦国和晋国这两个当时的“超级大国”围殴郑国这样一个小国的时候,烛之武一番话,就让秦国和楚国退兵了。

(网络配图)

那么,烛之武究竟有什么本事,会让秦国和晋国退兵呢?

先说秦国。秦国当时是秦穆公时期。那时候秦国实际上还并不是很强大,在爵位上,秦国国君还是伯爵。不过,秦穆公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王,他也是渴望争霸的。所以,当晋国联合他,让他加入攻打郑国的战争的时候,尽管郑国隔得很远,在晋国的东南方。也就是说,秦国和晋国还隔了一个晋国,以及一个周天子,但是秦国依然欣然加入进去了。加入进去,就是要扩大自己的国际影响,为自己争霸做准备。

那么烛之武是怎么说服秦国的呢?

烛之武从利益出发,帮助秦国考虑了问题。烛之武首先讲到了,打下郑国对秦国没有什么好处,只有坏处。理由是郑国与秦国不接壤,只与晋国接壤。一旦灭亡了郑国,那么获利的只可能是晋国。而且晋国如果因为获得郑国的土地变强,秦国就只可能变弱了。

同时,烛之武又给秦国讲了不打的好处。如果不打,那么郑国将和秦国修好关系。只要把关系修好了,这样郑国将作为盟友,处在晋国的东南方,从两边威胁晋国。

这个话,对秦国当然是很大的利好。他们收获的,就不仅仅是在国际上闹出声响,而是实实在在的好处。所以秦国当然要退兵了。

(网络配图)

不过,奇怪的是,秦国退兵后,晋国也退兵了。晋国为什么会退兵呢?难道是他们觉得独自和郑国,打不赢郑国吗?

当然不是的。

晋国当初之所以要打郑国,按照一般的说法有两点:一是当年晋文公重耳流亡郑国的时候,郑国对重耳很不友好,得罪了重耳;二是当年晋国和楚国发生争霸大战的时候,郑国加入到了楚国的阵营。

不过,这只是表面的目的,实际上并不是晋国的真实目的,尤其不是晋文公的真实目的。晋文公的真实目的,就是要争霸。

晋文公应该怎样争霸呢?当年齐桓公争霸的时候,曾带着中原联军前往攻打教训楚国。晋国坚持和楚国作战,当然就是一种争霸的表现,也是一种“正义”的表现。但是迫于楚国的压迫,当时楚国周边的一些小国,都不得不加入楚国的行列,其中就包括郑国。

晋国打郑国,当然不是要灭掉郑国,就是要教训他。让国际社会看出,只要加入到楚国的阵营,就应该挨打,这就是一个态度。

(网络配图)

现在秦国不打了,晋国也退兵。有人问晋文公为什么要退兵?晋文公的回答是:“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秦国就没有我。秦国不打了我还打,就是不仁的表现。如果因为打仗,失去了秦国这个盟国,是不智的表现。郑国已经乱成一团了,再去打他们,是不武的表现。

大家看看,在这里,晋文公把自己打扮成一个“仁义的正义的感恩的宽厚的”人。可以说,晋文公确实很高明。在这场战争中,秦国占了便宜。但是由于晋文公把自己打扮成了“仁义之师”的形象,因此他也并不吃亏。在国际上有了更好的形象,让他称霸更容易了。

那么,作为高中教材,烛之武教给了我们什么呢?我认为这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要做好足够准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烛之武如果平常没有表现出会说话的才干,也没人把他推荐给郑国国君。那么,他也永远不会有用武之地。这说明烛之武平常就是在做准备的,哪怕年迈了也不迟。

二是国难当头,匹夫有责。虽然烛之武只是个小官又年迈了,虽然由于郑国被晋国围困,烛之武是被人用绳子从城墙上放出城去的,非常危险。但是他“位卑未敢忘忧国”,有很好的担当精神。

三是烛之武说话有相当的技巧,懂得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让别人容易接受。这一点也是值得我们的学生学习的。

(参考资料:《左传》等)

7

《烛之武退秦》

烛之武面见秦穆公,劝他退兵。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两国的矛盾表现出处处为秦国利益着想的样子,分析当时的形势,抓住利害关系,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利,灭掉郑国对秦国不利的道理,终于说动秦国秦穆公决定退兵。




8

烛之武可以说是古代早期说客或外交家。

公元前630年,晋文公联合秦伐郑。烛之武趁着夜色潜入秦营,见秦穆公说:“晋、秦围郑,郑国知道要灭亡了。但是郑国灭亡对于秦来说并无好处,它只会增强晋国的力量。而晋国力量的增强则是秦国力量的削弱。如果不灭郑国,而留下它作为秦的盟友,供奉秦往来的使臣,这对于秦不是更好吗?何况,贵君曾有恩于晋君,晋君答应割给秦焦、瑕之地,但晋君早晨渡河归国,晚上就对秦设防。晋如果向东并吞了郑,那么向西不侵掠秦,土地从哪里取得?所以灭郑其实是损害秦国以利于晋国的下策,请贵君考虑吧!” 烛之武一席话使秦穆公如梦初醒,他不但不再助晋灭郑,反而与郑单独结了盟。

说客或外交家除了有高超的言辞辩才,善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之外,往往善于抓住利害关系这个关键,在利害关系上寻找弱点和突破口,从而大获成功。烛之武凭三寸不烂之舌说退秦军,不费一兵一卒为郑国解了围,便是一桩经典的范例。

9

《左传》记载烛之武凭三寸不烂之舌斥退百万雄师,你说厉害不厉害。

当然了,文学作品嘛,难免渲染夸张,历史是否真有其事,并没有考证。

我想语文老师应该讲的更多厉害的应该是烛之武的语言吧!烛之武劝秦军的语言,用我们现在话说就是抓住了秦王的心理。打仗都是为了一个利字,烛之武就是抓住这点而已。

就像为什么我们和伊朗巴基斯坦关系很好,为什么我们要抗美援朝,关系是一方面,但深层更是保护自己。

而且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国家之间弱肉强食,彼此间也都相互不信任,因为利益而聚到一起,当然也会因利而散。秦军和晋军驻扎在不同的地点就可以看出彼此都是貌合神离而已,今天是兄弟,也许明天就是敌人。你看《东周列国志》发现春秋战国时,各个国家君王的更替极其频繁,有时就像过家家一样,那个战乱的年代风云四起,但也成就了很多人,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能。老子、孔子、孙子、苏秦、张仪,我们文化的根基都是那时奠定的。

作为一个文学作品人物,我们不必追究真假,我们可以学习他的语言艺术呀,同样的一番话,如何让对方欣然接受,考验我们说话的艺术。

虽然说话人人都会,但有理,有据,有文采,有条理,有目的,有侧重,娓娓道来,这才是说话的高境界!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