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大多数皇帝在选择储君的时候都信奉立嫡立长的原则,很少有例外。个别朝代选择了立贤而非立嫡立长,结果就是兄弟隔阂、彼此猜忌、骨肉相残、朝纲不稳。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难道真的只有选择立嫡立长才能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吗?也许不绝对,但大多数情况下一定是这样,下面我们来分享几个典型历史传承问题。

①秦朝秦始皇嬴政传位:扶苏与胡亥

◆先来看看秦朝,当时的公子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历史上对扶苏的评价是刚毅勇武,待人仁爱,有政治远见;而且当时的扶苏虽然和秦始皇政见不同且因多次劝谏始皇帝对大臣的杀罚而不被嬴政所喜,但公元前210年,嬴政在巡视途中病逝的时候却依然下旨让扶苏继位。如果没有后来赵高、李斯等人的矫诏并扶持始皇帝十八子胡亥登基,那么可能就没有后世的陈胜吴广起义,甚至之后的历史进程一定会是另一个走向;当然历史不能假设,可我们也由此得见扶苏继位与胡亥继位的影响。

▲公子扶苏

②隋朝隋文帝杨坚传位:杨勇与杨广

◆这里主要说说有代表性的隋唐吧。我们都知道,隋文帝晚年对几个儿子很是头疼,他先是软禁了三子秦王杨俊,后又在开皇二十年废了太子杨勇,并将长子加太子的杨勇贬为庶人,两年之后将四子蜀王杨秀也贬为庶人,最终立杨广为太子。后来隋文帝病危的时候突然醒悟要改立长子杨勇为太子并下旨召回杨勇,但杨广得知消息后赶走了隋文帝身边的侍从并召回使者,最终以非正常手段取得了皇位并登基,是为隋炀帝,后来由于杨广的横征暴敛和劳民伤财,各地纷纷爆发起义,最终导致隋朝灭亡。

③唐朝唐高祖李渊传位:李建成与李世民

◆唐朝初年的事情也许大家都比较熟悉,本来唐高祖李渊一直认定的储君是长子李建成,并且很早就将李建成立为太子。但无奈秦王李世民雄才大略且手底下谋臣良将众多,最关键的是当时大唐的天下大多半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这个时候作为功高盖世的秦王肯定不满足屈居于大哥手下当个王爷。所以,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了太子李建成及齐王李元吉全家并逼迫高祖李渊禅位于自己,从此开始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玄武门之变

④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传位:朱标与朱棣

◆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朝代是明朝,朱元璋建立大明的第一时间就把当时的长子朱标立为皇太子并悉心教导,再加上朱标那温良恭俭让的个性和在诸多文臣武将中的威望,假如朱标顺利继位那么一定没有朱棣什么事儿,而且要是大哥朱标当了皇帝朱棣一定没有造反的心思,他会安安稳稳的当自己的藩王。当然,作为一代枭雄,取朱标而代之的心思朱棣不敢说没有但一定不会付诸行动。原因很简单,人心!道义!舆论!他哪个都不沾边。后来朱标英年早逝,换了朱标的儿子皇太孙朱允炆即位,这个他不服啊,凭什么自己这个当儿子的燕王如此的英明神武,皇帝老爹看不见非要把皇位传给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不服气的结果就是造反,之后靖难之役结束,朱棣上位。

⑤清朝清圣祖玄烨传位:九子夺嫡

◆最后说一说康熙的九子夺嫡吧,作为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王朝,也许是吸取了前朝的诸多教训加上满族自己的传统,这个时候的皇位传承一直信奉的是立贤而不立长。努尔哈赤传位皇太极而非长子褚英或者次子代善,后来皇太极第九子顺治帝传位康熙,这个康熙是顺治第三子,也非长子。再到后来康熙晚年九子夺嫡,基本上满清一朝没有皇长子继位的事例,这其中最为严重且影响深远的应该是康熙的皇位传承。一开始康熙源于对皇后赫舍里的深厚感情,立皇二子胤礽为皇太子,而且长达三十多年,在胤礽被废之前,当时康熙的其他几个儿子虽然也如狼似虎并无平庸之辈,但却死心塌地的奉胤礽为未来的储君且无二心,包括后来的四子胤禛等皆依附于太子。但后来当康熙一废太子之后这几位可就心思开始不安稳了,原因和明朝的燕王朱棣有些像,就是不服啊,感觉有了盼头,总觉得自己也有胜出的希望,这之后就是各种为了皇位的算计倾轧、骨肉相残,闹的皇室腥风血雨没有一点儿温情。

▲康熙:九子夺嫡

聪明的您一定想到了什么?那就是任何时候,假如接班人是最开始就定好的,而且是根据传统规则确立的人选,那么底下人一般没有二心,只能怨自己生不逢时;但当继承人不确定且没有一定规则的时候,只要有继承资格的都会蠢蠢欲动,起那僭越之心,为什么啊?反正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既然不一定非长子嫡子不立,那么所有人就都认为自己有机会,有机会就会竞争,竞争就会有代价。

所以您觉得是立嫡立长好呢还是立贤好呢?欢迎留言探讨。

最佳贡献者
2

中国古代,在君王的继承上,施行的是“宗法制”,也就是立嫡长子即位。如果嫡长子有什么意外情况,再从嫡子中顺位选择。

这一制度基本上稳定君王之位的传续,也就是政权和权力的传续。必竞嫡亲长子的身份还是很容易确定的。哪些非嫡生子,一开始就知道无缘皇权,会相对安分一些。

如果是立贤,也就是君王所有的子嗣都有机会继承大统,这就会变项鼓励诸子争位,造成更多的宫廷杀戮。朝臣出于政治投资,也会分化成许多派,形成“党争”消耗国力。

而贤德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站在不同的立场容易得到不同的认知。纵观历史,在施行嫡长子继位的宗法制基础上,也是出现了一些争夺皇位的事件。但相对来于立贤,这已经是比较好的情况了。

3

古代立储君,“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但多采用嫡长子继承制。立嫡的优势是较为平稳,名正言顺,是维护统治秩序最稳定的方式。如果废“嫡”立“贤”,多数情况下朝局会有一定动荡,因为这牵扯到名分之争、利益之争,很多情况下还是殊死较量。

立嫡,有利于国家稳定

皇位的传承是“国本”,将皇位有序地、顺利地传给子孙,来“奉宗庙之重,终无穷之祚”,是历代皇帝的共同心愿,在中国漫长的政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皇位传承的规制。

主要有“兄终弟及”的商朝模式,“父死子继”的周儒模式、“幼子守家”的蒙古模式,以及时不时推行的“择贤君而立”的模式。

从整个中国封建专制社会的发展进程来看,特别是“独尊儒术”以后,各代基本通过立嫡长子来解决皇位传承问题,上至皇帝官员,下至庶民百姓,无不认同这一观念。

“嫡长子继承制”的关键是“嫡”而非“长”,皇子母亲的正妻(皇后)身份是最主要的。只要拥有嫡长子身份,即使他资质偏低,平庸无能,若无意外发生,也能顺利继承皇位。

这样做的好处是,继承人选具有很高的确定性,人们十分清楚未来皇位的继承人选,避免诸子群起争夺,避免统治集团内部分裂,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立贤,王朝有政局动荡风险

其实,究竟采取“嫡长子制度”还是“选贤与能”的标准确立储君,一直是困扰最高统治者的大难题。本着“天下之命悬于太子”的原则,一些明智的君主为了维护“祖宗基业”另想办法,在诸子中选择才能出众的儿子为储君。

  • 春秋时代,赵氏宗主赵襄子因母是从妾,又是狄人之女,原在诸子中名分最低。可是他小就敏而好学,胆识过人。其父赵简子经过多年考察,欣赏其才学和胆识,废掉世子赵伯鲁,破例立赵襄子为世子。赵襄子后来同魏氏、韩氏三家分晋,开创了赵国。
  • 宋仁宗赵祯自己有子嗣,但认为皇族子弟赵曙,天性极为孝顺,又喜好读书,不做嬉游玩乐的事情,穿的用的节俭朴素得像一个儒者,最终立赵曙为储君,即宋英宗。

但这只是平稳交接的例子,一旦确立“立贤”这一原则,那么有资格继位的,人人皆会自觉为“贤”,从而觊觎、攫取皇太子的地位。

  • 李世民任秦王时“数平剧寇,功冠天下”,高祖李渊“屡许以为太子”,但又已确立嫡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最终酿成了骨肉相残的“玄武门之变”。
  • 清朝康熙年间,因皇太子“不法祖德,不遵朕训”两次被废,众阿哥兄弟阋墙,明争暗斗,各显神通,四阿哥胤禛脱颖而出继承大统,即雍正皇帝,但政治动荡却一直延续到乾隆初期。

更何况,当皇帝在诸位皇子中有更中意、心仪的继承人选,即使不为贤,也会硬说为“贤”,无事生非,定然会闹出风波。

  • 万历皇帝宠爱郑贵妃之子为太子,想废立皇长子朱常洛,与苦苦抗争19年,不上朝、不理政,最终仍不得不妥协退让,却徒然耗尽大明国力。

因此,如要废嫡立贤,这个“贤”是很难把握的,也很难像“嫡长子”那样名正言顺,可以取得朝野共识。争夺“贤”的解释权,实际上反映着复杂的政治背景,充满了各种政治势力的较量,各方势力纷纷拥立不同的皇位继承人,造成了激烈的内部斗争,会加速王朝的衰败。

4

一、嫡长子继承制的优势。

立嫡还是立贤?按照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的规定,有嫡立嫡不立长,无嫡立长不立贤。这个规定可以尽可能保证皇位继承人的唯一传承的秩序,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朝堂动乱。但是历代王朝皇位传承并不是严格按照这个规定来的,很多时候受到皇帝、大臣、皇子本人意愿左右。

嫡长子是可以根据客观事实判断确定的,而贤明与否只和当事人或者说皇帝、大臣的主观看法判断有关。皇帝本人事物繁忙,也没有办法完全了解每个皇子。可能有的皇子不贤明但是为了夺得帝位,在大臣和皇帝面前表现的很贤明。皇子和大臣很容易相互勾结,争权夺位,国家势必更加容易陷入动荡。而嫡长子继位可以减少皇族内乱,确保皇位的有序传承,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二、宗法制。

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家、国一体),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中国夏朝时就已确立王位世袭制,但也有"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的区别。商朝末年才完全确立了嫡长继承制。西周一开始就确立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嫡长继承制,从而进一步完备了宗法制。

5

古代皇室不论是“嫡长子继承制”,还是立贤者为帝王,都会造成一系列的变乱,下面我们来用几个事实来论证一下:

玄武门之变

唐太宗李世民当他还是秦王的时候就跟随父亲南征北战,并且出谋划策,帮助李渊顺利当上了皇帝,李渊答应他让他做未来的太子,但是李世民并不是长子,所以李渊违背承诺,李世民一气之下在玄武门射杀了皇太子李建成、还有李渊的小儿子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

康熙子孙九龙夺嫡

康熙多么聪明的一个帝王,最后到老了在没能控制自己的孩子内斗,一开始为了之前的一个妃子立老三为太子,没成想老三是个窝囊废,他倒是没按照嫡长子来安排皇位,到最后让孩子们猜不透的他心思,让每个孩子都以为自己能当上皇帝,甚至让自己的几个孩子之间差点就你死我活。

赵匡胤兄弟烛影斧声

赵匡胤陈桥兵变的时候也答应他的弟弟赵光义为储君,他死后赵光义就当皇帝,可是赵匡胤到老了却要违背承诺,历史记载两人在屋里“烛影斧声”,当晚赵匡胤就驾崩了,第二天晋王赵光义就当了皇帝。所以嫡长子继承制在绝对的权力面前是不靠谱的。

小结

无论什么样方法选择下一位君主,都会导致一定的内乱,只不过有的内乱很快平息,有的内乱持续长久,毕竟在权力、富贵的诱惑面前人人都想去争争那个宝座。

6

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贤

中国历史上皇帝选择继承人,有一个固定的标准,那就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如果嫡长皆无,再考虑立贤。若是嫡长子或皇长子在的话,古代的大臣坚决支持立嫡或立长,反对废长立幼,很少有支持立贤的人。

嫡或长,排除了人为因素,由“上天”决定安排,所谓天命,而且标准明确,可操作性强,非常容易就斩断那些觊觎皇位之人的野心;反观“贤”,定义模糊,何谓贤?并无一个普天认同的标准,最后要不是皇帝个人喜好,要不就是周围宗室贵戚、朝臣百官的认同,而这些认同就是结党朋比,利益纠葛。

国朝历史上的皇位传承大多都是立嫡立长,实践也证明了其相对的先进性,当然凡事都有例外,也有立贤而不立嫡、长的:

立贤而未立长的案例

“弟兄让国有夷齐”,讲的是商末孤竹君(孤竹国大约位于今天秦皇岛一带)欲立三子叔齐为君,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以父命为尊,坚辞不受;叔齐尊天伦,不愿破坏立嫡立长的规则,也未继位。


伯夷叔齐

兄弟二人先后出逃,同往西岐,恰遇周武王伐纣,伯夷、叔齐扣马劝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后武王克殷,天下宗周,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饿死首阳山。

“兄弟让国,扣马谏伐,耻食周粟,饿死首阳”代表了中国古代诚信礼让、忠于国家、抱节守志的仁哲大义

【论语】泰伯篇,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就是讲述周太王姬亶的长子泰伯和次子仲雍为了给弟弟季历让位出奔荆蛮之地,后来季历果然为周君,其子姬昌为周文王,其孙姬发为周武王,才有周朝八百年天下。

坚持立嫡立长有时也会有反例:

汉高祖刘邦其时宠爱戚夫人,刘如意为戚夫人所生小儿子,刘邦欲废太子刘盈改立刘如意,这也是前面提到的,“贤”字没有标准,更多时候只是个幌子。因为功臣贵戚给刘盈站台,如周昌,商山四皓等,最后易储之事不行,但结果刘盈懦弱又早逝,始有吕后之祸,人彘惨烈。

在唐朝建立和统一过程中,秦王李世民功盖天下,内外归心,为帝之势,皎若太阳升朝霞,但高祖李渊仍坚持立嫡,以李建成为储君,遂有玄武门之变,骨肉相残。


玄武门之变

影响最坏的例子恐怕是,晋武帝坚持立司马衷(司马衷为嫡次子,但其兄司马轨两岁早夭)为继承人,即位为晋惠帝,而司马衷痴呆不能任事,“何不食肉糜”天下皆知,又纵由皇后贾南风乱政,遂至八王之乱,生民倒悬,神州陆沉。司马衷也算厚道之人,对护卫他而死的嵇绍(嵇康子)念念不忘,有“此嵇侍中血,勿去”言


晋惠帝司马衷

只是立嫡立长仍然是主流

直到清雍正帝创立秘密建储制度,才变立嫡立长为立贤,但从实践来看,除了嘉庆,其实主要还是立嫡立长,乾隆是雍正驾崩时在世的长子,道光是嘉庆的嫡长子,咸丰是道光在世的长子,同治是咸丰长子,而光绪和宣统都是过继入缵大统。

7

中国古代皇权的交接最重要的任务是稳定,正是这个原因要求皇室立嫡而不是立贤,嫡长子只有一个,但是人人都可以说自己是“贤人”。

立嫡长子不一定会避免动乱,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这种做法能避免冲突。而立“贤皇子”的未知数太大,每个正常的帝王家在观念上都不愿意冒险。

而一个有责任的臣子如果不是为了政治站队,一定都会拥护嫡长子接替皇权,因为他们深晓其中利害,而且自古以来在宗法制度下都是这种观念。

这个深入人心的观念就是:

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中国古代帝王其实大多都不是嫡长子,因为这些皇帝的野心是不满意这种宗法制度的。

但是立贤也并不能避免这种结果,因为立贤一定会造成“诸子争立、骨肉相残”的局面。嫡长子继承制虽然也造成了这种结果,但是立贤一定会更坏。

事实上随着一个王朝政治的成熟,嫡长子继承就越来越重要,因为皇帝的好坏并不能直接决定朝局的走向。比如明朝,一个文官集团就可以基本维持政府的正常运行,像嘉靖皇帝以宗人身份继承大统的时候,他从安陆赶往北京中间几十天的时间,国家运作的非常平稳,即使这个时候武宗刚刚去世。当然嘉靖继位并不是嫡长子继位,但是明朝内阁与政府的这种成熟最适合嫡长子继承制。

但是不管什么程度的政府,如果选用“立贤”,那么很大程度上会造成混乱,政府的成熟并不能左右皇权交接的稳定,因为这个时候没有一个明确具体的继承者,于是骨肉相残的悲剧就会一次次的上演。

这就是陈寅恪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所说的:

唐之皇位之继承常不稳定,当新旧君主接续之交往往有宫廷革命。

唐朝只有德宗和顺宗是嫡长子继承的,所以唐朝的宫廷革命非常的多。

但是嫡长子继承在唐朝始终是一个基本的共识,即使得朝的皇帝不是这样来的,但是立嫡一定是一个制度。一个国家想要“万世一系”,嫡长子继承制必须贯彻始终。

因为立嫡其实是在拥护中国自古以来的宗法传统和儒家内容,事实上只要儒家的“孝悌”被很好的遵从,立嫡其实能够实现万世一系。当然这是立嫡的观念问题,现实的复杂性往往会导致“立嫡”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个幻想。

但是正是因为皇位往往不是嫡长子继承,所以我们印象中皇家的“骨肉相残”才会如此之多,而每个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的皇帝,在皇权交接的那段时间基本都维持了稳定。

但是正像上文所说,立贤也并不能够解决这么多次的诸子并立的问题,因为在嫡长子继承有一个规定的情况下尚且如此,当改用“立贤”而继承人模糊的时候,动乱一定更多。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立嫡并不能够完全避免骨肉相残,但是立嫡拥护了儒家传统观念,能够最大程度的维持最不坏的局面,而且几乎所有的朝代在制度上都肯定立嫡的观念。但是立贤一定会造成动乱,而且国家未来的发展并不会因为立贤而更好,因为在皇权交接时很大可能出现动乱,此时国家的未来是个未知数。

8

在中国古代立储君,大多都是采取嫡长子继承制,采取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国家政权能够平稳过渡,避免不必要的朝廷纷争。

因为嫡长子的身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改变不了,谁是嫡长子,谁不是那是明摆着的事实,那些非嫡生子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没有机会,或许会安分些,不会动不该有的心思。

而所谓的贤则是可以主观改变的,贤明与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就像康熙晚年的九龙夺嫡中,八阿哥胤祀就有一个八贤王的美名,但他的贤只是当时的文武百官所宣扬的,因为他善于笼络人心,维护的是官僚集团的利益,却不被康熙所认可,对大清的江山社稷也是没有好处的。

一旦废嫡立贤,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样,君王的子嗣会觉得人人都有机会,因为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很贤明,从而引起兄弟相争,骨肉相残的诸多惨剧,而朝臣们出于政治投资也会选择战队形成党争,消耗国力,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像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康熙晚年的九龙夺嫡等等。

9

立嫡也好,立贤也罢,都不一定会成为一个明君,当皇子和当皇帝是有很大区别的。

凡事作对比,就需要一个标准。

嫡长子就是个标准——正妻的大儿子,有了这个规矩便是告诉其他儿子:家产都是老大的,你们别争,争也没用。

立贤就不好了,什么是贤?十个人恐怕有十种看法,最老爱幼是贤,明辨是非是贤,秉公执法是贤......选哪个?

贤也可以看作个人能力。《雍正王朝》的八阿哥是“贤”,大阿哥也是“贤”,无非就是他们狗腿子在底下吹捧呗。

究竟贤不贤,就看皇帝老爷子的意思了。好的皇子不一定是好皇帝。皇子有皇帝监督,皇帝可没人管得了了。

所以,为了家族、国家不至于过于混乱,大家都选择了“立嫡以长不以贤”。

10

古代封建社会都是家天下,血统纯正很重要,严格意义上,皇帝是一国之君,皇后就是一国之母,所以嫡长子继承对国家和政权的稳定有很大作用,但是嫡长子继承制度,仍然无法避免皇子之间的彼此残杀,没办法,大位太诱人了,如果立贤的话会让这种残杀更加血腥,因为皇子们认为只有自己贤别人不贤,所以直到清朝雍正皇帝采用秘密建储,这种情况才有所缓解!

我国封建社会中,按照封建宗法制原则,皇位、爵位等等的传承遵循实行相对公开的嫡长子继承制,即所谓“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但嫡长子不一定是最有才能的儿子,嫡庶之间——甚至同母诸子间——往往会产生夺位之争。惨烈如隋文帝者,他五个儿子皆是一母所出,最后也是无法避免互相残杀的局面。

顺便说一下,皇后的儿子才叫嫡,比如皇后的儿子一岁,妃子的儿子三十岁,皇后的儿子才是嫡长子,如果皇后没有生下儿子,则是,无嫡立长,这样大阿哥才会有份!

中国从春秋到明,都是嫡长子继承制,只有清朝,尤其经过九子夺嫡之后的康熙皇帝,痛定思痛,改为遗诏钦定(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牌匾之后)。

无论历史真相如何,雍正帝到底成了康熙一朝激烈的皇位争夺战中最后的胜利者。然而,这场同室操戈的争夺战,给新皇帝留下的教训是深刻的。因此,雍正帝断然废弃了公开建储制,实行秘密建储。

图一图二图三为康熙皇帝,图四雍正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